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二)

合集下载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 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矫治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 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矫治

[ 诊断 ] 早萌牙有轻度松动,X 线片现示牙根
长度不足1/3。
[ 矫治 ] 用阻萌器阻止早萌牙萌出,直至牙根
形成1/2以上。
(2) 恒牙迟萌、阻生、异位萌出
[ 诊断 ] x 线片显示,未萌恒牙牙根已大部形成,
位置异常,部分或全部阻生在牙槽骨中。
[ 矫治 ]
① 拔除滞留乳牙 ② 切龈助萌 ③ 开窗或开窗导萌
乳牙早失
缺隙保持器
适应证:
(1)乳牙早失,恒牙胚牙根形成不足1/2,牙冠上覆盖有 较厚的骨组织。间隙已缩小或有缩小趋势的患者。 (2)一侧或双侧多数乳磨牙早失,影响患儿咀嚼功能。
制作要求:
(1) 不妨碍牙及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正常发育 (2) 能保持牙弓长度 (3) 能恢复一定的咀嚼功能
类型①
矫治前
矫治后
矫治前
矫治后
4、偏侧咀嚼习惯
(二)婴儿期
1、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45°斜卧位或半卧位 人工哺乳时注意奶孔大小和形状
(二)婴儿期
2、睡眠姿势:经常更换体位。 3、不良习惯:避免口腔不良习 惯的形成并尽早破除。
(三)儿童期
1、注意营养,充分运用口腔咀嚼功能。 2、防治影响全身和牙颌面生长发育的疾病
及呼吸道疾病。 3、注意口腔卫生,防治龋病。
开窗导萌
3、唇系带附着异常
[ 诊断 ] ① 唇系带粗大,且中切牙有间隙。 ② 牵拉上唇时,可见切牙乳头发白。 ③ X片检查,可见中切牙间腭中缝处牙 槽嵴有“ V ” 形缺口。
[ 矫治 ] 从牙槽嵴顶处切断唇系带及全部纤维
组织,间隙大者可用矫正器关闭间隙。
阻断性矫治(定义)
在乳牙期、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对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畸形
替牙障碍的处理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面部美观
矫治后面部轮廓协调,微笑自 然,无畸形外观。
X光检查与评估
牙槽骨健康状况
矫治后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或增 生,保持健康状态。
颞下颌关节状况
矫治后颞下颌关节结构正常, 无异常声响或疼痛。
根尖周组织状况
矫治后根尖周组织无炎症或病 变,牙根发育良好。
牙周状况
矫治后牙周组织健康,牙龈无 红肿或萎缩。
患者满意度调查
言障碍。
PART 02
矫治前的评估
患者病史收集
01
02
03
询问患者家族史
了解患者家族中是否存在 错颌畸形或其他相关疾病, 有助于判断遗传因素对错 颌畸形的影响。
询问生长发育情况
了解患者的生长发育过程, 包括身高、体重、骨骼发 育等,有助于判断错颌畸 形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询问口腔卫生习惯
了解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 如刷牙频率、牙线使用等, 有助于判断口腔卫生状况 对错颌畸形的影响。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在矫治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患 者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处理。
PART 05
矫治效果评估
矫治后的临床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04
牙齿排列整齐度
矫治后牙齿排列整齐,无拥挤 或间隙。
咬合关系
上下牙齿咬合紧密,无错位或 过度覆盖。
咀嚼功能
矫治后牙齿能够正常行使咀嚼 功能,无疼痛或不适感。
饮食注意
尽量避免吃过硬、过黏、过甜的食物,以免损坏 矫治器和牙齿。
应急处理
如矫治器损坏或脱落,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以免影响矫治效果。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禁忌症 ①牙齿存在明显患龋倾向者 ②牙釉质发育不良的患者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20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排齐牙齿,使牙齿之间的接触点正确 2确定牙位及牙量 3分牙 4去釉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21
邻面去釉注意事项
1保护好软组织 2从后往前 3告知患者去釉后保持口腔卫生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22
拔牙矫治 发 展 : 20世纪初Angle以正常合为矫治目标,他认为不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1
一、牙列拥挤
牙列拥挤是最常见的错颌畸形的表现。大多数错颌畸形都 存在着牙列拥挤。牙列拥挤也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其他 错颌畸形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2
单纯拥挤因牙弓内间隙不足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齿
扭转。可能影响到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一般不伴有上下 牙弓的不调。磨牙关系为中性。患者侧貌正常。为安氏Ⅰ 类错合畸形。
拔牙完全可以获得稳定而整齐的牙齿排列和美的侧貌。没 有必要进行拔牙矫治。
20世纪40年代,他的两个学生Tweed和Begg先后经追 踪研究发现,部分病例出现拥挤复发,后提出拔牙矫治的 观念并逐渐流行开来。20世纪60~70年代,拔牙病例超过 50%。近年来比例明显回落。
拔牙矫治的依据? 为何近年来拔牙的病例减少了?
•牙量骨量不调的发生机制 •拥挤度 •错颌畸形的类型 •牙体的健康状况 •颌面部的发育状态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13
牙弓扩展
牙弓周长与牙弓的长度和宽度有关。牙弓的扩展包括长度 和宽度扩展。
长度扩展 ①推磨牙向远中:通过矫治器向远中竖立磨牙或者整体移 动恒磨牙。一般牙弓单侧可获得3~6mm间隙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II类I分类错颌畸形矫治ppt课件

II类I分类错颌畸形矫治ppt课件


不良习惯
遗传
Ⅱ1
.
9
分型
牙性
牙槽骨性


Ⅱ1
.
10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分型
上颌前突 下颌后缩 上颌前突兼下颌后缩
Ⅱ1
.
1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分型
上牙槽突前突型(牙性)
下牙槽突后缩型(牙性)
上 颌 骨 前 突 型 : SNA 大 , SNB 正 常 , ANB 大,上颌长度大,上中切牙凸距大;颌突角大
不拔牙
上后牙近中移动,形成完全二类
关系,此时可以只拔除上颌第一



Ⅱ1
.
20
替牙期、乳牙期的矫治方法
翼外肌训练:10岁前适用
不良习惯矫治器:唇挡、前庭盾、腭刺、 口呼吸等
功能性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2 4法:压低下前牙,内收上前牙
口外弓、J钩、二类颌间牵引等
Ⅱ1
.
21
翼外肌训练方法
教患者确定好中性颌关系,将后退的下
Ⅱ1
.
36
活动矫治器
推磨牙向远中:U形簧;钟 摆式簧
推上颌整体远中移动:口外




Ⅱ1
.
37
固定矫治器
压低上下前牙,减小覆合 :后倾曲 (Begg细丝弓矫治技术);多用弓; 活动或固定平导板;摇椅弓;阶梯 或水平曲;压低辅弓
二类牵引;口外弓;固定矫治器加
推簧
Ⅱ1
.
38
内收上前牙
内收前牙的方式
Ⅱ1
.
32
功能性矫治器的作用方式
对上下颌骨的整形作用 引导牙齿萌出 使牙齿倾斜移动

第八章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

第八章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
骨量,造成牙齿排列拥挤错位 ④ 一些不良的口腔习惯
二、 临床表现
1 .牙齿拥挤与错位 牙列拥挤的患者,牙 齿可呈现出不同方向的重叠排列,牙弓形 状不规则,上前牙唇向错位时可导致覆盖 过大;舌向错位时可呈反合关系;高位或 低位时可导致覆合过深或无咬合接触;后 牙拥挤错位可造成对刃合、反合、锁合等。
临床表现
• 2.牙体、牙周组织的变化 牙列拥挤时,牙 齿的自洁作用较差,容易诱发龋病、牙髓炎、 根尖周炎;还可以引起牙龈红肿、出血,严 重时可伴有咬合创伤、牙槽骨吸收、牙齿松 动脱落等。
• 3. 面型的改变 单纯牙列拥挤对患者的面 型无明显的影响,但牙列拥挤如伴有其他类 型的错合(如反合、开合、深覆合、深覆盖 等)时面型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7) 拔除下切牙 适用于单纯下前牙拥挤,拔除一颗在牙列之 外的下切牙可得到快速稳定的结果;也用于 上下前牙Bolton指数不协调,如上颌侧切牙 过小的;此外安氏Ⅲ类错合有时拔除一颗下 切牙,建立前牙覆盖关系并保持稳定。
减少牙量
2、邻面去釉
邻面去釉不同于传统的片切或减径方法。邻面去 釉一般是针对第一恒磨牙之前的所有牙齿,而不 是某一两颗牙齿;邻面去除釉质的厚度仅仅为 0.25mm,而不是1mm或更多;此外邻面去釉与减 径使用的器械和治疗程序也有区别。 牙齿邻面釉质的厚度为0.75-1.25mm,同时邻面 釉质存在正常的生理磨耗,这是邻面去釉方法的 解剖生理基础。在两个第一恒磨牙之间邻面去釉 共可得到5-6mm的牙弓间隙。
1)牙弓突度:使前突的切牙向舌侧移动, 恢复正常位置时需要牙弓间隙。下切牙切缘 每向舌侧移动1mm,需要有2mm的牙弓间隙。 切牙越前突,拔牙的可能性越大。
2) Spee曲线高度:在下颌牙弓模型上测 量第二前磨牙颊尖至下前牙与第二恒磨牙颊 沟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Spee曲线 高度。每整平1mm Spee曲线,需要1mm的牙弓 间隙。

常见错颌畸形ppt课件

常见错颌畸形ppt课件

边缘病例Borderline 适应症的确定 矫治设计 矫治步骤 Case: camouflage or surgery
• 二类且鼻子突
.
70
适应症的确定 矫治设计 矫治步骤
矫治设计
矫治器的选择
Appliance Systems
拔牙模式
Extraction patterns
支抗系统
Anchorage systems
第三阶段:腭裂修复术 (出生后12-18个月)
.
10
第四阶段:手术后处置
1、术后语言治疗、训练与评价 2、腭咽成形术 3、颌骨发育观察
.
11
4、正畸治疗
乳牙期:口腔保健,观察牙弓与颌骨发育 替牙期:上颌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并恢
复牙弓正常形态 恒牙期:正畸治疗排齐牙列,修复缺牙,
保持牙弓形态与位置
.
28
病例展示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39ຫໍສະໝຸດ .40.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外科正畸
.
61
概 念 • 对于颅面生长发育基本完成且伴有严重颌骨畸形的成年错 牙合畸形患者,是难以用单纯的正畸方法完成的,而必须 结合外科手术完成治疗,即为外科正畸,也称正畸正颌联 合治疗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ppt课件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ppt课件
Ⅱ 口 外 弓 、 J 钩 、 二 类 颌 间 牵 引 等 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教患者确定好中性颌关系,将后退的下 颌缓慢前伸,尽可能伸至反合位,停留 10秒钟,再缓慢退至中性位,再前伸, 反复练习,每日早晚各20-30次,至肌肉 感到疲劳为止。
Ⅱ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增加翼外肌力量 颞下颌关节也可发生相应的生理性 调节,达到中性颌关系
度 大 , 上 中 切 牙 凸 距 大 , 下 颌 长 度 小 , SL 小 ,



Ⅱ1大
二类一 分类错 颌畸形 的矫治
Ⅱ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去除病因 抑制上颌生长,促进下颌生长 纠正畸形
Ⅱ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功能良好:咀嚼,发音等 形态美观:
覆合、覆盖正常 牙列整齐,无拥挤,无牙间缝隙 磨牙、尖牙关系正常或保持二类关系, 尖窝相对,咬合紧密 稳定性好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容貌异常 咀嚼功能差 嘴唇闭拢困难 损伤或折断 被嘲笑,性格乖僻 发 病 率 高 : 占 就 诊 人 数 的 17%
Ⅱ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1度,3-5mm 2度,5-7mm 3 度 , >7mm
Ⅱ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上颌牙齿或颌骨前突;深覆盖
颏部后缩,下牙弓短; Spee’s 曲线异常
Ⅱ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消除牙弓的拥挤 在上牙弓,为前牙后移提供间隙 在下牙弓,可为直立下切牙、矫正 磨牙关系提供间隙
Ⅱ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U4U4
U4U4+L5L5
U4U4+L4L4


Ⅱ1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通用课件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通用课件

03 矫治方法与技术
矫治器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矫治器的种类
根据错颌畸形的类型和程 度,选择合适的矫治器, 如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 器和功能矫治器等。
矫治器的适应症
了解每种矫治器的适应症, 如活动矫治器适用于简单 错颌畸形,固定矫治器适 用于复杂错颌畸形等。
矫治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矫治器的正确使用方 法,包括佩戴时间、调整 位置和更换周期等,以确 保矫治效果。
矫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矫治过程中,定期到医 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 解矫治进展和调整矫治方案。
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洁 矫治器和牙齿,以防止牙 菌斑和龋齿等并发症。
饮食调整
在矫治期间,避免吃过硬、 过黏、过甜的食物,以免 损坏矫治器和影响矫治效果。
矫治效果的评估与调整
矫治效果评估
通过X光片、牙齿模型和面部照片等手段,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达到预 期目标。
拥挤畸形的矫治案例
通过扩大牙弓或减少牙齿数量来排齐牙齿
拥挤畸形表现为牙齿排列不整齐,难以清洁和维护。矫治案例中,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扩 大牙弓或减少牙齿数量来排齐牙齿,提高口腔卫生和功能。
开颌畸形的矫治案例
通过矫治器改善上下颌骨垂直位置关系
开颌畸形表现为上下颌骨垂直距离过大,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矫治案例中,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和 功能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逐渐调整矫治器参数,使上下颌骨垂直距离逐渐恢复正常,改善咀嚼 和语言功能。
偏颌畸形的矫治案例
通过矫治器改善面部左右对称性
偏颌畸形表现为面部左右不对称,影响美观和功能。矫治案 例中,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通 过逐渐调整矫治器参数,使面部左右对称性逐渐恢复正常, 改善面部外观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下颌过大/上颌过小
前牙反合的矫治原则(掌握)
前牙反合的矫治原则
▪ 乳牙期
(1)恢复下颌正常咬合关系 (2)解除反合,协调颌骨发育
▪ 下前牙连冠式斜面导板:乳牙期
前牙反合的矫治原则
▪ 替牙期
(1)解除前牙反合以利于颌骨的 生长
(2)不要急于拔牙
上颌合垫舌簧矫治器:乳牙期、替牙期
“2X4”固定矫治器
牙型分类 骨型分类 机制分类
前牙反合的分类
▪ 安氏III类、毛氏II1 ▪ 安氏I类、毛氏II3 ▪ 安氏II类
前牙反合的分类
▪ 按骨骼型分类
(1)I类骨骼型: ANB角≥ 00
(2)III类骨骼型: ANB角< 00
前牙反合的分类
按致病机制分类 ▪ 牙源性(牙性) ▪ 功能性(肌能性) ▪ 骨骼性(骨性)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
病例,9岁,要求矫治兜齿(地包天)
矫治前
矫治中
矫治前
矫治中
矫 治 前 矫 治 中
矫治前
矫治中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矫 治 前 矫 治 后
矫治前
矫治后
头帽颏兜:乳牙期、替牙期
FRIII型 功能矫治器
前牙反合的矫治原则
恒牙早期 掩饰已存在的骨骼畸形
固定矫治器:拔牙治疗
畸-正颌手术
开合的矫治方法(了解)
牙源性开合
一般较轻 没有骨骼畸形 治疗效果良好
开合的治疗方法(了解) 后牙合垫
轻,中度骨源性开合
S 治疗难度较大 S 根据骨骼畸形的程度进行
设计
减数四个7,多曲方丝弓技术
减数下6,微种植体支抗压低后牙
重度骨源性开合
S 垂直向骨骼畸形严重 S 伴有严重的前后向骨骼畸
牙源性开合
牙性开合的特征
上下前牙唇向倾斜大 上下切牙角较小 开合程度较轻 无明显骨骼畸形
开合的临床分型
骨源性开合
骨性开合的特征
下颌平面角过大 下前面高过大 上前面高不足 下颌升支短小
开合的矫治原则(掌握)
去除病因 减小下颌后旋和后牙高度 增加前牙高度 骨骼畸形严重的开合,正
形 S 有明显的牙齿代偿
正颌手术
病例:女性,40岁,要求改善咬合
矫治设计
减数四个第一双尖牙 固定矫治技术
治疗中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小结(掌握)
开合
开合的定义? 开合的分度? 开合的病因?
谢谢!
开合分度(掌握)
开合分度
I度 <3mm
开合分度
II度 3mm~5mm
开合分度
III度 >5mm
开合的发生机制
垂直向异常 ▪ 前部高度不足 ▪ 后部高度过度 ▪ 二者并存
开合的病因(掌握)
开合的病因
局部因素
口腔不良习惯 阻生智齿
开合的病因
全身因素
遗传因素 全身疾病
佝偻病 良性下颌髁突肥大症
局部因素
口腔不良习惯
▪ 吐舌习惯

▪ 吮指习惯


▪ 咬唇习惯


▪ 咬物习惯
局部因素
智齿阻生
全身因素
遗传因素 ▪ 有争议 ▪ 生长型异常 ▪ 上颌骨向前上旋转 ▪ 下颌骨向后下旋转
全身因素
佝偻病
全身因素 骨质疏松 肌肉作用
下颌升支短 下颌角大 下颌角前切迹深 下颌向后下旋转
开合
开合的临床分型
第十章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二)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贾绮林
前牙反合 前牙开合
前牙反合
前牙反合
▪ 临床常见的错合畸形
前牙反合的定义(掌握)
个别前牙反合
多数前牙反合
磨牙关系(复习)
近中(安氏III类)
中性(安氏I类)
远中(安氏II类)
前牙反合的临床表现(了解)
牙合关系
前牙反合的临床表现
▪ 多基因遗传 ▪ 家族史可作为参考,但不是决定因素
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 factors)
▪ 先天性唇腭裂 ▪ 其它
后天因素(acquired factors)
口腔不良习惯
伸舌
乳牙、替牙期局部障碍
上颌乳切牙滞留
呼吸道疾病
腺样体肥大
全身性疾病
肢端肥大
前牙反合的分类 (掌握)
▪ 颌骨异常
前牙反合的临床表现
▪ 面部软组织 ▪ 口颌系统功)
▪ 遗传因素(genetic factors) ▪ 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 factors) ▪ 后天因素(acquired factors)
遗传因素(genetic factors)
成人期
严重骨骼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小结(掌握)
前牙反合
定义? 分类? 矫治原则?
第十章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二)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贾绮林
前牙开合
前牙开合(Open bite)定义(掌握)
上下牙弓在正中合 位,上下前牙在垂直向 无覆合关系
开合(Open bite)
牙源性
功能性
骨骼性 (替牙期)
ANB -6°
骨骼性(成年)
鉴别诊断
年龄及生长发育 乳牙早失或滞留 家族史 磨牙关系 下颌后退 上/下前牙位置 反OB/OJ ANB
颌骨长度
非骨性
较小 有 无 中性或偏近中 能 舌倾或直立/唇倾 深/小 ≥0° 正常
骨性
随生长加重 无 有 近中或完全近中 不能 唇倾/舌倾或直立 浅/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