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气八法--拉气法

合集下载

练气八法--拉气法

练气八法--拉气法

练气八法--拉气法练气八法是练气最全面的基本功。

练气八法前四法-吃气、揉气、抻气、拉气,主要解决身体里边气充足的问题;后四法-聚气、敛气、混气、化气,则主要加强脏真混元气与混元窍的联系,使气向体中间集聚,为练中脉混元打基础。

作为基本功,它方法简单,便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随时习练,也可将练气八法中任一法(吃气法最好配合揉气法一起习练)抽出单独练习。

本文就拉气法做一个介绍。

拉气法,是继抻气法调动了周身之气后,通过拉气使身体内外气连上,从而促进内外气的交换。

一、姿势要求拉气法动作可由两部分组成:(一) 贴肋揉气;(二) 开合拉气。

(一) 贴肋揉气接抻气法结束动作,两手放松,转掌心向前两臂从体侧回收,两肘贴于两肋稍向前的期门、日月穴(期门是一双穴,在乳头直下方、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日月是一双穴,在上腹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两小臂平行相对与大臂成直角,两掌心相对,手指舒展虎口张开向上,大拇指与食指基本相平。

肘贴肋揉气时,整个身体要放松,两手如抱一个篮球大小的气球,轻轻揉动,动作不要太大,揉的时候肘要贴住肋,但不要使劲顶,手臂要整体地动,像用手推着肘在肋上做按摩。

(二) 开合拉气揉完气后,外开—两肘贴着肋,两手向两侧分开,至体侧开平,掌心向前,虎口张开,开胸,两肩胛骨向中间并。

前合—两臂保持肘贴肋,虎口向上的姿势,水平往回合,至体前原来抱球的位置,指尖一缩,腹微回收,即肚脐找命门,胸微含。

要做好拉气的动作,全身整体的放松是前提。

二、意念活动拉气法的意念运用非常重要,精神一定要集中体察体内的气机变化。

手在体前时,意念把两手连上,好像抱着个气球,球和身体连在一起;外开是从身体里往外开,气球随着外开而胀大,两手之间好像有许多气丝,丝丝拉拉地连着,至体侧开平时,虎口与指尖要有收气、从肘入身体里边的意念:前合,手中间的气球越压越小,气贯到身体里边去,往膈肌收,收到命门上边一点。

意念注意手,注意肋,从命门把气往回收。

【练气八法】--聚气、敛气

【练气八法】--聚气、敛气

【练气八法】--聚气、敛气【练气八法】(下)5、聚气法一、简介聚气法是练大马庄的一个正规延续,能有效促使气往体当中聚,也是练气八法中后三法的基础。

二、姿势要求聚气法本身具有层次性,可分两个阶段习练。

第一阶段:直身聚气(一)预备动作:接拉气法结束动作,两臂外展至体侧,转掌心向上,两臂伸直,捧气上升,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沿中线下落,至手腕与肩等高,肘略低于肩;然后身体重心右移,提左腿向左跨出一肩半宽,两脚平行,重心移至两脚间的中点,身体直立。

(二)调整身形:1.头:百会上领,两耳根后面(过去称为玉楼穴,又称提气穴)用力上提,下颏平着往回收,喉头往回收,两耳根下面的胸锁乳突肌和颈项后面的斜方肌绷上劲,使锁骨、胸骨和肋骨上提,并把颈项部固定住。

2.上肢:合十手中指尖向上,不低于印堂,两掌绷上劲,用力向中间挤,两臂外撑,形成一个圈力,肩放松外拉,肩井穴下塌。

3.胸、腹:胸部始终保持吸气状态,两肋向上提升并向两侧开张,不能下落:小腹回收,腰向后放松,耻骨往后贴,会阴上提,髂前上棘往腰阳关上收,同时推动两肋向上升,泛臀,圆裆,尾闾下垂,百会(天门已开的用天门)和会阴调成一条直线。

4.下肢:两腿用力绷直,膝部四面用力(膝盖前面要使劲把腿向前拉弯,膝盖后面X窝使劲向后让腿绷直,膝盖内侧的膝眼使劲往外挤,膝盖外侧膝眼使劲往里挤,使前后左右四个力量相抗衡,相互较劲),鹤顶穴上提,两脚绷上劲。

(三)调息:聚气法调息用喉呼吸(具体练法见“动作要领详解”)。

吸气时,肋骨张开,膈肌下降,以脚的中趾带动脚趾抓地,脚心微含上提,同时两手中指用力内挤,会阴、前后阴都收缩上提:呼气时,肋骨不往下降,膈肌恢复原位,脚趾放松,微上翘,同时两手中指放松,会阴放松(仍要有上提之意)。

如此反复配合动作调息。

第二阶段:马步站庄聚气(四)两膝盖外撇,身体保持中正,慢慢下蹲,至大脚平,呈马步站庄姿势,要求小腿尽量竖直,膝盖不过脚尖,其他各部身形要求同上,而后调息同 (三)。

简单的“开合拉气”:助你打开“丹田窍门”,助你进入天人合一境界!

简单的“开合拉气”:助你打开“丹田窍门”,助你进入天人合一境界!

简单的“开合拉气”:助你打开“丹田窍门”,助你进入天人合一境界!采取站桩姿势,双手抱球状放于下丹田,离下丹田10厘米左右的位置。

吸气时候双手拉开约一尺距离,呼气时候双手合拢约10厘米,吸气时候意念将宇宙金色光团、闪电等能量吸到下丹田,呼气时候意念这股能量在下丹田缓慢的压缩直至爆炸,将下丹田容量炸开、炸大。

很多人修炼一辈子也感受不到宇宙能量,原因就是窍门没有打开,宇宙能量无法入体,修炼本功法有三个作用,一就是打开丹田窍门,能更快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是培养元气,修复自身亏损,三是疏通全身经脉,排除体内杂质。

修炼本功法一般采取站桩式,也可以坐在板凳上进行,每次至少半小时,修炼到最后可以不必加意念,只是机械的开合拉气即可,慢慢的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修炼本功法双手可以在上中下三个丹田开合拉气训练。

不只是限制在下丹田。

标准收功的方法:先意念全身能量聚集在下丹田成球状光气,然后意念下丹田反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不断压缩丹田气,直到丹田气完全被压缩为止,深呼吸几口,双手相叠放在下丹田位置,双手先顺时针旋转按摩下丹田36次,再反时针36次,双手轻轻拍打下头部,拉几下耳垂。

然后意念关闭全身气脉几次即可收功,收功后最好缓慢散散步恢复气血。

备注:很多人不会关闭全身气脉,那么可以意想全身穿上一件皮衣,将全身套的牢牢的,就可以啦。

也可以双手大拇指放于手心,其余四指握拳,包住大拇指,结金刚拳(也叫胎拳)然后再意念关闭全身气脉就容易多啦,结金刚拳还有个作用,就是经过坟地或者医院等负能量极强的地方,可以结金刚拳,意念关闭全身气脉就可以不受外界影响,与别的气功师较量时候,也可以结金刚拳意念关闭全身气脉,那样别人的气场就无法影响到你。

相当于金钟罩一样的。

紧急收功的方法:在修炼过程中有要紧事突然被打断需要紧急收功,先自我暗示下要收功啦,全身能量完全聚集在下丹田,双手捂在下丹田深呼气几次即可收功。

收功后的忌讳:收功后半小时内一定不能喝水或者洗手这类,收功后15分钟内不准上厕所,但是你忍不住的话也可以,收功30分钟后想摸水或者喝水只从温水开始,一个功法结束后要修炼下一个不相冲突的功法必须间隔15分钟以上,练功后半小时内最好不要吃任何东西喝水,练功前半小时可以喝水,但是不能吃东西,开着空调与电风扇练功等于慢性自杀,邪风如箭,修炼过程中最好不要被迎头风吹着,收功后的10分钟内最好不要说话,说话则漏气。

练气八法之第三、四法中医气功康复

练气八法之第三、四法中医气功康复

练气八法之第三、四法中医气功康复抻气抻气的预备姿势是: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臂侧起至身体两侧,手与脐等高,臂与身体成45°角,立掌,坐腕,手指自然分开。

抻气的动作比较简单。

练形神庄第三节时有一个肩胛内合、外开的动作,这个动作大家都会做,抻气的动作和它相仿佛。

不过,抻气时,肩胛骨也要往回缩一些,肩部往起拱,往上纵。

肩胛往回缩和肩部往上纵是一个动作,同时完成,有的人光做拱肩也行,但不是抬肩,是拱着并且往里挤,好像要把脖子挤住。

然后再两肩放松,两手往外抻,外抻时两手不要做成拍打东西的动作。

往回一收一一肩胛往里挤,肩部往起拱;往外一放,两肩放松,两手外抻。

这样一放、一收,一抻、一缩,反复地做。

每次练习的时间应该不少于14分钟(体弱者7-10分钟)。

动作频率不要太慢也不要太快,一般每分钟可以做85- -90次左右。

练抻气的时候两臂要伸直,肘不要弯曲。

不要光手上下抻动而肩部不动。

把手腕坐起来,手指要回翘,把手掌腆出去。

手掌腆出去是掌心与手指根中间的地方往外挺,向外按,不是手心与腕之间的地方往外按;回缩时,腕放松,手指还保持翘的姿势。

随着动作的一收、一放,掌心一按、一松。

两个手的位置不要低于肚脐,低了,气往下冲,血会往下边聚;稍高一些可以,但不要把臂抬平了,抬平了在收的时候,容易造成只是肩胛部往里挤,往上纵的动作不好做。

抻气可以站着练,也可以坐着练,坐椅子上、坐床上、坐小马扎上都行。

坐着练时腰要往前塌。

抻气调动气机很快,只要把腕坐好,手指上翘,随着两手一放一收上下抻动,很快会感到手指“苏–苏一”地有麻胀的感觉,这是气在往外冲,一冲,一冲,开始从指根冲,从指根的手心和手背两侧往外冲,最后从指尖往外冲,感觉指尖也麻酥酥地胀。

等到指尖胀得厉害的时候,手指从上翘微微往下一放,再神,气就冲出去了。

如果手指翘得不够或早早地就放下来了,气量不够就冲不出去。

在肩胛部,一放一收,一抻一缩,动作很简单,做一会儿会感到肩膀的肌肉、脖子后面的两条大筋都酸疼酸疼的,这时一定要坚持住。

练气八法功法

练气八法功法

练气八法功法练气练气八法(之一)——吃气法一、简介吃气法是练气八法的第一法,系充足人体内气的便捷之法。

吃气,即通过口腔发音及动作将大自然界的混元气吃进体内,使体内的混元气更加充足。

二、姿势要求吃气法站、坐练均可。

其动作由三部分组成:(一)吃气;(二)憋气;(三)呼吸发音。

预备动作:双手叉腰,周身中正,全身放松。

(-)吃气:吃气时配合反鹤首的动作,吸气发“喝啊儿食吾母”音,将气吃人食管,下送体内。

动作详解如下:头部做反鹤首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时,口由小到大张开,口腔、喉部放松张开,用吸气发“喝-啊-儿-”音(“喝”要和“啊”同时发,不能发完一个音再发另一个音),同时把气吃入;接着在百会上领收下颏的同时,喉部缩小,口由大到小,发“食-”音,气流集中向喉部涌去;然后下额回收,同时发“吾-”音,会厌打开口腔中的气向食道压去;最后下颏继续回收,口闭合,发“母-”音,同时将气和唾液一起“咕噜”咽人食管(“母-”字音实际上是吞气下咽的动作,口一闭合就是“母”,并不是要发出“母”音),下颏向下向前,完成一个回环。

(二)憋气:气咽下去后,提会阴、闭呼吸把气送到命门,命门缓缓向后突,连着向后坐三下,然后把气憋住,缩在命门那儿呆一会儿,憋不住时再呼气发音(不要憋得太过,以至不能发音)。

(三)呼吸发音:吃完一口气后不马上吃第二口气,憋住气,停一会儿,做4至5个呼吸发音(呼气发“渊yuan”,吸气发“奄yan”),然后再继续吃气。

动作详解如下:当吃进的第一口气憋不住时,慢慢呼气,同时默念“渊yuan”音,扁口把气放出来,发音要细、润、柔、缓;吸气发“奄yan”音,要短促:“奄、奄、奄…··”,而不是发一个连续长音“奄-”。

呼吸发音时要用口鼻同时呼吸。

作4至5个呼吸发音后,气机平衡了,再吃第二口气。

呼吸发音时要注意:提会阴,意念往后收。

整个吃气法的呼吸过程是4个呼吸一周期,其步骤是:1.吸气(吃气)发“喝啊儿食吾母”,呼气发“渊”;2.呼吸发音,连续发3次,吸气发“奄”,呼气发“渊”。

快速得气强身的导引练气八法

快速得气强身的导引练气八法

快速得气强身的导引练气八法练气导引养生八法是着眼于练功的关键环节,并对传统气功中的相应功法进行提纯、优化、集合而成的。

一、拉气法拉气法属练功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可以强化人与大自然之间气的交换过程;同时还兼有第二环节的功效,可采收外气以补充内气,因此是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功法。

两手掌心相对呈抱球状置于体前,肘关节向两侧张开勿贴肋,意念想象两手中间捧着一团气(想得要形象,白茫茫的,质地很均匀),然后拉气,即两手反复做外开、内合的动作。

注意,拉气不仅仅是两手做开合的动作,而是要以肘关节带动整个手臂外开、内合,速度要慢而匀,以每分钟10—15次的速度为宜。

拉气时精神一定要集中,意念要始终想着这团气,外开时想这团气随之向外膨胀,内合时想随之收缩。

每次练功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

收功时两手把气合住,意想把气贯入丹田,然后两手敷于肚脐养气。

练习拉气法一段时间以后,意念可带动全身的气开合,外开时意想外面的虚空,可使体内之气向外开,内合时意想体内,可使外气收于体内。

拉气可使大自然之气(或称外气)凝聚于两掌之中,反复练习,两手就会产生气感,因此拉气法也是练习感知外气的方法。

每个人的气感是不一样的,或感觉两手间有吸力拉不开,或有斥力合不迸等等。

二、推揉法推揉法和拉气法一样,兼有第一、二环节的作用。

但偏重于采收外气以补两臂体前平举,立掌,掌心外突;然后手臂回收,回收时肩要在放松的基础充内气。

向上、向后转半个圆,以此带动手臂回收,回收幅度要小,肘要微下垂,掌心要内含(手不低于腕,腕不低于肩);然后再立掌,用神门穴带动向前推出,掌心要外凸,指尖要同翘,同时肩要向下、向前再转半个圆,这样就正好转了一个整圆。

如此反复连贯地做收、推的动作即是推揉。

收功时两手拢气收归丹田,养气。

推揉法也可在体侧练习,要领同上。

推揉要配合意念,意想手是在虚空之中,虚空中充满了气,回收时意想体内,推出时意想虚空。

初练推揉法时速度可稍快一些,每分钟15次左右;以后可降至每分钟10次甚至更三、贯顶法贯顶法也属第二环节,但同时兼有第三环节——疏通经络的作用,培补内气。

双手开合拉气法

双手开合拉气法

双手开合拉气法双手开合拉气法----------------------------------------------------------------- 功法:(1)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或略宽,头正身直、双目微闭;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内,舌尖轻舐上牙龈,下颌微收,两眼内视鼻准,鼻对肚脐,意守下丹田;双腿微曲,放松三遍,静站1-,分钟。

(2)抱球运气法:两眼慢慢睁开,同时两臂从两侧慢慢升起与肩齐,然后向前合拢至胸前,双手作抱球式,先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双手劳宫相对;然后同步上下转动,使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双手劳宫始终相对,反复运行约3分钟,仔细体会气感。

(3)开合拉气法:接上式作十字拉气法,先左右缓慢拉开,距离比肩略宽,略停1秒钟,再缓慢合拢距掌心约2厘米,略停1秒钟。

每拉合一次时间约1分钟,反复进行10分钟;然后在拉开位置双手转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上下各拉3分钟,距离上至天突,下至关元穴为准;再翻转双手,使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上下各拉3分钟。

体会两手心有麻胀得气感,似有拉不开合不拢之感。

恢复为抱球式。

(4)收功:两手心翻转向上起,从头顶开始,两手贴面,向下慢慢滑动到胸前,手指相对,手心向下,按放至腹部丹田处,两手心手背相叠(男左手在外,女右手在外),意守丹田1分钟后结束。

提示:此功为开发特异功能基础功法,当练之两手似有拉不开合不拢之强烈气感之时,再进行下一步专项功能训练(如开砖劈石、开天目、治疗近视眼,发放外气等),则收事半功倍之效。

附:试试你的天目潜能(天山气功功能的训练法):方法:先将两手放在眼前看一看,看清楚了以后闭上两眼,舌舐齿交,开始慢慢地开合两手,心要静,神要宁,你的手就会在眼前出现,手的开合不要太快,如果你的头感觉晕了,说明你的复眼在悄悄地准备要打开了,要转两手向内,两手心对脸,但不要捂在脸上,屈无名指对着两眼,默默数360次,两手的无名指指着两眼入内,到大脑的正中,一直向内,尽量地用心看,无论在眼前出现什么眼睛或什么景物,或看到自己的手或自己的内脏,都不要害怕,数够360,然后把两无名指伸直,将两手在头上囱门处轮流拍打九下,不要太用力,然后再将手拿下来,放在脸前,靠近两眼,但不要挨着两眼,心里默念“啊”音,让这个“啊”字从两个眼睛中间的玄关中发出,到两手,仿佛你两眼中间的玄关在发“啊”音,两手捂到两眼上,两手放下,放在两腿上,看你想要看到的东西,看你想要看到的人或物,放松全身,缓慢呼吸,下咽唾液,放松两脚,两手,小腹,好了,两眼慢慢睁开。

庞明老师讲如何练拉气

庞明老师讲如何练拉气

庞明老师讲如何练拉气庞明老师讲如何练拉气我们智能功练功,就练两个:一个练气,一个练意。

再简单一点,就是一个意念。

因为我们从智能功混元气来讲,意念也是混元气:有躯体混元气、脏真混元气、意元体混元气。

意元体它也是混元气,就是一个气。

怎么练这个气?没事就拉气。

拉气,“开合,”三心并站庄,慢慢拉,拉得要慢,拉得要小,别拉得那么大,小一点。

开合,一开一合,三心并站庄,开合,没事总这么拉。

我们智能功,精华就在拉气上,捧气贯顶法不就两个吗?一个拉气,一个贯气。

你没事就拉气,一边拉,心里还可以念“混元灵通”,一边念混元灵通一般体会里边的感觉,当你什么时候,感觉手的气越足,越拉越足,就把那个气往回收。

我们千千万万别想什么绝妙的东西。

我们这个拉气,如果不公开讲,它就是非常绝妙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拉气,很多人以为,拉个气算什么?这是气功的精华!不要说我们现在在低层次治病,将来健身,也还得拉气,到了出特异功能,也得拉气。

我们智能功就是这样,一开始练功就是它,往高层次还是它,这叫承始承终的办法。

{选择于庞老师给老功友的课}1、没事就练“拉气”、练“开合”,练“三心并站庄”,我建议大家现在练站庄一个钟头时,就是练“拉气”一个钟头,慢慢拉,拉得要慢,拉得要小,别拉得那么大,要小一点。

我们智能功,精华就在“拉气”上。

2、你没事就“拉气”,一边“拉气”,心里还可以念“混元灵通”,一边念混元灵通一般体会里边的感觉,当你什么时候,手的感觉,越拉手的感觉气越足,越拉越足,把那个气,你就往回收。

我们千千万万别想什么其它的十么绝妙的东西。

我们这个“拉气”,如果不公开讲,它就是非常绝妙的。

3、就这个东西,很简单,但是能起作用,没事就“拉气”,这不费什么事吧?你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啊。

慢慢“拉气”,就起作用了,我们同学们如果能把意念,集中到气上来,这么一集中,脑子就发生变化了,司令部就发生变化了。

你总想气了,你就不再想那个病了。

只要一想到难受,马上“拉气”,体会这个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气八法--拉气法
练气八法是练气最全面的基本功。

练气八法前四法-吃气、揉气、抻气、拉气,主要解决身体里边气充足的问题;后四法-聚气、敛气、混气、化气,则主要加强脏真混元气与混元窍的联系,使气向体中间集聚,为练中脉混元打基础。

作为基本功,它方法简单,便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随时习练,也可将练气八法中任一法(吃气法最好配合揉气法一起习练)抽出单独练习。

本文就拉气法做一个介绍。

拉气法,是继抻气法调动了周身之气后,通过拉气使身体内外气连上,从而促进内外气的交换。

一、姿势要求拉气法动作可由两部分组成:(一) 贴肋揉气;(二) 开合拉气。

(一) 贴肋揉气接抻气法结束动作,两手放松,转掌心向前两臂从体侧回收,两肘贴于两肋稍向前的期门、日月穴(期门是一双穴,在乳头直下方、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日月是一双穴,在上腹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两小臂平行相对与大臂成直角,两掌心相对,手指舒展虎口张开向上,大拇指与食指基本相平。

肘贴肋揉气时,整个身体要放松,两手如抱一个篮球大小的气球,轻轻揉动,动作不要太大,揉的时候肘要贴住肋,但不要使劲顶,手臂要整体地动,像用手推着肘在肋上做按摩。

(二) 开合拉气揉完气后,外开—两肘贴着肋,两手向两侧分开,至体侧开平,掌心向前,虎口张开,开胸,两肩胛骨向中间并。

前合—两臂保持肘贴肋,虎口向上的姿势,水平往回合,至体前原来抱球的位置,指尖一缩,腹微回收,即肚脐找命门,胸微含。

要做好拉气的动作,全身整体的放松是前提。

二、意念活动
拉气法的意念运用非常重要,精神一定要集中体察体内的气机变化。

手在体前时,意念把两手连上,好像抱着个气球,球和身体连在一起;外开是从身体里往外开,气球随着外开而胀大,两手之间好像有许多气丝,丝丝拉拉地连着,至体侧开平时,虎口与指尖要有收气、从肘入身体里边的意念:前合,手中间的气球越压越小,气贯到身体里边去,往膈肌收,收到命门上边一点。

意念注意手,注意肋,从命门把气往回收。

传统功法中有一种观照窍点的练法叫“南斗六星”,要求意念从上而下想,先从百会往下照,照到两个眼睛,从两个眼睛再照到两乳头(不要在乳头上,要想到和两乳相对的胸腔里面),从两乳头再照到左右两侧的期门、日月穴,最后到肚脐里边。

拉气时可以这样安安静静地照一下,体腔内从前面到后面好像是一个光团,一开“哗—”就出去了,一合又合回来。

拉气时这样想也可以,光注意手也可以。

三、动作要领详解
1.拉气法中两肘不是自然下垂的,而是要顶在乳头下面稍稍靠前一点的地方。

两肘往前挤,差不多到乳腺上了,挤的正是期门、日月穴。

2.拉气法自始至终要保持肘贴在肋上,这起支点的作用。

臂往外开时,气可以从手到臂到肘,收到身体里边去;臂往前一合,身体里面就往里收气。

3.抻气法和拉气法动作都很优美,别人看了有一种舒服感。

如果别人看了不舒服,可能是动作不太合度,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姿势。

四、功用
拉气法重在强化内外气,使之连为一体,同时加强混元窍的开合,进而充足人体混元窍的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