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论文--哲学-探讨人与动物 心灵
人与动物申论作文

人与动物申论作文人与动物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密切的相互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动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给人们带来欢乐和陪伴,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思考和探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与动物的关系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人类就开始与动物共同生活。
那时,人类依赖动物来获得食物、衣物和住所。
同时,人与动物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更重要的是,动物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了守护者和朋友的角色。
许多家庭都有宠物,宠物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还可以陪伴人们度过孤独的时刻。
其次,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生存和情感上的依赖,还涉及到道德和伦理的层面。
人类应当尊重动物的生命权利和福利,不以动物的苦难和死亡作为自身利益的牺牲。
在保护动物方面,各国纷纷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和维护动物的权益。
例如,禁止虐待动物、禁止非法捕猎和非法贸易等。
同时,人类也应该推进动物保护意识的普及,提倡尊重动物、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
最后,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伴侣,还为人类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动物实验在医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人类社会在医疗、药物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进步。
此外,动物还是人类文化和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经常成为人们的经典代表。
综上所述,人与动物的关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权益,与动物和谐共处。
只有在这种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给动物带来更好的生活。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和探索,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共同进步。
《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人与动物》作文范文人与动物人类与动物是地球上两个最广泛存在的物种,而且我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在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中,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对待动物的责任。
一、共同的生态系统人类和动物生活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共同分享着自然资源。
我们都需要食物、水源和空气等基本生存条件,而这些资源往往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保护和维护好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仅对我们自己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对动物生存权的尊重。
二、动物的价值动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有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例如,蜜蜂为我们提供了传粉的服务,维持了许多植物的繁衍;狮子、老虎等食肉动物则帮助控制了食草动物的数量,维护了生态平衡。
此外,很多动物还为科学研究和医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各类动物,不随意捕杀或破坏它们的生态环境。
三、动物权益作为具有智慧和情感的生物,动物也有自己的权益需要得到保护。
我们不应该虐待或对待动物不公,应该尊重它们的生命和尊严。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保护动物的法律和法规,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和虐待动物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动物权益的认识,从自己做起,不捕猎珍稀野生动物、不购买非法野生动物制品,以及倡导动物保护和禁止虐待行为。
四、人类与动物的互助关系除了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类和动物之间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联系和互助关系。
人类可以通过与动物互动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例如通过与宠物相处来减轻压力和孤独感。
同时,许多慈善机构也致力于抚养和庇护动物,为它们提供庇护所和医疗救助。
这种互助关系不仅让动物得到了关爱,也让人类体会到了爱和责任。
五、传承和教育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向下一代传承有关保护动物和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念。
通过教育和宣传,让孩子们了解动物的重要性,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培养他们的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人类与动物的共生之道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人类与动物的共生之道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人类应该如何与动物和谐共生?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人与动物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类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动物为人类提供食物、工作力和其他生活资源,而人类则为动物提供庇护、饲养和繁殖的条件。
这种相互依赖是人类与动物共生的基础。
二、保护动物的责任作为智慧的主人,人类有责任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权益。
过度猎捕、非法贸易和破坏动物栖息地等行为都对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
我们应该加强动物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力度,严惩破坏者,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
三、尊重动物的本能动物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本能,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自然规律。
不应该把动物简单地当作工具和资源,而是要将其视为与人类一样拥有生命的存在。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动物的干涉,让它们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四、推动科技与动物保护的结合科技的发展为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利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高科技手段来监测和保护野生动物,既减少了人类的干预,又提升了动物保护的效率。
我们应该鼓励科技的应用,将其与动物保护相结合,推动人与动物的关系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五、促进人与动物的教育教育是推动人类与动物关系进步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加强对动物保护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动物保护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动物,培养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和意识。
六、探索人与动物的精神交流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物质的接触,还应该有精神层面上的交流。
许多动物具有智慧和情感,它们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我们应该尝试与动物建立起更加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它们的需求和感受,以便更好地与它们共生。
综上所述,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与动物关系议论文

人与动物关系议论文人与动物关系议论文1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
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从这句话,我感到了和谐的美。
可是“和谐”似乎是一个容易理解的词但是要真做到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却是难于上青天。
有一次,我读过两则故事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和谐的真正意义。
一则故事是这样:一群猴子偷偷摸摸地跑到一个农家里偷吃花生,结果被农夫看到了。
农夫随手拿起一块石头就往猴群扔了过去,恰好不偏不倚打到了一只猴子的腿。
那只猴子和猴群们跑回了山里,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它们的“大王”。
于是,它们来到了农家里,刚刚好那一天农夫出去了,猴子们为了报“一石之仇”就把他家的鸡,毛拔了个精光,可怜的鸡们,便成了主人的替罪羊。
另一则故事是这样的:一位旅行者,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见到了一只饿得生命危在旦夕的白狼。
那位旅行者,把他带的能吃的都给白狼吃了,这只狼终于被救活了。
有一天,旅行者被一群狼围住了,狼准备把他吃掉。
旅行者知道:“自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于是他闭上眼睛等着狼张着血盆大口,把他吃掉。
可是等了许久却不见狼来吃他。
他觉得很奇怪,便睁看了眼睛,这才发现上次他救过的那只白狼在身边……旅行者脱离虎口后,恍然大物,只要我们对动物好一点,它们也是知道报答的。
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一切事物,都要友好和谐的相处,才能避免发生各种各样的悲剧。
人与动物关系议论文2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公园,我在公园散步时,总会看见这幅画面——一个十分普通的年轻人,周围有四只狗,四只狗围着年轻人又蹦又跳。
那年轻人拿着一根跳绳在跳,有三只狗跑了过去,随着年轻人的节奏一起来跳,没有一只狗出现差错。
不一会儿,最后一只狗也跑了过来,瞅准机会加入进来,四只狗一起跳着绳,一人四狗的画面十分和谐,路过的路人都赞叹不已。
人类和动物可以和谐相处吗?答案是:可以!那位年轻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人与动物议论文1000字

人与动物议论文人与动物议论文1000字人与动物都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下面小编整理了人与动物议论文1000字,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人与动物议论文1000字人与动物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地球是大家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在人和动物之间也不例外。
一场倾盆大雨刚刚平息,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雨后温哥华的街头。
小鸭子们好奇的望着来来往往的车流,和行色匆匆的路人。
不知不觉中,两只小鸭子一不小心滑进了路边打开的下水井中。
下水井非常深,四周一片漆黑,两只小鸭子发现妈妈和兄弟们都不在身边,非常害怕。
由于大雨刚过后,污水流得非常急,小鸭子惊慌失措地拍打着水,发出刺耳的“嘎嘎”声。
鸭妈妈使劲把脖子往下伸,可就是够不到小鸭子。
在这一瞬间,从鸭妈妈的眼睛中流露出绝望的神情,但马上,它的目光又坚定了起来。
它用温柔的声音对井里的小鸭子叫着,小鸭子们立刻不出声了,反而有节奏地打起了水。
鸭妈妈用急切的目光扫视着四周,最后落在了马路对面的巡警身上。
它的眼神里一下子充满了希望。
面对着急速的车流,鸭妈妈并没有冒失地穿过去,而是和小鸭子一起冲马路对面大声叫着。
司机们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于是开始减速。
飞速的车流立刻缓了下来,渐渐地让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鸭妈妈一摇一摆地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友好地叫着,并向四周的司机们点头致意。
终于,它们找到了巡警,于是小鸭子和妈妈一起恳求地叫着,然后围在巡警脚边,小鸭子们轻轻地叼着巡警的裤腿,鸭妈妈则用身体蹭巡警的腿。
终于,巡警注意到了它们,于是鸭妈妈向马路对面大叫,眼中闪着伤心的神情。
这时,从对面的下水井中传来了小鸭子筋疲力尽的叫声,巡警一下子明白了鸭妈妈的意思。
事不宜迟,机制的'巡警从头上摘下了帽子,然后又把绳子系在上面,紧接着马上抱起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年穿过了马路,来到了下水井旁。
只见巡警把帽子用绳子小心翼翼地放下去。
鸭妈妈站在井口,耐心地叫着。
人类的心灵与动物的本性

人类的心灵与动物的本性人类作为地球上的进化产物,既具有高度发达的智慧和感知能力,又有着与动物相似的本性。
人类的心灵与动物的本性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无论是从生物学、心理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关系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本性都是一种基因和环境共同塑造的行为特征。
然而,人类的思维能力与动物相比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心灵。
人类拥有高级意识,能够进行逻辑思考、情感表达和创造力的发挥。
这些都是动物所不具备的。
然而,正是由于人类的心灵能力,我们才更加需要探索自己与动物的联系。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与动物之间有着相似的基因结构和生理机能。
比如,人类与动物共同拥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呼吸循环等生理系统。
这些系统在动物中的运作方式与人类类似,说明着我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与动物的本性密不可分。
同时,人类与动物的基因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使得我们有着与动物共同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除了生物学的角度,心理学也探讨了人类的心灵与动物的本性之间的联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都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
比如,人类和动物都具有情感体验,可以感受到喜、怒、哀、乐等情绪。
我们都有求生欲望和繁衍欲望,追求快乐、避免痛苦。
而在社会行为方面,人类和一些高级动物如猿猴、海豚等都具有社会认知和群体合作的能力,这说明我们生活在群体中的需要与动物本性有着巨大的关联。
社会学研究也证实了人类与动物的本性之间的联系。
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动物的社会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相似之处。
比如,人类的社会结构和动物的族群结构类似,都有着家庭和群体层级的组织。
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同时,人类和动物都有着社会规范和行为习惯,在特定环境中有着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
这些社会行为与动物的本性紧密相关,说明了我们与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
然而,与动物相比,人类的心灵更加复杂多样。
我们具有虚构的想象力、道德判断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等,这些都是我们与动物的本性之间的差异。
人与动物的哲学思考

人与动物的哲学思考
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哲学思考的重要议题之一。
传统哲学曾将人类置于
动物之上,认为人类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拥有独特的思维、意识和自我
意识。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动物之间的
关系。
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人类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本质和道德地位。
人类与动物同样具有感受、思维和自我意识,这使得人类不能将动物
视为纯粹的物体和资源。
此外,保护动物福利和权利也是人类责无旁贷的
义务。
但是,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并非完全模糊。
人类拥有更高级的智力、语言和文化传承能力,这使得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更为明显的影响
力和责任。
因此,在考虑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时,需要综合考虑生物多
样性、内在人类价值、动物福利等多个方面。
保护动物论文:浅谈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保护动物论文:浅谈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保证原创精品已受版权保护
保护动物论文
浅谈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既是保护动物,更是善待人类自己。
随着“活吃猴脑”在国人餐桌中日渐式微,基本的动物伦理观念已影响着国人。
然而,获熊取胆、M县虐猫、H市屠狗事件仍然暴露了国人对动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关系到动物的福利与生命,更是关系到人类本身。
因此,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意义深远。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完善动物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的《动物保护法》、英国的《动物福利法》都强调了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而反观我国正是由于动物福利层面立法的缺失才会导致虐猫虐狗事件频发。
因此,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需要制定并完善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并且对动物防疫等制度执行彻底,这同样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埋下伏笔:经济发展需要什么)保护动物福利由此带来的动物产业繁荣使国家和人民获得巨大利益。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组织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然而,由于对动物福利的漠视,无法保证动物产品质量,众多动物产品遭到国外退货,对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 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 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 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 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 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 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 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 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 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 klzxcvbnmrtyuiopasdfghjklzxcvbnmq 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 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动物的心灵世界 2011-12-17 010******* 信管2班 赵林雁动物的心灵世界“我”之所以区别于“他人”,不在于长相,不在于行为动作,而就在与思想。
心灵是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一块净地,人们可以互相了解一个人的长相和动作,但对方的思想是永远感知不到的。
“万物生而平等,且互为一体”动物也如此。
这正是我思故我在--“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的含义。
我认为动物具有丰富的心灵世界。
接下来我分层具体分析我认为动物有心灵世界的原因,当然,无论动物有没有心灵世界,我们都应该尊重动物的生命。
只是动物的心灵世界可以引导我们正确的感知动物的感受,从而更好的珍爱动物珍爱生命。
内容大体分为四点:一,理论分析动物应该有心灵,否则早已被自然淘汰。
二,从动物的生活细节看动物的内心。
三,心灵感知可以传递,我们应该接收动物的心灵传递并为他们的幸福感献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机器的世界---理论分析动物必须有心灵计算机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程序设计者用计算机语言为某一事件设计一套程序,计算机跟着程序逐字运行。
倘若程序是一套死循环,计算机就会无休止地演算下去。
而计算机之所以能识别语言,也是人类按照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也就是希望计算机如何识别语言)而定义了语言引发的。
动物的本能行为正如计算机,他通过获得的信号发挥作用。
这包含两层含义:本能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死板的,它只能追随指示执行,所以才会遇到明知道自己会面临崩溃,仍然坚持无休止循环的现象;本能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是靠心灵指挥的。
众所周知,本能靠外界刺激就能发挥作用,比如一阵凉风袭来,动物会感觉寒冷,但是这是客观的本能感觉,在感觉寒冷后想要找一个暖和的窝,这就需要心灵的指挥了。
就像计算机运行一样,倘若计算机有感知,它就可以感知到自己这样无休止的劳作将面临崩溃,然后指挥自己执行stop指令。
现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没有心灵的世界。
大自然通过本能告诉你,营养缺乏了就摄入,劳累了就休息。
你可能知道酸甜苦辣,但不在会因之产生喜怒哀乐。
可能有的生物能健康的生活下去或者因为弱肉强食的定律被淘汰,总是会有一部分强者留下来了,如行尸走肉的留在这个地球。
但是地球上只有生物,因为生物本身是大自然创造的。
生物们不在对生存质量有所求,生死也倘然了,因为本能也赋予我们生死的权利,我们不知道面临生死的感觉。
到时候才是值得问“我从何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存在”诸如此类问题的时候,但是,可悲的生物连提出这种问题的能力都没有了。
然后,可以想象一下人类有心灵而动物缺乏感知的世界。
动物没有喜怒哀乐的感情,每天活在猎杀与休憩中。
不知道给自己找一个干燥温暖的窝,不知道效忠自己的主人。
饥饿的时候狗会咬人,不管是同类还是主人。
动物的群居,没有心灵感受,群体间将不再有集体认识,不再会形成严格的群体纪律,发情期到来就胡乱交配,饥饿了就互相追杀。
可举例子数不胜数。
综上,自然定律决定了有感知的动物能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否则将会被社会淘汰。
有研究表明有一种鸟——欧掠鸟会因居住条件的变化而变得乐观或是悲观。
也就是说,欧掠鸟在遇到让自己悲观的环境时可以继续更改居住环境直达找到让自己满意乐观的环境,这样就促进了鸟群的发展,对其生存起到积极作用。
动物有心灵的表现----从动物生活细节看动物心灵我曾经养过两只狗,一直母狗和她的孩子。
后来小狗因为受风寒死了。
之前两只狗到晚上会到一个地方睡觉,小狗死的当天晚上,母狗回窝里睡觉时候貌似觉察到小狗不在了。
她就像突然懂了生和死的区别一样,低沉的抽泣了一个晚上。
我不知道那种声音是不是母狗在抽泣,但那声音低弱无力,感觉很粗很沙哑,在空空的房间安静的夜里,我们确实被母狗的叫声感染了,感觉的它的伤心和孤独。
举这个例子的说服力还不够,但我肯定,谁都不会否认动物的感情可以溢于言表也可以藏于声音之中。
动物的喜怒哀乐之情“溢于言表”。
先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
小狗开心时候会摇尾巴,做错事了夹着尾巴逃跑;动物在被猎杀时候奔跑的姿势,速度等都和在寻找的居所后奔跑的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从动物奔跑的状态看出动物的喜怒哀乐。
一只受惊逃窜的老鼠,一直连连向后躲避的小猫,在屠刀下嘶吼的猪是不是曾让你感受到他们的无助和恐惧呢?当然,有实验证明。
人类都认为黑猩猩不善于辨认容貌。
后来有人做了个实验,测验黑猩猩是否能够识别同类的面容而不是人类的面容。
和许多别的动物、包括人类一样,相互抓痒对黑猩猩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和解决冲突的办法。
通过实验中对大猩猩行为的观察,人们发现,对不同的同类,黑猩猩往往做出不同的反应,也就是,他们能辨别同类的面容。
当被问到大猩猩有时会有些不太好的行为,比如说野蛮时,饲养员回答:“我相信对于那些拥有最复杂、最发达大脑的非人类哺乳动物----海豚、鲸、大猩猩来说,能够引发争论的就是他们是否是有意识的展现道德的行为和恶劣的行为。
我觉得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道德标准,并且能够知道自己的行为恶劣与否。
”这以观察为“黑猩猩有意识”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动物的喜怒哀乐之情藏于声音中。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Yeomans实验室华裔科学家王浩然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发现,雄性小鼠在一些情绪兴奋的场合(比如与雌小鼠久别重逢),要表达美好、喜悦、高兴、愉快等正面情感时,会发出一种特殊频率的超声波。
雌性小鼠在受到攻击或被强制交配等场合,要表达厌恶、恐惧、痛苦、愤怒等负面情绪时,也会发生一种复合声音(squeak)。
特性不同的声音,不仅可以表现完全相反的情感,也可以表达情绪的强弱变化程度。
根据这种现象,他们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测量”小鼠情绪变化的模式,具体方法是使用超声波探测器“收集”小鼠在不同生活境况及情绪状态下的叫声,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将叫声转成声波图形,量化小鼠发出不同频率超声的数量和强度,从而监测出小鼠的情绪变化及其强度。
也就是说,动物其实不仅是有感性的,他们的感情也是能分轻重的。
所以,大雨刚过的清晨里,鸟儿的叫声是喜悦的;被抢夺美食的狗狗叫声是愤怒的;寒冷冬天无家可归的猫咪叫声是哀伤的……我想,悲伤的声音是浑厚而低沉的,所以我从我家母狗的声音里感受到悲伤了。
敬畏有心灵的生命---心灵感知可以传递,生命需要互相敬畏很多现象表明,一只愤怒的狮子会带动群体的愤怒,鸟类在听到同类的欢快叫声时候也会跟着欢快的叫起来,大猩猩互相整理体毛的过程实际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当你看到小狗叫喊着开心的迎接你,你会不会突然抛开一天的压力和烦恼和它一起玩闹?当你听到动物被宰杀时候发出的嘶吼,你会不会突然心疼,感受到它们的悲伤和绝望?当你看到发怒的动物朝你奔来,你会不会感受到他们的愤怒和霸气?正如任何人之间的感情可以互相传递一样,动物和动物,动物和人之间的情感也可以互相传递。
先说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交流。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庭主妇一次准备油炸几条黄鳝鱼作为晚餐上面的一道菜。
她将买来的大小几条黄鳝鱼都放到水里,撒上盐巴(可以使鱼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出来,鱼被撒盐的淡水泡过以后浑身痉挛,会不断的将肚子里面的东西吐出来)。
过了一会,等这些鱼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的差不多了。
开始一条一条的放到油锅里面去炸,被炸的黄鳝总是在油锅里面痛苦的挣扎着直到死亡。
当炸到一条大黄鳝的时候,这条黄鳝并没有象别的黄鳝一样不停的挣扎,而是头冲下,尾朝上的一下立了起来。
家庭主妇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她捞出了大黄鳝,切开了它的肚子,发现里面还有一直活崩乱跳的小黄鳝。
对大黄鳝来说,那只小黄鳝不一定是它的孩子。
它还是在盐水中痛苦的把它吞了下去,而且在几百度的高温油锅中,拼死保护小黄鳝,这是动物之间的真情……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也会互相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会误解动物发出的一些反应他们心情的信号。
比如,生活在水族馆的海豚是很容易紧张,饲养员经常要帮它们喂食成瓶的抗酸药和肠溃药,用这些是因为海豚一旦过度紧张容易患上溃疡。
海豚对声音非常敏感,而水族馆的人为噪音会严重影响到它们。
海豚的微笑不是开心满足,而是发出求救的声音。
可是观众误解了,给予它们热量的掌声恰恰就是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
现在,我们对动物的宰杀已经规模化、自动化,成千上万的动物被驱赶进屠宰场,顷刻间身首异处,血流成河。
对于宰杀动物,我们已习以为常,我们已不存丝毫怜悯。
我们不仅肆无忌惮地屠杀动物,屠杀之前,我们还无所顾忌地虐待它们。
为了让它们长得快,我们给它们吃这样那样的激素,导致它们的基因发生变异;为了节省成本,我们把它们圈在狭窄污浊的牢笼里,让它们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可是我想说“动物也会痛也会伤心”,不要在折磨小动物了。
环境伦理学创立者之一的施韦兹指出:“真正伦理的(有道德的)人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也是如此,只是在具体情况和必然性的强制下,他才会做出区别。
即他处于这种情况,为了保存其生命,他必须决定牺牲那些生命。
在这种具体决定中,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主观和随意性,并承担起对被牺牲的生命的责任。
”人类食用动物,是正常的生态学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对待动物,可以宰杀了他们食用了他们而没有丝毫愧疚。
我们要意识到动物也是生命,也有痛感,因而同情动物的痛苦,在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动物或剥夺其生命时,应尽力减轻其痛苦,同时为自己的行为内疚,对动物的牺牲表示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