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红色经典课文
红色经典诵读作品

红色经典诵读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1.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著名散文,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2. 《沁园春·雪》:毛泽东的著名词作,通过描绘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
3. 《七律·长征》:毛泽东的诗作,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英勇斗争,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红军战士的赞扬。
4. 《刘胡兰》: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刘胡兰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5. 《我的自白书》:陈然烈士在狱中写下的著名诗篇,表达了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和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决心。
这些红色经典诵读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第2课《梅岭三章》

——捷报告慰
风里带有腥气,血 溅得像下雨一样,形
投身革命即为家容,残血酷雨屠杀腥的风景应象有
边际, 止境
涯。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 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这里指为
中国人民取的解义放成事仁业今而日英事勇,牺人牲。间遍种自由花。
译文参考:投身革命,就要把革命当作家,将革 命进行到底,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 压也应该到头了。今天,我为了正义的人民解放 事业而牺牲,明天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 美好理想必将实现,共产主义将在全中国实现。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情感, 初步感知诗意
内容理解:
余我伤1病9躲3伏6藏年冬,丛树梅莽丛山间被二围十。""伤 虑"不病得伏得诗脱丛"莽"———间处情态"境况度艰危从难急容
估计 脱险 余日,虑不得脱,
写 得诗
"留衣底" [绝命诗]
—作诗目的
衣服最里面 不久 "旋围解"说明是补写的.
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小序有什么作用?
2.诗歌后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⑴引用、用典
“取义成仁”引用《论语》中的“杀身 以成仁”以及 《孟子》中的“舍生而取义” 的典故,表现了作者愿为真理、为中国人 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决心。
⑵借喻
“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革命理想实 现、人民解放、自由美好的幸福生活。
3.怎么理解“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含义?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感情?这句诗让你想起了裴多菲的哪首诗?
❶ “自由花”比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 ❷ “人间遍种自由花。”是诗人对革命胜 利后的美好畅想,也是诗人甘愿取义成仁、 头悬国门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表明诗人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 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九年级上册语文周总理,你在哪里课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周总理,你在哪里课文《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柯岩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被选入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
这首诗通过对周总理的深情呼唤和寻找,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和无限爱戴。
以下是《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课文内容: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呵,轻些呵,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和爱戴之情。
它既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歌颂周总理的赞歌。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研究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研究2021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初中新教材使用方案。
在语文教材的选用上,除了将原有的“部编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替换为“部编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八年级下册”之外,还新增了一本《习近平用典》。
在今年的语文教材选用方案中,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新增了一本《习近平用典》。
“红歌”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中国共产党建设伟大祖国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2021年秋季学期,初中阶段全国统一使用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初中语文教材选用了“红色经典课文”——《少年中国说》《我的祖父奶奶》等。
一、“红色经典课文”的内容和教学价值“红色经典课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些课文均为“红色经典课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当重视这些“红色经典课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如此。
而对于初中生,他们都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希望,只有让孩子们了解并熟知这些故事、人物,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伟大而悠久的民族。
以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为例。
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散文体裁的文章,但是在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沁园春·雪》这首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当时我们能感受到文章中“万里”二字是怎样地辽阔、怎样地雄伟、又是怎样地壮阔。
后来我们才知道“万里”在《辞海》上也有解释:万里长城、千里黄河、万丈长江……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既有对革命英雄们英勇事迹和精神品质的描写,也有对祖国河山壮丽风光所赞叹。
这篇课文以“万里长城”作为开头,引出了中国古代长城这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建筑奇迹。
之后又分别介绍了“万里长城”各关口位置及它们的特点;最后分别介绍了两座不同时代长城及其特点和作用。
适合朗诵的红色经典文章

适合朗诵的红色经典文章
红色经典文章是指那些具有鲜明的革命主题,以鼓舞人们奋斗斗志和理想信念的文章。
下面是一些适合朗诵的红色经典文章:
1. 《七律·长征》 - 毛泽东
这是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所写的长诗,表达了长征的艰苦和坚毅,以及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
2. 《义勇军进行曲》 - 田汉、聂耳
这首著名的歌曲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歌颂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和团结,体现了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决心。
3. 《红旗飘飘》 - 吴芝圃
这是一篇描述南昌起义的诗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英勇和对革命事业的追求,鼓舞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4. 《沁园春·长沙》 - 毛泽东
这是毛泽东为纪念湖南的革命斗争而写的长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
5.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 徐怀中
这是一首歌颂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作品,以激励青年一代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以上是一些适合朗诵的红色经典文章,它们体现了革命的豪情
和对理想的追求,能够激励人们坚定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奋斗。
七一红色经典诵读篇目范文(精选多篇)

七一红色经典诵读篇目范文(精选多篇)红色经典原本是文革后的词汇,蕴含着与现实相联系的文革记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一红色经典诵读篇目的文章4篇,欢迎品鉴!第1篇: 七一红色经典诵读篇目1、《盛世中国》朱海2、《有的人》臧克家3、《可爱的中国》方志敏4、《沁园春·长沙》毛泽东5、《红岩》节选罗广斌杨益言6、《青春之歌》节选杨沫7、《我爱这土地》艾青8、《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9、《向太阳》艾青10、《一句话》闻一多11、《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12、《祈祷》闻一多13、《太阳礼赞》郭沫若14、《礁石》艾青1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节选)李大钊16、《呐喊》鲁迅17、《静夜》郭沫若18、《屈原》(节选)郭沫若19、《爱尔克的灯光》(节选)巴金20、《危难时刻》何叔衡21、《别了,哥哥》殷夫22、《为无辜工人的辩护》施洋23、《梅岭三章》陈毅24、《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光未然25、《黑牢诗篇·禁锢的世界》蔡梦慰26、《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节选)叶圣陶27、《满江红·闽子山戚继光祠题壁用岳武穆韵》郁达夫28、《歌声》老舍29、《囚绿记》陆蠡30、《为祖国而歌》陈辉31、《嘉陵江上》端木蕻良3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33、《海燕》郑振铎34、《赞美》穆旦35、《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巴金36、《社稷坛抒情》秦牧37、《伟大与渺小》臧克家3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39、《黄河颂》光未然40、《望星空》温家宝41、《可爱的祖国》方志敏42、《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43、《西江月·景冈山》毛泽东44、《赤潮曲》瞿秋白45、《茶花赋》杨朔46、《我的自白书》陈然47、《庶民的胜利》李大钊48、《我歌唱延安》何其芳49、《囚歌》叶挺50、《沁园春·雪》毛泽东第2篇: 七一红色经典诵读篇目在红色的七月里,你从那灿烂的阳光中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你那重重的恩情歌唱。
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原文

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原文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故事。
这些故事传承着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奋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原文,感受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在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与日军展开激战,最终英勇跳崖的故事。
这篇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原文,展现了五位战士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
二、《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红四团官兵在敌军严密防守的情况下,英勇夺下泸定桥的壮丽场景。
这篇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原文,体现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三、《黄继光》《黄继光》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为部队完成任务而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这篇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原文,展现了黄继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四、《邱少云》《邱少云》描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终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
这篇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原文,彰显了邱少云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风貌。
五、《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
张思德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障部队和群众的温暖,不顾个人安危,英勇牺牲。
这篇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原文,传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总结:这些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原文,是我国革命斗争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6课《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课文解析素材北师大版

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课文解析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
这是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品味】“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却暗藏杀机,反衬后文被捕后严刑拷打的惨烈。
我急急忙忙地走着——按照化装成跛脚老头这个角色所能允许的速度尽快走着,——要在大门上锁之前赶到叶林涅克家,我的“助手”米列克在那儿等着我。
我知道,这次他不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告诉我,我也没有什么要告诉他的,但是不去赴约,很可能会引起惊慌——主要的是,我不想让我们这两位好心肠的主人产生不必要的担忧。
【品味】“主要……担忧”一句,表现了作者对革命战友的体贴关心。
他们用一杯茶招待我。
米列克早已在那里等我了,——除了他,还有弗里德夫妇。
这可又是一次不谨慎的行动。
【品味】画线句为下文的被捕埋下了伏笔。
“同志们,我很高兴见到你们,但不希望这样大伙聚在一起。
这样最容易把我们引向监狱和死亡。
要是不遵守秘密工作的规定,就得停止工作,因为这样不仅对自己有害,而且还会连累别人。
明白吗?”【品味】画线句表明了作者作为革命者的警觉,再次为下文被捕张本。
“明白了。
”“你们给我带来了什么?”“五月号的《红色权利报》。
”“好极了。
你怎么样,米列克?”“老样子,没什么新闻。
工作进行得还好……”“好了,就这样吧。
五一后咱们再碰头。
我会通知你们的。
再见!”【品味】画线句表明作者想抓紧时间离开,再次说明此地暗含杀机。
“再喝杯茶吧,先生!”“不,不了,叶林涅克太太,我们在这里的人太多了。
”“至少再来一小杯吧,我请求你。
”新斟的茶冒着热气。
(①“我”明明知道这次秘密会面没什么要紧的事,而且有生命危险,“我”为什么还要去呢?)【品味】“冒着热气”足见主人的好客。
【段解】写“我”和战友们秘密会面。
有人按铃。
现在不是深更半夜吗?这会是谁呢?来的客人没有耐心,把大门敲得咚咚直响。
“快开门!我们是警察!”“快到窗口去!快跑!我有手枪,我来掩护你们撤退。
”【品味】画线句体现了“我”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红色经典课文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广博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吃水不忘挖井人》
作品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带领人们深挖水井的故事,表达对毛主席的感谢与敬佩。
三、《朱德的扁担》
课文讲述了为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和战士们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食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
四、《金色的鱼钩》
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自己牺牲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五、《丰碑》
这篇文章写得是在红军爬雪山时,一位军需处长因衣着单薄而冻死的事情,赞扬的是军需处长舍己利人、克己奉公的崇高品质。
六、《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文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
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七、《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
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接受了阻击日军的任务,登上狼牙山棋盘陀主峰。
五位壮士面对步步紧逼的敌人,毫无惧色地纵身跳下悬崖。
八、《最后一次讲演》
这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仆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
九、《我的战友邱少云》
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十、《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篇课文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
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本文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