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调整及低负荷断油稳燃调试措施汇总

合集下载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2 炉优化调整机组稳定运行已有3个多月,但在调试结束后我厂#2机组在3月份前在满负荷时床温在960℃左右,总风量大,风机电流大,厂用电率居高不下,一直困扰着我们。

通过三个月的分析、调整,近期床温整体回落,总结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煤颗粒度的差异。

前一段时间负荷300MW时床温高炉膛差压在1.5KPa,下部压力2.6KPa,近期炉膛差压在2.1KPa,下部压力3.6KPa,这说明锅炉外循环更好了,分离器能捕捉更多的物料返回炉膛,同时也减少了飞灰含碳量,否则小于1mm的煤粒份额太多分离器使分离效率下降,小于1mm细颗粒太多就烧成煤粉炉的样子,从而导致高床温细颗粒全给飞灰含碳量做贡献了,大于10mm煤粒太多就烧成鼓泡床了,导致水冷壁磨损加剧爆管、冷渣器不下渣和燃烧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控制好入炉煤粒度(1—9mm)是保证燃烧的前提,当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只能通过加大风量使床温下降,在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加负荷一定要先把风量加起来,否则负荷在300MW时床温会上升到接近980℃,甚至会因床温高被迫在高负荷时解床温高MFT保护,如果处理不当造成结焦造成非停。

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煤粒度是决定是否把锅炉烧成真正循环流化床最为重要的因素,可以说粒度问题解决了,锅炉90%的问题都解决了,国内目前最好的煤破碎系统为三级筛分两级破碎。

二、优化燃烧调整。

3月份以来#2炉床温虽然整体下降,但仍不够理想,由于我厂AGC投入运行中加减负荷频繁,所以在负荷变化时锅炉床温变化幅度较大,在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时床温相差接近200℃,不断的调整风煤配比使其达到最优燃烧工况,保证床温维持在850℃-900℃。

负荷150MW时使总风量维持32万NM³/h左右,一次流化风量21万NM³/h,二次风量11万NM³/h左右,同时关小下二次风小风门(开度20%左右,减小密相区燃烧,提高床温)和开大上二次小风门(开度40%左右,增强稀相区燃烧,提高循环倍率),可使床温维持850℃左右,正常运行中低负荷时一次风量保证最小临界流化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低可使床温维持高一点,以保证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锅炉调节是指通过控制锅炉的火焰大小、给水量、燃料供应等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从而实现锅炉效率的提高和安全运行。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锅炉调节技术方法。

1. 燃烧调节:燃烧调节是通过控制燃料的供应来调节锅炉的热负荷。

燃烧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燃料进给机构的速度、调节燃料氧浓度或改变燃料的混合比例来实现。

对于煤炭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给煤量和煤粉细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油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油枪的喷油量和喷油角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气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燃气阀门的开度来调节燃烧。

2. 运行参数调节:除了燃烧调节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锅炉的运行参数来实现锅炉的调节。

常用的运行参数包括给水量、蒸汽流量、蒸汽温度、过热器蒸汽温度等。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同时实现高效、安全的运行。

例如,如果锅炉负荷增加,可以适当增加给水量和蒸汽流量,以保持蒸汽温度和过热器蒸汽温度的稳定。

3. 安全保护调节:锅炉的安全保护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锅炉的安全保护调节包括燃烧风量控制、给水量控制、锅炉排污控制等。

燃烧风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引风机的转速或打开关闭风门来实现。

给水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泵的转速或调节给水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锅炉排污控制可以通过调节排污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这些安全保护调节措施可以保证锅炉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4.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保证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水温控制、蒸汽温度控制、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等。

水温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蒸汽流量、给水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过热器燃气控制来实现。

通过这些控制手段,可以保证锅炉的温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5.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锅炉调节的核心。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监视器等。

传感器负责监测锅炉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

锅炉断油最低稳燃负荷测试措施

锅炉断油最低稳燃负荷测试措施

锅炉断油最低稳燃负荷测试措施1.系统概述1.1 总体布置本机组锅炉主设备为武汉锅炉厂生产的型式为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双进双出钢球磨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方式,尾部双烟道布置,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喷水减温控制过热汽温,容克式三分仓回转式空气空预器,固态出渣,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全钢构架,露天岛式布置。

1.2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为:◆锅炉型号:WGZ-1217/18.4-1◆锅炉名称:1217 t/h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额定蒸发量:1217t/h◆过热器出口汽压:18.4MPa◆过热器出口温度: 543℃◆再热蒸汽流量: 976.7t/h◆再热器进口压力: 4.02MPa◆再热器出口压力: 3.8MPa◆再热器进口温度: 327.4℃◆再热器出口温度: 542℃◆给水温度: 285℃◆排烟温度:124.9℃◆一次风入口温度:28.9℃◆二次风入口温度:23.3℃◆预热器出口一次风温: 341.8℃◆预热器出口二次风温:359.8℃◆磨煤机入口风温:211℃◆锅炉计算效率:92.9%2. 试验目的为了确定本锅炉不投油助燃能够长期稳定燃烧所达到的最低负荷。

1.试验条件4.1 试验时应保证提供设计煤种或至少接近设计煤种,试验前提供入炉煤质化验单,确认煤质符合试验要求;4.2 炉膛火焰电视可以清晰地观察炉内火焰;4.3 燃烧器的火焰检测装置运行可靠;4.4 锅炉声光报警信号反应灵敏、准确;4.5 热控主要自动调节系统投入;并且运行平稳,调节品质良好;4.6 锅炉安全阀及PCV阀等均已校验完毕,可投用;4.7 锅炉灭火保护及其它各种联锁保护性能可靠;4.8 试验前,锅炉应在额定负荷的70%以上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所有的转动机械、热力系统等运行正常;4.9 试验期间吹灰系统、定排、连排禁止投入;4.10 锅炉各种监视、记录、检测仪表指示准确,省煤器出口烟气氧量表已经过校验,指示正确;4.11 制粉系统运行正常,煤粉细度已调整合适;4.12 检查汽机的高、低压旁路系统状态正常,并使其处于热备用状态;4.13 油系统运行,燃油和蒸汽供到炉前,随时做好投油准备工作;4.14 机组负荷调整已与网调联系妥当。

锅炉低负荷稳燃技术措施

锅炉低负荷稳燃技术措施

锅炉低负荷稳燃技术措施前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锅炉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设备,在工业生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中,锅炉的负荷是衡量锅炉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锅炉在运行时如果负荷低,将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需要采用一系列稳燃技术措施,以减少燃料消耗和减少污染排放,同时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低负荷锅炉稳燃技术措施合理选择锅炉类型首先,应根据不同的锅炉用途和负荷大小合理选择锅炉类型。

在选型时要考虑到锅炉额定输出功率,以及不同燃料热值等因素对锅炉所需的燃料量的影响。

优化燃烧系统设计针对不同的锅炉类型,应进行燃烧系统设计优化,以减少锅炉的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对于大型电厂和化工厂等高负荷锅炉,应采用复合式燃烧技术以增强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在低负荷下的污染物排放。

对于低负荷小型锅炉,应优化燃烧系统的结构,改变供氧方式,增强混合效果。

加强试运行与调试在新建锅炉或进行重大改造时,应当开展详细的试运行及调试工作。

试运行应覆盖不同负荷下的锅炉运行情况,同时需要注意燃烧情况、温度变化、排放浓度等参数。

在调试时要密切关注低负荷下的稳燃情况,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保障锅炉安全运行。

加强监测与管理在锅炉使用中,应加强对锅炉的监控及管理工作。

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同时,要做好焚烧控制和污染物处理设备的管理,确保焚烧控制的稳定性和污染物的排放达标。

增强人员技能在锅炉低负荷稳燃过程中,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锅炉的稳定运行。

因此,应加强对锅炉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能力和素质。

结论在锅炉低负荷稳燃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锅炉类型和负荷大小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

只有选择合适的锅炉类型、进行燃烧系统和监测管理优化、加强试运行及调试、培训操作人员等方面更加细致周到的工作,才能够保证锅炉的稳定运行,降低锅炉能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措施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措施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措施为了我厂实现节能环保型电厂,实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制定本燃烧优化调整卡。

但由于锅炉燃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调整方式不可能一一罗列,本卡只提供调整的思路和方向,运行人员要以现场实际为主,总结经验,更好的实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一、燃烧调整,首先要经常检查二次风门,一期的燃烧器摆角的活动情况,就地指示和CRT一致,四角的动作应同步,喷口是否完好,没有结渣等现象;检查喷口煤粉着火情况,煤粉不应出现离析情况,不贴墙不冲刷水冷壁,保证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稳定,在汽温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控制燃烧器摆角在水平位置,特别是在低负荷或者煤质较差的情况下,避免燃烧器摆角过低或过高,影响着火和燃烧稳定。

二、接班时详细了解煤种煤质情况,作为本班运行调整的依据。

加强与燃料部的沟通,及时掌握入炉煤种的变化。

三、根据煤质情况进行燃烧调整1、优质烟煤:挥发份Vad>35%,灰份Aad<12%,低位发热量Qnetar>22MJ/kg。

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在80℃以内,磨煤机风量偏值设置在5%左右,如果汽温能够满足要求则尽量加大下层磨煤机的出力,或者是运行下层磨煤机,以降低炉膛出口温度、排烟温度,有利于控制过热器再热器的金属壁温,降低排烟损失。

2、劣质烟煤:挥发份Vad<30%,灰份Aad>15%,全水分Mt>15%,低位发热量Qnet,ar<20MJ/kg。

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在80℃以上,磨煤机风量偏值设定偏小2%左右,就地注意观察着火距离,加强对制粉系统的监视,防止堵煤等现象,并做好燃烧恶化和锅炉灭火的事故预想。

3、燃用印尼煤,应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在70℃以内,风量偏值大于5%,同时加强吹灰。

4、有等离子的磨煤机的煤质必须达到挥发分Vad>30%灰份Aad<12%,低位发热量Qnetar>21MJ/kg,尤其是启动初期更应该保证煤质,才能保证着火稳定、燃烧完全。

锅炉低负荷稳燃措施

锅炉低负荷稳燃措施

锅炉低负荷稳燃措施摘要:时代在发展中,技术在进步,锅炉在以往的低负荷运行时,时常会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进而出现灭火、爆燃等状况,不利于锅炉的供热的稳定性。

因此,在新时代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对锅炉的运行模式进行优化,从多方入手来保证各环节操作的规范性,从而有效维持锅炉低负荷稳燃状态。

本文通过分析锅炉低负荷稳燃状态的原理,提出维持锅炉低负荷稳燃的具体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锅炉;低负荷稳燃;稳燃原理;具体措施随着人们对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火电稳定性越来越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关注,保证锅炉低负荷稳定燃烧是保证各火电厂发电量、生产效益的前提条件。

如何开展有效的锅炉低负荷稳燃措施,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能从锅炉低负荷运行环节来分析,针对不同环节提出有效的模式优化方法,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锅炉低负荷运行的稳定性,以此来提高各火电厂的生产效益,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用电需求。

一、锅炉低负荷稳燃原理目前,我厂采用的是旋流燃烧技术,相比直流燃烧技术具有更大的燃烧稳定性,这种锅炉运行方式能给火电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也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电力资源。

本文将对锅炉低负荷稳燃原理进行探究,就以旋流煤粉燃烧器w火焰为例。

这种锅炉在一次风时将煤粉通过拱上送到炉膛内,二次风一般分为两股分布在一次风外围,同时在二次风途径上设置轴向可调节叶片,从而让二次风旋转入炉。

同时该锅炉在提供二次风同时,还可以提供分级风,由分级风挡板调节风量大小,利用不同风次的相互带动作用,来为锅炉构建一个旋流燃烧器,从而增加锅炉燃烧热,提高锅炉低负荷燃烧稳定性。

应用旋流燃烧技术来维持锅炉低负荷稳燃状态,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该种锅炉二次风途径上的轴向叶片倾斜角度与分级风开度关系到锅炉低负荷稳燃状态,需要技术人员能控制好锅炉的内部结构,避免因设备原因而导致锅炉不能完成稳燃操作。

其次,旋流燃烧强度具有可调性,相关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煤粉的品质,对旋流强度做好调解,以便更好更轻松的保持稳燃状态。

2 锅炉燃烧调整及低负荷断油稳燃调试措施

2 锅炉燃烧调整及低负荷断油稳燃调试措施

GC-FA-2004-1190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发电供热机组扩建工程(2×300MW )#6锅炉燃烧初调整及低负荷稳燃调试方案编制单位: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审单位: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电力建设一公司山东诚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05年1月版次:第1 版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发电供热机组扩建工程(2×300MW )#6锅炉燃烧初调整及低负荷稳燃调试方案试验方案会签单编制单位: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审单位: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山东诚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本方案于____年__月__日经扬州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山东诚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四方锅炉专业讨论通过。

编写:初审:审核:批准: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发电供热机组扩建工程(2×300MW )#6锅炉燃烧调整及低负荷稳燃调试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1)2.调试目的 (1)3.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1)4.试验内容 (2)5.锅炉燃烧调整及低负荷断油稳燃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3)6.试验程序 (3)7.试验方法和步骤 (3)8.职责分工 (4)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5)1.编制依据1.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1992年版)1.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1.4《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1.5设计图纸及设备设明书2.调试目的锅炉燃烧的好坏对锅炉及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很大的影响,锅炉燃烧调整可以确保着火稳定,燃烧中心适中,火焰分布均匀,配风合理,避免结焦等,维持锅炉汽温、汽压和蒸发量稳定正常,使锅炉保持较高的经济性运行。

锅炉低负荷断油稳燃试验是锅炉带负荷试运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造成锅炉灭火事故,•甚至发生灭火打炮的恶性事故。

低热值煤掺烧稳燃及防治结焦措施

低热值煤掺烧稳燃及防治结焦措施

低负荷稳燃及防治结焦措施二期分厂开始大量掺烧低热值、低挥发分的燃煤,为保证机组在低负荷时的稳燃,防止锅炉灭火的发生,特制定以下措施: 机组在低负荷时应注意锅炉的稳燃,配风原则采用均等配风配风,各磨煤机出力尽量均等,保持炉内燃烧工况稳定,尤其是最下层制粉系统的出力,尽量保证出力在50~70t/h。

(1)油枪中心风油枪中心风根据锅炉燃烧情况,可逐渐关小,目前开度为50%,运行人员根据燃烧情况及机组负荷逐渐关小至20%~30%,操作时应缓慢。

(2)煤粉周界风煤粉周界风是提高煤粉气流的刚性,在低负荷时,周界风量过大将增加煤粉的着火热,造成煤粉气流着火困难,所以在低负荷时,减小周界风开度,降低煤粉气流的着火热,挡板开度关至5%~10%,防止燃烧器烧坏。

(3)燃烧器上部偏臵二次风偏臵二次风在燃烧不稳定时,尽量关小该挡板,缩小火球,该挡板开度关至30%~40%,缩小火球半径。

(4)燃烧器下部辅助风使用该挡板控制炉膛氧量,保证锅炉的稳定燃烧,各层风门挡板开度尽量一致。

最下层制粉系统运行时下部辅助风开度控制在80%以内。

(5)锅炉氧量锅炉氧量根据机组负荷进行控制,锅炉负荷550MW~500MW,适当降低锅炉氧量,提高锅炉温度,控制氧量在5~5.5%,当各层挡板调整完毕后,氧量不能满足运行需要时,适当开启上部备用制粉系统的二次风挡板。

(6)SOFA、CCOFA锅炉燃烧不稳定时,如受热面不超温的情况下,可以关小SOFA、CCOFA风挡板,保证炉膛燃烧区域的氧量,提高炉膛温度,保证燃烧。

(7)中间点过热度在保证各级受热面不超温的前提下,水冷壁出口温度留有充足的保护余量时(不应有报警值),尽可能的提高中间点温度,以提高炉膛温度,达到稳燃的效果。

(8)磨煤机调整磨煤机出口分离器温度应尽可能的提高,提高煤粉燃烧的初温,磨煤机热风调节门全开,分离器出口温度可控制在75℃~100℃之间,燃烧不稳定时,严禁随意增加煤量及一次风量,关小旁路风挡板开度,降低一次风速,提高煤粉浓度,稳定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M-2013JSZN091Y-JSXS02CS-06
海伟石化热电厂
锅炉分系统调试措施
(燃烧调整及低负荷断油)
江苏震宁电力工程公司
二零一五年九月
编制单位:江苏震宁电力工程公司
文件编号:M-2015HWSH091Y-HWSH02CS-06项目负责人:
工作人员:
会审单位:
批准单位:
海伟石化热电厂
锅炉分系统调试措施
(燃烧调整及低负荷断油)
会签单
编制单位签名日期江苏震宁电力工程公司
会审单位签名日期
批准单位签名日期
调试说明
本措施于年月日经海伟石化热电厂、安装公司、监理公司、调试所有关专业人员讨论通过。

编写:
审核:
批准:
目录
1. 编制依据 (6)
2. 编制目的 (6)
3. 调试对象及范围 (6)
4. 调试方法、工艺或流程 (7)
5.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8)
6. 调试步骤、作业程序 (8)
7. 安全技术措施 (9)
1. 编制依据
1.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一九九六年版)
1.2锅炉厂编制的《锅炉说明书》、《锅炉热力计算汇总表》
1.3《海伟石化热电厂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1.4《海伟石化热电厂锅炉给煤系统调试措施》
2. 编制目的
2.1通过对锅炉给煤系统、炉膛燃烧状况进行初步调整,保证锅炉在较佳的工况下运行。

2.2通过摸索锅炉低负荷稳燃范围及低负荷稳燃时间,保证机组能在低负荷断油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

3. 调试对象及范围
3.1调试对象
海伟石化热电厂锅炉为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绝热汽冷旋风分离器、平衡通风、炉前给料、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

锅炉设计燃用烟煤。

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

锅炉采用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三组空气预热器。

燃烧系统由炉膛燃烧室、旋风分离器、J型返料器和床下点火系统等组成。

锅炉规范
3.1 锅炉参数
额定蒸发量: 130 t/h
额定蒸汽压力: 9.81Mpa
额定蒸汽温度: 540 ℃
额定给水温度: 215 ℃
3.2 技术经济指标
锅炉排烟温度:~136℃
排污率:≤2%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计算热效率: 89.5%
锅炉保证热效率: 89%
燃料消耗量: 23.9T/H
一次热风温度: 180℃
二次热风温度: 163℃
一、二次风量比: 55:45
循环倍率: 20~25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2.5时)≥85%
锅炉燃用煤种资料
(1)煤种及煤质
1) 煤质分析资料:
3.2调试范围
3.2.1锅炉及其辅助系统
3.2.1.1炉前燃油系统
3.2.1.2锅炉烟风系统
3.2.1.3锅炉汽水系统
3.2.1.4锅炉减温水系统
3.2.1.5锅炉给煤系统
3.2.1.6锅炉灰渣系统
3.2.2与以上系统及其辅机相关的热工信号、联锁保护、程控及自动控制系统。

4. 调试方法、工艺或流程
4.1通过对给煤粒径进行调整,同时取样分析给煤粒径及锅炉飞灰、炉渣含碳量,确定给煤破碎系统较佳的运行工况。

4.2 通过对锅炉一/二次风配比、二次风配风方式、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及锅炉燃烧状况及运行参数进行调整,确定锅炉较佳的运行工况。

4.3 通过对返料风的调整,确定锅炉回料系统较佳的运行工况。

4.4 通过对锅炉燃烧状况及运行参数的调整,确定完全切除油枪的炉膛温度。

5.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5.1机组具备整套启动时的所有试运现场条件。

5.2机组具备整套启动时的所有设备条件。

5.3锅炉氧量表、排烟温度表指示正确。

5.4锅炉飞灰取样装置安装结束,具备使用条件
5.5热工条件
5.5.1 FSSS、DAS、SCS系统、所有热工仪表及声光报警装置具备投用条件。

5.5.2 锅炉系统各热工测点指示准确,表盘表计经校验合格。

5.5.3 锅炉各主、辅设备联锁保护系统投入运行。

5.6 锅炉燃用煤种接近设计煤质。

6. 调试步骤、作业程序
6.1燃烧初调整
6.1.1给煤粒径的初调整
通过观察炉内的燃烧状况,测定炉渣、飞灰含碳量,寻求给煤的最佳给煤粒径。

6.1.2调整一、二次风量及一、二次风配比符合设计要求。

6.1.3调整二次风配风方式,测定飞灰、炉渣含碳量。

根据冷态试验结果、燃烧状况等进行调整,注意给煤着火状况,调整过程中密切监视汽温、汽压变化,防止超温。

6.1.4过剩空气系数的调整
调整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测定飞灰、炉渣含碳量。

6.1.5回料阀的调整
根据实际运行中回料阀的压力及温度、各通风口管路流量指示判断返料正常与否,进行调整,以达到较理想的返料效果。

6.1.6锅炉正常运行时,保持炉内燃烧稳定,炉膛温度分布均匀。

6.1.7定期对锅炉燃用煤质进行化验分析,对炉渣、飞灰含碳量进行取样分析,定期对给煤粒径进行分析。

6.2低负荷断油稳燃
由于本锅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常规煤粉炉燃烧方式完全不同,投停油枪主要取决于炉膛温度,因此本试验主要确定完全切除油枪的炉膛温度。

根据设计煤种的试烧结果,当床温达到800℃,可以进行最后一只床下启动燃烧器的试切除工作,在切除过程中,床下启动燃烧器必须处于备用状态,以便随时投运,同时密切监视炉膛出口氧量及床温,一旦发现氧量上升并还存在上升趋势时,立即投运床下启动燃烧器。

逐步提高床温,反复进行床下启动燃烧器的试切除工作,直到找出切除后能稳定燃烧的最佳工作温度。

7. 安全技术措施
7.1参加调试工作的运行、调试、维护人员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防止人身事故发生。

7.2 炉膛灭火保护系统FSSS各项功能动作可靠并全部投入运行。

7.3低负荷断油稳燃试验过程中,加强检查监视各投入自动情况(例如:汽温自动、汽压自动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切为手动调整。

7.4运行调整中如出现异常,应暂停燃烧调整,若发生危及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时,可用事故按钮,并报告试运指挥部后处理。

7.5 以上未尽事宜,应符合《锅炉事故处理规程》的要求。

技术交底单位:技术交底人:技术交底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