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诚信是金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认识到诚实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诚实的重要性。
2.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
2. 引导学生理解诚实与欺骗、诚实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诚实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诚实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教材中的插图、案例及相关教学素材。
2. 教学道具:如诚信卡片、奖励小红花等。
3. 教学资源:如网络素材、视频等。
教案内容: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讲解“诚实与金子”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诚实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诚实的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教材,了解诚实的基本概念。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诚实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如诚实守信的孩子、欺骗行为等。
2. 学生分析案例,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
五、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诚信小红花”活动,奖励诚实守信的学生。
2. 学生自制诚信卡片,互相赠送,表达对彼此的信任。
六、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诚实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今后要践行诚实的要求。
七、课后作业1. 学生书写课后心得,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诚实表现。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诚实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家长反馈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诚实表现。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诚实待人的良好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导入、讨论交流、实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体验诚实的重要性。
(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诚实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金子般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诚实待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诚实待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实的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实行为。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等多媒体资料。
2. 准备相关的故事案例、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诚实是金的谚语。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诚实是金?2. 讲述诚实的重要性(1)讲述诚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诚实的力量。
(2)引导学生讨论:诚实为什么这么重要?3. 分析诚实与生活的关系(1)展示生活中诚实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
(2)引导学生分析:诚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 培养诚实行为(1)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模拟生活中的诚实行为。
(2)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待人。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对诚实的认识。
(2)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实,并记录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学生对诚实含义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生活中的诚实行为表现。
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诚实知识的理解。
(2)观察法: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诚实行为。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诚实小卫士”评选活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实。
2. 组织学生参加关于诚实的实践活动,如诚信故事演讲、诚信海报设计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小学道德与法治_诚信是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能力目标: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
二、活动重点: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讲诚信。
三、活动难点: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2、在教学中,需要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及时正确地进行把握。
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及时更正、定位和适时的引导!四、活动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出示课件《渡难关》】有一个年轻人走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背包。
船到江心的时候,突然,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动起来,艄公说:“船太小了,太重了!客官你必须丢掉一个背囊,才能安全的渡过难关。
”思索了一会,年青人哪个都不舍得丢----★如果你是那个年轻人,你会丢掉哪一个背囊?(生讨论)★年轻人却把诚信丢进了水里。
★同学们,诚信可以扔掉吗?为什么?【课件】师:如果没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头脑、出众的才学和其他优越的条件,也难以被别人相信和接受,更无法获得施展才学的舞台,也就不能获得财富和荣誉。
所以诚信非常重要,非常宝贵,就像金子一样。
今天老师和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板书)“诚信是金”。
★你对“诚信是金”又是怎么理解的?强调金的含义:金,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它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有特有的物质价值。
四年级诚信是金教案

四年级诚信是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价值。
2.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诚信的认识和体会。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事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诚信的价值。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诚信的案例和故事。
2. 准备讨论问题及总结发言稿。
3. 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
六、教学内容:诚信的定义与内涵七、教学内容:诚信的重要性八、教学内容:培养诚信意识九、教学内容:实践诚信行为十、教学内容:诚信故事分享十一、教学内容:诚信案例分析十二、教学内容: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三、教学内容:诚信与法律的关系十四、教学内容:诚信与道德的关系十五、教学内容:总结与反思六、教学内容:诚信的定义与内涵1. 讲解诚信的定义:诚信是指遵循道德规范,忠诚老实,讲信用,不欺骗他人的品质。
2. 阐述诚信的内涵:诚信包括诚实、守信、信任三个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
3.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如守信用的朋友、诚实的商人等。
七、教学内容:诚信的重要性1. 讲述诚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诚信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有利于个人在社会中立足。
2. 强调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诚信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促进和谐相处。
3. 分析诚信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诚信是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稳定的基石。
八、教学内容:培养诚信意识1. 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
2. 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能力,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于践行诚信,做到言行一致。
四年级诚信是金教案

四年级诚信是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信,做到言行一致。
二、教学内容:1. 诚信的定义与重要性2. 诚实守信的故事分享3. 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信。
2. 如何让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五、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经历。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诚信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4. 角色扮演: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一、故事导入(5分钟)1. 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如《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被赞扬或批评?二、讨论交流(1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经历。
2. 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一些典型的诚信案例,如诚信商人、诚信学校等。
2. 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明确诚信的重要性。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诚信商人、诚信学生等。
2. 引导学生亲身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五、总结反思(5分钟)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诚信,做到言行一致。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搜集一个关于诚信的寓言故事,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2. 家长参与评价:观察孩子在家庭中的诚信表现,填写评价表,下周交予老师。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诚信在各个领域的体现。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诱惑时,能够坚持诚信原则,不做出违背诚信的行为。
七、教学内容:1. 诚信在不同领域的体现2. 诚信与人际关系的建设3. 面对诱惑时的诚信坚守八、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刻理解诚信在不同领域的意义。
《诚信是金》教案

《诚信是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诚实的含义,知道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
能力目标:明确为人诚实的重要性,并能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有关诚实的复杂性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能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重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讲关于诚实的故事1、分组讲故事。
看哪组讲的故事多,故事好。
2、提问:古往今来,有关诚信的美德故事还有哪些?从这些故事中你了解到什么是诚信?3、教师小结:诚实,就是说的和做的一个样,不说谎话,不欺骗他人。
活动二:诚实的表现1、分组讨论,哪些是诚实的表现,哪些是不诚实的表现。
并将答案填在白纸上。
①学习上实事求是,不懂就是不懂,不装懂。
②考试作弊。
③买东西多找的钱退回别人。
④比赛作品自己做,不让父母代做。
2、说说不诚实会有什么后果?3、教师小结:①③④是诚实的表现;②是不诚实的表现。
活动三:不诚实的危害1、学生集体讨论:不诚实有什么危害呢?2、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如下问题,该怎么办?(出示课本15页的挂图)3、教师小结:做了不诚实的事心里会不安,害怕;做了不诚实的事会失去朋友;做了不诚实的事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做了不诚实的事会影响自己进步;做了不诚实的事会留下不诚实的记录,影响自己终身的发展……活动四:生活中的守信1、分组讨论:①我们生活中什么行为是守信的表现?什么行为是不守信的表现?②岗位承诺、商业信誉、政府承诺、信用货币、“拉钩”承诺有什么重要性?③如何做到守信?守信的具体要求有哪些?④别人失信了怎么办?2、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分别介绍本组讨论的情况。
3、教师小结: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不诚信行为,这些不诚信行为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
我们要学会自评互判,认识诚信就在我们身边,明白践约守信就在点滴小事中。
第二课时1、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寻找”结果。
2、做“我们的信誉卡”。
3、将诚信卡挂在教师的一角。
《诚信是金》教案

《诚信是金诚信是金》》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知识知识与能力与能力与能力目标目标目标::把握诚信的基本含义。
懂得作出承诺就要兑现。
知道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了解失信的危害;理解诚实和守信的内在关系;理解诚信与做人的关系;辨析不诚信的危害;理解诚信的意义;提高判别具体问题上是否作出承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目标目标::通过古今故事分析,学习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分析故事,明确诚信的基本要求。
联系学生实际说明承诺的重要性。
讨论做人“小节无害”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明确诚信意义的基础上,愿意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和人生追求。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内容分析::本课有两个目:“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和“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第一目由故事导入,明确诚信的基本含义,然后通过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为人处世要讲诚信的重要性,说明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信任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害人害己。
第二目首先说明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接着提出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最后明确做人方面事无大小,都应当拘小节,把做人与做事统一起来。
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难点::重点重点::1、诚信的内涵及重要性。
2、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难点难点::明确诚信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诚信做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五、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因特网新闻报道、视频材料、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兴趣::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上一堂思想品德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播放故事《曾子杀猪》的视频和录音。
)师:在我国古代,一头猪对一家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财富,而曾子为了一句不经意的承诺,竟杀掉了一头猪,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曾子身上有一种什么样的品质?(生答:诚信)师:对,是诚信。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5篇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5篇品德是一种潜藏于人的内心思想教育,他的目标是要规范人的行为举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改造自己,品社科对小学生非常重要。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诚信是金》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1《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2、能力目标: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2、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进行把握。
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及时的更正、定位和适时的引导。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哪个更重要》。
3、引出孔子的名言———人无信不立。
4、点明本节课的讨论话题。
板书课题《诚信是金》5、说一说:什么是诚信?二、故事与思考:1、请同学阅读书第12页《曾子杀猪》的故事。
思考“曾子杀猪”的故事: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2、小结: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
三、现实中的诚信1、说一说分享你知道的现实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诚信故事。
2、想一想你觉得诚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四、学习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出示生活中不诚信的案例①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
②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因用陈馅做新月饼而破产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是金》
柳林小学于金芳
教学内容:(鲁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
课程目标:生活性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个关于诚信的名言、典故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独立的思考一事了,根据他们的成长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确立,好的做人法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的。
评价任务设计:通过教学环节“情景对话”,检测目标的达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
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达成目标2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达成目标1、3
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4
四、小结
只要人人都做到真诚相待,彼此信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1、2、3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比较满意的是学生们理解了“善意的谎言”是值得肯定的
2、本节课不满意的是,有的学生羞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因而没达到100%
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