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主旨归纳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 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 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那 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 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 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一)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泊秦淮》中“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两句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水 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嘲讽统治者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句子 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
C.第三句“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 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D.第四句说明了文帝郑重求贤,虚心垂询的原因,他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 只是为了“问鬼神”,令人扼腕叹息。但也侧面烘托出贾谊学富五车、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 表现出作者对他的仰慕之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六单元)
诗词总览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泊 秦 淮杜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803—852),字___牧__之___,号 __樊__川__居__士__。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__唐__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_“__小__李__杜__”__。 代表作品有_《__泊__秦__淮__》__《__阿__房__宫__赋__》__等。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滩,夜
晚在秦淮河岸停船,靠近一家酒馆。歌女不懂
什么叫亡国之恨,在秦淮河对岸,还唱着《玉
树后庭花》。
重点赏析
诗歌首句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滩,运用了 互文的修辞手法,“烟”和“月”既笼“寒水”有笼“沙”, 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迷蒙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清的 气氛。第二句叙事,交代“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是夜泊秦 淮所见,并照应诗题。“夜”点明了时间,“秦淮”指明了地 点,“近”酒家为下文商女吟唱《玉树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 之感。表面上说“商女”不知亡国之恨而唱亡国之音,看似是 在斥责“商女”,实际上是在斥责那些欣赏者——封建贵族、 官僚、豪绅。“隔江”二字,承“亡国恨”的故事儿俩,指当 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 依然沉湎声色。诗人借用这个典故,将矛头直指当朝的统治者, 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人教版语文七下课外古诗诵读《泊秦淮 贾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约客》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下课外古诗诵读《泊秦淮 贾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约客》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下课外古诗诵读《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教案一. 教材分析《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是人教版语文七下课外古诗诵读的内容。

这四首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泊秦淮》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美丽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贾生》通过讲述贾生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以漆公店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约客》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四首诗;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古代文学的热爱;领悟诗中的哲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四首诗;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领悟诗中的哲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古诗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诗文内容,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诗文,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心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为学生创造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笼:笼罩。

寒水:寒冷的河水。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商女:歌女。

江:指秦淮河。

译文: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面和水边的沙滩。

在夜里,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

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赏析:这首诗情景交融,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特征,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忧思。

本诗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中透着悲凉;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后两句以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不满。

另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很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1.诗中的两个“笼”字有何妙处?“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

2.如何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诗人在船上听到岸上的酒楼中,歌女在演唱“亡国之音”,心中激起了无限的忧愤。

从字面上看是在批评歌女,实际上是在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访:咨询,征求意见。

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无伦:无人能比。

可怜:可惜。

虚:徒然。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更是无人能比。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贾谊,可惜他不垂询治国安民的道理和方法,却问无关轻重的鬼神之事。

赏析:诗的前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

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PPT课件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PPT课件
3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 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 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 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 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4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 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 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 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明诗意
今译: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 水仍在高唱《后庭花》。
简析:这两句表面是批判歌女,实际上批判颓靡世风 和不知之将亡的统治者。
7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 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 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 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 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 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 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寓慨于讽,讽刺
效果颇好。
14
1.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 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4.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
21
新知讲解
简析:“放出”“拦”两个词用
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山
政入万山围子里, 山相连的特点。 揭示人生哲理:不要被眼前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教部编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杜牧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参考译⽂】迷离⽉⾊和轻烟笼罩寒⽔和⽩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仍在⾼唱着⽟树后庭花。

【阅读赏析】1.体会“烟笼寒⽔⽉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2.如何理解“隔江”⼆字?3.作者对商⼥唱《后庭花》⼀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4.全诗表现了诗⼈怎样的感情?(⼆)贾⽣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贾⽣才调更⽆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问⿁神。

【参考译⽂】汉⽂帝求贤若渴,竟然在宣室接见了曾经被放逐的⾂⼦贾谊,贾谊的才华确实还是是那样⽆与伦⽐。

可叹的是,空有了⽂帝挪前席位与⾂⼦近如此投机的交谈,因为他们探讨的不是天下民⽣⼤事,⽽是那些虚妄的⿁神之事。

【阅读赏析】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怎样的情感?2.这⾸诗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3.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4.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莫⾔下岭便⽆难,赚得⾏⼈错喜欢。

政⼊万⼭围⼦⾥,⼀⼭放出⼀⼭拦。

【参考译⽂】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的⼈⽩⽩地欢喜⼀场。

当你进⼊到崇⼭峻岭的圈⼦⾥以后,你刚攀过⼀座⼭,另⼀座⼭⽴刻将你阻拦。

【阅读赏析】1.末句的“放过”和“拦”⽤了什么修辞⼿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四)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落灯花。

【参考译⽂】黄梅时节,在⼀个梅⾬绵绵的夜晚,乡村的青草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这时已经是半夜了,诗⼈的朋友却没有如约来下棋,他⽆聊地敲着棋⼦。

灯灰震落在棋盘上,⼼中有些失落。

【阅读赏析】1.诗中开头两句运⽤了的修辞⼿法,描写了 (季节)江南特有的景⾊。

2.请你⾃选⾓度,对“闲敲棋⼦落灯花”⼀句进⾏赏析。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一、学习《泊秦淮》杜牧1、作者作品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

以济世之才自负。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

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诗歌欣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写景——夜景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诗歌欣赏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

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

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

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诗人在此用了曲笔。

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

“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

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

4、本诗主题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二、学习《贾生》李商隐1、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

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借古讽今(或曲笔)。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
致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吸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 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 忧虑。
贾生,即贾谊(前200— 前168),洛阳(今属河南) 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贾生
李商隐
作者简介
指百姓。
诗意:可惜深夜汉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他,不是关心百姓 而是关心鬼神之事。
赏析:第三句承接上文,写汉文帝与贾谊谈话时看似虔诚的表现。 末句交代了汉文帝“访”的内容,不是治国安民之道,而是鬼神之事。 至此,揭露了汉文帝不关心国计民生,自顾求仙访道的嘴脸。
主旨归纳
这首诗托古讽今,借贾谊的遭遇,揭示 了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 现实,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2.这首诗以山行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 态度。试结合诗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 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是无法避免的,要 做好充分的估计和克服困难的准备,不要 为一时的成功所迷惑、欺骗。
约客
赵师秀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 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 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著有 《清苑斋集》。
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意:时过午夜,已约好的客人却还没有来,(我)无聊地拿着 棋子敲击桌面,震落了灯花。
赏析: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件。诗人耐心又焦急地等待着友人, 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震落了灯花。“敲棋”这一细节,生动而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怅惘失意的情态,体现了他孤独中的苦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 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 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 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 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 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 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 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知作者
大青草/池塘/处处蛙。 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 上,传来阵阵蛙鸣。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
我只好消磨时间似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
落了灯花。
新知讲解
简析:环境描写。首句点
明季节和天气情况。第
明诗意
今译: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 水仍在高唱《后庭花》。
简析:这两句表面是批判歌女,实际上批判颓靡世风 和不知之将亡的统治者。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 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 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 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 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 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 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新知讲解
读诗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新知讲解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属江西)人,宋代诗人。 其诗风自然活泼、幽默诙谐, 人称“诚斋体”。代表作品 有《小荷》《过松源晨炊漆 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等。
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
新知讲解
简析:“放出”“拦”两个词用
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山
政入万山围子里, 山相连的特点。 揭示人生哲理:不要被眼前
一山放出一山拦。 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
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
,履险为夷。
全诗主旨: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
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 路的感受,说明了一个具有 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 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 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 所陶醉。
知主旨
新知讲解
读诗句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新知讲解
赵师秀(1170-1219), 浙江永嘉人,字紫芝,号灵 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 南宋诗人。赵师秀与徐照、 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 灵”,人称“鬼才”,开创 了“江湖派”一代诗风。编 有《赵师秀集》《天乐堂集》 等诗集。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
新知讲解
读诗句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新知讲解
知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唐代文学家,京兆 万年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 杜”。代表作品有《泊秦淮》 《阿房宫赋》等。
1.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 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的句子是: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既表达对皇帝的讽刺,又揭示了自己怀才不遇 的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 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 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 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 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 实则昏聩无能。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新知讲解
读诗句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新知讲解
知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 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 河内沁阳。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 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 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 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作 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烟笼/寒水/月笼沙,
明诗意
夜泊/秦淮/近酒家。
今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 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简析:首句使用互文手法,勾勒出一幅朦胧的水色月夜图。
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鬼神”。先扬后抑手法,讽刺辛辣。
主旨探究: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
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 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 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 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 民生的昏庸特性。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1.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 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4.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 二句写池塘蛙声,以闹
青草池塘处处蛙。 写静。
新知讲解
简析:第三句点明诗题,
叙写友人失约,自己内心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期盼、焦虑、失望与遗憾
,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
百无聊赖、烦躁不安的复
杂心情。
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 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百 无聊赖,焦躁失落的复杂情感。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 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大意: 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 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 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会将你阻 挡。
新知讲解
简析:“莫言”既是自诫也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是诫人,“赚得”一词,带 有自嘲和调侃的喜剧色彩, 幽默风趣。
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山的
主观想象骗了,诗人点出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 子是: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2.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约客》 1.诗中让人感受的雨夜诗意般的情致或介绍季节 和环境的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2.诗人一直伴着孤灯,焦急地等待所约的客人, 营造出孤灯、夜雨、独坐的清寂氛围的诗句: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这首诗中细微的动作、形神兼神,达到与唐代 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 字相同效果的诗句: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明诗意
今译: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 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简析:由“求”而“访”而赞,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
的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被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 贤颂。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明诗意
今译: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 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问无关轻重的鬼神之事。 简析:虚心垂询,乃至“夜半虚前席”,竟是为了“问
知作者
新知讲解
知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 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 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 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 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 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 了这首诗。
新知讲解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