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分区

合集下载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商业建筑应根据建筑面积和功能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都应有独立的疏散通道,并设有防火门、防火墙等防火设施,以隔离火灾蔓延。

2.防火门和防火墙:商业建筑的防火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的防火时间,能有效阻挡火灾的蔓延。

防火墙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功能进行设置,以防止火灾烟气和火势的扩散。

3.电气系统的防火设计:商业建筑的电气系统应采取防火措施,如电缆穿越防火墙处应采用防火套管,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减少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设施:商业建筑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报警,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建筑物内应配备适当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灭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灭火设施。

5.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商业建筑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6.应急照明和标志系统:商业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防火门等应配备应急照明和标志系统,当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和指引,以方便人员疏散。

7.防止火灾的设计和装修:商业建筑的设计和装修应符合防火规范,如使用阻燃材料,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合理设置照明设施,避免电路过载等,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8.定期检查和维护:商业建筑的防火设施和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如检查防火门是否完好,灭火器是否正常等,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总结起来,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包括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防火门和防火墙、电气系统的防火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设施、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标志系统、防止火灾的设计和装修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等内容。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才能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保障建筑物及人员的安全。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商业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商业建筑已向多元化的现代商业综合体开展,规模日趋庞大,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研究极为重要。

透视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现状和难点,分析^p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一些措施,例如结合平面功能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平安出口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合理运用下沉广场和防火隔间,地下商店等开发和地铁站厅之间应以通道形式相连,地下商业步行街的商铺形成独立的防火单元,有效抑制火灾蔓延。

【关键词】:^p :商业建筑;防火分隔;设计难点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城市规模迅速膨胀。

从生活空间来看,要包容不断增加的人口和进步生活质量都需要大量土地。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交通、环境、生态等问题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中心区不仅用地极为紧张,而且人、车交汇区也带来了很高的商业价值,地下商业建筑便应运而生。

地下商业建筑的开发与城市交通严密联络构成了地下综合体,地下商业建筑真正成为立体化都市中的活泼元素。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封闭、物流大、火灾荷载大,着火后烟气大、能见度差、疏散和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研究极为重要,笔者以无锡市火车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工程设计为例,对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问题谈几点意见,与同行商榷。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现状及难题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大城市结合城市环境和城市地下交通设施的改造,都进展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商业建筑的开发利用在空间形式上更加立体化,在功能上更加复杂化。

如:无锡市火车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地下2层为汽车库、地下1层为集商业、地铁、城际铁路出站、车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金太湖国际城分三期建立,地下空间各功能连接为一个商业综合体,其中地下1层一期为沃尔玛超市及仓储卸货区、二三期为商店、餐饮、汽车库、电影院等。

地下商业建筑的规划建立不仅需要与其他建立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其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车与地下空间的接驳、独立式出入口等,而且地下商业建筑内部不同的平面布置,具有不同的空间导向性和识别性,空间布局不明晰容易使人们迷失方向,影响火灾时的疏散。

现行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现行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规范的编制工作开展情况
本规范的编制工作从二OO四年初启动准 备工作至O六年九月市建委批准颁布,经历 了筹备立项、调研和编制大纲、编制和报批 四个阶段。 (一)筹备立项阶段
2004年3月份召开了筹备会,确定了主 编单位和参编人员;4月份完成了地标的申请 立项工作;确定了编制经费来源。
(二)调研和编制大纲阶段
4)封闭式防火隔离区与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 分隔,各个防火分区进入该防火隔离区处应设置面积不小于 12m2的防烟前室,其通向防烟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或耐 火极限≥3.00h的防火卷帘门侧加设甲级防火门;
5) 封闭式防火隔离区及前室应设加压送风系统。
封闭式防火隔离区
4、适当放宽了防火分区的划分标准
在进行安全出口宽度计算时,若按照使
用中的实际商业营业厅面积或比例,套用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的人员密度指标计 算出的结果通常高于建设和设计单位的心 理承受能力和经验值,为了满足计算结果 需要,各单位对《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的 营业厅面积的理解由此出现不同,常见的 如:
采取扣除自动扶梯、设备房等辅助建筑
二级
不燃烧体 3.00 不燃烧体 2.50 不燃烧体 1.00 不燃烧体 0.50 不燃烧体 2.50 不燃烧体 1.50
板注:承单重层楼大板型、商疏散业楼建梯筑、采屋顶用承钢重结构构件时,承不燃重烧柱体耐1.火50极限为不2燃.0烧0h体。1.50
2、加大了涉及A类多层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间 距
大型商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在《高规》的基础上做 了适当的调整:
一、本规范的编制背景 二、本规范的编制工作开展情况 三、本规范的主要特色
一、规范编制背景
近年来,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 济的繁荣,各区(市、县)相继建成了不少大型综 合商场和购物中心。它们发展了传统商场的功能和 形式,不仅功能齐全丰富,集餐饮、娱乐、旅游、 文化、艺术等消费功能于一体,而且形式多样,与 早期的商业建筑相比,很多大型商业建筑都具有体 量大、功能复杂的特点。从近年来的大型商业建筑 消防设计情况来看,建设、设计和消防部门在执行 现行《高规》、《建规》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时,常遇到以下问题:

地下商场地上应急疏散门标准

地下商场地上应急疏散门标准

地下商场地上应急疏散门标准一、地下商场商业部分消防设计标准1、商业部分设置位置地下商场商业部分应将防火分区较小的餐饮业态集中布置在下沉广场周边,以便更有效的利用疏散叠加宽度。

因燃气无法进入地下室的原因,对于非必须做餐饮业态的店铺,在方案阶段仅预留水电条件,防火分区按零售划分,以减少地下室防火分区数量。

2、商业部分防火分隔地下商业部分大于2万平方米的应设置防火分隔,为避免对地下室主要商业动线造成干扰,防火分隔一般设置在大型主力店门口处,对外采用两道防火门,周边沿外面设置面铺并在后部设置防火墙,对下沉广场等室外安全空间可直接开门。

3、商业部分疏散要求下沉广场扣除景观及楼电梯投影范围后,需满足13×13无顶盖的水平范围,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平方米,方可认定为安全区域。

需注意相邻防火分区防火门间距需大于13米,否则会影响地下室轮廓及下沉广场之间的回廊进深。

二、防火分区设置原则(1)地下商业防火分区按照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2000m²划分(2)地下餐饮防火分区按照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1000m²划分(3)地下商业后勤用房按照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1000m²划分。

三、疏散宽度计算原则(1)营业厅建筑面积×疏散人数换算系数×每100人疏散宽度;(2)地下一层疏散宽度:营业厅建筑面积×0.60(疏散人数换算系数)×1m/100人。

5、疏散楼梯形式采用防烟楼梯,防烟剪刀楼梯,楼梯前室面积均大于6平米,合用前室均大于10平米。

6、疏散口及疏散距离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按照商业营业厅考虑消防,室内任何一点至zui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37.5米。

地下商场防火设计

地下商场防火设计

地下商场防火设计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²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m²的区域。

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隔后的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

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²。

2 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

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3 确需设置防风雨篷时,防风雨篷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

二、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防火隔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火隔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0m²;2 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3 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m;4 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5 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三、避难走道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
灾 的蔓 延程 度 , 有 效 的控 制 火灾 的蔓 延 和 范 围。 商业 地 下建 筑 中变 配 电设 备 ,
下 沉广 场 的设 计 , 第一 , 需 要 规 定 下 沉 广 场 的短 边 尺 寸 , 这 是 非 常 必 须 的。 很 多下 沉 广场 的形 状是 不 规则 的 , 比如说 , 月牙 形 、 圆形等 , 很难 掌握 最 短 尺 寸 。在这 样 的情 况 下 , 可 以把 月牙 短轴 或 圆形 直径 当作 短边 。 第二 , 必 须 对
建筑理论与设计
口口圆圈
地下商业建筑 防火设计
摘要 : 随 着我 国 经济 的发 展 、 人 口增长 速 度 的不 断 上 升 以及城 镇 化速 度 的加 快 , 城 市地 面 空 间 已经 不 能满足 现 阶段 经济 与 人 口 的发 展 需要 。越 来越 多的建 筑 、 项 目向地 下 空 间发 展 , 地 下 商场是 最 为典 型 的 一种 , 通 过地 下 商场 的建 立 , 不 仅 可 以有效 的 缓解 了地 面 空 间的使 用压 力 , 与此 同时 , 还 有效 节 约 了有 限 的土地 资 源。 通 常来说 , 地下 建 筑往 往人 流 量大 、 空 间 比较 密 闭 , 火 灾一 旦发 生 , 就 会给 抢救 工 作 带来 较大 困难 , 容 易造 成 人 员和财 产 的重 大伤 亡 。 因此 , 研 究 商业 地下 建 筑 防火设 计 显得 非常 重 要。
要 强调 “ 简洁 、 明了 ” , 设计 识 别性 、 标 志性 明显 的 安全 出 口。在 人流 集 中 的 区

关 于地 下 商业建 筑 的火 灾危 险性 因素分 析
1 、 关 于商 业地 下建筑 本 身 的消 防安 全性 分析

浅谈大型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深圳市体育中心项目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及消防设计

浅谈大型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深圳市体育中心项目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及消防设计

浅谈大型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深圳市体育中心项目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及消防设计摘要:以深圳市体育中心项目地下大型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为例,通过对大型地下商业消防设计中防火分区的划分、安全疏散口的设置及下沉式广场和避难走道的利用等建筑防火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下沉式广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发展使得城市用地变得更加紧张,大型地下商业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建筑使用功能复杂、人员集中,因面积大防火分区多,导致疏散口不能直接通道室外安全区,对消防扑救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以深圳市体育中心项目为例,对大型地下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本项目采取的相应措施。

深圳市体育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近上步路),地块用地面积278092.06㎡,设计内容为一座体育场(4.2万座)改建,一座体育馆(1.5万座)新建及两层地下室新建,总建筑面积为376300㎡,地下空间功能包括地下二层的停车库、设备用房及冰场,地下一层的停车库、设备用房、文化设施、副馆及配套商业,地下一层通过一条24h城市公共通道与周边6号线(体育中心站)、7号线(八卦岭站)及14号线(黄木岗站)这三大轨道交通枢纽站连接。

地下一层的主力商业正上方地面为体育中心的南广场,用于市民平时活动及大型室外演艺,受使用功能限制,广场范围内不允许地下疏散楼梯突出地面,这也限制了地下主力商业区域的疏散方式,存在一定的困难。

地下一层的培训、冰场及商业正上方为体育中心的体育馆,靠体育馆外侧防火分区可由疏散楼梯通至首层直接疏散至室外,中间防火分区受体育馆场芯使用功能限制,不允许楼梯突出地面,故此区域防火分区的疏散方式存在困难。

一、地下商业消防平面设计体育中心项目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84449㎡,划分为40个防火分区。

主要由文化设施、配套商业、副馆、停车库、设备用房、下沉广场、交通空间等功能构成。

大型商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大型商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各地相继建成了数量众多的大型商业建筑或购物中心,传统商业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们不仅功能齐全,而且形式多样,部分大型商业建筑集餐饮、娱乐、旅游、文化、艺术等消费功能于一体。

一般而言,大型商业建筑具有面积规模大、人员密集、建筑功能复杂、装修和商品的可燃物多等特点,发生火灾后容易导致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及财产损失大等后果.本规范是针对此类建筑在现行防火设计规范中所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足,有关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现代消防设施等方面不同于一般民用建筑的独特性而编制的.本规范共7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大型商业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一般规定、防火与防烟分区、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规范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基层消防机构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从开始编制到最后审查,几易其稿,得以最终审定。

本规范由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组织编写并负责具体解释。

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相关资料提供给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以便在今后修订时参考(地址:郑州市沈北路,邮编:450叨8,电话:0371-********)。

主编单位: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主要起草人:范平安王建刚刘正勤康大生屈震施秀琴郭国旗王东奎王金玲目次1总则·(1)2术语·(2)3大型商业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4)4一般规定·(6)4,1总平面布置·(6)4·2 消防扑救(6)4·3 防火间距·(7)4·4 内部装修·(8)4·5 地下大型商业建筑·(9)5防火与防烟分区(12)5·1 防火分区(12)5·2 防烟分区(13)6安全疏散(14)6·1商业营业厅内的疏散通道(14)6.2 商业营业厅的疏散距离(15)6,3 安全出口(15)6·4 疏散楼梯间和避难空间(16.)6·5 消防电梯(17)7消防设施(19)7,1消防给水(19)7·2 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20)7,3 消防电气(21)本规范用词说明¨(24)条文说明·(25)1 总则1·0·1 为了适应我省商业建筑的发展,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莉财产安全,并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范.1·0·2 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大型商业建筑各种业态发展和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分区
1.地下商业建筑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2.地下商业建筑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3.地下商业建筑应设置防烟和排烟设施。

4.地下、半地下商业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00㎡。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

(1)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内部装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规定。

5.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

(1)设置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

1)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

不应布置任何经营性商业设施。

2)下沉式广场的短边尺寸不应小于13.0m且最小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80㎡。

3)应设置不少于一座宽度不小于2.0m直通地面的室外疏散楼梯。

4)开向下沉式广场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并可计入疏散总宽度,但该宽
度不得超过通向下沉式广场各防火分区总人数一半的计算值。

(2)设置避难走道。

1)避难走道与相邻防火分区间的墙及前室隔墙应为实体防火墙,各防火分区进入避难走道处应设置面积不小于12㎡的防烟前室,前室内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2)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3)避难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度之和。

4)避难走道各部分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

5)避难走道的防烟、消火栓设置、火灾应急照明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技术防火规范GB50098的有关规定。

(3)设置防火隔间。

1)防火隔间内不应布置任何经营性商业设施。

2)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3)常开式甲级防火门洞口宽度不应大于2.4m,防火隔间相邻区域间距不应小于5m。

(4)设置防烟楼梯间: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