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题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类试题精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类试题精练(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
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
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解析:选D; D项,“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错,应是“叙事”。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参考答案: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
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
[白话诗歌]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
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发满头。
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
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除夜对酒赠少章①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②。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①少章:秦觏,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
②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但诗人却“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情劈空而来。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习题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①,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此诗作于欧阳修被贬任滁州太守之时。
“怀嵩楼”,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刺史时所建,因其曹分司洛阳,建楼以表怀念嵩山、洛阳之意。
①画角:彩绘的号角,用以报时。
这首诗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①李商隐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䴙鹈泉①畔猎,路人遥识郅都①鹰。
【注】①诗题下作者自注:“使君远祖,国初功臣也”契苾通是铁勒族契部落人,贞观六年,契苾通五世祖契何力,率部归顺唐王朝。
①䴙鹈泉:在今内蒙古五原县。
①郅都:西汉景帝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威震匈奴。
赵臣瑷于《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中评价:“义山撰人,神采奕奕。
”此诗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使君形象?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对酒赠少章①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①。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①少章:秦觏,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
①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但诗人却问“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情劈空而来。
B.首联,诗人“身何托”和客人事业、生活“未空”构成鲜明对比,极写客人的踌躇满志。
C.诗歌第四句的意思是: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而现实中却一无所有。
D.颈联对仗工整,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形象表达了诗人愁情之深、内心之苦。
4.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张旭①(节选)李颀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诗歌人物形象题

诗歌人物形象题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题: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绝句,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6分)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答案:《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题: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
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注意点:(1)要关注时代背景、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
(2)要抓住诗中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的描写。
“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的二子(两人),重友情;“试春风”,显其飘逸。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1、当诗中人物形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由于粗心大意,不能根据题干要求判断应鉴赏诗人形象还是诗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亭子言怀①张谓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②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注]①本诗约作于诗人大历年间任潭州刺史时。
②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数丛芳草”“几处闲花"写西亭子景致之清丽,流露出诗人的恬适之情。
B.“玄猿呼郡吏”是人们到西亭子游玩时所看到的情景,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诗人以看景知高下、闻声知水深,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
D.这首诗的语言朴素平淡,而平淡中又有着深远的情致,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相似。
16.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尾联的意思:不时地带着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②形象:诗人是一个平易近人、闲适自在且热爱自然的官员。
他身为刺史,却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时时缓步寻景,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错误,诗人突出的不是自己的赏景经验与观察力,而是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看尾联的意思。
“官属不令拘礼数”的正常语序应为“不令官属拘礼数”,也就是说不让大小官员受礼数拘束;“时时缓步一相寻”的主语是自己和“官属”,“缓步”是寻赏美景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心情之闲适。
合起来是说自己要不时地带着不分尊卑的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再看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人身为刺史,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高高在上,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一起去缓步寻景,既看出诗人的闲时,诗句中又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2020-2021学年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一)人物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参考答案】本词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形象。
(要点一)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
(要点二)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要点三)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形象?1【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将军形象。
颈联写将军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与其前面射猎时飒爽英姿相吻合。
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尾联写将军猎归所见之景。
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
写出了将军归后的踌躇满志与从容自得的心境。
同时抒发了作者人生志远、意气风发的豪情。
(意思对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余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诗人在给我们展现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勾画了一个热情纯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题葡萄图2(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诗歌形象题

简洁、醒目,能够反映诗歌的主题、主要意象或情感。
分值
合理,能够反映题目难度和答题要求。
内容要素
诗歌文本
选用经典、有代表性的诗歌,能够反映诗歌的历史、文化背 景和艺术特点。
形象分析
要求分析诗歌中的主要形象、意象、情感等,能够反映诗歌 的主题、艺术手法和考生对诗歌的理解。
形式要素
题目类型
主要有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不同类型能够反映题目的具体要求和答 题方式。
注意内容连贯性
01
保持行文流畅
在写作中要保持行文的流畅性和连贯 性,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避 免出现跳跃和突兀的感觉。
02
突出主题
确保写作的重点和主题是围绕所给定 的诗歌主题或关键词展开的,不要偏 离到其他不相关的内容上。
03
结尾呼应
在写作结尾时,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 呼应,使整篇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有 机整体。
2023
诗歌形象题
contents
目录
• 诗歌形象题的概述 • 诗歌形象题的构成要素 • 诗歌形象题的写作技巧 • 诗歌形象题的鉴赏方法 • 诗歌形象题的发展趋势 • 诗歌形象题的创作实践
01
诗歌形象题的概述
诗歌形象题的定义
诗歌形象题是指以诗歌为载体,通过描述、比喻、象征等手 法,考查考生对于诗歌中形象及意象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要点三
研究题目要求
明确题目所要求的写作目标,如描绘 诗歌中的某一形象、表达对某首诗歌 的感悟等,确保写作紧扣主题。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和象征
通过使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将诗歌中的抽象情感 和意境具象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拟人和借代
运用拟人和借代等修辞手法,将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人 格化、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高考诗歌赏析:诗歌形象题突破

情景关系题——典题精练
(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 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 纡:旋绕曲折。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 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菜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 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 析。(6分)
答: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 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 和静谧;②寓情于景,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 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菜等,或宁 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 “蓬瀛”。
人物形象特点概括——概念区分
人物形象>人物性格 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外在形象+身份+地位+ 技能+行为习惯等 人物性格: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 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
人物形象特点概括——怎么问
(1)(2017•全国卷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2)(2014•山东高考)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3)(2014•江苏高考)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 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②营造了……的氛围,表达了……的情感。
画面描述题、意境分析题——典题精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 解析:- 从“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可知他的家在城边,却要沿着野外小径才能到达,周围是桑麻地,可见他幽僻高雅,热爱自然。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种菊却还未开花,表明他随性洒脱,不急于求成。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家中无人,去山中,而且每日到很晚才回来,体现出他超尘脱俗、寄情山水、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 解析:- 从环境描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看,天地间一片寂静、寒冷,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这个“蓑笠翁”是孤独的,他独自在孤舟上垂钓,周围没有其他人的踪迹。
- 同时他又是清高、孤傲的,在如此严寒、孤寂的环境中,他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坚守自己的行为,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高洁品质。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小儿形象?- 解析:- “蓬头稚子学垂纶”,“蓬头”写出小儿不加修饰、天真可爱的样子。
- “侧坐莓苔草映身”,他侧身坐在莓苔上,被草遮掩,说明他专注于垂钓这件事。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当路人问路时,他远远地招手而不回答,是因为害怕惊到鱼,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他天真无邪、聪明机灵又做事专注的形象。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4.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 解析:-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劲风中角弓鸣响,将军在渭城打猎,开篇就渲染出将军的英武气概。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枯草中鹰眼锐利,积雪融化马蹄轻快,描写出将军打猎时的矫健英姿和高超的骑射技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
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
此凭栏杆
问题:这首诗中刻画了一
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外在特征),幽独苦闷的(内在
品性)(步骤一)诗人(步
骤二)形象分析形象+概括特点(外在特征+内在品性+身份定位)
2、
题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送魏万之京
李硕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
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
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
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
月易蹉匪。
描绘了一幅微 霜初落,鸿雁南归,树色 凄寒,砧声渐多 答:_
就_番事业。
3.
九日
杜甫
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
画面。
度,
李硕以长者风 嘱咐魏万,长安虽乐, 不要虚掷光阴, 要抓紧成
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
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
谢两相催!
题目:
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殊方日落玄猿哭, 10 霜前白雁弟。
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 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 伤。
4、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
描绘了一幅日落时
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
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
来鹊喜声!
题目:
诗歌| 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答:
描写了天将亮时,孤灯之下,1忌妇彻夜不眠,
面。
5.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 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 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 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 雨,春在溪头弄菜花。
题目: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答:
1、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
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
秤對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
芽,幼蚕孵化,细草满坡, 黄牛鸣叫,暮鸦归巢,
的景象。
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
看雪天。
题目: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答:林间寺架田独鸟
夕阳寒烟
6、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
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
风尚有声。
题目:
这首诗写了秋园的哪些景致?
答: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落叶有声
答题:
名词性短语:特点+名词
《海棠》
侏]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
蒙月转廊。
烛照红妆。
题目:
诗歌甌两甸描写了阉棠花的哪些特点?
答: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
答题:
概括特点(形容词性短语)+结合诗句分析
总结诗歌题型
答题:
概括特点(形容词性短
语)+结合诗句分析
名词性短语(特征+名词):疏桐、落叶、流萤
答题:
概括特点【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明净绚丽、雄浑壮阔、阔大深沉】
+结合诗句分析
答题:
属性(时间、地点、中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