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PgMP访谈:东软集团项目管理资深顾问张建才

项目管理者联盟PgMP访谈:东软集团项目管理资深顾问张建才
项目管理者联盟PgMP访谈:东软集团项目管理资深顾问张建才

国际高级项目经理PgMP访谈:东软集团项目管理资深顾问张建才

东软集团集团PMO项目管理资深顾问张建才

项目管理者联盟第25期PgMP培训班学员

2017年12月获得PgMP证书

张建才:PgMP、PMP、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东软内部讲师

十余年服务外包项目管理经验,三年国内解决方案项目管理经验以及四年组织级项目管理经验。一个优秀合格的项目经理,不仅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知识,更需要具备扎实灵活的项目管理知识和工程过程能力。

我一方面加强与业务项目管理协会多方互动,随时学习和掌握项目管理最新知识与动态,另一方面结合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深入到公司各一线团队,积极布道项目管理知识与工程过程能力。促进各业务单元优秀实践与经验教训的交流传播,为公司的稳步发展和专业化形象与能力保驾护航!

一、项目管理者联盟:张建才,您好。恭喜你通过权威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的严格考核,获得国际项目集管理专家资格PgMP(Progra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单位,您自己以及你的工作经历与职责。

张建才:我现在就职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96年在上海上市,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东软集团是一家面向全球提供IT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公司。公司目前布局比较大,有行业解决方案、有产品工程、有服务外包、有教育还有大健康、大汽车等等,在国内目前是以事业部和8个大区的配置架构,在全国6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

东软集团目前在美国、日本、欧洲、中东、南美设有子公司。

我是2001年从东北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加入了东软集团。当时大概是做了十一年的服务外包业务,期间主要是去日本承担项目经理的职位,我们也同时作为桥梁工程师,我们一般叫Bridge SE,主要是把从日本承接的业务转接到国内来开发。期间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大概有八年左右的时间,之后转入到国内的解决方案行业,当时我主要负责国家的所有教育行业,比如国家教育部、北京教委、上海教委,以及各个地区教委的相关业务的开拓、开发、执行、交付,以及配合销售等一系列工作。

大概在四年前我加入到东软集团的PMO。承担的职位是项目管理资深顾问的角色,主要从事的是项目管理专业的组织级改造工作,这几年我的主要工作成绩一是重构了公司的整个项目管理系统,这项工作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第二个是制定了公司级的项目集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系统支撑的架构,并且在公司进行推广和使用,目前系统中项目集的个数大概在三百左右。除此以外我的主要工作还有两项:一个是跟踪公司互联网创新业务的发展,主要包括制度的制订、流程的梳理、公司资源的支持,主要目的是保证公司创新业务的良好发展;另一个专项工作是整个公司级的项目经理的专项能力提升工作,目前我创造性的在公司提出了东软项目经理能力三角形,主要是从业务知识领域、工程过程领域、项目管理经营领域,从这三个领域阐述了东软集团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能力、考核的标准和入门资格等等,通过这样一个能力模型有力地推进了东软集团项目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在项目管理专项能力提升工作中,我也会和东软集团HR的员工发展中心统一配合,目的也是提高东软在整个项目管理能力上的提升。

二、项目管理者联盟:您选择学习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集管理体系并参加PgMP认证的初衷与缘由是什么?

张建才:就像我上面介绍的那样,因为大概两年半前我本身就是要从事项目集的工作,在工作中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自己在项目集管理方面知识和经验的匮乏,尽管当时负责整个一个大的业务线的时候也管过多个项目,但是更多的还是以单个项目为准的,从集团这一层来看各个业务单元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去学习一下业界最新的项目管理理论和知识体系。后来有机会认识了项目管理者联盟和宣总,也了解到项目管理者联盟在项目集经理培训方面有强大的实力,所以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项目管理者联盟。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也是非常希望提升个人的事业,也非常希望和同行或者说是其他行业的,比如说工程类、建筑类等其他从事项目管理行业的专家、朋友一起学习和交流,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人的事业,当然也能更好的促进集团在项目集业务管理的一个深度和成熟度。

三、项目管理者联盟:回顾整个PgMP学习经历,请分享一下您的PgMP学习体会与感受,您认为的自己的学习价值与提升在哪里?

张建才:我觉得PgMP认证首先确实是一个非常严肃也比较难考的认证,和之前考的PMP 认证还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大家都知道PMP在国内的考试其实已经非常成熟了,相对来说PgMP毕竟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整个国内对PgMP的认知目前也还是需要一个提高的过程,而且对整个项目集管理的理解大家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我觉得项目集管理整个知识体系结

构看起来耳目一新,对PgMP其中的内容也似曾相识,但是之前并没有很认真的去思考过这些问题。所以对于PgMP考试我觉得是需要非常认真的去准备的,也就是说项目管理者联盟和林老师给我们发了很多的学习资料,包含SPM解读材料、英文教材和中文的翻译,真的需要严格按照老师说的去执行和准备。我个人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当时因为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真的是充分利用每一个可能的时间碎片,比如说在出差的路上,在飞机上我一般会找到飞机的最后一排人比较少相对安静的地方学习,我曾经在飞机上把资料翻了好几遍,我觉得在飞机上也是我整个学习效率最高的一个阶段,也是我对PgMP有很深理解的一个过程。

那么PgMP学习的价值和提升,我自己确实感触非常非常的深,因为项目管理的过程大家其实都能感觉到只是一个交付,就像林老师给我们讲的项目完成后我们看到的只是output输出和outcome成果,到这个阶段上基本上就OK了,确实大家继续思考的很少。尽管和领导或者对外交流的时候也会知道与客户要形成双赢,但是双赢是一个什么样的双赢,其实我们理解得很少。那么通过项目集管理里面的收益管理和战略一致性,其实我们了解到一个真正的项目、项目集、大项目或者项目组合需要看的是benefit收益和value价值。如果做一个大项目和一个业务线负责人或者一个项目集经理,对收益和价值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那么在交付上就自己给自己降格了,思考的都是一些执行层的问题,那么就很难达到客户和自己公司所在方的双方的共同满意。也就是说项目集经理一定要站在战略和管理的角度来看,让自己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去思考问题,这样才可以和客户的中层甚至高层对话,才能真正的理解客户背后项目集启动的背景和因素,通过对这些背景因素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去交付项目进而达到双赢。

我觉得PgMP其实给了我们项目管理从业者一个很清晰的上升通道,通过这个通道让我们知道:要管理更大的一个项目,要管一个业务单元或者说要站在项目集的层面看到多项目业务形态的管理,项目集管理标准给了我们一个指导的框架。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美国PMI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组织,PMI能通过这么多繁杂的各种形态的项目,抽象出来项目集管理的五大绩效域,这五大绩效域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管理的支撑和框架,所以还是非常佩服美国PMI给了我们项目管理从业者一个前进的方向。

四、项目管理者联盟:如何理解项目集(Program)?项目集与项目、大型项目、项目群等常用概念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分项目、大项目与项目集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

张建才:在参加项目管理者联盟PgMP课程之前,其实我已经把项目集、项目组合管理的书大概看了一遍。项目集我觉得就像PMI定义的经过协调管理以获取单独管理所无法取得的收益的一组相关联的项目、子项目和项目集活动,这里面一再强调的是关联,所以我觉得这是项目集的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特点。

项目集与项目、大型项目、项目群等常用概念有何区别与联系是比较清晰的。项目相对来说就是一个独立的项目,项目和合同的对应关系是比较清晰的,相对来说它的可交付成果也比较明白,项目里面有五大过程组,但在项目集里面就很少提五大过程组,这也是他们很重要的一个区别。

项目集和大型项目的区别相对来说就会比较麻烦一些,因为某一个大型项目下面分多个

子项目的时候,他们也会有类似于这种关联。所以在有些场合下,我觉得可以把项目集和大型项目用比较类似的观点来看,但是有的时候大型项目在战略一致性上或者说治理结构上表现得不会像项目集这么清晰。

项目集和项目群的区别就更有意思了,项目群只是说我为了管理方便把多个项目放在一起进行管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要求的其实并不高,所以从这个观点上来看它们相互之间的意义并不大,尤其项目群在公司的战略一致性上支撑的也不是很足,而且干系人争取表现的也不明显,当然还有财务管理上的区别,因为项目群更多的只是看成本管理就OK了,不像项目集需要从财务框架上去理解和管理。

区分这些项目、大项目和项目集在工作中的指导意义还是比较大的。就单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来说,在公司体系中看到的更多是一个交付的角色,如果你是项目集经理肯定得站到公司的战略一致性上,也就是说你需要考虑的是公司业务的主航道,做这些事情更多的是对公司收益的支撑、公司的商业论证上的价值体现。那么像东软或者其它的建筑类、工厂类的公司,他们的项目更多的是以大项目的形式存在的,中国有个记录片叫《中国的大型项目》,具体来看大项目其实也可以看成是项目集,比如说像港珠澳大桥,它里面的每一段都是超大型项目下面的一个大型项目,我觉得大型项目可以借鉴项目集的管理框架和方法来管理,但是大项目从管理的框架上来说现在也没有一个相对详细的定义,我觉得是因为不同行业的公司对大项目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东软我是从项目的规模上定义大项目的,这和项目集的观点来说有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项目集突出的提出了战略一致性,他们有和大项目不一样的地方,当然还要从财务的支撑管理、财务框架的管理来看,所以项目集是从更聚焦、治理框架更完善,支持过程更强大的角度来考虑的。

再从项目集在中国的落地角度来考虑,我觉得就像我上面表达的这些。尤其项目集和大项目以及项目群的关系考虑,在中国(我相信在澳洲、在日本、在美国也一样)真正大家在做项目的时候不一定完全是以一个项目集的形态存在的,可能是以一个大项目存在的,甚至以项目群的形态存在的,所以我觉得项目集在这种形态下的落地是需要辩证的借鉴,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项目集标准在这种形态的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并有所筛选的去执行会更好一些。

五、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集管理的核心管理理念或者说管理指导思想是什么?您如何看待项目集管理理念?

张建才:我觉得项目集管理的核心理念首先就是战略一致性,就是要保证整个项目集一定是在主业务航道上。第二个是通过关联产生的收益,在项目集里有多个子项目或者子项目集的时候需要把项目边界进行模糊化,尽管来说有子项目或者子项目集,从项目集中的多个项目关系图中也可以看到它是希望在更大的一个框架下把项目的边界进行模糊化。模糊化的目的是为公司的战略执行以及更大的收益进行服务的,我觉得在这块表现的是非常深刻的。当然还有就是项目的治理结构,因为每个公司在项目上都有自己的治理结构,就项目集来说不管公司层的治理结构还是项目集本身的治理结构其实都提出了一套非常好的想法和理念,我们还需要真正的考虑到项目集里面的权利,权利为谁所有,利益为谁所占有和分享,这是项目集管理很重要的一点从开篇就强调了这些内容。

其他的像干系人争取管理、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这些内容也是非常好的,比如说干系人争取用的词是engagement,我们都知道干系人管理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PMP里提的是干系人的期望管理,但是在PgMP里面你会发现说到的是干系人的争取管理,争取这个词用得就非常有意思,其实我们看到了争取比管理好像降了一级,我专门查了一下英文的原意,engagement其实是类似于签订婚约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和客户其实也应该建立婚约关系,尽管有很多争吵但是我们都在一条船上,我们希望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通过项目集选用词的斟酌,通过五大绩效域其实更能看清楚我们在执行一个项目集的时候,怎么能把项目集在公司的主航道上更有序进行计划、控制和交付并产生收益。当然还有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比如提到财务框架的概念,整个理念级别都会比较高,项目集经理需要站到一个更高更广泛的角度从公司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比如你需要从公司的财务部、经营部、采购部,甚至说人力部门等等来考虑问题。

六、项目管理者联盟:您如何理解与体会项目集管理在战略一致(strategy)、收益交付(benefit)与治理建设(governance)三方面的工作?

张建才:战略一致性的战略视角是从下到上的,业务单元做的事情要和集团的战略保持一致,真正从一个完整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战略分解,比如说东软集团的PMO其实也承担了这部分工作,公司会提出自己的三年中计的战略目标,我们需要从上到下进行战略分解,这些就体现到每年的商业计划以及经营计划中。计划制定之后再往下分解我们会有月度计划,公司PMO会在战略分解上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方向在主航道上做到尽可能的匹配。业务单元在执行的时候需要和公司战略以及PMO的战略分解进行战略一致性的保证,这样的话才能说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真正的做到战略的一致性。

收益交付是benefit,当时记得林老师给我们讲benefit印象最深的一个概念就是output输出和outcome成果,接下来benefits才能产生value价值。所以对收益需要从概念上去认真的梳理,我们不能仅仅看到output和outcome只要活干完就OK了,就是说领导交给我的任务到时间节点花这么多钱把它完成了,这也是普遍的项目经理的想法,因为项目里面更多看到的是质量、时间以及成本,那么在项目集里看到的更多的是收益,那么收益又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比如说大家都会看到的给公司挣了多少钱,还有比如说市场的占有率、和客户达到了战略合作的一个角色、打击了竞争对手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收益。收益实际上是为公司的战略进行服务的,也是为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服务的。收益还有另一个观点就是收益也应该是双赢的,一方面促进了公司战略的达成、保证了业务的增长,同时也确实为客户带来了收益和价值。

治理建设更多的是一个框架性、流程性和管理性的工作。我觉得治理建设也是企业成熟度很重要的标准,比如说像IT行业可能会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以前的外包行业会有CMMI,我理解的CMMI也是一个治理框架,就是说在公司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实标准是需要不停的变化的,所以治理建设本身需要一定可塑性和适应性,就是说不是一套治理框架可以覆盖多个业务形态,一套治理框架覆盖多年的业务发展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治理建设是与时俱进的,尤其是现在面临的是一个VUCA时代,就是说是易变不确定也是复杂的模糊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治理建设更需要与时俱进,当然从公司和项目集这两个层面来说公司还是应该高屋建瓴的提出关键性的治理框架,项目集更多的还是执行层的治理框架的建设。

七、项目管理者联盟:贵单位项目与项目集的现状与项目集管理在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团队建设的现状是如何的?您如何看待项目集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前景?在国内推行PMI的项目集管理体系会对我国企业有什么帮助,又会有哪些困难?

张建才:我大概两年前牵头提出了公司的项目集管理办法,现在来看这套管理办法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是我在PgMP认证之前自学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做的这套管理办法,当然在系统支撑型的PMIS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我们也基本上建设成型了。目前系统上大概有三百左右的项目集在执行,同时分布在东软集团的多个业务单元,如果现在结合五大绩效域来看确实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中间也有些亮点,最大的亮点是收益管理这块,我结合东软项目的过程数据创造性的定义了很多公式,可以看到项目集里多个项目收益的变化趋势,这是东软集团项目集建设的现状,当然我们目前还在逐步完善中,尤其在结合财务框架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

项目集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前景其实在前边我大概谈了一些个人的想法,首先项目集管理是非常好的,它的前景我相信也是非常广阔的。项目集管理毕竟提的是整个管理框架性的东西,它覆盖多个行业的项目形态,所以其实真正往下推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的比较麻烦的地方,尤其是有指导性和可借鉴的经验目前是非常缺失的,比如说项目集和大项目、和项目群之间的关系,我们怎么更好地来理清这些内容,我们完全照搬那肯定不太合适,但是很多想法我觉得确实应该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战略一致性,从战略分解和战略一致性考虑会更好一些;治理结构是公司的治理结构或者项目集治理结构,这是管理的成熟度的问题,当然PgMP毕竟是美国人制定的,如果我们项目集管理做的比较好的话,和国际相关的业务合作的时候也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和交流的共同语言,其实这些都是发展PgMP的好处。项目集管理在具体落地的时候确实会有些具体的结合业务形态的困难,比如有的时候可参照物比较少,可执行的逻辑比较少,这些是目前的困难。

八、项目管理者联盟:请谈谈项目集经理(Program Manager)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你认为PMI总结的项目集经理的能力胜任模型符合企业的需求与实际吗?

张建才:《项目集管理标准》的第四附录里谈了很多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第一感觉会比较繁杂,仔细看看可能都需要,但是再仔细看你会发现很多能力要求其实是比较模糊的,就像PgMP的标准是框架性的,我相信对项目集经理的能力要求也是框架性的,其实要深究的话项目集经理甚至说公司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形态的需要进行综合判断。比如说有些类似于像领导力、影响力这方面的要求,其实领导力和影响力范围是非常大的一个领域,我觉得是说两三天甚至一周都说不完的事情,那么就项目集经理这一层来说领导力和影响力其实是很不清晰的,项目集管理认证提了一个框架性的要求,那么在企业落地的时候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业务形态把能力项再具体细化定义,把边界确定清楚会更好一些。项目经理不像项目集经理明确地提出了三个要求,比如说在项目集里面提出需要有知识、经验、领导力专业这三个方面的能力,这三个方面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结合上面我表达的这些想法,我觉得项目集经理的能力模型太大了,如果能区分必备的和可选的能力应该会更好一些,对核心技能有一些适当的阐述也会更好一些。因为项目集经理的能力要求真的还是非常高的,因为我们不仅仅是把项目管好就行了,甚至需要知道这个行业的业务特点和知识,需要知道工程过程能力,就是要知道做这个事情需要用什么技术标

准用什么框架能达到什么标准来完成,PMI对项目集经理的能力要求就很宽泛有点让人抓不到重点的感觉,我觉得能力模型是符合企业要求的但是更细化的话会更好一些,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九、项目管理者联盟: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成功获得PgMP证书的高级项目管理人员,请谈谈您对计划参加PgMP学习的后来者的建议?

张建才:PgMP确实是项目管理领域一个非常好的进阶的平台。但是你要想拿下证书真的是需要认认真真的花时间去准备的,尤其是对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朋友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工作生活都很忙碌,而且还是一个全英文的认证,那么尤其对工作中不接触英文的朋友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其实我也是将近二十年没有接触英文了,因为我之前做的是对日的业务,所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但是我觉得只要你有英文基础,只要你肯下工夫问题都不大。我个人感觉就是既然是英文的那你就甩开中文,比如说英文原版的资料一定要认真的看至少两遍以上,最好看三遍以上,然后把重点画出来一定要多充分的理解。在备考的过程中我觉得项目管理者联盟和林勇老师的资料真的是非常非常棒的,这些资料也是成功通过PgMP必备的,大家一定要把这些资料结合起来看,其实很多在五大绩效域重复说的这些概念一定要结合起来理解效果会更好一些。

另外PgMP毕竟是美国的认证,大家还是应该尽量的尊重美国的思维习惯,首先要拿证然后有了证再来思考其它东西可能会更有用。所以一定要尊重老美的思维习惯选择的是最佳答案,可能每个答案都对也可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你也不是按最佳答案去做的,但是你要拿证就一定要尊重老美的习惯选择最佳答案。大家都是有经验的管理者,基本上考PgMP认证的都应该有十年以上的管理经验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管理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但是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和你的思维有冲突,但是为了成功获得PgMP证还是先以老美的思维习惯为主会比较好一些。

十、项目管理者联盟:请您对项目管理者联盟的整个PgMP培训与考试服务,包括师资与教材做一个评价?

张建才:我对项目管理者联盟的评价当然是非常非常棒,从准备的资料、培训的流程、还有莎莎在整个过程中的服务做得都非常棒,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林勇老师,林老师在整个讲课过程中都非常有激情非常的投入。大家如果有问题就一遍一遍的纠正,让大家感受到了PgMP知识体系的不容易性,同时林老师也给了大家很多的信心,让大家充分理解了考试的目的和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如何复习如何安排,我觉得林老师都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指导。

我最大的感触是尽管说PgMP考试原则上来说不用培训机构的认证也是可以直接考的,但是参加了项目管理者联盟和林老师的课程之后,我感觉幸亏没有自学,如果自学的话我估计两年也不一定能拿下PgMP证,也不可能学到这么多有用的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项目管理者联盟和林勇老师,谢谢!

东软集团:公司章程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经营宗旨和范围 第三章股份 第一节股份发行 第二节股份增减和回购 第三节股份转让 第四章股东和股东大会 第一节股东 第二节股东大会的一般规定 第三节股东大会的召集 第四节股东大会的提案与通知 第五节股东大会的召开 第六节股东大会的表决和决议 第五章董事会 第一节董事 第二节独立董事 第三节董事会 第四节董事会专业委员会 第六章总裁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第七章监事会 第一节监事 第二节监事会 第八章财务会计制度、利润分配和审计第一节财务会计制度 第二节内部审计 第三节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 第九章通知与公告 第一节通知 第二节公告 第十章合并、分立、增资、减资、解散和清算第一节合并、分立、增资和减资 第二节解散和清算 第十一章修改章程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公司系依照《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经沈阳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沈体改发(1993)47号”文件批准,以定向募集方式于1993年6月设立为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照《公司法》进行了规范,并依法履行了重新登记手续。 2003年,经商务部批准,公司的外方投资者将所持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中方投资者,企业性质变更为内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2008年,经商务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吸收合并公司股东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为存续公司,企业性质变更为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编号为“商外资资审字[2008]010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公司在沈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营业执照,法人营业执照号码为“210100402001491”。 第三条公司于1996年5月9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500万股,皆为向境内投资人发行的以人民币认购的内资股,于1996年6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第四条公司注册名称: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Neusoft Corporation (缩写:Neusoft) 第五条公司住所:沈阳市浑南新区新秀街2号 邮政编码:110179 第六条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42,370,295元。 第七条公司为永久续存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期限:长期。 第八条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九条公司全部资产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十条本公司章程自生效之日起,即成为规范公司的组织与行为、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依照本章程,股东可以起诉股东,股东可以起诉公司的董事、监事、总裁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可以起诉公司;公司可以起诉股东、董事、监事、总裁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第十一条本章程所称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总裁、高级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及其他由董事会任免的人员。

东软集团2019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东软集团2019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东软集团2019年资产总额为1,453,230.27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737,214.61万元,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44.25%、25.62%和20.8%。非流动资产为716,015.66万元,主要分布在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59.69%、7.98%。 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总资产1,453,230.2 7 100.00 1,357,990.7 7 100.00 1,290,919.4 2 100.00 流动资产737,214.61 50.73 655,963.3 48.30 605,131.22 46.88 长期投资427,373.43 29.41 413,768.24 30.47 390,292.17 30.23 固定资产0 0.00 176,995.42 13.03 160,779.86 12.45 其他288,642.23 19.86 111,263.81 8.19 134,716.18 10.44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45.88%,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企业流动资产中被别人占用的、应当收回的资产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25.62%,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关注应收款项的质量。 流动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流动资产737,214.61 100.00 655,963.3 100.00 605,131.22 100.00 存货153,316.7 20.80 149,798.15 22.84 110,545.69 18.27 应收账款188,850.53 25.62 182,392.54 27.81 165,613.69 27.37 其他应收款0 0.00 20,397.02 3.11 20,728.78 3.43 交易性金融资产5,197.55 0.71 0 0.00 0 0.00 应收票据6,855.76 0.93 6,198.17 0.94 5,210.94 0.86 货币资金326,203.72 44.25 281,618.34 42.93 230,660.27 38.12 其他56,790.36 7.70 15,559.08 2.37 72,371.84 11.96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19年总资产为1,453,230.27万元,与2018年的1,357,990.77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7.01%。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模板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 模板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2 2020年4月19日 项项目目管管理理手手册册

目录 〔雨景花园〕项目部质量目标 (1) 〔雨景花园〕项目部岗位职责 (3) 〔雨景花园〕项目部人员行为规范 (30) 〔雨景花园〕项目部招投标执行小组成员 (33) 〔雨景花园〕项目管理流程 (34) 〔雨景花园〕技术管理工作流程 (36) 〔雨景花园〕设备安装工程控制流程 (37) 〔雨景花园〕计划管理流程 (38) 〔雨景花园〕投资控制流程 (39) 〔雨景花园〕投资程序说明 (40) 〔雨景花园〕材料控制流程 (47) 〔雨景花园〕套餐装修管理流程 (48) 〔雨景花园〕地盘归档资料目录 (49) 〔雨景花园〕地盘文件管理说明 (52) 〔雨景花园〕技术工作平台 (62) 3 2020年4月19日

设计及标准做法篇 (65) 注意事项篇 (78) 施工技术篇 (80) 〔雨景花园〕一期验收及入伙问题总结 (85) 附:新到学员培训大纲 工程配合指引 监理配合要求 4 2020年4月19日

〔雨景花园〕项目部质量目标 ?月度工作计划完成率100%; ?对项目进行有效监控,对施工现场巡视至少每 周一次,问题处理率90%、及时率80%; ◆统计公式:一周内处理完毕的问题数/一 周内发现的总问题数×100% ?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一般性偏差问题处 理率90%,系统性偏差处理率100%; ◆统计公式:出现系统性偏差并处理的次数 /出现系统性偏差的次数×100% ◆出现一般性偏差并处理的次数/出现一般 性偏差的次数×100% ?入伙前,房间验收率100%,发现问题处理率 100%; ◆统计公式:入伙前验收的房间总套数/入 1 2020年4月19日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

证券代码:600718 证券简称:东软集团公告编号:临2017-04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本战略合作协议履行不存在重大风险及不确定性。 ●本战略合作协议履行对公司2017年度的总资产、净资产和净利润等不构 成重大影响。 一、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的基本情况 (一)交易对方的基本情况 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情况 2017年5月23日,东软集团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在哈尔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 二、战略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 1、合作目标:为了加速推动哈尔滨市智慧人社、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产业创新发展,围绕智慧城市、健康城市的建设,双方本着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愿望,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并达成本战略合作协议。 2、合作原则:紧紧抓住“十三五”时期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用好政府和企业资源,推动智慧城市、健康城市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促进双方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IT 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哈尔滨市实现新经济产业提升和快速发展提供新动力。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为实现哈尔滨市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东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先进经验,积极配合并参与哈尔滨市智慧城市中惠民和大健康产业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双方共同对哈尔滨市的客观情况进行严谨地分析论证,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计划,急用先建,边用边建,注重实效,形成特色。 (2)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工作机制,增强哈尔滨市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人社、医疗、健康管理等百姓关注的重点民生领域开展合作,全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相关项目依法给予政策、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支持。 (3)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在合作领域内,本着为人民负责、为社会负责、为事业负责的原则,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与东软共同开展相关资源整合工作,共同解决期间遇到的机制、体制、资本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在人社、医疗、健康管理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幕信息管理,做好内幕信息保密工作,维护信息披露的公平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公司章程》、《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董事会是内幕信息的管理机构,董事会秘书是内幕信息管理工作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内幕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内幕信息及知情人的范围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内幕信息,是指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2、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 3、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4、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或者发生大额赔偿责任; 5、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 6、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 7、公司的董事、1/3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董事长或者经理无法履行职责; 8、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9、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或者依法进入破产程序、被责令关闭; 10、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仲裁,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 11、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重大行政处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违法违纪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 12、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行业政策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13、董事会就发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资方案、股权激励方案形成相关决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具方法和模板

工具、方法和模板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14年2月)

目录 第一篇工具、方法 (3) 第1节会议 (4) 第2节团队学习 (5) 第3节演示汇报 (6) 第4节专家判断 (7) 第5节头脑风暴 (8) 第6节项目决策 (10) 第7节工作检查 (11) 第二篇项目管理模板 (12) 第1章项目立项……………………………………………………………… 文档1 招标文件……………………………………………………………… 文档2 项目建议书…………………………………………………………… 文档3 技术开发(委托)合同……………………………………………… 文档4 会议记录专用纸……………………………………………………… 第2章项目启动……………………………………………………………… 文档5 软件项目章程模版…………………………………………………… 文档6 项目组织结构………………………………………………………… 第3章项目规划……………………………………………………………… 文档7 项目质量规划………………………………………………………… 文档8 工作分解结构及工作量估算………………………………………… 文档9 项目进度计划………………………………………………………… 文档10 项目学习培训计划表……………………………………………… 文档11 任务分配表及工作日历…………………………………………… 第4章项目执行和监控……………………………………………………… 文档11 项目成员绩效表…………………………………………………… 文档12 项目绩效表………………………………………………………… 文档13 项目阶段性评审报告……………………………………………… 文档14 项目变更申请单……………………………………………………

中国软件集团公司排行,世界著名的软件集团公司,世界500强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622360 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601331 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448641 4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386763 5 海尔集团公司333664 6 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311862 7 浙江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8781 8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233572 9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181046 10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174196 11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171711 12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163313 13 朝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5943 14 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139890 15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135305 1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119854 17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16018 18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 114000 19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12035 20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105614 21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96472 22 托普集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95271

23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89362 24 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73100 25 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69715 26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67849 27 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67144 28 北京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66275 29 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2000 30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57782 31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54877 32 杭州恒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46010 33 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45712 34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1832 35 思爱普(北京)软件系统有限公司40813 36 哈尔滨亿阳信通股份公司40708 37 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公司39892 38 杭州新中大软件股份公司39500 39 株洲时代集团公司39316 40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38483 41 江苏南大苏富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37813 42 创智集团37400 43 深圳市南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4724 44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33547

东软集团2019年管理水平报告

东软集团2019年管理水平报告 一、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构成情况 2019年东软集团成本费用总额为752,822.84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617,465.03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2.02%;销售费用为57,792.9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7.68%;管理费用为66,836.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88%;财务费用为5,938.42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79%;营业税金及附加为6,967.0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93%。 成本构成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例)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成本费用总额752,822.84 100.00 630,581.72 100.00 706,812.23 100.00 营业成本617,465.03 82.02 501,961.72 79.60 487,538.12 68.98 销售费用57,792.94 7.68 59,594.49 9.45 61,204.34 8.66 管理费用66,836.9 8.88 59,479.55 9.43 143,844.24 20.35 财务费用5,938.42 0.79 110.71 0.02 5,291.35 0.75 营业税金及附加6,967.06 0.93 7,102.86 1.13 6,873.97 0.97 2、总成本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东软集团2019年成本费用总额为752,822.84万元,与2018年的630,581.7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9.39%。以下项目的变动使总成本增加:营业成本增加115,503.3万元,管理费用增加7,357.35万元,财务费用增加5,827.71万元,共计增加128,688.36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总成本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135.8万元,销售费用减少1,801.5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4,509.89万元,共计减少6,447.25万元。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总成本增长122,241.11万元。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营业收入836,577.81 100.00 717,052.01 100.00 713,113.47 100.00 营业成本617,465.03 73.81 501,961.72 70.00 487,538.12 68.37 营业税金及附加6,967.06 0.83 7,102.86 0.99 6,873.97 0.96 销售费用57,792.94 6.91 59,594.49 8.31 61,204.34 8.58 管理费用66,836.9 7.99 59,479.55 8.30 143,844.24 20.17 财务费用5,938.42 0.71 110.71 0.02 5,291.35 0.74 3、营业成本控制情况 2019年营业成本为617,465.03万元,与2018年的501,961.7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3.01%。 4、销售费用变化及合理性评价 2019年销售费用为57,792.94万元,与2018年的59,594.49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3.02%。2019年在销售费用下降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采取了非常成功的销售战略,营销效率显著提高。

研发项目管理工具与模板

研发项目管理工具与模板 深圳,上海,北京长期开课 适合对象: 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PMO(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研发骨干、测试、QA等。 ● 课程背景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快速的推出新产品并减少研发的浪费是众多企业家和研发总经理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研发一个新产品的项目过程中,企业经常面临如下问题: 1、如何制定合理的项目任务书和项目章程,保持与项目投资人的良好沟通; 2、如何构建一个对整个项目负责的团队,如何明确定义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3、如何平衡研发项目的需求、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4、研发项目经理如何平衡项目管理和技术开发工作之间的关系; 5、如何保证项目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在保证领导要求的进度的同时又不牺牲质量; 6、如何控制好项目的范围,减少变更给项目造成的影响; 7、如何识别项目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有效的控制风险; 8、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项目的控制,确保项目进度; 9、如何评估项目团队成员的绩效,激活整个团队,保证团队的战斗力; 10、保证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这些关键因素?…… 我们的讲师团队在过去的6年中曾经为数百家企业提供了研发项目管理的内训,在总结大量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研发项目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开发工作,而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有时甚至完全是管理工作,管理是一门艺术,当经理更是一种责任,研发项目经理的任务将不再是个人英雄般地拼命完成你的个体任务就行了,而应该是率领你的团队完成团队目标。 在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在2008年对该课程又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形成了一套可以和广大企业分享的工具和模板,学习后企业就可以根据这些业界最佳实践的经验来优化和固化本公司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 ● 培训收益 1、了解业界研发项目管理的最佳模式与实践,并分享相关的技能和技巧 2、掌握业界研发项目的组织结构和团队角色 3、掌握研发项目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控 4、掌握如何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融会贯通于整个研发项目计划中 5、掌握研发项目团队的绩效管理 6、分享业界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经验 7、分享讲师多年研发咨询总结出的一套研发项目管理的工具与模板,并结合企业的实践制定行动计划,确保在自己的公司能够落地实施 ● 讲师资质 * Don 董老师研发咨询资深顾问 CMM/CMMI领域专家 ■专业背景: 十多年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与管理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产品研发管理、质量管理、研发

东软集团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东软集团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1.实习的目的意义 对高校项目实践的补充,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能力的顺利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心智和行为模式训练、新技术讲座、行业趋势分享、企业级应用类项目实践、业务实习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保障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达到软件开发领域的“工作层”水平。 自我认知,快速完成从学校人向企业人的角色转变;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建立对目标与成就的积极追求;培养健康、责任、奋斗的心态,追求个人目标的不断实现;了解软件企业工程实践标准过程与技术架构;能够胜任Java与Oracle数据库环境下的行业解决方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实习单位简介 (1)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东软睿道)由东软创办,是东软基于20年来对IT产业实践的理解和对IT教育实践的洞察,整合国内外众多优秀合作伙伴的教育资源和产品,依托信息与通信技术,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模式的组合,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来实现交互式与实践式学习的教育与人才服务提供商。 东软睿道倡导“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未来”的经营理念,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工程

教育服务的提供者。目前,公司在沈阳、大连、南京、成都、无锡、天津、郑州、南昌、青岛、广州建立了10个分布式的人才基地,与全球500所高校、400家企业建立了持续稳定的深度合作。东软睿道工程教育是大学生及大学后提高职业技能的平台。我们面向高校、个人、政府提供以东软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面向企业构建以“高绩效金字塔”为基础,以建立高绩效组织为目标的解决方案,并提供咨询、培训、人才服务及IT信息系统等产品和服务。 (2)东软集团(NEUSOFT) 1991年,年轻的东北大学教授刘积仁在中国东北大学创立了东软。目前,公司拥有员工23000余名,在中国建立了8个区域总部,16个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6个软件研发基地,在4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3所东软学院和1所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美国、欧洲、日本、中东、中国香港、印度都设有子公司。东软是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作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公司,东软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3.实习的内容 (1)第一周 3月3日,上午,宋健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有关本次实习的事

东软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东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东软的概况 1991年,东软创立于中国东北大学。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工程解决方案及相关软件产品、平台及服务等。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7000余名,在中国建立了6个软件研发基地,8个区域总部,在4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3所东软信息学院和1所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美国、日本、欧洲、中东设有子公司。东软是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提供解决方案、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在软件与行业应用的结合、软件与数字化产品的结合、软件人才的培养和咨询服务方面形成了东软独特的经营模式。东软是中国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1991年,东软创建于东北大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以软件与服务、医疗系统、IT教育与培训为主要业务领域,集软件研究、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培训与服务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一)业务定位 东软的核心业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软件与服务、医疗系统、IT教育与培训。 同时,东软围绕自身的核心业务,在全国四地构造了自己的产业发展基地与服务平台——东软软件园(沈阳、大连、成都、南海)。 东软以软件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与服务的结合,软件与制造的结合,技术与行业管理能力的结合,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软件产品、平台及服务。 面向行业客户,我们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易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信息化管理最佳实践,以满足客户需求。行业解决方案涵盖的领域包括:电信、电力、金融、政府(社会保障、财政、税务、公共安全、国土资源、海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商、知识产权等)以及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行业。 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东软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在世界著名的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车载信息产品、IT产品等众多产品中运行。我们的客户遍布世界各地。 在自有品牌的产品工程方面,在医疗领域,我们开发并提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T、磁共振、数字X线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

软件项目管理全套文档模板

模版集萃 综述 在程序员的日常工作中,除了编写代码之外,还免不了需要编写各种技术文档。一个编写良好的技术文档在项目中能够很好地建立沟通与协作,起到很积极的作用。因此,编写技术文档也就成为了程序员技能提升的很重要的一面。 为此,我们特意收集了一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文档模板,这些模板包括格式和简单的写作说明,相信能够帮助大家编写出更加高效、实用的技术文档。在收集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其实用性,以确保每个模板的价值,而且对于一些重要的文档提供了多个模板。 为了方便大家查找,我们将收录的57模板分为以下几类: 项目及开发管理类:包括立项前的分析,立项后的计划、以及进度跟踪、风险控制方面的文档模板,共计16个; 需求分析类:明确清晰的需求,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在此收集了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所将使用到的文档模板,共计14个; 系统分析与设计类:包括体系结构设计、高层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等6个相关文档模板; 软件质量保证类:软件测试是质量保证的关键活动,在此收集了软件测试相关的11个文档模板; 其它类:除此之外,还收集了关于用户手册、软件维护等方面的10个文档模板,其中还有一个软件过程规范的示例。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文档模板只是为文档的编写提供一个基础,在实际的编写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剪裁和增补。

一、项目及开发管理类 1.1 可行性研究报告(ISO标准) 编者说明: 在立项时,应该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项目的经济、社会、技术可行性,从而为决策提供基础。该模板为ISO标准文档模板,其不仅适用于软件项目,对于其它的系统项目也适用。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a.[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站或计算机网络;]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 2.2 目标 [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 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说明对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期的限制。] 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5 评价尺度 [说明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这里的现有系统是指当前实际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也可能

中国软件外包实力分析与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课程论文2016.11 班级___ 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 _____ 开课学院商学院任课教师申朴成绩__________ 中国软件外包实力分析与发展 软件外包就是企业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软件项目成本,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完成的软件需求活动。外包是软件全球化环境下,软件生产在全球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必然产物。 近年来,中国的软件外包发展迅速,政府打出了软件服务外包政策组合拳。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商务部等部委在推动软件服务外包出口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相关园区和出口基地,集中资源打造中国的外包品牌。

1.外包 外包的英文全称是“Outside Source Using”,英文翻译是外部资源利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完善企业核心业务,把企业非核心的业务通过签订合同或者契约的形式转移给其他的企业和机构完成,从而企业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本企业的核心业务。 国际的外包业务在最开始是进行制造业的外包,主要是发达国家把自身科技含量较低、资源密集和人力密集的制造业生产线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那么发达国 签订契约或者合同,从而把这些企业非核心的软件利用外包的方式传递给人力资源成本比较低的国家或者企业,有利于降低本企业软件开发的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软件开发中,主要的工作包括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软件测试和维护等,离岸软件。 外包可以看作加工贸易的来料加工环节,综合了软件、加工和对外贸易等行业的综合特点。中国在进行软件外包服务的过程中,这些企业需要具备相关的软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向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

证券代码:600718 证券简称:东软集团公告编号:2015-01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向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提供财务资助额度延期的关联交易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过去12个月与同一关联人的交易:截至2015年6月29日,本公司和东 软香港向熙康开曼及其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的总金额为 5.97亿元人民 币;东软控股向熙康开曼的全资子公司—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 供银行借款担保的总额度为9,000万元人民币,提供银行借款担保的实 际金额为7,000万元人民币,提供委托贷款的总金额为5,000万元人民 币。 过去12个月,本公司与大连康睿道控股子公司发生向关联人购买原材料的日常关联交易金额共计661万元人民币;向关联人销售产品、商 品的日常关联交易金额共计20,465万元人民币;向关联人提供劳务的日 常关联交易金额共计1,021万元人民币;接受关联人提供的劳务的日常 关联交易金额共计32,616万元人民币。 ●过去12个月与不同关联人进行的交易类别相关的交易:过去12个月, 本公司未发生与本次交易同类别的关联交易事项。 ●本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名称说明: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公司”或“东软集团”; ●东软(香港)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香港”; ●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为东软香港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熙康开曼”; ●斯迈威控股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关联法人,以下简称“斯迈威”; ●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为斯迈威间接控股股东,以下简称“东软控股”; ●大连康睿道投资有限公司,为东软控股的控股股东,以下简称“大连康 睿道”; ●熙康业务:是指公司在健康管理服务领域,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及 专业的远程监测设备,为政府、企业、机构、家庭和个人提供多层次、 多维度、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熙康”是公司上述业务的标志性品牌。 一、关联交易概述 于2014年4月24日召开的公司201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高向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额度的议案》,股东大会同意本公司和东软香港向熙康开曼及其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的总额度提高至不超过

中国IT上市公司排名

中国IT公司排名(百强) 中国IT企业、上市公司排名100强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622360 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601331 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448641 4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386763 5 海尔集团公司 333664 6 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 311862 7 浙江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88781 8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233572 9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181046 10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 174196 11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 171711 12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163313 13 朝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5943 14 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 139890 15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135305 1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119854 17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16018 18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 114000 19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12035 20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105614 21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96472 22 托普集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95271 23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89362 24 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73100 25 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 69715 26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67849 https://www.360docs.net/doc/168430171.html, 27 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67144 28 北京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66275 29 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2000 30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57782 31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54877 32 杭州恒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46010 33 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45712 34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1832 35 思爱普(北京)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40813 36 哈尔滨亿阳信通股份公司 40708 37 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公司 39892 38 杭州新中大软件股份公司 39500

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与模板

项目需求建议书(RFP) A. 项目信息 提供关于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以及项目发起人姓名等方面的一般信息 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文件起草人:项目发起人:日期:B. 项目目标 A. 项目信息 提供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以及项目发起人姓名等与项目相关的一般信息 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授权书起草人:项目发起人:日期:

A. 项目信息 提供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以及项目发起人姓名等与项目相关的一般信息 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文件起草人:项目发起人:日期:

提供关于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工作任务、项目目标、项目管理采用的方法等的信息 □项目范围说明书 描述项目交付结果和工作范围的书面文件 □关键的成功因素 描述关于项目管理、项目团队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关键的成功因素方面的书面文件,以便得到项目小组成员的理解、接受和达成共识 □工作分解结构(WBS) 是以项目的交付结果为导向而分解出的、表明项目具体工作任务的书面文件,它定义了整个项目的工作范围 □组织分解结构(OBS) 提供项目沟通与汇报渠道,角色与职责,以及授权等方面信息的组织机构方式 □成本/效益分析 提供关于项目成本与收益,项目的货币价值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团队进行财务方面的分析,并作出经济决策 □资源计划 描述执行项目需要资源方面信息的书面文件 □项目进度计划 提供用甘特图表示的项目进度计划,包括项目的开始日期、里程碑事件、活动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活动历时、交付日期等信息 □风险管理计划 描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事件,每个风险严重程度,以及应急措施的书面文件 □采购计划 描述为了完成项目任务,需要从项目组织以外获取的产品或服务的种类和数量的书面文件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目录 公司简介------------------------------------------------------------------------------------------ 1 所在行业报告----------------------------------------------------------------------------------------- 2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3 建议和意见-------------------------------------------------------------------------------------------- 12 综合结论------------------------------------------------------------------------------------------- 13 正文 公司简介 1991年,东软创立于中国东北大学。于1993年6月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于1996 年6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7000余名,在中国建立了6个软件研发基地,8个区域总部,在4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3所东软信息学院和1所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美国、日本、欧洲、中东设有子公司。 东软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一)历史: 1991年,东软创立; 1996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 2001年,在中国众多的行业领域获得领先的市场份额,向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发展200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 2008年,东软集团整体上市计划完成。 经过17年的努力,如今,东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成为行业老大。曾经五次入选“全国IT500强”,并获得“亚太城市信息化杰出供应商10强”、“2008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等荣誉称号,也三度荣登“亚洲新兴外包十强”榜首。(二)主要业务 面向行业客户,我们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易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涵盖的领域包括:电信、电力、金融、政府(社会保障、财政、税务、公共安全、国土资源、海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商、知识产权等)以及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行业。 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东软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在世界著名的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车载信息产品、IT产品等众多产中运行。 医疗领域,我们开发并提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T、磁共振、数字X线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等10大系列50余种医疗产品,其中CT机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能够生产CT的国家。服务领域,东软提供包括IT咨询服务、应用开发和维护、第三方ERP咨询与实施、专业测试及性能工程服务、本地化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业务流程外包(BPO)、IT教育与培训等服务业务。

东软集团之企业经营案例分析

东软集团 之企业经营案例分析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是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0718。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开发的各种软件已被广泛运用于工程、电力、电信、房地产、工厂设计等行业,软件的商品化率是国内最高的。东软以软件技术为核心,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产品与服务。 1.公司现状 1991年,年轻的东北大学教授刘积仁在中国东北大学创立了东软。目前,公司拥有员工23000余名,在中国建立了8个区域总部,16个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6个软件研发基地,在4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3所东软学院和1所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美国、欧洲、日本、中东、中国香港、印度都设有子公司。东软是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作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公司,东软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2.产品服务 面向行业客户,东软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易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信息化管理最佳实践,以满足客户业务快速发展的不同需求。行业解决方案涵盖的领域包括:电信、电力、金融、政府(社会保障、财政、税务、公共安全、国土资源、海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商、知识产权等)以及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行业。 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东软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开展合作,提供车载信息产品、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和IT产品等嵌入式软件开发和服务。 在自有品牌的产品工程方面,在医疗领域,东软开发并提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T、磁共振、数字X线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等11大系列50余种医疗产品,其中CT机填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