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价作业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食品感官分析是指通过人的感官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和特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味觉B. 视觉C. 嗅觉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一个感官不属于食品感官分析的范围?()A. 触觉B. 听觉C. 味觉D. 视觉答案:B. 听觉3. 食品感官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除了()之外,还有颜色、外观和质地。
A. 味道B. 香气C. 口感D. 产地答案:D. 产地4. 以下哪个条件不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A. 储存温度B. 处理方法C. 加工工艺D. 食品包装答案:D. 食品包装5. 口感是指食品在嘴中接触到人的舌面和口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其中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 酸度B. 甜度C. 温度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 同一种食物的味道只会因为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理由:同一种食物的味道不仅会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化,还会受到生长环境、成熟度、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 视觉是评价食品质量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答案:正确理由:视觉是食品感官评价中最直观、最直接的一种感官,人们在购买食品时往往首先通过外观来判断其质量和新鲜度。
3. 食品的气味主要来自食材本身,与加工工艺关系不大。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气味受到加工工艺的影响很大,例如烤制、煎炒、腌制等会使食材散发出不同的香气。
4. 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主要取决于其含水量的不同。
()答案:错误理由:不同食物的口感差异除了含水量的不同外,还受到脂肪含量、纤维素含量、口感成分的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 食品的颜色与其口感无关,不影响人对食物的观感和食欲。
()答案:错误理由:食品的颜色对人的视觉有巨大的影响,不同颜色的食物会引发人不同的观感和食欲。
三、综合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列举出三种影响食品气味的因素,并分别进行说明。
食品感官评定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总分55分,每小题5分)1、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析答:是用于揭示、测量、分析和说明食品或材料在为人的视、嗅和触等感觉器官所接受时的特性的一门学科或是用人们的感觉器官(即嗅、味、触、听、视)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
(2分)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分析(1分),其原因如下(2分):(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分析方法简单、应用;(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3)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4)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
2、感官评定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和要求答:(1)分析型感官评定(分)特点:将人作为测量仪器来测定试样感官质量性质及其差别,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只有具有一定感觉灵敏度的人才能参加此类试验;评价结果不反映评定员主观喜好或接受性。
(2分)(2)偏好型感官评定(分)特点:以物品为工具来测定人对物品的感受官嗜好性,市埸研究时常用;对参加感官评定的人的感觉灵敏度无要求;对试验方案,参加试验者的人群特点有许多要求,如年龄、性别、生活水平、文化素养、地区、生活习惯、嗜好和宗教习俗等。
(2分)3、什么是感觉阈可分为几种类型答:感觉器官所能感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的灵敏程度。
(2分)感觉阈可分为: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分)差别阈:是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分)4、什么是味觉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是如何分布的(见下图)答: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对人的味觉感受器进行刺激后产生的反应。
(2分)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的分布见下图(3分)5、视觉对感官评定有何影响答:(1)食品处于正常颜色才会使味、嗅觉评定正常,否则灵敏度下降或不能正确感觉(2分)(2)色泽对分析评价食品具有的作用(3分)☆ 便于挑选食品和判断食品质量☆ 影响对该食品的食欲☆ 有助于判断该食品所应具有的特征6、试述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和嗅觉的基本特性。
食品感官鉴评实验报告

实验一评价员感官评价能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候选感官评价员的感官缺陷及感官敏感程度的评估方法;2.熟悉食品感官评价员的能力评价程序;3.熟练掌握食品感官评定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及分析处理方法。
二、实验的意义食品质量感官评价就是利用人体五官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对食品做出质量指标的客观评价,用符号或文字做出实验记录的数据,对食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如色、香、味、硬度等做出判断,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
人的感官是一个十分有效而敏感的综合检测器,可以克服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不足,对食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做出综合性的感觉评价,并且能加以比较和准确地表达,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评价员个体感觉器官的灵敏度。
因此对感官评价员的基本感官能力(即是否有感官缺陷)及感官性能敏感度的评估,对于采用感官评价法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可靠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实验原理1.对评价员有无感官缺陷的评定实验对候选评价员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性能进行评估。
视觉可用色盲检查图、视力表测定;听觉可用音叉测定;嗅觉可用阈值以上浓度标准气体测定;味觉可用阈值以上浓度标准液测定。
2.对评价员的感官评价敏感度实验测定采用标度和类别检验中的评分检验方法,对无感官缺陷的评价员进行感官性能的敏感度测定。
将有差异的数批样品,按指定特性要求让评价员对每批各三个样品打分。
然后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每个评价员的评价能力进行判断。
四、实验项目1.候选评价员视觉、听觉能力测定;2.候选评价员嗅觉、味觉能力测定;3.评价员感官评价能力敏感度测试。
五、实验设备和材料视力测定:色盲检查图、视力表;听力测定:音叉;嗅觉测定:酒精、酱油、白醋、樟脑、四个广口瓶(带棉花);味觉测定:甜味(16 g/L蔗糖溶液) 、酸味(0.5 g/L柠檬酸溶液) 、咸味(3 g/L氯化钠溶液) 、苦味(2 g/L黄连溶液);敏感度测定:常见的一种食用白醋;常用材料:容器(口杯)。
食品感官评定参考答案

食品感官评定参考答案食品感官评定参考答案食品感官评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和味道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感官评定参考答案。
外观评定:在外观评定中,我们需要关注食品的色泽、形状和质地等方面。
对于水果来说,成熟的水果通常具有鲜艳的颜色和光泽,而不成熟的水果则可能呈现出暗淡的颜色。
对于面包和糕点等面食来说,我们需要关注其外观是否均匀、表面是否有褐色的烤痕等。
此外,质地也是外观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食品的质地来判断其是否松软、脆硬等。
气味评定:气味评定是通过嗅觉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和香味。
对于水果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闻其香味来判断其成熟度和品质。
例如,新鲜的橙子具有浓郁的柑橘香味,而不新鲜的橙子则可能散发出腐烂的气味。
对于烹饪类食品,我们可以通过闻其独特的香味来判断其是否熟透和调味是否得当。
口感评定:口感评定是通过口腔的感受来判断食品的口感特点。
对于水果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咀嚼其果肉来感受其口感,如柔软、多汁等。
对于肉类和海鲜等食品,我们可以通过咀嚼其纤维和脂肪来感受其嫩滑度和口感。
此外,对于面食类食品,我们可以通过咀嚼其面团来感受其韧性和弹性。
味道评定:味道评定是通过味蕾的感受来判断食品的味道特点。
味道评定包括五种基本味道:甜、咸、酸、苦和鲜。
我们可以通过品尝食品来判断其是否甜度适中、咸度适宜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品尝食品来判断其是否具有特殊的风味,如巧克力的苦味、柠檬的酸味等。
综合评定:在进行食品感官评定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指标,从而给出一个综合评价。
一个优质的食品应该在外观、气味、口感和味道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通过综合评定,我们可以判断食品的品质和口感是否符合我们的期望。
总结:食品感官评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在进行评定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和味道等方面。
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我们对食品的感官体验也是决定我们是否喜欢某种食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食品感官的试题以及它们的答案。
试题一:食物的味觉分类答案:食物的味觉可以分为五种基本味觉:咸、甜、酸、苦和鲜。
咸味来自钠离子的刺激,甜味来自食物中的糖,酸味来自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苦味来自食物中的苦味化合物,而鲜味则是由谷氨酸等物质引起的。
试题二:食物的气味认知答案:人类的嗅觉可以分辨出数千种食物的气味。
气味通过与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结合,被转化成我们所感知的气味。
气味对我们的食欲和味觉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试题三:食物的外观对口感的影响答案:食物的外观对我们的口感和食欲产生影响。
颜色鲜艳、外观美观的食物会让我们觉得更有食欲,而外观不佳的食物可能会让我们产生厌恶感。
此外,食物的外观也会对我们对食物的质量进行评估,如水果是否成熟、肉类是否新鲜等。
试题四:食物的口感分类答案:食物的口感可以分为软硬、酥脆、润滑、爽口等不同特点。
不同的食物口感给我们带来的食用体验也不同,例如口感酥脆的食物常用于零食,口感爽口的食物则常用于夏季消暑。
试题五:食物温度对味觉的影响答案:食物的温度会对我们的味觉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较高的食物会更容易激发我们的味蕾,使食物的味道更为浓郁。
而温度较低的食物则会使我们的味觉相对减退。
试题六:食物的口味偏好的形成答案:食物的口味偏好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个人的口味偏好受到遗传、文化背景、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不同人对相同食物的口味评价可能存在差异。
试题七:食物的口感优化答案:为了使食物的口感更好,人们在烹饪过程中会采用多种技巧。
例如,使用红烧、炒、蒸等烹饪方法可以使食物变得酥脆、软糯或润滑。
此外,香料的使用也可以为食物增添特定的味道和香气。
以上是关于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
通过了解食物的味觉分类、气味认知、外观对口感的影响、口感分类、温度对味觉的影响、口味偏好的形成以及口感优化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食物的感官特点,从而更好地享受美食。
食品感官鉴评试题及答案

试卷二(A):一、填空:(30分)1、食品感官检验中,根据检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和两大类,按感官检验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和三类。
(P8页、P 21页)2、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将人类的感觉划分成、、、、和五种基本感觉.除上述的五种基本感觉外,人类可以辨认的感觉还有、、口感等多种感觉.(P10页)3、在生理上,人的味觉有、、、四种基本味觉。
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几种味道的灵敏度是不同的,最易感觉甜味和咸味,对苦味感觉灵敏,则容易感觉酸味.(P14-15页)4食品感官实验室应布置有:、、和三个独立的区域。
(P18页)5、影响样品制备和呈送的外部因素有:样品温度、、和。
(P19页)6、差别检验的目的是要求评价员对的样品,作出是否存在感官差别的结论。
其结果是以做出不同结论的的数量及检验次数为基础进行概率统计分析。
(P21页)7、描述性检验常用的方法有:和。
(P33页)二、名词解释:(30分)1、感觉(P9页)2、感觉阈值(P10页)3、对比现象(P11页)4、掩蔽现象(P11页)5、、食品感官评价(P12页)6、口感(P17页)7、规范的感官实验室环境(P18页)8、“A”-“非A”检验法(P25页)9、分类检验法(P29页)10、简单描述性检验法(P33页)三、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5分)1、引起嗅觉的刺激物,必须具有挥发性及可溶性。
(P13页)2、味觉与温度无关.(P15页)3、咸味的感觉比苦味慢。
(P15页)4、分析型感官检验和偏爱型感官检验对检验人员的要求一样.(P18页)5、感观检验宜在饭前进行。
(P20页)四、问答题:(15分)1、简答影响味觉的因素有那些?(P15页)2、简述两点检验法的定义和具体试验方法。
(P21页)3、试述评分检验法的定义和特点.(P30页)五、统计分析题:(10分)1、某厂拟开发新调味酱系列产品,进口芥子酱若干进行仿制,为检验仿制产品与真品之间差异,选40名评价员进行口味评定,评价组长选择5%显著水平进行三点检验,要求强迫选择(必须指出一个单个样品)获39张有效评价表,23人正确选出单个样品。
食品感官评价题库

食品感官评价题库味觉评价1. 请描述以下食物的味道特征:- 苹果- 香蕉- 海鲜- 巧克力- 柠檬2. 针对以下味道,请判断其强度:- 酸- 甜- 苦- 辣- 咸3. 请按照以下味道的喜好程度排序:- 甜- 酸- 苦- 辣- 咸4. 请尝试区分以下两种食物的味道差异:- 苹果和橙子- 牛奶和豆浆- 猪肉和鸡肉- 胡萝卜和黄瓜嗅觉评价1. 请描述以下食物的气味特征:- 咖啡- 爆米花- 柠檬- 大蒜- 红茶2. 请判断以下气味是否愉悦:- 花香- 香草- 木头- 海洋- 酱油3. 请在以下气味中选择您最喜欢的:- 花香- 水果香- 香草香- 肉香- 工业气味4. 请尝试区分以下两种食物的气味差异:- 橙子和柠檬- 咖啡和茶叶- 鱼和虾- 香草和樟脑外观评价1. 请描述以下食物的外观特征:- 西红柿- 西兰花- 草莓- 蘑菇- 香蕉2. 请判断以下外观是否符合食物的新鲜程度:- 肉类颜色- 蔬菜的色泽- 水果的光泽- 米饭的颗粒完整度- 鱼类的透明度3. 请在以下外观特征中选择您最关注的:- 颜色- 大小- 形状- 质地- 光泽度4. 请尝试区分以下两种食物的外观差异:- 香蕉和黄瓜- 番茄和红椒- 虾和螃蟹- 苹果和香蕉口感评价1. 请描述以下食物的口感特征:- 面包- 牛奶- 鸡肉- 蛋糕- 饼干2. 请判断以下口感是否满足您的喜好:- 软- 脆- 嫩- 坚果的质感- 饮料的口感(如冰镇感)3. 请在以下口感特征中选择您最喜欢的:- 柔软- 弹性- 清脆- 多汁- 融化4. 请尝试区分以下两种食物的口感差异:- 面包和蛋糕- 牛奶和豆浆- 牛肉和猪肉- 饺子馅和汤圆馅以上题库仅供参考和使用,您可以根据具体研究或实践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感官评价的结果将有助于提升食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体验,希望以上题库能为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食品品质评价—描述检验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定量描述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定量描述检验的方法。
本实验是利用定量描述检验法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和薯片的总体品质,分析其感官差异。
二、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感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的各个感官特性,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
在本实验中,把人当做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三、样品及器具1.样品:两种品牌的薯条或薯片2.器具:一次性纸杯,托盘,纸巾,笔四、方法步骤1.召开信息会,熟悉产品,确定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等级,采用GB12313-90标度A(数字);2.确定评价方法:独立方法;3.评价组长按定量描述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的‘描述检验问卷’;4两种薯条/片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5.评价员在熟悉薯条/片产品的各项特性特征,独立品评,并填写问卷表;5.数据处理分组:按编号分成两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1-22号为第一大组(薯条), 23-44号为第二大组(薯片),结果报告形式:用QDA图报告总体评价结果;用方差分析报告样品间和评价员差异。
五、描述检验实验结果报告1.实验内容(1).涉及的问题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的总体品质分析及品质差异。
(2).检验技术采用独立评价。
(3).制备样品的方法:将纸盘按顺序编号,再用A5纸裁好分界纸条,需要对称一折突出立体效果,放在纸盘的正中央,按照样品制备表,将对应纸盘左右写下两种薯条/片样品的编号,再按编号将两种样品放在托盘两侧内,呈递时一定要将编号正对评价员面前;(4).是否使用了对照物:无(5).检验条件:A.评价员(初级)人数:44人二组B.特性特征的目录与定义: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评价表C.测定强度所使用的标度: GB 12313-90 标度A(数字)。
D.分析结果所使用的方法:每个样品的总体评价 QDA图样品间差异(评价员重复性)方差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与方法感官评价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消费品公司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该项技术已逐步延伸到了食品、纺织、化工、印刷、医药等各个领域, 其中以食品行业最为突出,通过感官分析不仅可以解析食品本身的感官特性, 而且为产品研发者、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关于产品感官性质的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为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所以目前一些大的食品企业正逐渐完善该项技术的应用。
而要进行一项食品的感官分析检验需要具备一些必备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本文对食品感官评价体系的确定与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
感官指标是描述和判断食品质量最直观的指标。
科学合理的感官指标能反映该食品的特征品质和质量要求, 直接影响到食品品质的界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控制。
目前, 在我国的产品标准中, 感官指标大多采用定性描述。
这种描述方法在科学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不足, 导致感官指标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对已设置的感官指标缺乏相应的检测方法, 不能像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那样得到检验和监查。
因此研究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是制定我国不同类型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工作, 也是我国感官分析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完善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 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食品的感官特性被分为五类:(1)外观:颜色、透明度、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碳酸饱和度;(2)气味、香气、香味;(3)粘度、粘稠与质地;(4)风味:香气、味道、化学感觉;(5)声音。
针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描述、定义而制定的指标为食品的感官指标。
对不同的感官特性可制定不同的感官指标。
所有感官指标的集合构成了感官指标体系。
对于某种特定的食品, 无需对其所有的感官特性制定指标, 只需选择和确定那些能够反映该食品感官品质特征的感官特性并加以描述、定义和评价, 即为该食品的感官指标, 并构成其感官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感官指标体系需遵循以下四大原则:(1)特征性原则:制定的感官指标应能反映该食品的特征感官品质和其特有的感官特性。
(2)相关性原则:制定的感官指标应与其理化指标相互关联,能够互相解释、补充与支持。
从感官特性、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3 个方面定义该食品的品质技术要求。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制定的感官指标不仅需要定性的描述,还需要可量化的参数定义,以方便感官指标的检验。
(4)可操作性原则:制定的感官指标均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执行。
依据上述的四个原则,来确定食品感官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如图所示。
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示意图首先对食品样品分类,然后对该类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分析确定。
选择描述词或相关术语描述、定义产品的感官特性,使用适合的标度对感官特性进行评价,确定各种感官特性在食品感官品质总体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最后通过文献和试验研究建立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
下面介绍该体系各程序与方法。
(一)食品的分类因不同类型的食品的感官特性不同,设置感官评价指标时应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例如:一般将加工食品分为22 大类。
其中,按加工食品原料来源划分的10 大类:谷物制品类、豆类制品类、薯类制品类、水果制品类、蔬菜制品类、肉制品类、蛋制品类、乳制品类、水产制品类、蜂产品;按加工食品性质划分的9 大类:食用淀粉及淀粉制品类、食用油脂类、食糖类、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类、饮料类、酒类、冷冻饮品类、调味品类、特殊膳食用食品类;按加工食品加工工艺划分的两大类:罐藏食品类、发酵制品类。
以上不包含的加工食品,则为其它加工食品类。
此外,还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中类和小类,具体分类方法可参考GB/T 15091- 1994 以及即将颁布的《加工食品基本术语和分类》国家标准。
(二)选择和确定该类食品的特征感官特性任何一种食品的感官品质特征是由多个感官指标来界定的。
设置产品的感官指标主要涉及特性、特征、描述词(术语)、强度等。
在特征———定性方面,感官特性的选择和相应的特性定义应该与产品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联系起来, 从而使制定的产品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相互关联, 并能互相解释和补充。
可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
尽量对每一种特性进行定义, 建立参照, 举例。
如美国材料与测试学会(ASTM) 标准E1627- 94 食用油脂感官评价标准指南( Standard Practice for Sensory Evaluation of EdibleOils and Fats)中的附录内容[3]。
在强度———定量方面, 则需按一定的尺度确定产品所具有的感官特性的程度。
以绿茶为例, 对需要选择和定义的感官特性,可参考绿茶国家标准GB/T 14456- 1993。
该标准规定了珍眉、珠茶、雨茶、贡熙、风眉、茶片、烘青花茶坯、沱茶、长炒青、圆炒青、烘青、晒青等不同品种绿茶的感官品质特征要求。
从外形( 包括条索、整碎、色泽、净度) 和内质( 包括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等方面的感官特性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绿茶感官品质加以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 一种食品的大部分( 甚至所有的) 感官特性会发生重叠。
只有分析并确定了某类食品的感官品质特征后, 才能具体确定感官指标中应规定的感官特性。
(三)选择感官特性描述词或术语在感官评价中,确定食品的感官特性后,必须选择或建立一些相关术语或描述词加以描述,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 现有标准或其它权威文献中, 对该类食品的感官特性有相关术语和描述词规定的, 可直接选择采用。
如对茶叶的感官评价, 应根据其要评价的感官特性选择对应的相关术语或描述词。
可选择GB/T 14487- 1993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标准中规定的评茶术语和定义。
该标准中规定了各类茶中关于干茶形状、干茶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的通用术语以及绿茶、黄茶、黑茶、压制茶、乌龙茶、白茶、红茶等用于描述其感官品质特征的专门术语。
( 2) 现有标准或其它权威文献中, 对该类食品的感官特性无相关术语和描述词规定的, 需通过标准方法来科学地选择、定义描述词和相关术语。
根据国家标准GB/T 16861- 1997 《感官分析通过多元分析方法鉴定和选择用于建立感官剖面的描述词》中的有关定义, 描述词是指评价员对产品的知觉中使用的某一部分的术语。
描述词应具备这样的性质, 可产生一个强度等级的评价( 例如蔗糖的甜味) 。
从定性的角度看, 指用描述词规定所有区分某一产品和其它同类产品的知觉。
从定量的角度看, 可用数值表示每一描述词的强度( 评价员分析综合知觉中某一组分后得出的较强或较弱印象)。
一个综合的感官评价需要建立适合的描述词。
如果目标是评价所有特性, 则可建立“综合感官剖面”。
如果评价只与风味、气味、质地或外观有关, 则可建立“部分感官剖面”。
在这两种情况下,选择描述词是建立感官剖面的初步阶段。
描述词的选择可依据国家标准GB/T 16861-1997 《感官分析———通过多元分析方法鉴定和选择用于建立感官剖面的描述词》。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描述词的选择、整理、删减的原则、方法和具体流程, 从而可以通过科学分析来鉴定和选择一系列相关的描述词, 反映产品感官特性最大的信息量, 以此建立产品的感官剖面。
此外, 也可通过评价小组集体讨论, 参阅有关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来确定描述词。
在确定描述词时, 应注意鉴定和检验用于建立产品感官剖面描述词的方法, 规定建立检验过程的不同阶段, 确保通过各阶段的检验获得产品感官特性的完整描述, 最终方便地建立产品描述词表。
当现有描述词不够用时, 可在单一条件下允许使用其它相关词。
在定义产品感官特性的相关术语时, 可参考BS ISO 13299: 2003 《感官分析- 方法论- 建立感官剖面的一般导则》。
该标准规定了建立感官剖面的所有步骤。
感官剖面是对产品感官特性的描述,包括按感知顺序感觉到的感官特性和对该感官特性强度值的评价。
对于食品或饮料类产品, 感官剖面有利于研究消费者的感知和行为, 还能应用于定义标准中涉及到的产品感官特性。
(四)采用适合的感官特性评价标度确定相关术语或描述词后, 需采用适合的标度评价产品的感官特性, 如采用国家标准GB/T 16290- 1996《感官分析- 方法学: 使用标度评价食品》的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使用几种类型的标度对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的各种检验方法。
其基本原则是根据每个评价特性( 对应的术语或描述词) , 通过一个或多个事先确定的顺序标度、等距标度或比率标度等对产品的总体感觉或某种感官特性进行分类[4]。
也可采用GB19547- 2004 《感官分析方法学量值估计法》中描述的使用量值估计进行感官特性评价的方法。
可参照BS ISO 4121: 2003 《感官分析- 定量反应尺度的使用指南》。
该标准规定了如何使用定量反应尺度( 反应是指在感官评价中评价员感知的强度) 来评价产品, 适用于所有的定量评价。
对于某种产品, 若已掌握基本评价方法和参照标度, 则可使用同类产品建立参照框架, 以建立和发展评价技术、评价术语和评价特性的特殊显示顺序。
评价每一系列参照产品时应确定其在使用标度的位置, 以表达所感受到的特性变化的感觉。
(五)确定某种感官特性的权重目前, 尚无标准方法确定某种感官特性/感官指标在食品感官品质总体评价中所占的权重。
一般可通过消费者偏好调查, 考察消费者对某类食品色、香、味、形等感官特性的偏好程度, 再进行统计分析加以确定。
也可通过专家评价, 由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数的专家给出被检食品各个特性的权重, 采用模糊数学等方法计算确定。
(六)构建感官指标体系对所确定的所有食品的感官指标, 按一定规律和其内在联系构建一个有机整体, 形成感官指标体系。
纳入该体系中的所有感官指标均符合特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
科学合理的感官指标体系对产品标准中感官指标的设置与完善,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控制与检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 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其中, 食品化学指标、物性指标、电子化指纹图谱等与其感官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相关性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产品理化性质与其感官特性之间的关系, 从而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定义和评价食品的感官特性。
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理论、统计学和模糊数学等工具, 可以建立定性明确、定量可靠、操作性强的食品感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