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性能测试报告分解

合集下载

电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电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电性能测试报告模板1. 测试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测试的目的、范围以及相关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1.1 测试目的电性能测试主要是为了检验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气特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内容:•静态电流和电压•动态电压和电流响应时间•工作温度下的电性能•噪声和EMI等电磁环境的影响通过电性能测试,可以评估产品的电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进一步优化产品提供参考数据。

1.2 测试范围本次测试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电流测量•电压测量•电阻测量•电容测量•电感测量•噪声和EMI测试1.3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测试设备主要包括:•数字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噪声仪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直流电流和电压测量: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交流电压和电流测量:使用示波器进行测量•噪声测试:使用噪声仪进行测量2. 测试对象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被测试的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参数。

2.1 产品名称测试的产品名称为XXX.2.2 型号和规格参数产品型号为XXX,主要规格参数如下:参数值电压5V电流500mA功耗 2.5W工作温度-20℃~75℃3. 测试数据及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测试结果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3.1 静态电流和电压测试在5V输入电压下,产品的静态电流为200mA,电压为4.8V。

在不同压力下,产品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变化如下:输入电压电流电压4V 150mA 3.7V5V 200mA 4.8V6V 250mA 5.9V3.2 动态电压和电流响应时间测试在给定的输入电压下,产品的响应时间如下:输入电压响应时间5V 5ms3.3 工作温度下的电性能测试在工作温度为-20℃和75℃的条件下,产品的电性能如下:工作温度电流电压-20℃180mA 4.5V75℃220mA 5.2V3.4 噪声和EMI测试在给定的信号源条件下,产品的噪声和EMI测试结果如下:测试项结果噪声80dBEMI 符合XXX标准4. 结论和建议通过以上测试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产品在静态电流和电压方面表现良好;•产品在动态响应时间方面表现较优;•产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电性能稳定;•产品在噪声和EMI方面符合相关标准。

电池性能测试报告(一)

电池性能测试报告(一)

电池性能测试报告(一)引言概述:本文是针对某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并撰写的报告。

通过对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内阻、放电特性等进行测试分析,旨在全面评估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提供相关数据和结论,以供用户参考。

本报告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容量测试、循环寿命测试、内阻测试、放电特性测试和总结。

一、容量测试:1. 选取适当的充电和放电条件进行测试;2. 测试电池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容量表现;3. 记录每次测试的有效容量数据;4. 绘制容量-循环次数曲线,分析容量衰减规律;5. 对比不同充放电条件下的容量差异,评估电池的性能。

二、循环寿命测试:1. 设定循环条件进行长期测试;2. 记录电池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容量衰减;3. 分析循环过程中电池的容量保持能力;4. 绘制循环次数-容量衰减曲线,评估电池的循环寿命;5. 提出电池寿命延长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三、内阻测试:1. 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和频率进行内阻测试;2. 测试不同温度和SOC条件下的电池内阻;3. 分析内阻与容量、循环次数的关系;4. 评估电池内阻对性能的影响;5. 探讨降低电池内阻的方法和措施。

四、放电特性测试:1. 设计合适的放电条件进行测试;2. 记录电池在不同负载时的放电性能;3. 比较电池在不同温度和SOC下的放电表现;4. 分析电池放电过程中的升压过程和能量损耗;5. 评估电池在不同负载和使用环境下的放电特性。

总结:通过多个方面的测试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该电池性能的结论。

该电池在容量、循环寿命、内阻、放电特性等方面表现良好,并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充放电条件和使用环境,进一步提高电池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此外,为了满足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可考虑改进电池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

电气设备性能测试报告

电气设备性能测试报告

电气设备性能测试报告1. 测试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测试方法2.1 测试设备测试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万用表- 特定测试仪器2.2 测试参数测试过程中记录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电压- 电流- 功率- 频率- 能效2.3 测试步骤1. 准备测试设备和必要的测试附件。

2. 确保测试设备已正确安装并连接到电源。

3. 测量并记录测试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和频率。

4. 进行特定的性能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5.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确定设备的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6. 撰写测试报告。

3. 测试结果根据对电气设备的性能测试,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一些主要测试结果:3.1 电压在测试过程中,测得电气设备的电压平稳,没有异常波动或过高的情况。

3.2 电流电气设备的电流符合标准要求,没有超出安全范围。

3.3 功率经过测试,电气设备的功率在正常工作范围内,没有异常或不稳定的情况。

3.4 频率电气设备的频率保持稳定,符合标准要求。

3.5 能效经过能效测试,电气设备的能效达到了预期的标准要求。

4. 结论根据对电气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电气设备在电压、电流、功率和频率方面都符合标准要求。

- 电气设备的能效达到了预期标准。

5. 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优化电气设备的性能:-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根据设备规格和要求,配备合适的电源保护设备和过载保护装置。

- 在需要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性能检测和测试,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本次电气设备性能测试的报告。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注意:本报告所述测试结果仅基于我们所执行的特定测试方法和设备。

恕不对其他条件和环境下的实际性能负责。

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一、引言材料的电学性能是决定其在不同应用中的关键因素。

本实验报告主要介绍几种基本的电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电阻率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和介电常数测试,并通过具体实验示例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电阻率测试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导电性能的参数,可通过四探针法进行测量。

四探针法的基本原理是:当四个探针在材料上施加一定的电流时,通过测量两对探针之间的电压降,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率。

2.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是衡量材料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可采用直流电压源和电流表进行测量。

基本原理是:在材料两端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然后测量流过材料的电流大小,通过计算可得材料的绝缘电阻值。

3.介电常数测试介电常数是衡量材料介电性能的参数,可采用LCR数字电桥进行测量。

LCR数字电桥具有测量精度高、读数稳定等优点。

基本原理是:在材料上施加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测量通过材料的电流及相位差,通过计算可得材料的介电常数值。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电阻率测试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铜、镍和铝三种材料进行电阻率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铜的电阻率最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铝和镍的电阻率较高,相对而言导电性能较弱。

2.绝缘电阻测试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聚乙烯、聚氯乙烯和橡胶三种材料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橡胶的绝缘电阻最高,具有最好的绝缘性能;而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绝缘电阻相对较低,相对而言绝缘性能较弱。

3.介电常数测试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聚酰亚胺、聚碳酸酯和聚酯三种材料进行介电常数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的介电常数最高,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而聚酯的介电常数相对较低,相对而言介电性能较弱。

四、结论本次实验通过电阻率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和介电常数测试三种方法对不同材料的电学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在导电性能方面,铜具有最好的导电性能,而铝和镍相对较弱;在绝缘性能方面,橡胶具有最好的绝缘性能,而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相对较弱;在介电性能方面,聚酰亚胺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而聚酯相对较弱。

发电机组性能测试报告

发电机组性能测试报告

发电机组性能测试报告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XXX(填写发电机组型号)进行性能测试,并对测试过程中所涉及的参数及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2. 测试背景在工业生产、建筑工地或应急电源等需求场景中,发电机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和性能符合预期要求,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 测试目标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标如下:- 测试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输出能力- 测试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 测试发电机组的燃油消耗率- 测试发电机组的启动时间和响应时间- 测试发电机组在过载或突发性负载变化下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4. 测试方法4.1 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输出能力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中,采用排放负载的方式逐步增加负载,测量并记录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以确定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输出能力。

4.2 电压和频率稳定性测试通过采集发电机组输出电压和频率的数据,分析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波动情况,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

4.3 燃油消耗率测试在负载条件下,通过测量发电机组的燃油消耗量和运行时间,计算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率。

4.4 启动时间和响应时间测试测试发电机组从开启到达到正常输出功率所需要的时间,并验证其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4.5 过载和突发性负载变化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给发电机组施加过载或突发性负载变化,测试其在这些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5. 测试结果及分析5.1 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输出能力根据实验数据,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为XXXkW,最大功率为XXXkW,符合设计要求。

5.2 电压和频率稳定性在不同负载下,发电机组的电压和频率波动均在允许范围内,稳定性良好。

5.3 燃油消耗率根据测试数据,发电机组在负载条件下的燃油消耗率为XXX升/小时,满足设计要求。

5.4 启动时间和响应时间发电机组的启动时间为XXX秒,响应时间为XXX秒,可满足用户的需求。

5.5 过载和突发性负载变化在过载和突发性负载变化测试中,发电机组能够稳定输出,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负载变化,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30Ah电池性能测试报告倍率高低温循环温升等

30Ah电池性能测试报告倍率高低温循环温升等

30Ah电池性能测试报告测试人:一、通用测试方法1.1、1C充电除非另有规定,“1C充电”应包括在恒定电流为30A充电。

当充电电流逐渐变小时,电池将以4.2V的恒定电压充电至1.5A,为了测试的目的,充电应在25℃±2℃执行。

1.2、1C放电“1C放电”应以恒定电流30A放电至3.0V,放电应在25℃±2℃除非另有说明(如容量与温度)。

1.3、标定容量:所有样品电池都按照1.1充电进行充电,再按照1.2放电方式放电,并再循环两次。

对电池样品容量进行标定。

二、充放电测试2.1、测试方法试验设备:RePower瑞能试验电池型号:PL62181250-30Ah测试步骤:a)测试样品在25℃±2℃环境下稳定6h;b)样品电池按1.1充电方式充电;c)样品电池按1.2放电方式放电;2.2、测试结果充电平均电压/V 3.92初始放电容量/Ah33.18恒流充电容量/Ah27.27放电平均电压/V 3.55总充电容量/Ah32.36放电容量/Ah32.24总充电能量/Wh126.75放电能量/Wh114.57恒流比84.28%充放电效率99.63%2.3、充放电曲线(1C@25℃)2.4、结论测试样品电池PL62181250-30Ah的容量和能量满足GB/T31486-2015的要求,样品PL62181250-30Ah充放电性能合格。

三、电池温升测试3.1、前期准备试验设备:RePower瑞能试验电池型号:PL62181250-30Ah3.2、测试步骤:a)使样品电池在非恒温环境下进行此次电池温升实验测试;b)在恒定电流为30A充电。

当充电电流逐渐变小时,电池将以4.2V的恒定电压充电至1.5A;c)以恒定电流30A放电至3.0V;d)记录并观察电池充放电和温升数据;3.3、测试结果充电过程放电过程容量(Ah)33.78233.791中值电压(v) 3.846 3.554平均电压(v) 3.897 3.598负极极耳起始温度(℃)25.523.3负极极耳最高温度(℃)26.827电芯本体起始温度(℃)26.923.9电芯本体最高温度(℃)28.429.23.4、充放电以及温升曲线1C充放电曲线负极极耳充放电温升数据电池本体1C充放电温升数据3.5、结论:PL62181250-30Ah型号的样品电池充电过程温升:负极极耳温升为1.3℃,电池本体温升1.5℃;放电过程温升:负极极耳温升为3.7℃,电池本体温升为5.3℃,满足GB/T31486-2015的要求,产品PL62181250-30Ah 温升性能合格。

CYT8117电气性能测试报告

CYT8117电气性能测试报告

CYT8117-1.8V(fixed)电气性能测试 1.标准测试原理图下图,Vin为输入电压,Vout为输出电压,默认工作电流为1 AMP(安培):2.测试芯片:CYT8117T18,SOT252,输出电压:固定1.8Vdc.封装为:TO2523.散热焊盘大小:4.标准化测试数据,符合规格.Vin(V) Iin(mA) Vout(V) Iout(mA)3.000 4 1.802 03.000 104 1.801 1003.000 206 1.799 2003.000 307 1.798 3003.000 407 1.798 4003.000 508 1.786 5003.000 608 1.797 6003.000 707 1.789 7003.000 808 1.796 8003.000 909 1.795 9003.000 1010 1.742 1000Vin(V) Iin(mA) Vout(V) Iout(mA)3.300 4 1.799 03.300 104 1.798 1003.300 206 1.796 2003.300 307 1.796 3003.300 406 1.797 4003.300 506 1.797 5003.300 606 1.797 6003.300 707 1.797 7003.300 807 1.797 8003.300 909 1.798 9003.300 1008 1.798 1000Vin(V) Iin(mA) Vout(V) Iout(mA) 3.600 5 1.802 0 3.600 104 1.799 100 3.600 206 1.798 200 3.600 307 1.798 300 3.600 406 1.798 400 3.600 506 1.795 500 3.600 606 1.794 600 3.600 707 1.774 700 3.600 807 1.794 800 3.600 909 1.798 900 3.600 1008 1.797 1000Vin(V) Iin(mA) Vout(V) Iout(mA) 4.200 4 1.800 0 4.200 104 1.802 100 4.200 205 1.798 200 4.200 305 1.797 300 4.200 406 1.803 400 4.200 506 1.799 500 4.200 608 1.796 600 4.200 707 1.795 700 4.200 807 1.795 800 4.200 909 1.794 900 4.200 1007 1.800 1000Vin(V) Iin(mA) Vout(V) Iout(mA) 4.750 4 1.800 0 4.750 104 1.798 100 4.750 205 1.797 200 4.750 305 1.796 300 4.750 406 1.796 400 4.750 506 1.795 500 4.750 606 1.795 600 4.750 707 1.795 700 4.750 807 1.795 800 4.750 909 1.794 900 4.750 1007 1.794 1000Vin(V) Iin(mA) Vout(V) Iout(mA) 5.000 4 1.805 0 5.000 104 1.799 100 5.000 205 1.798 200 5.000 305 1.797 300 5.000 406 1.797 400 5.000 505 1.797 500 5.000 606 1.797 600 5.000 707 1.797 700 5.000 807 1.797 800 5.000 907 1.797 900 5.000 1007 1.797 1000Vin(V) Iin(mA) Vout(V) Iout(mA) 9.000 4 1.800 0 9.000 104 1.795 100 9.000 205 1.796 200 9.000 305 1.796 300 9.000 406 1.796 400 9.000 505 1.795 500Vin(V) Iin(mA) Vout(V) Iout(mA) 12.000 4 1.799 0 12.000 104 1.797 100 12.000 205 1.797 200 12.000 305 1.796 300Vin(V) Iin(mA) Vout(V) Iout(mA) 12.000 4 1.799 0 12.000 104 1.797 100 12.000 205 1.797 200 12.000 305 1.796 300Vin(V) Iin(mA) Vout(V) Iout(mA) 15.000 4 1.799 0 15.000 104 1.798 100 15.000 205 1.799 200Vin(V)Iin(mA) Vout(V) Iout(mA) 18.0004 1.799 0 18.000104 1.793 100 18.000 205 1.793 2005.CYT8117T18各输出要求下的极限输入条件: 输入电压(V)输入电流(A) 输出电压(V) 输出电流(A) 1.8V±2%,即合格的输出范围为:1.764-1.836V,结论如下:2.600.0 1.7283 0.0 2.700.0 1.7742 0.0 要达到符合条件的1.8V,最小启动电压为2.70V,并且最大能够输出1.80V==200mA 2.700.1 1.7650 0.1 2.700.2 1.7568 0.2 2.750.0 1.7987 0.0 2.750.1 1.7966 0.1 2.750.2 1.7946 0.2 2.750.5 1.7800 0.5 要达到1.8V==500mA 的恒流输出能力,需要保证输入电压≥2.75V 2.800.0 1.8040 0.0 *塑封体外壳45℃,电路板焊盘50℃. 2.850.0 1.8063 0.0 2.851.0 1.7908 1.0 要达到1.8V=1A 的恒流输出能力,需要保证输入电压≥2.85V5.501.0 1.7980 1.0 要达到1.8V=1A 的恒流输出能力,需要保证输入电压≤5.50V;*塑封体外壳82℃,电路板焊盘87℃.仍属安全工作范围.(最高工作电压可到125℃)8.500.51.8100 0.5 要达到1.8V==500mA 的恒流输出能力,需要保证输入电压≤8.50V结论: CYT8117T18是CYT8117线性稳压器系列中固定1.8V 输出的版本,具有大电流供电应用的能力,通常作为机顶盒的核心电压芯片来选型.对于目前行业内的DVB 方案中,能够兼容几乎全部的1.8V 核心电压供电. 深圳长运通集成电路会继续跟进ADSL,DVB 客户,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多信息请浏览: 或 0755‐86169530 (FAE 部)。

步进电机性能测试报告

步进电机性能测试报告

步进电机性能测
试报告
步进电机性能测试报告
步进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其性能测试报告对于了解电机的工作特性以及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按照步骤逐步解读这份报告。

报告首先提到了测试的目的,即评估步进电机的性能。

这是测试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测试结果的依据。

接着报告列出了测试项目,包括静态特性测试、动态特性测试以及噪声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项目,可以全面地评估步进电机的性能。

首先进行的是静态特性测试。

报告中提到了测试步进电机的定位精度、转动角度误差以及静态保持力等指标。

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电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动态特性测试。

报告中提到了测试步进电机的转速范围、加速度和减速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电机的响应速度和控制能力。

最后是噪声测试。

报告中提到了测试步进电机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噪声水平。

这个指标对于一些对噪声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

在每个测试项目中,报告都列出了具体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这些结果以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展示,便于读者理解和比较。

在报告的结尾,总结了步进电机的性能测试结果,并且对比了测试结果与预期指标之间的差距。

这个部分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评估步进电机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这份步进电机性能测试报告,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电机的工作特性和性能表现。

这对于购买和使用步进电机的用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电机制造商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质量评估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性能测试报告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Report拟制(Tested by)黄秋霞(Qiuxia Huang)日期(Date)2015-10-16审核(Approv ed by) Marey日期(Date)目录1 概述 (3)(Summary)2 测试地点、时间、人员 (3)(Test place, Time, Personnel)3 测试引用标准 (3)(Guide)3.1 技术指标要求 (3)(Technical Norm Requirement)3.2 测试方法 (3)(Test Criterion)4 测试设备 (3)(Test Equipment)5 结论 (3)(Test Result)6 问题报告 (3)(Problem Report)7 测试内容和结果 (4)(Test Items and Result)7.1 常温环境电气性能测试 (4)(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at Normal Temperature)7.2 高温环境电气性能测试 (5)(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at High Temperature)7.3 低温环境电气性能测试 (6)(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at Low Temperature)8 附录 (7)(Appendix)8.1 输出电流测试值 (7)(Output Current Test Values)8.2 效率测试数据记录 (7)(Record of Efficiency Test Date)8.3 电压调整率计算 (8)(Line Voltage Calculation)8.4 负载调整率计算 (8)(Load Regulation Calculation)8.5 输出电流精度计算 (9)(Calculation of Output Current Accuracy )8.6 绝缘电压和绝缘电阻测试 (9)(Insulation voltage and 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8.7 波形记录 (10)(Waveform Recording)8.7.1 常温波形 (10)(Waveform at Normal Temperature)8.7.2 高温波形 (10)(Waveform at High Temperature)8.7.3 低温波形 (11)(Waveform at Low Temperature)1 概述(Summary)1PCS EWP200C1050LED4P样机进行电性能测试(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for Product 1PCS EWP200C1050LED4P)2 测试地点、时间、人员(Test place, Time, Personnel)测试时间(Test time):2015-10-15测试地点(Test place):测试中心(Test Center)测试人员(Test personnel):黄秋霞(Qiuxia Huang)3 测试引用标准(Guide)3.1 技术指标要求(Technical Norm Requirement)产品设计规格书,DZ-CS3-003 A版电源测试规范,DZ-YF-004 A版电子分公司LED驱动电源验证评审检测标准(Product Design specification; <DZ-CS3-003 version A-Test Regulation of Power Supply>; <DZ-YF-004 version A-Validation Testing Standard of LED Power Supply of Electronic Branch Company>)3.2 测试方法(Test Criterion)DZ-CS3-003 A版电源测试规范(<DZ-CS3-003 version A-Test Regulation of Power Supply>)4 测试设备(Test Equipment)5 结论(Results)通过(Pass)不通过(Fail))6 问题报告(Problem Report)7 测试内容和结果(Test Items and Results)7.1 常温环境电气性能测试(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at Nomal Temperature)7.2 高温环境电气性能测试(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at High Temperature)试验样机带满载并置于恒温恒湿箱中,箱内温度设45℃,湿度设为95%RH,稳定工作4h 后进行电性能测试及开关机测试。

Put experimental prototype with full load in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hamber, at the temperature of 45℃ and humidity of 95%RH, Starting 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and Power ON-OFF Test after it has worked for 4hours steadily.) @45℃表7-2 高温工作测试结果(Results of the7.3 低温环境电气性能测试(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at Low Temperature)试验样机带满载并置于低温箱中,温度设为-25℃,稳定工作3h 后进行电性能测试及开关机测试。

Put experimental prototype with full load in low temperature chamber, at the temperature of -25℃, starting Electronic Performance Test and Power ON-OFF Test since it has worked for 3hours steadily.8 附录(Appendix)8.1 输出电流测试值(Output Current Test Values)表8-2 (Table8-2 ) 输出电流测试数据(Output Current Test Data)8.2 效率测试数据记录(Records for the Efficiency Test Data)表8-1 (Table 8-1 )效率测试数据(Efficiency Test Data)8.3 电压调整率计算(Voltage Regulation Factor Calculation)也叫线性调整率,是测量产品仅由输入电源的变化引起输出电流稳定偏差程度。

(Also called line regulation, acts as a measurement of the deviation degree of output current stability with the product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input power supply only.)测试方法:a) 输入电压额定值,100%额定负载,测量输出电流I 0值并以此为标准值;b) 保持输出为100%额定负载;c) 调整输入电压在允许上限及下限值,分别测量产品输出电流值I 1和I 2,并记入表中;d) 依照表中记录的数据,按公式计算电压调整率。

(Test method :a) Input the rated voltage, 100% rated load, measure the output current I 0 and based it as the standard value; b) Keep the output of 100% rated load; c) Adjust the input voltage to the range of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s, and measure output current I 1and I 2 with the product, then fill out the table; d) Calculate the voltage regulation factor with data from the table accord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式中:μ — 电压调整率,%; I — I 1和I 2相对于I 0变化最大的值;I 。

— 输出电流标准值。

(In the formula,μ — voltage regulation factor ,%;I — I 1andI 2 relative to the maximum values of I 0 ;I 。

— Output current standard values 。

)表8-3 电压调整率测试数据(Table 8-3 V oltage Regulation Test Data )8.4 负载调整率计算(NA) (Load Regulation Calculation (NA)) 8.5电流精度计算(Current Accuracy Calculation)电流精度是产品输入电压在全范围内变化,输出负载在最小负载和满载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流偏离额定值的百分比。

(Current accuracy means the percentage that the output current deviates from the rating value when input voltage fluctuates over the full range, and output load fluctuates at the range of the minimum load and full load.)测试方法:a) 输入电压下限,负载在最小负载和满载之间变化时,测量输出电流相对额定值I o 变化%1000I I I -=μ最大的电流值I 1,并填入表中;b ) 输入电压上限,负载在最小负载和满载之间变化时,测量输出电流相对额定值I o 变化最大的电流值I 2,并填入表中;c ) 依照表中记录的数据,按下列公式计算产品的稳压精度。

Test method: a) Input voltage lower limit, measure the maximum variation I o of the output current relative rating value I 1 when load fluctuates at the range of minimum load and full load, then fill out the table; b) Input voltage upper limit, measure the maximum variation I o of the output current relative rating value I 2 when load fluctuates at the range of minimum load and full load, then fill out the table ; c) Calculate the stabilized voltage precision with data from the table accord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1000I I I -=δ 式中:δ —电流精度,%;I 0—规格书给定的输出电流值;I — I 1和I 2相对于I 0变化最大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