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1 mol白磷(s)转化为1 mol红磷,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P4(白,s)+5O2(g)===2P2O5(s)ΔH14P(红,s)+5O2(g)===2P2O5(s)Δ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1=ΔH2 B.ΔH1>ΔH2C.ΔH1<ΔH2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略2. 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L 1 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 B.75 mL 0.5mol·L-1 CaCl2溶液C.150 mL 0.75 mol·L-1 CaCl2溶液 D.75 mL 2 mol ·L-1NaCl溶液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1 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2 mol ·L-1,A、Cl-浓度为3mol ·L-1,错误;B、Cl-浓度为1mol ·L-1,错误;C、Cl-浓度为1.5mol ·L-1,错误;D、Cl-浓度为2 mol ·L-1,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3. 属于人工固氮作用的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C.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人工固氮是在人为因素下使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据此解答.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是在人为因素下使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属于人工固氮,故A选;B.NH3氧化制NO,是不同化合态氮元素之间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不选;C.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属于自然固氮,故C不选;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是不同化合态氮元素之间转化,不属于固氮,故不选;故选A.4. 若将反应:Zn+H2SO4====ZnSO4+H2↑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溶液是稀硫酸B.c溶液颜色变蓝C.b极发生氧化反应D.a极是铜棒参考答案:A略5. 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B.C.D.参考答案:D略6. 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O2- B.S2- C.Mg2+ D.Cl-参考答案:B略7. 右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是(A)40℃时,将35克食盐溶于100克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是31.6%(C)60℃时,200克水中溶解80克硫酸铜达饱和.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克硫酸铜晶体(D)30℃时,将35克硝酸钾和35克食盐同时溶于100克水中, 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参考答案:D8. 饱和一元醇C7H15OH,发生消去反应时,若可以得到两种单烯烃,则该醇的结构简式是参考答案:D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参考答案:D略10. 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下结构的化合物:现在试剂:①KMnO4酸性溶液;②H2/Ni;③Ag(NH3)2OH;④新制Cu(OH)2,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参考答案:A略11. 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

高二化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莱钢高中高二化学期末检测试题试卷分析高二化学备课组一、试题结构及其特点1、试题总体评价:全卷满分100分,分Ⅰ、Ⅱ卷,客观试题题44分,主观性试题56分。

试题共23道题,第Ⅰ卷18个小题,全部为单选题,共44分,第Ⅱ卷为填空、计算等共5个学科内综合题,共56分。

试题以高二学生应该掌握的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溶液的pH计算的主干知识为命题的载体,灵活的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

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化学计算的能力等。

试卷知识面分布很广,试题注重对双基的考查,试卷题量适中。

2、试题特点①覆盖面广:试题考察内容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及必修内容,覆盖面广,考察全面。

②、综合度较高,区分较大。

该试题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试题针对高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抽查全校181份化学试卷,其中,及格线60分以上人员为78人,莱芜化学有效线为58分。

③、题量较大本套试题共23个题,其中涉及到计算的有7个题之多,其中第20大题的2个计算题,很多学生因计算能力较差而失分,也可导致部分题目无时间去做,或部分题目考虑不全。

④、能体现新课改要求新课改要求学生能自己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概括、自主完善知识体系,并能和是常生产生活相结合,所以在本套试题中,有许多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题目,如一大题的2、4小题、19题,实验题等。

⑤、突出主干知识本册选修中的三大章内容在本套试题中得到突出地体现。

如化学平衡、离子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二、学生答卷分析1.教学成效:⑴、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⑵、有些学生对图象图表的分析能力较强。

⑶、有些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⑷、有些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比较透彻。

2.存在问题:⑴学生化学学习基础较薄弱,对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不深、不透;化学用语的含义和书写较差。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一、抽样数二、难度系数1、每一小题难度系数①Ⅰ卷选择题②Ⅱ卷非选择题2、整体难度系数:0.823、试卷的整体难度:容易三、错误分析选择题部分除17题外,其他题难度很小,几乎没有区分度,看不出有明显的错误;填空题19题主要错在AgNO3水溶液的电解方程式的书写上,如反应物写错,方程式没有配平,反应条件“电解”缺少,对于常见几种电解质离子的放电顺序模糊,电解方程式不熟悉,导致电极产物判断失误,得出错误的比例关系式。

填空题22题考查的是弱电解质的基础知识,本身并不难,但由于这部分内容较多同时很繁杂,学生学习时理解不透彻,加上练习量较小,容易遗忘,学生答题时往往理解不透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真正含义,分不清水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离子浓度、Ph的关系,导致得分偏低。

选择题17题是整套试卷中得分最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只考虑到加热对弱电解质NH3·H2O电离的促进作用,而没有考虑到NH3·H2O的不稳定性,加热容易分解生成NH3和H2O,本题对学生考虑问题的缜密性、全面性、系统性是一次很好的检测,也是试卷的亮点之一。

建议以后加强对学生的电解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加大弱电解质的概念练习,彻底让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部分电离的含义。

四、总体评价试卷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基本能力较高,及格人数完全符合学校既定要求,学生得分上获得全面的大丰收。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试卷难度太小,学生得分普遍很高,同比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我校学生得分差别悬殊,试题没有区分度,九十分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太大,掩盖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学生来说,平时学习刻苦的这一次成绩没有多大的优势,可能导致以后学习化学过程中有负面影响,认为学与不学都差不多,平时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学化学。

建议以后试卷控制整体难度,有一定的区分度,既能反映学生学的实际情况,又能体现教师教的水平,做到有信度又有效度,让考试真正的为提高“教”与“学”双方服务。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本次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总体上难度适中,考察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兼具一定的区分度。

下面就试卷质量进行详细分析。

一、试卷结构本次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总计3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总计70分。

整张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知识点分布试卷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也兼具一定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具体知识点分布如下:1、基本概念:试卷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了重点考察,如物质的量、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

2、基础理论:试卷涉及了四大平衡理论、电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等。

3、元素化合物:试卷对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和转化进行了考察,如氮、硫、铁等元素。

4、有机化学:试卷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进行了重点考察,如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基本结构等。

5、化学实验:试卷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了考察,如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等。

三、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其中选择题难度较低,适合大部分学生;非选择题中部分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对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体来说,试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四、建议与改进1、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考察,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增加对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和题型多样性,以提高试卷的区分度和挑战性。

4、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察,包括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总之,本次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总体质量较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有效的测试平台。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加强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最新台州市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最新台州市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台州市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试卷分析XXX中学XXX一、命题背景本次命题是以《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为本,依托省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根据台州市教研室的要求对市内11所省一级重点中学全体高二学生进行命题,且难度系数控制在0.65—0.68之间。

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化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阅读解题能力等科学素养的考查。

试卷对教材各章内容都有一定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内容,无偏题、怪题,总体难度控制得较好(实测为0.691)。

二. 试卷结构本次化学试卷的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全卷共32题,其中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主观题7题,共50分。

选择题与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1:1。

三、试卷内容分布情况四、试卷成绩统计表2 201X年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各校成绩统计简表学校考生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标准分差异系数优秀率优良率及格率台州中学93075.91002514.370.47320.79833.01186.34496.667天台中学 796 75.8 100 20 14.393 0.466 20.831 32.915 85.804 96.859 温岭中学 123375.7 100 12 14.823 0.446 21.452 33.739 83.698 97.161 路桥中学 609 72.8 99 31 14.65 0.253 21.202 24.631 79.31 95.567 台州一中 916 70 100 17 16.522 0.055 23.912 22.598 71.725 92.904 总体 8764 69.1 100 1217.224.863 207090黄岩中学 621 67.8 99 22 16.733 -0.077 24.217 17.713 65.862 90.177 温岭二中 636 66.6 99 12 16.714 -0.149 24.189 16.824 64.308 91.667 仙居中学 742 66.6 99 1617.46 -0.143 25.269 19.272 64.151 88.005 三门中学 709 64.2 99 13 18.354 -0.267 26.562 14.386 59.803 84.767 回浦中学 704 60.7 95 12 16.327 -0.514 23.629 6.108 51.705 83.381 新河中学86858.49215 17.141 -0.624 24.808 5.069 46.083 78.687表3 201X 年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各校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简表学校 100—90 90—80 80—70 70—60 60—50 50—40 40—30 30—20 20—10 10—0 台州中学 166 261 235 147 72 27 17 5 0 0 天台中学 130 245 180 139 54 34 10 4 0 0 温岭中学 223 375 268 181 101 62 19 3 1 0 路桥中学 68 170 144 107 69 35 16 0 0 0 台州一中 101 205 199 171 125 70 35 8 2 0 总体 930 1957 1801 1597 1170761 402 128 18 0 黄岩中学 52 130 123 116 99 67 30 4 0 0 温岭二中 47 125 120 130 105 69 29 9 2 0 仙居中学 63 148 130 149 110 83 49 8 2 0 三门中学 57 111 131 139 115 81 42 29 4 0 回浦中学 12 81 141 148 137 102 60 21 2 0 新河中学1110613017018313195375五、学生得分情况统计表4 客观题学生答题统计情况表(八校)分数段人数 学校表6 主观题各题答题统计情况表六、学生答题典型错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题:对聚氯乙烯塑料和苯酚的应用了解遗忘。

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2024学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2024学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2024学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W、Z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减B.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递减C.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D.最低价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X比W强2、《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易溶于水形成浅绿色溶液B.朴消(Na2SO4·10H2O)也叫明矾,可用作净水剂C.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D.上文中描述的是碳与绿矾反应生成“高温铁水”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淀粉遇I2变蓝B.海水晒盐C.石油分馏得到柴油D.从煤焦油获得苯、甲苯4、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HF是还原产物C.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5、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L pH=1的乙酸溶液中H+数小于0.1N A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C.28g乙烯和丙烯所含碳氢键的数目为4N A D.1 mol 甲基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7、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C.若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为1mol,则完全燃烧生成3molH2OD.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二化学学科试卷分析与解读

高二化学学科试卷分析与解读

高二化学学科试卷分析与解读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它在高中阶段被列为一门必修学科。

在高二学年,学生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高二化学学科试卷的特点和应试策略,本文将对高二化学学科试卷进行分析与解读。

首先,我们来分析高二化学学科试卷的整体结构。

一般而言,高二化学学科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定义概念、化学方程式、实验结果解读等。

非选择题则更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常包括计算题、图表题、实验设计等。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高二化学学科试卷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对于选择题,学生在做题时应注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然后逐个选项仔细比较,最后选择正确答案。

此外,对于选择题而言,背诵和理解化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做计算题时,学生要注意单位换算和数据整理,确保计算过程准确无误。

对于图表题和实验设计题,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实验方法和相关知识,合理解答问题,并给出充分的解释。

在解答非选择题时,学生应先审题,理清思路。

对于计算题和图表题,我们可以通过构建逻辑框架来解决问题。

化学计算往往需要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和熟悉各种计算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对于图表题,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图表中的数据,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在实验设计题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并针对实验结果给出有力的解释。

除了解题技巧,高二化学学科试卷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扩展和深化理解。

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论证。

此外,在解答实际应用题时,学生需要将所学化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举一反三,拓宽思路。

综上所述,高二化学学科试卷分析与解读,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主动拓展和深化化学知识。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小城子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小城子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小城子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多选题)实验室里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中,必需的操作步骤有A.分液B.过滤C.溶解D.蒸发结晶参考答案:BCD试题分析:实验室里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中,必需的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答案选BCD。

2.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①Na2SiO3 ②CaCO3 ③CaSiO3 ④SiO2 ⑤Na2CO3 ⑥CaO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参考答案:C略3. 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即熔溶于自身的洁净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

他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就熔化,又在日落后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

故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或用作夏日防暑的枕垫或坐垫,这些物质可称之为热材料。

现有几种盐的结晶水合物有关数据如下:根据上述数据和实用性考虑,实际运用时常采用的物质应该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略4. 下列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 NaOH+HCl=NaCl+H2OB. 2Na+2H2O=2NaOH+H2↑C. CaO+H2O=Ca(OH)2D. Cl2+H2O=HCl=HCl+HClO 参考答案:B略5. 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③与浓硫酸共热到170℃④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加成⑤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⑥与新制的Cu(OH)2共热A.①③④②⑥ B.①③④②⑤ C.②④①⑤⑥ D.②④①⑥⑤参考答案:C略6. 在一个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气体和2 L Y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 2Q(g)+nR(g)当反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大5%,X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式中n的值为A.3 B.4 C.5 D.6参考答案:D7.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H2S2H+ + S2-B. HClO = H+ +ClO-C. CH3COONH4NH4+ +CH3COO-D. H2CO3H+ + HCO3-参考答案:D略8. 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的碱过量 B.生成的盐发生水解C.反应后溶液中c(A-) = c(M+) D.混合前酸与碱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参考答案:C9. 在100ml 0.01mol/LKCl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的Ksp=1.8×10-10)A.有AgCl沉淀析出 B.无AgCl沉淀C.有沉淀,但不是AgCl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10. 将pH=3的盐酸a L 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混合液均呈中性;①1×10﹣3mol﹣1的氨水bL②c(OH﹣)=1×10﹣3mol﹣1的氨水cL③c(OH﹣)=1×10﹣3mol﹣1的Ba(OH)2的溶液dL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A.b>a=d>c B.a=b>c>dC.a=b>d>c D.c>a=d>b参考答案:A解:(1)pH=3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10﹣3 mol/L,①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10﹣3 mol/L,②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所以②中氨水的浓度大于1×10﹣3mol/L,③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1×10﹣3 mol/L.(2)盐酸和氢氧化钡都是强电解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中和时是1:1的关系,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所以a、d的体积相等,即a=d;(3)②的氨水浓度大于①的浓度,中和相同物质的量的盐酸,氨水的浓度越大,使用的氨水的体积越小,所以c<b.(4)盐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的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后使溶液呈酸性,要想使溶液呈中性,氨水的物质的量应稍微比盐酸的大些,当盐酸浓度和氨水的浓度相等时,氨水的体积b应大于盐酸的体积a,即溶液的体积a<b.(5)②③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电解质,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所以氨水的浓度大于③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中和相同物质的量的氢离子时,②所用的氨水的体积小于③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即c<d=a.所以a、b、c、d的关系b>a=d>c,故选A.11. 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 )A.铜和硝酸反应 B.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参考答案:C【ks5u解析】A.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所以和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故A不选;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碳酸钠,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和反应物的用量有关,故B不选;C.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无论氯气是否过量都生成氯化铁,所以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故C选;D.NaOH溶液和AlCl3溶液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氯化铝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D不选;故选C.12.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2-乙基丙烷 B.CH3CH2CH2CH2OH 1-丁醇C.间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参考答案:B略13. 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碱性:NaOH > Mg(OH)2> Al(OH)3B.电负性:Si < P < SC.第一电离能:Na < Mg < AlD.Cl-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参考答案:C14. 一个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如下反应:PCl5(气)PCl3(气)+Cl2(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 若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是2molPCl5,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参考答案:B15. 1-丁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与氢气反应生成丁烷B.与水反应生成2-丁醇C.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D.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之褪色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科学探究结果的准确性来自于探究活动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过程的计划性、研究目的明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下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和难度:
1、试题的结构:
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中的四章内容和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的五章内容。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试题难度较大,考查的虽然都是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但是比较灵活。

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注重基础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4题共42分。

第二大题填空题15—19题共58分。

本次试
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①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
保持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
多分析和思考的时间。

②化学能量与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
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
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3.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第5小题考查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涉及水解和电离的知识点。

10小题考查的是滴定管的读数涉及滴定管的结构。

11小题涉及等效平衡的问题。

属于较难题。

12小题溶液混合的浓度计算及电离和水解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87小题考察水的电离和盐对水电离的影响。

2、填空题答题情况比较差。

15题考查的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属于易混淆概念。

是学生
的软肋。

得分较低。

16题(1)小题考查的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终点的判断
方法,部分同学在描述上不准确,如颜色变化“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
写成溶液变色、溶液变成紫色、溶液由红色就成无色等,“半分钟内不褪色”,
不写或写成1分钟或一段时间不褪色。

第(2)小题考查的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
误差的分析,学生对误差分析的依据理解不够,分析不够严谨分析不透彻。

第(3)小题是水的离子积和PH计算,涉及对数运算和指数运算。

许多同学不能把数学
知识和化学计算有机的结合起来。

失分较多。

17题是2011年新课标高考第27大
题少了第5小题。

第(1)、(2)小题考察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3)、
(4)小题考察化学平衡的图像题和转化率的计算,着重考查学生分析图像题的
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综和能力要求较高属于较难题。

抽样的40人中有6人得0分。

18和19题是二选一,题涉及有机化学基础和结构化学,作的不好.逻辑思维要
求较高。

三、.结论和改进措施
1、成绩分析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是很理想,不及格人数偏多,其中原因之一是选修4在学习中,学生感觉比较抽象,难度较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些畏惧感,压力较大。

选修五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联系建立不起来,在学习过程中效果不明显。

另外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平时课外所花时间较少,练习量少,不能深入思考,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

对于一些题目的变换形式不能理解,因而不能正确作答,所以一些做过讲过的也做错了。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低,学习很被动,课后不肯复习并做相应练习来巩固知识,难做到对知识的联系和回顾。

解题思路不清晰,解题能力欠缺。

语言表述和书写不规范,常出现专用名词、术语的错别字和表达错误。

对于图形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很差。

2、改进措施
(1)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化学测试,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仍要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像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的书写等。

做到点点过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把握化学上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2)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这一块必须牢牢抓住。

提高课堂效率是搞好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精讲。

当然,光做到精讲还是不够的,讲与练应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做到精讲的同时,一定还要做到精练。

我们的练习一定要精选,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能覆盖我们所讲的化学核心知识,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练习的选取,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有一定的广度,要有一定“变”的前提与可能。

(3)注意发散。

我们不管是讲知识点,还是评讲习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与衔接,所讲知识要有一定的跨度,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整体的观念,才能较好地形成比较完整与系统的知识网络,对知识的理解也才有可能比较深入。

习题的讲评,如果能做到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讲,长此以往,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化学知识的巩固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4)加强化学备课组的沟通与合作,资源共享加强研究。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如下几个问题: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研究考试说明;研究习题;研究高考。

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平时的教学应当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