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

合集下载

介入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体会

介入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体会

门 内外括约 肌舒张 出现便 意感 , 使 灌肠 液容 易排 出体 外 。传
统保 留灌肠 之后多在 3 0 m i n一1 h内排便 , 保 留灌 肠后多 有肛 门 坠胀 、 里急后重感 。改用 吸痰 管插入 深度 >2 0 C I T I 时, 患者 多在 灌肠 1 h后排 便 , 肛 门少 有不适和 坠胀感 。保 留灌肠后药液保 留 时间长 , 促进 了药 液 的吸 收 , 提高 了疗效 。本 组 结果 显示 , 灌 肠
阿南 外 科 学 杂 志 2 0 1 3年 9月 第 1 9卷 第 5期 HE N A N J O U RN A L O F S U RG E R Y S e p . 2 0 1 3, V o 1 . 1 9 , N o . 5

4 5・
用保 留灌肠 治疗 。此 方法 简单 易行 , 使 药物 保 留在直 肠或 结肠 内, 达到收敛 、 愈合 的 目的 。传 统灌 肠 方法 使 用 的肛 管 相 对较 粗、 质地较硬 、 对肠黏膜 的刺激 性大 , 患者便 意感 明显 , 药 液保 留 时 间短 。而改进 的吸痰 管为 硅胶 材质 , 相 对较 细 、 质地 较软 、 光 滑、 对肠 黏膜 刺激性 小 , 使灌 肠药液 保 留时间延 长 , 减轻 患者 的 不适感 , 尤其适 用于 肠道 疾病 需保 留灌 肠治疗 的患者 。对 照组 中 2例患者灌肠 后诱 发痔 复发 , 改 用 吸痰管 灌肠 的患 者仅 有少
慢性溃疡或严重 的小腿 皮肤色 素沉着 。造影发 现髂静 脉狭 窄 , 程度 > 7 0 %, 狭窄两端压力 差 >1 . 5 m m H g 。球 囊扩 张后 , 远端

在 右骼总动脉 横跨 左髂 总静 脉水 平时 , 由于左髂 静 脉前 方

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初步体会(附26例报告)

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初步体会(附26例报告)
c mp e so y d o . eh d : a y i g r t s e t e y t e te t g r s l f2 a e f p s— r mb t o r s in s n rme M t o s An lsn er p ci l h ra i e u t o 6 c s s o o tt o oi o v n s h c
生 1 第 3 卷第 6 0 期 Ju a o C r oa u r u oa i a sN vm e 2 1 . o 3 . o6 o r l f a i s l &P l n r Ds s .oe br 0 1 V 1 0 N . n d vc a m y ee .
D :0 3 6 /.s .0 756 .0 10 .0 OI1 .9 9 jin 10 - 2 2 1 .6 07 s 0

47 6 血Biblioteka 外科专栏 ・ ( 论著 )
腔 内治疗 髂 静 脉压 迫 综 合 征 的初 步 体会 ( 2 例报告 ) 附 6
赵 军
[ 摘要 ] 目的 : 腔内治疗慢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的疗效 。方法 : 探讨 总结我院 2 6例血 栓后综合 征 伴髂静脉病变 ( 血栓后综合征组 ) 及原发髂 静脉病变 ( 非血栓组 ) 的腔内治疗 结果。结果 :6例均行球 囊 2 扩张术 , 5例支架置入。技术成 功 10 0 %。2 1例 ( 1 获得 随访 , 8 %) 随访 时间 4— 2个月 , 5 平均 l 7个月 。 其中支架 2年通 畅率 10 5 5 , 0 %(/ ) 单纯球囊扩张 1 : 6例 血栓 后综合征组 1 通畅率 6 % (/ ) 年 7 4 6 。非 血 栓组 1年通畅率 10 ( 0 1 ) 0 % 1/0 。症 状 体征 改善 率 : 栓后 综 合征 组 与非 血栓 组 分别 为 , 血 酸胀 5 % , 0

【疾病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英文名】iliacvenouscompression...

【疾病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英文名】iliacvenouscompression...

【疾病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英文名】iliac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缩写】【别名】Cockett综合征;髂静脉压迫综合症;髂静脉肢体压迫综合征【ICD号】I87.1【概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是髂静脉受压和(或)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1965年Cockett和Lea Thomas通过静脉造影和手术,对具有髂-股静脉血栓病史和严重血栓后遗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在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的部位,静脉腔内容易血栓形成,并且已形成的血栓难以再通,从而引起下肢和盆腔的静脉回流障碍,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因此有人将此综合征称为Cockett 综合征。

髂静脉压迫不仅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静脉高压,成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而且可继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下肢的潜在因素。

【流行病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确切发病率还不很清楚,Taheri等报道,在下肢静脉疾病患者中本症患病率为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近几年内1000例下肢静脉造影资料分析,发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患病率为1.3%,但这不包括症状轻微和已形成血栓后遗症的患者,估计实际发病率要高于此值。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多发生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1.解剖学因素 髂动脉与髂静脉的解剖关系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产生的基础。

双侧髂总静脉于第5腰椎体中下部平面的右侧,汇合成下腔静脉而沿脊柱上行。

右髂总静脉几乎成直线与下腔静脉连续,而左髂总静脉则自骨盆左侧横行向右,于腰骶椎之前与下腔静脉汇合时几乎成直角。

腹主动脉则自脊柱左旁下行,于第4腰椎体下缘平面分为左、右髂总动脉,故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的前方,然后向骨盆右下延伸。

有研究发现,在近3/4人体内,右髂总动脉于双侧髂总静脉汇合点水平跨越左髂总静脉;1/5的人在这一点轻度偏上的水平,少数人在这一点的下方。

张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不容忽视的

张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不容忽视的

张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不容忽视的作者:张杰[1]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1]左侧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vn— drome,IVcS)是右侧髂总动脉与第五腰椎共同压迫左侧髂总静脉而引起的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又称为Cockett综合征或Mav—Thumer综合征。

1957年,Mav和Thumer经组织学研究发现左髂病变静脉内膜和中层肉皮细胞被结缔组织所取代认为是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和盆腔压迫,动脉搏动传导引起的静脉壁之问摩擦刺激,内膜慢性增生和纤维化形成…。

1965年,Cockett等通过解剖学、静脉造影和手术探查的资料进行系统详细的描述,将该病命名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在此基础上容易继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进行性加重的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极大地危害人类类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器材的飞速发展,血管腔内治疗已经成为IVCS治疗的首选。

髂血管解剖特点左右髂总静脉于第5腰椎体中下部平面右侧汇合成下腔静脉,右侧髂总静脉几乎呈直线与下腔静脉连续,左侧髂总静脉自盆腔横行向右,经腰骶椎前侧,与下腔静脉几乎成直角汇合。

腹主动脉相当于4腰椎分出左右髂总动脉,右侧髂总动脉跨越左侧髂总静脉之前方,然后向骨盆右下延伸。

左侧髂总静脉在前方受右侧髂总动脉的骑跨,后方受腰骶部生理性前凸的推挤,造成前压后挤。

(手术中解剖)图片来自网络尸体解剖病因解剖学因素Cockett等报告左髂总静脉受压率为80%左髂总静脉处于受压位置还不能构成Cockett征发生的原因,只有使静脉受到挤压损伤和前后壁粘连纤维性索条形成,从而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后,才是Cockett征发生的关键。

髂静脉腔内粘连结构Jacgues等分型的检出率:中央刺型(Centralspurs)多呈三角形,尖端向下,贴壁相连,面积5mm左右。

骼静脉压迫综合症的个体治疗方法

骼静脉压迫综合症的个体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A组下肢穿戴抗血栓压力带(即医用弹力袜),早晨起床穿戴,晚间睡觉时脱去。

该组患者处于应急状态(如手术、外伤或分娩后等)、合并糖尿病或纤维蛋白原>4.0 g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每晚睡前一次口服,复方丹参片2片,3次/d口服等阶段性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B组采用髂静脉PTA+STENT 治疗,术前2 d开始应用华法林片(2.5 mg/d口服,连服5 d,停2 d);手术当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d、复方丹参片2片,3次/d,每1个周期监测凝血1次,华法林、阿司匹林肠溶片及复方丹参片疗程大于6个月;病人出院后监测凝血每2 w一次,根据监测凝血值调整华法林片用量。

C组采用髂静脉PTA+STENT 治疗,术后第7天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闭合性手术治疗〔4,5〕或B 组治疗3个月后仍有患肢浅静脉曲张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闭合性手术治疗。

华法林、阿司匹林肠溶片及复方丹参片用药方法及凝血监测同B组。

髂静脉PTA+STENT治疗均在PHILIPS FD20平板血管机X线导向下操作进行。

利多卡因局麻后顺行穿刺治疗侧股静脉,置入泰尔茂动脉鞘,手推造影剂行髂静脉造影(必要时可进行左前斜或右前斜45°-60°造影)。

观察髂总静脉受压情况、骶前静脉丛及腰升静脉显影情况;判断确定受压髂静脉显影主道。

以置入动脉鞘直径为参照,PHILIPS FD20平板血管机自带计算机测量髂总静脉受压处、髂外静脉起始处1 cm及受压髂总静脉未受压处直径,测量自髂总静脉起始处到髂外静脉起始处的长度;根据测量数据选择适宜规格的自膨式支架。

插入5F单弯导管过髂静脉受压处到下腔静脉,经动脉鞘侧阀造影确认导管导丝位于受压髂静脉主道内。

如受压髂总静脉部位直径>0.5 cm,先植入预选自膨式支架释放,根据支架自膨扩张情况决定是否行球囊扩张;如受压髂总静脉直径<0.5 cm,边行球囊间歇性扩张边行髂静脉造影,观察有无造影剂自髂静脉扩张处外漏,直到受压髂总静脉直径>0.5 cm,推出球囊,再植入支架,根据支架扩张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球囊扩张。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腔内介入治疗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腔内介入治疗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腔内介入治疗赵文军;王青;张锐利;章园;胡国华;邱振明;卢永明;唐慧琳;王慧【摘要】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以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及死亡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腔内介入治疗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6)004【总页数】3页(P403-405)【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介入;腔内治疗【作者】赵文军;王青;张锐利;章园;胡国华;邱振明;卢永明;唐慧琳;王慧【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普外科,临海,317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组织库,临海,317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普外科,临海,317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普外科,临海,317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普外科,临海,317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普外科,临海,317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普外科,临海,317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普外科,临海,317000;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普外科,临海,3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4髂静脉受压综合症(iliac compression syndrome,ICS),是指左髂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之前,受到前方的右髂动脉和后方的第5腰椎及腰骶关节压迫,导致的一系列症候群。

通常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肢体肿胀、小腿瘀血性营养不良、色素沉着、瘙痒、皮肤溃疡,甚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针对下肢浅静脉曲张及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疗效欠佳。

我们自2005年11月—2009年8月,共对78例患者行腔内介入治疗,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本组共78例,男37例,女41例;年龄l8~83岁,平均52.3岁。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直接 C T A 仍 采 用 常 规 浓 度 造 影 剂 ,第 1 期 能 清 晰 地 显 示 左 侧 髂 总 静 脉 受 压 、狭 窄及 开 放 的侧 支 静 脉 ,放 射 伪 影 较 重 区
域 可 以采 取 调 节 窗 宽 的方 式 去 除 , 达 到 诊 断 要 求 , 同时 第 2
[ 4 】 顾小平 , 张柏根 , 杨之晖 . 髂静脉压 迫综合征 . 心血管病学进展 ,
及 D S A相结合,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 I VC S的介 入 治 疗 提 供 更 多 客 观 的 术
的 “ 子 宫旁组织静脉 曲张症 ”l 4 】 ,可 能与本组病例数 较少有 关 。E l s h a r a w y等 认 为盆 腔 占位 性病变 ( 如异位器 官、肿
瘤 、血 肿 等 ) 的压 迫 也可 能造 成 左 下 肢 静 脉 回流 障 碍 出现 相 似的临床症状,可误诊为 I V C S 。 本组 病 例 均 行 C T A 与 DS A
s y n ro d me o c c u r r i n g i n s i b l i n g s . Br J S u r g , 1 9 7 3 , 6 0 ( 8 ) : 6 6 3 - 6 6 4 .
影 剂浓 度也随之降低 ,动脉显示效果大 大降低 。本组病例中
可 】 ,其优 点在 于不但 能通过扩 张管腔解 除腔 内异常 “ 嵴”
6 0 5 .
[ 6 ] 孙辉红 , 陈群林 , 林征 宇 , 等. 直接法多层螺旋 CT髂静脉成像 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2 0 1 1 , 2 7 ( 9 ) : 1 7 9 2 —
1 7 9 5 .
3 . 3 I VC S的介入 治疗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推 送 器 沿 导 丝 送 至 狭 窄 段 近 心 端 , 视 下 置 人 2 m × 0mm 透 0m 6
的 J Z系列 不 锈 钢 自膨式 “ ” 支 架 , 架 位 置 准 确 , 胀 满 R z形 支 膨
意 ; 后 D A复 查 , 对 比剂 由左 侧 髂 静 脉 经 支 架 顺 利 通 过 , 术 S 见 进 入 下 腔 静 脉 , 侧 髂 静 脉 管 腔 内未 见 充 盈 缺 损 , 腔 内 侧 支 左 盆
准确 , 膨胀 满 意 , 比剂 由左 侧 髂 静 脉 经 支 架 顺 利 通 过 , 入 对 进
[ 键词 ] 髂 静 脉 受 压 综 合 征 ; 入 治疗 ; 囊扩 张 ; 架植 入 关 介 球 支 [ 图 分 类号 ] R 4 . 中 536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编 号 ] 10 8 4 (0 0 2 3 3 0 文 0 8— 89 2 1 )6— 38— 2
髂 静 脉 受 压 综 合 征 的 影 像 诊 断 和 介 入 治 疗
梁 君 , 士彬 , 为 民 , 杨 周 孙 惠
( 苏 省 无 锡 市 惠 山 区人 民 医 院 , 苏 无 锡 2 4 8 ) 江 江 1 17
[ 要 ] 目的 探 讨 髂静 脉 受 压 综 合征 (C ) 摘 IS 介入 治 疗 的 , 效 果 。 方 法 对 2 临床 0例 IS患 者 行 球 囊扩 张 、 架 C 支
股 、 静 脉 增 宽 , 形 呈 直 桶 状 , 去正 常 的竹 节 状 形 态 。 胭 外 失
1 2 方 法 .
司 匹林 6个 月 , 期 复 查 。 定
2 结 果
所 有 患 者 成 功 置 入 静 脉 支架 , 后 D A复 查 见 支架 位 置 术 S 检查血常规 , 出血 时 间 、 血 时 间 , 小 板 凝 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May-Thurner综合征)是髂静脉受压和(或)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髂静脉压迫不仅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静脉高压,也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

同时是继发髂-股静脉血栓的重要潜在因素。

髂静脉受压在成人中的发生率约为20%,一般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才得以诊断。

如果在发生髂股静脉血栓之前能得到及时诊断,了解髂静脉狭窄程度,血流受阻情况,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并适时地纠正和治疗,可以大大减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1995年,Berger等首次报道采用介入疗法,即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方法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以后陆续有该方面的文献报道,介入治疗也逐渐成为近年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一种新的手段,其直接作用于病变段,既支持了静脉腔以避免被动脉和腰骶椎压迫,同时通过扩张管腔解除了腔内异常结构所引起的狭窄,并且创伤小、操作简便,因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与髂静脉切开成形术、右髂动脉移位术、静脉旁路转流术等手术相比,介入疗法对该综合征在缓解率、改善率及通畅率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后者更符合人体正常点的解剖和生理,因而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并发症较少。

对于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导管介入溶栓治疗,通常在发病后3周内疗效较好。

如在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发现IVCS,可于最后静脉造影时植入支架,可去除髂静脉刺状物,扩张静脉到正常大小,防止由于髂动脉压迫而回缩。

O'Sullivan等报道IVCS合并急性和慢性症状患者植入支架1年通畅率分别是93.1%和100%。

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操作较为简易,但针对该综合征的特殊性,操作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病变髂静脉腔内异常结构的主要组织构成是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因此其物理特性上缺少弹性和伸展性,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管腔扩张较困难,且扩张的管壁极易回缩,因此球囊扩张后的支架植入十分必要。

由于病变的髂静脉往往难以扩张至正常管径,过度的张力会导致管壁破裂,因此选择直径略大于球囊且张力相对较小的支架可使操作更安全,不必苛求将病变段扩张至正常管径;
2.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左髂总静脉的病变段可分隔成多个通道,因此造影导管、球囊导管和直接输送装置应保持在同一位置的导丝上操作,以保证支架放置与囊扩张为同一通道,同时也避免了反复输送导管、导丝对血管内膜的损伤。

左髂总静脉病变段与下腔静脉邻接,为更好地扩张病变段的近心端,可将支架近端1-2cm置入下腔静脉。

3.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肺栓塞的病例,文献鲜有报道,因此介入治疗前无需预置下腔静脉滤网,但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继发下肢急性静脉血栓而行手术取栓结合介入治疗时,我们主张预置下腔静脉滤网,这样可以避免介入治疗过程中残余新鲜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总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其在管腔通畅率及症状缓解率等方面较髂静脉切开成形术、右髂总动脉移位术、静脉旁路转流术等手术方法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结合近年文献,我们认为介入治疗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