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调研8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合集下载

专题13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13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13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题抓住考点学探究力与运动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需要学通的基础知识1.此实验让应让下车怎么滑下来?目的是什么?答: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来;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通过什么知道阻力越小,物体运动减小的越慢?答:小车运动的距离,阻力越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减小的越慢。

3.这个实验斜面有何作用?答:使小车滑下的速度相同。

4.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物体不受阻力,他将保持运动直线运动,并一直运动下去。

5.此实验采用的方法是?答:控制变量法转换法6.牛顿第一定律能否通过实验探究出来?答:不能,只能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出来,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7.将此实验略加修改还能做哪个实验?答:(1)将斜面长一些,增加刻度尺和秒表可以探究速度变化的实验(2)保证平面的材料相同,增加一个木块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8.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例题1】(2019湖北孝感)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 .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 .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 .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选填“A ”、“B ”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毛巾甲 棉布 乙 木板 丙根据考点考(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运动.【答案】(1)B (2)远(3)匀速直线运动【解析】(1)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棉布不铺在斜面上,目的是几次实验要控制斜面光滑程度一致,保证几次实验小车到达底端速度一致。

中考物理复习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实验专题练习(有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实验专题练习(有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实验专题练习1、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斜面”实验:(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的越。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2、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2)按照“毛巾十棉布一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分析比较表中内容,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________,由此进一步推理: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接触面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s/cm小毛巾大23.1棉布较大37.5木板小85.6(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

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1)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填选项前的字母)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2)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 。

中考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复习试题

中考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复习试题

牛顿第一定律创作人:历恰面日期:2020年1月1日一、选择题〔1-16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7-20题有多个答案〕〔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挪动式划船机〞在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创造一等奖。

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3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如图是足球运发动踢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假设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程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3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下图实验。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场下滑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间隔越近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4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互相作用力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互相作用力D.假如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那么汽车渐渐停下来5长方体木箱放在程度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6如图,小球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滚下,经过B处,最终停在粗糙程度面上的C处。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小球由A处运动到B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B.小球由B处运动到C处,阻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C.小球由A处运动到C处的整个过程中,做减速运动D.小球停在C处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7冰壶是冬奥会比赛工程,比赛日戏名队员在程度冰面上将底面平滑的冰壶推出后,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擦刷冰面,使冰壶尽量滑行到目的位置,如右图,以下关于冰壶翻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冰壶在滑行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 B.冰壶分开运发动的手后,运发动不再对它做功C.冰壶底面磨得平滑是为了减小滑行时的摩擦力 D.冰壶分开运发动的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8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者桌面上发出噪声。

初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

初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

初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1.公共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小明从座位上向前冲去。

这现象是因为()A.小明没有坐稳B.小明没有抓紧扶手C.小明的座位光滑D.小明具有惯性【答案】D【解析】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小明具有和公共汽车一样的速度,汽车突然刹车,汽车的速度减小了,可小明的速度并没有减小,所以向前冲去,这是惯性的表现。

则ABC错,D正确。

思路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试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惯性的理解及应用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B【解析】: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必须明确力和物体的运动无关,力只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关。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产生运动,而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物体如果原来的状态是运动的,不受力仍将永远运动下去,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A、C是错误的。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并不是力作用的结果,因此D是错误的。

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等同于物体不受力,运动规律也与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相同。

因此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可表达为: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时,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思路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应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2010广东佛山模拟)牛顿第一定律是()A.由科学家的经验得出的B.通过物理实验直接得到的C.斜面小车实验做成功后就能够得出的结论D.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答案】D【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初步规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牛顿力学中三大运动定律之一。

(完整版)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答案)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XXX年级xx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题号一、选择题二、实验,探究题三、填空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如右图所示,根据汽车中乘客出现的情况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静止B.突然刹车C.突然开动D.匀速行驶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3、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评卷人得分5、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A 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B 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C 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D 用力拉弓使弓弯曲6、对生括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②跳远运动员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7、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A.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B.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C.乘车的人具有惯性D.汽车具有惯性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B.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程;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D.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不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C、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024年中考 物理专题提升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含答案)

2024年中考 物理专题提升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含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 【牛顿第一定律】如图所示是冰壶被运动员推出后正在冰面滑行的情景.若此时冰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冰壶将()A. 立刻静止不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速度越来越快,一直运动下去D. 继续前进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第1题图第1题图2. 【利用惯性】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到身上淋湿的小狗会甩动身体,将水甩飞,这主要是因为小狗在甩动身体的时候,身体上的水会跟着一起运动,而当身体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身上的水由于具有________,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身体上脱离,这其实是利用了________(选填“水”或“小狗”)的惯性.第2题图第2题图3. 【惯性的影响因素】如图所示,小明正驱动滑板车向前滑行,他将一只脚踏在滑板车上,另一只脚向后蹬地,滑板车就能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此时若停止向后蹬地,滑板车向前运动的速度变小,此时滑板车的惯性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3题图第3题图4.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坐公交车时,经常听到语音提示:车辆起步,请站稳扶好.这是因为车辆起步时,人的身体由于具有________,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往______倒.知识逐点过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理学家①________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②______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③________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④________________状态如图是小明在公园里荡秋千时的情景,若小明荡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会⑤________易错点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考点2惯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⑦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物理学中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2023.7,2018.21(2)第一空]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⑧________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⑨______越大,惯性越大.(2019.2C)利用惯性与防范惯性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⑩________,属于防范惯性带来的危害的是⑪________.a.运输易碎品时在周围垫很厚的泡沫塑料b.跳远前助跑c.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d.拍打窗帘清除浮灰易错点拨易错点1:物体在不同状态下都具有惯性解读: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易错点2:惯性与力解读: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只能说“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等教材实验到新考法中考考法一题通例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滑下,观察小车沿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使用的器材如图甲所示.例题图甲基础设问(1)实验时应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________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2)在木板上铺上不同的材料,可以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________的大小,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三次实验观察到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3)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________,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__的作用.(4)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滑行距离最远.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5)(实验推理)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________(选填“受”或“不受”)阻力作用,将做________运动.能力提升(6)(实验评估)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7)(实验方法)伽利略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动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图乙是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其中属于推理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例题图乙(8)(能量转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3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________________(选填“在毛巾上更多”“在木板上更多”或“三次一样多”).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在__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最大.(9)(实验拓展)实验中若再添加一个小木块,就可以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具体的操作是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____由静止自由滑下,去撞击置于木板表面相同位置的小木块并比较小木块移动的距离.新考法(10)(科学推理)某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他作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某同学)真题演练命题点1惯性的理解1. 如图所示,公交车上的乘客都拉好了扶手,当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时,乘客都向东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第1题图A. 车由静止突然向东起动B. 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加速C. 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减速D. 匀速倒车时突然减速【典型试题拓展】第1题1. (质疑创新)某地新闻报道:“今天清晨6:30,本市一辆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这则报道中____(选填“有”或“无”)错误,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训练【从生活走向物理】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设计和运动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物理知识.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完成2、3题.2.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车速越快,汽车的惯性越大B. 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 若一切外力消失,汽车将静止在原地D. 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3. 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第3题图A. 头枕、头枕B. 安全带、安全带C. 安全带、头枕D. 头枕、安全带命题点2力与运动综合4. 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 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 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命题点3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5.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第5题图第5题图(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__.(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运动.(4)如图丙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的______关系(选填序号).①重力势能与质量;②重力势能与高度;③动能与质量;④动能与速度.(5)如图丁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6)在不同的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探究木块的______关系(选填序号).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典型试题拓展】第5题2. (进一步追问)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让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在______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材实验到新考法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例(1)同一静止相同(2)阻力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3)惯性阻力(4)小远(5)不受匀速直线(6)不需要(7)不需要A(8)三次一样多毛巾(9)不同高度(10)A真题演练2. B3. D4. A5. (1)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时)初速度相同(2)小。

中考物理试题调研题型8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中考物理试题调研题型8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中考物理试题调研题型8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母题探究典例424牛顿第一定律A.历史回顾: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观点: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它就会.(理想实验)B.演示实验:(1)现象:结论:推理: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或状态,这一规律叫(2)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4)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5)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6)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答案】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棉布上次之,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近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不受力,将一直运动下去不受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或惯性定律) (3)控制变量 (4)同样的小车,同样的斜面,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5)水平面的阻力需发生变化,用不同的物体铺成的表面来改变阻力的大小(6)观察小车是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自由滑下。

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典例24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得越.(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答案】 (1)重支持 (2)同一(顶端)(3)小远 (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题型攻略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举一反三典例42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解析: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理想情况下的理论,这种方法叫理想实验法.与之一样的是真空铃实验,在探究真空不能够传声时也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的;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用控制变量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主要是模型法;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主要是替代法或等效法.故A正确,B、C、D错.【答案】 A典例427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情况没法通过实验直接得出.为了深入探究,人们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器材,首先使,创造了物体以一定速度在水平面运动的条件;再通过改变的办法改变物块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观察、比较物块向前滑行的距离,从而得出了的初步结论;在此实验的基上加以推理:若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探究中,小明提出: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可能:A.与刚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有关;B.与物体的质量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A,他们应(2)为了验证猜想B,他们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是【答案】物块从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水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物块运动得越远运动的物体永远运动下去(1)让物块从不同高度自由滑下 (2)质量不同的物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含答案

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能·提升训练知能提升1.子弹从枪口射出去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子弹()A.受到火药的推力B.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具有惯性D.惯性大于阻力2.如图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小车突然向左运动B.小车突然向右运动C.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直线下落B.匀速直线上升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4.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5.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6.周末,小扬同学想乘车去图书馆借书,他坐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公交车内,突然他感觉自己向左方倾斜,说明汽车。

7.(2021·云南中考)由苹果下落得到启示,提出“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观点的科学家是。

被踢出去的足球能在草地上继续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

8.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

9.在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如图所示。

第一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毛巾,第二次是棉布,第三次直接滑在水平木板上,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2-
解析: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理想情况下的理论,这
种方法叫理想实验法.与之一样的是真空铃实验,在探究真空不能够传声时也是在实验的基
础上,推理得出的;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用控制变量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主要是模
型法;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主要是替代法或等效法.故 A 正确,B、C、D 错.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
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
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
-3-
-4-
(2)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力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的目的是 ,使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开始运动时 的速度相同.
(4)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 (5)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得越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答案】 (1)重 支持 (2)同一(顶端)(3)小 远 (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题型攻略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举一反三
典例 426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如图所示的实验中
(6)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
【答案】 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棉布上次之,在毛 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近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不受
-1-
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不受力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或惯性定律) (3) 控制变量 (4)同样的小车,同样的斜面,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5)水平面的阻 力需发生变化,用不同的物体铺成的表面来改变阻力的大小(6)观察小车是否从斜面的同一 位置自由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典例 245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答案】 A
典例 427
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情况没法通过实验直接得出.为了深
入探究,人们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器材,首先使
,创造了物体以一定速度在
水平面运动的条件;再通过改变
的办法改变物块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观察、
比较物块向前滑行的距离,从而得出了
的初步结论;在此实验的基上加以推理:
若 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
探究中,小明提出: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
的距离可能:A.与刚ຫໍສະໝຸດ 到水平面时的速度有关;B.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 A,他们应 (2)为了验证猜想 B,他们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是
【答案】 物块从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水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 物块运动得越远 运动的物体 永远运动下去(1)让物块从不同高度自由滑下 (2)质量不同 的物块
中考物理题型详解
题型 82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母题探究 典例 424 牛顿第一定律
A.历史回顾: 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观点: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它就会 想实验) B.演示实验:
.(理
(1)现象: 结论: 推理: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 或 状态,这一规律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