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定

合集下载

常见食品的感官评定(食品感官评定课件)

常见食品的感官评定(食品感官评定课件)

❖ 评酒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杯评酒法,一杯品酒法也称直接 品评法,评酒人先品尝酒品,然后进行评述,可以一种酒 品尝后即进行评价,也可重复品尝几种酒样后,再逐一进 行评述。
❖ 2酒类感官评定应用举例—白酒感官评定
(1)色泽与透明度评定
❖ 白酒的色泽应是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这 是酒质量是否纯净的一项重要指标。
❖ 对乳制品而言,除注意上述评定内容外,有针对性地 观察了解诸如酸乳有无乳清分离、奶粉有无结块、奶 酪切面有无水珠和霉斑等情况。必要时,可以将乳制 品冲调后进行感官评定。
❖ 乳和乳制品的感官评定应用举例—鲜乳的感官评定 (1)色泽 ❖ 良质鲜乳:乳白色或稍带黄色 ❖ 次质鲜乳:色泽较良质鲜乳差,白色中稍带青色 ❖ 劣质鲜乳:浅粉色或黄绿色、色泽灰暗 (2)组织状态 ❖ 良质鲜乳:呈均匀流体、无沉淀、凝块和机械杂质、无粘稠
(2)香气评定
❖ 白酒的香气有逸香、喷香、留香等。当鼻腔靠近酒杯 口,白酒中芳香成分逸散在杯口附近,很容易使人闻 到香气,这就是逸香;当酒液饮入口中,香气充满口 腔,叫喷香;留香是酒已咽下,而口中仍持续留有酒 香气。
❖ 评香气时闻酒气味前要先呼气,再对酒杯吸气。还应注意 酒杯和鼻子的距离,呼气时间的长短、间歇、呼气量尽可 能相同。
❖ 感官评定水产品及水产制品的质量优劣时,主要通过体表 形态、鲜活程度、色泽、气味、肉质的弹性和洁净程度等 感官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观察其鲜活程度如何, 其次看外观形态的完整性,注意有无伤痕、鳞爪脱落、骨 肉分离等现象,再次是观察其体表卫生洁净程度,有无污 秽和杂质等。然后,看其色泽、嗅其气味,有必要的话还 要品尝其滋味。
(5)叶底:明亮、细嫩、厚软的产品好。
❖ 乳类及乳制品感官评定要点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绪论1.食品感官评定是食品分析的一种。

食品分析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以下几方面的需要:安全、高质量、有营养、有益健康、美味可口2.对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一般成分的分析)食品中污染物的分析食品分析食品辅助材料及添加剂的分析感官评定3.感官评定的定义传统的感官分析(感觉测试):利用一些敏感的感觉器官和长年经验积累的某一方面专家担任评价和判别工作(香肠颜色和味道评价、烟丝质量优劣的划分、茶和香味比较)弊端:导致可信度低--- 主观的、无统计意义现代感官评定(感官测试):是测量、分析和解释人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对物料特性所引起反映的一门科学包括: (1) 以人的感官测定物的特性(2) 从物料来获知人的特性4.食品感官评定的定义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和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食品的色泽、气味、风味、组织状态、硬度等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与评价。

克服以前缺点,在评价员的选择、实验环境的布置、实验方法的评定、结果处理等方面不在依赖经验和xx,而是依靠科学,是心理学、生理学、食品科学和统计学的统一,最终的结论是评价小组中评价员结果的综合,并不看重个人的结论如何。

--- 客观的、有统计意义、结果可重复注:食品感官评定、食品感官分析、食品感官鉴定、食品感官检验、食品感官评价5.食品感官评定的发展简史引入统计学、心理学、生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历史6.科学的膳食标准+精美的食谱≠可接受的食物7.食品感官评定的意义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

8.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新产品开发:对新产品的感官特性、可接受性进行评估。

质量控制:分析比较操作人员、设备、原辅料、工艺、环境及时间对食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感官质量标准及其相应的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提供依据。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2021/10/10
26
食品感官评定
四、影响味觉的因素
(一) 温度的影响
➢ 温度对味觉的影响表现在味阈值的变化上。 感觉不同味道所需要的最适温度有明显差别。
➢ 四种基本味中,甜味和酸味的最佳感觉温度
在35~50℃,咸味的最适感觉温度为18~50℃,
而苦味则是10℃。
2021/10/10
27
食品感官评定
2021/10/10
39
食品感官评定
气味物质的分类ຫໍສະໝຸດ ➢ 目前气味分类比较混乱,主要有三种典型的分 类法。
➢ 海宁(Henning)曾提出过气味的三棱体概念, 他所划分的六种基本气味分别占据三棱体的 六个角。而所有气味都是由这六种基本气味 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
➢ 除四种基本味外,鲜味、辣味、碱味和金属味 等也列入味觉之列。但是有学者认为是触觉、 痛觉或者是味觉与触觉、嗅觉融合在一起产生 的综合反应。
2021/10/10
21
食品感官评定
三、味觉理论
味觉理论的建立以下列5个条件为基础:
1、味感受体对味觉刺激会迅速产生反应。
2、呈味物质应为可溶解状态。
3、能够刺激味感受体的物质种类繁多。
2021/10/10
29
食品感官评定
(三)身体状态的影响
1、疾病的影响
➢ 身体患某些疾病或异常时,会导致失味、 味觉迟钝或变味。由于疾病而引起的味觉 变化有些是暂时性的,待病恢复后味觉可 以恢复正常,有些则是永久性的变化。
➢ 味觉的敏感性取决于身体的需求状况。
2021/10/10
30
食品感官评定
2021/10/10
25
食品感官评定
其它理论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15:58:46
第一部分 感官评定基本知识
食品的质量指标有哪些? 人们日常采购食物的接收标准是什么?
15:58:46
第一章 概 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食品感官评定概念 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来检查或测定食品 的特性(外形、色泽、味道、质感、 稠度等),并对食品质量做出评价。
注:食品感官评定、食品感官分析、食品感 官鉴定、食品感官检验、食品感官评价
在评定两种食物时,应先品尝味道低的 食物,然后品尝高浓度的食物,因为两 种不同味觉的食物会相互影响。
例如:
15:58:46
味觉
检查糖与苹果,如果先检查糖,再检查 苹果,那么就感到苹果的甜味清淡无味 。这是因为糖吸附了苹果中挥发性的芳 香物质,同时糖的甜度也掩盖了苹果的 味道,所以在评价食品味道时,应先检 查低浓度后检查高浓度的食品。
良质大豆油:呈黄色至橙黄色。 次质大豆油:呈棕色至褐色。
15:58:46
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粘性的液 体。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 工过程中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 脂具有颜色。油脂色泽的深浅,主要决 定于油料的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及含量 ,油料籽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炼 程度及油脂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等。
15:58:46
蛋壳有裂纹,格窝现象;蛋壳破损,蛋 清外溢或壳外有轻度霉斑等。手摸有光 滑感。蛋与蛋碰击发出哑声(裂纹蛋),摇 动时内容物有流动感。有轻微的生石灰 味或轻度霉味。二类次质鲜蛋,蛋壳发 暗,壳表破碎且破口较大,蛋清大部分 流出。手掂重量轻;蛋拿在手掌上翻转 时总是一面向下(贴壳蛋),属次质鲜蛋 。
玻璃管中透过光线观察有没有异常现象。
15:58:46
食品感官评定中的主要感觉 2、听觉

食品感官评定---黄诚老师

食品感官评定---黄诚老师

⾷品感官评定---黄诚⽼师⾷品感官分析是利⽤⼈体感官对⾷品进⾏分析鉴别的⽅法。

即利⽤⼈体五官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对⾷品的各项指标如⾊、⾹、味、硬度等做出评判,并⽤符号或⽂字做试验记录的数据,然后对试验结果进⾏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在⼈脑中引起的反映。

⼈体对直接作⽤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是最简单的⼼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理的基础。

感觉阈: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感觉阈分为下列两种:绝对阈和差别阈。

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变化量。

绝对阈:指以产⽣⼀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刺激量为上限的⼀个范围值。

适应现象:感官在同⼀刺激物的持续作⽤下产⽣疲劳对刺激的敏感度下降的现象。

对⽐增强现象: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个刺激增强的现象。

协同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效果叠加的现象。

变调现象: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个刺激造成另⼀个刺激的感觉发⽣本质变化的现象。

阻碍作⽤:某种刺激的存在导致另⼀种刺激消失的现象。

味感往往是味觉、嗅觉、温度觉和痛觉等⼏种感觉在嘴内的综合反应。

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腔中对味;感受体进⾏刺激后产⽣的反应。

视觉:是眼球接受外界光线刺激后产⽣的感觉。

(视觉的感觉特征:闪烁效应;⾊彩视觉;暗适应和亮适应;视错觉。

)⾷品感官评定:是以⼈的感觉为基础,通过感官评定⾷品的各种属性后,再经统计分析⽽获得客观结果的试验⽅法。

成对⽐较检验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较,判定整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种鉴评⽅法称为成对⽐较检验法或两点试验法。

五中取⼆试验法:同时提供给鉴评员五个以随机顺序排列的样品,其中两个是同⼀类型,另三个是另⼀类型。

要求鉴评员将这些样品按类型分成两组的⼀种检验⽅法称为五中取⼆试验法。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的优劣,决定食物的取舍。
•精选ppt
•12
味的分类
• 日本:甜、苦、酸、咸、辣 • 印度:甜、苦、酸、咸、辣、淡、涩、
不正常味 • 欧美:甜、苦、酸、咸、辣、金属昧 • 我国:甜、苦、酸、咸、辣、鲜、涩 • 目前较为统一的分类:酸、甜、苦、咸
•精选ppt
•13
味觉在食品感官鉴定中的作用
• 我国的饮食习惯中注重口味,味觉的作用更为 显著。
• 随机的编号顺序 • 室温(20℃左右) • 样品啜入口中,约15ml左右,并使其滑动接触舌的各个部位,尤
其是舌的边缘部位,获得感觉后吐入废液桶中,并用清水漱口。
•精选ppt
•36
第三节 嗅觉
• 嗅觉的敏感性数万倍高于味觉 • 主要的感受器是嗅细胞,位于鼻道及鼻
中隔后的嗅粘膜中 • 神经失常、鼻腔受损或堵塞会失去嗅觉 • 香气、臭气
3. 相对气味强度 • 气味物质随浓度变化其气味感相应变化。
•精选ppt
•45
(二)嗅味识别技术
• 1 嗅技术:为使嗅感物质较多地进入敏 感区,使人们获得一个明显的嗅觉,在 嗅觉试验中应必须作适当用力的吸气, 收缩鼻孔,或煽动鼻冀作急促的呼吸, 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被嗅物质使气 味自下而上地通人鼻腔,使空气易形成 急驶的涡流;这可以反复练习几次后确 定最佳呼吸频率和被测物质的位置。这 样一个嗅过程就是所谓的嗅技术
•8
三、感觉的变化现象
(二)对比增强和对比减弱现象
• 是指当两个刺激同时或连续作用在同一感受器 时,其中一个刺激因另一个刺激的存在而得到 感觉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按刺激发生的时间前 后又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 观察一大一小图案
• 品尝浓糖水后吃甜水果
• 感官检测时需漱口

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

1.食品感官评定利用人体自身感觉的刺激反应即感受,如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用符号或文字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对食品的各项感官指标,如色香味形等做出评判已获得客观真实地数据,并利用数理统计手段,分析得到的数据对食品的感官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2.食品感官评定的意义1.是人类,动物择食的最基本方法2.是食品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品质控制,品质评价的重要手段3.可及时,准确的鉴别出异常食品,便于及时处理4.由于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实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5.是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补充手段3.食品感官评定作用4.食品感官评定特点1.技术特点:通过人的主观感觉,精确测量人对食品各种感官特性的反应,并把可能存在的各种偏见降低到最低2.活动特点组织:评价员的组成,评价程序的简历,评价方法的设计,评价是环境条件的控制,目的是使评定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在规定的程序下进行试验,使各种偏见和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测定:根据感觉采集数据,在产品的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联系分析: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论:在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判断,得出结论5.感觉概念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印象和反应6.感觉阈概念感官对所能接受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该范围内最微小变化产生感觉的灵敏程度7.感觉疲劳概念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疲劳,疲劳现象发生在器官的末端神经,感受中心的神经和大脑的中枢神经上,疲劳的结果,是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8.影响感觉的因素1.感觉疲劳2.心理现象对比现象:对比增强现象:当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在感觉这两个刺激的过程中,两个刺激量都未发生变化,而感觉上的变化,只能归于这两种刺激同时或先后存在对人心理上产生的影响,对比增强现象分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种对比减弱现象:与对比增强现象相反,若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则将这种现象称为对比减弱现象相乘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变调现象:当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阻碍作用:当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觉时,称为阻碍作用3.年龄因素4.生理因素5.温度因素、6.心理因素9.范式实验概念:一种气体物质不送入口中而在舌上被感觉出的技术方法:首先,用手捏住鼻孔,通过张口呼吸,然后把一个盛有气味物质的小瓶放在张开口旁,迅速地吸入一口气并立即拿走小瓶,闭口,放开鼻孔,使气流通过鼻孔流出,从而在舌上感觉到该物质10.四种基本味11.我国味的分类12.影响味觉的因素13.样品制备区的要求、1.环境条件良好的通风性能,防止制备过程中样品的气味传入试验区样品制备区应与试验区相邻感官,鉴评人员入试验区时不能,通过样品制备区样品制备区内所使用的器皿,用具和设施都应无气味适合的上,下水2.常用设施和用具样品制备区应配备必要的加热保温设施以保证样品能适当处理和按要求维持在规定温度下,样品制备区还应配备贮藏设施,能存放样品,试验器皿和用具,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一定的厨房用具和办公用具14. 样品制备的要求1.均一性:就是指制备的样品除所要评价的特性外,其他特性应完全相同2.样品量:感官鉴评人员,实际能够鉴评的样品数取决于下列几个因素1.感官鉴评人员的预期值:这主要指参加感官鉴评人员,事先对试验了解的程度和面的信息对所进行试验难易程度的预估2.感官评定人员的主观因素:对试验重要性的认识,对实验的兴趣,理解,分辨未知样品特性和特性差别的能力3.样品特性:样品特性强度越高,能够正常鉴评的样品数越少,强烈的气味或味道会明显减少可鉴评的样品数3.精确定量:样品总量,分量都要精确定量4.严格操作:制备的时间,温度,搅拌速率等制备条件要严格控制15. 感官评价员分类专家型,消费者型,无经验型,有经验型,训练型16. 筛选中应注意的问题1.最好使用与正式试验相类似的实验材料2.要根据各次的实验结果随时调整实验的难度3.参加筛选的人数应多些4.多次筛选强烈的气味或味道会明显减少可鉴评的样品数17. 标度种类名义标度:对事件的赋值仅作标记,不反应序列特征。

第四章 食品感官评价

第四章  食品感官评价

4.2 食品感官评价的组织形式
依照不同的试验目的有多种组织形式,其中组织
者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 组织者除了必备的感官识别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外,还要熟悉多种试验方式; 根据实际问题正确地选择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
统计试验结果并给出正确的结论;
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如适时召集会议,培 训和筛选评价员等。
理想的载体应没有强的风味,不影响样品性质。 载体风味与样品具有一定适宜程度。样品载体应是容 易得到的,这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重现性。在选择样 品和载体混合比例时,应避免二者之间的拮抗效应或 协同效应。将样品定量混人选用的载体中或置于载体 表面。 常用载体有牛奶、油、面条、大米饭、馒头、菜 泥、面包、乳化剂和奶油等。
4.4.1.2 样品制备区
感官试验的准备场所,在此进行选择试验器具、 制备样品、样品与器具编码等工作。 制备区应具备的条件: 1.制备区与试验区相邻。 2。制备区不是评价员进入试验区的必经之路。 3,通风性能好,并有合适的上下水装置。 4.试验器具、设备、室内设施必须用无味材料制成。 5.样品制备时,其风味不应流人试验区。 6. 制备区常备的设备:加热器、冰箱、恒温箱、烤 箱、干燥箱、贮藏柜、微波炉等。
第四章 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以感 官评价员的感觉器官(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 觉)为基础,对食品的各项指标如色、香、味、硬度 等理化特性做出评价,然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评判食 物优劣的一种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注重集体的结论,而不是个体的感觉。 广泛应用于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贸易、消 费等方面,在食品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生产质量 控制等工作环节中起重要作用。
4. 4 感官评价试验的客观条件
4.4.1环境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种基本味道:甜、酸、苦、咸
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感觉是由感官产生的,具有如下属性:
人的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感官是感觉事物的必要条件;
人的感觉不只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
感觉虽然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对周围的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觉灵敏度下降;
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
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感觉阈值: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感觉阈值既有绝对感觉阈值,又有差别敏感阈值。

食品感官的基本规律:适应现象、对比现象、协同效应和掩蔽现象、变调现象
影响味觉的因素:
呈味物质的水溶性、介质、温度、不同味道本身的感受时间不同、身体状况
嗅觉的生理特点:
(1)嗅觉对气味的适应性
嗅觉适应会产生3种反应:
①从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嗅感减弱到消失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②在产生嗅觉疲劳的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
③嗅觉对某种刺激产生疲劳后,嗅感灵敏度再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2)嗅味的相互影响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味混合到一起时,可能产生下列结果:
气味混合后,某些主要气味特征受到压制或消失,从而无法辨认混合前的气味;
产生中和作用;
混合中某种气味被压制而其他的气味特征保持不变,即失掉了某种气味;
混合后原来的气味特征彻底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气味;
混合后保留部分原来的气味特性,同时又产生一种或者几种新的气味。

(3)不愉快气味的掩盖
各种气味之间存在掩蔽现象。

(4)嗅觉的敏感性
人的嗅觉相当敏锐,可感觉到一些浓度很低的嗅感物质,这点超过化学分析中仪器方法测量的灵敏度。

视觉的生理特征:视觉产生的适宜刺激、明暗视觉、彩色视觉、眼睛的适应性、对比效应声波的物理性质:声波的频率(音高)、声波的强度(音响)、声波的纯度(音色)
食品感官评价中特殊的心理效应:
1.经验作用
2.位置效应
3.顺序效应
4.疲劳效应
5.期待效应
6.记号效应
7.基准效应
8.连续性和对称性倾向
9.分组效应10.样品的相对性
标度定义:将人的感觉、态度或喜好等用特定的数字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标度的分类:名义标度序级标度等距标度比率标度
感官评定员的类型:消费者型无经验型有经验型训练型专家型
感官评定项目的实施流程:
问题确定,方法选择,建立评价小组,实验设计,检验建立,标度/标准的确定,实验实施,分析、表达方式确定,形成报表,发表或归档
差别检验的分类:
(1)总体差别检验:三点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五中选二检验、“A”—“非A”检验、简单差别检验、相似检验、对照差异检验
(2)性质差别检验:成对比较差异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简单排序检验、尺度评定方法
情感检验的方法:成对偏爱检验偏爱排序检验分类检验法快感评分检验法接受性检验
表示香气程度的术语:无香气、似有香气、微有香气、香气不足、清雅、细腻、纯正、浓郁、暴香、放香、喷香、入口香、回香、余香、悠长、绵长、谐调、完满、浮香、芳香、陈酒香、异香、焦香、香韵、异气、刺激性气味、臭气等。

例如,茅台酒的香气特点是:香气幽雅细致,香而不艳,低而不淡,略有焦香而不出头,柔和绵长。

表示滋味程度的术语:浓淡、醇和、醇厚、香醇甜净、绵软、清冽、粗糙、燥辣、粗暴、后味、余味、回味、回甜、甜净、甜绵、醇甜、甘洌、甘润、甘爽、邪味、异味、尾子不净等。

表示外观有:一般、深、苍白、暗状、油斑、白斑、褪色、斑纹、波动、有杂色;
表示结构有:一般、粘性、油腻、厚重、薄弱、易碎、断向粗糙、裂缝、不规则、粉状感、有孔、油脂析出、有线散现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