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抽象,具象

合集下载

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

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

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1. 引言1.1 意象的定义意象是指通过文字描述或表现出来的形象或情感,它可以是具体的事物、景色或动作,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思想或象征。

在古诗教学中,意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意象在古诗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可以通过描写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意象分为客观意象和主观意象,客观意象是指真实存在的事物或景色,在诗歌中起到直观描绘和装饰的作用;主观意象则是诗人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来的形象或符号,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意象的运用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进一步领略诗歌的艺术之美。

意象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对学生成长和文学修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字数:398】1.2 古诗教学中的作用古诗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教学,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人的文学艺术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中的意象是古诗的灵魂,是诗人通过文字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通过学习古诗中的意象,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古诗中的意象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诗教学中,意象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通过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古诗中的意象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提高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水平。

第三课艺术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第三课艺术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人物特征
手持拂尘 盘坐于蒲团之上 面庞清秀 神态端庄 双目有神 聪慧倜傥
气质高洁的青年文士
王时敏 曾鲸 明
双眉 目光 双唇 脸色
紧锁 斜 视
紧闭 阴沉
做做看这个表情
你感觉到了什么情绪?
人物性格特点, 气质,从瞬间被 捕捉的人物表情 中体现
多疑 阴险 狡诈 毒辣
权势显赫 的教皇正襟 危坐在一把 精致的椅子 上,一双凶 相毕露的眼 睛直盯着观 众,威严中 带着贪婪, 凶狠中隐藏 着狡诈。
环境 人物 情节
历史背景
血衣
主体性作品
陈逸飞作品
陈 逸 飞 作 品
3
陈 逸 飞 作 品
陈 逸 飞 作 品
5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 意义表现在 • 记录功能 和 社会干预功能
小结
• 具象艺术的含义? • 具象艺术的特点? • 具象艺术的功能? • 具象艺术的特点?
电梯深渊
3 具象艺术的情节性, 又称叙事性
由于具象艺术的客观
性和典型性特征,在多数
的具象作品中,我们可以
像读小说一样从中“读”
出已画\风景画和花鸟画也
不例外.
米勒
环 境
人 物
情 节
血 衣

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体现了控诉斗争激 体
情,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和人民
性 作
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的到来。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1、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肖像作品也可以是主题性作品)
2、看作品的环境表现
环境 人物 情节
历史背景
血衣
主体性作品
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 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为了 巩固帝位,这位皇帝让罗 马教皇亲自来巴黎为他加 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 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 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 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时, 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前让 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 冠夺过来自己戴上。达维 特为避免这一事实,煞费 苦心地选用皇帝给皇后加 冕的后半截场面。这样, 既在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 的中心位置( 拿破仑站起来 给皇后加冕),又没有使教

第三课具象·意象·抽象

第三课具象·意象·抽象
• • • • (一)形式与色彩 (二)构图与笔触 (三)材料与肌理 (四)空间与透视 (五)光影与运动
(三)情节性又称叙事 性
• 例如《货郎图》使我们领略到宋代的风俗, 及其玲琅满目的货物出售的场景。一位货 郎担着担子来到农村孩子·妇女都出来购物, 从中能看到她们的喜悦之情。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 肖像性——作品中人物只代表了他个人或 几个人如《教皇英诺森十世》p13 • 主题性——作品在一个历史人物身上看到 了这个时代人的共同特点《蒙娜丽莎》 (人文主义)《血衣》(共产党领导的反 封建的土地革命的历史)p15
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 术
具象艺术
• 具象艺术特点: • (一)视觉真实性和客观性,即按照我们 所看到的样子来描绘对象 • (二)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表现出瞬间性 特征,即艺术家选取的是艺术形象最典型 的一瞬间 • (三)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一)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一 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 例如:下面大家可以看到的《清明上河图》 其中对北宋都城汴河的繁荣景象,人物形 象的性别·表情·动作和衣饰以及地方·环境等 特征做了准确表述。 • 《清》(中国画)张择端(宋)
具象艺术的意义
• (一)表现在他的记录功能上,尤其是在 摄影发明之前,它是认识当时社会各个方 面的最重要的形象依据。 • (二)同时它还有社会干预的功能,它以 真是·生动而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直接作用 于我们的视觉,并由这些形象构成故事·情 节或者主题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 生认识和教育的作用。
意象艺术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 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 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意象 美术更倾向于心理表达。尽管它可能怪异 甚至丑陋,但他在艺术上更能使我们对事 物和现实有了更为全面和宏观的把握。

意象绘画与具象-抽象绘画精神性比较

意象绘画与具象-抽象绘画精神性比较

意象绘画与具象\抽象绘画的精神性比较【摘要】:意象绘画和具象,抽象绘画作为绘画的三种形态,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充当了不同的角色和承担不同的责任。

本文从意象绘画与抽象具象绘画的精神性出发,分析了三种绘画的不同点。

【关键词】:意象抽象具象绘画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严重失衡。

而在20世纪以后,抽象艺术独领风骚,成为艺术的主流,其后装置、行为及影像艺术层出不穷,大行其道。

而具象艺术因其和传统写实艺术的联系成为保守和落后的代名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艺术家扬弃具象绘画,造成艺术曲高和寡的现象。

正是由于这种惨痛的经历,艺术家们才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人类的共通美感经验,找回了失落的写实元素,重拾具象绘画,并使具象绘画在现代主义运动的夹缝中得以生存,并赋予传统的具象绘画新的含义,形成意象绘画。

一、具象是意象的表现手法和精神性的起点席勒说:“伟大的艺术家为我们表现对象,平凡的艺术家表现他自己,拙劣的艺术家表现他的素材。

”贾科梅蒂曾论述过意象与具象的关系,“传统和写实只是在摹写一只杯子放在桌上的样子”。

而在意象画家看来,认为“你所摹写的永远是某一瞬间所留下的影像,你永远不可能摹写桌上的杯子,你摹写的只是一个影像的残余。

”意象绘画是艺术家对心灵和艺术的直觉把握,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坚定绘画是以一种纯视觉形式去理解世界。

与传统写实绘画不同的是,意象绘画体现出多样性的艺术取向,在进行具象绘画创作时,大多数新具象画家注重主观精神的表达,他们不像传统的写实绘画那样只满足于客观表现对象,而是更加注重表现内在真实。

他们之所以需要具象,是因为他们的绘画在揭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时往往需要一些作为起点的具体的东西:一组景物、一个或一组人物、一幅风景。

意象绘画以具象作为艺术的前提,用具象的艺术手法表达一种对艺术、对世界新的理解。

巴尔蒂斯的一段话可以用来说明具象绘画回归时这些艺术家的内心追求:“我希望表现事物背后的东西。

具象、抽象、意象艺术

具象、抽象、意象艺术



教皇英诺森十世
王时敏主张摹古,笔墨含蓄,苍 润松秀,浑厚清逸,构图较少变化。 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翚、吴历 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
• 《王时敏像》绘清初著名山水画家王时敏二十五岁时 的肖像。图中王时敏身着宽大白衣,手持拂尘,盘膝 端坐在蒲团之上。面容俊秀,双目有神,神态温雅、 聪颖。《王时敏像》人物面部的刻画用“凹凸法”, 即先以淡墨勾出五官轮廓,然后按其结构烘染数层, 最后敷以淡赭色。不仅有笔墨之趣,而且富有立体感。 衣服的画法亦反复勾染而成,线条秀劲流畅,设色清 丽雅致。 • 《王时敏像》用笔稳重而有变化,充分表现出衣服的 质感。画上有当时人顾秉谦篆书题“逊之尚宝二十五 岁小像”。左小角钤王时敏之孙王原祁朱文印“掃花 闇”一方。右下侧画家自署“万历丙辰五月,曾鲸 写”。“万历丙辰”为公元1616年,画家时年49岁。 下押“曾鲸之印”、“波臣氏”二印。
• 《占领总统府》对于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力量而言除了其 绘画语言上的纯形式美外,更多的是其中传统的“叙述 性”在起作用。象美术史上夸赞乔托是一个讲故事的能 手一样,陈逸飞和魏景山画的《占领总统府》,也是一 部感人、悲壮的人民革命的大故事。当下在很多人批判 创作上的主旋律的时候,这幅力作就可以推挡住所有的 理由。 • 该作品无论在表现主题上还是画面结构上都在中国美术 史上也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也是该作的重要价值所在。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 其父因事被诛,韩熙载才逃至江南,投顺南唐。 初深受南唐中主李 憬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因为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南唐的安全, 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加以百般猜疑、 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不保夕。 所以 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 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 人而以求自保。但李煜当时对他还是不放心,就奉命画院的待诏顾闳 中和周文拒到韩熙载家里去探个虚实,命令顾闳中和周文拒把所看到 的一切画下来交给他看。 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 意,所以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腼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 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 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全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后 主看了此画后,就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

美术鉴赏3-5课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异同点

美术鉴赏3-5课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异同点

高中《美术欣赏》3-5课: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高中《美术鉴赏》3-5课教学目标是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具象从字面上说,所谓“具象”就是有具体的形象,但这样解释并不确切。

在英语中,“具象艺术”被表述为figurative art,意思是“比喻的艺术”或“用图形表现的艺术”,这表明“具象艺术”就是用和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相类似的图形来代替或比喻这些客观事物。

显然,这种图形不是空想出来的,它必须是来自于客观事物本身,它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看出它所代替或比喻的那个事物。

为了做到这一点,具象艺术采取了模仿的办法,并且为了使模仿成功又创造出一系列诸如透视、解剖、明暗、比例等方法,这样,具象艺术就成为一种艺术家尽量放弃自身去接近客观事物的艺术了,这是“具象艺术”的最初或者说最本源的意思。

至于以后,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具象艺术。

意象从字面上说,所谓“意象”即“意欲之象”、“意念之象”,或者说“主观之象”,就是艺术家所感觉到的或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样子,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让我们去观看或鉴别所有的“意象艺术”了。

从这方面说,意象艺术家就不是尽量放弃自己去接近或模仿客观事物,恰恰相反,他要与客观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因为只有在一定的距离上他才能独立于他所表现的对象,并产生他自己的“意象”。

但从此可以看出,意象艺术的前提还是依赖于客观对象的,这一点和抽象艺术就不同。

抽象所谓“抽象”是与“具象”相对而言的,一般人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以为抽象就是把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抽去,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抽象艺术中有的是对客观形象的简化和抽离,而有的则与客观形象完全无关。

所以有人认为“抽象艺术”这个概念并不准确,他们就从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角度出发称抽象艺术为“非具象艺术”(non-figurative art)或“非客观艺术”(non-objective art)。

“具象/抽象”与“意象”

“具象/抽象”与“意象”

“具象/抽象”与“意象”在艺术领域里,以作品与自然对象相似程度上来划分风格的概念,就可分为具象艺术(Figurative Art)与抽象艺术(Abstract Art)。

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具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备可识别性的特点。

古希腊的雕塑作品、近代的写实主义和现代的超写实主义作品,因其形象与自然对象十分相似,故被看作这类艺术的典型代表。

其实,其他具象艺术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美术活动中,从欧洲原始的岩洞壁画艺术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壁画,从印度的佛教艺术到中国的画像砖石等。

抽象艺术是那些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

“具象/抽象”放在一起还是十分清楚的。

用大白话说:一个是能看出什么东西的模样,一个是看不出画了什么东西。

当“现实主义”或“写实”在上世纪80年代不能代表多样风格的创作现象时,许多美展就以“具象”为关键词,表示一种走出“写实”的艺术观念与表现手法但又不是抽象艺术的新探索。

关键问题还是出在“意象”。

一些教材,甚至“专家”莫明其妙地在“具象/抽象”十分清楚、且约定俗成的关系中,塞进一个“意象”。

把本来十分清楚的一对关系变复杂了。

意象。

《辞海》解:“①表象的一种。

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像性表象。

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像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

②中国古代文论术语。

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

”据《辞海》,①、②两个意思都清楚界定了“意象”是指:来自客观物象(①记忆表象、知觉形象、经验材料,②外在物象),又加入了主观情思(①想像、加工生发,②主观情意、比兴手法),之后形成的审美意象(①想像性表象、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②心象、表达的作者情思)。

具象、抽象、意象

具象、抽象、意象

• 意象:从写意的宏观与微观来实现意象的可能 @7

传承基础上的“儿童创造” @8
结束语
墨非黑, 墨里有人、有天地。 从眼, 追寻孩童的浪漫与诗意。 从手, 难得一份笔墨的天真与精神。 从心, 可以是自我的表达, 可以是艺术的玩味, 也可以是写意的美丽。 重要的是 学有趣、有美 教有法、有道!
具象、抽象、意象
—— 儿童水墨教学之道
朱国华
引言
• 所谓道即源于内容、方法、策略等在规律性上 的、科学有效的行为方式或思路;
• 从儿童水墨教学上来探讨的道:遵从天性与心 理特点基础上瞄准课程目标的内容选择与教学 实行。
• 具象、抽象、意象的审美维向与渐进策略。
一、具象、抽象、意象儿童水墨教学审 美维向的把控与创造引发
1\从生活感悟到艺术理解“两头进入”的准确契合 @1 2\传统提取、当代借用的基本方向; @2 3\作为教学“建立点”的选择、深入、丰富与完整。
@3
4\源于执教者深厚素养与能力的可能; @4
二、具象、抽象、意象儿童水墨教学渐 进策略的设计与整体实施
• 具象:从适度的感性理解与自由表达美活动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具象、抽象的特点、区别。

一只大象所画作品属哪种象?
一、特点
1)意象: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作品中往往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的手法。

不符合客观事物象的比例,强调物象某种色彩,改变客观物象色彩关系,打破了惯常时空概念的美术作品。

2)具象:图像对应于客观物象,并对物象的描绘十分具体透彻,基本属于视觉真实世界,物象比例,空间表现都符合规律,作品一般描绘比较严格,美术家的感情一般来源于真实情景中意境。

3)抽象: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应对于客观物象,它的形成来自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强调美术作品形式要素的独立的审美,或者强调色彩,或强调观影等,表现作者对于各种单纯视觉元素甚至对于某种思想感情的审美感悟。

二、区别
1)从主客观讲,具象更加符合于客观规律,忠实于物象本身,而意象与抽象更加注重于主观因素,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于作品中。

也许象与客观物象不一样,甚至偏差很大,但作者是为了强调某种情感审美因素。

2)从手法色彩上讲,具象一般色彩多样,作者的描绘十分细腻,严格以客观事物为准,手法严谨,而意象相对来说色彩分布不均衡,作者以主观形式描绘,手法较为随意,其作品效果对于具象更随作者自己的意愿,通过其图像意境来表现图像所要传达的意义。

而抽象则是将这种随意性扩大到一定极致,并不在乎象是否能够被观者看出是某种具体物体或某种意境,只是通过其强调的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
三、我认为大象画的画属于抽象
原因:①具象是指作者通过观察其客观物象规律,严格细腻地描绘其作品,以一只大象对于外界的认知水平和感知程度是不可能准确地将其物象在客观规律中的形式表现出来。

②意象是指作者注重内心的感情渗透,作品中往往采用了某种手法来夸大其客观物象,去打破其客观规律,其作品能够被某些高水平观者理解,大象在作画时也许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但是大象本身不能以客观世界表现其意境,也不能故意采用某种手法去表现,不能被他人理解③大象是以自己的主观世界去表现,是其独立主观意义,是一种抽象的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