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生产工艺规程
银杏叶的制作方法

银杏叶的制作方法
银杏叶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采集银杏叶:一般在秋季银杏树叶变黄时采集,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叶子。
2. 清洗银杏叶:将采集的银杏叶放入清水中清洗,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3. 烘干银杏叶: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轻轻抹干银杏叶上的水分,然后将叶子平铺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或者放入烘干机中烘干。
4. 熏制银杏叶:将银杏叶放入熏制箱或者盒子中,加入一些具有熏制效果的物质,比如干燥的薰衣草花或香草,再密封好容器,放置几个星期让银杏叶充分吸收香气。
5. 调整形状:可以用压缩机或重物轻轻压实银杏叶,使其形状更漂亮。
6. 储存:将制作好的银杏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潮湿导致叶子变黄或发霉。
制作好的银杏叶可以用于装饰花束、手工制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银杏叶的颜色容易变暗,需定期更换以保持其美观。
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工艺规程

5.1.4中药材前处理的方法和要求
5.1.4.1净制
按“净制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2-01”进行操作。在挑选工作台上手工净制生产,净制完毕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并检查中药材收率范围与规定的物料消耗定额核对,填写“物料周转单DXC/021-01”,产品与下一个生产工序切制进行交接。
6.7设备卫生:严格执行“一般生产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DXC/005-01”、“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WS/SOP/011-01”、“卫生状态标志管理规程DXC/024-01”等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卫生要求,以及各生产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7、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需的主要标准操作规程名称及要求
序号
标准操作规程名称
6.5工作服装卫生要求:严格执行“更衣室、卫生间卫生管理规程DXC/016-01”、 “工作服管理规程DXC/026-01”、“一般生产区工服清洗消毒与收发管理规程DXC/027-01”、“洁净区工作服清洗消毒与收发管理规程DXC/028-01”等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卫生要求。
6.6物料卫生:严格执行“物料进入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WS/SOP/031-01”、“生产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DXC/034-01”等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卫生要求。
易氧化物:取50ml具塞量筒,依次用盐酸、水与本品洗净后,加入本品20ml,放冷至15℃,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密塞摇匀后,在15℃静置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丙酮和异丙醇:取本品1.0ml,加水1.0ml、磷酸氢二钠的饱和溶液1.0ml与高锰酸钾的饱和溶液3.0ml,混匀后,置45~50℃水浴中,待高锰酸钾褪色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3.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漏斗滤过,滤液中加新制的1%糠醛溶液1.0ml,放置10分钟后,取出1.0ml,加盐酸3.0ml,在3分钟内观察;如显粉红色,与对照液(取磷酸氢二钠的饱和溶液1.0ml、10%氢氧化钠溶液3.0ml与0.001%丙酮溶液0.8ml,加1%糠醛溶液1.0ml,用水稀释成10ml,放置10分钟后,取出1.0ml,加盐酸3.0ml)比较,不得更深(0.0008%)。
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

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
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备工艺,它能够提取出银杏叶中所含的有效成份,从而用于药物、医药、食品等行业。
1. 原料准备: 银杏叶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有效成份,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还含有芦丁、单宁酸、抗氧化剂、有机酸等有效成份,因此,在提取银杏叶提取物之前,需要采集干净的新鲜银杏叶,经过洗涤后晾干,备用。
2. 杀菌处理: 在提取银杏叶提取物之前,必须进行杀菌处理,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通常采用热处理方法,将银杏叶加入100℃的沸水中,然后再将其浸泡在50~60℃的清水中10分钟,即可完成杀菌处理。
3. 粉碎处理: 经过杀菌处理后,将银杏叶粉碎成细小的粒度,以便提取物的溶解度更高,提取效率更高。
4. 提取处理: 将银杏叶粉碎后,将其加入溶剂中,如水、乙醇、乙醚、油、醇类等,然后在恒定温度下搅拌提取,放置一段时间后,经过过滤、浓缩、干燥、精炼等工艺处理后,便可提取出高纯度的银杏叶提取物。
5. 终端处理: 经过上述提取处理后,可提取出银杏叶提取物,但是,这些提取物还不能直接应用于药物、医
药、食品等行业,仍需进一步的处理手段。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对其进行精炼提纯,使其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从而用于药物、医药、食品等行业。
总之,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提取工艺,它可以提取出银杏叶中的有效成份,从而用于药物、医药、食品等行业。
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杀菌处理、粉碎处理、提取处理和终端处理等步骤,每一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工艺

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工艺
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天然药材提取物,主要用于保健和药用目的。
下面是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工艺。
1. 银杏叶采集:选择生长在无污染环境中的银杏树叶,采集新鲜绿色的叶片,将叶片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2. 银杏叶破碎:将清洗后的银杏叶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使叶片更易于进一步提取有效成分。
3. 叶片浸泡:将破碎后的银杏叶放入提取罐中,加入合适的溶剂(如乙醇或水),进行浸泡提取。
浸泡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4. 提取液澄清:待浸泡时间结束后,将提取液和固体分离。
可以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也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提取液即为银杏叶提取物。
5. 提取液浓缩:将提取液放入浓缩器中,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将溶剂去除并浓缩提取物。
浓缩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
6. 干燥和粉碎:将浓缩后的提取物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余留溶剂和水分。
可以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等方法。
干燥后的提取物需要进行粉碎,以得到均匀的粉末状产品。
7. 包装和贮存:将粉碎后的提取物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
包括塑料袋、铝箔袋和玻璃瓶等。
包装完成后,将提取物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良。
关键是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参数和条件,以保证提取物的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含量。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银杏叶提取物,满足市场的需求。
银杏叶加工制茶技术

银杏叶加工制茶技术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银杏叶加工制茶技术银杏保健茶的手工制作技术如下:一、采叶制茶的叶以主干及侧枝中下部位置的叶片为佳,采摘时间以在生长期内的中午10时以前为宜。
采回的叶子要及时加工处理,一时加工不完须注意保鲜。
二、杀青当杀青锅温烧至200℃左右时,将1公斤鲜叶投入锅内焖分钟,然后用手或“Y”字形木杈将叶片迅速从锅底翻上来,再均匀地抖顺锅底,直至手握青叶能成团,并稍有弹性时即可起锅。
三、揉捻叶片杀青后稍加摊晾,接着用手紧握成团,在木板上向前推滚成圈状,使叶成细条状。
推滚时用力要轻,方向要一致,直至用双手握紧叶子后再放开,叶能自然松散即可。
四、初炒将锅加温到170℃-190℃,投入揉捻过的叶子,用双手或小木板压在锅内滚炒,并几次散开使叶子受热均匀。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有手感时取出摊晾,让其回潮变软。
五、复炒将摊晾过的茶叶再投入锅中,用大火加热,但翻动要轻,用力要匀,炒至叶烫手为止。
六、包装复炒茶叶摊晾凉后,用簸箕除碎末和杂质,即可用无毒塑料袋或铁罐等容器包装。
密封后放在干燥无异味处贮存。
银杏叶饮料加工技术一、主要生产工艺流程鲜银杏叶--→清洗--→干燥--→粉碎--→浸提--→粗过滤--→调配--→精滤--→灌装--→杀菌--→冷却--→保温观察--→成品。
二、操作技术要点1、原料的采集与处理:在9月份采集发育充分的银杏叶,采后及时用流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表水,在通风干燥处摊晒或置于烘干机中在4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5%左右,以防霉变。
为了充分浸提银杏叶中的有效物质,先将干银杏叶粉碎成过60--80目筛的粉状。
2、浸提与粗滤:将银杏叶细粉与水按1:50之比加入到浸提罐内,加热至90℃左右,维持1小时,将浸提液泵入冷热缸贮存,再向浸提罐内加入同量的水进行第二次浸提,合并两次浸提汁,并滤出较大的颗粒,将滤液泵入调配罐。
银杏叶加工制茶技术精修订

银杏叶加工制茶技术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银杏叶加工制茶技术银杏保健茶的手工制作技术如下:一、采叶制茶的叶以主干及侧枝中下部位置的叶片为佳,采摘时间以在生长期内的中午10时以前为宜。
采回的叶子要及时加工处理,一时加工不完须注意保鲜。
二、杀青当杀青锅温烧至200℃左右时,将1公斤鲜叶投入锅内焖分钟,然后用手或“Y”字形木杈将叶片迅速从锅底翻上来,再均匀地抖顺锅底,直至手握青叶能成团,并稍有弹性时即可起锅。
三、揉捻叶片杀青后稍加摊晾,接着用手紧握成团,在木板上向前推滚成圈状,使叶成细条状。
推滚时用力要轻,方向要一致,直至用双手握紧叶子后再放开,叶能自然松散即可。
四、初炒将锅加温到170℃-190℃,投入揉捻过的叶子,用双手或小木板压在锅内滚炒,并几次散开使叶子受热均匀。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有手感时取出摊晾,让其回潮变软。
五、复炒将摊晾过的茶叶再投入锅中,用大火加热,但翻动要轻,用力要匀,炒至叶烫手为止。
六、包装复炒茶叶摊晾凉后,用簸箕除碎末和杂质,即可用无毒塑料袋或铁罐等容器包装。
密封后放在干燥无异味处贮存。
银杏叶饮料加工技术一、主要生产工艺流程鲜银杏叶--→清洗--→干燥--→粉碎--→浸提--→粗过滤--→调配--→精滤--→灌装--→杀菌--→冷却--→保温观察--→成品。
二、操作技术要点1、原料的采集与处理:在9月份采集发育充分的银杏叶,采后及时用流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表水,在通风干燥处摊晒或置于烘干机中在4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烘干至含水量5%左右,以防霉变。
为了充分浸提银杏叶中的有效物质,先将干银杏叶粉碎成过60--80目筛的粉状。
2、浸提与粗滤:将银杏叶细粉与水按1:50之比加入到浸提罐内,加热至90℃左右,维持1小时,将浸提液泵入冷热缸贮存,再向浸提罐内加入同量的水进行第二次浸提,合并两次浸提汁,并滤出较大的颗粒,将滤液泵入调配罐。
银杏叶分离纯化工程的一般工艺流程图

银杏叶分离纯化工程的一般工艺流程图General Process Flowchart for Ginkgo Leaf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ginkgo leaves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ginkgo leaf extract,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th products. This process aims to separate the valuable active components from undesirable impurities present in the leaves.1. Raw Material Handling: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is to obtain fresh ginkgo leaves. The leaves are harvested during the ginkgo tree's shedding season, typically between September and November. After harvesting, the leaves are transported to the processing facility for further handling.初步处理银杏叶分离纯化工程的第一步是处理原始鲜银杏叶。
银杏叶在其落叶季节(通常为9月至11月)进行采摘。
采摘后,将银杏叶运送至加工设施进行进一步处理。
2. Washing and Cleaning:In this step, the ginkgo leaves are thoroughly washed to remove any dirt, dust, or other contaminants. The washing process helps ensure that only clean leaves move forwar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清洗和净化在这一步骤中,对银杏叶进行彻底清洗,以除去任何污垢、灰尘或其他污染物。
银杏提取物生产工艺

银杏提取物生产工艺
银杏提取物是由银杏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草药,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下面是银杏提取物的生产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选用优质的银杏叶作为原料,经过采摘和初步清洗,去除杂质。
2. 粉碎:将清洗干净的银杏叶经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将其变为细碎的粉末。
3. 浸提:将银杏叶粉末与适量的溶剂(一般为乙醇)进行浸提。
浸提过程可以采用常温或加热方式,提取时间一般为6小时。
4. 滤液分离:将浸提的混合物通过滤网或离心机进行过滤,将固体物质和溶液分离。
得到的溶液即为银杏提取物。
5. 精制:对得到的银杏提取物进行精制处理,通过浓缩、结晶、干燥等工艺,去除多余的杂质,提高提取物的纯度。
6. 包装:将精制好的银杏提取物进行包装,一般采用密封包装,避免其暴露在空气中。
7. 质检:对包装好的银杏提取物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其化学成分、活性物质含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规定。
8. 储存:将质检合格的银杏提取物储存放置于干燥、阴凉、避
光的环境中,以保持其药效和质量稳定。
银杏提取物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材料准备、粉碎、浸提、滤液分离、精制、包装、质检和储存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提取物的质量和纯度。
同时,还需要对采用的溶剂、浸提时间和温度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提取效率和药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银杏叶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银杏叶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
5.1 产品基本信息
5.1.1产品名称:银杏叶
5.1.2规格:统
5.1.3性状:本品多皱折或破碎,完整者呈扇形,长3~12cm,宽5~15cm。
黄绿色或浅棕黄色,上缘呈不规则的波状弯曲,有的中间凹入,深者可达叶长的4/5。
具二叉状平行叶脉,细而密,光滑无毛,易纵向撕裂。
叶基楔形,叶柄长2~8cm。
体轻。
气微,味微苦。
5.1.4企业内部代码:
5.1.5性味与归经:甘、苦、涩,平。
归心、肺经。
5.1.6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
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
5.1.7用法与用量:9~12g。
5.1.8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30g/罐;40g/罐;5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25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
5.2 生产批量:5~10000kg。
5.3辅料:无
5.4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
6 工艺流程图:
6.1 银杏叶生产工艺流程图:
6.2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
6.2.1领料
6.2.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银杏叶原料。
6.2.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2.2净制:
6.2.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
将净银杏叶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2.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净制后的银杏叶运至车间中转间,及时填写净制生产记录及物料平衡。
6.2.2.3 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2.2.4质量要求
6.2.2.4.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2.2.4.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2.2.4.3净制标准
(1)取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500g ,检查杂质数量。
(2)合格标准:照《杂质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2)测定,杂质不得过2%。
6.2.2.5净药材物料平衡限度 指标:95-100%。
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净药材量杂物量取样量
净制物料平衡指标(%)投料量
6.2.2.6偏差处理:投料量按领料数量计算。
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按质量事故处理则进行纠正和预防。
6.2.3包装
6.2.3.1内包装
6.2.3.1.1包装工序按照《饮片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批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填写品名、批号、领料量,注意核对合格标志。
6.2.3.1.2根据指令要求的规格,产量,计算所需包材的数量,标签的量,凭批包装指令单领取包材及标签。
6.2.3.1.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2.3.1.4分装过程中,要求称量准确,封口严密,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及合格标志。
6.2.3.1.5各种包装内包重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
6.2.3.1.6装量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
6.2.3.1.7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部取样,待检验合格后换绿色标识。
6.2.3.2内包装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5袋。
复核重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2)合格标准: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2.3.3物料平衡限度: 6.2.3.3.1内包装物料平衡
(1) 标准:98-100% (2) 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合格品数量废弃物量取样量
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投料量(半成品)
6.2.3.3.2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标准:100% (2)计算公式如下:
++%=
100%
⨯使用量损坏量剩余量
包装(标签、包装材料)物料平衡()领用量
6.2.3.4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2.4外包装:
6.2.4.1按《批包装指令》单中规定的包装规格,领取外包材;
6.2.4.2检查核对:对指定批号的银杏叶饮片,逐件核对《物料状态卡》和数量应正确一致。
6.2.4.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 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2.4.4装箱或装袋:按指定数量,整齐码放在纸箱或编织袋内,保证内包装袋(PE 罐)之间松紧适宜。
6.2.4.5封口:纸箱:胶带在纸箱开口处粘贴,要求平整牢固;编织袋用手提高速缝包机封口。
6.2.4.6挂签:在编织袋的右上角位置缝上或在纸箱的右上角空白位置贴上标签。
6.2.4.7交料:经QA 检查合格,将外包合格的饮片交仓库待验。
6.2.4.8清场:包装结束,及时清场并填写批生产记录。
6.2.5分装完毕之后,及时填写饮片包装生产记录, 入成品库待验,贴黄色 待验标识。
6.2.6外包装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件。
复核数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2)合格标准: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2.6.1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标准:100% (2)计算公式:
%
100⨯++=
领用量剩余量
损耗量使用量包装材料物料平衡限度
6.2.7 总收率
(1)控制标准: ≥70% (2)计算公式如下:
%100%⨯=
投料数量
成品饮片量
)饮片收率(
6.2.8工艺环境卫生要求:
6.2.8.1设备、容器、器具,生产场所,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物料必须按程序净化。
(详见第11条工艺操作过程中支持文件)
6.2.8.2产品生产结束后按各岗位清场SOP 要求,严格清洁、清场,并由QA 监督检查合格后颁发清场合格证。
6.2.8.3生产全过程,由QA质量管理员监督。
7 原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详见第11条工艺操作过程中支持文件。
8 物料平衡:各工序的物料平衡标准值一年修订一次,修订依据为该岗位上一年生产物料平衡的平均值为下一年的标准值,除包装工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