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成语应用利弊
谐音成语应用利弊

谐音成语应用利弊谐音成语是一种汉语表达方式,在口语交流和写作中常常被使用。
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谐音来达到一种生动、幽默、引人发笑的效果,并且往往可以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这种表达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
优点:1. 生动幽默:谐音成语能够通过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一个意思,使人们在交流中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当人们在听到一个谐音词语时,会自然而然地聚焦于其更生动、更幽默的含义上,形成对这个词汇或成语的记忆。
例如:“鸠占鹊巢”,因为谐音“勾眼瞪懒”,被人们称作“勾眼瞪懒”。
2. 便于记忆:谐音成语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易于记忆,因为语法和结构相对固定,而韵律上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使得人们更容易通过记忆谐音成语来记住课文和文章中的重点。
例如:“一见钟情”,因为其韵律优美,常常让人们在相似的情境中使用,实现了较好的应用。
弊端:1. 不严谨:谐音成语常常不够严谨,可能会引起误解。
因为谐音成语依赖于一些单词的形状和音调来留下印象,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
例如:“瓜瓞绵绵”,由于谐音听起来很好,人们可能会误解为是某种祝福或描述,而实际上是比喻小事很多。
2. 固定程度过高:相对于其他汉语表达方式,谐音成语有相对固定的构成和用法。
这使得人们可能难以快速、灵活、准确地采用谐音成语来描述不同情境下的事物或情感。
有时它甚至会显得过于简陋。
例如:“人浮于事”,谐音为“人夫有事”可能会被批判为过于简陋,无法真实反映工作中难以管理的问题。
总的来说,谐音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些便利和幽默感,强化人们对语言的记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需要考虑。
为了有效地应用谐音成语,我们需要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估,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谐音特点的研究报告

谐音特点的研究报告
谐音,即同音异义词,是指音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语。
谐音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既可以给语言带来趣味性和幽默感,也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困惑。
本研究报告将探讨谐音的特点。
首先,谐音具有相同的音形。
谐音词语的发音相同或者相似,这使得听者在接触到谐音时很容易将它们混淆。
例如,“重阳”
与“晾洋”、“红绳”与“独绳”,这些词语的发音相同,只有在上
下文中才能理解其具体意义。
其次,谐音词语意义不同。
谐音词语具有不同的意义,这是导致语言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
例如,“杯”与“悲”、“花”与“话”,这些词语发音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容易导致听者的误解和困惑。
再次,谐音具有幽默的效果。
正是因为谐音的特点,它常常被用于制造幽默。
人们常常在谐音上下功夫,进行讽刺、搞笑或者创造双关语。
例如,“今天我真倒霉,本来想养个小狗,结
果买来个玩具狗,它一点也不贼,连偷带吃都不会!”这句话
利用了“盗”和“道”谐音的双关语,表达了对玩具狗不贼的幽默
评价。
最后,谐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困惑。
由于谐音词语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因此在交流中容易造成误解和歧义。
例如,某人说“我站在椅子上”,听者可能会产生困惑,是“上”指椅子还是
指人?在这种情况下,语境的明确和上下文的辅助解释非常重
要。
综上所述,谐音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具有相同的音形、不同的意义、幽默的效果和理解上的困惑等特点。
研究谐音的特点对于理解语言交流和幽默创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谐音的理解和运用也需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考量,避免造成误解和困惑。
谐音修辞手法在网络词语中的运用

谐音修辞手法在网络词语中的运用谐音的修辞手法在网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为它容易表达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这里,笔者要从几个角度来分析网络词语,以此来谈谈网络词语中的谐音手法。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蛋疼,最初其实是“傻×”的谐音,后来在网上被人们渐渐地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比如形容那些办事犹豫、左右为难或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的人,后来又引申为对发表新鲜观点或看法的人所采取的无视态度。
虽然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本意,但是它却生动地反映出现代人面对困难时所采取的鸵鸟心态——把头埋起来逃避现实。
下面我们再看看另外两种较为常见的谐音词。
1、谐音成语3、谐音式成语,就是指利用汉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而产生的谐音来进行词语搭配,由于谐音使得成语具有了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加了表现力。
比如通过对成语水涨船高的拆解可以得出谐音词:没带船,就像它没高。
现在在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秒杀”也是一个经典的谐音成语,秒者,时间短促,杀者,灭尽也。
对于网络上的成语或歇后语等都可以用“谐音法”来搭配。
1、明星男生女相。
在选秀节目中频频亮相的王啸坤便是“男生女相”的谐音。
2、暗黑系比如:神马、浮云等等,听着名字怪吓人的,但都是暗黑系。
一般暗黑系是用在口语中的,由于网友喜欢用缩略语,所以暗黑系也用于写文章中。
“高端大气上档次”由高富帅(高富帅是贬义词)变成了自黑的一种方式,很幽默、也很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网络用语中,用“变态”来形容不正常的东西,比如一个人说话很娘炮、很腻歪,你可以用谐音词“二奶”来表示,也可以直接说这个人“有二奶”。
“奇葩”原是网络上对“奇葩说”的称呼,是一个褒义词。
变成了贬义词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那些自以为很潮,却品味低俗的人。
由此可见,谐音不仅是一种文字游戏,而且还能巧妙地表现出某种心理状态,一种强烈的美感。
比如“酱紫”是表示原谅的意思,如果是女孩子跟你说“酱紫”就是原谅你了,如果是男孩子,就会让你很不爽。
语言中的谐音现象

? 因“柳”与“留”谐音,送别诗中常用于表达依依不舍情 怀。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 苦,应为别离多。”
? 南朝诗歌中《西洲曲》用“莲”这个意象来表达少女的相 思之情,“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 彻底红”。因为“莲子”谐音“怜子”现代话就是爱你的 意思。
谐音的成因 谐音的特点 谐音的语用价值 谐音的文化思考
谐音的成因
谐音: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音同或音近的语言特 点we来lco转m达e to语u义se,the即se由P一ow个erP词oi语nt t联em想pl到ate另s, 一Ne个w 词语, 从Co而nte造nt成de一sig种n,特10殊ye效ar果s e的xp语erie言nc现e 象。
A、谐音应处加上引号提醒观众; (某商场周年纪念日--恩将“酬”报)
B、不要只停留在单方面的语音相谐,要做 到形、音、义全面相谐 (德国汽车“Benz”--本茨、奔死、奔驰)
二、时代性
社会的变更必然导致语言的更新 ,表现在谐音上就是旧 谐音现象的消亡,新谐音现象的产生,以及原有义的改 变. (解放战争年代,国民党被讽刺为“刮民党”; 如今称网络中高手为“大虾”就是取“大侠”的谐音)
三、地域性
中国有七大方言区,各自在长期生活中慢慢形成了具有 自己地区明显特征的人文历史文化风俗。
北京方言“苹”与“平”同音,所以苹果寓意“平平安 安” 而在上海,苹果是看望病人的忌讳。上海话中 “苹果” 与“病故”同音。
一个山西乡下口音很重的人到南方当区长,不会普通话, 到乡开村干部会,区长: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 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 区长:首先,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首先,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谐音广告词的利与弊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谐音广告词的利与弊姓名:张潇文系别: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 071211158指导教师:刘骥鹏2011年04月10日目录摘要 .................................................................................................................................................................... I I ABSTRACT . (III)引言 (1)1谐音的来源 (1)2广告和谐音广告词的现状 (1)2.1广告 (1)2.2谐音广告词的现状 (1)3谐音广告词的特点 (2)4谐音广告词的利处及影响 (2)4.1谐音广告词的利处 (2)4.2谐音广告词的有益影响 (3)5谐音广告词的弊处及影响 (3)5.1谐音广告词的弊处 (3)5.2谐音广告词弊处的影响 (4)6 结语 (5)参考文献 (6)致谢 (7)谐音广告词的利与弊摘要社会发展急剧,人的思想越活跃,语言的发展也随之加速。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竞争显得异常激励。
在信息时代,要想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其自身的质量等因素外,好的宣传也是极其重要的。
说汉语的人创造了许多避免同音干扰的方法,也创造了许多利用同音的方法。
广告宣传利用谐音造词有些具有积极开发因素,有些却有很大负面影响。
这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和细心研究的。
关键词:语言;商品竞争;广告;研究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AD copy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people’s thought is becoming vividly, as well as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speed of language. As we all known, with the growing speed of market economy the competition of merchandise is out of our expectation. Besides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products, propagation is very crucial so that you can survive from this information time. Chinese speaker have created so many ways to avoid the block of homophone, as well as some ways that benefit from the homophone. Using homophonic copy to propagate advertisement will bring some positive effects also with some side-effects. All those mentioned above needs to think and study carefully.Keywords: Language, Merchandise, Advertisement, Research谐音广告词的利与弊引言当今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广告扑面而来作为广告的核心——广告词,为使广告更具吸引力,在其制作过程中,人们大多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的运用上,使之达到夺人耳目的效果。
2017年谐音式“新成语”的内外剖析-精选文档

2017年谐音式“新成语”的内外剖析随着“00后”的粉墨登场,汉语词汇中的独特类聚――成语也开始追求潮流了。
在有关媒体发布的“2017年度互联网热词榜”中,就包括“音帝制怡”“吴京打采”“谦锤百炼”“刘言菲语”“豹跳如雷”“面币思过”“火冒三藏”“自抱自泣”等。
可见这些谐音式“新成语”的使用度和辨识度极高。
一、谐音式“新成语”的前世今生“音帝制怡”的母体是“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1];变身后则是指“音乐帝王”汪峰征服章子怡。
“千锤百炼”原本比喻经过多次艰苦的锻炼和考验,而“谦锤百炼”则用来比喻薛之谦及其粉丝在各种实锤下受尽磨炼;“刘言菲语”也从原来贬义的“流言蜚语”变成泛指一种没有标点符号、自我感动的心灵鸡汤;再比如“自暴自弃”这个成语是指自己甘心落后,不求进取,改为“自抱自泣”后增添了心酸的味道:没有对象可以抱,只能抱住自己哭泣……这些“新成语”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相沿习用的成语。
成语指的是一种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意义的固定词组,而“音帝制怡”等虽然结构固定、意义完整,但实质上是通过替换固定成语中某一两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新造出的言简意赅、表意清晰的临时词语。
(一)谐音式“新成语”借体之选择成语的意义多是集中精练,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
其中有一部分成语的意义与它组成成分字面意义的逻辑组合是一致的,即可以通过字面了解意义。
如:“无精打采”“因地制宜”“面壁思过”“令人作呕”等。
另一部分成语的意义是在其组成成分意义的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来的,它的含义很难从字面上得到准确深刻地理解。
如:“赴汤蹈火”“犬马之劳”等。
新词语只有被广泛理解后才能受到社会认可,而第一类成语义是构成成分义的直接相加,便于人们把握理解,因此便成了“新成语”借体的不二之选。
(二)谐音式“新成语”借体之理由“吴京打采”“豹跳如雷”“谦锤百炼”“面币思过”等都来源于电视剧、流行语或明星八卦等热点,要想博得观众眼球,提高浏览量,那么标题、重要见解、纲目等就不能用语过多,要用概括的文字?读者眼前一亮,而选用恰当的成语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广告中谐音成语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作文

关于广告中谐音成语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作文《关于广告中谐音成语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调查的缘起有一天啊,我走在街上,那真是热闹非凡。
我东瞅瞅西看看,眼睛都快忙不过来了。
走着走着,就看到好多广告牌。
突然,一个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咳不容缓”。
我当时就愣了一下,这啥意思啊?仔细一琢磨,哦,原来是卖止咳药的,这“咳不容缓”是把“刻不容缓”给改了。
这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广告里用谐音成语的情况到底有多少呢?于是,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做个关于广告中谐音成语使用情况的调查。
我先是把我能看到的这条街上的广告牌、店招牌啥的都研究了一遍。
发现这样改成语的还真不少呢。
有个服装店写着“衣衣不舍”,卖鞋的写“步步为赢”。
我心里想啊,这些商家可真会想办法,把成语改得这么花里胡哨的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我还和旁边的一位大爷聊了起来,我问他对这些谐音成语广告怎么看。
大爷皱着眉头说:“这改得乱七八糟的,咱老祖宗的东西可不能这样乱改啊。
”这大爷的话也让我陷入了思考,这些谐音成语在广告中的使用到底是好是坏呢?篇二:深入调查然后我就开始扩大我的调查范围了。
我不仅仅只看街边的小店招牌了,我还开始关注电视广告、网络广告啥的。
我发现那电视广告里用谐音成语的也很常见。
有一种学习机的广告说“智在必得”,这又是将“志在必得”改了。
我呢,还找了我身边的同学、朋友,问他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谐音成语广告。
我有个同学和我说:“这些广告啊,有时候看了就记得住,感觉还挺好玩的。
但是有时候又觉得有点怪,好像把我们学的东西给弄混了。
”这时候我就明白,大家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我还跑到学校旁边的文具店去看。
那里有个本子的广告写着“本未倒置”,我心里想,这商家还真会玩文字游戏。
我专门拿了个小本子,把我看到的这些谐音成语广告都记了下来,这一页页的记录看着还挺壮观的呢。
这期间我还发生了个小插曲。
有个小广告把“随心所欲”写成“随心所浴”来推广一种沐浴产品。
谐音的看法和观点

谐音的看法和观点
关于谐音的看法和观点,我认为谐音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它不仅具有幽默和娱乐性,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某些词语和概念。
首先,从积极的角度看,谐音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谐音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沟通带来欢乐和轻松的气氛。
例如,一些网络流行语就是通过谐音创造的,它们既有趣又富有创意,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谐音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语言差异可能导致沟通困难。
而谐音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对方的意思,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例如,一些外来词汇进入汉语后,往往通过谐音现象来理解和接受,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然而,谐音也引起了一些问题。
首先,谐音可能会误导人们对词语的理解。
在某些情况下,谐音可能会改变词语的原意,导致沟通的误解。
其次,过度使用谐音可能会破坏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如果人们过于依赖谐音来表达意思,可能会忽视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性,从而影响语言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认为在使用谐音时应该谨慎和适度。
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谐音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或滥用
谐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和语用能力,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谐音现象。
总之,谐音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谐音,并注意不要过度使用或滥用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谐音现象,促进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师范大学论文分类号:2013届学士学位论文浅析广告语言中谐音成语应用的利与弊系别、专业文学院09级对外汉语(师范)研究方向语言学学生姓名徐常春学号 20090104041指导教师姓名刘艳丽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3年5月6日浅析广告语言中谐音成语应用的利与弊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谐音成语在广告语言的应用中所产生利处和弊处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
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谐音修辞的发展以及成语的特点,在掌握了大量谐音成语在广告语言中应用的实例后,本文分析了谐音成语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在广告语言中得以应用的合理性,也分析了其应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化解负面影响的方法,希望借此推动语言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广告语言諧音成语利弊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Homophonic I diom’s Applications InAdvertising LanguageAbstract :Recently,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omophonic idiom’s application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isn’t stop in acade mic world . Everything has its good and bad sides. Firstly,this thesis is to 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homophonic rhetorical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diom separately,after a great amounts of examples have been mastered,the thesis is to analyse the necessity of homophonic idiom’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the rationality that they can be applied in advertising language,and it is to analyse the negative effects they may bring about and the ways to resolve the effects ,I hope it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nguage.Key words:advertising language;homophonic idiom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目录引言 (1)正文一、谐音探源及成语的特殊价值 (1)(一)谐音的概念 (1)(二)谐音修辞在中国文化中的应用 (1)(三)成语及成语的特殊价值 (2)二、谐音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 (3)(一)谐音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应用 (3)(二)谐音成语在店名中的应用 (3)(三)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广告语言中的应用 (3)三、广告语言中谐音成语运用的利处 (4)(一)成语发展方面 (4)(二)商品经济发展方面 (4)(三)社会文化生活方面 (5)四、广告语言中谐音成语的弊端 (5)(一)成语发展方面 (5)(二)社会文化生活方面 (6)五、如何正确对待谐音成语的使用 (6)(一)法律法规对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规定 (6)(二)对待谐音成语使用的各种观点 (6)(三)如何对谐音成语的使用进行扬长避短 (7)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引言新世纪以来,广告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广告语言中的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是新时期商业广告宣传用语的一大特点,尤其是谐音成语,受到越来越多商家的青睐。
广告谐音成语,就是运用单个谐音成语作一则广告。
譬如:服装行业经常把带有‘一”或‘衣’的成语应用到自己的店名或广告上,如“衣(一)诺千金”“衣(一)如既往”,从而借助成语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当代社会语言学家Romaine指出:“语言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语言。
”广告语言中的谐音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出现并在社会中普遍使用着,所以我们研究的着眼点必须回归社会,回归语言应用的本身,才能对其产生的利处和弊端作出公平客观的分析。
一、谐音探源及成语的特殊价值(一)谐音的概念谐音,是指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于字、词音同或音近的语音特点来表达意思,从而造成一种特殊效果的修辞手段。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很多语言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汉语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汉语的谐音,就是借助于联想,利用汉字的语音特点由甲事物联想到乙事物,同时关注到甲乙二物,从此使其“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
(二)谐音修辞在中国文化中的应用1、谐音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应用(1)在我们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人们就已经发现很多谐音双关的诗句,谐音双关在诗歌创作中产生非常奇妙的效果,《诗经·周南·芣苢》篇中的“采采芣苢”,“芣苢”二字即谐“胚胎”,借托采摘芣苢以祈求怀孕生子。
(2)在李商隐著名的《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更是将谐音修辞运用的恰到好处。
其中,‘丝’谐音‘思’,表达一种思念的哀伤,取得了耐人寻味的效果。
2、谐音在我国传统民俗中的应用(1)在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张贴一张倒着的‘福’字,意味着福到(倒)了,祝愿新的一年好事连连,福气盈门。
(2)在我国一些地区还有过年贴年画的习俗,把画有五只蝙蝠的年画贴在门上,就形成了五蝠(福)临门的好兆头。
(3)民间婚庆还有在洞房中放枣子、花生、桂圆、莲子的习俗,意寓‘枣(早)生桂(贵)子。
(4)中国民间也有因为数字谐音而避讳“4”、追求“8”的民族心理。
“4”谐音“死”,象征着厄运或凶兆,“8”谐音“发”,象征着好运或吉兆。
3、谐音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就是就是取其谐音寓意“北京欢迎你”,彰显着中国人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之道。
总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谐音手法被广泛运用,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修辞手法——谐音体。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是一朵绽放的花蕾。
汉语中大量的同音字词和近音字词,为谐音的产生提供了语音基础。
大量的多音字是汉语语言的一大特色,为谐音体的发展提供了血和肉,从而构建起了极具特色的谐音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谐音修辞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让言语交流和文学创作多姿多彩,富有情趣,为我们的社会奏起了一曲和谐之歌。
(三)成语及成语的特殊价值1、什么是成语成语(Idioms),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
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其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
2、成语的特殊性及其价值成语在汉民族语言文化中是有其特殊性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
成语在语言形式上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具有短小精悍、简洁精辟、朗朗上口的特点。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商家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便越来越关注成语作为媒介在商品宣传中的地位。
成语本来就是被人们所熟知的,在日积月累中沉淀下来的语言形式,而谐音双关作为增强语言趣味性的修辞方式让我们的社会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因此,在广告宣传中,寻找成语和谐音的完美契合就成为了广告语言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创意。
二、谐音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一)谐音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应用(1)遥遥领鲜(先)——某牛奶广告语“鲜”作为牛奶的只要品质,商家将其点缀在自己的广告语当中,不仅说出了自己生产牛奶的品质新鲜,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消费者自己产品的销量业绩可喜。
(2)快治(脍炙)人口——某药品广告语。
人们在患病之后总希望自己的病快点好,商家的这种奇思妙想不仅说出了药品的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与成语‘脍炙人口’谐音体现的深层含义表达了一种在消费者当中的良好口碑。
(3)华力牌点蚊香,默默无蚊(闻)的奉献——华力牌电蚊香广告语在炎热的夏天,蚊子是人们最厌烦的东西。
用了华力牌电蚊香之后,人们就能拜托蚊子的烦扰,这则广告也同时表明了华力牌电蚊香默默无闻、一心奉献的企业文化,更加值得赞许。
(4)剪(见)多识广,报(包)罗万象——《中国剪报》广告语“见多识广”和“包罗万象”都含有褒义色彩,说明阅历丰富、内容丰富,在此《中国剪报》拥有这两大优点,而且将“剪报”两字附着在广告语中,就像量身定做的一般,显得更为精妙。
(二)谐音成语在店名中的应用(1)百衣(依)百顺——淮北市岱河矿某衣服店店名每个人都期望别人对自己“百依百顺”,店家抓住了大部分人的这种心理,取得了更好的宣传效果,把百依百顺的衣服买回家,顾客一定是特别满意的。
(2)浴(与)众不同休闲洗浴中心——淮北市惠黎路某洗浴中心店名每个商家都期望自己在市场上有自己的特色,做到别人所没有。
这家洗浴中心的名称可谓夺人眼球,在名字上做到与众不同,想必在设施和服务上也会与众不同。
相信很多顾客看到名字之后就有了想去体验一次、一探究竟的冲动。
(三)谐音成语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广告语言中的应用(1)凤(风)言凤(风)语——凤凰网(微博)在新浪微博的板块名称在搜集传统商业广告的同时,我也留心了其他新媒体广告中谐音成语应用的实例。
在凤凰卫视的官方微博上有一个评论性板块叫“凤言凤语”,上面经常发布一些时事新闻和人生妙语。
凤凰作为自己的品牌名,这个板块的设置也是凤凰卫视言论传播新闻和表达自己的一个窗口。
所以,“凤言凤语”的应运而生也算妙不可言。
但是,“风言风语”本是一个贬义词,势必会对凤凰卫视的品牌形象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会(绘)声会(绘)色——南都网著名栏目名称2013年3月,“两会”正在北京召开。
南都网两会特别栏目《会声会色》也正式开播,每期栏目都会邀请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参与讨论两会的热点问题。
这个栏目的名字也算是匠心独运,本来就是一档说两会的栏目,一个会声加上一个会色,让观众在《会声会色》中体会到全方位的两会内容,绘声绘色地说两会更吸引人们的兴趣,显得很亲切。
(3)好摄(色)之徒——某地方门户网站和某地方论坛摄影板块名称在我对摄影行业极其相关领域的调查中,“好摄之徒”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在一些摄影类网站和一些地方门户网站的摄影板块特别喜欢用“好摄之徒”作为自己的网站名或板块名,还有一款以摄影为相同爱好的社交软件叫“好摄之徒”,“好摄之徒”谐音“好色之徒”,好色之徒是一个贬义词,指贪恋女色、不务正业的人,好色之徒的社会影响较坏,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