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07文学评论写作试题答案
文学批评与实践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文学批评与实践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阁楼上的疯女人》的作者是___________和苏珊·古芭。
参考答案:吉尔伯特2.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包含以下哪几个层次?参考答案:超我_自我_本我3.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经常半夜惊醒,在梦中重复经历了喧嚣的战场、战友丧失生命,和敌人的殊死搏斗等场景,这说明他正遭受着()。
参考答案:创伤4.美国宪法______________修正案赋予美国妇女选举权。
参考答案:第十九##%_YZPRLFH_%##第十九条5.PTSD 一般翻译为:参考答案:创伤后应激障碍6.《新批评》的作者是:参考答案:兰瑟姆7.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
参考答案:正确8.生态女权主义认为自然往往被呈现为女性化的形象。
参考答案:正确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性别的范畴?参考答案:染色体10.诗人()在《地球之歌》中说道,“如果没有大地的理论所支撑,则不会有任何理论。
”参考答案:惠特曼11.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去抑制本我的冲动,不断以内疚或犯罪感来纠正偏离及违反道德规范和理想的行为。
参考答案:自我12.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认为狂欢的显著逻辑是静止,是无数的闹剧,滑稽剧,渎神,喜剧式的加冕和脱冕组成的庆典。
参考答案:错误13.新批评提倡的文本研究方法是:参考答案:细读法14.《变形记》中,变成甲虫的格里耶看周围的人,视角是从甲虫的视角进行描述的。
用形式主义理论来看,这一视角的选择可以说明文学的()特征。
参考答案:陌生化15.以下术语均属于新批评:参考答案:非个性化论_悖论说_本体论16.本我遵循的唯一原则是:参考答案:快乐原则17.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重要开创者,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参考答案:《释梦》_《性学三讲》_《精神分析引论》18.创伤记忆对个体来说,是一个孤独的行为,没有社会的成分。
参考答案:正确19.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常常是水火不相容的,二者难以兼顾。
川大2010文学评论写作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审美经验现象学》作者(<<审美经验现象学>>的作者__杜夫海纳__)2“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最早出自3“窥意象而运斤”出自4经典是文本特殊性与什么的结合5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区别6文学阐释是以什么为前提7“张力”是谁提出的8.“风格即人”是谁提出的(__布封__)9.孔子对文学功能的理论是10.文学创作的基本含义是二、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体裁2.文学接受3.日常生活审美化4生态文学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2.读者中心论对文学观念的影响四、论述题(20分论述马克思的一段话,大意是说艺术生产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or(马克思关于文学艺术发展不平衡理论的一段话)第二部分写作80分蛮师傅□ 韩少功莫求带着两个村干部,来到我家言不及义地东拉西扯,喝茶,抽烟,翻翻桌上的报纸,看上去无事不登三宝殿,但又迟迟不入正题。
最后莫求犹犹豫豫地说:“到山上走走,如何?”走就走吧。
他们显然不是拉我去观光。
爬到蕉冲和梅峒之间的大岭上,走完一截新泥翻滚的路坯子,正题才出现在前面。
原来公路开挖到这里以后,碰到了前面一个陡崖。
往左边挖吧,坡度不大,但可能遇到岩层;往右边挖吧,没有岩层,但必须远远地绕路减坡。
他们不知下一步如何才能省工,要我来作个决断。
我吃了一惊。
开路这样的大工程,他们既无测量也无设计,一个瞎子也想摸上天?或者说,他们迈开两脚就是测量,摸摸脑袋就是设计,一部挖土机挖到哪里算哪里,再来一次土法上马大跃进么?怪不得他们不久前闯下大祸。
一台推土机一步踩空,几个斤斗翻下山去,把竹林哗啦啦压倒一大片。
莫求当时脸色惨白,一声喊“娘”,差点晕了过去,好半天醒过神来,要大家赶快下山,说人肯定是没有了,但有只手,有只脚,都要捡回来,到时候请万裁缝拿针线连一下。
没料到那一次居然老天保佑,司机不但没死,而且毛发未损,从砸瘪了的驾驶室里钻出来,拍泥打灰,还是大活人一个。
四川大学 文艺理论 重点答案题

闫嘉教材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2009-04-20 09:21:47)分类:典型真题解答标签:文学批评小题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风格中国教育最近很多弟弟妹妹问我,闫嘉的教材到底怎么去学习,这本看似很难懂的书其实并不是那么的怕人,呵呵,大家主要抓住主要知识点,好好的看书,有重点,有目的的去看,这是历年会常出现的知识点,现在上这篇说实话是早了点,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看看,看看一般会怎么出题,还有结合真题,一般真题我博客上也都有,大家去找找,然后有目的的去看书,事半功倍~然后仔细学习完这一遍教材,就可以第二遍的时候总结了,怎么去回答,我下面列的这些题目希望同学们在第二遍的时候一定把每个题都好好的总结出来,闫嘉的书基础知识占40分,总结这么多,基本这部分分80%以上能拿到了。
现在呢,先不要总结,就是看看怎么出题,好好的去学习,注意面广一些,复习到这些地方的时候稍微多思考下,可以参考别的教材,不过最好童庆炳的教材要放弃,因为看了闫嘉和唐正序的教材,你会发现他们的观点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按照闫嘉为准,ok?最近问的太多,呵呵,我集中上这两篇,给大家一些启示~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1,“文艺学”、“文学概论”与“文学理论”几个概念是什么关系?2,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3,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什么要以各种理论资源为依托?4,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关系?第一讲文学本质论1,如何认识有关文学本质的各种基本观点?2,探讨文学本质的视点主要有哪些?3,如何理解接受视野中的文学本质观?4,如何理解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5,在文学本质问题上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其长处和短处何在?6,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是多层次的?7,怎样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本质?8,怎样正确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7,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第二讲文学创作论一、词语解释创作动机;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语境;创作心态;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灵感;创作个性;风格二、简答与论述1.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
《文学批评》练习题库及答案

《文学批评》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填空1、20世纪文学批评具有批判否定的革新态势,(语言学转向),批评的理论化,(批评的全球性)等世纪特征。
2、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性质入手,对其作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3、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是:摒弃(主体),标举(关系);形式就是价值;无信息的(规则)。
4、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用(女性意识)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5、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的比喻来归结文学评论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他把创作比作(刀子),把批评比作(磨刀石)。
6、《随园诗话》的作者是(袁枚)。
7、逻辑学意义上的方法有归纳与(演绎),(历史)与逻辑,定性与定量等。
8、新历史主义批评吸收了法国思想家福柯的“断层”和“差异”的历史观,用众多小写的、(复数)的“历史”取代了原先一个大写的、(单数)的“历史”。
9、确定选题必须对(客观需求)与(主观能力)进行全面估量.。
10、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潮流的区别与(对立)在20世纪前期甚为明显,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融合与相互(渗透)的趋向则逐渐抬头。
11、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12、批评的否定精神是评论者(独立意志)的体现。
13、在社会-历史批评看来,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
14、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两个基本命题是(无意识)、(性本能)。
15、文学批评文章的主要样式包括(论著体)、(随笔体)、对话体、(书信体)和(序跋体)等。
16、中国文学批评的源头是春秋时代对《诗经》的评论。
17、西方文学批评的源头是(古希腊)和(罗马)。
18、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把(历史)当作重要的出发点来理解文化生产。
川大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分析

川大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分析(2000——2011)一、题型变化情况2000年真题题型:1. 写出下列作品著者的时代和姓名(比较熟悉的篇目)2. 填空(基本上仅是文学常识的考查)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 名词解释(涉及部分古代文论的概念,但都是比较著名的)4. 论述题2001年真题题型: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释词(即名词解释)2.填空(要搞清楚所阅读篇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简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4.论述2002年真题题型:1.名词解释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填空(阅读作品时注意一些成语、典故的出处)3.简答4.论述2003年真题题型:(从本年起,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合并,考大文学。
)1.填空2.名词解释3.为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为白文句读)4.问答题(有简答有论述,自己审题)2004年真题题型:1.单选题(基础知识,难度不大)2.多选题3.名词解释4.简答5.论述2005年真题题型:1.标明下面词句的作者(诗词背诵)2.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3.名词解释4.简述5.论述题2006年真题题型:1.在括号里填写诗句作者(诗词背诵)2.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3.名词解释4.简答题5.论述题2007年真题题型:1.填空(全部是填写诗句的作者、朝代或作品名称)2.简答3.论述2008年真题题型:1.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2.名词解释3.写出下列文句或者诗句的作者4.简述题5.论述题2009年真题题型:1.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2.名词解释(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3.简答题(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4.写出下列诗句的出处或作者5.解释概念6.简答7.论述2010年真题题型:1.填空题2.填出下列文句或诗句的作者3.名词解释4.简述题5.评述2011年真题题型:1.填空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论述题二、历年问答题:(简答和论述)1997年:四、简答1.简述桐城派的古文理论。
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2017年考研真题答案

四川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代码:635
适用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
(试卷共6页)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基础知识(共70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兴观群怨说”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
2.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妙悟说)的诗歌理论。
3.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三境界理论。
4.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出了过关于“三张床”的模仿论。
5.“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就文学接受所提出的理论。
6.提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论家是(别林斯基)。
7.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过关于古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产物的观点。
8.“文学艺术最根本的来源是社会生活”是(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观点。
9.“气韵生动”是(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提出的中国古代著名美学观点。
10.意大利理论家克罗齐代表性的美学观点是(直觉表现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诗言志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最早的重要理论,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1。
1997-2016年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全套考研资料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川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
我们亲身经历过川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川大。
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
有任何考川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
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全套考研资料包含:一、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1月份统一更新) 2015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4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3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2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0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9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8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7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6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5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4年四川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03年四川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02年四川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01年四川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00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与写作》考研真题1999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与写作》考研真题1998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与写作》考研真题1997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与写作》考研真题二、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复习笔记1、文学理论基础本资料主要根据阎嘉版最新教材而编写,最新知识点都有详解,方便大家学习利用。
四川大学文学的评论写作历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历年试题答案解析历年试题解析(1)10年试题分析一、填空1、杜夫海纳2、《周易•系辞上》P58(阎)3、兴观群怨4、《文心雕龙•神思》P73(阎)5、原创性文本P347(阎)6、文学欣赏P231(阎)7、艾伦•退特P254(阎)8、精神生产活动9、语言P87(阎)10、布封P165(阎)二、解释题1、体裁(唐本P157)文学作品的分类,我国最早的分类,是以语言的有韵无韵为标准,分为散文和韵文两大类,称为“二分法”。
西方把文学作品分为叙事、抒情和戏剧文学三大类,称为“三分法”。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将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类,称为“四分法”。
文学体裁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各类文学现象,促进文学的繁荣发展。
2、文学接受(阎本P187)指对一切文学作品的接纳,也即阅读活动。
它包括审美的阅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欣赏,也包括非审美对的(即不以审美为目的或不能达到审美水准的)阅读活动。
3、日常生活审美化(阎本P218)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
1988年4月,他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
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4、生态文学(阎本P359)美国学者密克尔1974年在《生存的悲剧:文学的生态学研究》中最早提出,他采用了“文学生态学”(Literacy ecology)一词。
1978年美国学者鲁克尔特发表了《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术语。
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在文学领域里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学理框架。
随着生态文学的逐步发展,在文学的未来景观中,它的存在可能不只是一种文学样式,更有肯能是一种生存观和世界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07文学评论写作试题答案
考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代码:635
适用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
一、填空(共35分,每空1分)
1.文学是作者的(审美经验)的语言凝结。
2.中国先秦的文学观念兼有(文章)和(博学)之意。
3.文学文本是一种(语言)形态的文本。
4.《文心雕龙》一书的写作时代和作者是(南北朝刘勰)。
5.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活动,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6.在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是(鲍姆嘉登)。
7.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文艺和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诗学》)。
8.注重“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的文学构成论,来自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传统。
9.文学形象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是衡量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
10.意境由一系列(意象)组成,注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超以相外。
11.19世纪之前,在美学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形而上)的美学。
12.在对审美感言的研究中,一般认为主要的审美感言是(听觉)和(视觉)。
13.在文学创作中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具有审美创造能力的人,被称为(创作主体)。
14.文学的创作过程是指(文学作品)的形成过程。
15.在西方文学理论中,最早提出“灵感”说的人是(柏拉图)。
16.提出“风格即人”这一观点的是法国批评家(布封)。
17.审美想象在实质上是对(形象/表象)进行艺术加工和改造的心理活动。
18.审美心理活动中的“通感”现象,是指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转移和借用。
19.《文心雕龙》中对文学欣赏和批评进行研究的篇章是(知音)。
20.提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俄国批评家是(别林斯基)。
21.文学成为一中“艺术生产”,是以(现代图书出版业)的出现为标志和前提的。
22.消费文化对文学接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根本性的观念)上。
23.西方现代美学的“格式塔”学派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完形心理学的问题)。
24.文学阐释是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及其相关的文学活动的(批评)与(分析)。
25.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说侧重的是文学的(文本)。
26.心理批评是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阐释文学活动。
27.《艺术哲学》的作者是法国理论家(泰纳)。
28.《审美教育书简》一书的作者是(席勒)。
29.探索文艺起源的途径主要有(考古学的途径)、人类学的途径和心理学的途径。
30.优秀文学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是在长期的(流变)形成的。
3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