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人教版第六章碳及碳的化合物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要求学生至少列举5个实例,并简要介绍其原理。
3.小组合作,设计一项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案合理、操作简便。学生需要将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整理成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分享。
4.针对课堂所学内容,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碳及其化合物性质、反应及应用的小论文,字数在500字左右。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举例恰当。
-知识讲解: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实践操作: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提高实验技能。
-知识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采取分层次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如PPT、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碳及其化合物研究领域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这一章节的学习,既有知识储备上的基础,也有认知发展上的需求。然而,由于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应用较为复杂,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重点知识归纳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答案:B解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利用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性质,既利用了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错误;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正确;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的作用下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错误,故选B。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60可用作超导材料B.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答案:B解析:A、C60具有金属光泽,有许多优异性能,如超导、强磁性、耐高压、抗化学腐蚀、在光、电、磁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故A正确。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木炭导电性较差,故B错误;C、石墨很软且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故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C正确;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于裁割玻璃,故D正确。

故选B。

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答案:B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故B正确;C、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同,氯离子可以结合阳离子构成物质,而氩原子性质稳定,故C错误;D、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的质量大于10g,而l0mL水的质量等于10g,混合后质量分数大于平均值20%,等质量混合时才是20%,故D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件+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件+单元复习课件
经医生初步诊断,5人为吸入大量有毒一氧化碳气体造成 的中毒,幸亏救治及时才化险为夷。
(1)五人吃炭火锅后中毒是由什么引起的?(一氧化碳)
(2)一氧化碳是在怎样情况下产生的?
(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氧气不足的情况下)
知识点2 碳的可燃性
❖ 碳在点燃条件下具有 ❖ (2)氧气不充足时
可燃性:
点燃
❖ (1)氧气充足时 ❖ 2C + O2 == 2CO
_(_环2_)_保_甲__、乙__两节__种_约装__药置__相_品_比_(_,_甲_合_装_理_置__都的__优可_点__)之__一__是___
,所以生成物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 ㈠选择题
❖ 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 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 一,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C )
燃烧主要生成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 + O2 === CO2
;当我们关小炉门,氧气不
充足时,煤燃烧主要生成

2C + O2 ==点=燃2CO
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 请根据课本P110页实验6-2填空:
❖ ⑴澄清的石灰水变 黑色的粉末变成
浑浊 ,可知反应生成了 CO2 色,可知反红 应同时生成了
3、高温下——具有还原性
失氧 高温 3C+2Fe2O3=====4Fe+3CO2↑ 得氧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
【例题】: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都可以用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小刚同学选用甲装置来进行实验: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单选题1、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可燃性B.都是无色固体C.硬度都很大D.都能导电答案:A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A项正确;B、石墨是黑色固体,B项错误;C、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但石墨很软,C项错误;D、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能导电,D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答案:A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说法正确。

故选:A。

3、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 具有还原性,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答案:D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

故选D。

4、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C.控制汽车鸣笛D.坚持绿色出行答案:BA、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野炊明火烧烤,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C、控制汽车鸣笛,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不符合题意;D、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6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PPT课件 (1)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6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PPT课件 (1)

气体从装置_A_端通入。
2、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请 回答下列问题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
水,气体从装置__B__端通入
③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 A
B
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
从_A_端通入。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 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都连接 3 个碳原子
2Na OH+ 4.氧化性: C
CO2 =N高a温2CO3
+
点燃
CO2
2CO

H2O
2M g + CO2
C+2MgO
.
.
; 。
; 。 ; 。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①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②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 ③动植物尸体经微生物分解。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 化碳,放出氧气。 ②江河湖海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 碳
【答案】D
2.(2010·福州)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作铅笔芯 B.金刚石作钻头 C.干冰作制冷剂 D.天然气作燃料
【解析】A、B、C 选项都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 而滑腻的性质;金刚石作钻头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较大的性质;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 易升华,吸热制冷的性质;而天然气燃烧是甲烷等物质和氧气作用的结果,属化学性质,故 选 D。
【答案】B
6.(2010·江西)“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 2010 年 5 月 1 日起,公共室内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金刚石、石墨、C60碳的单质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的固体,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用途:制造钻石,用来切割玻璃、大理石、金属等。

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麟片状固体,质软、滑腻用途:有较好的导电功用,所以可以用石墨作电极;制铅笔芯〔铅笔里的是石墨,不是铅!〕木炭、活性炭黑色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用途:具有吸附才干,因此用作污染水、空气,脱色剂C60足球状结构用途:普遍运用于超导、催化、资料、医学等范围。

知识拓展: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十分高,金刚石的熔点是3823K,石墨的熔点是3773K。

石墨可以导电,金刚石是绝缘体,不能导电。

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构成,但结构和性质不相反的单质。

初中范围罕见的同素异形体:氧气(O2)和臭氧〔O3〕互为同素异形体、红磷〔P5〕和白磷〔P4〕互为同素异形体以金刚石和石墨为例,两者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陈列方式不同,招致了两者的物理性质存在庞大差异。

碳的化学性质〔本章重点!〕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动摇,不生动〔因此用墨制的字画能保管长时间不变色〕碳与氧气的反响:在有足量氧气的时,碳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碳和氧气反响,生成一氧化碳:碳+氧气→一氧化碳因此冬天生炭火取暖时,为了让木炭充沛熄灭,要坚持良好的通风!碳和某些氧化物的反响: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响,生成金属铜和二氧化碳: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白色,廓清石灰水变混浊。

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与氧化铜的反响,可以看作碳把氧化铜中的氧原子夺走,和碳结合构成二氧化碳,像这种夺走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反响,我们把它叫做恢复反响。

与氧结合的这种物质,我们称它为恢复剂。

以木炭为例,在这个反响中,碳夺走氧化铜中的氧原子,是恢复剂,发作的是氧化反响;氧化铜被恢复,在反响中做的是氧化剂,发作的是恢复反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课件

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
2.稀硫酸与碳酸钙----
×
反应太慢 ,且不能持续地产生二氧化碳
× 3.稀盐酸与碳酸钠---
反应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
4.稀盐酸与碳酸钙----

反应速度适中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7、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yīyǎnghuàtàn)都可致人死亡, 其原因是否相同?
不相同,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能致人死亡是因 为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不能供给呼吸,其本 身没有而毒一性氧。化碳有剧毒,能与血液里的
气体肥料、化工原料等。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3、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的制法
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 高温(gāowēn) CaO + CO2↑

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氧 化

实验装置
碳验
的室
制制


收集方法
向上(xiàngshàng)排空气法
5、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的利与弊
利: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是化工原料。 弊:二氧化碳增多会引发(yǐn fā)温室效应。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判断下列(xiàliè)方案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碳;
× 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1.浓盐酸(yán suān)与碳酸钙反应---
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qìtǐ),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

⼈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单选题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的是A.⽯墨⿊⾊质软,⽤于⽣产铅笔芯B.⾦刚⽯硬度⼤,⽤于切割玻璃C.稀有⽓体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D.⼆氧化碳密度⼤,⽤作制冷剂2.⽣活中的化学。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组是( )A.A B.B C.C D.D3.⼲涸深井底部⼆氧化碳浓度较⼤,是因为()A.井底放出⼆氧化碳B.⼆氧化碳不与氧⽓反应C.⽯灰⽯受热分解D.⼆氧化碳密度⽐空⽓⼤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5.某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则该物质A.⼀定是⾦刚⽯B.⼀定是⽯墨C.⼀定是纯净物D.可能是混合物6.⼀种叫“⼲⽔”的物质。

每个“⼲⽔”粒⼦是外层包上⼆氧化硅纳⽶粒⼦的⼩⽔滴,成分95﹪仍是“湿⽔”,它吸收⼆氧化碳的能⼒⽐普通⽔⾼3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纯净物B.“⼲⽔”就是“⼲冰”,可⽤于⼈⼯降⾬C.“⼲⽔”的应⽤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D.“⼲⽔”中的微粒已停⽌运动7.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质碳、⼀氧化碳均有可燃性和还原性B.利⽤⼆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空⽓⼤的性质,在⽣活中常⽤于灭⽕C.碳不充分燃烧产⽣⼀氧化碳的过程中没有热量放出D.碳在⾼温的条件下还原⼆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刚⽯的硬度⼤B.⾦属铜能导电C.纯净的氮⽓是⽆⾊、⽆味的⽓体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和过氧化氢B.铜⽚和铜丝C.⾦刚⽯和⽯墨D.⼀氧化碳和⼆氧化碳10.下列除去杂质的⽅法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1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B.⼀氧化碳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不同C.⾦刚⽯和⽯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不同D.⾦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原⼦和镁原⼦的最外层电⼦数不同1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化碳⽓体时⼀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密性;②连接发⽣装置;③加⼊⼤理⽯;④加⼊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六章碳及碳的化合物————————————————————————————————作者:————————————————————————————————日期:ﻩ碳与碳的化学物【知识点拨】板块一、碳单质一、 碳单质定义: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金刚石、石墨和C 60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尤其是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归纳总结】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金刚石石墨C60物 理 性 质外观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深灰色细鳞片状固体光泽 琢磨后有光泽 有金属光泽 硬度 天然物中硬度最大 质软而滑腻 导电性 不导电 良好的导电性 熔点 很高很高用途 钻头、玻璃刀、 装饰品铅笔芯、电极、 润滑剂等超导体说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组成单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二、 其他碳单质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均是无定形碳,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木炭的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吸附气体或溶液中的色素。

可用来做冰箱的去味剂。

木炭经水蒸气高温处理可以得到更大表面积的活性炭,它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可用在防毒面具里吸附毒气。

三、 碳的化学性质1. 碳的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思考1我国古代用墨绘制字画能够保持多年而不褪色,这是因为 。

思考2碳单质在常温下很稳定,是不是它的化学性质总是很稳定呢?2. 碳的可燃性:(1)氧气充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 + O2 点燃CO 2(2)氧气不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2C + O2 点燃2CO3. 碳的还原性: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碳能夺取氧化物中的氧,表现出还原性。

如:2Cu O + C 高温2C u + CO 2↑。

【例题精讲】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例1】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下图所示)。

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 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例2】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刚石石墨C60 碳纳米管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例3】填涂答题卡使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ﻫA.石墨ﻩB.金刚石ﻩC.二氧化锰ﻩD.铅【例4】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炭黑ﻩﻩﻩB.活性炭ﻩﻩC.木炭ﻩﻩ D.石墨【例5】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ﻩﻩﻩ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C.C60是一种新型的单质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例6】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如右图),其主要成分是木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C.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D.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例7】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A.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D.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例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B.金刚石作钻头C.干冰作致冷剂D.天然气作燃料【例9】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

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止水夹甲乙【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 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

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

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 置的作用是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 32︰3B. 40︰3C. 48︰3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 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 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

若不关闭止 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知识点拨】板块二、一氧化碳一、 物理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二、 化学性质:1. 可燃性:2C O+O 2 点燃2CO 2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这是检验一氧化碳的方法。

点燃一氧化碳前也要验纯。

2. 还原性(可用来炼铁):C uO+C O 高温 Cu+CO 2;F e2O3+3CO 高温2Fe+3CO 2【注意】加热前先通CO 排空气,防止CO 不纯时,加热发生爆炸。

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C O,防止得到的铜被氧化。

因CO 有剧毒,上述两项操作中多余的CO 要燃烧掉,为此反应采用如右图所示装置。

【小结】对C O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顺序:Cba Cu澄清石灰水澄清的 石灰水C+CuO(1)加热前,先通CO赶出空气(通)(2)再点燃酒精灯(点)(3)还原结束,撤走酒精灯a(撤)(4)继续通CO至试管冷却(通)概括成四个字“通,点,撤,通”三、毒性与解毒(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的中毒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不能很好地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轻微中毒者应立即撤离中毒环境,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吸氧气,病情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并急送医院治疗。

【例题精讲】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例10】下列一氧化碳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难溶于水C.没有气味D.可以燃烧【例11】密闭居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容易使人中毒,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CO2B.CO C.CH4D.N2【例12】车城十堰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汽车尾气的主要分为NO2、NO、CO、等。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汽车排气系统中往往加装一套“三元催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2)尾气中的NO、CO在“三元催化装置”中发生反映,两种生成物均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例13】小平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回答:(1)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保证安全,在通入CO气体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4】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

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

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等。

(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甲乙丙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

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或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