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

3.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
人 的 不 安 全 行 为
间接原因
物 的 不 安 全 状 态
技 术 原 因
教 育 原 因
身 体 原 因
精 神 原 因
管 理 原 因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违章指挥 (2)违章操作 (3)违反劳动纪律 2. 物的危险状态: 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 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 3. 环境因素
(三)设备导致事故发生
地质勘查中因设备而导致的事故主要指在工作 不科学的使用坑深、物探以及钻探等设备。不同的 设备导致的事故也有不同的特点。 主动或者是被动的物理致害,例如人体吸收了 过大的放射性探测仪所散发出的辐射,设备在安装 使用的过程中漏电而致人死亡,某些设备的外形庞 大且具有凸起部位,都容易伤害人体健康,重则致 人死亡。 化学致害。例如在运用某些化学分析仪器时, 会导致化学液体或者气体泄漏使人中毒。
运转致害。运转致害主要是指在大型 设备在运动的时候与其他设备或者人体发 生碰撞、挤压或振动导致设备失控,导致 事故发生。 能量致害。能量致害主要是指勘查设 备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同时可能会伴随着辐 射、电能以及机械能等能量向施工现场释 放,最终加深事故的危害程度。
三、 地质勘查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特点
海因里希法则
1:29:300法则。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做事故法则。
含义: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从统 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 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 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 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 法则叫事故法则。 这个法则说明,在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 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死亡 或重大事故。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要求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要求1. 背景和目的地质勘探是为了探寻地下资源和了解地球构造而进行的活动。
作为一项具有风险的工作,地质勘探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的要求,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减少事故风险。
2. 质量管理2.1 所有参与地质勘探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2 所有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2.3 所有勘探工作必须按照计划进行,并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
勘探结果必须及时和准确地上报。
3. 员工安全培训3.1 所有从事地质勘探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包括工作场所安全、紧急情况处理、个人保护装备使用等内容。
3.2 安全培训应定期进行,以保持员工对最新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的了解。
3.3 为新员工提供适当的安全培训,并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安全操作和预防事故。
4. 应急准备和处置4.1 所有地质勘探工作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4.2 所有员工必须了解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并参加相关演练。
应制定紧急预案,包括火灾、自然灾害、人员伤亡等情况的应急响应措施。
4.3 应确保紧急通讯设备畅通,并建立与当地相关救援机构的联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和援助。
5. 个人保护和安全意识5.1 所有员工必须配备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鞋等。
5.2 所有员工必须积极培养安全意识,了解和遵守安全规定,主动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
5.3 高风险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
6. 安全监督和管理6.1 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地质勘探工作的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6.2 必要时,可以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以确保安全性能的达标。
6.3 对违反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并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 安全文化建设7.1 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通过倡导安全理念、组织安全活动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煤矿地质勘探培训》PPT课件

05
现场实践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成功或失败)
案例一:某煤矿成功勘探经验分享 勘探背景与目标
勘探方法与流程
典型案例分析(成功或失败)
勘探成果与效益 案例二:某煤矿勘探失败原因分析
勘探背景与目标
典型案例分析(成功或失败)
勘探方法与流程 失败原因分析与教训
现场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分享
煤层倾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巷道布置和 采煤方法的选择。倾角较大的煤层, 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相对复杂。
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影响井田划分和巷道布置
地质构造决定了井田的划分和巷道的布置方式。在复杂的地质构造区域,需要采取特殊的井田划分和巷道布置方案。
影响采煤方法选择
不同的地质构造条件需要采用不同的采煤方法。例如,在断层发育的地区,需要采用房柱式采煤法等方法来适应地质条件。
影响生产安全 地质构造中的断层、褶皱等构造容易引发瓦斯积聚、突水等安全隐患,对煤矿生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03
勘探方法与技术应用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勘探
通过测量地壳上各种岩体、矿体 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重力变化, 进而推断地下岩体的岩性、密度
问题一
01 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
大
问题诊断
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变化大, 难以准确预测煤层和构造形态
02
解决方案
03 采用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结合地质、水文等资料综合分 析,提高预测精度
问题二
04 勘探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如
何应对
问题诊断
突发情况包括设备故障、天气 突变、人员伤亡等,影响勘探 进度和安全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4篇)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地质勘探是一项对地球地质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工作。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安全生产是首要保障,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为了确保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和实施地质勘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质勘探企业应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内容。
一、总则1.地质勘探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地质勘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和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
2.地质勘探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分工机制,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领导责任1.地质勘探企业负责人必须保证安全生产活动在企业中得到重视和有效实施,并向相关部门展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
2.地质勘探企业负责人要制定并领导实施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定期检查和总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并对失职渎职的人员进行追责问责。
3.地质勘探企业各级领导必须在各自的工作中,做到对安全生产有明确的要求,对重要和关键环节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直接的责任。
三、部门责任1.地质勘探企业各级部门负责人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部门内安全工作的分工和责任。
2.地质勘探企业各级部门负责人要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确保目标的达成和计划的落实。
3.地质勘探企业各级部门负责人要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纠正和改进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四、岗位责任1.地质勘探企业中的各个岗位必须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2.地质勘探企业岗位责任制度要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工作要求,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3.地质勘探企业各个岗位要建立并严格落实工作规程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1. 前言地质勘探是指通过采集样品、观察现象等方法,对地球内部构造、岩石组成、矿产资源等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活动。
虽然地质勘探对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地质勘探活动时,安全问题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遵守安全规范和培训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地质勘探活动中保证安全生产,是每个地质勘探从业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基本素质。
本文将对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进行详细介绍。
2. 培训目标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的目标是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使其能够有效地开展地质勘探活动,并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安全意识培养培训人员要了解地质勘探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安全事件,提高工作时的敏锐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2.2 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培训人员需要学习地质勘探活动中的各项安全操作技能,包括现场安全检查、高风险区域的特殊防护措施、应急救援知识等,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3 安全规范遵守培训培训人员要学习并遵守地质勘探活动中的相关安全规范,包括安全设备的使用、作业程序的执行、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等,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2.4 事故案例分析通过事故案例的分析,培训人员可以深入了解地质勘探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原因,从而提高防范和避免类似事故的能力。
3. 培训内容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地质勘探活动中的安全基础知识,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3.2 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培训人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学习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3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人员需要学习地质勘探活动中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现场安全检查、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设备的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最新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

安全第一的涵义:
1、生命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重要) 2、危险识别第一(要保护生命首先要知道危险在哪里) 3、安全条件第一(要消除场所危险就要改善安全设施) 4、教育培训第一(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就要加强教育培训) 5、安全投入第一(要增加安全就要保证投入充足) 6、安全标准第一(生命第一重要,所以安全是第一评价标准)
地质勘探事故
二、地质勘查事故的基本类型以及其特点
(一)因人而导致的事故
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养 。对该行业的危险性没有深入的了解,在工作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 有对工作所在的地域进行深入的勘查,缺乏科学数据。某些员工在经济利 益的诱惑和操控下,在工作中违反规定并进行违章操作。工作人员没有对 工作所需的设备进行良好的日常维修和养护工作,导致事故发生。
动植物也是环境危害中的一种。例如在野外地质勘查的过 程中遭受毒蛇或者猛兽的袭击,又或者触碰到有害植物以及疫 源性微生物的等,由此引发传染,导致工期停滞。
(三)设备导致事故发生
地质勘查中因设备而导致的事故主要指在工作 不科学的使用坑深、物探以及钻探等设备。不同的 设备导致的事故也有不同的特点。
主动或者是被动的物理致害,例如人体吸收了 过大的放射性探测仪所散发出的辐射,设备在安装 使用的过程中漏电而致人死亡,某些设备的外形庞 大且具有凸起部位,都容易伤害人体健康,重则致 人死亡。
员工自身素质低,缺乏安全素质的培养。个人性格和心理素质无法胜 任地质勘查的工作,生理机能不符合岗位的基本要求,不能正确的处理人 际关系,在工作时产生极大的压力,情绪起伏大,安全技能不过关,由此 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措施差,在工作时没有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能力,对设备不够了 解,不懂完善和修理设备,管理不到位,没有明确科学的分工,长时间的 疲劳作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地质勘查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

地质勘查安全生产培训
1、勘察用不用安全生产许可证
要用的,因为勘察有野外施工作业,所以得要。
必须具备的还得有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开户行许可证等。
2、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组安全生产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安全制度建立情况
上级百安全文件落实情况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情况
安全投入情况
安全会度议召开情况
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职业健康专管理情况
应急体系建立情况
交通安全、毒属蛇野兽预防、防火等管控重点的管理情况
希望能够帮到你了
3、地质勘探单位从事坑探工程作业人员,首次上岗作业前应当接受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以后()应
?
4、第六届全国地质勘察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昨天学校搞防震演习
昨天学校搞防震演习。
疏散总共用了4分钟,
后来结束之后,在班里总结,
老师说,下次可以改进改进,
可以更快,就在这个时候,
角落里传来一个声音:
放学只要20秒,相信我!!
与地质勘查安全生产培训相关的资料。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教材PPT(64张)

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 安全生产思维模式的转变 第二部分 事故原理 第三部分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
为什么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1.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五条 :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作全面负责。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最初提出“安全第一”的是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董事长凯理
预防为主
是指实现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是对事 故积极预防、主动预防,在每一项生产中都 要考虑安全因素,经常查隐患、找问题、堵 漏洞、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隐患 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部分
事故理论
2.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工厂中存在事故频发倾 向者)
员工自身素质低,缺乏安全素质的培养。个人性格和心理素质无法胜 任地质勘查的工作,生理机能不符合岗位的基本要求,不能正确的处理人 际关系,在工作时产生极大的压力,情绪起伏大,安全技能不过关,由此 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措施差,在工作时没有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能力,对设备不够了 解,不懂完善和修理设备,管理不到位,没有明确科学的分工,长时间的 疲劳作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 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 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 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 法则叫事故法则。
这个法则说明,在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 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死亡 或重大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3.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围绕一个中心
树立一个意识
第一部分
安全生产知识及思维模式
(一)安全生产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方式: 较多的是东方文化。“我以为是这样 做。。。”,“我以为不会出事。。。” 逻辑思维方式: 较多的是西方文化。应该是什么,应该 怎样做。事前的“可能会出什么事,如果出 了事会怎么做”
四、《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5 年2月21日批准,2005年5月1 实施)
一、地质勘探安全规程起草发布的意义
二、野外作业基本规定
最初提出“安全第一”的是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董事长凯理
预防为主
是指实现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是对事 故积极预防、主动预防,在每一项生产中都 要考虑安全因素,经常查隐患、找问题、堵 漏洞、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隐患 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部分
事故理论
2.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工厂中存在事故频发倾 向者)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 理论、现代因果连锁理论) 能量以外释放理论 轨道交叉理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 危险状态同时同地出现) 系统安全理论(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 全的,任何事物都潜伏着危险)
(一)天生性的伤害大于物化伤害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地质勘查行业的危 险性更大,工作环境更特殊。通常地质勘查 的工作环境具有露天时间长、流动性大、作 业人少等特点。交通方面主要以步行为主, 受到毒物以及易燃易爆物品伤害的可能性较 小,而环境因素大多是无法因人力而改变的 ,因此勘查事故的发生天生性较大。
海因里希法则
1:29:300法则。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做事故法则。
含义: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从统 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 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 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 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 法则叫事故法则。 这个法则说明,在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 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死亡 或重大事故。
运转致害。运转致害主要是指在大型 设备在运动的时候与其他设备或者人体发 生碰撞、挤压或振动导致设备失控,导致 事故发生。 能量致害。能量致害主要是指勘查设 备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同时可能会伴随着辐 射、电能以及机械能等能量向施工现场释 放,最终加深事故的危害程度。
三、 地质勘查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特点
3.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
人 的 不 安 全 行 为
间接原因
物 的 不 安 全 状 态
技 术 原 因
教 育 原 因
身 体 原 因
精 神 原 因
管 理 原 因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违章指挥 (2)违章操作 (3)违反劳动纪律 2. 物的危险状态: 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 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 3. 环境因素
4.管理上的缺陷
4、危险的预测与危险源辨识(案例)
案例视频: 女大学生吃火锅 酒精引燃大火烧成重伤
第三部分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
一、地质勘探的概念
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 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 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 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 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 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二)安全生产的概念
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 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 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 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 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的涵义:
1、生命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重要) 2、危险识别第一(要保护生命首先要知道危险在哪里) 3、安全条件第一(要消除场所危险就要改善安全设施) 4、教育培训第一(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就要加强教育培训) 5、安全投入第一(要增加安全就要保证投入充足) 6、安全标准第一(生命第一重要,所以安全是第一评价标准)
(二)主观性的事故较多 主观主要表现为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 方面。主观性事故主要指工作人员在工作时 受到了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模糊了安全意 识并将这种主观意识表现在了行为上,从而 产生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三)突发事故较多 所谓突发事故就是指在没有任何征兆的 情况下所发生的灾难性事故。由于地质勘查 工作的特殊性,很多由环境因素或者设备因 素所带来的危害都是难以预见的,而这种事 故也是最难避免的。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培训
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安全生产思维模式的转变 事故原理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
为什么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1.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五条 :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作 Nhomakorabea面负责。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 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 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 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 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 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木桶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 一个木桶的容水 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 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 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 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 就要设法改变这块木板 的现状。
木桶理论
“事故冰山理论”
冰山之雄伟令人惊 叹。然而,它在海面 上所展示的只是一小 部分,绝大部分隐藏 在海平面以下。 这一现象被业界 用来比喻事故隐患。 统计数据显示:每一 次人身伤亡事故的背 后,都有3万次不安全 行为作“铺垫”。一 次伤亡事故就像冰山 浮在海面上的一小部 分,3万次不安全行为 就像海面以下的部分。
(二)环境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地质勘查的工作环境普遍艰苦,地理位置复杂,环境危害 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突发的恶劣气象所诱发突发状况有时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发 生,例如雷击、山体滑坡、雪崩、洪水以及泥石流等; 极端且复杂的地理环境也能导致人为事故的发生。例如高 原反应、失足坠崖、高原性心脏病、关节炎、雪盲等等; 动植物也是环境危害中的一种。例如在野外地质勘查的过 程中遭受毒蛇或者猛兽的袭击,又或者触碰到有害植物以及疫 源性微生物的等,由此引发传染,导致工期停滞。
(三)设备导致事故发生
地质勘查中因设备而导致的事故主要指在工作 不科学的使用坑深、物探以及钻探等设备。不同的 设备导致的事故也有不同的特点。 主动或者是被动的物理致害,例如人体吸收了 过大的放射性探测仪所散发出的辐射,设备在安装 使用的过程中漏电而致人死亡,某些设备的外形庞 大且具有凸起部位,都容易伤害人体健康,重则致 人死亡。 化学致害。例如在运用某些化学分析仪器时, 会导致化学液体或者气体泄漏使人中毒。
地质勘探事故
二、地质勘查事故的基本类型以及其特点
(一)因人而导致的事故
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养 。对该行业的危险性没有深入的了解,在工作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 有对工作所在的地域进行深入的勘查,缺乏科学数据。某些员工在经济利 益的诱惑和操控下,在工作中违反规定并进行违章操作。工作人员没有对 工作所需的设备进行良好的日常维修和养护工作,导致事故发生。 员工自身素质低,缺乏安全素质的培养。个人性格和心理素质无法胜 任地质勘查的工作,生理机能不符合岗位的基本要求,不能正确的处理人 际关系,在工作时产生极大的压力,情绪起伏大,安全技能不过关,由此 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措施差,在工作时没有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能力,对设备不够了 解,不懂完善和修理设备,管理不到位,没有明确科学的分工,长时间的 疲劳作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