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诊断分析

合集下载

详细颈椎X线解读及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汇总

详细颈椎X线解读及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汇总

详细颈椎X线解读及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汇总
颈椎X线是所有医生都必须会看的基本功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及分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本文就为大家详细讲解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分型汇总,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来源:部分来源影像时间。

颈椎病×线临床诊断分析

颈椎病×线临床诊断分析

节突肥大增生 向侧方 突出能够通过 正位片进行详细观察 , 椎间隙宽度 的改变和病变部位 向后成角能够通过前屈 、 后伸侧位片观察。 总之, 在颈椎病的临床诊治 中随着X线、 T、 C 椎动脉造影以及脊髓 造影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 , 其诊疗效果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提高 , 同时也对此病的病因诊断效果进行 了明确的肯定, 由此在临床 中的应 用 日益广泛 。 但是 由于C 椎动脉造影以及脊髓造影其具有一定的创 T、 伤性或是检查费用昂贵等因素, 故在临床中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项 目,
病 患者 X线 诊 断 资 料 报告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
背部症状: 肩背部呈现肌 肉酸胀 疼痛症状。 其他 : 有很小一部分患者 出
现 双 下肢 及 躯 干 痛 、 木无 力 动 不灵 , 态 不 稳 等 。 麻 活 步
12 . 方 法
AF . 4 n / CE 2 9 g , P1 0 g L, A: . 4 n /L CA1 5 4 7 g/ 孕 酮 : . 2 : . 5 n L, 0
患者 , ,2 , 民 。 女 5岁 农 查体 发现 下 腹包 块 5 。 往 月经 规 律 , 期 月 既 周
3天 , 0 经期7 天 , -8 经量 中等 , 无痛经史。2 自然绝经 , 5岁 绝经后无异常 阴道流血 、 排液。个月前, 5 在某医院因“ 糖尿病 、 高血压、 药物性肝炎” 住
理曲度 自然站立位, 焦距 15 .m球管 中心对准患者下颌角摄的侧位片按 照弧的高度为 1 ±5 0 m, >17 2 .r 若 a . mm ̄ 过深 , l l l <7. 0mm为变直
如 为 负值 为 反 曲 。
2 结 果

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213 软产道裂伤 : .. 本组资料 中 1 例产妇因巨大儿 , 1 另 例产 妇 急 产 因 裂 伤 累及 阴道 后 穹 窿 及 子 宫 下 段 , 阴道 难 以 缝 合 , 经
开 腹 行 裂 伤修 补 术 。助 产 士 应 指 导 产 妇 适 时 正 确 使 用 腹 压 , 防 止 胎 儿娩 出过 快 , 掌握 会 阴后 一斜 切 开 术 的适 应 证 及 时 机 , 阴道手术规范、 柔 , 轻 发现 血 肿 应 切 开 血 肿 , 除 积 血 , 底 止 清 彻
综 上所 述 , 平 片 检 查 一 方 面 可 以 显 示 颈 椎 病 病 变 的 x线 部 位 、 围和 程 度 , 一 方 面 还 能 排 除 症 状 类 似 的 其 他 疾 病 。 范 另 同 时 x线 平 片 又 具 有 简 单 、 捷 、 廉 的 优 势 , 便 低 x线 平 片 与 临 床 结合 , 为 颈 椎 病 的诊 治 提 供 可 靠 依 据 。 能 5 参 考 文 献 [ ] 吴在德 , 1 吴肇汉 . 外科学 [ . 7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生 人
中 1例 经 产 妇 因疤 痕 子 宫 行 剖 宫 产 术 , 现 胎 盘 与 子 宫 壁关 发
[] 乐 2
杰 . 产 科 学 [ . 7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妇 M] 第 北 人
社 ,0 9 2 5— 0 . 2 0 :0 2 7
[] 余 文 君 . 索前 列 醇 直 肠 给 药 预 防 低 置 胎 盘 产 后 出血 3 米
2 9— 21 0 0.
中 , 摩 子 宫 同 时 热盐 水 纱 布 湿 热 敷 子 宫 后 子 宫 收 缩 转佳 。 1 按 例 产 妇 因 疤痕 子宫 、 大儿 行 剖 宫产 术 中 子宫 收 缩 乏 力 , 按 巨 经 摩 子 宫 , 用 宫 缩 剂 , yc 使 B—l h缝合 及 子 宫 动 脉 上 行 支 结 扎 后 n 观 察 3 i 出血 多 且 不 凝 , 虑 DC 遂 行 子 宫 次 全 切 除 术 。 0rn仍 a 考 I, 212 胎 盘 因素 : 盘 1 i 未 剥 离 可 脐 静 脉 注 入 内 加 缩 宫 .. 胎 5rn a 素 1 的 O9 OU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2 I 能 促 使 胎 盘 迅 速 剥 离 而 0I , I l 出血 少 , 盘 粘 连 、 留 及 时 行 清 官 术 可 减 少 出 血 , 组 资 料 胎 残 本

颈椎骨质增生x线标准

颈椎骨质增生x线标准

颈椎骨质增生x线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颈椎骨质增生,又称颈椎骨赘症,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主要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椎间盘高度减低、椎体前缘和椎间隙出现骨赘增生等病理改变。

该病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准确诊断颈椎骨质增生,医生常常会进行X线检查,通过X 线影像来判断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颈椎骨质增生X线标准的内容。

一、正位颈椎X线片检查正位颈椎X线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该检查能够显示颈椎的生理曲度和解剖结构,并观察任何异常变化。

通过正位颈椎X线片,医生可以发现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骨赘增生等病变。

1. 椎间盘退变:在正位颈椎X线片上,椎间盘的高度会减低,呈现出骨质密度增高,边缘模糊或呈锯齿状的改变。

少数病例中,还会有钙化的情况发生。

2. 椎间隙变窄:正常颈椎的椎间隙宽度均匀,而在颈椎骨质增生病变中,椎间隙的宽度会变窄,呈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状态。

3. 骨赘增生:在正位颈椎X线片上,常常可以看到椎体前缘和椎间隙出现骨赘增生的情况。

骨赘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呈尖端状,有的呈条状,有的呈环状,严重影响正常的椎管和神经根的通畅。

3. 骨赘增生:在侧位颈椎X线片上,骨赘增生的表现主要为椎体前缘和椎间隙出现不规则的骨质增生。

骨赘会压迫周围的神经根和血管,引起颈椎疼痛、神经受压症状等。

通过正位和侧位颈椎X线片的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颈椎骨质增生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但需要注意的是,X线检查只是一种辅助性检查方法,对于确定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在进行X线检查时,患者应配合医生的要求,保持体位正确,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X线检查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正位和侧位颈椎X线片的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颈椎的结构和异常变化,准确诊断颈椎骨质增生,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颈椎病的X线平片分析

颈椎病的X线平片分析

21 颈椎生理 曲度改变 .
本组患者测量颈椎生理 曲度改
变 的有 18例 , 6 %. 中变直 16例 ,s 形改变 5 , 9 占 2 其 0 “” 6例 反曲
2 例, 9 增大 7例 。 22 颈椎不 稳或前后 滑脱 . 表 现为椎 体 自然弧度 消失 , 病变椎体 曲度呈阶梯状错落感 , 可形成各关节特别是椎小关节
质硬化、 间孔 变形、 管狭窄是颈椎病诊断 的可靠指征 , 带 椎 椎 韧
钙化、 钩椎 关节变尖或横 向增 生是 颈椎病诊 断的重要征 象。
【 关键词 】颈椎病
增生
椎 间隙狭 窄 x 线表现
颈椎病 即颈椎椎 间盘退行 性改变及其 继发病 理改变 累及 周围组织 结构( 神经根 、 脊髓 、 椎动脉 、 交感神 经等 ) 出现相应的
( 收稿 日期 :0 1 0 — 1 2 1-6 1)
验结果时 , : 如 中老年 患者 有腰 酸背痛 、 活动障碍 、 头晕乏力 、 红
颈 椎 病 的 ×线 平0 7 3 ) 3 0 1
【 要 】目的 探讨颈椎病 x线平片的影像 学特点。 摘 方法
的形态外 , 还可见双核 、 子核 , 多可见 4核 。有 的浆细胞像 母 最 蝌蚪样 , 还有的呈火焰状 , 红色突起 , 细胞核圆整 , 或者 扁圆 , 有 的居 中如早幼 、 中幼红 细胞 , 染色质呈 紫红色 , 颗粒 粗而深染 ,
[] 王淑娟 , 1 朱立军. 多发性 骨髓瘤及其实验室诊断[. J中华检验医学杂 ]
的侧 突, 均可直接作用颈椎局部 , 引起偏侧性骨质增生 , 以对抗 过高的应力 , 于是便 出现 当颈椎一 侧性失稳 , 另一 侧也受到不
23 椎 间隙狭窄 本组 9 . 8例有此征象 , 3%. 占 1 此征象是

如何看颈腰椎X光片(课堂PPT)

如何看颈腰椎X光片(课堂PPT)

• ④环枢关节半脱位:张口位 上若环椎侧块偏移、齿状突
不居中、两侧环枢关节间隙
不等宽,是环枢关节半脱位 的X线征。
10
• ⑤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性改变:正位片上如显示单个椎间隙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说明该相邻椎体有陈旧性损伤或椎间 盘变性,病损一侧或两侧钩突变尖、密度增高。严重者钩 突骨质增生往外突向椎间孔,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形狭窄。 患者一般有病损部位神经支配区的根性刺激症状或牵扯性 疼痛症状。如肩、肘、上肢的疼痛、麻胀以及不同程度的 功能障碍、麻木、肌萎缩等。突向横突孔的骨赘可刺激或 压迫椎动脉,产生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障碍的症状。由 于钩椎关节增生性改变是一个慢性渐进过程,所以患者具 有反复发作、间歇缓解的特点。
11
胸椎的X线平片检查
12
单个椎间隙相邻椎体的增生性改变
• 提示该相邻椎体有陈 旧性损伤或异常的应 力存在。临床症状有: 相对应肋间神经分布 区的疼痛和相应交感 神经支配脏器的功能 紊乱症状。这些症状 常由于过度劳累和气 候变化而诱发或加剧。 例如,胸椎正位片显 示胸第8、9相对应椎 体右侧骨赘形成,则 患者一般有右侧季肋 部的慢性疼痛和胃肠、 胆道功能紊乱症状, 仅是其程度不等而已。
18
如何看X片
19
加盟商发过来的X线片(1)
20
加盟商发过来的X线片(2)
21
加盟商发过来的X线片(3)
22
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X线检查:信息不全,有很大限度。 CT检查:骨结构或钙化性病变优于平片;可显示 部分椎间盘突出。 MRI :清楚显示上述解剖结构、病理异常。椎体附 件骨折线逊于CT。
13
下胸段椎体楔形改变
• 多见于第11、12胸椎。如该椎体无明显的 骨质增生性改变且骨结构正常,则属于正 常范围,无临床意义。若该楔形改变的椎 体有明显的骨赘形成。则属于陈旧性压缩 骨折。此类患者,一般有下腹不适、腹股 沟牵扯痛或者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

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

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确诊的颈椎病患者病例74例,观察其X线平片,对结过作分析。

结果 74例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生理弯曲异常等明显X线平片特征。

结论 X线平片在颈椎病的诊断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颈椎病 X线平片影像特点【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69-02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

近年,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MRI等技术对颈椎病的诊断也日趋明确,但X线平片检查,仍是常规颈椎病诊断的首选方法[2]。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确诊的74例颈椎病患者,对其X线平片作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基本资料本组病例共计7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19~64岁; 19~30岁8例,31~45岁25例,46~60岁32例,60~68岁7例。

病程最长6年,最短1个月。

2、检查方法诊断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标准[3],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使用曝光条件,74例患者均摄取颈椎站立前后正位、侧位、左右双斜位,必要时加摄过伸过屈位平片。

二、结果1、X线平片表现通过X线检查发现,74例病患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32例(43.24%),椎体骨质增生13例(17.57%),椎间孔变形4例(5.41%),椎间隙变小6例(8.11%),韧带钙化11例(14.86%),椎体失稳5例(6.76%),钩突增生3例(4.05%),具体统计见表1。

表1 74例颈椎病患者X线平片表现X线平片特征例数比例(%)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32 43.24椎体骨质增生 13 17.57椎间孔变形 4 5.41椎间隙变小 6 8.11韧带钙化 11 14.86椎体失稳 5 6.76钩突增生 3 4.05总计 74 100.002、结果分析 1.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表现为变直、“S”型改变、反曲和曲度增大,其中,以变直14例(43.75%)和“S”型改变12(37.5%)占绝大部分比例。

颈椎病x光片报告

颈椎病x光片报告

颈椎病X光片报告摘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骨科疾病,临床上常采用X光片来帮助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病X光片报告的步骤和内容,包括胸椎正位X光片、侧位X光片、斜位X光片和测量椎间隙等内容。

读者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如何阅读和解读颈椎病X 光片报告。

1. 胸椎正位X光片首先,医生会观察胸椎正位X光片。

在这张X光片上,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应该保持正直,胸椎处于正常的生理曲度。

医生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椎体:观察椎体的形态和间隙是否均匀,是否存在骨质增生等异常情况;•椎间隙:测量相邻椎体间的间隙是否均匀,有无异常的椎间隙变窄或增宽;•椎间盘:观察椎间盘的高度和密度是否正常,有无退化或突出;•椎管:观察横断面内椎管的大小和形态,有无异常的椎管狭窄。

2. 侧位X光片接下来,医生会观察侧位X光片。

在这张X光片上,医生可以看到颈椎的前弯曲度和后弯曲度。

主要观察以下方面的信息:•弯曲度: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是否正常,有无过度前屈或后屈;•椎间隙:测量相邻椎体间的间隙是否均匀,有无异常的椎间隙变窄或增宽;•椎间盘:观察椎间盘的高度和密度是否正常,有无退化或突出;•椎管:观察横断面内椎管的大小和形态,有无异常的椎管狭窄。

3. 斜位X光片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还会要求患者进行斜位X光片的拍摄。

这种X光片可以更好地观察颈椎的椎间关节和椎间孔。

医生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椎间关节:观察椎间关节的大小和形态,有无关节增生或关节囊肿;•椎间孔:观察椎间孔的大小和形态,有无异常的椎间孔狭窄;•椎体:观察椎体的形态和间隙是否均匀,是否存在骨质增生等异常情况。

4. 测量椎间隙对于颈椎病X光片报告,还需要测量椎间隙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相邻的椎体之间应该保持均匀的间隙。

医生会测量椎间隙的前后和左右大小,以评估椎间隙变窄或增宽的程度。

结论综上所述,颈椎病X光片报告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

通过胸椎正位X光片、侧位X光片、斜位X光片和测量椎间隙等步骤,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颈椎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颈椎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特点,探究其诊断价值。

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病患共计200例为研究对象。

颈椎骨质增生100例,腰椎骨质增生100例。

对其开展x线诊断,分析临床价值。

结果:颈椎增生病患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节段性骨质、椎间孔、椎间隙以及生理曲线病理性变化。

C4椎以上生理曲线变化存在反张情况者共计33例,C5-6椎段前后软组织中合并斑片样变化者共计16例。

颈椎边缘骨质增白硬化,边界锋利,存在星点样或者唇样骨致密影,椎间隙非均匀性狭窄,椎体形态呈现出扁长方形。

腰椎骨质增生者中:I级53 例,II级32例,III级15例。

结论:与其他在方式相比,X现平片在诊断颈椎以及腰椎增生方面有着独到优势,其不但能显示出增生发生位置、病变范围和程度,同时能排除引致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进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性依据。

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诊断价值
骨质增生为中老年常见骨科疾病,其属于退行性病变的一种,一般发生在脊椎、腰椎等活动度大、高负荷的关节部位。

长期伏案工作者为颈腰椎骨质增生的好发群体[1]。

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腰椎和颈椎生理曲度和关节结构发生形态学改变,脊髓或者神经根受到压迫,进而影响血供,引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X线检查对于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灵敏性较高,即便在CT,MRI等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其仍不失为诊断上述疾病的首选方式。

为了分析颈椎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情况,结合实际,本文择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病患共计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x线检查,全面分析这种检查方式在诊断上述疾病中的临床表现,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病患共计200例为研究对象。

颈椎以及腰椎增生各100例。

腰椎增生者男40例,女60例。

年龄区间为19.63-85.22岁,平均年龄为
(55.28±12.25)岁。

病患临床表现:反复性局部腰骶部疼痛、下肢发麻、牵涉性疼痛、腰部僵直,错位感。

颈椎增生者男63例,女37例。

年龄区间为20.25-82.33岁,平均年龄为
(57.87±10.36)岁。

病患临床表现:四肢无力、颈部背部疼痛、向臂部和手指方向放射,手指麻木,个别病患耳鸣、呕吐、向肩部放射、自感颈部强直、局部肌肉僵硬等。

1.2方法
本实验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R设备,对病患开展X摄片,颈腰椎检查方式:X线球管中心线对准第三腰椎垂直摄入,距离为100cm。

开展腰椎正位片、侧位片检查,颈椎侧位和双斜位检查。

2.
结果
2.1颈椎增生X线表现
100例颈椎增生病患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节段性骨质、椎间孔、椎间隙以及生理曲线病理性变化。

其中C4椎以上生理曲线变化存在反张情况者共计33例,C5-6椎段前后软组织中合并斑片样变化者共计16例.侧位片:颈椎边缘骨质增白硬化,边界锋利,存在星点样或者唇样骨致密影,椎间隙非均匀性狭窄,椎体形态呈现出扁长方形。

2.2腰椎增生X线表现
生理曲线消失,变直僵硬,部分病患反张。

小关节面骨质增臼关节间隙狭窄。

韧带软组织内存在仿骨样浅淡斑片状钙化影。

钙化灶方向和韧带纵轴相一致。

斜位片证实,存在增生的椎体节段之间缩小,边缘毛躁不规则。

经检查证实,腰椎骨质增生者中:I级53 例,表现为生理曲度正常或稍微变直,腰椎序列正常。

椎体边缘轻度唇样增生。

II级32例,表现为脊柱弯曲轻度变化,曲度过度前凸,变直。

或者轻度后凸,侧弯,小关节半脱位。

脊椎稳定性不佳,椎体呈现出轻度滑落。

边缘增生呈现为鸟嘴样骨赘。

III级15例,表现为脊椎曲度显著改变,曲度后凸、侧弯,小关节呈现为半脱位,脊柱稳定性不佳,椎体滑落明显,可见骨桥。

椎体上下缘骨质光滑性不佳,严重者出现虫蚀样,椎间隙狭窄。

3.
讨论
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生和创伤、年龄、劳损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病患关节软骨变形,软骨下骨质和关节边缘出现反应性增生。

退行性病变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多见,这一点和颈椎骨质增生不同。

病理性增生一般存在腰部外伤史以及长期慢性劳损史,受累椎体呈现压缩性骨折/楔形变化,受伤椎体边缘为常见增生部位。

经常规X线检查,能区分病理性以及退行性增生[2]。

就病理学角度来讲,腰椎骨质增生指的是负重关节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

干骺端血流上升,且存在滑膜炎。

软骨变性为腰椎骨质增生的主要特征,其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且程度逐渐严重。

但凡损伤软骨的病变,均会继发本疾病。

比如创伤、劳损、感染等等。

在疾病早期,患者软骨表面碎裂,细胞增生,软骨面向纵向裂开,结晶沉淀在此,另外也存在软骨修复以及骨赘增生现象。

到了疾病晚期,软骨组织彻底破坏,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呈现为局灶性坏死。

颈椎骨质增生属于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其主要为发生在颈椎产生的症状,临床上也称其为颈椎病。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均会出现退行性骨关节改变,在病理因素的影响下,这种退行性变化提早出现,例如:内分泌疾病、先天畸形、外伤、坐姿不正你等等。

因修复机能无法适应,进而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疾病早期X线无明显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自然生理改变,进而表现出相关临床症状[3]。

颈椎骨质增生常见于伏案工作人员中,因长期保持该姿势,令颈椎失去正常生理曲线弧度,椎间盘和椎体长时间受压,令纤维环增厚,软骨组织变薄,破损位置难以修复,形成“唇样”改变,周围韧带长时间牵拉。

导致疲劳,血液循环异常,令韧带增厚、钙质沉积,最终发生骨化和软组织内结节样钙化改变[4]。

骨化累积在椎间隙、椎体和椎间孔等位置,产生占位效应,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和椎管孔径改变,进而压迫神经,产生诸多临床症状。

与其他在方式相比,X现平片在诊断颈椎以及腰椎增生方面有着独到优势,其不但能显示出增生发生位置、病变范围和程度,同时能排除引致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进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性依据。

有文献证实,开展颈椎/腰椎X线平片检查,在诊断小关节骨质增生检出率比CT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X线设备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检查范围也比较广泛。

骨质增生发生率较高,在疾病影响下,功能障碍,畸形以及疼痛会对病患的身心健康,但尽早开展临床干预,能延缓患者疾病发展,因此提倡病患在出现临床症
状之前,就进行X线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病变。

[参考文献]
[1]陈雨茜. 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9):150-152.
[2]张丛伟陈万凯. 青年腰椎骨质增生病因分析与X线诊断[J].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5.
[3]宋恬. 中青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摄片特点[J]. 上海医学, 2011, 34(4):309-311.
[4]张锋, 周钢, 王顺生,等. 颈椎病327例X线诊断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s1):5-6.
第一作者:汪春春质控办科室。

第二作者:胡强骨伤康复科。

第三作者:陈波珍八病区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4年1月27日。

职称:护师。

出生地:江西省南昌市新
建县。

研究方向:临床应用。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