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无线数据基站的设计和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基于STM32的无线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无线定位系统设计

• 131•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物联网无线定位系统,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利用NB-IoT模组和北斗定位模组,集成数据获取和传输的核心硬件设备,实现了定位以及定位信息的远程传输功能。

使用该定位系统使得农田、交通等应用场景下,监控对象的范围和数量更加大,降低用户的管理成本。

物联网时代下,提倡的是万物互联,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断扩大,在货运、仓库、城市交通等方面的相关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安全隐患较大的工作场地,比如目前从事水上工作、户外维修工作,经常发生工作事故,且因工作面积宽,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导致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针对这类用户或者工作,被监控的人或物体的位置信息对于物联网设备的构成来说是一项核心参数。

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位方式有:GPS定位、基站定位、北斗定位等,这些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救护、智慧农业、物流、汽车定位等方面。

其中,北斗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并提供卫星导航服务的一种技术发明,通过对卫星的信号站点之间的传播时间进行推算,实现定位接收机的功能。

物联网重要的不仅仅是数据的获取,对于数据的传输同样重要。

当下热门的物联网通信技术——N B-IoT,是利用无线网络传输方式将终端设备介入到云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广覆盖的物联网。

本系统正是结合二者的优势,设计了一款无线定位系统,达到远程监控人员或物体位置信息的目的,其具有使用更加便捷、扩展更加丰富的特点,对安全保障和有效管理来说具有一定意义,市场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1 总体设计方案本系统主要包含设备层和云端两个部分,涉及数据采集、数据解析、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可视化等功能应用。

设备层由单片机控制系统、定位子系统和网络传输系统构成,单片机控制系统采用STM32作为主控制器,用于数据接收、校验和转发等,使用主控制器的串口1、串口2与定位系统和网络传输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定位系统将获取到的当前经纬度和时间信息由串口1传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一步解算和分析,再由串口2将获得的数据传送给网络传输系统,进而由NB-IoT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云端。

基于STM32智能车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设计

基于STM32智能车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设计

基于STM32智能车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于STM32智能车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推广,智能车作为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以STM32为核心芯片,设计和实现了一辆智能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车辆的性能和功能。

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车的电路设计和传感器的选择和接口设计。

在软件设计方面,本文介绍了智能车的控制算法和实现方法。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智能车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智能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STM32,智能车,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控制算法1.引言智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智能交通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推广,智能车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以STM32为核心芯片,设计和实现了一辆智能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车辆的性能和功能。

2.设计原理和方法2.1硬件设计本文的智能车硬件设计包括电路设计和传感器的选择和接口设计。

首先,根据智能车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了适当的传感器并进行了接口设计。

然后,根据传感器的信号特点和STM32的特点,设计了电路图并制作了PCB板。

2.2软件设计本文的智能车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首先,根据智能车的运动控制需求,设计了合适的控制算法。

然后,将控制算法实现在STM32的软件中,并通过编程实现智能车的自动控制功能。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智能车的性能和功能进行实验测试,得到了以下结果。

首先,智能车能够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进行自主导航和避障。

其次,智能车的运动轨迹准确且稳定,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最后,智能车的速度和灵敏度能够满足智能交通的需求。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证明了智能车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结论本文以STM32为核心芯片,设计和实现了一辆智能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车辆的性能和功能。

毕业设计stm32

毕业设计stm32

毕业设计stm32毕业设计项目: 基于STM32的XXX概述:本毕业设计项目基于STM32微控制器,旨在开发并实现一个XXX(具体功能)的系统。

通过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展示对STM32的熟练应用能力,并展示设计的创新和实现的成果。

设计要求:1. 硬件设计: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STM32型号,并设计相应的电路板以满足该项目的功能要求。

2. 软件设计:使用STM32嵌入式开发工具,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实现项目所需的各种功能。

可以使用C语言或者其他合适的编程语言。

3. 功能实现:根据项目需求,实现系统所需的各种功能,如数据采集、信号处理、通信协议等。

4. 系统测试:通过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其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

5. 文档撰写:撰写详细的设计文档,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测试结果等内容,以展示设计思路和实现细节。

项目实施:1. 硬件设计: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STM32型号,并设计相应的电路板。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电路板的布局、电源管理、信号隔离等方面的设计。

2. 软件设计:使用STM32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

可以考虑使用RTOS实现多任务调度,提高系统的效率。

3. 功能实现:根据项目需求,实现系统所需的各种功能。

例如,如果项目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可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进行数据读取;如果项目需要进行通信,可以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块并编写相应的通信协议。

4. 系统测试:进行系统测试,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可以通过模拟测试、实际测试等方式进行测试,并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

5. 文档撰写:根据项目实施过程,撰写详细的设计文档,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测试结果等内容。

文档的撰写应该包括设计思路、实现步骤、测试结果分析等内容。

总结:通过本毕业设计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对STM32微控制器的应用能力,展示对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实现的理解和熟练掌握。

基于STM32无线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无线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无线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信息采集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STM32的无线信息采集系统因其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通信接口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STM32的无线信息采集系统设计方案,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系统设计概述基于STM32的无线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STM32单片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数据,STM32单片机模块负责数据处理和控制,无线通信模块负责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模块负责数据存储和管理。

整个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上位数据处理中心通信,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通常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环境数据。

传感器模块可以通过I2C或SPI接口与STM32单片机模块进行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STM32单片机模块。

2. STM32单片机模块STM32单片机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负责数据处理、控制逻辑和通信管理。

STM32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ADC、SPI、I2C、USART等,可以与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进行高效的数据交换。

3. 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一般采用WiFi、蓝牙、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上位数据处理中心。

无线通信模块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可以满足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4.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通常采用Flash存储器或SD卡,用于存储系统采集到的历史数据。

数据存储模块还可以与STM32单片机模块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的读写和管理。

四、软件设计1. 系统框架设计系统框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等功能模块。

系统初始化模块用于初始化系统硬件资源和软件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传感器模块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上位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历史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模块中。

基于stm32的毕业设计

基于stm32的毕业设计

基于stm32的毕业设计
1、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家庭环境的智能控制,可以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实现远程控制,实现家庭环境的智能控制,可以检测家庭环境的温湿度,实现自动调节空调温度等功能。

2、基于stm32的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家庭安防的智能控制,可以检测家庭环境的烟雾浓度,实现自动报警,可以检测家庭环境的人体移动,实现自动报警等功能。

3、基于stm32的智能抄表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智能抄表,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量,实现智能计费,可以实现远程抄表,减少抄表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抄表效率。

4、基于stm32的智能农业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农业智能控制,可以检测农田的温湿度,实现自动浇水,可以检测农田的肥力,实现自动施肥等功能。

基于STM32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基于STM32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文章编号 : 1 6 7 3 一 l 1 3 1 ( 2 0 1 5 ) 0 8 - 0 1 7 9 — 0 1 T M3 2基本型 微控制器作 为最重要 的中心控制设备 , 主要 负 责的就是整个 系统运行过程 中对数据 的收集 、 整体和下一轮 数 据传输 以及 向其他 设备 下达指 令 的部分 。基 本型 微控制 器 由 2个基本 定时器 、 2个高级定 时器 、 1 个外 置插 口和 多个 S P I 等 组成 。与 中央微控 制器通过 串 口相连接 的无线模块 设 备, 通俗来 说就是一种 记载着系统 指令的芯片 。 在该 芯片中 , 自带 电源和天 线,同时具备完 备的指示灯 、 按 键和 串口等 独 立装 备 , 在芯片 内部可 以完成简 单的数据 处理工作 , 并通 过 串 口与监控软件和 中央微控制 器 同时相连 , 完成 数据 的传输
工作 。
0 引 言
在信 息技术 发展的初始阶段 ,无线通信系统 的构建 与运 行基本 上是建立在全球定位系统 网络 的基础上 的,经 过了多 年 的发展 , 此种无线通信系统早 已无 法满 足人们的 网络需求 。 基于全球定位 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 由于 内外 因素 的限制,其
自身的数据 传输速 度和容量都 已经达到饱和 ,无法进一步地 扩充与 发展 , 在现今 日益发展 的社会之 中只会 被社会所淘汰 。 本文对无线通信 系统设计的研究 , 首先对 S T M3 2微控制器进 行简单 的介 绍与概括 , 并在此基础 上提 出基 于 S T M3 2无线通
控制器 的频率能够达到 7 2 S H z , 基本型号只能达 到 3 6 MHz , 是 增 强型 的一半。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 , 基本型 的 3 6 MHz能 够以 1 6位产 品的价格实现超 出 1 6位产 品的固定价值 , 是3 2

基于stm32的无线收发系统

基于stm32的无线收发系统

基于stm32的无线收发系统基于STM32的无线收发系统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收发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基于STM32的无线收发系统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开发等特点,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基于STM32的无线收发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

一、设计原理基于STM32的无线收发系统,通常由嵌入式微控制器、无线模块、外围电路等组成。

STM32作为主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和数据处理;无线模块用于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外围电路则包括各种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等,用于实现系统的功能。

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STM32通过串口与无线模块进行通信,发送要传输的数据;无线模块接收到数据后,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给目标设备;如果目标设备有应答数据,无线模块会将数据发送回STM32,STM32再进行处理和显示。

二、硬件结构基于STM32的无线收发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主控制器STM32、无线模块、外围电路等。

主控制器STM32通常采用STM32系列的低功耗、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如STM32F103、STM32F407等。

无线模块通常采用蓝牙模块、Wi-Fi模块、LoRa模块等,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

外围电路根据系统的具体功能需求而定,可能包括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电源管理等。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考虑主控制器和无线模块的连接方式,以及外围电路的接口设计。

通常,主控制器与无线模块之间通过串口进行连接,外围电路则通过各种接口与主控制器连接,如GPIO口、ADC口、I2C接口、SPI接口等。

还需要考虑系统的供电电路设计,包括电源管理、电池充电、低功耗设计等。

三、软件实现基于STM32的无线收发系统的软件实现,通常包括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应用程序的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涉及到STM32的底层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的移植等;应用程序的开发则涉及到系统的功能实现、用户界面设计等。

在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中,需要实现STM32的外设驱动程序,包括串口驱动、定时器驱动、中断服务程序等。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本文将设计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多个输入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在电子仪器、自动化控制、工业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处理器。

STM32系列单片机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丰富的外设资源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在选取单片机时,要考虑到系统对于处理速度、存储容量和外设接口的需求,以及预算等因素。

其次,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外部电路来连接待采集的信号源。

常用的信号源包括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加速度传感器等。

我们可以使用适当的模拟电路将这些信号转换为STM32单片机能够接收的电平。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模数转换芯片来实现对多路模拟信号的高速采集。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软件算法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常见的算法包括滤波、数据压缩、数据存储等。

通过滤波算法可以去除噪声,提高信号的质量;数据压缩可以减少数据存储和传输的空间;数据存储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供后续分析。

最后,我们需要设计用户界面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系统。

可以使用LCD屏幕和按键等外设来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

用户界面应该直观简洁,提供友好的操作和显示效果,方便用户进行数据采集和系统设置。

综上所述,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的设计,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高速采集、滤波处理和存储,为电子仪器、自动化控制和工业检测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基于stm32无线数据基站的设计和实现学院专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及其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中各种数据接收的速度和准确度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无线数据收发控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无线数据基站就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智能、快捷、方便可靠的检测系统。

本设计通过STM32F107控制无线收发模块从无线网络节点接收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后通过以太网把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系统的用户统用户通过Internet网络访问应用服务器,其中本设计起到网桥和防火墙的作用。

其中本设计中采用的以太网控制器为DM9161芯片。

本设计软件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实现TCP/IP协议栈,由于TCP/IP协议栈较复杂,功能实现比较困难,一般选择成熟的TCP/IP协议栈进行移植,此次选择开源并且较成熟的LwIP以太网协议栈。

关键词:STM32F107 以太网DM9161 TCP/IP协议栈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ir production levels, the the life data reception speed and accuracy requiremen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ireless data transceiver control is a typical example, the wireless data base station is modern production lifecame into being a smart, fast,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detection system.This design STM32F107 control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receives data from the wireless network nodes related via Ethernet transmits data to the application server. The system user system user access to the application server through the Internet, including the design play a role of bridge and firewall. DM9161 Ethernet controller chip used in the design.The software part of the design work is implemented in hardware platform based on the TCP / IP protocol stack, the TCP / IP protocol stack is more complex, and more difficult to achieve, usually selected mature TCP / IP protocol stack for transplantation, the choiceopen source and the more mature LwIP Ethernet protocol stack.Key words:STM32F107 Ethernet DM9161 TCP/IP Protocol stack目录1 引言 (2)2 概述 (3)2.1 课题研究的背景 (3)2.2 国内外stm32控制以太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4)2.3 研发方向和技术关键 (5)2.4 主要技术指标 (5)3 总体设计 (6)3.1 系统方案选择与论证 (6)3.2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7)3.3 本章小结 (8)4 硬件设计 (10)4.1 主控芯片STM32F107 (10)4.2 STM32串口通讯 (13)4.3 DM9161用法介绍 (17)4.4 本章小结 (22)5 以太网协议 (23)5.1 TCP/IP协议 (23)5.2 嵌入式TCP/IP协议栈 (24)6 软件设计 (28)6.1 主程序设计 (28)6.2 系统初始化子程序 (29)6.3 RS232通讯子程序 (30)6.4 网口通讯子程序 (30)6.5 本章小结 (31)7 结论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附录 (35)1 引言随着人们的生活及其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中各种数据接收的速度和准确度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无线数据收发控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无线数据基站就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智能、快捷、方便可靠的检测系统。

目前,无线网络标准按照通讯距离的不同分为WAN、WLAN、PAN。

比较主流的无线技术有蓝牙、3G、HomeRF、WI-FI、WIMAX、GPRS、CDMA、UWB 等。

其中WI-FI运用最为广泛,其运用主要在WLAN/MESH领域。

无线网络推动了数据通信进入了新的里程碑,让办公、工作、学习不再受“线”制。

方便实现了移动办公,组建临时工作组,召开紧急会议等不在需要复杂的布线拆线,无线覆盖区域直接可以通过无线进行通信。

校园环境等,可以让师生在任何环境,可以在广场、在草坪、在体育场地等任意位置连接上Internet。

随着无线网络在各个领域的成功案例及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无线网络定是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也定能在各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本设计通过stm32控制无线收发模块从无线网络节点接收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后通过以太网把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系统的用户统用户通过Internet网络访问应用服务器,其中本设计起到网桥和防火墙的作用。

其中本设计中采用的以太网控制器为DM9161芯片。

2 概述2.1 课题研究的背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互联网在人类活动中也越来越紧密联系,尤其是对于工业控制和信息电器领域中同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

同时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三合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

而嵌入式接入设备是数字化时代的一大主流标志,形态各异的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三合一产品也将是网络接入设备的一大主流。

因为PC机以及现有的Internet技术可以实现对非网络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部分的要求,而且成本费用较高,可靠性和期望值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这种方案并没有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

由于嵌入式设备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而现今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研究和嵌入式技术也都进入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将嵌入式系统和网络相结合来实现非网络系统的网络控制,那么世界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

因特网技术的成熟,使得网上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应用项目也更加多样,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利用PC机上网来查阅和发布各类信息等对于网络的日常应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像传统的电器,电冰箱,微波炉,电视,空调等,这类电子设备的功能也不在单一,电器结构也更为复杂,也逐步开始应用嵌入式网络接入,使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就能实现远程控制,信息通讯。

同样,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连通性,那些能够连接因特网的设备也成为人们选择产品中考虑的一大问题,通过Internet对家用电器等非网络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已经成为现今主流。

而一些小型轻便的设备,比如一些医学仪器上的身体上使用的传感器,体积小而且便宜,内存小,运算能力有限,因此必须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实现TCP/IP协议甚至处理接受到的信息。

TCP/IP协议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从底层到最高层分别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最高层的应用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