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经典图画故事书推荐

• ★不能不佩服松居直的眼力,在一般人眼里,古利和古拉 不过是一个玩与吃的故事,但对一个未涉人世的孩子来说 ,童年还有什么呢?不就是玩和吃吗?孩子们就是喜欢这 样的故事。——著名儿童文学家 彭懿 • ★幼儿是慢热的;幼儿只知道好吃的喝好玩的;幼儿不是 小气鬼,他们喜欢分享;幼儿对观念不感兴趣,只对形象 化的东西着迷。《古利和古拉》正好契合了孩子的特点: 一本慢热的书,与孩子的成长节奏保持同步;吃够了玩好 了,就能获得简单和充分的快乐。——爱心树绘本馆总编 辑杜迺芳 • ★不知道孩子的童年应该是什么样的?那就和孩子一起走 进古利古拉的世界吧!给孩子一个机会去体验另一种生活 ,和古利古拉一起与大自然和谐地成长!——陶然幼儿园
•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特别推荐
精彩不容错过
• 《别跟陌生人说话》
• 罗宾要到奶奶家吃晚饭,这可把小熊维尼急坏了。要知道 ,奶奶家在百亩林森林外面呀!他非常担心罗宾的安全。 可是,聪明的罗宾早就把安全守则牢记在心,所以一点儿 都不害怕。小朋友,快跟罗宾去学习一下如何保护自己吧 !
• 《百亩林里走一走》
• 内容推荐 • 田鼠古利和古拉善良可爱、无忧无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吃 的,吃好吃的”,他们在森林里烤蛋糕,到原野上野餐,还举办盛大 的南瓜宴……而最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和朋友们一起分享,那热闹欢 快的场面迷住了无数小读者。“古利和古拉”系列是日本的超人气畅 销绘本,自1963年第一本《古利和古拉》出版以来,已拥有三代读者 ,累计发行超过2000万册,堪称日本绘本界的不朽经典。其中《古利 和古拉》被译为中、韩、英、法等九国文字,满载盛誉,深受各国小 读者的喜爱。古利和古拉的故事充满了孩童的真趣,简单的快乐中蕴 涵着对生活的热爱。清新宁静的乡野气息,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还 有古利和古拉所吟唱的动人歌谣,都成为一代代读者心中永恒的记忆 与感动。
教师读书笔记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教师读书笔记《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本书是一部教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的阅读指南。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对图画书这一图书门类的介绍,介绍如何“从头到尾阅读一本图画书”,下篇是对国内引进的60余部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精彩解读,从外在形态、艺术表现到故事内容对这些图画书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记录和独到有趣的解读。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很清新的感觉,因为看到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图画,很吸引我,日常生活中很少看类似的图画书,在翻看了上篇对于图画书的阅读指南后,了解“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等。
就迫不及待的翻看了下篇的一些经典图画书的故事与解读。
看了看《小黑鱼》、《14只老鼠吃早餐》、《快活的狮子》等几个图画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快活的狮子》,它讲述的是住在法国动物园里一只快活的狮子的故事。
快活的狮子每天在动物园里会有很多人向它打招呼,人人都是他的朋友。
一天早上饲养员忘了关门,快活的狮子决定出门去看看那些城里的好朋友。
当狮子走出公园的围栏,向平时的好朋友打招呼时,他们大惊失色,失去了常态,一看到它就乱了:有的晕过去,有的跑掉……总之跟动物园的时候不一样,狮子觉得奇怪,他想找到一个看见他不会晕到,也不会跑掉的朋友。
不久,消防车来了,消防员们慢慢地靠近狮子,这时从背后传来了饲养员儿子佛朗索瓦的声音:“你好啊,快活的狮子”,最后快活的狮子和弗朗索瓦一起回动物园了。
狮子最终它靠自己的理解,得出结论:“依我看,人们不在动物园里,一定就是这个样子的。
”于是,他决定不再出去,老实呆在自己动物园里的房子,等待人们温文尔雅地来看他。
故事令人深思,同时画面很有内涵,画中人物的表情丰富多变,线条轻松随意,图画间充满了幽默感。
狮子的心理变化其实就像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一样,从单纯的快乐、单纯的悲伤经历过一次次挫折之后,慢慢变成了“含着泪的笑”。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审视自己:我是谁?我在对方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形象?这很重要,是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前提。
好书推荐——《图画书 阅读与经典》

好书推荐——《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好书推荐——《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好书推荐——《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2011年11月15日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 | 关闭听见花开的博客共同呵护一(4)这个温馨的家,在这里你我共成长~编辑推荐穿越时空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偶然的相遇改变一生的阅读,无数大人和孩子因为《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而迷上图画书。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获奖记录: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将(图书奖)获奖图书,第三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全国最佳少儿读物评选活动“最美少儿图书”迥国书刊发行协会“2006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中华读书报》“2006年度百佳图书”,卓越网“2006年度编辑推荐一种注目单元十大好书”。
内容简介300000文字,内容准确,讯息及时,生动易读。
900幅插图,风格多样,印制精美,目不暇接,183种图画书参考67种国际知名重要奖项、排行榜及权威推荐书目介绍和举例,83个主条目和专题深入图画书艺术发展的方方面面,800条名词索引帮助读者轻松穿行于各个主条目和专题之间。
阅读迷雾轻轻拂去,经典故事娓娓道来。
从形态到表现,透过实例告诉读者如何从头至尾阅读一本图画书,从比得兔到兔子朋友,跨越百年解读具重要影响的60种世界经典。
作者简介懿,1958年出生于沈阳。
毕业于复旦大学及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硕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日本大阪国际儿童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曾任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编导、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主要学术著作有《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宫泽贤治童话论》《幻想教室》:长篇幻想小说有《与幽灵擦肩而过》《半夜别开窗》《怪物也疯狂》《魔塔》《妖孽》《湖怪》《九命灵猫》《三条魔龙》;摄影旅行笔记有《独去青海》《三上甘南路》《约群男人去稻城》《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片树》《背相机的旅人》《租辆废车上天堂?我的西藏之旅》《邂逅白狐?我的新疆之旅》:译作有《遭遇异人的夏天》《安房直子幻想小说文集》等,《花香小镇》获第11届APPA(亚太地区出版者协会)图书奖翻译铜奖。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摘自《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图画与文字相互补充、分别讲述、滑稽比照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在绝大部分的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
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但一本图画书的故事还应该是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即图文合奏。
所以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面才会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说到图文关系,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母鸡萝丝去散步》了。
其实,它所以会被人们奉为经典,就因为它在画面里叙述了一个文字里并没有提到的故事,让文字与图画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比照。
整本书十四个画面,一共只有32个单词。
如果单看文字,这本书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Rosie the hen went for a walk (母鸡萝丝去散步)/across the yard (穿过院子)/around the pond (绕过池塘)/over the haystack (翻过干草垛)/past the mill (经过磨面房)/though the fence (钻过栅栏)/under thebeehives (从蜂箱下面走过去)/and gotback in time for dinner (回到鸡舍,正好赶上吃晚饭)——似乎一切正常,只不过是一只母鸡在农场里兜了一个圈子,但画面里出现了一只狐狸。
于是,母鸡散步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狐狸追母鸡的故事,正如约翰·洛威·汤森(John Rowe Townsend )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Writtenfor children: An outline of English-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 ,2003)里所说的那样:《母鸡萝丝去散步》叙述的重点在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实。
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书单

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里面列出了许多经典图画书,并且都有书评,很适合家长阅读,我根据书整理出一部分书单,同时也推荐大家看看彭懿的这本《图画书- 阅读与经典》。
《比得兔的故事》(英)比阿特丽克斯.波特《100 万只猫> - Millions of Cats (美)婉达.盖格(Wanda Gog)《玛德琳》- Madeline (美)路德威格.比梅尔曼斯(Ludwig Bemelmans)《让路给小鸭子》-Make way for Ducklings (美)罗伯特.麦克克洛茨基(Robert McCloskey)《小房子》-The Little House (美)弗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逃家小兔》(美)玛格莉特怀兹布朗《在森林里》- In the Forest (美)玛丽.伊特斯(Marie Hall Ets)《月亮晚安》(美)玛格莉特怀兹布朗《莎莎摘浆果》- Blueberries fro Sal (美)罗伯特.麦克克洛茨基(Robert McCloskey) 《快乐的一天》- The Happy Day (美)露丝.克劳斯(Ruth Krauss)文;(美)马尔克.西蒙特(Marc Simont)图《阿罗有枝彩色笔》(美)克拉格特。
约翰逊《好脏的哈利》- Harry the Dirty Dog (美)吉恩.蔡恩(Gene Zion)/文;(美)玛格丽特.布罗伊.格雷厄姆(Margaret Bloy Graham)《小蓝和小黄》(美)李欧。
李奥尼《三个强盗》(法)汤米。
温格尔《野兽出没的地方》-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美)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米菲在海边》(荷兰)迪克。
布鲁纳《小黑鱼》(美)李欧。
李奥尼《爱心树》(美)谢尔。
希尔弗斯坦《苏赫的白马》蒙古民间故事(日本)大塜勇三《彼得的椅子》- Peter's Chair (美)埃兹拉。
200本超经典绘本适合0-10岁儿童(图画书 阅读与经典推荐书目)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7号梦工厂 流浪者之歌 嘟嘟和巴豆 好寂寞的萤火虫 夏日海湾 谁来我家 梦想家威利 记忆的延续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射向太阳的箭 我的妈妈真麻烦 威斯利王国 卡夫卡变虫记 单亲家庭里的故事 墙壁里的狼 猪外婆
57 58 59 60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奥莉薇 三只猪 我的兔子朋友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本书 (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发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阿布拉 亚历山大和可怕的、恐怖的、不好的、非常糟糕的一天 阿纳西和布满青苔的岩石 安迪和石子 汪汪,乔治 爱指使人的加利图:一个传统的古巴民间故事 弗朗西丝的面包和果酱 棕熊、棕熊,你在看什么? 布鲁诺·穆纳里的A B C 臭虫啊嗡 买帽子 胡萝卜种子 妈妈的红沙发 叽喀叽喀碰碰 喀哩,喀啦,哞,会打字的牛 快点,黛西 小熊可杜罗 好奇的乔治 恐龙吼叫 别让那只鸽子开巴士 鸭子骑车记 救火车 火车快跑 小青蛙穿衣服 小恩的秘密花园 乔治和玛莎 走开,大绿怪 戈因的某个特殊地方 晚安,大猩猩 第 5 页,共 7 页
书名
备注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白马 彼得的椅子 古利和古拉 我的壁橱里有个噩梦 母鸡萝丝去散步 驴小弟变石头 好饿的毛毛虫 和甘伯伯去游河 蒂奇 鼠小弟的小背心 森林大熊 活了100万次的猫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雪人 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 影子 花婆婆 月亮,生日快乐 大猩猩 外公 打瞌睡的房子 獾的礼物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北极特快车 月下看猫头鹰 迟到大王 睡不着吗,小熊? 我们去猎熊 隧道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疯狂星期二 爷爷一定有办法 月亮的味道 晚安,大猩猩 猜猜我有多爱你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不,大卫! 第 4 页,共 7 页
研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有感(2020)

研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有感(2020)近期研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感触颇深,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图画书的书,由上篇、下篇和附录构成。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教书,而是别出心裁地将阅读方法,同优秀的绘本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讲解绘本,将方法教给读者。
在这本书的上篇,作者告诉了大家图书的构造,通过一幅图,将一本书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一一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直接标注在了一本书上,读者一目了然,让我们从头到尾了解绘本书的价值,从头到尾阅读一本书。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每个部分都列举了不止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并且让我们了解封面、扉页、环衬等各部分告诉了我们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认识了图书的构造,就开始充分去读懂一本书了。
其一、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
封面是图书的一张脸,好的封面,是一本书的灵魂,一眼就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同时,封面的另外一个作用,便是将图书的创作者和出版社介绍给读者。
同时,一本书的封底尤为重要,至少需要看两遍——阅读故事前读一遍,故事读完后,也要读一遍,因为有极个别的调皮作者,会将故事的结尾画在封底上。
其二、藏在环衬里的秘密。
一般精装书都会有环衬,而平装书则没有。
如果环衬是一张有色的纸张,一定要耐心地看上十余秒,颜色会给你一种心理暗示,跟随它调整自己的心情,然后走进故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体会。
因为,作者所选择的颜色,一定最贴近故事的主题和氛围。
如果环衬上有图案,那么一定不要放过,他们一定跟书中的故事有某种联系。
打开一本图画书,先看看前环衬,读完故事,再看看后环衬,看看它们都告诉我们了什么。
前后环衬有时会遥相呼应,一个作为故事的开头,一个作为故事的结尾,要是漏看一个,就会读出完全相反的结局。
其三、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
一本图画书至少会包括三个故事:第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是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
图画书的图文关系,复杂而迷人,如果你能学会看懂图画和文字怎样讲故事,那么你就会走进故事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知道作者是怎么讲故事的。
彭懿童书阅读指南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在解读每一本经典图画书时,彭懿老师都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引领我 们领略每一本书的独特魅力。他深入浅出的分析,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每本书的精 髓,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童书的深深热爱。
《彭懿童书阅读指南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一部深入浅出、充满智慧的 读物。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图画书的世界,也激发了我们与孩子共读的热情。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彭懿老师的智慧和热情所感染,更加珍 视与孩子共度的每一个美好时刻。
这两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宝藏。其中所蕴含的知 识和智慧是我在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我相信,无论是对于家长、教师还是孩子, 这都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籍。
我想说,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彭 懿老师的这两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更加珍惜与孩子一同阅读的时 光,更加深入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我相信,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能从中受 益匪浅。
目录分析《彭懿童书阅读指来自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目录分析
《彭懿童书阅读指南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一本专为儿童和青少年设计 的图画书阅读指南,旨在引导他们走进世界图画书的精彩世界,培养阅读兴趣和 提升阅读能力。这本书的目录经过精心设计,按照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将各种图画 书进行分类,为读者提供了清晰、全面的阅读指导。
“图画书是大人与孩子进行精神交流的最好的桥梁。”这是彭懿老师在书中 提到的一句话,他强调了图画书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图画书以其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孩子和大人共同沉浸在奇幻的世界中,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纽带更加紧密,精神交流更加深入。
彭懿老师还特别提到了“想象力的飞翔是图画书的本质”。他认为,优秀的 图画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引领他们探索未知 的世界。而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通过引导孩子阅读图画书, 帮助他们打开想象的大门,让他们在文字和画面的双重世界里自由翱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摘自《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图画与文字相互补充、分别讲述、滑稽比照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在绝大部分的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
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但一本图画书的故事还应该是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即图文合奏。
所以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面才会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说到图文关系,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母鸡萝丝去散步》了。
其实,它所以会被人们奉为经典,就因为它在画面里叙述了一个文字里并没有提到的故事,让文字与图画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比照。
整本书十四个画面,一共只有32个单词。
如果单看文字,这本书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Rosie the hen went for a walk(母鸡萝丝去散步)/across the yard(穿过院子)/around the pond(绕过池塘)/over the haystack(翻过干草垛)/past the mill(经过磨面房)/though the fence(钻过栅栏)/under thebeehives(从蜂箱下面走过去)/and gotback in time for dinner(回到鸡舍,正好赶上吃晚饭)——似乎一切正常,只不过是一只母鸡在农场里兜了一个圈子,但画面里出现了一只狐狸。
于是,母鸡散步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狐狸追母鸡的故事,后面的狐狸垂涎三尺正如约翰?洛威?汤森(John Rowe Towns 前面傻乎乎的母鸡却浑然不觉end)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Written 这就更让人觉得好笑了for children: An outline of English-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2003)里所说的那样:《母鸡萝丝去散步》叙述的重点在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实。
文字的排列在绝大多数的图画书里,文字还仅仅是一个叙述者,恪守职责,默默地承担着和图画一起讲故事的任务,在排列设计上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不过也有的图画书里,一行行排列得好好的文字会像脱缰的野马,突然挣脱束缚,变得又大、又粗、又黑,甚至歪七扭八地扭曲起来——这时的文字就不仅仅是文字了,是图画,是情绪,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画面的连贯与叙述一本图画书有三十几页画面,这三十几页画面一幅幅连贯起来,一个故事就被叙述出来了。
其实,每一本图画书的画面与画面之间都是被一根线串联起来的,只不过这根线有时你看得见,也有时却是看不见的。
像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那本被誉为“一则有关…完美?与缺陷?的寓言”的《失落的一角》(The Missing Piece,1976),画面上就始终有一根象征着地面的线。
“失落的一角”在这根线上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失望之后,他遇上一个名叫“大圆满”的圆,于是,他走出往日的孤单,开始上路,向着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远方一路滚去,去寻找他那失落的一角……就是这根举足轻重的黑线,贯穿全书,把一幅幅画面串联了起来。
日本图画书大师长新太的《卷心菜小弟》、克罗克特?约翰逊(Crockett Johnson)文/图的《阿罗有支彩色笔》都是看得见的线的例子。
也有相当多的图画书,不是靠一条线,而是靠人物在画面里的一个个动作将画面衔接起来;有些图画书是靠一个接一个强烈的悬念来连接画面的;有些图画书是靠一个接一个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的;然而也有这么一类图画书,并没有一个一贯到底的故事,好似一盘散沙。
串起这一幅幅画面的,是它狂野发散的想像力~画面不是被一根线,而是被许许多多根放射状的线连了起来。
潜在的节奏多数图画书都有一个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重复。
然而,还有一类图画书,会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如果找出它的规律,把一幅幅画面按小组排列,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类似音乐里的节拍般的节奏了。
这种类型的图画书通过两拍子、三拍子、四拍子这样的排列方式不断地重复,让人产生一幅幅看下去的乐趣,并预想接下来的场面,盼望着翻页,渐渐地接近故事的高潮。
隐藏着的细节在一本图画书里,常常隐藏着许多作者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
它们有的与作品的主题无关,只不过是增加一点小噱头或是出自于作者个人的癖好,但也有的与主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缺少了这样一个细节,整个作品就缺少了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留白与空白页留白既是一种绘画技巧,又是图画书里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段。
一本好的图画书,不一定要把画面填满,有时留下一片空白,反而会产生一种无形当有形的效果,为读者提供一片想像的空间。
留白也可以用来表现距离。
在《三只猪》(The Three Pigs,2001)里,当三只小猪坐着那架纸飞机飞起来的时候,大卫?威斯纳(David Wiesner)不但使用了大面积的留白,甚至还使用了整张的空白页。
如果把这四页连成一个画面,你就可以看出三只小猪在天上飞过了怎样长长的一段开心而又刺激的距离了~方向性图画书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准则,就是从右往左翻页。
也就是说,我们看图画书时是从左面一页看到右面一页的,于是,就有了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即故事叙述的方向也是从左到右——故事的时间从左面流向右面,左图所发生的故事在右图之前。
一般来说,百分之九十九的图画书都会遵循这个方向性。
一旦这种方向性被强化,贯穿全书,就会形成一股流淌着的、充满了动感的韵律。
时间与空间图画书是怎样表现时间与空间的呢,说到时间,松居直常举一个例子,就是《睡美人》里的那顶白帽子。
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小徒弟,当女巫的咒语实现的一刹那,不仅公主沉睡过去了,连小徒弟也跟着沉睡过去了。
你看这幅画面,这已经是许多年以后的情景了,整个城堡都被蔓延攀升的玫瑰给紧紧地裹住了,只露出几个小窗口。
注意右下角的那个小窗口,胖厨师就那么扯着小徒弟的耳朵睡着了——这时小徒弟的头上还戴着那顶白帽子。
可隔了几页,到了一个王子拨开玫瑰丛俯下身去亲吻公主的那一页时,这顶白帽子却离开了小徒弟的脑袋,挂到了一边的玫瑰枝上。
奇怪,城堡里所有的东西都在沉睡,是谁把它从小徒弟的脑袋上拿走了呢,是玫瑰。
故事里说只有玫瑰在不停地生长,是玫瑰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把白帽子从小徒弟的脑袋上拿走了。
白帽子从小徒弟的头上到玫瑰枝上,这是一个空间的变化,作者就这样巧妙地用空间表现了一百年时间的流逝。
说完了时间,我们再来看看空间。
有的图画书里,一个画面里会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
比如加拿大女画家菲比?吉尔曼(Phoebe Gilman)的《爷爷一定有办法》(Something From Nothing,1992),就描绘了地上和地下两个不同的空间里发生的两个不同的故事。
地上的故事说的是小男孩约瑟和爷爷的友谊,当他还是一个婴儿时,爷爷就给他缝了一条小毯子。
爷爷还会把他的小毯子缝成一件外套,把外套缝成一件小背心……地下的故事,是一个没有文字说明的故事,地板下面还住着小老鼠一家,它们和地上的人们一样,也在快乐地生活着。
地上地下这两个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爷爷为约瑟缝毯子时掉下来的碎布,就被老鼠夫妇捡去做了小毯子。
颜色颜色,除了是绘画里最基本的元素之外,在图画书里还有许多特殊的作用。
比方说,颜色有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在“米菲兔”系列当中,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棕色和灰色就被作者迪克?布鲁纳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意思,当作了与孩子们沟通的“共同语言”。
日本出版的《迪克?布鲁纳的一切》(《ディック?ブルーナのすべて》,2004)中解秘说:红色,用来表示幸福的场面;黄色,一般多用来表示孩子们在室内的背景;蓝色,作为背景使用时表示寒冷或是不安的心境;绿色,常常被用来当作原野、公园以及室外场面的背景……迪克?布鲁纳自己也在《迪克?布鲁纳——我与米菲兔的故事》(《ディック?ブルーナ——ぼくのこと、ミッフィーのこと》,2005)中强调说:颜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种颜色都会产生惟有那种颜色才会有的特别的力量。
颜色会被当成一种象征来使用,这是因为颜色会引发人们的联想。
莫莉?班,也就是《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的作者曾经写过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去感知周遭世界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的书《图画?话图》(Picture This,1991),她在书里写道:“我认为,颜色的联想有两方面:一是颜色的象征性……我们对各种颜色的反应是来自这些颜色与某些自然物的联想——也就是说,我们将红色与血,白色与光、雪与骨头联想在一起;黑色与暗、黄色与太阳、蓝色与海及天空联想在一起。
”她自己的那本《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就堪称色彩象征的一个范例。
从封面到内页,火焰般鲜红的背景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小女孩愤怒的情绪。
框线与“出框”四周加上一圈框线,画面看上去四平八稳、持重多了。
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一些明明是想像力狂野激放的图画书,偏偏也要加上一个框线,是要遏制住无拘无束的幻想吗,对此,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独道见解:“框线是设计效果中特别有趣的例子之一。
透过一板一眼的边线所见到的事件,暗斯?范?艾尔斯伯格,文?图《阿卜杜勒?盖萨兹的示了抽离与客观,许多描绘幻想世界的插画家都以此来加花园》(The Garden of Abdul Gasazi,1979) 强效果,像克里斯?范?艾尔斯伯格的《北极特快车》(The Polar Express)、丹尼斯?诺伦(Dennis Nolan)的《恐这部作品的幻想性并不是那么强烈,说得形象龙梦》(Dinosaur Dream),或者马里?波普?奥斯本(M一点,是一部恰好刚刚迈过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那ary Pope Osborne)的《月骑士》(Moonhorse)等书道门槛的作品:少年艾伦受人之托照看一条爱咬帽中的白色框线,都把所描写的幻想事件中加上一种记录式子、名叫弗里茨的狗,下午,弗里茨拖着艾伦来到了一座花园面前,尽管牌子上写着禁止狗入内,但的真实特质……”弗里茨已经冲了进去,很快就不知去向了。
在房子不只是加不加框线,有时框线的粗细、甚至是框线的里,艾伦遇到了退休的魔术师阿卜杜勒?盖萨兹,他颜色也会让画家绞尽脑汁。
埃里克?诺曼(Eric Rohmann)告诉艾伦,他特别讨厌狗,他已经把弗里茨变成了的《我的兔子朋友》(My Friend Rabbit,2002)在画面一只鸭子。
艾伦只好抱着鸭子回家,半道上,这只四周加上了又粗又黑的框线,但因为它讲的是一个动物们鸭子叼着艾伦的帽子飞走了……可是伤心的艾伦叠罗汉的疯狂的故事,所以他故意把框线意画得粗细不匀,回到家里一看,弗里茨正叼着他的帽子在院子里玩十分毛糙,意在强调一种与画面相配的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