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听诊模拟训练及详解

合集下载

心肺听诊实训报告

心肺听诊实训报告

心肺听诊实训报告
心肺听诊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患者的心肺疾病。

在医学教育中,心肺听诊是必修课程之一,因为它对于医生的临床实践非常重要。

在本次实训中,我学习了心肺听诊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且通过实践掌握了这些技能。

我了解了心肺听诊的基本原理。

心肺听诊是通过听诊器听取心脏和肺部的声音,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疾病。

听诊器分为两种类型:膜式听诊器和骨导听诊器。

膜式听诊器是一种常见的听诊器,它可以放大心脏和肺部的声音,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听到这些声音。

骨导听诊器则是一种特殊的听诊器,它可以通过骨传导的方式传递声音,使医生能够听到更深层次的声音。

我学习了心肺听诊的基本技能。

在听诊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听到更清晰的声音;
我通过实践掌握了心肺听诊的技能。

在实践中,我发现正确的听诊技巧非常重要。

如果听诊器放置不正确,或者听诊的顺序不正确,就会影响到听诊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践中,我需要不断地调整听诊器的位置,以便听到更准确的声音。

同时,我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听诊器的位置。

心肺听诊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患者
的心肺疾病。

在本次实训中,我学习了心肺听诊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并且通过实践掌握了这些技能。

我相信,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肺部听诊——精选推荐

肺部听诊——精选推荐

实训六胸部、肺及胸膜检查(三)肺部听诊[目的要求]掌握肺部听诊的部位、顺序、内容和方法。

正确分辩三种呼吸音及其在正常肺部的分布。

识别异常呼吸音、啰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实习方法]多媒体心肺模拟人听诊正常肺部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示教与听诊,[实习内容]听诊一听诊注意事项1、听诊之顺序同叩诊,原则由上而下,先前而后,左右对比。

2、环境安静。

听诊前要检查听诊器有无故障(阻塞、松动、破裂),注意耳端弯度要与外耳道相适应。

胸件要与被检查的模拟人皮肤紧密接触,两者之间不应有遮盖物,皮管要避免与其它物品摩擦。

3、多媒体模拟人各种听诊音响度的调整应适宜。

二正常呼吸音首先应熟悉三种正常呼吸音的性质及其分布区域。

(一)肺泡呼吸音1、声音特点呈叹息样或柔和吹风样“fu-fu”声,吸气时声强、调高、时相长。

2、机制空气进出细支气管和肺泡时由于肺泡长力、弹性变化和气流振动产生。

3、差异正常人肺泡呼吸音强弱与性别、年龄、肺组织弹性、胸壁厚薄及呼吸深浅有关。

男性较女性强,儿童较老年人强,矮胖者较瘦长体型者为弱。

依听诊部位而论,以乳房下部与肩胛下部最强,腋窝下部次之,肺尖与近肺下缘区域较弱。

(二)支气管呼吸音1、声音特点将舌抬高接近上腭经口呼气时所发生“ha”的声音,声强调高,吸(气时相)短呼(气时相)长,呼(气音)强吸(气音)弱,吸呼之间有短暂间隙。

2、机制吸、呼时空气在声门、气管或支气管形成湍流而产生的音响,因吸气时声门宽进气较快,而呼气为被动运动,声门较窄,出气较慢之故。

3、分布部位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柃及第1、2胸柃附近。

(三)支气管肺泡呼吸音1、声音特点兼有肺泡呼吸音和支气管呼吸音特点。

吸气音与正常肺咆呼吸音相似,但较响较高;呼气音则与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较弱稍低,吸呼时相相同,吸呼之间间隙短暂。

2、分布部位正常人于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柃水平及肺尖前后部。

三、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一)异常肺泡呼吸音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见于: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肋骨切除胸膜肥厚等;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膈瘫痪、膈膨出等;气道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压迫性肺不张,常见于胸腔积液、气胸,腹部疾病,如大量腹水、腹部巨大肿瘤等。

肺脏听诊实训报告万能

肺脏听诊实训报告万能

一、实训背景肺脏听诊是临床医师必备的技能之一,通过对肺部呼吸音、啰音等声音的听诊,可以初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病变。

为了提高我的临床技能,我在本次实训中进行了肺脏听诊的专项训练。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报告。

二、实训目的1. 掌握肺脏听诊的基本方法。

2. 了解肺部正常呼吸音的特点。

3. 识别肺部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

4.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肺部正常呼吸音的听诊在实训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肺部正常呼吸音的听诊方法。

具体如下:(1)听诊体位: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师立于患者一侧。

(2)听诊部位: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

(3)听诊方法:用手掌或手指轻放在听诊部位,注意避开心脏和肝脏。

(4)听诊顺序:从前胸部开始,沿肋间由上至下,由内向外或相反,点对点两侧对比。

(5)听诊时间:至少一个呼吸周期。

2. 肺部异常呼吸音的听诊在掌握了肺部正常呼吸音的听诊方法后,我开始学习肺部异常呼吸音的听诊。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异常呼吸音:(1)干啰音:高调、短促、带金属音,常见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2)湿啰音:低调、长而连续,常见于肺炎、肺水肿等疾病。

(3)哮鸣音:高调、粗糙、带音乐性,常见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

(4)呼气延长音:呼气时间延长,常见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3. 肺部听诊技巧(1)注意听诊顺序,由上至下、由内向外或相反。

(2)避免在心脏、肝脏等部位进行听诊。

(3)听诊时间至少一个呼吸周期。

(4)根据需要嘱患者进行深呼吸或咳嗽。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肺脏听诊实训,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掌握了肺脏听诊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肺部正常呼吸音和异常呼吸音的听诊。

2. 了解肺部正常呼吸音的特点,能够区分肺部正常呼吸音和异常呼吸音。

3. 识别肺部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4. 提高了临床诊断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实训展望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肺脏听诊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体格检查——心肺听诊训练

体格检查——心肺听诊训练

体格检查——心肺听诊训练心脏听诊心脏听诊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重点提示:考这么多年,基本没有逃过这几个点,心脏听诊5个听诊区心脏瓣膜病的听诊,窦性心律不齐,早搏、二联律、三联律、房颤、奔马律,心包摩擦音。

解题要点:多听,实用主义至上!但如果在考试中不能正确辨听杂音,怎么办?根据杂音出现位置+时相+口诀=解题!心脏瓣膜听诊模式图听诊区名称具体位置二尖瓣区(又称心尖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正常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解题X线杂音位置杂音性质杂音传导二尖瓣狭窄梨形心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局限不传导二尖瓣关闭不全球形心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腋下传导二三狭窄隆隆样,关闭不全吹风响;不闭都在收缩期,狭窄赶在舒张上;狭梨闭球心尖部,关闭不全易传导;左腋传导左卧清,吸气减弱呼明显。

X线杂音位置杂音性质杂音传导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粗糙喷射性杂音颈部传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靴形主动脉二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舒张期吹风样/叹息样杂音心尖区传导主动狭窄有特点,粗糙缩鸣拉锯般;递增递减颈部传,A2减弱伴震颤;主瓣不全有特点,舒张叹气呈递减;穿靴朝左心尖走,二区较清前倾声;呼末屏气易听见。

增大部位X线杂音位置杂音性质杂音传导室缺- -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响亮粗糙-动未闭- - 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的机器样杂音-心率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成人心率大于100次/分、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

心律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

心律不规则常见原因为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窦性心律不齐。

期前收缩(早搏)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二联律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均出现一次期前收缩(期前收缩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三联律每两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房颤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脉率小于心率)窦性心律不齐通常无临床意义心音的改变房室阻滞“大炮音”额外心音奔马律是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常存在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的蹄声,故称奔马律。

诊断学心肺听诊实训报告

诊断学心肺听诊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心肺听诊的基本技巧,了解心肺听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心肺疾病的诊断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四、实训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五、实训内容1. 胸部听诊(1)呼吸音:正常肺部可听到三种呼吸音,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听诊时,注意呼吸音的清晰度、强弱、呼气时限、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呼气间歇与停顿等。

(2)啰音:湿啰音、干啰音、哮鸣音、帛裂音、吱嘎音及鸭鸣音等。

听诊时,注意啰音的响度、音调、出现在呼吸过程的时期等。

2. 心脏听诊(1)心音:了解心音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听诊部位为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听诊区。

(2)心脏杂音:了解心脏杂音的听诊特点、形成机制、听诊部位及鉴别诊断。

(3)其他心脏听诊体征:如心率、心律、心音的改变、异常心音、心杂音、心杂音的分级及传导、心包摩擦音等。

六、实训过程1. 胸部听诊实训(1)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2)每位学生依次进行听诊,听诊对象为模拟人或真实患者。

(3)听诊过程中,注意呼吸音、啰音等肺部听诊体征。

(4)听诊结束后,组长组织讨论,总结听诊结果。

2. 心脏听诊实训(1)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2)每位学生依次进行听诊,听诊对象为模拟人或真实患者。

(3)听诊过程中,注意心音、心脏杂音等心脏听诊体征。

(4)听诊结束后,组长组织讨论,总结听诊结果。

七、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心肺听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心肺听诊是诊断学中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判断心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在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心肺听诊的基本技巧,如呼吸音、啰音、心音、心脏杂音等听诊方法。

3. 通过听诊模拟人或真实患者,我提高了对心肺疾病的诊断能力,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心肺听诊方面的不足,如对某些听诊体征的识别不够准确等。

心肺听诊的实训报告

心肺听诊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心肺听诊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通过听诊心脏和肺部的声音,可以判断心脏和肺部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心肺听诊技术的掌握程度,我们进行了心肺听诊的实训。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心肺听诊的基本方法;2. 熟悉正常心肺听诊音的特点;3. 学会识别常见的心肺疾病听诊音;4.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2. 实训地点:XX医院心内科3. 实训器材:听诊器、模拟人、病历记录本、笔4. 实训人员:心内科医生、实习生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1)了解心肺听诊的基本知识,包括听诊部位、听诊顺序、听诊技巧等。

(2)熟悉心脏和肺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3)复习常见心肺疾病的听诊音特点。

2. 实训过程(1)听诊心脏1)心尖搏动:医生用手指轻轻按压心尖部,观察搏动情况。

2)心音:医生用听诊器分别听诊心尖部、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注意心音的强弱、节律、音调等。

3)额外心音:医生听诊时,注意是否有额外心音,如奔马律、开瓣音等。

4)杂音:医生听诊时,注意是否有杂音,如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连续性杂音等。

(2)听诊肺部1)呼吸音:医生用听诊器分别听诊背部、胸部、侧腹部,注意呼吸音的强弱、节律、音调等。

2)啰音:医生听诊时,注意是否有啰音,如干啰音、湿啰音等。

3)哮鸣音:医生听诊时,注意是否有哮鸣音,如高调哮鸣音、低调哮鸣音等。

3. 实训总结(1)记录听诊结果,分析心肺听诊音的特点。

(2)总结常见心肺疾病的听诊音特点。

(3)提出改进听诊技术的建议。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心肺听诊的基本方法,熟悉了正常心肺听诊音的特点,学会了识别常见的心肺疾病听诊音。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认真听诊,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

六、实训体会1. 心肺听诊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医生应熟练掌握心肺听诊技术。

2. 心肺听诊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听诊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背景介绍肺部听诊作为医学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手段,是通过观察和倾听患者肺部的听诊音来辨别肺部异常情况的方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医生的实际操作,了解常见肺部听诊音的产生机制以及对应的疾病条件。

二、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听诊器、模拟人体胸腔模型、肺部疾病模拟装置2. 实验方法:(1) 在正常呼吸状态下,使用听诊器对正常胸腔进行听诊,记录正常呼吸音的特征。

(2) 使用肺部疾病模拟装置制造哮鸣音、湿啰音等疾病音,分别对病态胸腔进行听诊。

(3) 对比正常呼吸音和疾病音的区别,进行总结与分析。

三、实验结果及讨论1. 正常呼吸音的特征:(1) 软而均匀的吸气音和吐气音,音量一致。

(2) 吸气音较短促,吐气音较长,两者之间有小的平顶期。

(3) 吸气音和吐气音均匀稳定,无杂音。

2. 肺部疾病音的特征:(1) 哮鸣音:类似于小孩子哭泣的音质,高频、较持久,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 湿啰音:类似于涌泉声或细小泡沫爆破的声音,通常伴随肺部积液、肺炎等情况。

3. 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比对,我们发现不同的肺部疾病对应着不同的听诊音。

哮鸣音的产生是由于病理性支气管收缩引起空气通过收缩狭窄的气道时形成的;而湿啰音则是由于类似液体通过狭窄通道时产生的气液声震。

这些听诊音的产生主要是由异常的气流和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传导和共振作用引起的。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总结出肺部听诊实验的主要结论如下:1. 对于正常胸腔,吸气音和吐气音应该均匀稳定,无杂音。

2. 哮鸣音是特定肺部疾病的典型听诊音,通常与支气管收缩和狭窄有关。

3. 湿啰音是液体通过狭窄通道时产生的气液声震,与肺部积液或肺炎等情况有关。

五、实验心得与改进意见通过这次肺部听诊实验,我深刻了解了不同肺部疾病对应的听诊音特征及其产生机制。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实验装置的可靠性以及模拟人体胸腔模型的逼真程度等,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性。

第三站-第一部分-心肺听诊-讲解提纲

第三站-第一部分-心肺听诊-讲解提纲
3. 男性,8岁,反复发作肺炎,心脏听诊诊断为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室间隔缺损 C.二尖瓣狭窄 D.动脉导管未闭
4. 男性,64岁,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水肿3天,心脏听诊诊断为 A.正常心音 B.奔马律 C.二尖瓣狭窄 D.第四心音
5. 男性,8岁,反复发作肺炎,心脏听诊诊断为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室间隔缺损 C.二尖瓣狭窄 D.胸导管未闭
(五)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听诊特点: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舒张期喷杂音
(六)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听诊特点: 胸骨左缘第2或第3肋间可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七)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的听诊特点: 胸骨左缘3~4肋间有粗糙收缩期杂音
(八)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的听诊特点: 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震颤
类型
肺泡呼吸 音减弱
肺泡呼吸 音增强
呼吸音延长
断续性 呼吸音
粗糙性 呼吸音
产生机制
与肺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或进入 肺内的空气流速减慢及呼吸音传 导障碍有关
与呼吸运动及通气功能增强,使 进入肺泡的空气流量增多或进入 肺内的空气流速加快有关
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痉挛或狭窄
肺内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 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
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过程 中的异常声音,杂音性质的判断对于心脏病的诊断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常见疾病的听诊
(一)正常心音 (二)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 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三)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听诊特点: 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四)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听诊特点: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肺部听诊模拟训练及详解
支气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如同将舌抬起经口呼气所发出的“ha”的声音。

支气管呼吸音调高,音响强。

吸气呼气相比,呼气音较吸气音音响强、音调高且时间较长。

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附近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所致。

吸气时气流经支气管进入肺泡,使肺泡由松弛变为紧张,呼气时肺泡由紧张变为松弛。

肺泡呼吸音很像上齿轻咬下唇吸气时所发出的“fu”的声音,为一种柔软吹风样性质,音调较低,音响较弱。

吸呼气相比,吸气音比呼气音间响强、音调较高且时间较长。

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部位外其余部位均闻及肺泡呼吸音。

粗湿啰音:又称为大小泡音。

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在吸气早期。

见于支气管扩张、严重肺水肿及肺结核或肺脓肿空洞。

昏迷或濒死的患者因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于气管处可听及粗湿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谓之痰鸣。

中湿啰音:又能称为中小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的中期。

见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等。

细湿啰音:又称为小水泡音。

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在吸气后期出现。

常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淤血和肺梗死等。

低调干啰音:又称鼾音。

音调低,其基音频率约为100-200Hz,如熟睡中鼾音,多发生在气管或主支气管。

胸膜摩擦音:当胸膜面于由炎症而变得粗糙时,随着呼吸便可出现胸膜摩擦音。

声音的性质差别很大,有的声音柔软细微,有的声音很粗糙。

吸气和呼气均可听到。

一般在吸气未与呼气开始时较为明显,屏住呼吸则声音消失,深呼吸时则声音增强,可籍此与心包摩擦音鉴别。

令病人掩鼻闭口并加强腹式运动,这时尽管无气流进出气道,仍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可与捻发音区别。

胸膜摩擦音最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因该区域的呼吸动度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