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热点复习导学案: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热点: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ppt课件(23页,含答案)

2019年中考热点: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ppt课件(23页,含答案)

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这对我国今天的发展有何警示?
(1)说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2)警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落实科教 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 际竞争,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国际形势,要审时 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等。
6.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请谈 谈你的理解。
(1)新文化运动使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从 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青年学生成为了五四 运动的先锋,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
(2)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 界。五四运动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激发了青年的爱国 热情。
(2)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 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新中国成立标志 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说“五四运动是建立新中国 的起点”。
10.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结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4.五四运动中的哪些口号得到了初步实现?最能体现五四运 动性质的口号是哪一个?
(1)初步实现的口号:“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外争 主权,内除国贼”。
(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 贼”。
5.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何 启示?
(1)原因:五四运动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 发展成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 群众爱国运动。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导学案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导学案

政治必修四学案19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1.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2.中华民族精神【自主预习】知识点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_______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_________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__________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_________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_______社会生活和________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_____、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________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知识点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表现:(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团结统一、___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________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________这个主题。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__________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__________。

(2)表现:伟大创造精神、伟大____________、伟大团结精神、伟大________。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_______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永远的__________。

3.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1)过程: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_____,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_________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6课 五四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6课 五四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二、雄狮乍醒(五四运动的经过):
1、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3日,运动中心,主力。方式。
主要口号。
第二阶段:1919年6月3日—6月28日,运动中心,主力。方式、
、。
2、结果:北京政府于6月10日罢免的职务,6月28日拒绝在上签字。中国第一次。运动胜利。
三、薪火相传.五四运动的发生
C4、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C5、五四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主要指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A5、顾维钧:“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材料中提到的和约是指
A.《开罗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凡尔赛和约》 D.《九国公约》
A6、中国共青团团歌:“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文中的“五四”发生于: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6课 五四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Ⅰ、课前预习
一、风雨如晦(五四运动的背景):
1、民族矛盾加剧:一战爆发后,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日本趁机扩大在华利益,出兵对德国宣战,占领山东全省。日本妄图独占中国,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递交,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其称帝支持,基本同意。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B1、巴黎和会上中国能够拒约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交人员出色而有力的辩论和交涉 B.国际社会的普遍同情

2019届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2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课件新人教版

2019届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2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课件新人教版

设工厂
业,资本输出逐渐取代商品输出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主要方式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 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知能要点整合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项目 时间 1900年—1901年(光绪帝时) 具体内容
结果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民地化程度。
(4)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拓展二 近代中国落伍、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1)内因:没落的封建制度(如清政府的政治腐败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和综合国力的衰落。 (2)外因:世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列强的侵略。
《北京条约》 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 额也大幅增加 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 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知能要点整合
3.甲午中日战争
项目 时间 爆发 结果 1894年—1895年(光绪帝时)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 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具体内容
割地
《南京 条约》 内容及 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 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赔款
通商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 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 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一、自主梳理(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1.爆发(1)时间: (2)背景(导火线)中国外交的失败。

(3)先导:的斗争。

(4)地点:(5)口号:,,,等。

(6)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

2.发展(1)从月日起,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政府的统治(2) ,,,等城市学生纷纷举行罢课和游行。

3.影响(1)引起的恐慌。

(2) 大规模逮捕学生。

(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新发展(1)时间:年月日(2)表现:,,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和游行。

(3)主力: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中心:转移到。

2.取得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的职务。

(3)拒绝在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性质:五四运动史一场彻底的爱国运动。

2.特点:青年学生起到了作用;中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的作用;运动波及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

3.作用:五四运动扩大了的传播,促进了与中国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端。

二、反馈练习1.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与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A.1840年鸦片战争 B.1919年巴黎和会 C.1931年九一八事变 D.1937年卢沟桥事变2.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在()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戊戌变法3.五四爱国运动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还我青岛C.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五四爱国运动首先爆发()A.上海B.天津C.北京D.西安5.1919年6月3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新阶段,运动的中心是()A.上海B.天津C.北京D.西安6.五四爱国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力分别是()A.学生,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学生C.学生,无产阶级D.资产积极,无产阶级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鸦片战争C.中共成立D.五四运动8.我们今天许多节日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其中与“青年节”有直接关系的()A.南昌起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红军长征9.不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事件()A.释放被捕学生B.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C.运动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0.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惩办的亲日派卖国贼是()①袁世凯②曹汝霖③章宗祥④陆宗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复习导学案(8)

复习导学案(8)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8)【预习案】1.1919年5月4日,运动爆发。

直接原因是:。

意义是。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召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意义是。

3.1924年5月,国民党在创办了,简称。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主要对象是、、,其中,是主战场,但在北伐胜利进军时,、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4.1927年8月1日,、、等人领导了,打响了的第一枪。

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后建立了根据地。

1928年4月,与领导的军队会师于。

5.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___月,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__ __进行长征。

6.1935年1月,党在召开会议,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长征结束。

【探究案】1.材料一: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

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

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材料四: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改良”和“革命”对当时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导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导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导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目标】1、梳理本单元主要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2、基础知识检测,过好基础关。

【自主复习——梳理主要知识点】【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

2、运动的主力军:6月3日前是学生,6月3日后是工人。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表达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誓死争回青岛”等。

4、运动中心:6月3日前是北京,6月3日后是上海。

5、运动的性质:。

6、意义:P52第二段7、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追求民主科学,最根本的是爱国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的条件:〔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思想基础〕〔2〕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开展。

〔阶级基础〕〔3〕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

〔该组织起着核心和纽带作用〕〔组织和干部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上海、嘉兴南湖〔游船〕〔3〕主要内容:P57第一段。

〔4〕意义:P57第二段。

【三】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合作关系。

2、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创建〔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领导者:创办者是,校长是,曾任政治部主任〕3、北伐战争〔1〕背景〔原因〕: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和推翻封建军阀统治。

〔2〕时间:1926年5月——1928年〔3〕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铁军:第军〔6〕结果:①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叛变革命,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宁汉合流:①南京政府成立:1927年4月,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成立“国民政府”。

②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后,武汉政府迁往南京。

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二轮复习第二模块热点专题热点专题二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课件20

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二轮复习第二模块热点专题热点专题二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课件20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辛丑 条约》
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 济的控制,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财政和经
知能要点整合
政治 《辛丑 军事 条约》 外交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 使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 使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清王朝的中心
知能要点整合
5.日本侵华战争(1931年—1945年)
项目
具体内容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
局部侵华战争
(1931年—1937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 洲国
全面侵华战争
知能要点整合
3.甲午中日战争
项目 时间 爆发 结果 1894年—1895年(光绪帝时)
具体内容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知能要点整合
内容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割地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
知能要点整合
太平天 级的反 争 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 1900年,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等地阻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北京围攻西什库 界。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的野心 五四运
农民阶 国运动 史上壮烈的一章
是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2021年备考
匠心巨作
精雕细琢
-by 中高考前沿
中考热点: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2019年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热点解析: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中考考点:
一、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经过
(一)爆发:1.时间、地点、主力: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扩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三、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①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四、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意义: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不同点
社会
性质
革命任

领导阶

指导思

发展前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