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丁腈橡胶类阻尼材料声学性能的研究[1]
![丁腈橡胶类阻尼材料声学性能的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ed1c956d48d7c1c708a14586.png)
分 ,即吸收量或反射量的增加都有助于材料隔声性 能的增加 。
一般提高材料的隔声性能有两种方法 : ①使材 料的特性声阻抗与声波传播介质的特性阻抗匹配 , 则大部分声波能进入材料内部 [ 13 ] ,利用吸声原理耗 散声能 ; ②使材料的特性阻抗与声波传播介质的特 性阻抗失配 [ 13 ] ,则大部分声波不能进入材料内部而 被反射 。
图 2 发泡剂含量与隔声量关系
由图 2可知 ,丁腈橡胶材料在 400 ~2500Hz范 围内都有较好的隔声性能 ,且隔声量随发泡剂含量 的增加而增加 ,在含量为 1%时达到最大值 ,而后则 随发泡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这主要是由于发泡 后 ,材料具有较好的泡孔结构 ,提高了丁腈材料的吸 声性能且其对于声波的反射性也有所增加 ,所以其 隔声性能也随之提高 。而当发泡剂浓度大于 1% 后 ,材料内部空洞增大或增多 ,使声波更多地透过材 料而不是被反射或吸收 ,因而含量达到 1%后丁腈 橡胶发泡材料的隔声性能有所下降 。
31211 吸 声
时不同厚度材料的吸声
图 3 不同厚度材料的吸声系数
由图 3可以看出 ,随丁腈橡胶泡沫材料厚度的 增加 ,材料对声波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 ,且中低 频处吸声系数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这主要是因为 材料厚度的增大 ,增加了声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路 径 ,有利于材料充分发挥各种吸声机理作用 ,这对于 具有较强穿透能力的低频声波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 2000H z附近的高频 波 吸声 系 数则 随 厚度 的 增 加 有 所下降 ,这是因为材料厚度的增加会使其声阻抗变 大 ,从而导致空气介质与材料介质之间的声阻抗差 异增大 ,增强了界面对声波的反射能力 ,进入材料内 部的声波有所减少 [ 15 ] ,导致主要靠材料表面吸收的 高频声波的吸声系数下降 。 31212 隔 声
充油丁苯橡胶的阻尼性能研究

充油丁苯橡胶的阻尼性能研究橡胶材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应用环境下,橡胶的弹性特性可能会导致振动和噪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充油丁苯橡胶被广泛应用于减震和隔音领域,并被证明具有优良的阻尼性能。
本文将对充油丁苯橡胶的阻尼性能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充油丁苯橡胶的基本特性。
充油丁苯橡胶是一种将特定类型的润滑油充分吸附到橡胶中的材料。
这种润滑油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形成阻尼效应,从而降低材料的振动和噪音产生。
充油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应力下的变形,同时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
为了评估充油丁苯橡胶的阻尼性能,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来获取相关数据。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动态力学分析、动态热力学分析和振动台试验。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测量充油丁苯橡胶的阻尼比、阻尼系数以及临界阻尼比等参数,从而对其阻尼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
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橡胶材料的成分、填充物的类型和浓度来调整充油丁苯橡胶的阻尼性能。
例如,添加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或添加一定比例的填充物,可以改变充油丁苯橡胶的阻尼性能。
通过对不同样品的实验对比,我们可以找到最佳的配方和工艺参数,以获得最优的阻尼性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预测和优化充油丁苯橡胶的阻尼性能。
借助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流体力学等方法,可以模拟材料在不同应力和频率下的阻尼效应。
这种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快速而精确地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阻尼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优化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充油丁苯橡胶的阻尼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减震和隔音装置中。
例如,在建筑领域,充油丁苯橡胶可以用于减震隔振器、防震支座等结构中,有效抑制地震和风振引起的结构振动。
在汽车工业中,充油丁苯橡胶可以用于汽车悬挂系统、发动机支撑装置等,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噪音控制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充油丁苯橡胶的使用条件和维护管理。
由于充油丁苯橡胶中的润滑油会逐渐流失和耗尽,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补充润滑油。
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尼 材料 又 一 个 重 要 的 发展 方 向 。
关 键 词 : 烯 酸 酯 橡 胶 ;阻尼 材 料 ;研 究 进 展 丙 中 图 分 类 号 : Q3 3 9 T 3.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9 6 2 1 ) 卜 0 3 — 3 0 24 5 ( 0 2 0 0 0 0
u e n hi ~ e p r t e e vion e m p n ror a e r m an o be f t r r s a c d a c l ci g s d i gh t m e a ur n r m ntofda i g pe f m nc e i t urhe e e r he nd ole tn
等综合 性能 优异 的合 成 橡 胶 , 高 温仅 次于 氟 橡 胶 和 耐 硅 橡胶 , 价格仅 为氟 橡胶 的 1 1 。丙 烯 酸酯 橡 胶 阻 且 /0
尼 材料 在室 温 附近 的 阻尼 性 能优 越 , 时具 有 良好 的 同 粘 结性 能和 力学性 能 , 以及 耐 热 、 老 化 等优 点 , 减 耐 在 振 和 吸声 等领 域 逐 渐 受 到 关 注[5, 广 泛 应 用 于 汽 1] 并 -
g e n nd m ulif nc i son ft w a pi a e il l bean i p t td veop e r c i n oft e re a t— u ton a e o hene d m ng m t ras wil m oran e l m ntdie to h
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摘要:在本文中,对近些年来的对橡胶阻尼材料的研究进了简单的介绍。
经过大量经验得知,对于橡胶阻尼材料进行设计的主要原则是:尽量使有效阻尼温度的范围增大,增大其损耗模量以及滞后损失,减小其储存模量。
为了对橡胶阻尼材料的减震性能进行提高,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材料结构改进、橡胶接枝和嵌段共聚以及橡胶与橡胶、纤维、塑料共混。
关键词: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前言:机械在运转时会产生污染环境的震动以及噪声,同时这些危害的产生对于机械加工的密度以及精度也都会有影响,从而造成机械的使用寿命会缩短,机械结构会因疲劳而发生损坏。
为了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增大机械系统或结构的能量损耗的研究。
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材料在阻尼减震的研究中不断被引用,由于高分子阻尼减震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而不断的在阻尼减震中得到应用。
对于此种材料的应用,既可以有效的减低机械震动以及噪音,并且使机械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在汽车工业中,对于减震橡胶材料的使用,使得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其稳定性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在本文中对橡胶阻尼材料以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为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一、橡胶材料的阻尼机理简介橡胶材料之所以能够产生阻尼作用,这是由于其滞后现象。
当橡胶出现拉伸-回缩这一循环变化时,会产生链段间的内摩擦阻力,为了要克服这种阻力就会产生内耗。
当橡胶处于玻璃态时其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几乎为零,模量很高,不能完成机械能转变成热能的耗散,能量的贮存形式是位能;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较高时,橡胶是处于高弹态,但是这个阶段对于机械能的吸收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对一种转变区域进行确定,即在这个区域里,橡胶材料的模量较低,损耗因子较高,这样只要振动频率在要求范围内,分子基团间就能进行相互耦合,从而耗散振动能量。
此外,大量的专家学者定量研究了橡胶材料的阻尼机理。
其中包括:阻尼性能与分子结构的定量关系研究、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协同效应等等。
阻尼材料的研究状况及进展_蒋鞠慧

阻尼材料的研究状况及进展FRP /C M 20101No 14阻尼材料的研究状况及进展蒋鞠慧1,尹冬梅2,张雄军2(11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5;21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北京102101)摘要:阐述了阻尼材料的基本概念和阻尼作用的基本原理,回顾了阻尼材料发展的三个阶段,简单介绍了阻尼材料的性能评价方法和大致分类,并分别对粘弹性阻尼材料、复合阻尼材料和智能型阻尼材料的研究状况及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和分析。
关键词:阻尼材料;粘弹性阻尼材料;复合阻尼材料;智能型阻尼材料中图分类号:T B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99(2010)04-0076-05收稿日期:2010-05-20作者简介:蒋鞠慧(1968-),女,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型材料方面的研究。
1 引 言当前,机械设备正向高速、高效、自动化方向发展,但机械仪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会严重破坏设备的精确度、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的噪音也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阻尼材料是一种能吸收振动机械能、声能并可将它们转化为热能、电能、磁能或其他形式能量而消耗掉的一种功能材料,可应用于减振、吸声器件[1]。
通常把系统损耗振动能或声能的能力称为阻尼,阻尼越大,输人系统的能量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损耗完毕,因而系统从受激振动到重新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就越短,所以阻尼也可理解为系统受激后迅速恢复到受激前状态的一种能力[2]。
阻尼的基本原理是损耗能量,各种阻尼技术都是围绕如何把受激振动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如热能、变形能等)而使系统尽快恢复到受激前的状态。
阻尼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系统阻尼、结构阻尼和材料阻尼。
系统阻尼是在系统中设置专用阻尼减振器,如减振弹簧、冲击阻尼器等;结构阻尼是在系统的某一振动结构上附加材料或形成附加结构,增加系统自身的阻尼能力,这类方法包括接合面阻尼、库仑摩擦阻尼和复合结构阻尼等;而材料阻尼是依靠材料本身所具有的高阻尼特性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新型的聚合物阻尼材料的研究与进展——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专业及班级:高材09级(1)班姓名:董飞学号: 40901020107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概述 (2)1高聚物材料的阻尼机理 (2)2丙烯酸酯橡胶阻尼的改性方法 (3)2.1共混改性 (3)2.2共聚 (4)2.3IPN (4)2.4添加有机小分子 (5)2.5填充改性 (5)3结论 (6)4展望 (6)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摘要:分析了高聚物材料的阻尼机理,简要介绍了阻尼性能的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丙烯酸酯橡胶的共混、共聚、IPN、添加小分子及填充改性制备高性能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对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应用于耐高温环境的阻尼性能缺乏研究,还有待深入,研制集绿色和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阻尼材料将是未来高聚物阻尼材料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丙烯酸酯;阻尼材料;共混;橡胶;共聚概述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机械设备正向高速、高效、自动化方向发展,但其在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严重破坏了机械本身的精确度、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还会缩短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损伤听力、影响睡眠、诱发疾病等。
因此,通过增大机械系统的能量损耗来达到减振、降噪目的的阻尼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在阻尼材料的研究过程中,高阻尼、宽温域的阻尼材料是研究的重点。
在应用于阻尼材料的高分子材料历史中,橡胶因具有高弹性而优先得到使用。
丙烯酸酯橡胶(ACM)是橡胶类的一种,是以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成分的耐高温、耐油性、耐臭氧、抗紫外线等综合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耐高温仅次于氟橡胶和硅橡胶,且价格仅为氟橡胶的1/10。
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在室温附近的阻尼性能优越,同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耐热、耐老化等优点,在减振和吸声等领域逐渐受到关注[1-5],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化工、仪表、轻工等行业中。
(完整word版)硅橡胶阻尼材料

硅橡胶阻尼材料专业:11高分子姓名:刘谢非学号:C31114047一.硅橡胶特点硅橡胶是以—Si—O—Si—为主链,通过硅原子与有机基团组成侧链的高分子弹性体。
侧基为有机基团。
因其键角大、取向自由度大,柔顺性好,所以具有卓越的耐低温性能;因其键能大(422.5kJ/mol),所以耐高温性能好[1]。
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70~—140℃),室温附近其性能变化小,而硅氧键的结构使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50~200℃)内力学性能较稳定二.硅橡胶阻尼材料1。
阻尼材料将固体机械振动能转变为热能而耗散的材料,主要用于振动和噪声控制。
材料的阻尼性能可根据它耗散振动能的能力来衡量,评价阻尼大小的标准是阻尼系数。
导弹、运载火箭和飞机在飞行时,由于发动机工作和气动噪声等原因,会引起严重的宽频带随机振动和噪声环境,还会激发结构和电子控制仪器系统众多的共振峰,使结构出现疲劳失效和动态失稳,使电子控制仪器精度降低以至发生故障.统计数字表明,火箭的地面和飞行试验故障约有三分之一与振动有关,而结构材料的阻尼性能不佳是造成这类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提高结构的阻尼性能,可将结构材料和阻尼材料组合成复合材料,即由结构材料承受应力,阻尼材料产生阻尼作用,以达到控制振动和降低噪声的目的2。
高分子材料的阻尼原理高聚物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由于其特有的粘弹性,形变的变化落后于应力的变化,发生滞后现象,有一部分功以热或其他形式消耗掉。
这样就形成阻尼。
在玻璃化温度以下,高聚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主要是由键长、键角的改变引起的小形变,即弹性形变,速度很快几乎完全跟得上应力的变化,因此阻尼小;在高弹态时,由于链段运动比较自由,内耗也小。
在玻璃化转变区域向高弹态过渡时,当应力以适中的频率作用于高聚物,由于链段开始运动,而体系的粘度还很大,链段受到的摩擦阻力比较大,形变落后与应力变化,阻尼较大。
通用型阻尼材料要求至少有60~80℃这样宽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了加宽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可以在高聚物的侧链上引入大体积的苯基,或用阻尼系数高的聚合物作为基材,和另一种玻璃化温度与之相差几十度的聚合物共混、共聚,来达到扩大阻尼温度区域及满足其他需求的目的。
废橡胶_塑料在制造阻尼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废胶粉与某些废塑料共混不仅可以制得耐冲击的复合材料, 而且可以制成热塑性弹性体以循环利用,这些产品体系综合力学性能好,耐冲击,可以用于缓冲机械碰撞,消减机器工作所产生的振动。
目前的研究有:废胶粉/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丁苯橡胶/废胶粉弹性体合金、超细全硫化胶粉/PA66共混体系、高密度聚乙烯/废胶粉共混体系、废橡胶胶粉/HDPE/POE热塑性弹性体等[13-16]。
采用NBR或其混炼胶作增容剂,在常温下预先将NBR或其混炼胶与胶粉混炼均匀得改性胶粉,然后在150℃下将PVC预混料塑炼均匀,加入改性胶粉、CPE、和交联剂,一定时间后压延出片。
冯予星,田明等人,对材料的配合、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应加工时间、增容剂的运用、聚氯乙烯/废胶粉质量比等因素的控制,制备出材料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弹性体;游长江,李晓勇等人员利用反应性增容方法制备了丁苯橡胶/废胶粉弹性体合金,通过试验证明,制备的弹性体性能优异;试验证明超细全硫化胶粉/PA66共混体系、高密度聚乙烯/废胶粉共混体系耐冲击,韧性效果好,树脂型废胶粉阻尼材料的研究应用树脂型废胶粉阻尼材料都是以树脂为基体,橡胶颗粒分散在树脂材料中,通过橡胶颗粒与树脂和填料之间良好的粘结性、延伸性和回弹性,提高材料阻尼性能。
胶粉颗粒在这种材料中提供足够的弹性。
当受到交变力作用时,树脂基中缠绕的分子链段运动滞后于应力的变化而产生内耗,将吸收的机械能和声能部分地转变为热能,从材料的宏观上看,起到了降噪减震的作用。
目前的研究有利用树脂型胶粘剂粘结胶粉制作的微孔吸声材料、酚醛树脂型胶粉阻尼材料[17]。
英国和捷克的M.J.Swift,P.Bris等人员利用树脂型胶粘剂粘结胶粉制作的微孔吸声材料,它是利用微孔中的粘滞阻力消耗入射声能,在较宽的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在本文中,对近些年来的对橡胶阻尼材料的研究进了简单的介绍。
经过大量经验得知,对于橡胶阻尼材料进行设计的主要原则是:尽量使有效阻尼温度的范围增大,增大其损耗模量以及滞后损失,减小其储存模量。
为了对橡胶阻尼材料的减震性能进行提高,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材料结构改进、橡胶接枝和嵌段共聚以及橡胶与橡胶、纤维、塑料共混。
关键词: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前言:
机械在运转时会产生污染环境的震动以及噪声,同时这些危害的产生对于机械加工的密度以及精度也都会有影响,从而造成机械的使用寿命会缩短,机械结构会因疲劳而发生损坏。
为了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增大机械系统或结构的能量损耗的研究。
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材料在阻尼减震的研究中不断被引用,由于高分子阻尼减震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而不断的在阻尼减震中得到应用。
对于此种材料的应用,既可以有效的减低机械震动以及噪音,并且使机械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在汽车工业中,对于减震橡胶材料的使用,使得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其稳定性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在本文中对橡胶阻尼材料以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为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一、橡胶材料的阻尼机理简介
橡胶材料之所以能够产生阻尼作用,这是由于其滞后现象。
当橡胶出现拉伸-回缩这一循环变化时,会产生链段间的内摩擦阻力,为了要克服这种阻力就会产生内耗。
当橡胶处于玻璃态时其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几乎为零,模量很高,不能完成机械能转变成热能的耗散,能量的贮存形式是位能;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较高时,橡胶是处于高弹态,但是这个阶段对于机械能的吸收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对一种转变区域进行确定,即在这个区域里,橡胶材料的模量较低,损耗因子较高,这样只要振动频率在要求范围内,分子基团间就能进行相互耦合,从而耗散振动能量。
此外,大量的专家学者定量研究了橡胶材料的阻尼机理。
其中包括:阻尼性能与分子结构的定量关系研究、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协同效应等等。
有学者指出,在聚合物中,分子基团对于阻尼特性的增强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其分子结构,还包括此分子的位置,基团贡献分子理论便诞生了。
二、橡胶阻尼材料
1、丙烯酸酯橡胶
经相关实验数据表明,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的阻尼性在温度为室温时较为优越,与此同时,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黏接性能等比较突出,所以在常温时减震吸音应用此材料的概率较大。
但是由于丙烯酸酯橡胶的有效阻尼功能区较为狭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从而使其应用更加广泛。
(1)丙烯酸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进行乳液聚合
将乳液聚合物共混后制得丙烯酸酯阻尼橡胶,它的阻尼性能良好。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优良的阻尼性能材料的研制,可以通过将具有梯度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乳液聚合物共混。
(2)增加丁基丙烯酸酯用量
在对丁基丙烯酸酯- 丙烯腈共聚物进行其阻尼性能的研究时,当增加丁基丙烯酸酯用量时,其损耗因子也会相应的增加,有学者根据自己的实验表示,此共聚物拥有较宽的阻尼温域,且其损耗因子可以限制在1176~1180之间,并且当增加乙烯基乙酸酯的含量时其损耗因子也会相应的增加。
(3)丙烯酸酯橡胶与硅胶的共混
此方法下制备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橡胶其使用频率、温度范围以及阻尼温域都比较宽,在测试中,当振动频率为1Hz时,损耗因子可以被控制在17~111。
此材料的最大优点在于阻尼温域的宽窄以及损耗因子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4)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某学者证明,当用丙烯酰胺系列高分子乳化剂、常用的低分子乳化剂及其复配体系对、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进行制备时,其损耗峰高,并且其损耗峰为双峰。
2、聚氨酯
聚氨酯材料的分子结构中氢键的主梁非常庞大,其微观结构表现为相互分离,其损耗因子的值较高,适用于需要消声、减震的机械环境。
但当聚氨酯阻尼材料成分比较单一时,其阻尼温域较窄,。
璃化转变温度单一,所以对于聚氨酯材料的应用多是与其他材料进行互穿聚合物的合成后应用的。
(1)液化聚醚氨酯和含少量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
根据研究结果,当聚硅氧烷与聚氨酯的质量比达到1:9时,其合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弹性体材料的拉伸强度可高达41157MPa,其伸长率科高达376%。
该合成材料的阻尼性能良好。
(2)聚氨酯/ 乙烯基树脂
某学者为了研究对聚氨酯/ 乙烯基树脂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动态力学性能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在研究中发现,乙烯基酯树脂共聚单体对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引入,使得以苯乙烯为共聚单体的聚氨酯/ 乙烯基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阻尼性能得到了改善。
阻尼性能的优化依赖于酯基较长的体系,对于材料的阻尼温域的拓宽依赖于对两网络的相对聚合速率及组成比的调整。
(3)聚氨酯/ 苯并噁嗪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
此材料的合成通过对两步法的使用,将部分交联的聚氨酯和双酚 A 型苯并噁嗪进行了合成,通过动态力学性能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苯并噁嗪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0:115时,该材料的温域较宽且在该温域下其阻尼性能最佳。
三、结束
对于橡胶阻尼材料的研究以及开发工作仍然需要不断进行,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已经非常显著,对于实际中存在的减震、增加机械寿命等等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般来讲,阻尼材料的阻尼峰大多是单一的,但是在机械振动中,随着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增加,橡胶材料由于阻尼性能的原因其内部的生热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此时要求橡胶阻尼材料最好是多阻尼峰、宽阻尼温域的。
另外,环境对于阻尼材料的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今后的研制方向应该致力于导电、导热等性能的多功能橡胶阻尼材料的研制。
参考文献:
[1]谢长雄.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和应用[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0(3)28-30.
[2]过梅丽.高聚物与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热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焦书科.夏宇正.丙烯酸酯橡胶(ACM)研发进展[J].丙烯酸化工与应用,2007,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