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尿结石的主要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羊体内尿液中的矿物质沉淀成为结石,引起尿路阻塞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很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 饮食因素:羊体内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矿物质,在饮食不当的情况下,这些矿物质容易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另外,过多摄入草酸盐也会导致结石形成。
2. 环境因素:饮水、食物和生活环境受污染,尤其是含有硫酸盐、硝酸盐和铜等重金属的水源和饲料,都会增加结石发生的风险。
3. 饮水不足:饮水不足可能导致羊体内尿液的浓缩,使得矿物质更容易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4. 遗传因素:有些品种的羊更容易发生结石症,这可能与其遗传相关。
二、临床表现1. 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结石堵塞尿道,导致尿液排泄不畅。
2. 尿血:结石刺激尿道黏膜,引起尿血。
3. 腰痛、腹痛、肾区疼痛:结石位于肾脏或输尿管部位时,可能引起这些症状。
4. 发热、食欲不振:疼痛和不适可能导致发热,同时也影响食欲。
三、治疗1. 药物治疗:使用解痉、利尿、镇痛等药物缓解症状,促进结石排出。
2. 输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促进尿液排出,减轻结石对尿路的阻塞。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影响羊的健康和生命的情况,可进行手术切除结石。
四、预防措施预防羊尿结石症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合理饮食:羊的饲料应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同时应适当添加盐、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保证羊体内营养均衡。
2. 饮水清洁:羊应该喝清洁、无污染的饮用水,避免直接饮用山沟水或河水等。
4. 生活环境清洁:保持羊舍清洁卫生,避免尿石和粪便堆积。
总之,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极易复发,因此需要加强对食物、饮水和生活环境的管理和控制,及时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发生。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指在羊体内形成结石的一种疾病,常见于肾脏和膀胱。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1. 饮水水质不合标准:水中含有过多的草酸、硝酸盐、磷酸盐等物质,会增加尿液中结晶形成的几率。
2. 饲料不合理:饲料中钠、钙、镁、磷的比例失衡,羊体内某些矿物质沉积过多,导致结石形成。
3. 营养过剩: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尿素,增加了尿液中结晶物质的含量。
4. 羊只个体差异:不同品种、品系和个体之间的抵抗力和代谢差异,影响结石的形成。
5. 环境因素:环境湿度、温度等也会对羊只尿液的稀稠度和结晶物质的沉积有一定影响。
二、临床表现羊尿结石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 尿量减少:患羊排尿频率减少,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有尿闭的症状。
2. 尿液改变:尿液呈黄色、浑浊,有异味,有时可见结晶物质或血尿,pH值明显偏高或偏低。
3. 食欲不振:患羊食欲减退,拒食或少食。
4. 腹部不适:患羊腹部胀满,腹痛,腹部有压痛感。
5. 呼吸困难:严重病例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常伴有迅速消瘦。
三、治疗针对羊尿结石症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1. 药物治疗:可使用利尿剂和碱化尿液药物,如呋塞米、醋酸钠等来增加尿液排出和调节尿液pH值。
2.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结石或尿路阻塞严重者,可进行手术切除或引流,以缓解尿液排出问题。
3. 改善饮食:合理调整羊只的饲料组成,增加饮水量,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4. 积极治疗并防治合并症:饮钙酸化剂预防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四、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羊尿结石症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饮水水质检测:保证饮水的质量,避免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如草酸盐、硝酸盐等。
2. 合理饲料配制:根据羊只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合理配置饲料,保证各种矿物质的平衡摄入。
3. 规范添加剂使用: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避免添加过量的钙、镁和磷等物质。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羊类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和预防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措施。
病因分析:1. 饮水不足:羊类如果长时间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容易形成结石。
2. 消化不良:羊类消化系统功能异常,无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导致尿液中的草酸、磷酸钙等物质堆积,最终形成结石。
3. 饲料中矿物质含量异常:饲料中矿物质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羊体内的矿物质平衡紊乱,引发尿结石的形成。
4. 疾病感染:羊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时,炎症刺激容易引发结石形成。
临床表现:1. 尿频尿急:羊出现频繁排尿的情况。
2. 尿道刺激症状:羊蹭屁股或尾巴,尿道口红肿或有排泄物堵塞。
3. 行为改变:羊活动减少,食欲不振,甚至拒食。
4. 尿色异常:尿液颜色变浅或变深,可能伴有尿液中带血或异味。
5. 尿石排出:尿石较大时会导致尿道堵塞,羊出现无法排尿的紧急情况。
治疗:1. 药物治疗:针对羊尿结石症病因,使用药物分解结石或降低结石形成。
2.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严重症状的羊,可进行手术切除结石。
3. 尿液导管:使用导管排除尿道堵塞,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4. 辅助治疗:结合适当的营养补充,调整饲料中的矿物质含量,帮助羊恢复身体健康。
预防措施:1. 提供充足的饮水:保证羊类每天摄入足够的水量,促进尿液稀释,减少结石的形成。
2. 合理饲喂:根据羊类的饲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避免饲料中矿物质含量过高或过低。
3. 疫苗接种:定期给羊类注射疫苗,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4. 清洁环境:定期清理羊舍、换草料等,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羊类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科学合理饲喂、定期检查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减少羊尿结石症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有结石的羊,及时治疗和规范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指羊体内出现结石,主要是由于尿液中溶解度超过饱和度而导致尿液中的物质沉淀形成结石。
羊尿结石症不仅会导致羊只的生产性能下降,还会造成羊只不适甚至死亡。
对于羊尿结石症应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对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问题羊只在饲料中摄入大量磷酸盐和草酸盐等物质,过量的这些物质在体内会与钙结合,形成结石。
2. 水质问题水质中的一些成分也会引起羊只发生结石,特别是含有较高硫酸盐的水质。
3. 饲养管理不当长期限制饲养或羊只饲养环境干燥,会导致羊只体内尿液浓缩,易造成结石形成。
4. 生理因素一些羊只由于遗传或者特殊体质原因,容易发生尿液中的物质沉淀形成结石。
以上几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羊尿结石症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护和干预。
二、临床表现1. 频繁踱步患有尿路结石的羊只会频繁踱步,因为尿路受阻,造成排尿困难。
2. 食欲下降患病的羊只会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由于身体不适,导致羊只食欲不振。
3. 腰腹部抚摸时有疼痛感疼痛感是尿路结石的一个典型表现,尤其在腰腹部可以明显感觉到。
4. 尿液改变患病的羊只尿液中可能会出现血尿或者尿液颜色变浑浊的现象。
5. 体重下降由于尿液排出不畅,患病的羊只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以上几种临床表现是比较典型的羊尿结石症的症状,一旦发现羊只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尽快进行干预治疗。
三、治疗对于患有羊尿结石症的羊只,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药物治疗可以对患有羊尿结石症的羊只进行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溶石剂溶解结石,促进结石的排出。
2.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羊,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清除尿路结石。
3. 营养调整对于患病的羊只,需要进行相应的饲料和营养调整,增强免疫力,促进恢复。
四、预防措施1. 饲料管理合理控制饲料中磷酸盐和草酸盐等物质的摄入量,同时加强对饲料的管理。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它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给患者和关心羊群健康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是由于羊体内的尿液中出现了结晶物质,最终形成结石。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饮水不洁净:长期饮用不干净的水会增加尿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容易形成结晶。
2. 饮水不足:羊长期缺乏充足的饮水,尿液中的有害溶质会过度浓缩,容易导致结石的形成。
3. 饲料问题:不合理的饲料搭配、不良的饲养管理会导致羊的身体内代谢产物增加,从而促进尿液中结晶物质的形成。
4. 其他影响因素:羊的年龄、品种、性别、季节和地域等因素,也会影响尿液的成分,从而导致结石的形成。
二、临床表现羊尿结石症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疲倦无力:患病的羊常常表现出无精打采、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出现站立步行困难的情况。
2. 尿液改变:羊的尿液颜色会出现异常,一般呈现混浊、黄色或者深黄色,甚至带有血丝。
3. 频繁排尿:患病的羊会表现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排尿量增加,但尿量很少。
4. 不同程度的腰部或腹部不适:患病的羊可能会出现腹部或腰部的隐隐作痛,甚至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
5.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患病的羊因为身体不适,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
三、治疗针对羊尿结石症的治疗,应综合考虑病情轻重、病因、治疗方法等因素,综合施治。
一般来说,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使用一些药物来达到溶解结石、排出结石的目的。
这需要在兽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还可以给羊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帮助促进结石的排出。
2.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羊,或者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将结石从羊的体内取出。
3. 营养支持:在治疗的需要给予羊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羊尿结石病怎么有效防治

羊尿结石病怎么有效防治羊尿结石病系尿路中盐类结晶析出所形成的凝结物,嵌入泌尿道而引起尿道发炎,排尿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发生于成年羊,尤其是种公羊,无季节性。
一、病因1、高钙、低磷和富硅、富磷的饲料长期饲喂高蛋白、高热能、高磷的精饲料,特别是谷类、高粱、麸皮等,含磷高,缺乏钙,易造成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尿结石。
长期饲喂豆饼的羊,极易形成磷酸盐尿结石。
2、饮水缺乏尿石的形成与机体脱水有关。
因此,饮水不足是尿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如天气炎热,饮水不足,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使尿中盐类浓度增高,促使尿石的形成。
3、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尿路上皮组织角化,促进尿石形成。
特别是长期饲喂未经加工的棉籽饼,导致结石的形成。
4、感染因素肾和尿路感染,使尿中有炎性产物积聚,成为变成结石的核心。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周期性尿液潴留,大量应用磺胺类药物等均可促进尿石的形成二、尿结石发病机理1、尿石的核心物质这是形成尿石的基质,多为黏液、凝血块、脱落的上皮细胞、坏死组织碎片、红细胞、微生物、纤维蛋白和砂石颗粒等,均可作为尿石的核心物质,促使尿结石的形成。
2、尿中溶质的沉淀当预防尿中溶质沉淀的保护性胶体被破坏时,尿中大量矿物质盐类结晶发生沉淀,成为尿结石的实体,一般盐类结晶有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草酸盐和尿酸盐。
它们以核心物质为基础,环绕、逐渐沉积形成结石。
3、导致尿石的因素尿液中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可成为尿结石形成的诱因。
如尿液的pH 值改变,可影响一些盐类的溶解度。
尿液潴留或浓稠,因其中尿素分解产生氨,致使尿变为碱性,形成碳酸钙,磷酸铵和磷酸铵镁等沉淀。
酸性尿也容易促使尿酸盐尿石的形成。
尿中的柠檬酸盐的含量下降,易发生钙盐的沉淀,形成尿石。
总之,尿石形成的条件是,有结石核心物质的存在,尿中保护性胶体环境的破坏,尿中盐类结晶不断析出并沉积。
目前一般认为,尿石形成于肾脏,随尿液转移至膀胱,并在膀胱增大体积,常在输尿管和尿道形成阻塞。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羊类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它通常是由于羊体内尿酸和钙的沉积过多,形成结晶体而引起的。
这种结石危害羊体健康,影响羊的生产性能。
因此,对羊尿结石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对于预防、控制和治疗羊尿结石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病因分析1. 饲料不良。
饲料中缺乏钠、钾、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吃太多精瘦草等营养不良的饲料,都可能导致羊尿结石症的发生。
2. 温度、湿度、气温和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羊的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羊体内钙、尿酸平衡的失调。
同时,机体内有机酸含量的增加,也会促进结石形成。
3. 饮水不足或水质不良。
羊喜欢喝含钙较多的水,在饮水不足的情况下,羊通常会饮用含有较多尿素、酸性物质的水,这些物质会加速羊体内钙、尿酸代谢的失调,导致结石形成。
4. 遗传因素。
有一些羊品种天生容易患上尿结石症,如美国萨非羊、德国蓝头绵羊等。
因此,选购和养殖时应特别注意。
二、临床表现1. 小便不畅,排尿困难。
这是尿结石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发生腰部和腿部异常活动。
尿结石症会引起肌肉紧张、关节不稳定和疼痛,造成羊的不正常行为。
3. 羊出现食欲减退、腹泻、消瘦等症状。
4. 引起疼痛,表现为呻吟、哀鸣,不肯站起来甚至有时候出现站不起来的情况。
5. 羊产生不寻常的味道,通常伴有化学气味。
三、治疗和预防措施1. 提供均衡的饲料和水。
加强对羊饲料和水质的营养监管,确保羊的钙、磷、钠、钾等矿物质的平衡摄入。
2.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移除饲料和床屑以便更换,减少水分含量。
3. 注重羊的湿度和温度。
羊舍内应保持干燥适度,而不是过于湿润,温度上不能过度寒冷或太热。
4. 给出足够的饮水。
在羊圈中提供 sufficient 量的清洁饮用水,这是羊健康的关键之一。
5. 选购、注重细节。
选购适合的羊品种,同时保持良好的消毒和卫生环境。
6. 服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如尿酸铵或草酸草酸铵可溶解结石,羊尿结石直径小于2mm 时将体内石头消失掉,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药物的合理给予和洁净消毒的环境条件。
羊尿结石病的病因是什么 羊尿结石病治疗方法

羊尿结石病的病因是什么羊尿结石病治疗方法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常有成年种公羊出现厌食,尿频等现象,甚至无法排尿,这是典型的尿结石症状。
本文介绍羊尿结石病的病因是什么,以及羊尿结石病的治疗方法,供参考。
一、羊尿结石病的病因是什么1.长期饲喂高蛋白、高热能、高磷的精饲料,特别是谷类、高粱、麸皮等,含磷高,缺乏钙,易造成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尿结石。
2.长期饲喂萝卜、颗粒饲料等块根饲料。
3.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特别是长期饲喂未经加工的棉籽饼,导致结石的形成。
4.饮水中含镁、盐类较多,导致结石形成。
同时饮水不足,造成尿液浓缩,导致结晶浓度过高而发生结石。
5.肾和尿路感染,使尿中有炎性产物积聚,成为变成结石的核心。
二、羊尿结石病的典型症状尿结石形成于肾和膀胱,但阻塞常发生于尿道,膀胱结石在不影响排尿时,不显示症状,尿道结石多发生在公羊龟头部和“s”状曲部。
如果结石不完全阻塞尿道,则可见排尿时间延长,尿频,尿量减少,呈断续或滴状流出,有时有尿排出。
如果结石完全阻塞,尿道则仅见排尿动作而不见尿液的排出,出现腹痛。
羊出现厌食,尿频,滴尿,后肢屈曲叉开,拱背卷腹,频频举尾,尿道外触诊疼痛。
诊断诊断时,观察临床症状,出现尿频、无尿、腹痛等现象,取尿液与显微镜观察,可见有脓细胞,肾上皮组织或血液。
三、羊尿结石病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对于发现及时、症状较轻的,饲喂大量饮水和液体饲料,同时投服利尿药及消炎药物(青霉素、链霉素、乌洛托品等)。
此法治疗简单,对于轻症羊只可以使用,有时膀胱刺穿也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完全阻塞尿道的羊只,可进行手术治疗。
限制饮水,对膨大的膀胱进行穿刺,排出尿液,同时肌注阿托品3毫克一6毫克,使尿道肌松弛,减轻疼痛,然后在相应的结石位置采用手术疗法,切开尿道取出结石。
3、术后护理术后的护理是病羊能否康复的关键,要饲喂液体饲料,并注射利尿药及抗菌消炎药物,加强术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尿结石的主要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尿结石是指在肾盂、输尿管、尿道内生成或存留以碳酸钙、磷酸盐为主的盐类结晶,使羊排尿困难,并由结石引起的泌尿器宫发生炎症的疾病。
该病以尿道结石多见,而肾盂结石、膀胧结石较少见。
种公羊和阉羊及舍饲育肥羔羊易于发生,母羊较少发生。
尿结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磷酸盐结石,钙结石,硅酸盐结石。
其成因是不同的。
羊尿结石的主要致病因素1、饲料、饲草因素: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失调。
一般来说,钙、磷的比例应维持2:1,至少不低于1:1。
如果我们的日粮属于偏精料型日粮,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知道,谷物含有非正常的钙、磷比例,为1:4到1:6,因而日粮谷物比例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大量的磷进入到尿中。
这首先是因为过多的磷进入羊体内。
更为重要的是反刍动物的唾液含有丰富的磷。
当我们饲喂偏精料型日粮时,由于精料不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粗饲料就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使体内较多的磷随唾液进入消化道随粪排出体外),这样一来更多的未能随唾液分泌的磷就只能从尿中排出,导致尿的磷酸盐结石产生。
在丰茂生长的三叶草牧地放牧的绵羊易于出现碳酸钙和草酸钙尿结石,这是因为这种牧草含有较高的钙,但磷的含量较低,而草酸含量却高。
草酸与钙的结合就生成不易吸收的钙,并使尿呈碱性,导致发展成钙结石。
在北美发现主要采食紫花苜蓿的山羊也出现尿结石。
大量采食甜菜的上部也会形成草酸钙结石。
粘蛋白是形成结石的母体(前体)。
饲粮中的雌激素物质或生长促进剂(己烯雌酚或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豆科植物)会增加尿的粘蛋白浓度,从而生成结石。
超过维持和生长需要的过多蛋白质会使肥育羔羊形成结石。
颗粒饲料也会增加尿中的粘蛋白浓度粘多糖与身体的迅速生长有关,通常也与结石的形成有关。
当饲喂某些饲料,如棉籽饼、西非高梁,会导致粘多糖的增加。
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膀胱的上皮细胞脱落,从而作为结石的母体(或前体),最终形成结石。
2、饮水量:饮水量不足时,使尿的浓度增高,尿的矿物质处于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发生尿结石的危险因素。
3、阉割:由于尿道的长度和直径的原因,尿结石更多的是在公羊出现。
早龄阉割导致有关性激素缺乏,影响到阴茎和尿道的发育。
早龄阉割的阉羊,因其尿道直径小,因而容易出现结石阻塞。
4、限食饲养:如果不是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而采用每天饲喂1-2次,这会引起饲喂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的排出暂时性减少,从而增加了尿的浓度,就存在形成结石的风险。
5、遗传性:遗传性也可能对于结石的发生有影响。
有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偏向于使磷在尿中的排出增加。
易患病体质个体也可能发生尿结石。
羊尿结石的预防措施:1、钙、磷比例要达到2:1,镁的含量少于0.2%,这可降低磷和镁在肠道的吸收,从而更多的磷、镁随粪排出,而不是随尿排出体外。
谷物是高磷低钙饲料,如果要饲喂则要添加钙。
为了预防钙结石的生成,公羊应主要喂给禾本科干草。
公羊也不能喂给大量的谷物,因为这会导致磷酸盐结石的产生。
总之要使钙、磷比例平衡是很重要的。
长茎饲草会增加唾液的分泌,使更多的磷随粪排出体外。
2、增加饮水量。
预防山羊尿道结石的最重要手段是增加它的饮水量。
新鲜、干净的水会增加羊的饮水量,从而降低尿中矿物质的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
夏季的凉水和冬季的温水能增加饮水量。
多设饮水点和经常更换饮水也能增加饮水量。
增加盐的喂量可促使饮水量的增加,从而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
这也能预防磷与粘蛋白母体的粘合,从而防止形成鸟粪石(一种含水的磷酸盐矿物)。
建议盐的用量为日采食干物质量的3-5%或日粮的4%。
将盐直接混合到饲料中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但食盐不应加入水中,因为羔羊可能认为味道不好,导致饮水更少。
3、调整尿的PH值。
食草动物的尿通常PH值偏高。
而酸性尿却有助于磷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的溶解。
鸟粪石、磷酸钙和碳酸钙在酸性尿中的溶解度要比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高得多(草酸钙的溶解不受尿PH值的影响),因而使用尿的酸化剂是有益的。
氯化铵的作用是降低尿的PH值,使尿更偏向酸性,从而达到溶解尿结石的目的。
添加氯化铵添加剂对于鸟粪石的溶解是最有用的。
氯化铵对于碳酸钙和硅酸盐结石的溶解也是有用的。
其添加量为干物质的1%或总饲粮的0.5%。
也可采用每只每公斤体重40毫克用量。
对于30公斤的羔羊可每只每天给予7-10克。
不能将糖蜜作为促使山羊饮水更多的方法或者作为掩盖氯化铵气味的方法,因为它含有很多的钾,会降低氯化铵的效果。
但添加食糖是可以的。
长期喂给氯化铵的不利后果是会导致母羊骨骼的矿物质含量降低。
4、早龄阉割是出现尿道结石的一种危险因素。
如果可能的话,避免在3月龄前进行阉割。
5、自由采食是首选的饲喂方式。
因为每天饲喂1-2次会引起饲喂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的排出暂时性减少,从而增加了尿的浓度。
6、补充维生素A:它可以减少膀胱上皮细胞的脱落,而上皮细胞正是形成尿石的母体(或称前体)。
附录“羊病学”书(李勇、王明成、李银燕等著)中有关尿结石内容:尿结石(石淋)是指在肾盂、输尿管、尿道内生成或存留以碳酸钙、磷酸盐为主的盐类结晶,使羊排尿困难,并由结石弓}起的泌尿器宫发生炎症的疾病。
该病以尿道结石多见,而肾盂结石、膀胧结石较少见。
种公羊多发。
临床以排尿障碍,肾区疼痛为特征。
病因:根据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发现该病常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溶解于尿液中的草酸盐、碳酸盐、尿酸盐、磷酸盐等,在凝结物周围沉积形成大小不等的结石,结石的核心可能发现上皮细胞、凝血块、脓汁等有机物。
二是由尿路炎症引起的尿储留或尿闭,可促进结石形成。
三是饲料和饮水中含钙、镁盐类较多,饲喂大量的甜菜块根及渣粕,饲料中麸皮比例较高等,常可促使该病的发生。
四是种公羊患肾炎、膀肤炎、尿道炎时,不可忽视尿结石的形成。
临床症状:尿结石常因发生的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
尿道结石常因结石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尿道,引起尿闭、尿痛、尿频时,才被人们发现。
病羊排尿努责,痛苦咩叫,尿中混有血液。
尿道结石可致膀耽破裂。
膀胱结石在不影响排尿时,无临床症状,常在死后剖检时,才发现肾盂处有大量的结石。
肾盂内较小的结石,可进人输尿管,使之扩张,使羊发生病痛症状。
显微镜检查尿液,可见有浓细胞、肾盂上皮、沙粒或血液。
当尿闭时,常可发生尿毒症。
对发生尿液少或尿闭以及患有肾炎、膀胧炎、尿道炎病史的公羊,不应排除有发生尿结石的可能。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尿液沉渣的检查。
防治:注意尿道、膀胧、肾脏炎症的治疗。
控制谷物、麸皮、甜菜块根的饲喂量,饮用水要清洁。
药物治疗一般无效果。
对种公羊,在尿道结石时可施行尿道切开术,摘出结石。
由于肾盂和膀胧中的小块结石可随尿液落人尿道,而形成尿道阻塞,所以在施行肾盂及膀胧结石摘出术时,对预后要慎重。
尿结石是指在肾盂、输尿管、尿道内生成或存留以碳酸钙、磷酸盐为主的盐类结晶,使羊排尿困难,并由结石引起的泌尿器宫发生炎症的疾病。
该病以尿道结石多见,而肾盂结石、膀胧结石较少见。
尿结石有磷酸盐结石、钙结石、硅酸盐结石三种类型。
种公羊和阉羊及舍饲育肥羔羊易于发生,母羊较少发生。
育肥羊群在舍饲条件下,尿结石症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
(一)发病原因1.饲料、饲草因素。
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失调是主要致病因素。
一般来说,钙、磷的比例应维持2∶1,不低于1∶1。
而谷物的钙、磷比例为1∶4~1∶6,因而日粮谷物比例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大量的磷进入到尿中。
羊的唾液含有丰富的磷,当饲喂偏精料型日粮时,由于精料不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粗饲料就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使体内较多的磷随唾液进入消化道随粪排出体外),这样一来更多的未能随唾液分泌的磷就只能从尿中排出,容易导致磷酸盐结石产生。
在长势好的三叶草牧地放牧的绵羊易出现碳酸钙和草酸钙尿结石,这是因为这种牧草含有较高的钙,但磷的含量较低,而草酸含量却高。
草酸与钙的结合就生成不易吸收的钙,并使尿呈碱性,导致发展成钙结石。
有些采食紫花苜蓿为主的山羊也会出现尿结石。
大量采食甜菜的上部也会形成草酸钙结石。
粘蛋白是形成结石的母体(前体),尿中粘蛋白浓度增加,也会形成尿结石。
饲粮中的雌激素物质或生长促进剂(己烯雌酚或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豆科植物)、超过维持和生长需要的过多蛋白质,以及颗粒饲料均会增加尿中的粘蛋白浓度。
粘多糖通常也与结石的形成有关。
饲喂棉籽饼、西非高梁等,会导致粘多糖的增加。
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膀胱的上皮细胞脱落,增加结石形成的几率。
2.饮水量。
饮水量不足时,尿的浓度增高,尿液中矿物质处于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发生尿结石的危险因素。
3.阉割。
由于尿道的长度和直径的原因,尿结石更多的是在公羊出现。
早龄阉割导致有关性激素缺乏,影响到阴茎和尿道的发育,尿道直径小,容易出现结石阻塞。
4.限食饲养。
如果不是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而采用每天饲喂1~2次,会引起饲喂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的排出暂时性减少,从而增加尿的浓度,存在形成结石的风险。
5.遗传性。
结石的发生也有遗传性因素。
易患病体质个体也可能发生尿结石。
(二)羊尿结石的预防措施1.调节钙、磷比例。
饲料中钙、磷比例要达到2∶1,镁的含量少于0.2%,这可降低磷和镁在肠道的吸收,从而更多的磷、镁随粪排出,而不是随尿排出体外。
饲喂以谷物为主的饲料时,要适量添加钙。
为了预防钙结石的生成,公羊应主要喂给禾本科干草,同时,不能喂给大量的谷物。
多使用长茎饲草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使更多的磷随粪排出体外。
2.增加饮水量。
预防山羊尿道结石的最重要手段是增加其饮水量。
新鲜、干净的水会增加羊的饮水饮欲,从而增加饮水量;夏季使用凉水和冬季使用温水也能增加饮水量;多设饮水点并经常更换饮水也能增加饮水量;增加盐的喂量可促使饮水量的增加,从而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建议盐的用量为日采食干物质量的3%~5%或日粮的4%,直接混合到饲料中即可,但不应加入水中,以免影响口感。
3.调整尿的pH值。
食草动物的尿通常pH值偏高,偏碱性。
不利于鸟粪石、磷酸钙和碳酸钙结石的溶解,因而使用酸化剂对防止结石的发生是有益的。
氯化铵的作用是降低尿的pH值,使尿更偏向酸性,从而达到溶解尿结石的目的。
其添加量为干物质的1%或总饲粮的0.5%。
也可采用每千克体重40毫克用量。
对于体重30千克的羔羊可每只每天给予7~10克。
可以添加食糖来促使山羊饮水或掩盖氯化铵气味,但不能使用糖蜜,糖蜜含钾量高,会降低氯化铵的效果。
氯化铵不宜长期饲喂。
除此之外,尽量避免在羔羊3月龄前进行阉割;首选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增加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