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时间
冀教版新版科学《计量时间》教学设计

计量时间
教学目的:
1、认识计量时间的重要性
2、学会使用停表
3、能自己制作小水钟。
学情分析:
学生对时间都有初步的认识,家里都有时钟,手机等,学习本课应该有生活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从我们出生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一天天长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
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就是时间特别珍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时间,学会去计量时间。
二、认识停表
1、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停表,介绍复位键、开始和停止键。
复位键:使停表归零
开始和停止键: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
2,让一个女同学上台跳绳,一个同学按表,一个同学数数。
计算一分钟跳了几下。
3、再换两组同学跳绳,记录下结果。
4、评出跳得最多的同学。
5、总结:停表是用来计时的,不仅可以计量跳绳,还可以计量赛跑的成绩,计量车速等等,生活中用到的地方很多。
三、做小水钟
1、准备材料:饮料瓶、剪刀、针锥子;
2、教师示范做
3、学生自己动手做
4、选出做得最精致的给予表扬,展示。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自己测测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比如能读多少课文,学多少单词,写多少字等。
板书设计
5、计量时间
认识停表
复位键:归零
开始和停止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停止。
时间计量的n种形式

1、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
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
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2、日晷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3、钟摆时钟机件的一部分,是根据单摆原理制成的,常用于调节时钟或其他机械的运动件。
4水漏古代的一种计时器。
盛水于铜壶,壶内置一刻有度数之箭,壶底有小孔,水下漏,视度数变化以计时。
《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挈壶氏”唐孔颖达疏:“壶,盛水器也。
世主挈壶水以为漏……刻,谓置箭壶内,刻以为节而浮之水上,令水漏而刻下,以记昼夜昏明之度数也。
”《新唐书·历志三上》:“观晷景之进退,知轨道之升降。
轨与晷名舛而义合,其差则水漏之所从也。
总名曰轨漏。
”5、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
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
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6星位星位有3个含义:分别为“星宿在天上的地位”、“星辰在天体的位置”和“围棋术语,旧时认为星位决定人们的贫富尊卑。
汉王充《论衡·命义》:“﹝人﹞贵或秩有高下,富或赀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大小之所授也。
”唐杨浚《赠李郎中》诗:“礼乐风流美,光华星位尊。
”《宋史·礼志六》:“至於兆风师於国城东北,兆雨师於国城西北,司中、司命於国城西北亥地,则是各从其星位而不以气类也。
”7天相天相:老天的保佑。
计量时间知识点

计量时间知识点时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时间进行计量和管理,以便更好地安排和利用我们的时间。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计量时间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
1.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一分钟等于60秒,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天等于24小时。
2.时间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来测量时间,例如钟表、计时器、手机等。
其中,钟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时工具。
钟表分为模拟时钟和数字时钟两种类型。
模拟时钟通过指针指向特定的刻度来表示时间,而数字时钟则以数字的形式显示时间。
3.时间的表示方法时间可以用24小时制或12小时制来表示。
在24小时制中,一天的时间被划分为从0时到23时。
而在12小时制中,早上12点被表示为12时,下午1点为13时,晚上11点为23时。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时间表示方法。
4.时间的计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时间的计算。
例如,如果我们在15时30分开始做某件事情,需要花费2小时30分钟,我们可以通过加法计算来确定结束的时间。
将开始时间的小时和结束时间的小时相加,并将分钟和分钟相加。
如果超过24小时,则将小时减去24。
5.时区的概念地球被划分为多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有自己的标准时间。
时区的设立是为了方便不同地区之间的时间统一。
例如,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是东八区的时间,比协调世界时(UTC)早8小时。
6.夏令时夏令时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措施,通过调整时间来延长日光时长。
夏令时通常在夏季开始,将时间往前调一个小时,以增加傍晚的日照时间。
在冬季结束夏令时时,时间会被调整回原来的状态。
7.时间管理技巧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时间管理技巧:•制定日程安排:制定一份详细的日程安排,列出每天的任务和活动,以便更好地组织时间。
•设置优先级:将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设置优先级,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五上科学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计量时间3.1.时间在流逝1.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去判断时间。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太阳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3.圭表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
所谓高表测影法,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
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4.日晷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
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5.实验一: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实验材料:一根香、插香的盘子、打火机、秒表等等。
实验要求以及方法:①取一支香分别在香的1/4、1/2、3/4处做标记。
②点燃这根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③填写燃香时间记录表。
实验现象:一根香平均分成了4部分,每一部分燃烧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实验结论:一炷香燃烧的时间为半个小时。
通常情况下,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都是均匀的,因此在古时候没有钟表的时代里,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大概计量时间。
除了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我们还可以用蜡烛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
6.研讨问题1: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帮助古人计时?方法一,利用太阳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因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时间变化是有规律的。
方法二,利用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制作成日晷来计时。
因为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人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制作成可以计量时间的日晷。
古代的那些时间计量词

古代的那些时间计量词岁一年。
示例:《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是年这一年。
示例:《冯婉贞》:“是年,谢庄办团。
”经年一年。
示例: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期年满一年。
读jī。
示例:《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迩年近年。
示例:《狱中杂记》:“迩年狱讼,情稍重。
”不终岁不到一年。
示例:《促织》“不终岁,薄产累尽。
”不数岁不到几年。
示例:《促织》:“不数岁,田百顷。
”初阳岁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示例:《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明年第二年。
示例:《廉颇蔺相如列传》:“明年复攻赵。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示例:《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积年好几年。
示例:《张衡传》:“所居官辄积年不徙。
”累年年年。
示例:《李寄》:“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暮年晚年。
示例:《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示例:《野老歌》:“岁暮锄犁傍空屋。
”期月一整月。
“期”读jī,示例:《柳敬亭传》“期月而诣莫生。
”居数月过了几个月。
示例:《狱中杂记》:“居数月,漠然无所事。
”间月隔月。
示例:《狱中杂记》“骨微伤,病间月。
”旬十天。
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每旬十天。
示例:《记王忠肃公翱事》:“旬乃还第。
”旬日十天左右。
示例:《阎典史传》:“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
”旬余十多天。
示例:《促织》:“旬余,杖至百。
”兼旬二十天。
示例:《狱中杂记》:“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
”。
时间的计量与单位换算

时间的计量与单位换算时间,作为一种物理量,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过程中所用的持续时间。
虽然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对于时间的计量和单位换算可能并不为人所熟知。
本文将介绍关于时间的计量方法和常用单位换算。
一、时间的计量方法1. 时钟计时法时钟是我们最常见的计量时间的工具。
根据时钟的刻度,我们可以测量过去或将来某个事件所持续的时间。
时钟计时法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计量,例如测量日常活动所花费的时间,掌握工作进度等。
2. 铯原子钟计时法铯原子钟是目前最准确的计时工具之一,它利用铯原子在特定条件下的辐射频率恒定不变的特性来计量时间。
铯原子钟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天文学、导航系统等领域,它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并被作为国际计量单位“秒”的定义基准。
3. 天文现象计时法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星体运动等也可作为计量时间的方法。
通过观察这些天文现象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可以推算出一段时间的长度。
为了提高计量准确性,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观测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天文观测数据。
二、时间的常用单位换算1. 秒(s)秒是国际标准单位,它定义为铯原子一种特定跃迁的辐射所对应的时间,即“秒”是以铯原子的转变为基础来定义的,也是物理学上的基本单位之一。
2. 分钟(min)分钟是一种时间单位,它等于60秒,常用于表示较短时间的间隔。
例如,我们经常使用分钟来衡量会议、课程和电影的时长。
3. 小时(h)小时是时间单位中常见的一个,它等于60分钟或3600秒。
小时常用于表示较长时间的间隔,如工作时间、旅行时间等。
4. 天(d)天是一种时间单位,它等于24小时或86400秒。
天常用于表示较长时间跨度,如一个月的天数、旅行计划等。
5. 周(week)周是时间单位中较大的一种,它等于七天。
周常用于表示周期性事件或安排,如每周一次的会议、每周的学习计划等。
6. 月(month)月是一种时间单位,常用于表示较长的时间跨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月的长度并不固定,因为月亮围绕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导致月亮到达相同相位所需的时间略有不同。
时间单位换算

时间单位换算时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概念,而对于时间的计量和换算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可能使用不同的时间单位,因此,对于时间单位的换算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时间单位,并提供相互换算的方法和公式。
一、秒(Second)秒是国际标准时间单位,通常用于较小的时间范围内,如计算机程序的执行时间。
换算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 分钟 = 60 秒1 小时 = 60 * 60 秒1 天 = 24 * 60 * 60 秒二、分钟(Minute)分钟通常用于记录较短时间段,如会议的时长或者手机上的通话时长等。
要将分钟转换为其他时间单位,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 小时 = 60 分钟1 天 = 24 * 60 分钟三、小时(Hour)小时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常用来表示工作时间、旅行时间等。
要进行小时到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 天 = 24 小时四、天(Day)天是用来计算较长时间段的单位,如旅行的天数、项目的工期等。
若要将天数换算为其他时间单位,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 小时 = 1/24 天1 分钟 = 1/24/60 天1 秒 = 1/24/60/60 天五、周(Week)周是一种常见的时间单位,常用来表示计划、任务的周期。
要进行周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 天 = 1/7 周六、月(Month)月是一种常见的时间单位,常用来表示合同、租约等的时间周期。
月的长度是不确定的,因此进行月到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时需要注意。
通常情况下,可以假设一个月大约为30天进行换算。
七、年(Year)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时间单位,通常用来表示个人的年龄、法律合同的期限等。
要进行年到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 年 = 365 天综上所述,时间单位的换算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了解不同时间单位的定义和换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
合理地使用时间单位的转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新教科版五上科学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第1课时间在流逝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用日影来计时(1)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
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每天最短),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
(2)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根据晷面上晷针的日影角度,人们就可以确定时刻。
3.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1)取一支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做标记。
(2)注意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4.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
同一只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等第2课用水流计量时间1.水钟,又叫做滴漏、刻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让水滴以均匀的速度滴入圆简,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用水滴的好处是流速较慢,计时更准确,而且不用频繁地进行加水等操作。
2.水钟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
3.水位高度和流水孔径是影响水流出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4.随着水位逐渐降低,水流出速度会越来越慢,因此泄水型水钟的刻度从下往上会越来越疏,受水型水钟的刻度从下往上会越来越密。
5.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1)用瓶子(无底、瓶盖带孔)装200毫升水,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水。
测量量杯内的水积聚到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2)实验结论:随着水的减少,水流的速度越来越慢,流出一样多的水(50毫升)时所用时间增加。
第3课我们的水钟1.滴水的速度、孔的大小、瓶子的形状等都会影响到水钟计时的准确性。
2.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3.水位高度的变化使得水滴漏的速度不均匀。
水位高,水滴漏的速度快;水位低,水滴漏的速度慢。
5.制作水钟可能遇到的问题5.沙漏是利用能流动的沙来制作的计时工具。
第4课机械摆钟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发现并解释了摆的等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计量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知道时间的计量单位以及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
2、学会运用停表等工具测量时间,能正确读取和记录时间。
3、亲自动手测量时间,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知道时间的计量单位以及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停表等工具测量时间,能正确读取和记录时间。
(2)分组学习使用停表
用停表计量同学们跳绳50次的时间,比一比谁用的时间短。
问:你还知道哪些计时的工具?了解使用这些工具计时的方法。
2、做个小水钟
小实验:
用身边常见的塑料水瓶做一个小水钟。
(1)按书13页图示将塑料瓶分成两部分。
在瓶盖中间扎一小孔。
提示: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2)步骤:将水瓶的两部分按图组装在一起,向上面的瓶里倒满水。用停表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标出下面瓶中的液面的高度。
(3)问:根据1分钟和2分钟瓶中液面的高度,能标出3分钟4分钟的刻度吗?
生讨论并汇报结果
三、应用与拓展
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
时间由很多个1分钟组成,许多个1分钟能做出很多事情。
测一测1分钟内我们能做
分别做读书、仰卧起坐并计时。
教学反思:
教学用具:停表、塑料水瓶、跳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情境与问题
师:在跳绳比赛中,我们常常需要计量时间。
比一比,1分钟内谁跳的次数多?
生分组跳绳并记录次数
问:怎样计量时间?
二、探索与发现
1、学习使用停表
(1)认识停表
出示停表
介绍停表:
观察停表的结构,了解停表的使用方法:
先按复位键,使停表显示的示数归零,按下起始键,停表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再按下停止键,停表停止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