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常规检查有哪几项
三甲医院体检糖尿病项目

糖尿病专项套餐项目分类检查明细检查意义原价化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常规十八项了解有无感染、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白血病等血液病。
24 尿常规尿常规判定有无泌尿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急慢性肾病、肾炎、肝胆疾病等。
33 便常规便常规+便潜血了解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炎症及寄生虫感染及早期结、直肠癌。
30 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谷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检查肝脏代谢功能、胆红素代谢是否正常,有无肝脏受损。
34 肾功能检查尿素、尿酸、肌酐检查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及血尿酸变化。
17 血脂检查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用于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32 糖尿病筛查空腹血糖检查血糖是否正常,用于低血糖、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诊断6 糖化血红蛋白反应检查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70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用于对糖尿病进行分型25 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检查甲状腺的基本功能,判断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其它异常130 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3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骨质疏松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的风险80 心脑血管风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63 低密度分型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分型检测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和降脂药物疗效400肿瘤筛查TP53肿瘤的广谱筛查69仪器检查CT 肺小结节薄层筛查是目前早期发现肺癌的最佳检查方法378 心电图检查多导心电图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反映心肌受损、缺血的程度20 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了解肝、胆、胰、脾、肾各脏器的大小、结构是否正常,有无结石、炎症、肿物等病变。
110 颈动脉彩超了解颈动脉有无斑块、狭窄及内膜增厚情况140 双能骨密度双能骨密度(注:体内有金属物植入者禁做此项检查。
如钢钉、钢板等)检测全身骨骼密度,发现骨质疏松及程度进行骨折风险评估180 动脉硬化检测四肢血压及脉搏传导反映全身动脉弹性的变化及是否有动脉硬化及动脉硬化的程度110 人体成分分析人体成分分析测定人体水份、无机盐、肌肉和脂肪含量,精确的判断肥胖、消瘦、进行健康评估80 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评估糖尿病风险评估注:体内有金属物植入者禁做此项检查。
糖尿病并发症要检查什么项目

糖尿病并发症要检查什么项目
糖尿病并发症有很多种,其表现出来的症状部分是一样的,所以有些病人会分不清究竟自己的情况是属于哪种并发症,对此无所适从。
但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可达可小的,一定要做好预防,所以只要病人有症状表现出来就要做相应的检查,那么,检测糖尿病并发症要做什么检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糖化血红蛋白检查(HbA1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陈规血糖监测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和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操控,最终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急性。
2、24小时尿蛋白检查:对防范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诊断意义。
升高显示有早期肾病。
3、胰岛素或C肽检查: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还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
4、尿酮体检查: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人尿中酮体含量极微,定性试验为阴性。
尿中酮体过多称酮尿症,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强烈呕吐、子痫、强烈运动、饥饿、应急状态等。
5、血脂检查:定期检察血脂,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许多并发症都是在高脂血症基础上发展的。
操控好血脂,操控好血糖。
6、缺血的检查:下肢体位试验:糖尿病足患者的在抬高下肢30-60秒钟后可见足部皮肤明显苍白,肢体下垂后可见中部呈紫红色。
如果静脉充盈时间(足部皮肤由苍白转红润的时间)在15秒以上,说明该下肢供血明显不足。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常规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疗常规【概述】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占不足20%;另外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GDM),占80%以上。
我国发生率1-5%。
【入院医嘱】说明:1、产前检查,之28周者,Qd,<28周者,Qw。
2、如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建议查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及超声心动图。
3、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为1-2个月(8-10周)血糖控制情况,正常值应为6.5%以下(正常为4-6%),孕晚期只能反映过去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了。
【监测】1、血糖监测应每天进行,入院初期,血糖未达标准时,应行“大轮廓”血糖试验(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及22时微机血糖,下同)。
血糖达标准后可改测“小轮廓”试验(即三餐后2小时及22时血糖值,下同),如住院时间较长,且一直血糖稳定达标,可每天随机抽查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但必须每周至少测定一次“大轮廓”式样。
2、大于32周者,每周至少行2次电子胎心监护及每周1次的羊水指数和生物物理评分(BPS评分)试验。
大于28周,入院后每周行至少一次胎心监护,如胎心监护有异常者酌情注意复查,当天或第二天早上执行。
每周至少测三次尿酮(尿常规)情况。
每周至沙复查一次B超,以了解胎儿及羊水等情况。
每周复查一次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生化、电解质情况,心功和血脂酌情复查。
糖化血红蛋白应1-2个月(6周)复查一次(正常值4-6%)。
【饮食、胰岛素使用原则】1、饮食控制原则为:少量、多餐。
每日分5-6餐,淀粉及碳水化合物相对减少,增加蛋白及脂肪类摄入,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5 5%,蛋白质25%,脂肪20-25%。
早餐占10%-20%,午餐占2 0%-30%,晚餐占30%,各种加餐占30%,特别应注意睡前加餐可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控制3-5日后收住院测定24小时血糖(血糖轮廓试验)和相应尿酮体(尿常规),严格饮食控制后出现尿酮体阳性,应重新调整饮食。
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和检查

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和检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来自于它的各种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是控制糖尿病继续发展的主要任务,那么围绕并发症的相关检查主要有哪些呢?1.尿常规: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白细胞等多项指标,尿常规不仅可以间接反映患者血糖水平,还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有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2.尿微量白蛋白:包括“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随机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UmAlb/Cr)”测定。
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通过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3.血糖、血酮体、血乳酸、血渗透压及二氧化碳结合力:这些指标主要用于确诊有无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4.肝、肾功能:可以了解患者有无肝功异常及糖尿病肾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因为在肝、肾功能不全时,有些口服降糖药是禁用的。
5.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三者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人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及体重。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正常范围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6.眼科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变早期患者往往没有症状,而一旦出现视力下降,往往病情已是晚期,几无逆转可能,所以,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做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早治疗。
7.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有无缺血及心律失常,心脏超声可以发现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有无异常。
许多糖尿病人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即便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也往往没有疼痛等警示症状,很容易被漏诊。
因此,初诊糖尿病人一定要做心电图检查,排查心血管疾病,以后也要定期复查。
8.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通过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针刺痛觉及温度觉这5项专科查体可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筛查和诊断,必要时还可做神经肌电图检查。
糖尿病几项检查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11 12
14.9 (12.0–17.5) 16.5 (13.3–19.3)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反映测定前2周左右血糖的平均水平。
人体中的葡萄糖与血清蛋白的N-末端发生非酶促的糖基化
反应,其中90%与血清蛋白链内第189位赖氨酸结合,形成高 分子的酮胺结构,总称为糖化血清蛋白。 Gsp作为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的一个灵敏指标,能在短期内得 到治疗效果的回馈。
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
线上升迟缓,高峰在 2 小时或 3 小时,多数在 2 小 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 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 治疗: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 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
胰岛素释放相对不足型
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
IGT病人长期随诊,最终约有1/3的人能恢复正常,
1 / 3的人仍为糖耐量受损, 1 / 3的人最终转为糖
尿病。
(3)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
峰时后延,常在1小时后出现;
120min 不能回复到正常水平,血糖值≥ 11.1mmol
/ L。
糖尿病诊断标准(ADA2017)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分型
1、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型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 3、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型
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型
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
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 。 治疗: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分泌增多型
葡萄糖耐量实验
• 测定空腹血糖,并在服用75g的葡萄糖后, 于 30min 、 60min 、 120min 、 180min 测定血 糖。
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

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
据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年发表了一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家撰写的论文,指出中国现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比例达15.5%。
此外更糟糕的是,约有5成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前期对自己的情况并不能很好了解。
本病如不能早期诊断和防治,常发生致残、致命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糖尿病防治的四早原则,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需做哪些检查呢?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具体有哪些呢?解放军一七一医院飞行员(亚健康)健康体检管理中心朱主任介绍说,糖尿病体检项目主要有以下十一种,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以下。
一、糖尿病体检项目一:血糖(半月一查)反映瞬间血糖值,是最理想的监测手段。
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查餐后血糖应按正常治疗饮食情况下,每天查4-7次,时间分别是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睡前等,要根据病情决定。
正常值: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8mmol/L。
其意义为:可了解血糖控制的一般情况。
空腹血糖高,意味着基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差,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能力强。
餐后血糖高,往往提示胰岛素的储备能力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
提醒您:空腹血糖正常,并不等于餐后血糖正常。
因为进餐是一种负荷,一些保存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患者,由于一夜不进食,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一旦进食,胰岛素的作用就显得不足,即表现出餐后血糖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每次就诊时,都要检查血糖,可同时检查空腹和餐后血糖,也可间隔检查。
若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监测次数,有条件者可自备血糖仪,在家自测血糖。
原则上,血糖稳定者,监测血糖次数可减少,血糖不稳定者、伴发一些特殊情况如发烧、腹泻等,或初期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应增加监测血糖的次数。
糖尿病生化检查项目

糖尿病生化检查项目
糖尿病生化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项:
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mmol/L 之间,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2. 餐后 2 小时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是指在进食后 2 小时内测量的血糖水平。
正常情况下,餐后 2 小时血糖应该在 7.8mmol/L 以下,如果餐后 2 小时血糖超过 11.1mmol/L,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3.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 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在
4.0%-6.5%之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 6.5%,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4. 尿糖:尿糖是指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没有葡萄糖,如果尿糖呈阳性,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5. 胰岛素: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
通过测量胰岛素水平,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情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6. C 肽:C 肽是胰岛素的前体物质,可以反映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通过测量 C 肽水平,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
以上是糖尿病生化检查的常见项目,不同的医院和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查项目。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糖尿病,建议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
糖尿病检查项目及意义

糖尿病者尿常规
七、SG(尿比重) 1、正常值介于1.003-1.030
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尿比重的数值 与饮水量、出汗量及饮食有关 2、升高 糖尿病、急性肾炎、高热、呕吐、腹 泻、心力衰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碳水化合物分类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寡聚糖
底聚糖、3- 4分子己糖 多糖:淀粉、糖原、糊精、玉米糖浆
膳食纤维
血糖及血糖含量调节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
葡萄糖是己醛糖,化学式C6H12O6,白色晶 体,易溶于水,味甜,熔点146℃ 它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单糖 它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它氧化放出的热量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 重要来源。在食品、医药工业上可直接使用,在 印染制革工业和制镜工业及热水瓶胆镀银工艺中 常用葡萄糖作还原剂。工业上还大量用葡萄糖为 原料合成维生素C(抗坏血酸)
5、低血糖(化学性) 空腹血糖(FPG)
<2.8mmo/L
> 2.8mmo/L < 3.9 mmol/L
糖尿病者尿常规
一、GLU(尿糖) 1、尿糖含量取决于血糖含量
当血糖 > 9.0mmo/L(肾糖阈) 出现尿糖 +—+++ 2、尿糖阳性多见于 1)糖尿病 2)脑外伤或脑出血后 3)肾小管回收糖的能力降低 4)孕妇
不合血型的输血、广泛烧伤及化学药 物中毒
糖尿病者尿常规
六、PRO(尿蛋白) 1、正常尿液中蛋白含量甚少,定性检查结
果应为阴性,定量检查结果24小时尿蛋 白定量应为10-150毫克,其中白蛋白占 40%,球蛋白占20%,泌尿道组织蛋白 占40% 2、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 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 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 蛋白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常规检查有哪几项
糖尿病对人体危害非常大,近些年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也在不断攀升,对于可能患有糖尿病的人员来讲如何检测到准确病情非常重要,现在医疗技术不断趋于成熟,糖尿病的常规检查有很多种,下面做详细介绍。
一、检查血糖浓度
血糖含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检查糖尿病的唯一标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是高于正常人的,对于已经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的患者来说,只要在血糖含量检查中出现一次浓度偏高便能够确诊病人确实患有糖尿病。
如果没有上述症状,那么就需要两次异常的血糖浓度检测结果出现才能确诊,对于以上仍然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还需要做75g葡糖糖耐量实验。
二、尿糖含量检测
患者在进行尿糖检测的时候结果通常为阳性,但是此种结果并不能作为诊断的标准,因为尿糖阳性的依据是血糖的浓度比肾糖阈的浓度要高,而如果后者的浓度有所增高,即使血糖浓度达到了,但是诊断结果依然会呈现出阴性。
三、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查
糖基化血红蛋白在人体内是一种浓度相对比较稳定的复合物,该复合物是由葡萄糖和血红蛋白在进行非酶促反应时结合而成的,因为该反应在体内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这种复合物的浓度就趋于稳定,如果体内这种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就能表明血糖浓度发生了变化,该指标是非常有价值的。
四、检查血清胰岛素含量和C肽的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胰岛的功能是衰退的,因此就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通过检测血清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就能反映出胰岛素的含量是否发生变化,进而推断出胰岛的功能是否正常。
五、检查血脂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体内的血脂含量是不正常的,因此通过检查血脂的含量也能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具体而言,糖尿病患者的血脂通常表现为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的浓度增高,还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
六、对免疫指标进行检测
糖尿病患者的体液免疫是不正常的,通过检测ICA、IAA、GAD(分别为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三项指标就能判断其是否正常。
比如1型糖尿病的患者体内就会表现出GAD抗体阳性指数很高,同时持续的时间也会比正常情况下长。
在糖尿病的常规检查中还有检查尿酮体浓度、糖化血清蛋白浓度、尿蛋白排泄量等,这些检查都对诊断糖尿病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当然,检查手段的发展并不是人们最愿意看到的,人们最愿意接受的就是能够更好的预防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不仅要从饮食习惯做好,还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身体出现类似糖尿病的情况及时就医。
糖尿病并不可怕,每个人把健康生活作为行动标准,时时注意,那么出现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本文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何晓勇医生供稿】
原文链接:/tnb/2014/0307/15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