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主题,以做好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参与宏观调控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污染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较好地完成了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09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89.7亿吨,比上年增加3.1%。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4.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9.8%,比上年减少3.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55.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0.2%,比上年增加7.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77.5万吨,比上年减少3.3%。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9.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4.4%,比上年减少3.9%;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37.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5.6%,比上年减少2.9%。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2.6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2.3%,比上年减少7.7%;生活氨氮排放量95.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7.7%,比上年减少2.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4.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214.4万吨,比上年减少4.6%。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5.9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4.3%,比上年减少6.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48.5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5.7%,比上年增加5.6%。烟尘排放量847.7万吨,比上年减少6.0%。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4.4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1.3%,比上年减少6.0%;生活烟尘排放量243.3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8.7%,比上年增加5.4%。工业粉尘排放量523.6万吨,比上年减少10.5%。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1.7%和89.0%,分别比上年提高2.4和2.5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7.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截止2009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41个,总面积1477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7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7万公顷。

2009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4525.2亿元,比上年增加0.8%,占当年GDP 的1.35%。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0亿元,比上年增加39.5%;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442.5亿元,比上年减少18.4%;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1570.7亿元,比上年减少26.8%。

说明:各项统计数据未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

2001年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2001年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2001年,我国星级饭店数量有较大增长。到2001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7358家,比上年末增加1329家,增长22.04%;共拥有客房81.62万间,比上年末增加22.15万间,增长37.26%;共拥有床位153.31万张,比上年末增加38.83万张。 2001年,全国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为763.32亿元,比上年增加159.61亿元;上缴营业税39.66亿元,比上年增加8.87亿元;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8.45%,比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 一、全国星级饭店的构成情况 (一)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 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在全国7358座星级饭店中,有国有饭店4339座,占全国星级饭店总数的59.0%;集体经济饭店790座,占10.7%;外商投资饭店268座,占3.6%;港澳台投资饭店324座,占4.4%。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占全部饭店的77.8%。此外,联营、股份制、私营等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有1637座,占全部星级饭店总数的22.2%。 从客房间数来看,在全国星级饭店拥有的81.63万间客房中,国有饭店共有42.83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52.5%;集体经济饭店共有6.38万间客房,占7.8%;外商投资饭店共有5.82万间,占7.1%;港澳台投资饭店共有6.78万间客房,占8.3%。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占全部饭店客房的75.7%。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共有 14.39万间,占全部饭店客房数的24.3%。 (二)按规模划分 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的情况是:(1)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饭店94座,共有12.63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15.5%;(2)客房数在300-499间的饭店283座,共有10.27万间客房,占12.6%;(3)客房数在200-299间的饭店560座,共有13.42万间客房,占16.4%; (4)客房数在100-199间的饭店1917座,共有26.38万间客房,占32.3%;(5)客房数在100间以下的饭店4504座,共有18.92万间客房,占23.2%。 (三)按星级划分 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1)五星级饭店129座,共有5.03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6.2%;(2)四星级饭店441座,共有10.61万间客房,占13.0%;(3)三星级饭店2287座,共有32.74万间客房,占40.1%;(4)二星级饭店3748座,共有29.47万间客房,占36.1%;(5)一星级饭店753座,共有3.77万间客房,占4.6%。 二、分地区的星级饭店情况 全国7358座星级饭店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情况如下: (一)按拥有星级饭店座数多少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640座;(2)浙江610座;(3)江苏565座;(4)北京508座;(5)湖北460座;(6)云南431座;(7)山东342座;(8)上海300座;(9)辽宁285座;(10)广西246座。 (二)按拥有星级饭店客房间数多少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北京11.23万间;(2)广东6.50万间;(3)浙江5.84万间;(4)上海5.09万间;(5)福建5.01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主题,以做好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参与宏观调控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污染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较好地完成了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09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89.7亿吨,比上年增加3.1%。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4.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9.8%,比上年减少3.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55.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0.2%,比上年增加7.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77.5万吨,比上年减少3.3%。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9.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4.4%,比上年减少3.9%;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37.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5.6%,比上年减少2.9%。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2.6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2.3%,比上年减少7.7%;生活氨氮排放量95.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7.7%,比上年减少2.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4.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214.4万吨,比上年减少4.6%。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5.9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4.3%,比上年减少6.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48.5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5.7%,比上年增加5.6%。烟尘排放量847.7万吨,比上年减少6.0%。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4.4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1.3%,比上年减少6.0%;生活烟尘排放量243.3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8.7%,比上年增加5.4%。工业粉尘排放量523.6万吨,比上年减少10.5%。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1.7%和89.0%,分别比上年提高2.4和2.5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7.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截止2009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41个,总面积1477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7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7万公顷。 2009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4525.2亿元,比上年增加0.8%,占当年GDP 的1.35%。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0亿元,比上年增加39.5%;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442.5亿元,比上年减少18.4%;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1570.7亿元,比上年减少26.8%。

2009年江苏省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中文实名:统计中国统计 2009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严重困难,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改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全年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40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1.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6.1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3.4亿元,增长1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6475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4∶54.1∶39.5。先进制造业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987亿元,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增长加快、比重上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39.8%,提高1.1个百分点。新兴行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6%、30%、22%和21%,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35.7%,服务外包执行总额增长177%。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4.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9.4%,分别提高0.9个和2.3个百分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城市化率达5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加快推进苏南转型升级,巩固苏中、苏北快速发展局面,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2.3%,提高2.9个百分点,全面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全年共实施1121个减排项目,关闭小火电组687.6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45万吨、落后炼钢能力547.2万吨,分别完成“十一五”总目标的224.3%、51.1%和77.4%。预计超额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年度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1%和4.1%,累计完成“十一五”减排总目标的98.93%和121.1%。 物价水平年内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0.9%,其中猪肉下降19.4%、油脂下降24.3%、鲜蛋上涨0.6%、禽上涨1.3%、鲜菜上涨18.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8.1%,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12.0%、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11.3%、有色金属和电线类下降14.1%、化工原料类下降11.0%、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降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4%。

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 2015年2月) 2015-2-15 9:47:33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字号:[大中小] 选择背景色: 2014年第四季度,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13226家星级饭店,有12461家经营情况数据通过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审核,完成率为94.22%。 一、总体情况 在12461家星级饭店中,除停业的861家饭店外,有11600家完成了第四季度经营数据的填报,包括一星级118家、二星级2683家、三星级5585家、四星级2431家、五星级78 3家。 全国11600家星级饭店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总计为580.48亿元,其中餐饮收入为249. 0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91%;客房收入为256.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25%。

从第四季度各地区经营情况看,平均房价位居全国前6位的为上海、北京、海南、广东、天津和浙江;平均出租率位居前6位的为上海、湖南、江苏、重庆、海南和湖北;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位居前6位的为上海、湖南、北京、广东、重庆和四川;每间客房平摊营业收入位居前6位的为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 二、各省区市分星级情况 一星级饭店:只有北京(16家)的平均房价在200元/间夜以上;平均房价最低的为西藏(4家),不足60元/间夜。平均出租率超过60%的有湖南(7家)、湖北(4家)和安徽(1家)和广西(2家);青海(1家)平均出租率最低。 二星级饭店:北京(181家)、上海(31家)、西藏(32家)、和广东(108家)四地的平均房价均高于200元/间夜;宁夏(8家)平均房价最低,为84.30元/间夜。上海(31家)平均出租率超过70%;青海(45家)平均出租率最低,为30.29%。 三星级饭店:北京(207家)、上海(79家)和广东(543家)三地的平均房价均超过了300元/间夜;海南(62家)平均房价最低,为133.63元/间夜。平均出租率超过65%的只有湖南(229家);青海(73家)平均出租率最低,为35.47%。 四星级饭店:上海(65家)和北京(128家)的平均房价超过了400元/间夜;海南(4 0家)平均房价最低,为251.76元/间夜。上海(65家)和湖南(57家)的平均出租率超过70%;西藏(23家)平均出租率最低,为36.30%。 五星级饭店:只有西藏(1家)和海南(23家)两地的平均房价超过1000元/间夜,高于其他省区市;平均房价低于500元/间夜的有11个省份,其中山西(18家)最低,为37 9.76元/间夜。平均出租率方面,宁夏(1家)最高,为78.32%;青海(2家)最低,为30. 71%。(详细数据请参见附件4) 三、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情况

《201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4年,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稳中有进,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36.11亿人次,收入3.03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5.4%;入境旅游人数1.2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053.8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07亿人次,旅游花费896.4亿美元;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73万亿人民币。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6.6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39%。旅游直接就业2779.4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873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19%。 一、国内旅游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6.1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城镇居民24.83亿人次,农村居民11.2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0311.8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4219.76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092.11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39.7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75.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40.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16.9亿元。 二、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人数12849.8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636.08万人次;香港同胞7613.17万人次,澳门同胞2063.99万人次,台湾同胞536.59万人次。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562.2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081.27万人次;香港同胞2587.45万人次,澳门同胞420.75万人次,台湾同胞472.74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1053.8亿美元。 三、出境旅游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07亿人次。 ——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的总人数为3914.98万人次,增长16.7%,其中:组织出国游2476.32万人次,增长18.7%;组织港澳游1059.87万人次,增长7.2%;组织台湾游378.79万人次,增长34.5%。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新增国家为:乌克兰。 ——出境旅游花费896.4亿美元。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5年2月26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2009年合肥统计公报

2009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 (2010年3月20日)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更是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谋创新与促发展相结合,抓经济与重民生相结合,在一系列政策调控措施作用下,经济运行逐渐朝着积极方向转化,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综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10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6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98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9:50.0:44.1调整为5.2:52.6:4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1543元(折合6082美元),比上年增加5718元。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 物价水平小幅下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99.1%,下跌0.9%。八大类消费价格“四升四降”,食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3%、2.6%、1.2%和0.9%;居住类、交通与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12.8%、2.9%、1.5%和1.1%。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4.8%。

2009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0.96万人,其中被企业(单位)吸纳就业人员8.8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51万人,其中被企业(单位)吸纳就业人员8.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7万人;“零就业家庭”援助项目提供就业岗位1485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78.36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190.4万吨,比上年增长2%,连续6

中国旅游饭店统计公报

2000年中国旅游饭店统计公报 2000年,随着一批原作"培训中心"、"招待所"、"公寓"使用的住宿设施主动要求纳入旅游饭店管理,我国旅游饭店数量规模有较大增长。到2000年末,全国共有旅游饭店10481家,比上年末增加3446家,增长%,其中星级饭店数量增幅高达%;全国旅游饭店共拥有客房万间,比上年末增加万间,增长%;共拥有床位万张,比上年末增加万张。 2000年,全国旅游饭店营业收入总额为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其中: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为亿元,占总额比例为70%;上缴营业税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星级饭店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比总体平均客房出租率高个百分点。 一、全国旅游饭店的构成情况 (一)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 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在全国10481座旅游饭店中,国有饭店有6646座,占全国旅游饭店总数的%;集体经济饭店有1280座,占%;外商投资饭店有419座,占%;港澳台投资饭店有414座,占%。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占全部饭店的%。此外,联营、股份制、私营等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有1722座,占全部涉外饭店总数的%。 从客房间数来看,在全国拥有的万间客房中,国有饭店共有万间客房,占全国旅游饭店客房总数的%;集体经济饭店共有万间客房,占%;外商投资饭店共有万间,占%;港澳台投资饭店共有万间客房,占%。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占全部饭店客房的%;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共有万间,占全部饭店客房数的%。 (二)按规模划分 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的情况是:(1)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饭店129座,共有万间客房,占全国旅游饭店客房总数的%;(2)客房数在300-499间的饭店309座,共有万间客房,占%;(3) 客房数在200-299间的饭店547座,共有万间客房,占%;(4)客房数在100-199间的饭店1926座,共有万间客房,占%;(5)客房数在100间以下的饭店7570座,共有万间客房,占%。 (三)按星级划分 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6029座,比上年末增加2173座;拥有客房万间,比上年末增加万间;床位万张,比上年末增加万张。具体情况是:(1)五星级饭店117座,共有万间客房,占全国旅游涉外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2)四星级饭店352座,共有万间客房,占%;(3)三星级饭店1899座,共有万间客房,占%;(4)二星级饭店3061座,共有万间客房,占%; (5)一星级饭店600座,共有万间客房,占%。 二、分地区的旅游饭店情况 全国10481座旅游饭店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情况如下: (一)按拥有旅游饭店座数多少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1506座;(2)江苏803座;(3)云南629座;(4)浙江594座;(5)山东558座;(6)北京522座;(7)湖北497座;(8)辽宁431座;(9)四川408座;(10)广西403座。 (二)按拥有旅游饭店客房间数多少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万间;(2)辽宁万间;(3)北京万间;(4)上海万间;(5)浙江万间;(6)山东万间;(7)江苏万间;(8)海南万间;(9)四川万间;(10)广西万间。 (三)按拥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座数多少排列,位居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697座;(2)江苏450座;(3)北京425座;(4)浙江411座;(5)云南408座;(6)湖北295座;(7)上海248座;(8)湖南227座;(9)辽宁216座;(10)福建213座。 三、全国旅游饭店的客房出租率情况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公报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中国环境统计局?) 综述 2012-01-18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环境质量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比上年增加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氮氧化物排放量1852.4万吨,比上年增加9.4%。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6.2亿吨,比上年增加16.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4亿吨,比上年增加14.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5.7亿吨,比上年增加20.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98万吨,比上年减少2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全国共统计了城市污水处理厂2881座,比上年增加689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2.9%,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2012-01-18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 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比上年增长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1.5%,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4.8万吨,比上年减少1.1%;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3.3万吨,比上年减少4.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氨氮排放量93.0万吨,比上年减少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3%,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7%,比上年增加8.0%。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2.8%,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烟尘排放量225.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7.2%,比上年减少7.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3.1%和89.8%,分别比上年提高1.4和0.8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88个,总面积1494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8万公顷。 2010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6654.2亿元,比上年增加47.0%,占当年GDP的1.67%。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24.2亿元,比上年增加68.2%;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397.0亿元,比上年减少10.3%;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2033.0亿元,比上年增加29.4%。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0 【实施日期】20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2010年)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攻坚克难,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国民经济稳步回升向好,圆满完成了全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4.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1.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127.13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80.20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7.23亿元,增长9.4%。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47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3%。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8年的9.9:50.7:39.4调整为2009年的9.5:51.0:39.5。2009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0.0%;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4.4%。 表1: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2009年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2009年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2009年,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4237家,比上年末增加138家,增长1.0%;拥有客房167.35万间,比上年末增加8.21万间,增长5.2%;拥有床位306.47万张,比上年末增加12.99万张,增长4.4%。 2009年,全国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为1818.18亿元,比上年增加56.17亿元,增长3.2%;上缴营业税122.16亿元,比上年增加3.82亿元,增长3.2%。 一、全国星级饭店的构成情况 (一)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 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在全国14237家星级饭店中,国有饭店为5318家,占全国星级饭店总数的37.4%;集体饭店为850家,占6.0%;港澳台投资饭店为345家,占2.4%;外商投资饭店为229家,占1.6%。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占全部饭店的47.4%。此外,联营、股份制、私营等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有7495家,占全部星级饭店总数的52.6%。 从客房间数来看,在全国星级饭店拥有的167.35万间客房中,国有饭店共有63.57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38.0%;集体饭店共有8.09万间客房,占4.8%;港澳台投资饭店共有7.87万间客房,占4.7%;外商投资饭店共有5.10万间客房,占3.0%。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占全部饭店客房的50.5%。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共有82.71万间,占全部饭店客房数的49.5%。 (二)按规模划分 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的情况是:(1)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饭店145家,共有10.55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6.3%;(2)客房数在300间至499间的饭店612家,共有22.48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13.4%;(3)客房数在200间至299间的饭店1216家,共有29.17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17.4%;(4)客房数在100 间至199间的饭店4348家,共有59.56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35.6%;(5)客房数在100间以下的饭店7916家,共有45.58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27.2%。 (三)按星级划分 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1)五星级饭店506家,共有18.11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10.8%;(2)四星级饭店1984家,共有39.70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23.7%;(3)三星级饭店5917家,共有68.93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41.2%;(4)二星级饭店5375家,共有38.40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22.9%;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5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出境旅游市场增速放缓。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收入3.42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3.0%;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7.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6.6%;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 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直接就业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一、国内旅游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0.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城镇居民28.1亿人次,农村居民11.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4195.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7610.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584.2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57.0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85.5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54.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长假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61.3亿元。 二、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人数1338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其中:外国人2598.5万人次,下降1.4%;香港同胞7944.8万人次,增长4.4%;澳门同胞2288.8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549.9万人次,增长2.5%。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比上年增长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1.5%,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4.8万吨,比上年减少1.1%;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3.3万吨,比上年减少4.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氨氮排放量93.0万吨,比上年减少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3%,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7%,比上年增加8.0%。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2.8%,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烟尘排放量225.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7.2%,比上年减少7.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3.1%和89.8%,分别比上年提高1.4和0.8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88个,总面积1494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8万公顷。 2010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6654.2亿元,比上年增加47.0%,占当年GDP 的1.67%。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24.2亿元,比上年增加68.2%;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397.0亿元,比上年减少10.3%;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2033.0亿元,比上年增加29.4%。

邯郸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邯郸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邯郸调查队 2010年3月18日 2009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解放思想,强化调控,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一)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初步测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015.3亿元,首次超过2000亿大关,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10.4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661.2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1:56.9 :31.0 变化为12.1:55.1:32.8。 表1: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 (二)财政收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9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01.3亿元,完成了超200亿的年度目标,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2亿元,增长12.5%。分区域来看,县级收入增长19.9%,强力拉动了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分税种来看,营业税增长28.6%,增值税增长10.4%。

重点支出保障较好。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92.2亿元,增长24.0%。一是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支出22.2亿元,比上年增加4.8亿元,重点支持零就业家庭和城镇下岗 失业人员等就业再就业,确保养老金、低保金和抚恤金按时足额发放;二是支持教育发展,支出49.0亿元,增加9.9 亿元,重点用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政策,支持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等。三是支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支出16.8亿元,增加4.7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四是支持环境保护和农林水事务,支出27.3亿元,增加7.9 亿元。 (三)物价:价格逐步回升,食品价格涨幅较大。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1月份同比上涨2.9%,2月份同比上涨0.6%,3-4月持平,5-8月份下降,9月份以后开始回升,12月份 达到全年最高,上涨3.2%,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 年上涨0.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6%,带动总指数上涨1.2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其中:城市上 涨0.9%,农村上涨0.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15.42%。 表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2008年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2008年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2009年9月) 2008年,我国星级饭店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到2008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4099家,比上年末增加516家,增长3.8%;拥有客房159.14万间,比上年末增加1.76万间,增长1.1%;拥有床位293.48万张,比上年末减少3.47万张,下降1.2%。 2008年,全国星级饭店的经营情况良好。全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762.01亿元,比上年增加114.98亿元,增长7.0 %;上缴营业税118.3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一、全国星级饭店的构成情况 (一)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 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在全国14099座星级饭店中,国有饭店为5686座,占全国星级饭店总数的40.3%;集体饭店为872座,占6.2%;港澳台投资饭店为339座,占2.4%;外商投资饭店为222座,占1.6%。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占全部饭店的50.5%。此外,联营、股份制、私营等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有6980座,占全部星级饭店总数的49.5%。从客房间数来看,在全国星级饭店拥有的159.14万间客房中,国有饭店共有65.46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41.1%;集体饭店共有7.98万间客房,占5.0%;港澳台投资饭店共有7.30万间客房,占4.6%;外商投资饭店共有4.86万间,占3.1%。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占全部饭店客房的53.8%。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共有 73.54万间,占全部饭店客房数的46.2%。 (二)按规模划分 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的情况是:(1)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饭店129座,共有8.84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5.6%;(2)客房数在300-499间的饭店558座,共有20.48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12.9%;(3)客房数在200-299间的饭店1135座,共有27.17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17.1%;(4)客房数在100-199间的饭店4206座,共有57.04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35.8%;(5)客房数在100间以下的饭店8071座,共有45.59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28.6%。 (三)按星级划分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1)五星级饭店432座,共有15.69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9.9%;(2)四星级饭店1821座,共有36.96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23.2%;(3)三星级饭店5712座,共有64.70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40.7%;(4)二星级饭店5616座,共有39.15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24.6%; (5)一星级饭店518座,共有2.64万间客房,占全国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1.7%。 二、分地区的星级饭店情况 全国14099座星级饭店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按拥有星级饭店的座数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1126座;(2)浙江1118座;(3)云南904座;(4)江苏895座;(5)北京836座;(6)山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一九八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 1983年4月29日 一九八二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继续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全年社会总产值①为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工农业总户值为8,29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国民收入初步计算为4,24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市场繁荣兴旺,物价基本稳定,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新的进展。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过多,资金使用分散;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经济效益差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不少地方能源供应不足,交通运输比较紧张。 一、农业 一九八二年,由于在农村继续推行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多数地区气候条件较好,农业生产获得了大丰收。一九八二年农业总产值为2,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大大超过计划增长4%的要求。扣除农村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办的工业产值304亿元,农业总产值为2,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在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作物栽培)为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林业为110亿元,比上年增长8.5%;牧业为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渔业为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副业为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主要农产品产量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计划。粮食总产量35,343万吨,完成计划106%,比上年增长8.7%,比历史最高年的一九七九年33,212万吨增长6.4%。棉花总产量359.8万吨,完成计划119.9%,比上年增长21.3%。油料总产量1,181.7万吨,完成计划128.6%,比上年增长15.8%。粮食、油料产量中,大豆、芝麻因主要产区受灾比上年减产。黄、红麻因滞销积压,播种面积缩减,产量比上年减少。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二年比 一九八一年增长% 粮食 35,343 万吨 8.7 其中:稻谷 16,124 万吨 12.0 小麦 6,842 万吨 14.7 薯类② 2,668 万吨 2.7 大豆 903 万吨 -3.2 棉花 359.8 万吨 21.3 油料 1,181.7 万吨 15.8 其中:花生 391.6 万吨 2.4 油菜籽 565.6 万吨 3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