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公子小白的肚量
历史故事小故事

以下是一个中国历史故事小故事,供您参考: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
阖闾也在此战中受伤身亡,临死前,他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
两年后,夫差率兵攻打越国,大获全胜。
为了庆祝胜利,夫差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上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宫殿,名为“会稽山台”。
这座宫殿建筑宏伟,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山水相映,美不胜收。
越王勾践得知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打吴国。
然而,由于实力悬殊,越国最终被吴国打败。
勾践被迫向吴王夫差投降,并前往吴国作为人质。
在吴国期间,勾践受尽屈辱和折磨,但他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回到越国后,勾践励精图治,发奋图强。
他关心人民疾苦,减轻赋税负担,提高士兵士气。
经过长期的努力,越国的实力逐渐壮大起来。
最终,勾践在公元前473年率军攻打吴国,并取得了胜利。
吴王夫差自杀身亡,吴国灭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不断努力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也要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谋福利。
关于历史成语故事短篇

历史成语故事短篇关于历史成语故事短篇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历史成语故事短篇,欢迎阅读!1、太公垂钓商晨长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酷没有仁,人仄易远保存很是艰辛。
年夜臣姜子牙没有能忍受纣王的胡做非为,便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统领范围,姬昌襟怀弘愿,很爱护保重人才。
为了吸引姬昌的属意,姜子牙每天坐在河边垂钓。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里有三尺高。
他一边钓一边道:“鱼女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盛意地看护他那样钓没有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道:“鱼女本人会上钩的。
”人们取笑他,他也没有理会。
2、仄易远人西周初,周公旦的女子伯禽封于鲁,太公视(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执政摄政辅佐成王。
三年后,伯禽进晨背周公报告请示政务,周合理:“为甚么来得那么早?”伯禽道:“我转变礼雅,艰辛没有小。
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往除。
”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便往报告请示政务,周合理:“为甚么来得那么快?”太合理:“我年夜年夜简化了君臣礼节,十足依从通雅浅易。
”太公其后听道了伯禽报告请示政务的环境,长叹道:“鲁国儿女必定会北里臣服于齐国。
政治假定没有扼要仄易,仄易远众便没有甘愿答应接远。
仄易远仄易远,仄易远众才会归附。
”“仄易远仄易远”本指政治上通雅浅易。
到了唐晨,为躲太宗李世仄易远讳(huì),凡是止“仄易远”处皆改成“人”,此语便改成了“仄易远人”。
那样一改,意思也便变了,从指政治酿成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气概浅隐易懂。
其后姜子牙接连辅佐文王、武王,倾覆了商晨的统治,创坐中国汗青上年代最暂的周晨。
成果那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以也许是个有才能的奇人,便派士兵往请。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没有光没有理会,还持续垂钓,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女没有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归往述道。
春秋时期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作文

春秋时期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作文篇1:哎呀,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是关于春秋时期的两个大人物——齐国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他们俩可是为了抢一个超级大的宝座——国君的位置,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呢!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和小明在操场上聊天,我问他:“你知道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吗?”小明摇摇头,眼睛里满是好奇。
我兴奋地说:“那可是两个超级英雄哦!他们就像我们班上的班长竞选一样,都想当老大呢!”小明瞪大了眼睛:“哇,那他们是怎么比的呢?”我得意地笑了笑:“这可就说来话长了,就像我们跑接力赛一样,他们也是一路跑,一路斗智斗勇呢!”小明听得津津有味:“快说说,他们是怎么斗的?”我清了清嗓子,开始讲故事:“那时候,齐国的老国王去世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当新国王。
公子纠就像我们班的学霸,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而公子小白呢,就像那个总是笑嘻嘻的体育委员。
”“他们俩就像是两个超级英雄,一个用智慧,一个用勇气,开始了他们的冒险。
公子纠想了个办法,他就像那个总是能想出新奇点子的科学怪人,他去找了鲁国帮忙,就像我们组队做科学实验一样,希望能借助外力赢得比赛。
”小明插嘴说:“那公子小白呢?他不会就这么认输吧?”我笑了笑:“当然不会啦!公子小白可是个勇敢的战士,他就像那个在运动会上总是冲在最前面的运动员。
他听说公子纠的计划后,立刻决定亲自出马,就像那个在接力赛中拼命奔跑的选手,他要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赢得比赛。
”“他们俩就像是两辆赛车,在历史的赛道上飞驰。
公子小白跑得快,就像那个总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的赛车手,他很快就回到了齐国。
”小明好奇地问:“那结果呢?谁赢了?”我神秘地笑了笑:“结果嘛,就像是我们猜拳游戏,有时候你以为会赢,结果却出乎意料。
公子小白最后赢得了比赛,成为了齐国的新国王,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小明听得目瞪口呆:“哇,这故事太刺激了,就像我们看的电影一样!”我得意洋洋地说:“是啊,历史有时候比电影还要精彩呢!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比赛,都要勇敢和智慧并用,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团队合作的历史故事

1、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共守合肥。
- -次孙权发兵十万来攻,二人是五子良将之二,同等功绩,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对强敌,仍能互补互助,共进共退。
终于大破敌军。
2、管仲和鲍叔牙。
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 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
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
齐裏公十二年(前686年) , 国动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
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掴时无君。
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
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
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植公。
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箭的仇敌管仲。
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 要桓公为齐国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
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
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
3、有感于古语说,“势单力薄联络诸侯”。
也有经济学者说“实力未够,就自己做车箱,挂人家的火车头”。
可想而知合作的重要。
任何大-点的事都是群体完成的,决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
没有汉初三杰及屠夫豪杰们的合作刘邦不可能建立汉朝;没有桃园三结义,卖履小儿怎可能三鼎天下;没有瓦岗排座次,那来成就褐衣公子。
还有古语说: "一箭易折,五箭难摧”。
可见结伙合作的重要性。
一定要求和存异地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业务。
4、(1)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2 )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摇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5、.上帝分给两个家庭两把长筷子。
第一个家庭把长筷子当作普通筷子使用,把食物只往自己嘴里送,可是筷子太长了,他们根本就吃不到食物,结果都饿死了。
而第二个家庭却把食物往对方的嘴里送,他们互相喂食,互相帮助,他们一家就活了下来。
所以这告诉我们:要生存就要互相合作,这样才能团结进步。
东周列国志管仲拜相观后感

东周列国志管仲拜相观后感先说管仲这人,那可是个传奇。
一开始他跟着公子纠混,还射了公子小白一箭,这一箭差点改写了历史啊。
当时我就想,这管仲也太猛了,说动手就动手,眼都不眨。
可是呢,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公子小白最后当上了齐桓公,管仲倒成了阶下囚。
一般人到这地步估计就觉得完蛋了,可管仲不一样,他肚子里全是治国安邦的好点子,就等着有人来发现。
齐桓公就更有意思了。
按常理,管仲射了他一箭,那就是仇人啊,不把管仲千刀万剐都算好的。
但齐桓公不愧是一代霸主的料子,他能听进鲍叔牙的话。
鲍叔牙这个人就像是管仲的超级粉丝兼经纪人,他对管仲那是推崇备至,一个劲儿地跟齐桓公说管仲的好,就差没拿着大喇叭喊:“管仲是个宝,你不用就亏大了。
”齐桓公呢,竟然真的就听进去了,不但没杀管仲,还恭恭敬敬地拜他为相。
这得多大的肚量啊,就像你要是被人揍了一拳,结果还请那人到家里来当管家,一般人可做不到。
管仲拜相之后,那简直是如鱼得水。
他开始大展拳脚,搞各种改革。
从经济到军事,从内政到外交,齐国在他的治理下就像开了挂一样。
他制定的那些政策,我感觉就像现代的商业大佬在布局一样,什么发展盐铁业啊,就好比现在掌握了石油和高科技产业;还有他改革军队,让齐国的军队战斗力飙升,就像给一群普通人穿上了钢铁侠的装备。
这一段故事让我明白了几个道理。
第一,人得有真本事。
管仲要是没那两下子,就算鲍叔牙再怎么推荐,齐桓公也不会用他。
就像在生活中,你要是没点真才实学,光靠关系也走不远。
第二呢,要有像齐桓公那样的胸怀。
如果总是斤斤计较过去的恩怨,就会错过很多好机会。
还有鲍叔牙,他那种对朋友的信任和无私举荐,真的很让人感动。
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都生怕别人比自己强,鲍叔牙却一心想让管仲发挥才能,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啊。
整个故事看下来,就觉得那个时代虽然离我们很远,但人性和成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管是在古代的齐国朝堂,还是在现代的办公室里,有能力、有胸怀、有好朋友,都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少年读史记经典故事

少年读史记经典故事一、舜的大肚量话说舜啊,那可是个超级有肚量的人。
他的家庭环境简直就是一部“灾难片”。
他的老爸瞽叟是个糊涂蛋,后母呢,特别坏心眼儿,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象,那也是个捣蛋鬼。
这三个人啊,整天就想着怎么整舜。
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补谷仓的顶。
舜吭哧吭哧地爬上去就开始干活,哪知道他那坏心眼的老爸和弟弟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给烧死。
舜这个机灵鬼啊,他拿着两个斗笠当降落伞,就这么从谷仓上跳下来,安全着陆了。
这要是一般人啊,不得和家人吵翻天,可舜呢,就像啥事都没发生一样,还是对家人好得不得了。
后来瞽叟又让舜去挖井。
舜挖到深处的时候,瞽叟和象就往井里填土,想把舜活埋了。
舜早有准备啊,他在井壁上挖了个通道,又逃了出来。
象以为舜死了呢,还美滋滋地跑到舜的房子里,想要霸占舜的财产和老婆。
结果舜又像个没事儿人似的出现在他面前,象那脸啊,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
舜就是这样,不管家人怎么对他,他始终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最后还靠着自己的品德和才能成为了部落首领呢。
二、姜子牙的奇遇姜子牙这个人可不得了,他的前半生就像是个倒霉蛋。
他满腹才华,想要找个好老板,可是一直都没遇到合适的机会。
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各种小生意,卖过酒,卖过肉,但是都没赚到什么钱。
有一天,姜子牙在河边钓鱼。
他钓鱼可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的鱼钩都是弯弯的,上面挂着鱼饵,就盼着鱼儿上钩呢。
姜子牙的鱼钩是直的,而且上面还不挂鱼饵,这不是开玩笑嘛。
旁边的人都笑他,说他脑子有问题。
可是姜子牙心里明白着呢,他这是在等一个真正赏识他的人。
还真让他等到了。
周文王姬昌啊,那可是个有眼光的君主。
他听说有个怪老头在河边用直钩钓鱼,觉得这人肯定不简单,就跑去和姜子牙聊天。
这一聊啊,不得了,姜子牙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把自己的治国方略、军事谋略一股脑儿地说给姬昌听。
姬昌一听,眼睛放光啊,就像发现了稀世珍宝一样,马上请姜子牙出山。
姜子牙这时候都已经七十多岁了,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机会。
后来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了名垂青史的大功臣。
十个历史小故事,带你参悟人情世故

十个历史小故事,带你参悟人情世故1、《一篇裁衣经参透世俗情》道光年间,京城内外的裁缝都是宁波人。
有人拿着一匹帛,请裁缝裁剪。
裁缝一个劲儿询问做衣服的主人的性情、年纪、状貌以及科第的年份,却唯独不量尺寸。
那人很奇怪,裁缝就滔滔不绝说出一通他裁衣的经验:“少年登科的人,一定很自负,胸必直挺,衣服要前长而后短;老年得到功名的已心灰意懒,背必弯驼,衣服应前短而后长。
胖的人腰宽,瘦的人身窄,性急的人适宜衣服做短一些,性子慢的人适宜穿长一点衣裳。
至于尺寸,已有成规,何必再问呢?”(《清稗类钞·讥讽类》)2、《吴起吮创慈母悲泣》吴起率兵打仗,军中有一个军人受了伤,伤口化了脓,吴起亲自用嘴去吮吸他的伤口。
军人的母亲看见了,大哭起来。
旁边的人说:“吴将军如此厚待你的儿子,你为什么还要哭呢?”那位母亲说:“当初吴起为孩子他爸爸吮吸过伤口,后来泾水一仗,孩子他爸爸拼死作战,在战场上死了。
现在他又为我儿子吮吸伤口,不知何时我的儿子也要在战场上拼死送命了,所以我忍不住要哭。
”(《韩非子》篇三二,《史记》卷六五,《说苑》卷六)【吴起】(? —前 381 )战国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任鲁将、魏西河守,后到楚国任令尹,辅佐楚悼王变法,悼王死后,被旧贵族杀害。
原有《吴起》四十八篇,已佚,今本《吴子》六篇系后人所托。
3、《侯生故作倨傲态成就公子尊士名》侯生是魏国的一个隐士,家里很穷,在城东看守城门。
魏公子无忌(信陵君)驾着车来请侯生赴宴,侯生穿着破衣服径直上了车,一点也不谦让。
公子却毫不介意,反而显得更加谦恭。
侯生在车上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市场上杀猪,请你把车子绕到市场上让我和他会一会。
”公子便把车驾到市场上,侯生下了车和他的朋友见面,一谈就是好半天。
公子却一点也不着急,脸色反而更加和悦,在车上耐心地等待着。
市场上有好多人围观,私下都骂侯生不是个东西。
到了公子府上,侯生说:“我今天帮了你的大忙,成就了你的名声。
经典历史典故28则

经典历史典故28则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典故。
这些典故不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还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精神风貌。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精彩纷呈的历史典故。
1、烽火戏诸侯西周时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诸侯们见烽火燃起,以为有外敌入侵,纷纷率兵赶来救驾。
然而,当他们赶到时,却发现这只是周幽王的一场闹剧。
褒姒看到诸侯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
但后来犬戎真的入侵,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诸侯们却不再相信,最终西周灭亡。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失信于人必将自食恶果。
2、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这警示我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经验更为关键。
3、负荆请罪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蔺相如却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廉颇听到这话,感到十分惭愧,于是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
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刎颈之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知错能改的勇气和宽容大度的胸怀。
4、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他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激励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这个典故体现了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
5、三顾茅庐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到诸葛亮住的茅庐拜访他。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决定出山相助,最终帮助刘备成就了帝业。
它展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
6、闻鸡起舞祖逖和刘琨年轻时就有远大抱负,每天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剑。
后来祖逖成为了一名将领,为收复失地作出了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子小白的肚量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73
李恒昌
春秋时期齐国齐襄公时代,由于襄公行为不检,滥杀无辜,暴行无数,手下大臣发动政变,将其杀掉。
襄公死后,齐国一度没有君主,大臣们商量把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或公子纠请回来当新的国君。
这对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来说,既是一个好消息,也同时面临新的挑战。
因为,他们两人展开的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谁先赶回来谁就能够就任国君。
当时,公子小白离齐国都城相对较近,因此他们率先赶到城下。
等到将要进城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
埋伏在城下的公子纠的手下管仲带领一帮人马拦住了公子小白的去路,鲍叔牙赶紧上前护驾。
管仲出手非常果断,他拉弓射箭,“哇”的一声公子小白倒在车下。
管仲一看公子小白已死,立即驱车去迎接飞奔在路上的公子纠。
管仲万万没有想到,当时倒地的公子小白是故意给他演戏,自己射出的那一箭,根本没有击中他的要害。
公子小白之所以倒地,是为了迷惑自己,获取进城机会和时间。
很快,公子小白就任国君,并发起了攻打公子纠所在地鲁国的行动,最终迫使鲁国杀死了公子纠,管仲也被老老实实抓了回来。
公子小白大获全胜后,准备委任护驾有功并协助自己回国就任国君的鲍叔牙为齐国新一届丞相。
论说,鲍叔牙完全有这个能力担任丞相,也完全应该很愉快地接受公子小白这个决定,但鲍叔牙却选择了拒绝。
他对公子小白说:“实事求是地讲,我能担任丞相职务,但有个人比我更合适,如果让他干肯定比我干的更好。
”
公子小白说:“那是谁?”鲍叔牙说:“就是当初想一箭射死你、现在关在大牢里的管仲。
”公子白听了这话当即晕倒,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也怀疑鲍叔牙是不是吃错了药。
要知道,对于想置自己于死地的管仲,公子小白一提起来就恨得牙根都疼,正想把他从牢里提来报一箭之仇,如今鲍叔牙推荐他当齐国的丞相,简直是疯了。
因此,公子小白一时有些抓狂。
见公子小白不明白自己的意思,鲍叔牙说:“我之所以推荐他,是因为我对他太了解了,别看他箭术不太精,但治理国家的能力绝对比我更强。
如果您想报仇,很简单,把他抓来一箭射死便是。
可是,据我所知,除了报仇之外,您还有更大的抱负和理想,那就是称霸诸侯。
如果您真想实现这一抱负,那么,您就应该宽大为怀,尽释前嫌,让他担任丞相。
”
听了鲍叔牙的话,公子小白脑海里“称霸”和“报仇”两个小人展开了激烈搏斗,打了几个回合之后,最终“称霸”打败了“报仇”。
很快,公子小白采纳鲍叔牙的建议,把管仲从监牢里请了出来,并亲自颁发了齐国丞相证书。
管仲见公子小白“仇将恩报”,感动得一塌糊涂,从此忠心耿耿辅助公子小白振兴齐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最终,公子小白在管仲的辅佐下,终于成就一代霸业。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称霸。
人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公子小白捐弃前嫌,将死敌任命为丞相,他的肚子岂止能撑船,简直就是能撑航空母舰;至于那个主动放弃相位,推荐别人当丞相的鲍叔牙,他的肚子里大概能撑两艘航空母舰吧。
2011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