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歌唱表演是一门需要良好心理素质的艺术形式。
一位优秀的歌手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声乐技巧,还需要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来面对舞台上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并就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出一些建议。
歌唱表演需要具备自信的心理素质。
在舞台上,歌手需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而自信是表现出色的关键。
一个自信的歌手能够将自己的魅力展现给观众,能够投入到表演中,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魅力和能量。
培养自信心是歌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逐渐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才有可能成为一位自信的歌手。
歌唱表演需要具备耐心和毅力的心理素质。
学习歌唱技巧需要时间和努力,有时候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面对这些困难,歌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坚持。
他们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思,以克服困难和提高自己的实力。
表演事业的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歌手需要具备足够的毅力去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歌唱表演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舞台上,歌手可能会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比如音响问题、灯光故障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歌手需要能够镇定自若地应对,而不让这些问题影响到自己的表演。
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是歌手必备的素质之一。
歌唱表演需要具备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
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歌手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音乐之路上,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让歌手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不断前行。
歌唱表演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在表演过程中,歌手需要通过歌声表达情感,而情绪的控制将直接影响到表演的效果。
一位优秀的歌手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他们需要能够在演唱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观众能够被深深地感染和打动。
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歌手可以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来培养自信心,不断陶冶自己,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在学习歌唱技巧和表演过程中,歌手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歌手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努力工作来培养自己的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歌唱表演是一项需要高度心理素质的艺术表演形式。
在音乐舞台上,歌手不仅需要具备优美的嗓音和完美的音乐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来面对舞台的种种挑战和压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准备、表演和应对失误三个方面来探讨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准备阶段是歌唱表演的关键。
歌手需要通过对歌曲的深入研究和反复练习,将歌曲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歌手还需要在准备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完美地呈现歌曲。
这种自信心可以帮助歌手在舞台上展现最好的演唱水平,也有助于舞台表演的冷静和稳定。
表演阶段是歌唱表演的高峰时刻。
在舞台上,歌手需要将准备阶段的细心准备和自信心转化为真实的表现力。
这需要歌手具备出色的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
歌手应通过控制呼吸、调节声音的音量和音色,以及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歌手还需要处理好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倾听观众的反馈,并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表演。
应对失误是歌唱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论是专业歌手还是新手,都无法避免在表演中出现一些小的失误,比如忘词、音准偏差等。
在这种情况下,歌手需要有足够的心理素质来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并以最好的方式应对失误。
对于忘词来说,歌手可以通过即兴发挥或用其他方法弥补;对于音准偏差来说,歌手可以通过专业技巧纠正。
歌唱表演需要歌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保持稳定和出色的表现。
准备阶段的细心准备和自信心培养,能够帮助歌手在舞台上展现最佳状态。
表演阶段的表现力和互动能力,则需要歌手具备出色的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
应对失误的能力,可以帮助歌手应对在表演中出现的小失误,从而更好地把握整个表演过程。
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对于歌手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歌手才能在舞台上展现最佳的表演水平。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歌手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浅谈歌唱心理的培养

浅谈歌唱心理的培养浅谈歌唱心理的培养摘要: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声乐的技巧性,艺术性,同时也在考察我们的心理素质,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才能把自己所学正常发挥出来,这需要培养我们歌唱时的心理素质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这样不仅仅有利于营造健康的歌唱心理状态,并且有益于演唱者整体歌唱能力水平的有效发挥并充分展示出来。
关键词:声乐心理歌唱培养前言:歌唱艺术是人类在长期歌唱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产物,歌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始终贯穿着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
因此,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歌唱者完整地表现艺术作品并提高其表演艺术水平的重要保证。
心理素质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歌唱实践能力!人类的心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良好的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良好的歌唱心理对歌唱行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歌唱心理是指歌唱时的行为和精神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歌唱心理与歌唱行为相互影响并紧密联系着。
演唱者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他在歌唱中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直接影响着歌唱技巧的发挥与演唱者的艺术表演力、感染力,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歌唱实践能力。
其次,歌唱心理直接影响到歌唱者演唱时生理机制的平衡力。
在声乐演唱中,歌唱者只有用良好的心理去控制、协调自己的各个生理器官,使他们处于自然、灵活、和谐的状态,才能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所以,良好的歌唱心理培养对于一个声乐演唱者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
演唱歌曲时的要素1.1注意力。
在演唱时,注意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演唱者的心理活动是否能有明确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注意力起到了至关的作用,没有了注意力,演唱者就会比较盲目的去歌唱,这样是没有效果的。
再就是,注意力能根据一个人的思想、兴趣和爱好,把心理活动集中到某一对象上,这样一来就减少了演唱者对其他事物所受到的干扰,就可以更好的进行演唱。
我们要正确的去认识演唱者的注意力,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1.2情绪同时,演唱中,我们也要注意歌唱时的情绪。
浅谈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

浅谈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摘要】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歌手成功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自信心,练习耐心和毅力,保持积极的态度,克服紧张和压力,以及寻求专业指导,可以帮助歌手达到更好的演出表现。
在音乐表演中,心理状态对演出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每个歌手都需要重视的事项。
通过不断地训练和调整心态,歌手可以提升自己的表现水平,赢得更多的观众喜爱。
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演出质量,还可以让歌手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取得更多的成功。
歌手们应该认识到歌唱心理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好自己的心态,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关键词】歌唱心理,培养,自信心,耐心,毅力,积极态度,紧张压力,专业指导,演出质量,成功因素。
1. 引言1.1 定义良好的歌唱心理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指在歌唱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心理状态。
它包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面对困难时的毅力和耐心、积极向上的态度、对紧张和压力的良好应对能力以及寻求专业指导的意愿。
具备良好的歌唱心理可以帮助歌手在表演中更加自信、稳定和专注,提高演出的质量,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在歌唱过程中,良好的歌唱心理能够帮助歌手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保持良好的表现状态。
它是歌手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影响到整个表演的效果。
对于每一位歌手来说,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自信心、练习耐心和毅力、保持积极的态度、克服紧张和压力以及寻求专业指导等方法,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歌唱心理水平,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
只有不断地修炼和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歌手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实现自己的歌唱梦想。
1.2 重视歌唱心理的重要性重视歌唱心理的重要性是提高歌手表现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歌唱表演中,除了技术上的娴熟外,歌手的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着演出效果。
良好的歌唱心理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控制情绪,增强自信心,调节身心状态,克服压力和紧张,从而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表演。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在歌手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指歌手在面对舞台表演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包括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心、情绪调控能力等。
歌唱表演需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舞台表演中,歌手往往需要面对大量的观众,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评判。
这些压力包括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观众的欣赏和评价等。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让歌手在面对这些压力时保持冷静、从容应对,不会被压力影响到自己的表现。
自信心也是歌唱表演的重要心理素质。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表演的自信,是歌手在舞台上展示自我风采的重要保障。
只有自信的歌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无论是面对观众的目光还是面对自己的不足,都能够保持自信和镇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表演。
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也是歌唱表演的重要心理素质。
舞台表演时,歌手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歌曲的情感。
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可以让歌手在演唱时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共鸣。
歌手需要有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意识和动力。
在竞争激烈的音乐行业中,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表演中脱颖而出。
这需要歌手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歌唱技巧的训练、舞台表演的演绎,以及对自己的风格和形象的塑造。
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对于歌手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心、情绪调控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意识和动力,都是歌手在舞台表演中需要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歌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表演。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对于歌手的成功至关重要。
除了具备扎实的歌唱技巧和良好的音乐感,歌手还需要具备以下心理素质来应对各种表演场合和压力,以保持稳定、自信和表现出色。
自信心是歌唱表演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歌手在舞台上面对无数观众或评委的注视和评判,需要有足够的自信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自信心不仅能提升歌手的表演水平,还能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魅力和自信。
歌手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如经常练习、参加演出和接受专业训练等方式来逐渐增强。
耐力和毅力是歌唱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
歌唱表演需要歌手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状态和高强度的表现力,因此歌手需要具备良好的体力和心理素质来支撑整个演出。
耐力和毅力可以通过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来培养。
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歌手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情绪控制也是歌唱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
演唱时,歌手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表达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使歌曲更加真实和感人。
情绪控制既需要歌手具备敏感的情感表达能力,也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以避免情绪波动对表演产生负面影响。
歌手可以通过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参加情绪管理培训和借助专业心理咨询等途径来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对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演唱表演中,歌手需要和乐队成员、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艺术家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减轻演出压力和解决各种问题。
歌手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和协作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在歌手的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信心、耐力和毅力、情绪控制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心理素质可以帮助歌手克服各种困难和压力,在舞台上表现出色。
歌手还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训练和咨询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为歌唱表演的成功铺平道路。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歌唱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不仅需要良好的声乐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还需要艺术家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成功地进行表演。
艺术家在进行歌唱表演时,不仅仅需要用声音去表达情感,还需要具备舞台表演时的自信、冷静、自我调控等心理素质。
本文将从决心和毅力、自信、舞台表现力、情绪管理和自我调控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决心和毅力是一名歌唱表演者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学习歌唱还是进行舞台表演,都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持久的毅力。
学习歌唱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自我反思,而进行舞台表演更需要坚定的决心来克服各种压力和困难。
正所谓“天道酬勤”,只有在不懈的努力下,才有可能得到成功的回报。
一名歌唱表演者需要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持久的毅力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歌唱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
自信是歌唱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心理素质。
一名歌唱表演者需要对自己的声乐技巧、音乐才华和舞台表演能力充满信心,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表演。
自信不仅能够帮助表演者摆脱紧张和恐惧,还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表演者的信心和魅力。
培养自信心是每名歌唱表演者必须要重视的一项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逐渐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包括: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主动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多做一些自己感到困难的事情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舞台表现力是歌唱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心理素质。
艺术表演的舞台表现力不仅仅包括表演者的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还包括表演者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一名优秀的歌唱表演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动作精准度和情感表达能力,才能够将自己的声音和表演完美地展现给观众。
舞台表现力的培养需要不断的训练和表演经验的积累,在表演之余,也可以通过观摩他人的表演,多参加一些演出活动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舞台表现力。
情绪管理是歌唱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心理素质。
表演者在进行歌唱表演时,需要克服各种负面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等,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表演。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歌唱表演是一项需要具备一定心理素质的艺术活动。
在舞台上唱歌表演需要艺人面对观众的聚光灯和注视,还要应对舞台剧烈的变化、集中注意力、保持镇定等等。
歌唱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歌唱表演者需要具备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自信心是指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任务的信心。
歌唱表演需要面对观众的欣赏和评判,一个自信的歌唱表演者能够把握住自己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歌唱表演者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良好的表演状态。
歌唱表演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情绪是歌唱表演者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够使歌唱表演更加真实和感染力。
在表演中,歌唱表演者可能会遇到各种情绪,例如紧张、激动、忧虑等等。
他们需要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情感的稳定和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歌唱表演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歌唱表演是一个动态的活动,往往需要应对突发情况。
例如音乐的突然变化、问题的出现等等。
仅仅准备好的歌曲和舞蹈动作是不够的,艺人需要快速调整自己的表演计划,对变化进行应对。
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帮助歌唱表演者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镇定和稳定。
歌唱表演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演绎能力。
这个能力是指歌唱表演者能够真实地演绎歌曲中的情感,通过声音、动作等方式将歌曲的意义传达给观众。
良好的演绎能力需要歌唱表演者具备良好的表演技巧,能够将自己深入到角色中,与观众产生共鸣。
演绎能力也需要歌唱表演者具备足够的情感素质,能够真实地传达情感。
歌唱表演者需要具备坚韧的毅力和意志力。
歌唱表演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艺术形式,需要艺人持续不断地努力和磨砺。
毅力和意志力能够帮助歌唱表演者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
歌唱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信心、积极的心态、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应变能力、演绎能力以及坚韧的毅力和意志力都是歌唱表演者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10月第16卷 第4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ocial Science)Oct.,2000Vol.16 No.4
试谈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
方露娜
(江苏教育学院音乐系,江苏南京 210013) [摘 要] 歌唱者的演唱成功与否,与心理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克服紧张、胆怯、恐惧、患得患失等一系列不正常心理,是表演者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演唱;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 J616 2[文献标识码] A
歌唱发声是以人体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由于 歌唱的乐器!长在演唱者身上,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乐器性能的发挥。
在歌唱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歌唱者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就会影响歌唱的正常进行。
常常看到一些歌手特别是初次登台的演唱者在声乐演出、比赛和考试的时候,由于紧张、胆怯而失控以至造成不应该有的失误,和平时的演唱状态反差较大,使演唱技能不能正常发挥而大打折扣,具体表现在:上台前忐忑不安、心速加快。
在台上全身僵硬、两腿发抖、嗓子不听使唤、声音干涩,忘词、跑调等,下台后又深感遗憾和惋惜,恨自己不争气,唱砸了,甚至有人为此放弃了歌唱而抱憾终生。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造成的情绪紧张,致使原来形成的熟练动作、熟记的材料不能重新回忆、再现、再做,通常称之为 怯场!。
演唱者由于受到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面对众多的陌生观众、考场的评委、不熟悉的舞台、耀眼的灯光等等不能适应而造成神经紧张,从而对演唱有恐惧感,另一方面,造成 怯场!还有诸多主观因素如:自卑心理、自尊心强、患得患失、求成心切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 怯场!和恐惧心理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呢?
一、争取一切锻炼的机会,克服害羞心理
一个歌手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俗语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是一位技术纯熟、久经沙场的歌唱家也要经过多少失败才能获得成功,决不是一朝一夕、一炮就能打响的。
由于舞台的环境、灯光、服装及剧场的气氛,尤其要面对成千上面的观念,从客观上对歌手造成强烈的刺激,这样,平时的那种自然、平静、稳定的心理状态,被紧张、激动、恐惧所代替,演唱不能正常发挥,结果不免失败。
心理学家认为:歌唱心理素质与个人的思想、意志、个性有关,意志坚强、善于控制、勇敢泼辣,比一个意志薄弱、羞怯腼腆的人舞台紧张的程度要小得多。
在明白这一道理后,年轻的歌手要特别重视珍惜各种锻炼的机会,尽量争取在众人面前锻炼自己,展示自己。
如参加演讲、辩论、联欢会的主持和家庭卡拉OK 演唱等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胆量,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听取别人的意见加以改进完善舞台表现。
心理素质和舞台经验是和上台次数是成正比的,经验证明,一个羞怯腼腆的人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其艺术成就往往不低于那些无所畏惧的歌手。
另外歌唱发声技巧也只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磨炼中获得,有经验的歌唱演员十分重视舞台实践、注重在艺术创造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
常言道: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因此,对于年轻的参赛、参试的歌手来说,只要反复、刻苦细微地磨炼,完全可以获得最佳的歌唱状态。
二、排除各种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
人的注意品质对人所注意的对象有探索、选择、指导定向、集中思维、监督调节等功能作用,声乐演唱的过程必须加强注意心理的培养,明确注意目标。
当你在表现一个声乐作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音乐而不是你自己,要使自己处于词调相约的意境中,进入感情中角色,以歌中之人的身份来歌唱。
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感情、艺术的处理和美好的发声上,排除一切杂念,从自我中摆脱出来,把自己的成败置之度外,紧张心理自然就会消失。
史坦尼斯拉夫曾说过:从歌者的眼睛里,就可以看出他在对谁唱∀∀∀是对自己的对象还是对着空气,任何时候都不要凭空而唱,应该通过自己的视觉看到某种事物,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内在的目标上去##。
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是艺术创作的法宝,只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注意力的稳定与自我监督意识才能使一切歌唱活动井然有序。
∀121∀ [收稿日期]2000-09-07
[作者简介]方露娜(1959-),女,江苏苏州人,江苏教育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三、消除患得患失,求成心切
心理学指出:如果动机太弱,内驱力激发不起来,工作效率就不高;相反动机太强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工作效率反而越来越低。
演出之前,如果过多的去考虑得失,或者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话,会无形中给自己增加压力和负担,这样对歌唱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能从自我中摆脱出来,在树立信心的同时,对成功与失败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变压力为动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那么就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成与败。
另外还要客观地、科学地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扬长避短,找出适合自己程度、最能发挥自己优势考试或参赛曲目,不致于演唱力不从心而造成紧张。
四、潜修苦学,艺高胆大
声乐演唱是一个极其复杂活动过程,人体的发声歌唱不仅是人体肌肉、韧带、骨骼在运动,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是人的神经支配,思想引导,感情的渲泄的过程,受人的情感、情绪、兴趣、性格等心理因素所左右。
因此,需要歌者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沉着镇静。
要想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演唱技巧是根本的保证。
演唱者必须在良好的呼吸支持下,喉咙舒展,共鸣器官运用自如、咬字清晰、发声器官在发声状态中协调一致,无局部僵滞、懒散形态,真正做到内紧外松!。
所以,在准备歌曲时,演唱者必须做到对歌词不但要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脱口而出。
一定要将音乐作品中的各种语言,如旋律、节奏、节拍、音高、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以及伴奏的内在联系等,都弄清楚、琢磨透,只有对声乐演唱中的语言、歌唱、伴奏三个部分全面理解了,才能掌握艺术的音乐本质,得心应手地把自己的天赋、技术与内心的音乐感混合成一个整体,将作品的意境驾轻就熟地表达给听众。
五、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强必胜的信心
意志是人类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以此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难以实现的心理过程。
伟大的歌唱家不一定有超人的心理素质,但有超人的意志力。
坚强的意志是取得歌唱的信心,能达到超越自我的艺术创作境界,对任何挑战临危不惧。
意志品质的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目的性,和力求达到这一目的之坚强志向;果断和不屈不挠的坚定性和永久性;沉着耐心和自制性,充沛的精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歌者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课的学习与训练中逐步建立起坚强的意志品质。
总之,作为一名歌手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自己声音的主宰。
我们承认歌唱心理素质的差异,但可以用理智填补本能上的缺憾,使歌唱者投入音乐、超越自我,促进歌唱心理素质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 南 山)
(上接第118页)规则动词的过去时是无标志的,而不规则动词的过去时是有标志的,不规则动词不是基本的、常用和自然的,因此导致了错误的产生。
(2)特别错误。
特别错误本身很难看出有母语迁移或是语内错误的痕迹。
笔者猜测可能是学生在说英语时,由于受到自己常犯过去时错误的心理暗示,导致头脑过度紧张,监测机制运作不正常或者没有发挥作用,学生在其心理词库中首先找到go的过去时went,然后突然想到自己可能又要忘用过去时了,急忙加上规则动词的过去时标志-e d,因此才出现we nt ed这样的非词(no n-words)。
五、结束语
根据上述讨论,这三种类型的错误有些是迁移错误,有些是语内错误或是发展性错误,而有些则是运用失误而已。
尽管要判别什么是迁移错误什么是发展性错误并不容易,笔者认为传统的认为过去时错误是主要是母语迁移的结果的结论有失偏颇,过去时错误主要是发展性错误和运用失误,理由有二:国内外学者对外语许多方面习得的研究表明,母语迁移导致的错误只占少数(束定芳,庄智象:25%;Dulay and Burt;5%;Flic k:34%;White,21%;J,Richards,33%),而Dulay a nd Burt(转引于Kenne th Chastain,1976)更认为发展性错误占有85%之多,当然根据受试以及任务的不同,数据有可能出现不同;根据对学生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由于心理紧张(68%)或者记忆的原因(62%)等非母语因素而错用或是未用过去时的。
由于造错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语言心理过程,并且涉及到社会、认知以及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加上错误分析的主观性,本文难免有不全面和错误的地方,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认真调查研究。
(责任编辑 南 山)
∀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