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范美湘

合集下载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
的动 态 响 应 能 力 。
关 键 词 :S VG;接 触 网 ;防 冰 ;在 线
中 图分 类 号 :U2 2 5 文 献标 志 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O 0 1 - 8 3 6 0 . 2 0 1 3 . 1 0 . 0 0 7
键 技 术 之 一 。本 文 提 出一 种 基 于静 止 无 功 发 生 器 ( S VG) 的 电气 化 铁 路 接 触 网工 频 在 线 防 融 冰 方 案 , 用 于 在 线
高效 防冰融冰 , 以防冰为 主 , 融 冰为辅 , 保 障列 车 正 常 运 行 。通 过 环 境 温 度 检 测 、 接触 线温度 检测 、 网压 检 测 控
第3 5卷 第 1 oຫໍສະໝຸດ 2 0 1 3年 l O月




Vo1 . 35 Oc t ob e r
No .1 0 2 01 3
J 0URNAL 0F TH E CHI NA RAI LW AY S 0CI ETY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3 6 0 ( 2 0 1 3 ) 1 0 — 0 0 4 6 — 0 6
制等 手段 , 使设置 在接触 网末端 的 S V G 自动 控 制 防 冰 电 流 。 与 此 同 时 , 还 可 控制 功率 因数 、 接 触 网 末 端 运 行
电压 , 增 强 牵 引 网 供 电能 力 。仿 真 证 明 该 方 案 能 够 实 现 防 冰 、 保 功 率 因数 和 保 障 电 压 三 大 功 能 , 并 且 具 有 良好
电气化铁 路接触 网在 线防冰 技术研究
李 群 湛 ,郭 蕾 ,舒 泽 亮 , 易 东

关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的研究

关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的研究

关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的研究作者:陈洁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22期摘要:铁路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员集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沿线上空架设的输电线路,主要作用是为电气机车的正常运行提供电能。

由于接触网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接触网发生故障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接触网表面容易覆盖冰层,一方面是增加了输电线路的压力,加上低温导致线路脆性增加,存在输电线路断裂的隐患;另一方面是导致电弓无法正常取流,电气化铁路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会受到影响。

探究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也成为保障电气化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覆冰;防冰技术中图分类号:TM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2-0167-021 接触网覆冰类型1.1 干雪干雪质轻且松散,正常情况下不易在接触网线路上堆积。

但是当中午气温小幅度回升后,接触线路的积雪会率先融化。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积雪融化速度缓慢,进入夜晚后,氣温重新回落,融合的雪水会重新结冰,附着在接触网线路上,形成一层包裹在线路外围的覆冰。

另外,在重力作用下,在接触网线路下放还会形成一定长度的冰凌,导致线路所受的压力增加,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线路断裂。

影响正常供电。

1.2 白霜在秋、冬季空气湿度较大的早晨,空气中的水分与0℃以下的接触网接触后,会在接触网表面冷凝成一层白霜。

白霜对接触网的危害相对较小,一方面是由于白霜的粘结性较差,在受到震动或风力吹动时,附着在接触网表面的白霜会大比例的脱离;另一方面,白霜的冰点较低,只要温度在0℃以上,白霜会迅速融化。

1.3 雨凇在低海拔的沿海地区,空气湿度较大,冬季容易出现冻雨。

冰雨的持续时间较短,低温环境下,附着在接触网表面的雨滴会结冰,形成覆冰;在0℃以上的环境下,雨滴会逐渐蒸发、消失,不会形成覆冰。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冰技术线路覆冰是电气化铁路经常遇到的病害类型之一,例如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多个省份都出现了严重的冰冻灾害,线路覆冰一度导致南方多省电力中断,铁路运输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除冰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除冰技术研究

路 运行 带来的损 失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介 绍了接触 网覆冰的危害 , 国内外接 触网除冰技术现状 , 并总结 了常用的除冰技 术方案 为 未 来接 触 网 除冰 技
术 的发 展 指 明的 了方 向 。
【 关键 词 】 电 气化 铁 道 ; 接触网 ; 除 冰
【 中图分类号】 U2 2 6 . 8

1 . 2 接触 网覆冰的类型 。根 据覆冰的来源不 同 , 接触 网上 的覆冰 主要有雪 的凝结 和水雾 冻结 两种类 型。其 中冻结 主要包 括雾凇 , 雨凇 以及两者混合冻结三种状态 。首先 , 雪 附着在 接触 网上形成半 圆柱形覆雪在低温条件下积雪成 冰; 其次 , 雾凇包 围 接触 网结冰 , 这种覆冰 附着力小易脱落 ; 另外 雨凇 , 这是覆冰产
生 的主要原 因 , 大气 中的雨水和冻雨滴 落在接触上很 短时 间内
形成 透明的光滑 的冰柱 , 这种大密度 冰柱完全裹住并 牢牢 附着 在接触 网上不宜脱 落 , 这种 危害性最大 ; 最后 , 雨, 雾, 淞混合产 生冰冻 , 它是接触网覆冰最常见的类 型 , 破坏力仅次 于雨凇 。鉴
3 接 触 网 除冰 方 案 与 原 理
触 网覆 冰的产生会使 得受 电弓无 法正常取流 , 影 响列 车安全性 运行 , 特别是对 高速铁路 的运行产 生严 重影响 】 。2 0 0 8 年, 我 国 广东 , 广西 , 云南等 省份遭受历史 罕见的冰灾 , 多条 电气化铁路 主干道运输 中断, 致使 大片旅客滞 留, 受 灾人 口超 1 亿, 直接损失 达1 1 0 0 亿元 , 给国家造成了 巨大损失 。随着我 国铁路事业不断 发展壮大 , 铁路 在国家经济发 展和 国防建设 中承担着越来 越重 要的 角色 , 这对 接触 网供 电稳 定性 能也提 出 了较 高的要求 , 因 此, 在严寒地 区和极端天气条件 下为保证接 触网 良好使用 和列 车安全运行 , 本文对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除冰技术进行 了研究 。

输电线路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交直流融冰技术研究进展

输电线路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交直流融冰技术研究进展

输电线路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交直流融冰技术研究进展摘要:输电线路覆冰现象多发生于春冬季节的雪季,是一种受微地形、微气象和线路本身因素影响的自然现象。

输电线路在不同因素影响下会产生雨凇、混合凇、雾凇、积雪、白霜等覆冰类型。

输电线路覆冰会导致输电线路机械性能、电气性能降低,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线路严重覆冰还会导致倒塔、断线,自然环境恶劣和道路不通时抢修难度大,恢复供电时间长。

电铁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铁接触网通常暴露在室外,容易受到覆冰影响,而接触网的覆冰会破坏弓网关系,造成弓网虚接,从而引起导线烧断、设备损坏和列车停运等后果。

关键词:输电线路;电气化1 融冰原理1.1 输电线路融冰1.1.1 交流融冰交流融冰技术包括三类:常规交流融冰技术、带负荷交流融冰技术和可调电容串联补偿式交流融冰技术。

带负荷交流融冰技术不需要线路停运。

这种方法需要通过负荷调节,改变覆冰区域的线路潮流来获得融冰电流。

目前国内外实现潮流控制主要通过三种方法:一是直接调度线路潮流;二是调整容性负荷来增加覆冰区域的无功电流;三是利用移相变压器等设备控制潮流。

但是这三种方法均会影响输电系统的稳定,实用性不高。

可调电容串联补偿式交流融冰技术在线路上串联电容补偿器,电容补偿器的电容参数选取需要配合融冰电源规格和线路的特征参数。

这种方式对电容补偿器的要求比较高。

一方面使用电容补偿器调节的融冰电流需要足够大以获得良好的融冰效果;另一方面,调节后的融冰电流不能过大,才可以保证线路安全。

此外,不同融冰电源和覆冰线路需要使用不同容抗的电容补偿器,因此这种方式还要求电容补偿器有较大范围的容抗调整裕度和必要的调整精度。

目前该技术应用不多。

1.1.2 直流融冰直流融冰技术主要包括不增加设备的直流融冰技术和增加额外设备的直流融冰技术。

不增加设备的直流融冰技术主要改变系统自身的性能与运行状况,提高线路电流以实现融冰。

这种融冰方式将直接受到系统的结构与周边环境的制约。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摘要:我国的铁路系统,悬链线的设备,因为频繁的裸露在外面,运行环境非常恶劣,因此,运行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产生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悬链线设备故障的外部环境已达到70%以上。

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善悬链线设备使用外部环境的能力,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保证机车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接触网覆冰预防措施接触网在初冬和初春季节因降雨、雪表面冻结成冰的线索(奶油)形成冰,冰冷的雨水溅落在温度低于冰点(0℃)对象形成雨夹雪(见相应的指令的解释釉)。

如果是在接触互联网,这是冰链。

如果所有电线都是冰雪覆盖的范围内,这是冰接触线的开销。

冰上舞蹈经常引起悬链线和出现冰,冰下降的现象,严重威胁电力机车的安全,emu受电弓运行,扰乱正常的铁路运输秩序。

因此,基于线索的冰机理、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减少伤害受电弓上的冰,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1.接触网产生覆冰的机理和分析(1)接触网覆冰按冰的表观特性分为雨淞、粒状雾凇、晶状雾凇、湿雪、混合淞。

雨淞:透明玻璃体、质地坚硬不易破碎,密度在0.6~0.9g/cm3,又称冰凌或明冰,与导线表面的附着力强大,不易脱落。

粒状雾凇:乳白色不透明体,其间含有气泡空隙,质地疏松较脆,表面起伏,无定形状,密度为0.1~0.3g/cm3。

晶状雾凇:白色结晶,冰体内含空气泡较多,质地疏松而软,与导线表面的附着力较弱,容易脱落,密度在0.01~0.08g/cm3。

湿雪:呈乳白色或灰白色,一般质地较软,是处于熔化状的雪花和水体粘附到导线表面而成的,密度一般在0.1~0.7g/cm3之间,粘结在导线上的湿雪当气温进一步降低时将变成坚硬的冰冻体。

混合淞:呈乳白色,体大,气隙较多,是雨淞和雾凇在导线上交替冻结而成的,密度在 0.2~0.6g/cm3之间。

(2)接触网覆冰的形成机理分为降水覆冰、云中覆冰、升华覆冰三类。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摘要:为做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除冰防冰工作,本文基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现状,了解了冰的类型情况,研究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措施,以从根本上进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冰工作,有效提升铁路接触网的稳定性,更好的保障铁路接触网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铁路接触网;防冰现状;类型;策略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现状由于多年来受冰冻灾害的影响,我国在电气化铁路电网除冰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应对极端天气时也能及时排除障碍,快速恢复交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技术当属短路融冰技术,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不过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更新迭代,高铁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对除冰效率和除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面对输电线和电网上的冰冻层,目前的应对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点,输电线与电网的排布、材料、工作方式、强度要求等都存在一些差异,在防冰除冰技术上要不同线路、不同要求、不同对待。

第二点是目前的输电线上载荷都比较大,加上导线本身的电阻的影响,这就使得部分导线自身就有一定的除冰能力,对于较温和的冰冻速度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对于极速降温、冻雨等则发挥不出多少除冰作用,因此对于不同的天气状况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除冰方案,做到具有针对性。

第三点是针对不同的线路段,特别是在山阴、隧道口、风口等位置,容易出现极端低温、结冰的概率相对更大,要特别注意防范这一类的线路结冰情况,而现实是并没有针对这些线路设置完备的在线防冰、除冰措施。

除此之外,当前的短路融冰技术也不是完美的,运用该技术需要停运铁路,对于线路比较繁忙的铁路来说无疑会带来不小的运输压力,因此需要开发出高效的在线防冰、除冰技术,尽量减少对线路正常运行的影响,确保国家铁路客货运的运力不打折。

2、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策略2.1接触网材料和结构改善为了更好的做到线路的防冰,材料的选择是关键,首先要保证冰雪不容易滞留在材料上,其次可以调整线路的工作模式,在面对极端低温天气时,线路可以更改为发热模式,将热量传递到电线外层,将线路表面粘附的冰雪快速融化、滴落,防止冰雪在线路上的积累,避免冰雪积累给线路造成巨大的压力,进而导致输电线的断裂,电塔的倾斜、倒塌,而一旦出现线路断裂等情况,对于整个铁路线来说都是致命的,会造成铁路大量客货运车次的积压,进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的研究

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的研究

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的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电力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旦架空线路被冰复盖,电力机车的电力线接收人通常无法与上行线路联系,电力机车无法通过电力线接收来自上行线路的电力,从而导致列车供电中断。

覆冰不仅影响供电,而且还会对上游造成轻微的破坏,从而增加上游的硬点,进而增加上游的曲线,从而容易导致上游滑板加速磨损和弓削等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许多地区出现了极端恶劣的天气,大大增加了结冰的可能性。

解决上游防冰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冰技术;策略引言中国国土辽阔,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气候强,电力线路容易形成冬季结冰。

覆冰是气象环境造成的常见自然灾害,其生长过程可分为干生长和湿生长。

冰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混合冻结。

作为特殊高压供电设备,架空线路的外部绝缘特性和力学性能是重要的技术指标。

由于是户外作业装置,其技术指标受到冰、强风、环境污染等恶劣天气的严重影响。

结冰引起了上行线路的疾驰现象,一旦上行负荷被冰块过度复盖,甚至可能导致分离、电弧、电力采集器故障等严重事故,从而导致正常的电力输送。

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焦耳热法向上游注入电流的混合防融冰技术方案,以防止抗融冰,避免经济损失和工作事故,确保易结冰地区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

1冻雨、覆冰的特点冻雨和覆冰是我国最频繁发生的灾害之一,对电气化学铁路的运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巨大破坏力及其影响范围。

伴随着雪的持续降雨而来的雨夹冰,受到土壤、温度、湿度、风等局部因素的影响,受到重力的影响,往往取决于身体的表面。

它们通常分为以下四类:白霜、雾凇、混合淞以及雨淞。

白霜由于制造时间短,表面粘附度低,且轻微下降,很难归因于接触网。

雾比霜长,产生了两种软雾和硬雾,因为它也相对较弱,也很难严重破坏与网格的接触;杂交体主要表现为硬冰,形成较长时间和较好的交联,导致接触网随时间的推移受到较大的影响。

关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的研究

关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的研究

203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21.02 (下)随着社会的发展,铁路建设不断地延伸,要经过各种环境区域。

面对不同的气候情况,在高湿、高海拔地区经常容易出现一些覆冰情况,导致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因覆冰出现供电系统瘫痪等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因此,针对其防冰技术的研究,需要不断地改进,确保电气化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营。

1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现状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融冰的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对架空导线和短路融冰被认为具有成熟技术。

但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铁路建设的不断进步与变更,在防冰和除冰技术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

目前,在输电线和接触网上的防冰融冰技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输电线和接触电网的线路结构、运行方式、受力是不一样的,在防冰除冰上都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其次,对于目前的输电线来说,基本上都具备较大电流,本身具有一定的防冰功能,但是,防冰能力并不强,在极端的天气下,输电线结冰,电流机车还是会出现间歇性负荷,造成接触网电流断断续续。

最后,针对不同的地势情况,会有不同的天气情况,尤其是一些特殊地区,如隧道口、山坳等地方,容易气温较低、风速较大,结冰的概率会更大一点。

但目前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实现针对性的在线防冰、融冰。

同时,就目前成熟的短路融冰技术来说,对于铁路的正常运行是有一定影响的,它需要铁路停运来进行除冰、融冰。

虽然这是在大面积采用短路融冰的时候才需要铁路停运,但也会影响整体的铁路运输,容易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当下进行在线防冰技术的时候,要建立在影响铁路正常运输的情况下才行,尽量在输电线和接触网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防冰除冰,确保社会铁路运输能够稳定安全运行。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策略2.1 接触网材料和结构改善首先,在进行接触网搭建前,就要做好相应的材料选择,材料要选择不容易让冰雪黏住的材料,同时,在电流输送的过程中,能够将热量传递到输电线外层材料上,当遇到一些小冰霜的时候,能够快速地融化冰霜,让其化水滴落到地面上,或者是让热量将冰雪蒸发掉,避免形成雪花大量堆积进而形成冰,增加整个接触网、输电线的压力,当重量达到一定的承重极限时,则会出现输电线、电线塔的的倒塌,造成电能的流失,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研究范美湘
发表时间:2019-06-05T15:18:29.18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6期作者:范美湘
[导读] 在铁路运行当中,接触网经常会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而出现覆冰的情况,这样会阻碍铁路的正常运行,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要利用相关的技术来为铁路安全的运营提供保障。

为此我们引用了接触网防冰、除冰的技术,它是一种十分关键的技术。

本文提出的一种具体的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可以通过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接触线的温度等对防冰电流进行自动控制,同时还可以控制好电压,提高供电能力,经过相关的证明,这一方案可以
中煤西北能源有限公司
在供电系统当中,接触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主要是为电力机车来进行送电,在一些恶劣天气下,输电线路可能会出现一些危害,很容易出现覆冰的现象。

最近几年来,相关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对其展开了具体的研究,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受自然环境影响,覆冰经常出现,输电线路出现覆冰会对电路造成极大的损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国的输电线路覆冰情况十分严重,在南方的一些省份遭遇了很严重的覆冰,导致很多线路的主干线出现中断情况。

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线路延伸很大,会经过各种各样的气候,在一些海拔较高的地区,很容易出现覆冰的情况,因此引进防冰、融冰的技术十分重要,该技术将为铁路安全提供保障。

国内外专家对输电线路融冰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种除冰的方法。

对于那些架空的导线来说,利用直流或者交流来进行短路的融冰是一种可行性的办法,它被广泛的应用。

并且还设置了专门的直流融冰装置,在06年进行了正式的运营,在08年以后,湖南等地区也开始应用这些装置。

国家不仅加强了对融冰技术装置的研究,同时还设立了相关的模型,用于对融冰时间的计算。

主要将融冰的过程分为融冰和脱冰这两个阶段,相关的融冰办法和装备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输电线路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它的电流很大,并且本身还能够防止覆冰。

有些天气十分恶劣,在特别极端的天气下,才会出现覆冰的现象。

电力机车的负荷是间接性的电流也并不是一直连续,并且机车的密度较低,这会使得其更加容易结冰。

在国内大部分采用的方式是人工清除,耗费的时间很长,并且效率也不高,在输电线路当中,采用的是短路融冰的方式,该方式要使列车停运后才能够进行。

在本文当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VG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方案,对静止无功发生器进行调节,可以控制电流,避免其结冰。

二、基于SVG的在线防冰方案
2.1在线防冰技术的实现
一般SVG处于融冰模式时会吸收一些电流,防止线路的电阻过热,同时为线路的温度提供保障。

可以有效地进行融冰,同时还能够保障线路的稳定,为列车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它的过程就是在线路末端根据相关的信息来判断是否应该投入或者投入量值为多少,这是线路末端的工作,而在线路首端的SVG无功大小将会由功率来决定。

一般如果线路上没有货物时,那么末端的SVG在工作时会有首端补偿容性无功,保证好规定的功率因数。

另外还要对线路的电流进行调整控制好防冰电流和接触线的温度,确保其不会结冰,这样还能够保证接触线的供电正常。

如果线路上有列车正在运行,检测线路末端的电压,如果满足供电的要求,SVG将会保持原有的状态。

如果没有达到电压的最低要求会对SVG进行调节,并补偿容性无功。

2.2控制策略
本方案当中,SVG主要是能产生无功电流,该电流主要是感性和容性。

末端的SVG,它会与牵引负荷合作来提供防冰电流,避免其结冰,同时还能够为基础的工作提供保障,为其提供正常的电压,另外还可以检测环境的温度和风速,根据相关的公式来计算防冰电流。

因为末端的SVG会判断供车臂上的负荷状况,同时确定电流的取值,对无功电流进行有效的控制。

它通过检测电压和相关的信号来对分量进行分离,同时还会进行相应的补偿。

在工作期间,电流和电压的检测具有实施性, SVG的响应速度十分迅速,很快就可以对其进行追踪补偿,可以使得防冰、融冰的装置能够进行快速的转换。

三、仿真与效果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并根据相关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线路的首端电流和补偿电流,以及补偿后的电流与末端之间存在着差异,并且补偿电流取值范围也会扩大。

这说明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无功补偿,并且还能够保障功率因数。

另外,牵引网还存在着谐振频率,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动车组或者SVG在工作时的电流不会含有这一频率的分量就不会使得谐振激发,但是如果发生了,也可以调整一次内部参数,避免这一频段。

或者还可以采用高通滤波器来进行抑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它在日本被广泛的应用。

通过仿真证实了SVG的功能,它可以进行防冰,并且保障了功率因数,同时还可以为电压提供保障。

结果显示,这个方案的动态性能良好,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有车和无车的转换,可以在车辆运行时进行使用,该方案的可行性很强,当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束语】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十分迅速,铁路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会受到周围一些环境的影响,影响其运行。

相关专家已经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提出了一种建立在SVG基础之上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融冰方案,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可以在一些分区所设置的SVG来控制接触网上的电流,避免其结冰,这样可以保证列车的运行,同时还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

防冰电流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根据现场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模式。

经过一些改造,使得SVG可以进行同相供电,经过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案确实可行,应该被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水生.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融冰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2]郭蕾,李群湛,高晓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电流的决策及控制[J].铁道学报,2018,37(10):42-47.
[3]陈楚楚.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