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石膏立方体结构明暗素描示范全过程
素描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受光面(亮面):是物体受光线90°直射的地方。这部分的受光面最大, 调子淡。亮部的受光焦点叫“高光”,一般只有光滑的物体才能出现。
中间色(灰面):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是明暗交界线的过渡地带, 色阶接近,层次丰富。
明暗交界线:由于它受到环境光的影响,但又受不到主要光源的照射, 因此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调子最深。
实物照片
10 瓶子结构的画法
实物照片
11 花瓶结构的画法
实物照片
12 玻璃瓶结构的画法
实物照片
13 香蕉结构的画法
实物照片
14 两静物组合结构的画法(一)
实物照片
15 两静物组合结构的画法(二)
实物照片
16 三静物组合结构的画法
11 瓶子轮廓的画法
实物照片
12 陶罐轮廓的画法
实物照片
13 两静物组合轮廓的画法(一)
实物照片
14 两静物组合轮廓的画法(二)
实物照片
15 两静物组合轮廓的画法(三)
实物照片
16 三静物组合轮廓的画法
实物照片
素描基础
一 形体的基本概念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 点透视这三类。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的规律。
4│透视在绘画中的特性│
(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这种性质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纵 深感和体积感,在画面上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于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 有些模糊,这一现象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在绘画中,往往会对近 实远虚更加以强调。
2│素描的分类│
素描从目的和功能上说,一般可分为创作素描和写生素描两大类。写 生素描在表现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素描正方体

结构素描 明暗素描
结构素描
根据形体的形状结构,以线为主, 准确的表现出物体的内部结构和透视变 化 以简练、概括的线条为基本语言, 相对忽略明暗、光影变化和质感,着重 研究对象造型,空间及内部结构的一种 画法
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 2.视 点: 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透视原理
比较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不同
正方体
分析明暗关系
三个面: 亮面、灰面、暗面。 五大调子: 其中亮调子属于亮面;中间调子属于灰面; 明暗交界线、投影、反光属于暗面。
上调子步骤
1、从暗面、明暗交界线、投影开始画 2、逐渐向灰面推移 3、然后向亮面推移 4、整体深入、渐进刻画 5、协调整体、局部调整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 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凡是与 画面既不平行又不垂直的水平 直线,都消失于视平线上的一 点,叫余点,余点在视平线上, 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 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凡是平行的直线都消失于同一 个余点,例如楼房的每层分界 线都消失于同一个余点。所以, 对于立方体景物,在成角透视 中都有两个余点,这两个余点 在主点两侧,如右图
3.消失点:
就是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上的点, 又叫灭点
透视原理
透视的分类
一点透视(又称 平行透视)
两点透视(又称 成角透视) 散点透视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 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 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 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 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 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 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 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 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 面,最多看见三个面。正六面体作图的 线段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三组 边线的透视方向是:两组各四条边线与 画面平行,不消失,有四条边线与画面 垂直,这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消失点 在视平线上,凡是物体居于视平线上方 的任何一点,都比人的眼睛高,反之比 眼睛低。
素描完整版全套PPT电子课件

03
形体塑造与明暗关系处理
形体塑造基本原则和方法
01
02
03
04
准确描绘轮廓
通过捕捉对象的轮廓线,准确 描绘出物体的外形。
理解结构关系
分析物体的内部结构,理解其 构造和组成部分。
塑造体积感
通过描绘物体的明暗交界线、 投影等,塑造出物体的体积感上,刻画物 体的细节部分,如纹理、质感
人物头像比例和结构特点
01
02
03
“三庭五眼”原则
人物头像在垂直方向上可 分为三等分,水平方向上 可分为五等分,符合人体 面部结构比例。
头部骨骼与肌肉
了解头部骨骼与肌肉的分 布和走向,有助于更准确 地刻画人物头像。
不同角度和透视
掌握正面、侧面、四分之 三侧面等不同角度的头像 比例和结构特点,以及近 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等。
明暗关系处理技巧
确定光源方向
明确光源的方向,以便 正确描绘物体的明暗关
系。
区分明暗交界线
找出物体的明暗交界线 ,即物体上最暗的部分 ,以此为基础表现物体
的立体感。
处理投影
根据光源方向和物体形 状,正确处理投影的形
状和深浅。
利用反光
注意物体表面反光的表 现,有助于增强物体的
质感和立体感。
实例分析:如何塑造立体感和空间感
以球体为例
通过描绘球体的明暗交界线、投 影和反光等,表现出球体的立体
感和质感。
以立方体为例
利用立方体的轮廓线和结构关系 ,塑造出立方体的体积感和空间
感。
以复杂物体为例
分析复杂物体的结构关系和明暗 关系,综合运用形体塑造和明暗 处理技巧,塑造出具有立体感和
空间感的复杂物体。
结构素描.PPT

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6
美 术
平行透视
就是有一面与画 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 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 展、稳定、庄严的感 觉。
7
成角透视
当立方体二个体面与地面平行,其他体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 所产生的透视即为成角透视。 特征:一是立方体的任何一个体面都失去原有的正方形特征,产生透
铅笔画是素描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铅笔画比较简
便,最易入门。学习铅笔画可以使我们掌握铅 笔画的基本技法,同时可以培养意志力和毅力。
11
12
(1)铅笔 铅笔是最简单而方便的工具,初学者素描常
从铅笔开始,主要原因是铅笔铅笔能很好地表 现出层次丰富的明暗调子。在用线造型中可以 十分精确而肯定,能较随意地修改,又能较为 深入细致地刻划细部。同时铅笔的种类较多, 有硬有软,有深有浅,比较俱全,可以画出较 多的调子,铅笔的色泽又便于表现调子中的许 多银灰色层次,初学者比较容易把握,因此, 较适合于基础训练开始时应
a.初学时往往总觉得画一笔不满意时,就马上用橡皮 擦去了,第二次画得不对时又再擦去,这是最不好的习惯。 一则容易伤害画纸使纸张留下疤痕,再则画时就越画越无 把握了,所以应极力避免。
b.当第一笔画不对时,尽可再画上第二笔,如此画时 就有一个标准,容易改正,等浓淡明暗一切都画好之后, 再把不用之处的铅笔线,用橡皮轻轻擦去,这样整幅画面 就清楚可爱多了。
c.其实画面上许多无用的线痕,通常到最后都会被暗 的部份遮没了,我们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这样也较为 省力。同时不用的线痕,往往无形中成为主体的衬托物,
所以不但不擦去无害于画面,有时反而收到无形 的效果,这是我们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第1课 正立方体明暗素描

正立方体明暗素描课时:3课时时间:2016.10.20教学目标:通过对立方体的学习,掌握立方体的三点透视与明暗变化规律,掌握立方体的透视,物体的黑白灰面的关系教学重点:通过对立方体的学习,掌握立方体的三点透视与明暗变化规律教学难点:1、透视2、调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正立方体结构示意图结构分析:此正立方体的面与视平线成一定角度,这种正方体所产生的透视为成角透视关系,这类正方体所表示深度的结构线,都消失在视平线的两个余点上。
二、新授1、用长直线确定上下左右各点的位置,完成构图2、确定透视关系,用较软的铅笔快速地区分明暗色调3、强化明暗交界线,进一步肯定形状,拉开背景与主体物的前后关系4、深入刻画,不断的丰富物体颜色,加强黑白灰的对比和色调变化5、调整画面整体关系。
加强体积感,最前面的立方体棱线,即明暗交界线。
处理得略实一些,增强前后空间关系,注意黑白灰三大色调的层次变化。
初学素描的小伙伴们不知道大家画石膏立方体的时候有哪些困难呢下面小编联合素描老师匡鹏智从最基础为大家仔细讲解立方体希望能为大家解难!物体在空间中会产生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在素描写生中,只有将透视关系画准确,才能表现出物体的空间感。
很多初学者由于不了解透视原理,尽管画了很多调子、强调了各种对比关系,画面上的物体还是“平面的”。
还有一部分初学者对透视的理解过于片面,不经过认真观察就过度强调近大远小等透视规律,使透视变化过于强烈而导致画面上的物体出现“畸形”,所以处理画面上的透视关系时还要把握好“度”。
▼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其画面中只有一个消失点。
如当我们所表现的立方体正面与画面平行时,这个面上的线条不产生透视变化,而其他线条均集中消失于一点,这种透视现象就是“一点透视”。
在作画时需注意一点,一点透视的消失点不要定在画面的正中部位,否则会使画面显得呆板、不灵活。
▼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是指画面中所表现的物体有两个消失点,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
明暗素描基础教程

一、明暗素描的作画步骤
步骤一: 起稿 落幅
起轮廓,注意画 面的构图,找出明 暗交界线.
一、明暗素描的作画步骤
步骤二: 画出大体明暗
以明暗交界线为 界,把亮部和暗部区 分开,铺大体明暗关 系.
此时可以省略一 些细节,抓大关系,应 研究明暗交界线的位 置,形状,走向.把暗 部明暗交界线、暗部、 反光、投影全部用排 线的方法涂起来
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具有五调子的性质.一个球体 放在光源下,我们才能看清它的形体结构和特征,在素 描中明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球体在光照射下,它的表 面可分成受光部和背光部两部分,从画面上看,受光可 分为高光、亮灰布中间层次,而背光部则可分为明暗交 界线、反光、投影三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五调子. 具有球体倾向的物体更会呈现明暗五调子的分布规律.
素描的五调子
明暗交界线位置
直线直角
弧线直角 直线弧形
弧形带
素描的五调子
4、反光:是周围环境反射到物体暗部的光,能增加暗部 色调层次感,但是不可过亮,不可以超过灰层次,否则会 使画面过花.
5、投影:指物体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其形状是有很丰 富的变化的,在画的时候一定要搞清它来龙去脉. 特点: 投影的形状受形体的制约,也受光源的位置 以及接受投影的物体形状和质感的制约,投影轮廓的清 晰度和明暗程度受光源和形体距离远近的影响,越近投 影的轮廓线越清晰,颜色越深,投影离物体越远则越虚 越模糊.
三、本节小结
素描基础教学中常用石膏球体举例说明如何区分五调 子.在素描基础绘画学习中明确的表现物体的三大面五 调子,更有助于表现物体的体量感、质感,有助于体现画 面的空间感、层次感.
特殊形体、特殊材质的物体受光影响后不会产生明确 的三大面五调子变化.如:液体,玻璃,金属等.
素描石膏立方体详细示范全过程(图文)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素描石膏立方体详细示范全过程(图文)1.原图的要求:1,必须看到立方体的三个面,三个面得大小要有区别,这是比较理想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立方体的形体特征。
2.单侧光源照射,使得三个面呈现黑(背光面)白(受光面)灰(测光面)有明显色调差异的三个面,这样不仅一目了然的认识三大面,而且在用调子塑造三个面的时候清晰简单。
3.衬布的色调应该区别于立方体三个面的色调,免得冲突,其次衬布摆放要有平面和立面的关系,这样使得画面有空间感,再次,衬布的布纹尽量简洁一些,不然就会显得碎。
1-1步骤一:经营位置,模糊定形。
面对一张白纸,如何把物体画在最恰当的位置必须先得有一个模糊的定位,类似于草图。
构图的原则遵循“天薄地厚,左右均衡”。
通过整体的观察方法,用4B的铅笔轻轻地把物体的上下左右及大体的形状画出来,可能不准确,不过没有关系,这一步为下一步提供的参照。
1-2步骤二:认真观察,精确定线。
根据人的视觉习惯,视线很容易抓住竖直的线条,其次是接近水平的线条,再次是空间倾斜的线条。
所以先把立方体的三条竖线画出来,先画左右两边,再通过观察加比较的方法确定中间的线条,一定要注意三条竖线的透视,竖线透视问题很明显,但是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教科书在此问题上都存在问题,如果你认识观察的话,竖线的透视是最明显的。
方法:侧锋用笔,小指轻抵画质,手腕固定,用整个胳膊的力量来回的画,保持线条粗细大小基本一致。
1-3步骤三:用理性观察方法,先确定接近水平的线条,用视线假设该线条下方有一条水平线,这样就知道了这条线的倾斜度,还可以手执铅笔进行比较,先确定中间这条,在画出另外两条,一定要注意这三条线的透视关系,在画这三条线的同时,可以相应的把最后三条线也画出来,这样相互之间就能进行比较,直到形体最终确定。
1-4步骤四:为了使得形体更加严谨,我们可以用透析想象的观察方法把我们看不到的那一面的三条线条画出来,一定要注意,一般而言,作为结构素描,把看不到的结构表现出来是结构素描的表现形式,但是要注意看不到的这三条线不是为了证明你画的是结构素描而画的,而是用这三条线衡量其他的线条,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最终的目的是形体更加严谨,这才是这三条线存在的意义。
素描教程:正方体的绘画技法

素描教程:正⽅体的绘画技法正⽅体有6个⾯,每个⾯都是相同的正⽅形,即棱长都相等的六⾯体,⼜称“⽴⽅体”。
不同的⾓度有不⼀样的绘制技巧,我们需要通过多⾓度观察之后,再开始进⾏绘画。
素描正⽅体素描正⽅体正⽅体是特殊的长⽅体,绘画时⼀般⽤横构图。
通过多⾓度观察之后,再开始进⾏绘画。
正⽅体素描正⽅体要领⼀分清⿊⽩灰三⼤调⼦的各个块⾯,慢慢⽤排线⼀层⼀层地交叉铺上去。
素描正⽅体阴影素描正⽅体要领⼆⼏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1、使⽤2B铅笔,⽤长直线概括画出正⽅体的基本形体,注意透视关系。
素描正⽅体轮廓⼏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2、依据光源位置,画出物体投影的基本形状。
注意投影的⼤⼩。
素描正⽅体外形⼏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3、使⽤4B铅笔,确定出正⽅体的明暗交界线并画出暗⾯调⼦。
素描正⽅体阴影⼏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三4、接着画出投影的整体调⼦,这样就形成了正⽅体的⼤体效果。
素描正⽅体影⼦⼏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四5、使⽤较密的排线对物体的暗⾯调⼦进⾏刻画。
注意调⼦的深浅变化。
素描正⽅体背光⼏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五6、随后对投影的调⼦进⾏深⼊刻画。
注意调⼦的虚实变化。
素描正⽅体明暗度⼏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六7、使⽤较密的排线,有序地画出正⽅体灰⾯与暗⾯的调⼦,拉开对⽐。
素描正⽅体线条⼏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七8、⽤2B铅笔,对正⽅体上部的灰⾯进⾏深⼊刻画。
注意调⼦的深浅变化。
素描正⽅体⾓度⼏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9、⽤6B铅笔,对暗部的⾊调进⾏细致深⼊的整体塑造与刻画。
素描正⽅体侧⾯⼏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九10、最后对画⾯进⾏统⼀调整,画出丰富的明暗调⼦。
素描正⽅体明暗⼏何体素描之正⽅体绘画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石膏立方体结构明暗素描示范全过程》
1-0原图:原图的要求:1,必须看到立方体的三个面,三个面得大小要有区别,这是比较理想的角度,能很好的
表现立方体的形体特征。
2.单侧光源照射,使得三个面呈现黑(背光面)白(受光面)灰(测光面)有明显色调差异的三个面,这样不仅
一目了然的认识三大面,而且在用调子塑造三个面的时候清晰简单。
3.衬布的色调应该区别于立方体三个面的色调,免得冲突,其次衬布摆放要有平面和立面的关系,这样使得画面
有空间感,再次,衬布的布纹尽量简洁一些,不然就会显得碎。
1-1步骤一:经营位置,模糊定形。
面对一张白纸,如何把物体画在最恰当的位置必须先得有一个模糊的定位,类似于草图。
构图的原则遵循“天薄地厚,左右均衡”。
通过整体的观察方法,用4B的铅笔轻轻地把物体的上下左右及大体的形状画出来,可能不准确,不过没有关系,这一步为下一步提供的参照。
1-2步骤二:认真观察,精确定线。
根据人的视觉习惯,视线很容易抓住竖直的线条,其次是接近水平的线条,再次是空间倾斜的线条。
所以先把立方体的三条竖线画出来,先画左右两边,再通过观察加比较的方法确定中间的线条,一定要注意三条竖线的透视,竖线透视问题很明显,但是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教科书在此问题上都存在问题,如果你认识观察的话,竖线的透视是最明显的。
方法:侧锋用笔,小指轻抵画质,手腕固定,用整个胳膊的
力量来回的画,保持线条粗细大小基本一致。
1-3步骤三:用理性观察方法,先确定接近水平的线条,用视线假设该线条下方有一条水平线,这样就知道了这条线的倾斜度,还可以手执铅笔进行比较,先确定中间这条,在画出另外两条,一定要注意这三条线的透视关系,在画这三条线的同时,可以相应的把最后三条线也画出来,这样相互之间就能进行比较,直到形体最终确定。
1-4步骤四:为了使得形体更加严谨,我们可以用透析想象的观察方法把我们看不到的那一面的三条线条画出来,一定要注意,一般而言,作为结构素描,把看不到的结构表现出来是结构素描的表现形式,但是要注意看不到的这三条线不是为了证明你画的是结构素描而画的,而是用这三条线衡量其他的线条,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最终的目的是形体更加严谨,这才是这三条线存在的意义。
另外,画这三条线的时候,尽量轻一些。
1-5步骤五:结构素描完成:为了使得画面看起来丰富些,用明暗把暗面和投影画一层渐变的色调,注意线条的轻
重关系。
一个立方体的结构就画完了。
1-1步骤一:构图与起形:按照结构素描的方法,画出立方体的形体,注意三个面的三点透视,画的时候,线条可以轻一些,按照光影素描的观察,有一些棱角就是立方体的高光,如果画重了,就提不亮了。
步骤二:铺大色调:用4B的铅笔侧锋,以排线的形式把立方体的暗面、投影、背景铺出来,要注意他们之间的渐变关系,还要注意他们之间的色调差异,很明显,投影最黑,暗面其次,背景相对来说更弱些,放开胆子,大刀
阔斧地画,细节问题无须考虑。
1-3步骤三:虚化调子:用铅笔铺出来的调子存在不均匀的现象,再者,暗面的调子本身应当虚化,所以可以用纸笔或者纸巾把调子揉进纸张里面去,揉的时候要注意轻重变化,控制好力度,形体的地方用纸笔,背景大面积的
调子可以用纸巾。
最终效果调子宛如附在形体上。
1-4步骤四:深入塑造:用3B2B的铅笔在上一步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入,首先立方体的三大面的色调对比更加清晰些,每一个面得渐变明朗些,投影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继续加深,背景画出里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稍微画一些简
单的布纹。
1-5步骤五:继续深入:用更硬的铅笔,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些。
层次更加鲜明,整体感更加强烈。
匡鹏智画
1-6完成
照片拍摄由于光线与技术原因不近人意,文字也是即兴所写,其中未免存在很多问题,还请大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