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外用膏剂
350中药综合大纲

掌握常用防腐剂性质及应用;
了解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
第四章 粉碎、筛析
掌握粉碎的目的、方法和筛析的目的、方法;
掌握药物的特殊粉碎方法,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掌握微粉学的基本知识与概念及微粉学在中药制剂的应用;
了解常用粉碎与筛析机械的应用与保养情况。
第五章 散剂
第三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掌握中药材采收时间确定原则、各类中药材的采收时间;
掌握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方法及目的,了解中药材贮藏的方法。
第四章 中药的鉴定
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
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
了解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及内容。
掌握浓缩丸、糊丸、蜡丸的特点与制法;
了解丸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标准。
第十四章 胶剂
掌握胶剂原辅料的选择、特点、质量要求及制法;
熟悉阿胶的制备方法与设备;
了解胶剂的质量要求。
第十五章 胶囊剂
掌握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掌握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制法,硬胶囊药物填充和软胶囊内容物的要求。
掌握各种液体药剂的特点、制法和影响稳定性因素;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与亲水亲油平衡值的计算;
掌握增溶、助溶、乳化原理与方法;
熟悉干胶法制备乳剂和乳剂的稳定性。
第十章 注射剂
掌握注射剂的含义 、特点、分类和基本质量要求,
掌握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注射用水及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
掌握散剂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
掌握散剂的混合方法、特殊散剂的制备方法;
了解散剂的质量检查。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中药药剂学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课程编号:ZH21303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总学时72、理论课学时52、实验课学时20)学分:4适用对象:中药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课程简介: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中药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医疗密切相关,也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
为今后从事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和解决药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要保持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点,加强中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药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继承传统药剂与发展现代剂型相结合,尽量避免与其他学科不必要的内容重复。
在新内容上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扩展,如超细粉碎,超临界流体提取,半仿生提取,超声提取,絮凝沉淀,大孔树脂吸附,超滤,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冷冻干燥,一步制粒,凝胶剂,巴布剂,灌肠剂,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等等。
充分反映了中医药的新法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
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适用性。
本门课程大致分为4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药调剂”;第二部分以“药剂制备基础”为主,配合散剂、浸出药剂、液体药剂等剂型;第三部分为“中药剂型”,基本上按液体、半固体、固体、气体剂型顺序编排;第四部分为“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制剂与疗效”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2 PPT课件

白膏藥 宮粉 100℃ 1-1.5 黃白色
第四節 貼膏劑
❖ 貼膏劑系指提取物、飲片或和化學藥物 與適宜的基質和基材製成的供皮膚貼敷, 可產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類片狀外 用製劑。包括橡膠膏劑、凝膠膏劑(原 巴布膏劑)和貼劑等。
❖ 橡膠膏劑(橡膠基質) ❖ 凝膠膏劑(親水性材料基質) ❖ 貼劑(高分子材料基質)
沒藥30g 冰片15g
樟腦30g 肉桂10g 丁香15g
狗皮膏
❖ 製備:上二十九味,乳香、沒藥、丁香、肉桂分別 粉碎成粉末,與樟腦、冰片粉末配研,過篩,混勻; 其餘生川烏等二十三味酌予碎斷,與食用植物油 3495g同置鍋內炸枯,去渣,濾過,煉至滴水成珠。 另取紅丹1040~1140g,加入油內,攪勻,收膏, 將膏浸泡於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粉 末,攪勻,分攤於獸皮或布上,即得。
好均>1mg/ml (2)分子量低於1000,大分子難於擴散通過皮 膚屏障 (3)熔點低,以低於85℃為理想 (4)飽和水溶液的pH 在5-9 透皮給藥已選用的藥物: 性激素、心血管藥、神經系統藥、消炎鎮痛藥、 平喘藥
貼劑的常用材料
❖ 膜聚合物與骨架材料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 穩定無刺激性,生物相容性好,但耐油性較差 ❖ 可用熱塑法或溶劑法制備膜材
概念:
橡膠膏劑
特點: (1)橡膠膏劑粘著力強,不預熱可直接貼 於皮膚。 (2)不污染衣物,攜帶使用方便。 (3)但膏層較薄,藥效維持時間較短。
橡膠膏劑
橡膠膏劑的組成 1、裱背材料:漂白細布 2、膏料層 3、膏面覆蓋物
橡膠膏劑基質的組成
1、橡膠 2、溶劑:汽油、正己烷 3、增黏劑:松香。與氧化鋅形成松香酸鋅鹽。 4、軟化劑:凡士林、羊毛脂、液狀石蠟等;揮發性藥
大学《药剂学》考试大纲

《药剂学》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种,具有对学生把握课程的较强识别、区分能力。
Ⅱ、课程内容第一章药物剂型与药物制剂1. 掌握药剂学的概念、药剂学常用术语、药物剂型的作用和重要性、药用辅料的概念。
2. 熟悉药物剂型的分类、药用辅料的功能。
3. 了解药用辅料的分类第二章药物制剂的质量管理1. 掌握药物制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机构与职能、药物制剂生产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2. 熟悉质量保证的概念、内容;质量控制的概念、内容;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程序。
3. 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药品质量管理的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展历程、中心指导思想、基本内容。
第三章液体制剂1. 掌握高分子溶液剂的概念、特点与稳定性;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稳定剂及质量评价;乳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乳剂的不稳定现象等。
2. 熟悉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分类及用途;乳剂的制备、混悬剂的制备等。
3. 了解溶胶剂的概念与稳定性等。
第四章无菌制剂1. 掌握注射剂和滴眼剂的概念、特点与质量要求;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输液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剂对生产环境的要求等。
2. 熟悉热原的定义、污染途径、去除方法和检查方法;制药用水的分类及用途;过滤器的分类及特点;等渗的概念及计算。
3. 了解注射剂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特点和分类。
第五章浸出制剂1. 掌握常用浸出制剂的概念及制备方法。
2. 熟悉常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操作要点。
3. 了解浸出液的浓酸和干燥方法以及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第六章散剂1. 掌握粉碎、筛分、混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散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散剂的制备方法。
2. 熟悉散剂的质量检查与贮存。
3. 了解粉碎、筛分、混合的常用设备的特点与应用等。
第七章颗粒剂1. 掌握颗粒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湿法制粒的工艺流程和常用设备。
2. 熟悉颗粒剂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检查方法。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基本要求掌握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和软膏剂的一般检查项目和特殊检查项目;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熟悉常用附加剂对含量测定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了解复方制剂的分析。
第一节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1.方法:制剂分析是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甚至微生物测定方法,对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进行分析,以检验被检测的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
2.区别:制剂除含主药外,还含有赋形剂、稀释剂和附加剂(包括稳定剂、抗氧剂、防腐剂和着色剂等),这些附加成分的存在,常常会影响主药的测定,致使制剂分析复杂化。
3.检查:通常是符合药物规定要求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的。
因此,在制剂分析中对所有原料所做过的检查项目,不必重复。
制剂中如需进行杂质检查,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
4.制剂特殊检查:除对某些不稳定的药物制剂需增加必要的检查项目外,一般对小剂量片剂(或胶囊)等需检查均匀度;对具有某种物理特性的片剂(或胶囊)需检查溶出度;对某些特殊制剂(缓释、控释剂肠溶制剂)需检查释放度等等,以保证药物的有效、合理及安全。
5.与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区别:专属性和灵敏度要求更高。
(考虑性质、含量以及赋形剂、附加剂的影响;同时考虑复方制剂中其他成分的影响)。
6.计算:按标示量计算的百分含量表示,而不采用原料药的百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采用滴定分析时,含量测定结果用下式进行计算:(1)片剂: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W测×W/n//W样×S标×100%式中,W测为采用某种滴定方法测得的量(g);Wn/n为平均片(胶囊)重(g/片),W样为称取样品量(g);n为所称取片(胶囊)的个数;S标为标示量(g/片)(2)注射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W测/V×S×100%式中V准确量取样品的体积(ml);W测为采用某种滴定方法测得V(ml)样品中被测组分的量(mg);S为标示量(mg/ml)。
12第十二章外用膏剂

将两种聚乙二醇混合后,在水浴上加热至65℃,搅拌 至冷凝,即得。
❖ 注解
若需较硬基质,则可取等量混合后制备;若药物为水溶 液(6%-25%的量),则可用30-50g硬脂酸取代同重聚乙二醇 3350,以调节稠度。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例:甲基纤维素水溶型基质的制备
【处方】
甲基纤维素
2.0g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例:含有机铵皂的乳剂型基质
❖ 处方
硬脂酸 100g (油相基质、部分与三乙醇胺
蓖麻油
反应生成有机胺皂,作乳化剂) 油相
100g (调节稠度)
液体石蜡 100g (调节稠度)
三乙醇胺 8g(与硬脂酸反应生成有机胺皂,
作乳化剂)
甘油
40g (保湿剂)
羟苯乙酯 0.8g(防腐剂)
水相
蒸馏水 452g (水相)
甘油
2.0g
1%苯甲酸钠水溶液 2ml
蒸馏水
14ml
【制备】
(1)1%苯甲酸钠溶液的配制 称取 苯甲酸钠1g,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ml,即得。 (2)取甲基纤维素置于乳钵中,加 甘油研匀,然后边研边加入苯甲酸钠 水溶液及蒸馏水,研磨均匀,即得。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基质的选择
➢ 油脂性基质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服其强疏水性,常加
✓常用的乳化剂: 皂类、月桂醇硫酸钠、多元醇的脂肪酸、 聚山梨酯类(吐温)、乳化剂OP、 脱水山梨坦(司盘)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 常见乳剂型基质的乳化剂
水包油型乳剂基质
• 肥皂类 ⅰ一价皂 ⅱ新生皂
• 聚山梨酯类
• 脂肪烷基硫酸钠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
• 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 ⅰ平平加O ⅱ乳化剂OP
皮肤外用药大全〔软膏剂糊剂乳膏剂〕

加渗入渗出五五倍子细粉,搅匀离火放心灰意冷即得。主治:铍溃疡。用法:根据病情辨症用药:新鲜溃疡炎症明显者用I号外敷;溃疡面深创面清洁者用II号撒布;晚期溃组织增生明显,溃疡小面深,或溃疡未愈面封口者用III号换药,以上换药。
天天1-2次。
晚期者用II号,外搽,每日2-3次。外搽前可用白色外洗液:马齿苋30g。
艾叶,川椒、硼砂各10g,痒甚者加生蒲黄、当回各15g。
每日煎洗熏敷1次,每次30分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0.3护肤软膏配方:珍珠粉40g地龙粉200g煅月石粉60g凡士林700g制法:先将地龙洗净,晒干,低温干燥后,研细粉过120目罗筛,密封在玻璃瓶内。
并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
再用绷带包扎。
每隔1周换药1次。本品只限小面积使用。
2.10.8扫疥方软膏配方:硫磺100g轻粉25g黄丹50g凡士林825g制法:三味各研细末,逐渗透凡士林中,充分搅拌混合至匀,备用。主治:疥疮。用法:洗净患处。
日搽2-3次。
煎水熏洗外阴。
温水冲洗,再取一带线棉球,蘸满药膏寒冷入内,线头留于*外,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效佳。
2.10.11酒渣鼻软膏配方:轻粉6.5g苦杏仁8.5g樟脑大枫子仁核桃仁蓖麻子仁各12g羊毛脂10g凡士林加至100g制法:焙干后各研细末。
过120目筛后。
2.10.18鹅掌风软膏配方:狼毒10g黄柏20g苦参30g冰片5g凡士林50g制法:共研细末。
过100目筛,药末加渗透凡士林内调匀即得。主治:手、足癣。用法: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将药膏涂敷患部,每日2-3次,20天为1疗程。本品对鳞屑角化型疗效更佳。
外用膏剂(中药制药技术课件)

(5)其它因素
涂抹面积、药物浓度、使用次数、时间、性别、年 龄等
中药制药技术
贴膏剂
贴膏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 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
包括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贴剂等。 贴膏剂常用的背衬材料有棉布、无纺布、纸等; 常用的防粘材料有防粘纸、塑料薄膜、铝箔一聚乙烯复合膜、硬质纱布等。
(2)药物 2.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小的易于透过;>600较难透过
3.药物的浓度:浓度高易透过
(3)基质 4.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分散度大,透过率高;
5.药物油水分配系数KO/W:KO/W大,易穿透,但过大又下降;
(4)附加剂 6.药物的分子形式:分子型>解离型
(5)其它因素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然后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ⅡE黏附力测定第一法(初黏力 测定),应符合该品种的规定。
凝胶膏剂
3.赋形性试验:检查基质的凝固性 • 试验方法 取供试品1片,置37℃、相对湿度64%的恒温恒湿箱中30分钟,
取出,用夹子将供试品固定在一平整钢板上,钢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 60°,放置24小时,膏面应无流淌现象 4.含膏量测定:取巴布膏1片,除去盖衬,精密称定,按《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一部附录Ⅱ含膏量第二法检查,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工艺同黑膏药,只是下丹时油温要冷却到100℃时,缓缓加入宫 粉成膏,油温高,宫粉分解为氧化铅.
2PbCO3Pb(OH)2
PbO+CO2+H2O
黑膏药
黑膏药的质量检查
(1)外观 乌黑光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宜,摊涂均匀,无红斑,无飞边缺口。 (2)对皮肤无刺激性,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不脱落也不移动 (3)重量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定义
外用膏剂系选用相宜的基质与药物,采用适宜的 工艺过程与制法,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 一类制剂。
此类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等。 有的对皮肤起保护作用,有的对皮肤或粘膜起局 部治疗作用,也有的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软膏剂
分类 眼 膏 剂
硬 膏 剂 (铅硬膏、橡皮硬膏、贴膏剂)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 乳剂型基质特点
✓①不妨碍皮肤表面分泌物的分泌和水分蒸发,对皮肤正常 功能影响小; ✓②促进药物与表皮接触,药物的释放、穿透皮肤的性能均 比油脂性基质强; ✓③由于基质中水分的存在.增加了润滑性,易于涂布; ✓④乳化剂的存在使乳剂型基质比油脂性基质易于用水洗除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ⅱ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
用于调节其他基质的稠度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 油脂性基质 • 油脂类 (性质不稳定,易氧化酸败)
从植物或动物得到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 ⅰ植物油
用于调节其他基质的稠度 或 作为乳剂型基质的油相 易氧化酸败,需加抗氧剂
ⅱ豚脂
稳定性差,很少使用
ⅲ 硅酮
常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基质,不宜做眼膏基质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二、软膏剂的基质
烃 类: 凡士林、固体石蜡、液体石蜡
油脂性基质 类脂类: 羊毛脂、蜂蜡与鲸腊、硅酮
油脂类: 植物油、豚脂 油包水型: 脂肪酸山梨坦、二价金属皂
乳剂型基质
水包油型: 一价皂、月桂醇硫酸钠
水溶性基质: 聚乙二醇(PEG)的混合物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 乳剂型基质
油相 水相
水包油(O/W)型
乳化剂(混合乳化) 在一定的温度下
半固体的基质
油包水(W/O)型
✓常用的油相:硬脂酸、蜂蜡、石蜡、高级醇(十八醇)、 凡士林、液状石蜡、植物油(调节稠度)
✓常用的水相:水、可溶于水的成分 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 (保湿剂) 尼泊金类、三氯叔丁醇、山梨酸(防腐剂)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概述
基质
软膏剂
附加剂
包装
储藏
生产工艺
设备
质量检查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一、概 述
药物
定义:
软膏剂
基质 添加剂
助溶剂 防腐剂
乳化剂 增稠剂 抗氧剂 渗透促进剂
药物+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分类: 溶液型软膏剂
分散状态 混悬型软膏剂 乳剂型软膏剂
ⅱ蜂蜡与鲸蜡
二者均为弱的W/O型乳化剂,可在O/W型乳剂基质中起 增加稳定性的作用。不易酸败,可以调节稠度或稳定度。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医药白凡士林
医药黄凡士林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 乳剂型基质
分类
W/O型——“冷霜”; O/W型—— “雪花膏”。
乳剂型基质的组成
油相 (硬脂酸、蜂蜡、石蜡、高级脂肪酸) 水相 乳化剂 调稠剂(液状石蜡、凡士林或植物油调节稠度) 保湿剂(O/W型的乳剂型基质) 防腐剂
✓常用的乳化剂: 皂类、月桂醇硫酸钠、多元醇的脂肪酸、 聚山梨酯类(吐温)、乳化剂OP、 脱水山梨坦(司盘)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 常见乳剂型基质的乳化剂
水包油型乳剂基质
• 肥皂类 ⅰ一价皂 ⅱ新生皂
• 聚山梨酯类
• 脂肪烷基硫酸钠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
• 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 ⅰ平平加O ⅱ乳化剂OP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例: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乳剂型基质
❖ 处方
硬脂醇
22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5g
白凡士林
250g
羟苯乙酯
0.25g
羟苯丙酯
1.0g
丙二醇
120g
蒸馏水加至
1000g
(油相,辅助乳化剂) (乳化剂) (油相) (防腐剂) (防腐剂) (保湿剂) (水相)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例: 含聚山梨酯类的乳剂型基质
➢ 乳剂型基质不足
如O/W型基质外相含水量多,在储存过程中易霉变,常需 加人防腐剂; 同时水分易挥发而使软膏变硬,故常加入甘油、丙二醇、 山梨醇等作保湿剂,一般用量为5%—20%; 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如四环素、金霉素等不宜用乳剂型基 质制备软膏; 当O/W型软膏用于分泌物较多的皮肤病,如湿疹时,其吸 收的分泌物可重新透入皮肤(称反向吸收)而使炎症恶化,须 注意避免。
❖处方
硬脂酸
60 g
聚山梨酯80 44 g
油酸山梨坦80 16 g
硬脂醇
60 g
液状石蜡
90 g
白凡士林
60 g
甘油
100 g
山梨酸
2g
蒸馏水加至 1000 g
注解
处方中聚山梨酯80为主要 乳化剂 (O/W型), 油酸山梨 坦 (Span80)为反型乳化剂 (W/O型), 以调节适宜的 HLB值而形成稳定的乳剂基 质。硬脂醇为增稠剂制得的 乳剂型基质光亮细水长腻, 也可用单硬脂酸甘油酯代替 得到同样效果。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 油脂性基质
• 类脂类(化学性质较油脂类稳定,具表面活性作用和吸水性能)
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的酯及其混合物,多与 油脂性基质合用,可增加油脂性基质的吸水性。
ⅰ羊毛脂
①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类棕榈酸酯及游离胆固醇类 ②羊毛脂吸水性强,为W/O乳剂基质; ③常与凡士林合用
油膏型软膏剂 基质 乳膏型软膏剂
凝胶型软膏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软膏剂
二、软膏剂的基质
基质的要求
➢ 润滑无刺激,稠度适宜,易于涂布; ➢ 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配伍变化; ➢ 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 ➢ 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良好释药性能; ➢ 易洗除,不污染衣服。
基质的类型
➢ 油脂性基质 ➢ 乳剂型基质 ➢ 水溶性基质
第十二章 外用膏剂
例:含有机铵皂的乳剂型基质
❖ 处方
硬脂酸 100g (油相基质、部分与三乙醇胺
蓖麻油
反应生成有机胺皂,作乳化剂) 油相
100g (调节稠度)
液体石蜡 100g (调节稠度)
三乙醇胺 8g(与硬脂酸反应生成有机胺皂,
作乳化剂)
甘油
40g (保湿剂)
羟苯乙酯 0.8g(防腐剂)
水相
蒸馏水 452g (水相)
➢ 油脂性基质
• 烃类 (性质稳定,不易被皮肤吸收——保护性软膏)
由石油分馏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大部分是饱和烃
ⅰ凡士林
①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得
②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但释药性、穿透性 差,仅适用于皮肤表面病变 ③仅能吸收5%的水,故不适于大量渗出液的患 处
④可加入适量羊毛脂等吸水性较好的成分,增加 吸水性;加入表面活性剂,增加穿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