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常见病合理用药
老年人合理用药指导

2.老年人该如何补锌
锌元素在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而表现出抗衰老效应,同时 对预防某些老年性疾病也有一定作用,因而锌元素深受人 们重视。那么,老年人该如何补锌呢?
锌的补充主要靠从食物中摄取,各种动植物食品中均含有 锌元素。老年人只要注意饮食平衡,一般不会出现锌元素 的缺乏。但由于各类蔬菜中含有较多的植物酸,它能与锌 元素形成络合物,从而阻碍锌的吸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的人群容易发生锌元素缺乏),而有些老年人喜欢饮食清 淡,动物性食物吃得较少,加之吸收功能较差,就容易出 现锌元素缺乏。
4.药物的分布 老年人体内水分和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而脂肪所占比例相对 增加,使一些亲脂性药物容易在脂肪内蓄积中毒。因此,老 年人的用药剂量和次数均应减少。
二、老年人用药原则
1.先明确诊断,后确定治疗 到医院看病,医生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检查?是为了寻找 病根,明确诊断,方能对症下药。有些中老年人单凭自己 几十年的生活经验,有了病,便“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地滥用药,结果必然会出乱子。例如失眠,未找到失 眠的原因便滥服安眠药,服的药量小了不过瘾便加大剂量, 结果一命呜呼者有之。
各种钙片制剂含钙量不一,应选择含元素钙量高、吸收率
高、副作用少者。分次饭后服比一次空腹服有效,可与食
物同服,以减少对胃的刺激。睡前补钙可保持血钙在正常 水平,防止骨钙丢失。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帮助,加 强户外活动,经常沐浴阳光可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有助于钙的吸收。
二、为什么老年人需要补锌
首先,应该详细询问老年病人过去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包
括用药剂量、有效性和是否对药物过敏等,便于选择最有 效的药物进行合理治疗。其次,要详细告诉病人或其家属 有关药物名称、作用、效果、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何时 停药,还要告之可能出现的常见副作用及发生副作用时的 处理方法。此外,给老年病人使用“高危药物”(如地高 辛、利尿药、抗凝剂、抗精神病药物、抗生素等)时,由 于这些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的差距较小,安全性较 低,故应提醒病人或家属注意用量,密切监视可能发生的 不良反应,有条件的应建议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由于老年 人的记忆力降低,反应迟钝,故家属应尽可能地进行督促 检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人应该怎样合理用药

老年人应该怎样合理用药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也在相应增加,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人们到一定年龄阶段以后,身心都处于急剧衰退状态。
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很多基础疾病,以慢性病居多,需长时间接受治疗,因此用药种类繁多,很多药物都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因此老年人用药的过程中,需要对其问题进行特别的关注和探究,以确保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通过一些措施,也可以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合理用药,我们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系统器官、组织生理、生化功能以及病理生理所发生的特点,以及怎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正确使用药品至关重要。
一、老年药动学特点(1)吸收特点由于老年人肠胃功能不断的退化,胃排空的时间有所增加,所以对其主动转运吸收的药物如铁剂、半乳糖、钙、维生素 B等,吸收是减少的,对于被动扩散方式吸收的药物没有什么影响。
(2)分布特点当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含量出现下降的情况时,会对药物和蛋白的结合造成影响,药物在血浆蛋白中的游离药物浓度会有所增加,相对来说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也会有所增强。
类似的药物比如华法林、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等,蛋白结合律都较高,当老年人在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都需要注意。
(3)代谢特点肝脏是药物代谢解毒的重要场所,但是老年人的肝功能逐渐在退化。
例如肝重量的减轻,肝细胞以及肝血流量下降,因此会造成肝微粒体药酶合成的减少,药物代谢减慢,长时间处在半衰期,使药物大量时间聚集在体内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以下药物应该适当减少用量。
例如: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苯巴比妥、阿司匹林等等。
但是由于老年人年龄,个体体质,以及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不尽相同,目前也没有能够直接反映老年人使用药物肝脏代谢能力的临床检验部门,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用药剂量还需要考虑个体化治疗。
(4)排泄特点肾脏是药物主要的排泄器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肾脏器官功能也在不断的退化,老年人血管的硬度也在不断增加,血管中的血流量也在不断减少,相比年轻人来说,老年人的肾功能作用强度只有其一半,老年人经常使用的一些药物,比如苯巴比妥、氨基糖苷类、地高辛以及四环素类等等,这些药物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更应该谨慎一些,对用药剂量的把握也应该更严格。
老年人怎样合理用药

41康寿之道益 寿现代养生 2020年6月第20卷第11期近年来,中国存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60岁以上人口可能会占比10%。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不断衰退,身体各个器官组织自然老化,新陈代谢过程变慢,其中很多人深受慢性病和老年病等疾病的折磨。
老年病是什么呢?通俗地讲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就叫“老年病”。
老年病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比如老年痴呆、脑动脉硬化、老年性耳聋等;第二类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比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第三类是老年人和青年人都可发生的疾病,但是在发病率和临床表现上老年人和青年人不同,例如肺炎,老年人患肺炎时病情较青年人更重,并且有症状不典型的表现。
接下来,从以下6大系统了解一下老年人易患的慢性病。
1.心血管系统。
血管功能病变、心脏病变是比较常见的两类心血管系统疾病。
最常见的是高血压,临床认为病因有4种,即遗传因素、年龄因素、饮食因素、心理因素,烟酒过度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致病。
此外,冠心病也是高发疾病,以心肌梗塞、心绞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欲降低、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等。
2.呼吸系统。
人步入60岁以后,呼吸功能逐渐降老年人怎样合理用药李沛沛 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低,接踵而至的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和喘息。
尤其在秋季和冬季,气候变化大,很容易感冒,并且病情较为严重。
3.消化系统。
数据统计发现,老年疾病中接近一半患者是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胃黏膜病变导致。
导致胃黏膜病变通常有三种情况即急性胃炎调治不当、烟酒浓茶和药物的刺激。
另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就是便秘。
便秘是一类非常常见的疾病,以排便费力、质硬为主要表现。
4.运动系统。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一种运动系统疾病,表现为腰背部拉伸痛,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咳嗽时会有强烈的疼痛感,老年人骨密度丢失严重,很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引起骨折。
5.内分泌系统。
老年常见病合理用药

超过50%的中国老年人患高血压 老年人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一半
中国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n=29,076;年龄≥35岁)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5~
39
16%
7% 19%
患病率(%)
30% 28%
45~
55~
65~
75~
年龄
35~
45~
55~
65~
75~
年龄
7
服药种 类多
服药时 间长
有的伴 认知功 能障碍
器官功 能减退
药物代 半衰期 长
药物间 相互作 用多
药物不 良反应 多
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
%
随增龄而减退的情况
120 100 80 60 40 20 0 30 40 50 60 70 80 90
(岁 )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发生率高
不良反应严重
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22
COX抑制剂
阿斯匹林
ADP受体抑制剂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23
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25%,其中 非致命性心肌梗死 非致命性脑卒中 所有血管事件 1/3 1/4 1/6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时机
24
抗血小板治疗越早越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经确诊立即开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 疗应该从急诊室开始
33
男性,88岁 憋闷、出汗1小时
心电图
V1-V4导联T波高尖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病例1:既往史
34
老年人合理用药:从指南到实践

老年人合理用药:从指南到实践一、单选题1、中国老年人口最多,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
以60岁作为人口老龄标准,平均每年将增长(B)以上,2026年将达3.04亿,2039年将达4亿。
B4%2、使用氟马西尼,下列正确的是(D)。
D解救镇静药物导致的严重低血压和镇静时间过长3、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100s,下列正确的是(A)。
A使用肝素过量4、跌倒引起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约20%,致残率50%。
(A)A正确5、失能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生活能力或生活能力的丧失或受限。
可从病损、失能和残障三个层次反映身体、个体及社会水平的功能损害程度。
(A)A正确6、中重度哮喘或COPD患者规律使用吸入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50%预计值并且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A)A正确7、根据国家指南,70岁后至少接受一次肺炎链球菌疫苗。
(B)B错误二、多选题1、老年人疾病慢性病包括(ABCD)。
A老年人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B老年人特有的老年综合征C老年问题(如抑郁、老年痴呆、尿失禁、衰弱、营养不良等)D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和药物成瘾2、老年人疾病慢病与共病的特点是(ABCD)。
A症状可以是由多种疾病因素造成而非单一因素B医疗决策复杂、困难:在现有专科诊治模式下,共病老年人往往要去多个专科就诊,经常会造成多重用药,治疗不连续、过度医疗等医源性问题;C临床干预效果差:共病导致疾病不典型,诊断更复杂,治疗效果更差D易发生并发症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难以根据常用指南确定治疗目标3、下列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的是(ABCD)。
A伴有功能障碍和残疾的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使用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B持续性重度抑郁症患者使用非三环类抗抑郁药C 轻中度阿尔兹海默痴呆症或路易体痴呆患者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例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或加兰他敏)D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局部使用前列腺素、前列腺酰胺或β受体阻滞剂。
老年人用药原则PPT课件

02 老年人用药原则
合理用药原则
01
02
03
04
明确诊断
在用药前,医生应明确诊断, 确保药物使用符合病情需要。
最小剂量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避免
过量或不足。
单一用药降低药
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长期用药
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老年人, 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安全用药原则
监测不良反应
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较为 敏感,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
发生,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对于有禁忌症的药物,应避免 使用或慎重考虑。
预防药物相互作用
在联合用药时,应预防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 反应。
遵循医嘱
老年人应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不要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种
骨质疏松的用药原则
01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骨骼疾病,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的主要手段。
02
用药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 以达到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的目的。
03
同时,需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等,及时 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04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折风险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保持 骨骼健康。
心血管疾病的用药原则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 病,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心
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
用药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药 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 脂药物等,以达到预防和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同时,需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 ,如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肌 肉疼痛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或更换药物。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以及用药注意事项【摘要】随着老年人的年纪越来也大,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出现了衰老的症状,免疫能力、身体代谢等都大不如前。
本文从分析老年人的吸收、代谢等能力出发,考虑了老年人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服用安眠药和抗生素以及止痛药等方面阐述老年人的正确用药,并总结出合理用药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注意事项合理用药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日渐明显了。
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也会出现衰退,自然而然地会患上很多疾病,那老年患者用药的机会也会很大,不合理用药所造成的损害也会因此而明显增加。
因此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1 现状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3亿,21世纪可达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例的25%[1],但其消耗处方药数量却占33%,其中不合理用药占25%[2]。
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多种疾病,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约有1/4老年患者同时用药4种—6种。
因此,由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大。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发表的资料:50岁~60岁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14.4%,61岁~70岁为15.7%,71岁~80岁为18.3%,80岁以上为24%。
药源性死亡率约占住院死亡率的25%左右。
老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平均为22.2%。
经临床研究表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多属于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只有少数药物的副作用,属于药效学方面的原因[3]。
因此,需了解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才能合理用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老年人的特点2.1生理特点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主要是机体老化、功能障碍,其基本特征为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因性、危害性。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逐渐老化衰退致机体活动减退,生物效能减低,环境适应能力减弱,器官应激能力衰减。
老年人应合理用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成的听力损 害 ,老年人不易恢 复。
p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可安全用于老年人 ,具有一定疗效 ,
2 麻 醉 药 及 辅助 用 药
如心得安 、美多心安等。但心得安首过作用 明显 ,而老年 酶活
局麻药利多卡 因,其药效 明显 ,老年人 酶活性 降低 ,使血药 减低 ,常量下 ,老年人血药浓度 比青年人要 高 ,应 注意用量 ,可
用对老年人有特殊 重要性 ,老年人血浆 和蛋 白浓度 降低 ,大多
大多数老年人患者患有多种疾病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但 数麻 醉性止痛药与血浆蛋 白结合不牢 ,哌替 啶游离 型增 多 ,药
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功能的变化 ,对药物效应产生很大影响 ,可 使 药物强度和维持 时间延长 ,甚 至产生毒 性反应 ,药 物间 的相 互作用也经常发生 ,故对老年人用药应研究其特殊规律性 ,以 保证老年人用药的合理 、安全和有效。据临床观察和文献报道 ,
浓度升高 ,半衰期延长 ,毒性加剧 。因此 ,老年人用量应少于青 从小 剂量开始 ,直到 出现满 意的降压效 果 ,还 可选用氯 噻嗪类
年人 。肌注利多卡 因,由于老年人血流量减少 ,肌注组织的药物 或肼苯 哒嗪合用 。
吸收速率受损害 ,可延长肌注后达到理想药效 的时 间。
长时间作用的药物 (弧 乙啶等 )由于早晨血容量较低 ,起床
老年 人应 用降压药 ,应使产 生轻度 的血 压下降 即可 ,故 刁
正常 的作 用 ,使老人思维混乱 ,变得糊涂 。
需降到“正常”水平为 目标 。
542
基层 医学论坛 2008年第 12卷 6月 中旬刊
维普资讯
■ 吩眉目国鹤
7 肾 上腺 皮 质 激 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特点
3
患病率70%
普通人群的3.2倍
受心理、精神因素影响明显
焦虑、忧郁、孤独、急躁、多疑等加重疾病症状
多病共存
≧90岁
11.1
80-89岁 70-79岁 60-69岁
9.7 7.8 7.5
0
2
4
6
8
10 12
平均患病
(种)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位致死原因
4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 Chronic Diseases and Health Promotion – www.who.int/chp/en
抗血小板 药
• 华法令 • 新型口服抗凝
药物
抗凝药
• 他汀
• 贝特
• 胆固醇吸收抑 制剂等
• 心律平 • β阻滞剂 • 胺碘酮等
10
调脂药
抗心律失 常药
11 讲座提纲
1. 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特点 2. 老年人用药特点 3. 老年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的抗栓及调
脂治疗 4.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5.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 6.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 7. 心血管药物相关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8. 老年人长期服药注意事项
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表现
13
颈动脉硬化 上肢动脉硬化
肾动脉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硬化 肠系膜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AS常有多个器官受累
14
冠心病
44.6%
缺血性脑
8.4%
血管病
16.6%
1.6% 1.2%
4.7% 外周血 管疾病 4.7%
Bhatt D et al. JAMA. 2006;295:180-189 TASC II Working Group. J Vasc Surg. 2007;45 (Suppl): S5-S67
3000万患者,高危人群发病率20-30%
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20%
北美
西欧
北京
Heart 2007;93;303-308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00;19(suppla): S1-S250.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August 2006; 44(2):333-33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 疗应该从急诊室开始
全球第一大死因: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
* 1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 传染病 癌症 外伤 肺病 艾滋病
17.8%
12.6%
9.1%
6.0%
5.1%
死亡率
28.7%
* 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感染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心脏病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 WHO Geneva
心功能(心指数)
肺活量
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流量
最大通气量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发生率高 不良反应严重 与用药的种类数量和年龄成正比 具有老年人特有的表现
跌倒、精神症状、大小便失禁、运动障碍等
常用心脑血管药物
• α、β阻滞剂 • ACEI/ARB • CCB • 利尿剂
降压药
• 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等
位
肾动脉狭窄引起终末期肾病 的增长率最高
17
5.4%
8.3%
12.3%
ESRD增长率(%)
(病 因) 注:数据来自USRDS对1991-1997年间446,457名ESRD患者的调查 ESRD:终末期肾病
Fatica RA. Am J Kidney Dis,2001
下肢动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18
我国脑卒中呈现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15
风心病
250
肺心病
500
心力衰竭
420
心肌梗死
200
脑卒中
7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8Βιβλιοθήκη 0患病人数《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06》
16
冠心病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报告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700万死于冠心病 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
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非血管事件 其他血管事件
脑血管事件
心脏事件
Am J Cardiol 2001;87(suppl):3D-13D
动脉硬化预防的三大基石
20
调脂
抗血 小板
降压
21 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
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 血小板是动脉粥样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分 血小板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的主要来源 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动脉粥样血栓形成事件
老年人用药特点
7
服药种 类多
服药时 间长
有的伴 认知功 能障碍
器官功 能减退
药物代 半衰期
长
药物间 相互作
用多
药物不 良反应
多
/通用格式
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
随增龄而减退的情况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岁)
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22
COX抑制剂
阿斯匹林
ADP受体抑制剂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23 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25%,其中
非致命性心肌梗死
1/3
非致命性脑卒中
1/4
所有血管事件
1/6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时机
24
抗血小板治疗越早越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经确诊立即开始
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合理用药及典型病例分析
2 讲座提纲
一.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特点 二.老年人用药特点 三.老年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的抗栓及
调脂治疗 四.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五.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 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 七.心血管药物相关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八.老年人长期服药注意事项
我国心脑血管死亡构成比超40%
5
死亡构成比(%)
45%
40%
35%
城市
30%
县城
25%
20%
15%
10%
5%
0%
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6 讲座提纲
一.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特点 二.老年人用药特点 三.老年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的抗栓及
调脂治疗 四.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五.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 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 七.心血管药物相关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八.老年人长期服药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