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题的-4大题型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亭子言怀①张谓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②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注]①本诗约作于诗人大历年间任潭州刺史时。
②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数丛芳草”“几处闲花"写西亭子景致之清丽,流露出诗人的恬适之情。
B.“玄猿呼郡吏”是人们到西亭子游玩时所看到的情景,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诗人以看景知高下、闻声知水深,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
D.这首诗的语言朴素平淡,而平淡中又有着深远的情致,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相似。
16.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尾联的意思:不时地带着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②形象:诗人是一个平易近人、闲适自在且热爱自然的官员。
他身为刺史,却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时时缓步寻景,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错误,诗人突出的不是自己的赏景经验与观察力,而是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看尾联的意思。
“官属不令拘礼数”的正常语序应为“不令官属拘礼数”,也就是说不让大小官员受礼数拘束;“时时缓步一相寻”的主语是自己和“官属”,“缓步”是寻赏美景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心情之闲适。
合起来是说自己要不时地带着不分尊卑的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再看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人身为刺史,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高高在上,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一起去缓步寻景,既看出诗人的闲时,诗句中又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诗歌形象题

•初冬夜饮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问题:这首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外在特征),幽独苦闷的(内在品性)(步骤一)诗人(步骤二)形象分析形象+概括特点(外在特征+内在品性+身份定位)2、题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送魏万之京李硕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匪。
描绘了一幅微 霜初落,鸿雁南归,树色 凄寒,砧声渐多 答:_就_番事业。
3.九日杜甫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画面。
度,李硕以长者风 嘱咐魏万,长安虽乐, 不要虚掷光阴, 要抓紧成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题目: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殊方日落玄猿哭, 10 霜前白雁弟。
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 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 伤。
4、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题目:诗歌| 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答:描写了天将亮时,孤灯之下,1忌妇彻夜不眠,面。
5.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 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 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 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 雨,春在溪头弄菜花。
题目: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答:1、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林逋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秤對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芽,幼蚕孵化,细草满坡, 黄牛鸣叫,暮鸦归巢,的景象。
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题目: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答:林间寺架田独鸟夕阳寒烟6、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二轮复习:古诗(二)主观题四类——形象类、语言类》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李白的《将进酒》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破阵子》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缠绵悱恻、爱恨情长的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
诗歌人物 身份类别
隐士:(古隐士) 官吏:(贤臣、小吏、酷吏)。 女子: (家庭内:妇人;少女形象。 家庭外:宫廷女性;娼妓;神话女性) 将士: (将军、士卒) 文士: (儒士、狂士) 游子、农民、商人、侠客、市井小民 等
备考方略
答题步 骤图解
这首诗(词)生动地塑造了……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的……句写了……,表现 答题模
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词)人通过……物象,托物言志,抒 板样式
发了诗(词)人……的情感。(步骤3)
对点专练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9 分) 虞美人 秦 观[注]
备考方略
答题 步骤 图解
答题 这首诗(词)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句写 模板 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作者通过塑造……,抒发( 样式 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步骤3)
对点专练 •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 的作用。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 颜色词
染气氛,烘托感情。
教材典例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 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诗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解题技巧

诗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答题步骤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特别要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形象列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2、诗歌形象题的5大题型

附:景物特点(意境)术语
类型 动 静 悲 壮 美
术语 活泼、热烈、繁华、喧闹 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澄清 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 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 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
步骤二:描绘景物 描绘景物,指描摹出诗中的主要景物,不必每个景物 都写到,但要把主要景物找出来加以描述。
(请参考上面[技巧点拨],分步答题)
步骤一:写镜子一样平静清澈的沧江水面,天空成双
飞翔的雪花一样洁白、飘逸、轻巧的鸥鸟。
步骤二: 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机,孤单,使诗人孤寂的
心情跃然纸上。
事物形象鉴赏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 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 色彩, 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 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 故此, 明确“物”的特征, 找出“志” 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两个关键要素。
[应用体验 ] 5.(2012·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 ①(其二 )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 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②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技巧点拨],分步答题) 步骤一: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步骤二: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
2.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 诗人往往借助笔下 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对社会的看 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 成的?请简要叙述。 2. 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 样的效果? 3.这首词的上片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 简要赏析。
题型突破(三) 诗歌语言题的4大题型

诗歌语言题的4大题型
[常见考查方式] 1.(2016·全国甲卷)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2015·全国卷Ⅱ)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
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3.(2015·四川高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4.(2014·广东高考)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
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 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 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诗歌语言题的4大题型
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 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 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诗歌语言题的4大题型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诗歌语言题的4大题型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备考方略],分条答题) ①“葱葱”指“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苍翠茂盛,充满 生机;“靡靡”写江边丛草的繁密。(析本义)“葱葱”“靡 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描情景)②通过写春雨 后水边草木之貌,表达了诗人看到浓重春色后的欣喜之情。 (“抒情”角度说效果)③妙用叠音词,富有音律美,增强表 达效果。(“艺术”角度说效果)
诗歌语言题的4大题型
(四)数量词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 永的诗情。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用的数量词,虚指、泛指 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 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最新版)目录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1.诗歌形象类题目2.诗歌语言类题目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正文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在诗歌鉴赏的题型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1.诗歌形象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等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诗歌语言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结构、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中描绘的形象步骤二:分析形象的特点和意义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形象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步骤二:分析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步骤二:分析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步骤二: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之间的关系以上就是诗歌鉴赏的题型概述和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10种题型简要答题模式素材

高考诗歌鉴赏10种题型简要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附录:诗歌鉴赏简答题设题目类型◆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⒌其它类:某某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
东篱〔高雅,洁身自好〕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A.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备考方略],分条答题) ①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整体描述画 面)②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 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 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 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 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分析氛围特点)③抒写了征 人慷慨悲壮的情怀。(分析思想感情)
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 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 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 志”中的“物”。在诗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 象,它们的基本含义是固定的,熟悉这些意象的含义,有助于 解读诗歌。 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新的考查形 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 涵)或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
氛围?
[备考方略] 1.意境赏析“3步骤”
2.记牢景物特点(意境)常用术语
[应用体验] 3.(2012·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鹈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备考方略],分条答题) 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概括物象表层 特点)②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 洁。(分析物象内涵)③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邀 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的志趣。(点出物象意义)
2.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 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 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常见考查方式] 1.(2014·山东高考)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
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2.(2014·江苏高考)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
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探求深 层含义)
2.[分析意象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上 董 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 ①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宗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 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摩。 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有什么作用?
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串始终,则往往为 线索。
[应用体验] 1.[分析意象含义](2013·江西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 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 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 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 归与白鸥盟。
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2012·天津高考)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3.(2011·山东高考)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备考方略] 鉴赏事物形象“3步骤”
[应用体验] 4.(2012·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 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备考方略],分条答题)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备考方略],分条答题) 写镜子一样平静清澈的沧江水面,天空成双飞翔的雪花一 样洁白、飘逸、轻巧的鸥鸟。(描述意象,拟出意象特点) 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机,组成一幅动静相间的江上 秋色图;反衬了诗人的孤单,使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分 析作用,点出效果)
意境赏析(含画面描述)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 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 组合成的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 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 “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可以 构成独具特点的画面,营造出某种特定的意境。因而,对诗中 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 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事物形象鉴赏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 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 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 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 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两个关键要素。
[常见考查方式] 1.(2013·山东高考)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 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 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 落英”。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备考方略],分条答题) “兰”“蕙”“菊”都是花草。(分析表层属性)
身份?请简要概括。 3.(2013·重庆高考)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
什么手法? 4.(2012·江苏高考)词中三、四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
形象?请简要分析。
[备考方略] (一)鉴赏人物形象的4大思考角度 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 示。如2012年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 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 象。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2015年湖北卷《劳停驿》 (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 驿,驿站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 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
[常见考查方式] 1.分析意象含义
(1)概括某几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 2.分析意象作用 (1)全诗重点写了某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
[备考方略] 1.分析意象含义的方法及2步骤 理解意象的含义时,需要联想到平时学习中积累的常见 意象的含义,然后再抓住诗歌中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 结合诗人经历或背景,找到“物”与“志”“情”的契合 点,把握其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往往都是象征义,答题 步骤如下: 步骤一:分析表层属性。 步骤二:探求深层含义。
①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概括形象特点)②“楚酒困人
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
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
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
创作的高雅情趣。(具体分析形象)
跟踪检测 点击此处
人物形象鉴赏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 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 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 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往往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鉴赏诗歌中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 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象地描述出来。
4.析典故,分析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 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 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 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 有英雄豪情。
特别提示:要适当地想象补充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
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 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 型的细节,等等。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 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二)鉴赏人物形象“3步骤”
[应用体验] 5.(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 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 诗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形象,则极可能是“远离 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3.抓描写,分析形象 要 抓 住 诗 歌 中 人 物 的 “ 肖 像 ”“ 动 作 ”“ 语 言 ”“ 神 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 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 “醉眼”就是一个神态描写,很明显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 “旷达洒脱”。
[常见考查方式]
1.(2016·全国乙卷)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 什么用意?
2.(2015·天津高考)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3.(2015·安徽高考)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
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2012·湖南高考)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5.(2012·山东高考)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
题型突破(二) 诗歌形象题的 4大题型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情感往往是借助诗 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歌,首先必 须把握古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 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 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 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 “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 “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 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 要从以下4大角度命题: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分析、意境赏 析(含画面描述)、事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