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

合集下载

巴黎和会的历史名词解释

巴黎和会的历史名词解释

巴黎和会的历史名词解释巴黎和会,也称巴黎和约,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会议。

这次会议的目标是通过制定签署和平条约来解决战后各方面临的问题。

下面,我将为你解释一些与巴黎和会相关的重要名词。

1. 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rsailles)凡尔赛和约是1919年在法国凡尔赛宫签署的一项重要条约,也是巴黎和会的成果之一。

该条约以对德国的处罚为核心,要求德国承担对战争负责,并减少军队、领土的削减,支付巨额赔款。

然而,这个条约被认为对德国过于苛刻,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 《国际联盟宪章》(Charter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国际联盟宪章》是巴黎和会通过的一个重要文件。

国际联盟是一种国际组织,旨在通过集体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它的成立被认为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里程碑,但是由于缺乏美国的支持,国际联盟最终未能实现其设想的目标,被视为一次失败的尝试。

3. 人道主义关切在巴黎和会期间,出现了对战后各方面临的人道主义问题的关切。

例如,巴黎和会讨论了对被称为“失踪人口”的人们的寻求,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人或失散,需要得到帮助和关注。

此外,会议还对土地问题、难民问题以及为战争负责的国家提供援助的问题表示关切。

4. 民族自决原则(Principle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巴黎和会强调了民族自决原则的重要性。

这一原则认为,每个民族都有权决定自身的政治地位,并自由选择独立或加入其他国家。

这一原则在巴黎和会的结果中得到了体现,例如,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部分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而独立。

5. 秘密协商(Secret Diplomacy)在巴黎和会之前,国际关系中存在着秘密协商的传统。

例如,德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秘密协议《西威协定》,以及英法之间的《山东秘密协议》等。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

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

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会议结果签定了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

此外,还与其他战败国签定了其他不平等条约。

巴黎和会巴黎和会,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

1918年1 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1919年1月,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召开巴黎和会。

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操纵了和会。

主要内容和会上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埚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会议密谋遏制苏联,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

整体评价巴黎和会其实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它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对战败国德国的苛刻的勒索,也种下了复仇的种子。

对中国的影响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和会上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但英、美、法却将德国砄利益转送给日本。

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一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

但提案被否决。

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会议的影响在巴黎和会以后,各国列强暂时在欧洲等地区方面的矛盾得到了抑制。

随后,建立起了被称为凡尔赛体系的国际地区“新秩序”,几个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其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安排的国际体系.巴黎和会在协调一战参战战胜国家之间的矛盾上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强权政治的霸道措施,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至于远东方面的问题,和会上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中国山东的归属问题就是代表之一。

第1课 巴黎和会

第1课 巴黎和会



6、操纵者: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
(总理问题和争取世界和平
②实际:战胜国为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探究一:阅读教材P24—25思考,一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中
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巴黎和会上,主要国家各自的
参考答案:法国近代历史上,如在拿破仑时代反法同盟与法国的多 次战争中,在普法战争中,以及在一战中,法国多次遭到普鲁士和德 国的军事打击,以致对德国存有难以抹平的心理恐惧。为了彻底消除 德国未来的军事威胁,自然要求最严厉地制裁德国,以至于提出了肢 解德国或建立缓冲国的要求。另一方面,利用削弱德国的机会,法国 还可以建立欧洲的霸权,这也是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目的之 一。
国受 到抑制),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②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暂时缓解 ③承认民族自决, 诞生了新的国家
B、消极:①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②对德国的压制,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
种 子
【学思之窗】 你怎么认识《凡尔赛和约》? 思路提示:从和约的内容看,这个和约充满了对德国的残酷掠夺和 严厉制裁。将这样一个和约强加给它,必然激起德国社会的普遍反 对,一旦它从战败中逐渐恢复过来,必然会寻找借口突破《凡尔赛和
约》的束缚。 参考答案:《凡尔赛和约》使德国丧失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
以及全部的殖民地。而严厉的军控,使德国军备还不及周围小国的水 平。如此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对于一个经济和军事能量都很大 的资本主义强国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一旦它从战败的阴影中恢复过 来,它必然要寻找借口突破和约对它的束缚,而对德国这样一个具有 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来说,战争是其最惯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所 以,靠《凡尔赛和约》维系的国际秩序,如同建立在火山口上。

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简称PPC)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

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

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会议的筹备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霸权,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

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

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

1919年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

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

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

玻利维亚等与德国断交的国家,只在五大国认为有必要时,才得以用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

议事规则还限定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的名额,五大国各5名,比利时、塞尔维亚、巴西各3名,中国、波兰等国各2名,共计70名。

会议的机构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操纵下进行。

①大国会议,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

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

“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

1919年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离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局面)。

②和平预备会议,即27国全体会议,和会期间仅开过6次,止于形式。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简称PPC)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

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

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巴黎举行的讨论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

参加的有英﹑法﹑美﹑日﹑义等二十七国,苏俄未参加。

会议名义上是拟定对德和约﹑建立战后世界和平,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代表团由北京和广州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及广州的王正廷等。

会上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中日“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项权利等要求。

但会议被英﹑美﹑法等国所操纵,不在乎中国的合理要求,只将山东问题列入会议讨论。

和会最后签定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其主要内容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如何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该约第156﹑157﹑158条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全部权益“让与日本”,从而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成为发生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霸权,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

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

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

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

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

巴黎和会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后果

巴黎和会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后果

巴黎和会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后果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以巴黎为主会场的国际和平会议。

此会议旨在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问题,制定和平条约,并建立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安全与合作。

巴黎和会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后果,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和会成果及其影响巴黎和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凡尔赛条约》,该条约对战胜国与败国进行了平等对话,重新划定了欧洲地图,如根据协商将德属西非和南非殖民地交给英国和法国,重新修订欧洲国际关系。

这种重新划定边界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战后的领土问题,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后果。

首先,巴黎和会导致了战胜国对德国施加了沉重的制裁和赔款。

《凡尔赛条约》规定了德国的战争责任,并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

这导致了德国的国内经济崩溃,社会不稳定。

这种不公平和剥削感触发了德国人对战后秩序的不满情绪,为纳粹党上台创造了条件。

其次,巴黎和会促成了国际联盟的成立。

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重要结果之一,其旨在通过国际合作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然而,由于美国未加入和盟国的负面情绪等原因,国际联盟在一战后的国际事务中并未发挥预期作用。

这也是巴黎和会后果之一。

最后,巴黎和会为民族自决原则的扩展提供了一个起点。

和会期间,一些被殖民地统治的民族开始要求独立与自主权。

尽管在巴黎和会上只有少数民族获得了满意的解决方案,但这激发了更多民族追求独立权利的意愿。

这为后来的殖民地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巴黎和会的评价与争议巴黎和会具有光辉历史地位,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首先,会议参与国家的不均衡性问题。

虽然会议号称是「和平的代名词」,但并未让战败国平等参与,特别是俄国和德国。

这种不平等使得巴黎和会的决策备受质疑,也埋下了后续冲突的种子。

其次,巴黎和会忽视了中东等地区的民族利益和背景。

对于阿拉伯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来说,巴黎和会的结果并不公正,因为他们在决策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言权。

例如,巴黎和会将巴勒斯坦地区划归英国托管,这导致了之后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一.巴黎和会
1.背景: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时间地点: 1919.1 法国巴黎
3.参与国: 一战战胜的协约国
4.操纵国: 英法美
5.目的: 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6.中心议题: 对德和约问题
7.性质: 帝国主义战胜国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8.结果: 1919.6 签订<凡尔赛和约>
二.<凡尔赛和约> (对德和约)
1. 签订时间
2 .内容: 领土问题
海外殖民地问题(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
军事问题
赔款问题
3. 对德国的影响
暂时限制并削弱了德国发展,在德国人民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刺激了德国军国主义的抬头,为二战埋下祸根.
三.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构成
2.作用
(1)积极: 重建了…
(2)消极:P13 最后一段小字
四. 华盛顿会议
1. 背景:
2. 时间地点: 1921-1922 美国华盛顿
3. 参与国
4. 操纵国:英美日
(两次会议的操纵国: 英美)
5. 中心议题:中国问题
6. 主要条约: <九国公约> 时间: 1922
内容
7. 实质: 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华侵略扩张提供了条件,使中国同时受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8. 华盛顿会议上获利最多: 受控制最大: 受侵害最重:
五. 凡-华体系
1. 形成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
2, 实质: 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3.破产的标志: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巴黎和会知识点高考

巴黎和会知识点高考

巴黎和会知识点高考巴黎和会——探索历史中的转折点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至1920年间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后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

巴黎和会被誉为二十世纪的转折点,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巴黎和会的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和动荡。

巴黎和会是维尔赖和约的核心内容,协定中确立了对德国的严厉制裁条件,使其承担了战争的全部责任。

此外,巴黎和会还合并了奥斯曼帝国,建立了许多新的国家,重新定义了世界版图。

这些变化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巴黎和会的重要决议巴黎和会通过了许多重要的决议,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设立国际联盟、签署《凡尔赛和约》以及划定欧洲边界。

国际联盟的建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执行力,最终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凡尔赛和约》则对德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惩罚,导致了二战的根源之一。

欧洲边界的重新划定,则导致了一系列的领土争端和国家冲突,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混乱。

三、巴黎和会的影响巴黎和会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巴黎和会的失败和不完善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破坏。

其次,巴黎和会的失望和不公正成为了二战后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源头,使得世界再次陷入分裂和对立。

再者,巴黎和会引发了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高涨,加速了殖民体系的解体,为后来的全球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四、巴黎和会与高考巴黎和会作为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是高考历史科目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巴黎和会的背景、重要决议及其影响,进一步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演变。

同时,通过分析巴黎和会,考生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在备考高考历史时,考生应注重理解和记忆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于解答历史考题中。

巴黎和会作为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考生可以梳理出其重要性和复杂性,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和总结,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 成 国 际 关 系 新 格 局
世界近代史上的主要国际关系体系 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
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阶段特征:
• 1919—1922年(战后初期):调整动荡时期。帝国主义 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而斗争;干 涉苏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被压迫民族解放 运动风起云涌。 • 1924—1929年(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相 对稳定发展时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 机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不平衡性加强。 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暂时缓和了危 机带来的灾难;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 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 20世纪30年代:世界局部地区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但 在英、法、美绥靖政策纵容下,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 战争危机迫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
法国寻求安全保障
意大利:
从奥地利、德国得到更多土地。
中国:
1. 取消不平等条约中的不公正条款
2. 废除“二十一条”
3. 取回山东权益
2、焦点问题:对德处理问题
----主要体现争斗(分歧)
①法: 严厉制裁、肢解德国,建立莱茵共和国 ②英: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阻止法国称霸欧洲 ③美: 反对肢解德国,防范苏联 给法国确实的安全保障
三、巴黎和约
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 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 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 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 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 《国联盟约》
巴黎和会的实质: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
四、《凡尔赛和约》(即《对德和约》)1919.6.28 1、主要内容 :
(1)战争罪责问题
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 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 (“沉默 的小伙伴”)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对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 题谈起来滔滔不绝(“无足轻重的伙伴”)
二、巴黎和会上的争夺与勾结
(大国的搏弈)
在我们之间 存在着一个协议, 即只有五大强国 先行决定了一切 重要问题,然后 举行会议。
---- 在全世界都有利益需求
法国:
1. 复仇,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 林,占领莱茵河西岸,夺取萨尔区。 2. 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3. 建立防范德国的安全体系。 ---- 目标集中在争霸欧洲
日本: (利益合法化)
1. 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 占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 ---- 目标集中在控制亚太
——克里孟梭
和会三巨头都带着各自国家的特色前去谈判: 威尔逊带着美国的仁慈,确信美国的方式是最好的, 并且对欧洲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有一点一丝不安 的怀疑。克里孟梭则带着法国深沉的爱国精神,胜 利的安慰以及对德国复兴永远的忧惧。劳合乔治则 关心英国的殖民地及强大的海军,每个人代表国家 的利益,同时也代》
1、了解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的图谋; 2、了解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 3、理解《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客观作 用和局限性。
巴黎和会上的“巧合”
◇举办和会的地点——凡尔赛宫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此地举行了德意志帝国 统一的仪式。 ◇《凡尔赛和约》签字的地点——凡尔赛宫镜厅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是在此地加冕 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1月18日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这一时间举行了德意志 帝国统一的仪式。 ◇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时间——6月28日 1914年,奥匈帝国正是在这一天得到德国支持 后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思考:“美国的方式”是什么?法国的“爱 国”如何体现?英国关心的是什么?
1、巴黎和会上各大国的意图:
美国:
1. 凭借经济实力和“十四点原则”,扩大国际影响,称霸世 界。倡议建立国际联盟。 2. 建立与英国相等制海权的海军,扩大势力范围。 3.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 称霸世界愿望强烈
英国:
1. 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维持世界殖民强国地位。 2. 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联美抑法,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3. 利用日本牵制美国,维护东亚既得利益。
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手 拿十四点原则,人称“百灵鸟”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能言善辩。 被称为“狡猾的狐狸”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78岁高龄,政治手段狠毒, 巴黎和会上的六位风云人物 发言咄咄逼人,曾以18次倒阁成功而著称。外 号“老虎总理” 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年 轻的使节,据理力争,态度坚决。
一、巴黎和会的召开 1、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1)一战结束,战胜国要求瓜分战利品;战胜的协约国之间, 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2)德国等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3)人民渴望和平,战胜国也希望和平,帝义国家采用和平 方式解决战后分赃问题。 (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帝义国家联合反苏。
2、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
会议进行了五个月,全体会议才7次,四 国会议145次。说明了什么问题?
大国强权,以实力说话,不讲民族平等。
会议有三种
一、最高会议,由五大国首脑和外长组成,也称“十人会议”一 切重大问题由它决定。1919年三月,由“四人会议”取而代之。 4月意大利首相退出,最高会议变成三人会议。 二、专门会议,由有关国家的代表组成,审议各种专门问题。 三、全体大会,由与会国的全体代表参加。在整个会议期间只举 行了七次。
山东问题由来与解决
①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 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 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 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 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废除“二 十一条”。日本要求和会把德国在山东权益合法转交给日本。 英、法为制约美国,支持日本;美国没有坚定地支持中国。 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 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 ④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在反 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⑤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 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 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第 1课 巴黎和会
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见证了欧洲历史的风云 变幻: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宫,次年德 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1871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 此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1919年,巴黎 和会在此召开,并签订《凡尔赛和约》,奠定了战 后世界新秩序 --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基石
如何认识凡尔赛体系?
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 1、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对奥、保、 匈、土的和约+国联盟约(已列入了《凡尔赛和约》)
2、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
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签订<<凡尔赛和约>> 及对奥、匈、保和土五个战败国缔结的和约 ,确定了战 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即凡尔赛体系
(2)《凡尔赛和约》的影响
A、在对德问题上,战胜国大国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各 自的目的,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 矛盾,通过和约暂时得到了缓解。 B、战后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开始(初 步)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和发展。 C、对于德国过于苛刻的压制,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 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第一类:享有整体利益的交战国:美英法意日,有 权出席一切会议。 第二类:享有局部利益的交战国,中国,巴西,比 利时等,只能出席讨论与他们有关问题的会议。 第三类:与德奥集团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在 讨论的问题涉及这些国家时出席。 第四类:中立国和即将成立的国家,必须在五强之 一的邀请下出席有关会议。

思考:如何评价凡尔赛和约?
史料精读:
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 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 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2、评价《凡尔赛和约》 (1)《凡尔赛和约》的性质:战胜国强加 给德国的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和约”。
(或:宰割战败国,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掠夺性条约。 对德国海外殖民地的瓜分最能体现其分赃实质。)
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191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归还丹麦 但泽
减少13 %领土和10 %人口 ! 归还波兰的地区
“波兰走廊”


波 兰
莱茵地区
萨尔区
阿尔萨斯 和洛林
1914年德意志帝国
历史空间知识的整理
根据地图说明《凡尔赛和约》关于对德国疆界的处理
E
A B C D E
B
A
C D
::::: 波奥莱萨阿 兰地茵尔尔 利河煤萨 地矿斯 区区 ( 洛 西 林 岸 : 东 岸 )
(1)表面上:是战胜国为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谋求战后世界 和平。 (2)实质上:是战胜国为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 秩序。
3、巴黎和会的概况:
时间: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参与国:27国(不包括战败国和苏俄) 控制会议的三强三巨头:
美国 英国 法国
总统 - 威尔逊 首相 - 劳合•乔治 总理 - 克里孟梭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瓜分德国、土耳其 ②战胜国与战胜国的矛盾: 英法之间、英美之间、美日之间 ③协约国与苏俄的矛盾: 策划武装干涉;苏俄长期遭排斥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列强的矛盾。 战后中国、印度、埃及人民的反抗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