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知识总结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知识总结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一)了解“光荣革命”1、背景: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企图想恢复天主教,恢复旧统治秩序,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2、过程: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继承英国王位。

史称“光荣革命”.3、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权利法案》(1)时间:1689年,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颁布(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内容:①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征税、拥有常备军。

②议会的言论自由不受干涉,必须定期召开。

(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4)影响:议会权力日益高于王权,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⑴背景:“光荣革命”前后,英国的枢密院演化成为议事机构——内阁⑵标志:国王乔治一世时期,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⑶责任内阁的特点:①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⑷作用: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典型的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附英国内阁产生程序、职能:产生程序:下院“大选”(普选下院议员)→(国王任命)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名(政府成员)→(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

【拓展】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三点导析】1.考点:了解英国议会制的由来.“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2.重点:掌握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3.难点: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方法导拨】本节内容概念性强,且十分抽象,主要讲述了光荣革命前后英国国体转变(从封建地主专政向资产阶级专政转变)和政体转变(从封建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的历程。

在这场政治博弈中,主要的对手是代表封建势力的王权和代表市民(包括工商业者和后来的新贵族及资产阶级)的议会;焦点是对国家权力的争夺;实质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势力的严重的阻碍;结果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经过与封建势力的反复斗争后,在一定程度上作出让步和妥协的前提下.在继承《大宪章》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造和完善,开创了近代议会制.内阁制.政党政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在学习中应重点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英国的议会制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作用,并结合当前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的政府体制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探究导引】1.以“光荣革命”为突破口,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条件,领悟光荣革命在英国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纪初,资本主义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和。

(2)封建专制统治:王朝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年议会的召开为起点。

复辟:1660年,复辟。

结束:年,不流血的“光荣革命”。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

二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说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

可是,查理一世的做法就是把这样的两个原则全都给破坏了。

因此,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对立也就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1642年爆发了战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必修一3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必修一3单元)

PS:
1、英国和德国都是君主立宪制,不同的是英国的君主国王没有实权、统而不治,而德意志的君主皇帝拥有实权;
2、美国和法国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都没有君主,而有总统。

(法国还有内阁部长,美国没有——美国的内阁不是宪法规定的,一般来说口头上把美国政府各部门统
称内阁)不同的是美国的总统选举产生较为复杂(既不由选民直选产生,也不由国会选举产生,分为多个过程,书上没讲),而法国的总统是由国会参众两院的联席会议选举产生;
3、关于政府首脑对谁负责的问题:英国记住首相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美国记住总统对宪法负责即可(不对公民负责);法国是总统(国家元首)和
内阁部长(政府首脑)共同对国会负责;德国是宰相(政府首脑)对皇帝(国家元首)负责。

4、关于内阁:美国宪法没有提到内阁,但是口头上叫政府的各部部长组成的集体为内阁;英国有内阁,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成员由议会产生,但由于首相本人是议会
多数党的领袖,所以间接也受首相的控制、首相与内阁同进退;德国的内阁是皇帝选出来的,对皇帝负责;法国的内阁是总统组建的,但要经过国会参议院的同意。

5、关于三权分立,美国直接体现三权分立。

其他的都不完全算。

[Rio 一个字一个字艰苦地完成于7日晚11点]
Created by Rio Lee。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复习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复习总结
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 议,责任制内阁形成。
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特点:⑴内阁与首相的关系 ⑵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完善----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 得更多议席,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掌握国家大权
首相 (行政权)
组织内阁
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 (行政权)
国 王
统而不治
(立法权、财政权) 权力中心
分权和制 权力中心 衡的原则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元首与议会的 议会不受国王 国会与总统相 议会选出总统、 干预 互制约 两者相互制约 皇帝控制议会 关系
四国资本主义代议制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2、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 英国和法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是通过独立战争 德国是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建 立 过 程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 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利,标志着英国君主立 宪制的确立。
年 宪 法
1787
三者独立平 等,但相互 制约,以防 止专制的出 现。
总统 (行政权)
三 权 分 立
分权与制衡
国会 (立法权)
法院可宣布国会立法违宪 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国会批准
联邦法院 (司法权)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 总统、内阁 (行政权)
可总 解统 散经 众参 议议 院院 同 意 有总 权统 任经 命众 内议 阁院 同 意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 队最高统率,有权任 命高级官员、缔结条 约和实行特赦。
德国
君主立宪制
1.依宪法 规定政体 宪法或文献
国家元首及产 2. 都有形 生方式 式上代表 民意的议 立法权 会(代议 行政权 制民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单元知识点补充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单元知识点补充

必修1第三单元补充材料1、代议制的含义代议制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代议制最初是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的发明,到现代才实现了与民主制度的结合。

2、君主立宪制又译立宪君主制,亦称“有限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君主立宪制主要有两种:即议会制和二元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则由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而由议会行使立法权。

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定权,可见真正的立法权实际上不在议会。

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和明治维新---1945年的日本,就实行的是这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

3、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

它是一种全体公民参与的(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同时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任期限定的政治制度。

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特别是主要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德、意、印度等)和总统共和制(美、巴西、等)。

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多采用三权分立的形式把国家的权力分散,这样一来,不容易发生以权谋私等行为,民主共和制,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议会制共和制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由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体形式。

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议会是代表国民的权力机关,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府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政府对议会负责----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必须辞职或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定与发展知识点汇编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定与发展知识点汇编
2.对世界(1)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2)为其他国家建立新制度提供政治模式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美国政府的建立:
1.背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制),使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严峻形势。
2.制定宪法的必要性
(1)政治:松散、社会动荡、中央政府权力有限、地方各州权力很大
参议员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普选产生
由各邦代表组成
元首、议会、政府关系
立法权控制行政权,总统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元首拥有绝对的实权,可解散议会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
2.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
(1)核心思想:以明确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利,保证议会权力。从此权力中心由国王→议会
(2)意义:否定君权神授,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确立议会至上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点: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
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议会由两院组成,享有立法权;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力,有权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利不同 Nhomakorabea点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元首产生方式
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世袭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议会产生方式
(3)首相产生条件:本人必须是政党领袖;本人所在政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多数党;形式上由国王任命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知识梳理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知识梳理

一、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英国::前提——“光荣革命”;奠定基础——前提——“光荣革命”;奠定基础——《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确立——确立——1818世纪中期世纪中期;;发展——发展——18321832年议会改革。

改革。

1. 了解英国“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女儿和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这次不流血的政变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级革命的结束))。

2. 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 《权利法案》《权利法案》:1689: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

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

①内容①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财政权等权力。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制约。

约。

②意义②意义::从此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从此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确立。

(2)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18:18世纪前期形成世纪前期形成,,开创者——沃尔波尔开创者——沃尔波尔,,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内阁产生过程内阁产生过程::普选产生下院议员→下院大选→(国王形式上任命)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内阁和政府成员))→(国王批准→(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制。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与首相共进退;;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且控制立法程序。

作为政府和内阁首脑的首相掌握行政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因此掌握国家大权。

掌握国家大权。

3. 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 原因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知识点分析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知识点分析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基础知识(代议制: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与发展㈠、建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

)1、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的增强,洛克的分权学说和古希腊民主政治影响。

2、特点: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实权,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3、作用:大大削弱了王权,议会掌握了国家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对其他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产生了巨大影响。

㈡、发展——议会权力和议席的变化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721年,沃尔波尔实际上是第一任内阁首相)①、内阁的构成及相互关系:由首相和各部大臣构成。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各部大臣由首相提名并与首相保持一致。

——→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

②、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内阁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

——→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③、首相的产生与权力:国王任命议会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首相通过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2、1832年议会改革①、原因: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②、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㈠、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由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制定)1、原因:松散的邦联制政府软弱无能,不能适应美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深受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坚决反对封建君主制,主张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2、内容(作用):①、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各州可在不违背宪法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自治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前提——“光荣革命”;奠定基础——《权利法案》;确立——18世纪中期;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1. 了解英国“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 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

①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制约。

②意义:从此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 责任内阁制:18世纪前期形成,开创者——沃尔波尔,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内阁产生过程:普选产生下院议员→下院大选→(国王形式上任命)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制。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且控制立法程序。

作为政府和内阁首脑的首相掌握行政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因此掌握国家大权。

3. 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 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2) 概况: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3)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会为实,君主为虚)
①国王“统而不治”;②议会权力至上;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责任内阁制)。

二、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1.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 制定背景:邦联政府软弱无力,无法保障美国发展。

(2) 主要内容:中央与地方——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央机构——实行三权分立(确保了民主制度),确立总统制共和制。

(3) 体现原则:中央集权;民主原则;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理论来源:启蒙思想)。

(4) 评价:积极——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承认奴隶制度和黑奴贸易,种族歧视,妇女和印第安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等。

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 理解美国联邦制
(1) 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前提下,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州政府有一定自主权。

(2) 作用: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避免了中央权力的过分集中,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
性的发挥。

3. 认识美国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制约与平衡”
立法权归国会,由参议院(每州2名,任期6年)和众议院(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组成。

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

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渎职,终身任职。

作用: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特点
①政府各部门权力制约与平衡,防止了专制。

②总统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集中了中央权力。

③两党制。

三、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1. 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875年通过,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宪法规定:
①立法权属于两院制议会。

(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可以解散众议院,是权力中心)
②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 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 德国统一
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铁血宰相”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871年通过,确立联邦制君主立宪政体。

(特征:君主权力巨大,凌驾于立法权之上)
行政机构:皇帝和宰相。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决定对外政策。

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机构: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其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3. 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 资产阶级代议制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支柱。

(2) 日益健全的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稳定了统治秩序。

(3) 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扩展到亚洲,产生了广泛影响,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政治文明的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