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质量分析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3篇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3篇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3篇第1篇: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

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

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

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院未极时消毒清洗。

2、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

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

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3、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

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

洗手依从性较差。

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4、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

用消毒毛帅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二、整改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保洁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洁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

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我们在20xx年3~8月份对所属感染质控片儿内和我区的10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医院感染质控检查。

以下是我们在检查中发现的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1.存在问题1.1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1)压力蒸汽灭菌器工艺监测记录不全面,化学监测未能每包监测,生物监测只有3家单位每月1次,6家单位半年1次,1家单位1年1次。

2)紫外线消毒监测记录不全,消毒时间过长。

3)4家单位没有进行化学监测和戊二醛的监测,也没有监测戊二醛的专用化学指示卡。

1.2 无菌物品管理有缺陷1)无菌包包皮不合格,3家单位有焦包现象,有的包皮有破损,甚至有的手术器械包双层包皮出现贯通伤,完全失去了屏障保护作用,但未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而仍被使用,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

2)个别无菌物品无灭菌标识。

3)有的塑封灭菌物品无灭菌日期。

4)无菌使用后无打开日期与时间。

5)2家单位灭菌有效期为7天的物品天数算错,实际变成了8天。

1.3 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多数医院都是人工清洗手术器械,且未使用多酶洗液,由于清洗人员不固定、不专业,时有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器械上出现血渍或锈渍,从而影响了消毒灭菌效果。

1.4 有的医院口腔科牙钻数量不足,不能保证一人一钻一灭菌的要求。

1.5 环境卫生差个别医院手术室、产房内的空调扇叶、墙壁上有尘土,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放柜内有尘土,这些均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定的要求。

1.6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现象,锐器盒的使用尚未普及。

1.7 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相对薄弱,洗手依从性较低。

2.对策2.1 加大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责任心。

另一方面,更要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跟上卫生工作发展的步伐,不断地研究,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对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灭菌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在不断的培训和监测中得到全面提高。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消毒隔离作为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在抗击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消毒隔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对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1. 效果不明显:消毒隔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阻断疾病传播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病原体对某些消毒剂具有抗药性,导致消毒效果不如预期。

2. 操作不规范:由于操作人员的素质和培训不足,往往会在消毒隔离操作中存在疏漏,如消毒剂使用不当、消毒时间不够等,这都会影响到消毒的效果。

3. 设施不完备:有些地方的卫生设施相对落后,消毒隔离场所的硬件设施不完善,比如缺乏自动感应器、隔离房间条件差等,影响了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效果。

4. 缺乏统一标准:目前,我国各地关于消毒隔离的标准和流程并不统一,导致了不同地区在执行上存在差异,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消毒隔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 缺乏专业人员:消毒隔离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目前,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卫生机构中,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缺乏专业人员参与消毒隔离工作。

2. 缺乏培训和教育机制:由于对于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培训和教育机制不健全,导致了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3. 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在卫生设施和消毒剂的采购上投入不足,导致了硬件设施和消毒剂的质量不达标,影响了消毒隔离的效果。

4. 司法责任不明确: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消毒工作的监管和追责机制不健全,导致了一些操作人员对于工作的敷衍态度,影响了工作质量。

三、消毒隔离的整改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和教育机制,增加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高他们对于消毒隔离工作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

2. 完善设施建设:增加对于卫生设施和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消毒隔离场所的硬件设施水平,配备先进的消毒设备和自动感应器,提高整个消毒隔离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____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1、____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

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

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

合格率100%。

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

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

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

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

如棉签、输液贴。

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

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个别科室一次性输液器针头等用后不能规范放置、垃圾存放箱不卫生并且不及时盖盖、锐器盒已满未及时更换,针头未放入利器盒内。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问题日益凸显,消毒隔离工作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消毒隔离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有必要对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对消毒隔离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 人员培训不足:部分医疗机构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导致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不足,无菌观念薄弱。

2. 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指导实际工作。

3. 设施设备不完善:部分医疗机构消毒设施设备不足,影响消毒隔离工作的开展。

4. 消毒剂使用不当:部分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准确,导致消毒效果不佳。

5. 医疗废物处理不当: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置不规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6. 患者教育不足:患者对消毒隔离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配合度较低,影响消毒隔离工作的效果。

二、整改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其掌握消毒隔离知识,提高无菌观念。

培训内容应包括消毒隔离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法律法规等,同时加强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2. 完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消毒隔离工作落实到位。

制度应包括消毒隔离工作的流程、标准、方法和监督机制等。

3. 改善设施设备:医疗机构应加大对消毒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硬件条件。

配置足够的消毒柜、灭菌器、紫外线灯等设备,并根据实际需求定期更新。

4. 规范消毒剂使用: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消毒剂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同时,定期对消毒剂进行监测,确保其有效浓度和使用时间。

5.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置。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word精品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word精品

2012 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 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1、2012 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 例,合格率99%。

其中空气采样79 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 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 例,合格64 例采样率100%。

无菌物品采样298 例合格298例。

合格率100%。

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 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

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

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

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

如棉签、输液贴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统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

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个别科室一次性输液器针头等用后不能规范放置、垃圾存放箱不卫生并且不及时盖盖、锐器盒已满未及时更换,针头未放入利器盒内。

医院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医院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医院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是确保医疗安全和防止传染病扩散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医院消毒隔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声誉。

因此,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势在必行。

二、医院消毒隔离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1. 人员问题医院消毒隔离工作需要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科学的知识,但目前一些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意识不够,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操作不规范、消毒剂浓度不准确、操作时间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2. 设备问题医院的消毒隔离设备不完善,一些传统设备使用起来效果不佳,无法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而现代化的自动化消毒设备价格昂贵,医院负担较大,难以普及,也限制了消毒隔离质量的提升。

3. 管理问题医院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不够完善,责任划分不清,缺乏专门的消毒隔离科,导致工作中的监督和执行不到位。

同时,一些医院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流程,导致操作不规范、隔离区域不合理划定等问题。

4. 财政支持问题医院消毒隔离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财政支持不足,医院资金紧张,导致很多设备无法更新和维修,专业人员无法招聘和培训,从而影响了消毒隔离质量。

三、医院消毒隔离质量问题的整改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专业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系列培训课程、组织专业知识考核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

2. 拓展消毒隔离设备医院应积极引进现代化自动化消毒设备,提高消毒隔离效果。

此外,通过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设备的改良和创新,降低设备价格并提高性能,以满足各类医院的需求。

3. 完善管理措施医院应建立健全科学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标准,加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和执行。

同时,成立专门的消毒隔离科,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规划、管理和指导,提高其专业性和科学性。

消毒隔离质控分析

消毒隔离质控分析

2024/8/20
消毒隔离质控分析
19
第19页
谢谢!
2024/8/20
消毒隔离质控分析
20
第20页
2024/8/20
消毒隔离质控分析
13
第13页
消毒隔离内容分析
十八、药杯: 每七天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十九、止血带: 一人一带,(供给室集中消毒)
二十、湿化瓶/雾化器: 每日更换。用毕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干燥保
留。
2024/8/20
消毒隔离质控分析
14
第14页
消毒隔离内容分析
• 二十一、吸氧管\面罩:

现用现铺、标注时间、使用期24小时、及时更换(
肌注、小壶加药)
• 四、无菌溶液:

标注开启时间。

依据用途有效时间为(无菌溶液有效时间≤4小时;
配药、雾化等溶媒≤24小时;抽出药液≤2小时,故应现用
现配;特殊药品保保留,故应查看说明书)
2024/8/20
消毒隔离质控分析

一次性使用。(检验时尤其注意不惯用)
• 八、治疗车:

物品排放有序。
• 上层清洁(治疗盘、手消液、输注液体等)
• 下层污染(利器盒、垃圾袋、使用后物品)
2024/8/20
消毒隔离质控分析
5
第5页
消毒隔离内容分析
九、医务人员手卫生: 依据操作内容选择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
手消毒。 监测合格 洗手、卫生手消毒≤10cfu/cm2 外科手消毒≤5cfu/cm2
• 采样方法: 用5×5cm2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 物体表面。用浸有含对应中和剂无菌采样液棉拭 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 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 或折去手接触部份,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 试管中送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关于医疗用具浸泡溶液配制方法见下表:
名称:氯消净
剂量:20g/包
氯消净配制方法(以下为本品20g时加水量)
精品课件
用品管圈方法中的鱼骨图分析导致消 毒隔离合格率低的原因
•将关联图中所有大的原因罗列出来, 圈员对其可行性、效 果、自主性进行 打分,找出最迫 切需要解决的4 个问题点: 医生因素、护士因素、制度、环境 因素,针对这4 个问题 点,逐个设计PDCA 循环。
消毒隔离质量分 析
曾莹
精品课件
2016-8
消毒隔离人人有责,关系你、我、他
1.消毒隔离做得好与坏 ,是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院信誉。
2.做好医院消毒隔离 ,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一项重要保证。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精密仪器的广泛使用 ,治疗方法的 开展 ;化疗及抗生素广泛使用,医院感染在不断改变自身的特点 , 给病人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延长了治疗时间 ,增加了患者的痛 苦 ,同时还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惨重。 因此 ,要降低医院感染率 ,首先要抓好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 (医生、护士、实习生、)?
护长督导不到 位
部分科室紫外线灯使用超 1000H,意识?
科室管理
2015年已明确无菌柜用 75%酒精擦拭,今年第一 季度仍有部分科室用氯消 净擦拭;传达是否有效, 执行力不足。
护士工作职责 的是否有效落 实
部分科室医疗器械、便盆浸泡 桶无刻度,无按规范浸泡物品, 含有效氯浓度不明确。
精品课件
如何落实整改措施?DO!
NO1.学习熟悉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制度。
NO2.切实执行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
NO3.跟踪上季度整改结果,就今季存在问题做好原因分析。
NO4.无菌物品开启后要正确写上开启日期、时间,已开启 物品要先用,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NO5.加强护士责任心,如:完善紫外线灯及无菌柜的管理, 每天按要求检查登记,每周擦拭一次。
精品课件
WHY?
1.部分存在问题重复出现;
2.存在问题类同;
GO!
寻找原因
精品课件
护士问题原因分析:
无严格落实消 毒隔离制度
无认真核实,应付式 签上名当完成任务
护长督导 不到位
护士工作
执行力不够 强
无菌物品管理 不规范
工作中无养成规范 操作的良好习惯
责任心不强、当班职责 落实不到位
精品课件
科室管理原因分析:
NO6.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
NO7.护长做好督查工作。
精品课件
如何狠抓消毒隔离质量? 我们行动起来! 院内及科室培训、质控、考核 1.加强消毒隔离知识培训与检查。
2.加强质控力度,对常出现的问题纳入考 核重点。
3.强化工作内容及流程,养成良好的工作 习惯。
精品课件
季度检查后需要重视的共识问题:
精品课件
2016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消毒隔离质 量分析
主要内容: 1.抽查20件无菌物品合格率对比 2.主要存在问题 3.原因分析 4.整改措施 5.检查后需要重视共识的问题
精品课件抽查2Biblioteka 件灭菌物品合格率比较精品课件
抽查20件灭菌物品合格率比较
精品课件
抽查20件灭菌物品合格率比较
精品课件
贮存环节的管理:提供适宜的贮存环境,杜绝人为的再污染。
供应室 的高压 蒸汽灭 菌物品 与一次 性无菌 物品分 室存放
每天检 查无菌 物品的 存放情 况。 杜绝了 存放区 有不合 格包及 过期包 的出现
无菌 物品 摆放 有序 从左 到右, 按灭 菌日 期摆 放、 使用
平时少 用的急 救无菌 器械包 采用纸 塑包装 灭菌后 保存, 有效期 半年
装载 无菌 物品 的柜 子每 天清 洁、 消毒、 保持 贮存 环境 的洁 净度
•落实各班无菌物品检查责任人,按消毒隔离考核 标准每天进行检查。 • •、医院质控办将不定期对消毒隔离进行检 查,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 ,并作为下次检查的重点,一旦查 出过期物品,将按护理不良事件进行 上报。
精品课件
通过检查,学习,分析,落实整改来提高 消毒隔离质量,争取质的进步!
精品课件
•消毒隔离考核标准的更新:随着医院对消毒隔离的 重视,《医院消毒 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也在不断的更新, 要求也更加的具体和严格, 医护人员也要不断的接受和学习新 的知识,才能使消毒隔离的合格率不 断的提升。
精品课件
相应措施:
•注重人员培训:加强护士对消毒隔离制度及考核标 准的学习。特别是 低年资护士、新进护理成员,由高年资护士 带教,定期对消毒隔离的相 关知识进行培训,同时保证足够的 护理人员上班。
精品课件
分析原因:
护士因素
不重视 未定期检 查 未严格执行 限度隔离制度
医生因素 未落实责任到 人 年轻医生操作
操作空间

相关知识缺乏
毒 隔





制度因素
环境因素
精品课件
相应措施:
•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严格遵照《医院消毒 隔离质量考核评分 标准》,每周不定期的对消毒隔离进行检查, 对门诊各科室存在的问题 进行整改,并有整改措施。 • •特别是 一些低年资的医生,他们对消毒隔离的重视程度不够,操作完 成后垃圾无分类放置而护士可以起到督导作用,温馨提醒医生们在进行 无 菌操作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医生消毒隔离执行率。
提高无菌 物品的合 格率
精品课件
主要存在问题对比分析
精品课件
主要存在问题对比分析
精品课件
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 重要环节,能否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关键在 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制度
问题根本原因: 部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对疾病传播的危险性, 感染概率问题认识不足。导致工作落实流于表面形式,思 想上行为上放松,警惕性不足,操作落实不到位,对护理 工作中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不严格执行。
1.无菌物品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待干后方 可放置无菌物品(2015年第四季度已统一)。
2.浸泡桶必须标识明确,须有刻度或可测量容 器,以达到有效消毒效果,(2015年第三季度已 统一);
3.护士必须掌握各种诊疗物品浸泡的方法,含 有效氯浓度。
4.紫外线灯管消毒累积时间不超1000H;大瓶消 毒液如500Ml酒精使用时间限一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