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再认识
何谓文化工业解读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何谓文化工业解读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解读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文化批评家阿多诺(Theodor Adorno)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探讨其对于“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理解、批判及其背后的哲学和社会学意义。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当代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阿多诺及其文化工业理论的基本框架,然后重点分析他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观点,最后探讨这一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化工业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和对大众文化的细致观察基础上形成的。
他认为,文化工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大规模生产和传播标准化的文化产品,操纵和控制着大众的思想和行为。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其商品化、标准化和操纵性等方面,他认为这些特点导致了文化工业的堕落和文化的贫瘠。
本文将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出发,分析他对文化工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揭示其背后的哲学和社会学意义。
我们也将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探讨文化工业理论对于理解和应对现代文化现象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核心观点阿多诺(Theodor Adorno)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他认为,文化工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造和传播,而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高度标准化和机械复制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以大众消费为目标,通过大规模复制和传播相同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阿多诺强调,文化工业产品的特点是其均一性和缺乏原创性。
文化工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倾向于生产那些易于被大众接受和消费的文化产品,而这些产品往往缺乏真正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一种关于现代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
他认为,大众文化与工业生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即大众所接受的文化产品是由文化工业制造的,这些文化产品被广泛传播、消费和滥用,最终导致人们对真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降低。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一、文化工业的定义和特点阿多诺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中将文化工业定义为“一种独立的工业部门”,它以大规模、序列化和标准化的方式生产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而被大量制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娱乐和消遣的目的。
文化工业的特点是:大规模生产、标准化、序列化、商业化,它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以获取商业成功。
二、文化工业的影响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品的同质化,即文化工业生产的文化产品是标准化的、毫无个性的,几乎没有任何差异。
二是文化产品导致的消极影响,文化产品的娱乐性质导致人们的文化阅读和欣赏能力的下降,此外,它还引诱人们追求短暂而低俗的快感,使人们变得趋向于贪婪、表面化,放弃了真正的思考。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的目的是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是为人们提供真正的文化价值,文化工业的产品只是被生产出来以满足商业需求。
文化工业不关心文化的创新与深度,而更重视它是否会销售。
因此,文化工业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文化的商业化,是对文化质量的恶化。
四、文化工业与彼此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与彼此之间,主要是建立在货币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
文化工业制造的文化产品对大众来说,就像是一种商品,生产和销售与任何其他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没有什么不同。
从此角度来看,文化工业与制造其他商品的工业没有本质区别,它们都是以货币和商品交换的形式存在。
综上所述,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认为,文化工业是一种商业化的产业,它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而不是为了提供真正的文化价值。
文化工业通过大规模生产、标准化和序列化的方式,制造出同构化的文化产品,并通过大规模传播和广告推广来满足大众的需求。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音乐评论家,他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思考。
他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当代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阿多诺的背景和文化工业的概念入手,探讨他的批判思想,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背景与文化工业概念阿多诺生活在二战后的德国,目睹了战争的破坏和大规模媒体的出现。
他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成员一起探索了当时社会的问题,尤其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娱乐工业的发展。
阿多诺对于娱乐工业和文化产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
文化工业指的是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传播的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音乐、广告等,它们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
文化工业的兴起使得文化产品越来越商业化、标准化和泛滥化,丧失了原创性和审美价值,成为消费社会中的商品。
二、批判思想的核心观点阿多诺的批判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观点:1. 商品化的文化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将文化产品变成了商品,使得文化形式和内容与市场需求完全脱节。
文化产品不再是为了提升个体和社会的审美和思辨能力,而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和获得经济利益。
这种商品化导致了文化产品的质量低下和普遍化。
2. 标准化的文化文化工业追求大众化,将文化产品标准化,使得大众接触到的是同质化、平庸化的文化产品。
电影、音乐、广告等都笼统地追求流行和商业利益,而忽略了审美和创新的追求。
这种标准化也使得个体与文化产品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敷衍。
3. 虚假的文化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主要通过媒体传播,它们追求的是效益和吸引力,而非真实性和深度。
娱乐工业通过制造虚假的幸福和满足感来控制大众的思想和情感,使他们对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缺乏批判性思维。
4. 文化功利化文化工业的目的是商业利益最大化,它强调的是个体的享乐和迎合,而非人的自由和解放。
文化产品的普及和流行主要基于市场需求和商业推广,而忽略了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文化工业批判的再批判

lO 8
社 会科 学
21 0 1年 第 2期
陆
扬 :文 化工 业 批 判 的 再 批 判
的鲜 明态度 。在 阿多诺 看 来 ,文化 工业是 将数 千年 来泾 渭有 别 的高雅 文化 和低俗 文化 ,硬性 捆绑 在一 起 ,结 果是 两面 不讨 好 :为求效 益 ,高雅 文化 的严 肃性 被摧毁 殆尽 ;而 为文 明计 ,低俗 文化
原有 的那种 离经 叛道本 能 ,也给 磨平 了棱 角 。结 果 只能是 两败 俱伤 。所 以无 论对 于高雅 文化还 是 通 俗 文化 ,“ 文化 工业 ” 肯定 都不 是福 音 。
文 化工业 理 论作为 法 兰克福 学派 对大众 文化 生产 的一 种批 判 ,其特定 背 景 固不 容忽 略 ,但 是 它的基 本思路 ,并 不 因为大 众文 化这个 昔 年 的丑 小 鸭 ,焕 然成 长为 今 日主流 意识形 态宠 爱有加 的 白天鹅 ,而沦 落 为明 日黄花 。所 以它 的理论 机制 依然 值得 认真 反思 ,比如阿 多诺再 三强调 的文 化
定位在 编码 一 端 ,反之 伯 明翰 学派则是 将之 移位 到 了受众 解码 一端 。文化 工业 理论 应是 低 估 了大众媒 体 受众 的主体 意识 ,虽然 ,判 定 法兰克福 学 派的 文化 工业批 判理论 已是 明
日黄 花 ,也 还 为 时 过 早 。
关键 词 :文化 工 业 ;阿多诺 ;标准 化 ;伪 个性 化 ;霍 尔 中图分 类号 : 0 .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2 75 3 (0 1 0 -1 0 7 I 99 1 A 0 5 —8 3 2 1 ) 20 8 - 0 作者 简 介 :陆 扬 ,复旦 大学 中文 系教授 ( 上海 20 3 0 4 3)
文化工业究竟是如何欺骗大众的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再思考

其次,启蒙通过意识形态实现其欺骗。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认为,启蒙的意 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形式。这种意识形态宣扬个人自由、平等和民主,然而 实际上却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人民的自由,加剧社会的不平等。这是因为,这种意 识形态在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同时,却忽略了社会结构的不平等,使得一部分人能 够通过权力、财富等手段控制另一部分人。
基本内容
阿多诺,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 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一概念, 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主要针对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生 产现象。他指出,“文化工业”是指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文化生产 体系,这个体系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被严格地规范和控制,以满 足市场的需求和利润的最大化。
在《启蒙辩证法》中,阿多诺详细阐述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他认为,文化工 业是从上向下“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即文化工业是资产阶级控制和利用的 工具,用于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同时隐藏了其真实的意图。这一观点的提出, 实际上是对启蒙辩证法的深度思考和批判。
启蒙辩证法,简单来说,就是指对启蒙运动进行批判的一种思想。启蒙运动 主张理性、自由和平等,但在阿多诺看来,这些理念并未真正实现。相反,他认 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被文化工业所操控,成为了一种欺骗和操纵的 手段。
最后,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理性看待文化工业的影响。一方面,我们不能完 全否定文化工业的存在和发展,因为这会忽视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 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放任其自由发展,因为这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如大众文化的浅薄化和商业化的过度化等。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 和管理,以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和健康发展。
《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探析

《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探析《启蒙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20世纪初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其中针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做出了一系列的批判和探讨。
在阿多诺的眼中,现代社会中文化工业的出现,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体现,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中文化工业批判的角度出发,对《启蒙辩证法》中的理论进行分析。
首先,《启蒙辩证法》中明确指出,文化工业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中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阿多诺看来,这种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将文化产品看作一种商品进行生产和交换,这既有可能提高文化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娱乐化、泛滥化、商业化等。
这些负面影响背离了文化本身的内在价值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的出现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文化暴力”,它通过对大众的思想和心灵进行工业化加工,从而让文化成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
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成为了工业化生产的一部分,它让大众文化逐渐失去了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其次,《启蒙辩证法》中指出了文化工业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即大众文化的带动下,文化标准变得越来越平庸和低俗。
阿多诺认为,这是由于文化工业的商业化倾向,导致文化成为了一种市场商品,只有满足大众需求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和商业成功。
从而,商业成功成了文化产品生产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文化产品的内在价值和美学价值。
由此,整个文化标准被扭曲,文化产品变得毫无深度和内涵,反而过分追求表面化和娱乐化,满足了传媒对大众消费需求的短期利益,同时也让人们在捧起文化的同时,落入了文化产业的“浅滩”。
最后,《启蒙辩证法》中认为,文化工业的发展也在挑战现代社会的自由和民主。
文化工业的生产和传播成为了一种统治工具,它可以通过获取大众的文化心理,对公众观念进行操作,改变大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在文化工业的体系中,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设备,用来稳固文化工业的统治地位。
文化工业的出现,促进了大众文化和商品文化的融合,使文化真正地走向了商业化和现代化,文化与现代化相伴一起,扩张了人类文化的内涵,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文化应当重回其传统价值,成为人类与自然相连的纽带和血脉,而不仅仅是生产和交换的工具。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音乐评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现代文化中的重大问题,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现代文化产业化的本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对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1. 文化工业的定义阿多诺和其合作者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启蒙的边缘》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逐渐被工业化的方式所支配,文化产品成为一种商品,被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家所控制和生产。
这种工业化的文化生产使得文化变得标准化、大众化和商业化,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受到了威胁。
2. 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商业化阿多诺提出了“标准化的大众文化”的概念,他认为,在文化工业时代,文化产品的生产趋向于标准化,没有个性和创造性。
文化产品为了适应大众的需求,往往过于通俗和平庸,只是按照市场的规律生产和销售,缺乏思考和深度。
这一标准化的大众文化倾向也导致了商业化的问题。
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推广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大量的资本和劳力投入文化被看作是一种商业商品,其价值被货币化和商业化。
文化产品的创作往往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生产效益,过度商业化的内容和形式使得文化变得空洞和浅薄。
3. 娱乐文化和思辨文化的对立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生产和推广了一种以娱乐为导向的文化,娱乐成为了当代文化的主导形式。
娱乐文化强调即时满足、肤浅的消费享受,而忽略了人们对于思考和深度体验的需求。
阿多诺批判了这种以娱乐为核心的文化,认为它让人们变得愚蠢和被动,剥夺了人们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相对于娱乐文化,阿多诺提出了思辨文化的概念。
思辨文化强调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追求真理和深度,推崇艺术和哲学的精神。
在文化工业化的时代,思辨文化逐渐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娱乐文化的泛滥和壮大。
4. 文化工业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文化工业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是阿多诺非常关注的问题。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
阿多诺(Theodor Adorno)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音乐学家,他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他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主要探讨了大众文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和广泛的传播满足了人们对娱乐和消遣的需求。
文化工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人们的精神解放和真正的艺术创造,而是追求经济利益和商品价值。
在文化工业的逻辑下,艺术和文化产品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标准化,失去了其独特性和创造性。
阿多诺在他的论文《文化工业批判》中提到,文化工业借助技术手段和广告宣传,将大众文化商品化,推向市场。
它不断重复和标准化现有的文化形式,破坏了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思考能力。
文化工业通过大量生产和消费,强调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追求短暂的享乐和满足,削弱了对真正艺术和创造力的关注。
阿多诺还关注文化工业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他指出,文化工业通过传播大众文化的方式加深了社会的同质化和标准化。
大众文化的普及导致人们喜好和价值观的趋同,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消解。
文化工业还通过创造可消费的幻想世界,转移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操纵和控制了人们的情感和意识。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也受到一些批评。
有人认为,文化工业并非完全消极,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便利的享受,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平台。
文化工业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1)一、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再认识 (1)1、关于“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 (1)(1)“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概念 (1)(2)“文化工业”的特点 (2)(3)文化工业的性质和作用 (4)(4)文化工业的社会根源 (6)2、为现代主义艺术立论 (7)二、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根基:艺术的否定性本质论 (9)1、艺术的否定性本质论 (9)2、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与为现代主义的辩护 (12)三、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意义 (14)1、阿多诺的理论在历史上的地位 (14)2、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价值 (17)结论 (20)注释 (22)参考文献 (24)中文摘要英文摘要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当代文化价值关键词:文化工业批判理论[Keywords] Culture Industry Criticize Theory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文化工业的概念、特征、性质及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本质进行了批判。
其理论的目的是为现代主义艺术立论。
理论的根据是他的艺术否定性本质论。
这包括艺术对现实“同一性”的批判和否定,以及坚持艺术的自律。
阿多诺在与卢卡契、本雅明的争论中都表现出他对文化工业坚决反对、对现代主义艺术热情支持的态度。
既表现出他的理论的合理的一面,也暴露出明显的不足。
阿多诺的理论对中国的大众文化现状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汲取阿氏理论作中合理性因素,同时也应看到中西大众文化存在着差异,也应区别对待。
对阿多诺的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于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的交流以及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重构和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文摘要本文深入挖掘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这种思想的理论根据,并试图确立阿多诺的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意义。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区分“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概念;(2)分析“文化工业”商品化、标准化的特征;(3)探究“文化工业”的性质和作用;(4)揭示产生文化工业的社会根源,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对文化工业维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进行批判。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的目的,在于为现代主义艺术立论,从艺术当中寻找批判资本主义异化现实的突破口。
阿多诺的艺术否定性本质论是他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为现代主义艺术立论的思想根源。
他认为艺术不应是对现实的模仿,而应是对现实的否定。
这其中包括了艺术对现实“同一性”的批判和否定,以及坚持艺术自律两方面内容。
现代主义艺术与这种艺术本质是相一致的,文化工业则是与这种艺术本质相违背的。
因此,阿多诺批判文化工业,支持现代主义艺术。
阿多诺的这种艺术观也体现在他与卢卡契和本雅明的争论中。
在现实主义问题上,卢卡契和阿多诺一个支持现实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一个支持现代主义反对现实主义。
其理论都存在偏激的一面。
卢卡契看不到现代主义的现实意义,阿多诺则忽视了现实主义的本质和积极意义。
在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上,本雅明和阿多诺的看法也存在分歧。
本雅明对技术进步过分乐观,因而支持大众文化,而阿多诺将技术进步等同于工具理性,因此坚决拒斥大众文化。
两者的过于乐观或近乎悲观的态度都有绝对化的倾向。
从总体上来看,阿多诺的否定性美学在美学史上具有相当高的理论价值。
他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根本联系,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向现代化的转化。
当然,阿多诺的理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否定性美学观存在片面、绝对化的倾向。
尽管中国的大众文化与西方的大众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阿多诺的理论对中国的大众文化现状研究仍具借鉴意义。
我们应汲取阿氏理论中的合理性,防止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
同时也应吸收本雅明和卢卡契等人的理论,发展大众文化的积极一面,促进文化的多元繁荣。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合理补充和现代化。
应当从文化实践出发,对其理论进行合理地扬弃——批判性地吸收、改造。
阿多诺的艺术的否定本质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不矛盾,而是对工业化资本主义时代文艺本质的合理强调。
但是对中国现实与文艺关系来说,应该防止片面强调文艺的批判本质,不应忽视文艺必要的肯定性本质。
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及满足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需要,我们都应该深入研究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这对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的交流以及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重构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ABSTRACTThis thesis deals with Critical Theory of Cultural Industry, raised by T.W. Adorno, trying to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is theory and to evaluate its significance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culture.Adorno’s Critical Theory of Culture Industry includes such contents as follow: (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Cultural Industry and Mass Culture; (2) analyze the commercial and standard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Industry; (3) investigate the nature and influence of Culture Industry; (4) reveal the social origin of Cultural Industry. Through careful study, Adorno criticizes Cultural Industry, which defends the ideology of capitalist. His aim is to defend modernism and to find something that can criticizes the aliened reality.Adorno’s theory of artistic negative nature is the basis of his thinking by which he criticizes Cultural Industry and defends modernism. He claims arts should not imitate reality but negate it. This theory includes two kinds of ideas: one is the negation of reality by arts, the other is artistic autonomy. Because Modernism is compatible with this theory, but Cultural Industry reverses it, Adorno criticizes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defends Modernism.We can find Adorno’s idea in the debate between him and Lukacs or Benjamin. On Realism, Lukacs supports realism butAdorno not. Adorno supports Modernism. Lukacs can’t find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Modernism, but Adorno ignores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realism and its reasonable face. On mass culture, Benjamin also disagrees with Adorno. Benjamin is so excessively enthusiastic about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at he advocates mass culture. But Adorno regards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s tool ration, so he refuses mass culture. Their attitudes are either excessively optimistic or pessimistic, which display the extremeness of their theories.On the whole, Adorno’s negative esthetics has significant theoretic value. His theories relate inherently with Marxist theories and to some extent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Marxist theories; In fact, Adorno’s theories are not immaculate, which is demonstrated by the one-sidedness of his theories. Although mass culture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west, Adorno’s theories are valuable for Chinese scholars who are studying Chinese mass culture. We should absorb the essence of his theory to avoid negative effect of mass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could also assimilate the substance of Lukacs and Benjamin’s theories,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positive side of mass culture and prosper Chinese contemporary culture.Theories of Western Marxism complete and modernize the classical Marxism. We can reasonably absorb the positive factors of their theories. In addition, Adorno’s theory of artistic negative nature does not conflict with classical Marxism, but equitablyemphasizes artistic negative nature in the modern capitalistic society. But C hinese contemporary society requires that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necessity of the positivism of art.We should continue our studies on Adorno’s Critical Theory of Cultural Industry to develop Marxism literary theories and meet the theoretic demand of Chinese reality. Our studies should have an influence both on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o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ies.前言90年代是中国文化进入大众文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