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语句的辨析和修改中注重规范表达。

本文重点基于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探讨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侧重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

在语言知识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例,并通过篇章分析和文本背景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课本中也会出现一些病句,例如:1)“出版者家乡难忘。

”(语病:修饰词应该放在正确的位置,应为“出版者难忘的家乡。

”)2)“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与结局最近的一次大撤退。

”(语病:应为“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次大撤退,而且是最近发生的一次。

)3)“肖像留给我们的不是一眼看到了这个人,而是我们透过肖像看到了这个人的一种状态。

”(语病:应为“肖像能够使我们看到该人物某一时期的一个状态,而不是他的真实面孔。

”)2. 教学评价对于教材中的这些病句,教师应牢记实践出真知。

语言技能的学习,并非只有死记硬背和机械的语言运用,更重要的是语境理解及表达。

因此,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过程,应更多地注重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培养。

同时,要注意到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授之以渔、注重理解即可。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对病句辨析和修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到正确的语言表达对于良好语言实践能力的建立至关重要。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病句,并逐一分析不正确的地方。

要求学生能够听懂讲解内容,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和命题技巧,做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步骤三:分组练习(20分钟)即兴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病句辨析和修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和逻辑关系的敏感度。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及分类。

2.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3. 病句修改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识别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复杂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习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纠正病句。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病句案例及修改示例。

2. 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3. 准备PPT,用于展示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段存在病句的文本,引导学生注意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病句类型: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3. 修改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病句案例,展示修改过程,让学生理解修改方法。

4.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相互讨论,教师指导解答。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资源。

七、课后作业1. 搜集生活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解释原因。

2. 练习书后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推荐阅读:《现代汉语词典》、《语言规范手册》等,加深对汉语语法规则的了解。

八、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练习题的正确率:分析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拓展学习1. 推荐阅读:《现代汉语词典》、《语言规范手册》等,加深对汉语语法规则的了解。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病句辨析和修改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辨识方法:划分句子成分、主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

3. 病句的修改技巧:添删改换、保持原意、符合语法规则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讲解病句修改的技巧。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辨析和修改病句。

4. 反馈: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成果,指出错误并给予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病句的基本类型、辨识方法和修改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辨析和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互动法: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病句辨析和修改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长期跟踪: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病句使用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典型的病句案例,用于教学示例和练习。

2. 病句辨识与修改手册:提供病句辨识和修改的详细指导,方便学生查阅。

3.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优质的文章段落,供学生练习病句辨析和修改。

4. 在线平台: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机会和互动交流的空间。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病句的修改技巧,尤其是对复杂句子的辨析和修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

2. 第3-4周:讲解病句修改的技巧,并进行练习。

3. 第5-6周: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辨析和修改病句。

4. 第7-8周: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成果,指出错误并给予指导。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9、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主宾搭配不当)
10、规规矩短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判断句中主宾意义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了主宾意义上配搞不当。此例中“两条平行线是端点”明显地配搭不当,可将“端点”改为“直线”等)
11、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此句宾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充当的,但这个主谓短活的主干是“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主宾意义明显不当、可将“国家”改为“行业”等)
5、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93年)
6、微软拼音、双拼、全拼、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二、搭配不当的几种类别
关联词搭配不当
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动补搭配不当
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2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1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是因为语序不当而造成主宾意义不当的,应将“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13、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4、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前面用“能否”是两个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要”改为“能否”)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及常见类型。

2. 病句的修改方法及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识别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复杂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尝试辨析和修改,引发学生对病句专题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病句的定义、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3. 练习:布置一些病句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辨析和修改,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复杂病句的辨析和修改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其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练习。

2. 病句修改指南:提供病句修改的详细步骤和技巧。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病句定义及常见类型。

2. 第3-4周:讲解病句修改方法及技巧。

3. 第5-6周:通过练习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拓展1. 举办病句辨析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辨析能力。

2. 邀请语文老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病句,拓宽视野。

3. 推荐相关书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十、课后反思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度和实用性。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写作中的病句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识别方法。

2. 常见病句的修改技巧。

3. 实践练习:修改病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识别和修改复杂病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掌握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病句,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病句类型及识别方法:介绍常见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并教授识别方法。

3. 讲解修改病句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4.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修改病句,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病句识别和修改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病句修改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练习。

2. 病句修改指南:提供一份详细的病句修改指南,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3. 练习题库:设计一系列病句识别和修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工具:提供相应的讨论工具和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病句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成分残缺的识别和修改。

2. 第2周:讲解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进行实践练习。

病句的辨析以及修改教案

病句的辨析以及修改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病句的辨析以及修改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及常见病因。

2. 培养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病句的类型及常见病因,修改病句的方法。

难点:辨析和修改较复杂的病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包含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的示例。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病句?为什么我们要修改病句?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病句的类型及常见病因。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教师举例说明常见病因,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四、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学生分组,互相交换作文,找出其中的病句。

2. 各小组选出一两个典型病句,汇报给全班同学,并解释修改理由。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方法。

2. 布置作业:修改自己的作文,找出并改正病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包括阅读全文、找出主干、检查枝叶、逻辑分析等方法。

2. 教师举例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

三、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学生分组,互相交换作文,运用所学方法辨析病句。

2. 各小组选出一两个典型病句,汇报给全班同学,并解释修改理由。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方法。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内容,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2. 建议学生多阅读优秀文章,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

六、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

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

专题复习6“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一)(台营中学张志恒)教学目的:1.带领学生复习有关病句的知识,对高考六大病句类型进行再认识;2.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近几年高考在本知识点上的出题特点,以期有所侧重的进行复习;3.通过知识的复习和习题的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明确病句辨析的切入思路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高考病句六大类型的再认识,以及对高频出现的三大类型的深入理解;2.病句辨析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点讲解、习题研究、分组讨论等途径,自行完成解题方法的总结概括。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以下所有内容均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一、考点再现与分析(教师介绍)1.《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高考对病句题的考查角度:①第Ⅰ卷第5小题专项考查辨析病句题②第Ⅱ卷第五大题改仿续补扩题,要求语言规范③作文中语言表达要规范3.高考对病句题的命题方式:①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单选(3分)②判断错句语病的分析是否正确③在原句上修改病句多选或语言表述(5分)二、试题研究与展望(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解决)(1)试题回顾[例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002全国试题)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成分残缺)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结构混乱)C.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 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成分残缺)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更高要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01全国试题)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病句有绝招,找准病因是关键; 对症下药用四招,招招助你把病找; 成分残缺要增补,词序颠倒需调整; 语意重复、归类不当要删除; 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要换词; 前后矛盾、逻辑混乱要看情况。 补 删 调 换
句子常见的病症: 1.成分残缺 2.语意重复 3.搭配不当 4.词序颠倒 5.前后矛盾 6.用词不当 7.关联词不当 8.类属不当 9.逻辑混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补 删 换 调
补的符号 删的符号 换的符号
调的符号
我们
上课了,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考试结束了,他首先第一个走出教室。
修改病句的步骤
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二找: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 三改: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 四检:仔细检查,看是否正确。
句子专项复习——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上课了,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考试结束了,他首先第一个走出教室。
上课了,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成分残缺 语意重复
考试结束了,他首先第一个走出教室。
句子常见的病症: 1.成分残缺 2.语意重复
判断下列病句的类型。
1.经过大约两小时左右的旅途奔波,我们来到了海洋城。 ( 语意重复 )
1.独立完成作业纸第四题。 2.小组合作选择第四题任意一组 句子讨论,你是如何修改的?
原句: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 三艘军舰。 改法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
改法2: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
击沉了三艘军舰。
修改原则: 保留句子原意,少改为佳。
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想 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老师忽然想起 了我说的画线段、列图表的方法。我赶紧不慌不忙 振作精神,动起笔来。忽然,很快找到了门道,解 决了难题。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 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 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 了童话以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2.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语序颠倒 )
3.早晨,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用词不当 ) 4.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前后矛盾 )
5.城外耸立着一座小巧的房子。(搭配不当 ) 6.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 关联词不当 胜利攀登到顶峰。 ( ) 类属不当 ) 7.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8.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逻辑混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