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集团之企业经营案例分析
东软集团2020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东软集团2020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4 页东软集团2020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一、经营风险分析 1、经营风险东软集团2020年一季度盈亏平衡点的营业收入为77,779.36万元,表示当企业该期营业收入超过这一数值时企业会有盈利,低于这一数值时企业会亏损。
营业安全水平为14.16%,表示企业当期经营业务收入下降只要不超过12,829.05万元,企业仍然会有盈利。
从营业安全水平来看,企业有一定的承受销售下降打击的能力,但营业安全水平并不太高。
2、财务风险企业财务费用小于0或缺乏利息支出数据,无法进行负债经营风险判断。
经营风险指标表项目名称2020年一季度 2019年一季度 2018年一季度 数值 增长率(%)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盈亏平衡点 77,779.36-5.29 82,123.72 -33.16 122,862.10 营业安全率 0.14 -63.2 0.38 5,919.11 0.01 0 经营风险系数 -1.61 84.37 -10.33 -143.58 23.7 0 财务风险系数1.29-16.631.55127.650.68二、经营协调性分析 1、投融资活动的协调情况从长期投资和融资情况来看,企业长期投融资活动能为企业提供243,649.42万元的营运资本,投融资活动是协调的。
营运资本增减变化表项目名称2020年一季度 2019年一季度 2018年一季度 数值 增长率(%)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营运资本 243,649.42 -14.22 284,024.31 -7.08 305,681.62 0 所有者权益 837,207.15 -4.44 876,085.6 -3.72 909,979.45 0 非流动负债125,203.9632.72 94,338.1324.82 75,581.09。
东软集团之 杜邦分析

2009年12月31日杜邦分析2008-12-31 杜邦分析杜邦分析-----------连环替代法对东软集团200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析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2008年度净资产收益率:12.7261%*0.8766%*1.54=14.4% ①第一次替代:15.6282%*0.8766%*1.54=21.10% ②第二次替代:15.6282%*0.706%*1.54=17.00% ③第三次替代:15.6282%*0.706%*1.45=16.02% ④② -- ① = 21.10% -- 14.4%=6.7% 主营业务利润率上升的影响③ -- ② = 17.00% -- 21.10%=--4.1% 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影响④ -- ③ = 16.02% -- 17.00%=--0.98% 权益乘数下降的影响验证:6.7%--4.1%--0.98%=16.02%--14.4%=1.622009年东软集团净资产收益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利润率上升的影响 6.7%,虽然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下降的影响分别为0.1706%和0.09%,但是还是抵挡不住主营业务利润率上升的强势。
08年 09年2008年是每一个公司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东软集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化竞争加剧,人民币升值和地震灾害等重大困难和挑战。
比如:(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公司位于四川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镇的“东软软件园”基地受到本次地震的影响,基地内的多数建筑出现一定程度的破裂,需要修复才可使用。
本次地震导致本公司本年度净利润损失3,636万元。
(2)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IT 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公司业务的拓展变得较为困难,特别是国际业务领域面对更多的挑战,这都多公司的年度净利润产生了影响。
敏捷制造及可重构制造案例分析报告

敏捷制造及可重构制造案例分析报告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渐渐激烈,传统的制造方式在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中越来越吃力。
为了与所对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相适应,一些先进的制造模式逐步被企业所接受并应用。
文章主要阐述其中敏捷制造,可重构制造两种先进制造模式在现代化企业生产中的应用案列。
关键字: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可重构制造,模块敏捷制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和企业界就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1991 年, 美国里海(Lehigh)大学亚可卡学院的三位学者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1 世纪制造企业发展战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虚拟制造的新概念——敏捷制造(AMS)。
敏捷性反映的是企业驾驭变化的能力, 企业要实现的任何战略转移都可以从它具有的善于转变的能力中获益.敏捷制造强调通过联合来赢得竞争,通过产品制造、信息处理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集成来实现人、知识、资金和设备(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分布在全球各地合作企业的)的集中管理和优化利用.敏捷制造强调通过联合来赢得竞争,通过产品制造、信息处理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集成来实现人员、知识、资金和设备(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分布在全球各地合作企业的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利用[1]。
实现敏捷制造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包括环境技术、同意技术、虚拟技术、协同技术等其他技术。
由此也诞生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敏捷虚拟企业。
为了应对需求,相应的技术、管理和人员通过现代方便的网络技术迅速联合在一起。
这些资源可能来自不同的企业,甚至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
敏捷制造特征:(1)速度是 AMS 的基本特征:统计表明如果产品的开发周期太长, 导致产品上市时间推迟6个月, 则利润要损失30 %, 这充分说明了“速度”的重要性.AMS 中的速度包括市场反应速度、新产品开发速度、生产速度、信息传播速度、组织结构调整速度等. (2)全生命周期顾客满意度是 AMS 的直接目标:通过并行设计、质量功能配置、价值分析、仿真等手段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使顾客满意. (3)灵活的动态组织机构是 AMS 的组织形式:企业内部将多级管理模式转变为扁平结构的管理方式 ;企业外部将企业之间的竞争变为协作.(4)开放的基础结构和先进制造技术是AMS 的重要保证:敏捷制造要把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力量集成在一起, 因此敏捷制造系统必须采取开放结构。
东软集团发展能力分析

为什么在短短一年时 间迅速下跌至该行业 平均水平以下?
2001年 2001年 2002年 2002年 2003年 2003年 2004年 2004年 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6年
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100%
固定资产陈新率 东软集团 1999年 1999年 2000年 2000年 2001年 2001年 2002年 2002年 2003年 2003年 2004年 2004年 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6年 82.06 89.98 87.91 86.10 82.31 82.68 80.39 80.46 信息技术行 业 70.9549 73.4006 72.3734 71.2286 70.0499 68.2428 67.663 66.6172
营业利润增长率
东软集团
信息技术行 业
1999年 1999年 2000年 2000年 2001年 2001年 2002年 2002年 2003年 2003年 2004年 2004年 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6年 58.37 36.30 5.89 3.70 -1.83 7.47 2.01 383.2432 -55.507 23.7824 14.5643 14.6897 -2.1327 45.7903
总资产增长率=(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总资产增长率 东软集团 1999年 1999年 2000年 2000年 2001年 2001年 2002年 2002年 2003年 2003年 2004年 2004年 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6年 95.20 26.23 24.05 5.42 7.78 -0.38 -2.90 -6.83 信息技术行 业 26.6036 58.6723 27.5817 33.9645 36.3591 16.8445 3.1852 5.7448
东软集团业务模式研究分析

三级医院
500+
云HIS产品覆盖 基层医疗服务
机构
50000+
医疗机构
2,500+
支撑社会保险 服务
700,000,000+
基层医疗机构 和诊所
30,000+
供软件与服务 两定医疗机构
190,000+
提供人社医保 平台云服务城
市
40+
数据库管理覆 1,300,000,000+ 盖人数
2.产品服务
东软集团医疗健康产品:智慧医院产品+智慧临床产品+智慧健康云平台
公司持续加强面向全球市场的品牌传播与管理,高质量、可信赖的东软品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 市场认可。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始终坚持“开放式创新”战略,建立公司 级、事业部级的两级研发体系,不断寻找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技术与商业模式。
公司面向生态系统和应用场景,驱动业务专业化、IP化、互联网化发展,聚焦政府、高端客户、 产业伙伴,建设合作、共赢、健康的生态系统。
公司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融合CMMI等模型、方法的先进理念,对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 持续的升级和完善,先后通过了DNV、BSI、QAI、CQC等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
二、业务模式
• 价值客户 • 产品服务 • 公司布局 • 业务组合
1.价值客户
东软集团主要客户群体:大型三级医院、卫健委、药企、互联网公司
东软集团
医疗信息化业务模式研究分析
汇报人:张华涛 时间:2020.03.30
一、公司简介
CONTENT
目
二、业务模式
录
三、竞争概况
600718东软集团2023年三季度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东软集团2023年三季度风险分析详细报告一、负债规模测算1.短期资金需求该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期资金需求为131,900.69万元,2023年三季度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107,573.14万元。
2.长期资金需求该企业权益资金能够满足长期性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并且还有165,672.49万元的权益资金可供经营活动之用。
3.总资金需求该企业资金富裕,富裕33,771.81万元,维持目前经营活动正常运转不需要从银行借款。
4.短期负债规模根据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计算,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为259,497.12万元,在持续经营一年之后,如果盈利能力不发生大的变化,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是274,581.82万元,实际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107,573.14万元。
5.长期负债规模按照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企业有能力在2年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67,694.11万元,企业有能力在3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71,465.28万元,在5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79,007.63万元,当前实际的带息负债合计为107,573.14万元。
二、资金链监控1.会不会发生资金链断裂从当前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来看,该企业不存在资金缺口。
如果当前盈利水平保持不变,该在未来一个分析期内有能力偿还全部有息负债。
只是负债率相对较高,如果经营形势发生逆转会存在一定风险。
资金链断裂风险等级为6级。
2.是否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该企业不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并且长期性融资活动为企业提供283,824.67万元的营运资金。
3.是否存在经营性资金缺口该企业经营活动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缺口为54,172.91万元。
这部分资金缺口已被长期性融资活动所满足。
其中:应收账款增加32,071.58万元,预付款项增加287.12万元,存货减少34,903.05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1,638.15万元,共计减少906.19万元。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摘要虚拟化运营是现代企业生产组织的一种运作模式,它把计算机“虚拟世界”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能够将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实现共同目标。
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企业的运营模式模型,并从模型描述框架、集成建模支持环境和建模实现步骤三个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构架及关键技术。
最后通过东软集团这个事例,具体分析了虚拟企业的运营模型。
关键词:虚拟企业运营模型一.绪论任何企业组织与管理模式都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根木性变化,使得以实体组织为特征的传统企业模式出现了许多明显的缺陷,如:企业应变力差;企业组织的核心能力呈现模糊性和多元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对于实体组织遇到的困境,人们设想了许多办法,如多样化经营、矩阵结构、柔性生产及管理信息系统,试图使实体组织在新经济时代中恢复活力,然而这些方法都是在组织的模式内部进行的优化,都无法从根木上解决传统经营模式的困境。
企业经营模式的选择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
纵观整个企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史,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外乎经历了三个阶段: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新出现的虚拟经营模式,这三种经营模式的出现与企业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是相对应的。
其中虚拟经营模式是对此前两种传统模式的全ICI变革。
二.虚拟企业运营模式概述本章简单介绍虚拟企业的概念以及其优点。
2.1虚拟企业的概念及特点21世纪是以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企业越来越感到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于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
因此以“双赢”为目的企业合作已成为现代企业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最好模式,虚拟企业是企业多种合作模式中的一种。
2.1.1 虚拟企业的概念虚拟企业[1][2]又称动态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组成的一种有时限的互惠互利的合作组织,能以最小的投资、最快的反应速度把握市场机会。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分析以恒生电子和东软集团为例

—以恒生电子和东软集团为例2017年4月摘要据新闻报道,我国技术研发强度于2012年首次超过欧盟。
然而,仔细盘点近几年我国IT企业经营效益和自主技术创新成果却发现,与技术研发投入规模相适应的高水平高精尖创新成果比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行业净利润率水平不高。
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现状是怎样的?其研发投入是否促进了企业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如何提高IT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效益?这将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目的。
本文将IT企业中的典型的恒生电子与东软集团作为案例企业,将这两家公司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案例企业与行业对比分析,来衡量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情况,探寻研发投入对于企业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影响,评价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效益,进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IT企业东软集团恒生电子研发投入效益Analysis of R & D Investment of Hang Seng Electronics and NeusoftGroup AbstractAccording to news reports, China's technology R & D intensity in 2012 exceeded the EU for the first time. However, careful inventor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IT business efficiency and independent technologicalinnovation has found that, with the R & D investment scale to adapt to the high level of high-tech innova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the key technology self-sufficiency rate is low, the industry net profit margin level not tall.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siness R & D investment status quo is what? Has its R & D investment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e profitability and technical level?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T enterprise R & D investment? This will be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and research purposes.This paper will be typical of the IT companies in theHang Seng Electronics and the Eastern European Group as a case enterprise, the two companies as the focus of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case of business and industry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measure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terprise R & D investment situation, to explore R & D investment for Profitability and technical level of the enterprise, evaluate the benefits of R & D invest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terprises, find out the problems, sum up the experience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IT enterprise EasternEuropean Group Hang Seng Electronics software R & Dinput efficiency目录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三)研究内容2二、研发投入对企业的影响2(一)创新能力2(二)市场占有率2(三)获利能力3三、东软集团和恒生电子的研发投入情况分析3(一)案例企业概况3(二)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说明4(三)研发投入的情况分析5(四)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11四、结论与建议13(二)研究结论与建议13(二)研究局限性16参考文献17致谢18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当今社会,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孕育着新的商业和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己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资产,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与全球化相呼应,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同时面临着这一新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软集团
之企业经营案例分析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是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0718。
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开发的各种软件已被广泛运用于工程、电力、电信、房地产、工厂设计等行业,软件的商品化率是国内最高的。
东软以软件技术为核心,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产品与服务。
1.公司现状
1991年,年轻的东北大学教授刘积仁在中国东北大学创立了东软。
目前,公司拥有员工23000余名,在中国建立了8个区域总部,16个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6个软件研发基地,在4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3所东软学院和1所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美国、欧洲、日本、中东、中国香港、印度都设有子公司。
东软是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
作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公司,东软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2.产品服务
面向行业客户,东软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易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信息化管理最佳实践,以满足客户业务快速发展的不同需求。
行业解决方案涵盖的领域包括:电信、电力、金融、政府(社会保障、财政、税务、公共安全、国土资源、海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商、知识产权等)以及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行业。
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东软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开展合作,提供车载信息产品、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和IT产品等嵌入式软件开发和服务。
在自有品牌的产品工程方面,在医疗领域,东软开发并提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T、磁共振、数字X线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等11大系列50余种医疗产品,其中CT机填补
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能够生产CT的国家。
东软不仅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其主要产品CT、MRI、X-ray、超声及多参数监护仪等产品系列相继通过了美国FDA和欧洲CE认证。
产品销往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在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巴西、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等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设备安装,拥有客户5000余家。
在服务领域,东软提供包括IT咨询服务、应用开发和维护、套装应用软件服务、专业测试及性能工程服务与本地化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IT教育与培训、业务流程外包(BPO)等服务业务。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
作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公司,东软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3.企业理念
东软致力于成为最受社会、客户、投资者和员工尊敬的公司,并通过组织与过程的持续改进,领导力与员工竞争力的发展,联盟与开放式创新,使东软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
4.发展创造
4.1开放式创新
对于东软而言,开放式创新代表了不断寻找东软持续高速发展的技术与商业模式,以寻求业务创新;代表了通过联盟与合作的创新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快的成长,以参与到全球产业分工和竞合中。
为此,东软对内建立公司级、事业部级的两级研发体系,对外与合作伙伴共建能力中心。
东软实施解决方案高效性策略NeuSA™,重点关注系统化的复用、知识的分享与经验的传承以及员工技能的不断提升,通过TCOE计划来推动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东软的核心竞争能力。
能力发展
根据东软主技术架构、方法学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基于东软核心价值与文化,从领导力、领域知识、技术、方法学和沟通五个维度建立面向个人的能力模型,从方向、深度、广度、领域及愿景五个层次,为员工规划从能够做项目到能够做架构、解决方案、领域咨询、业务创新的职涯发展通道。
知识管理
东软倡导善于学习、分享与复用的工程师文化,通过知识管理门户、技术月刊和可复用资产库,确保知识与经验可以被充分、及时地获得与分享;通过建立知识地图,使员工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技术论坛和定期的主题技术研讨会,建立互动式的交流、学习与创新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技术交流文化与氛围。
促进知识在组织范围内流动、以获得更高的经营绩效。
组织与执行
东软通过TCOE(Technical Community of Excellence,卓越的技术团队)计划在组织体系上保障NeuSA™中每个实践域中各项活动的切实执行和有效落实,为此东软建立了相应的组织体系、运作模型和区别考评机制,营造有助于系统化复用、知识分享、能力发展的环境。
东软基于东软组织级技术能力模型周期性地评估策略执行情况,发现差距,持续改进。
4.2人力资源发展
东软通过各项人力资源策略的实施,使得东软拥有了一支充满激情、智慧、专业、高度关注客户并极富协作精神的员工队伍,以支撑客户与公司业务的高速发展。
围绕客户和市场需求,东软构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人力资源队伍,目前,东软拥有员工20000多人,分布于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工程解决方案、软件产品与平台及服务等各专业领域。
为了推动软件产业人力资源的发展,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享IT人力资源,东软先后于2000-2003年在大连、南海和成都建立了3所IT大学。
目前,三所学校在校学生25000人。
这为东软及其客户、合作伙伴持续性地获得专业化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东软人才实训中心为高校、学生、企业等提供全面的IT培训解决方案,以培养“实用性、技能型”IT人才为目标、以助力IT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软在沈阳、大连、南京等地建立了分布式的实训基地,现有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余人培训。
5.企业经营
5.1以目标为导向的战略执行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东软逐渐形成了由清晰的战略规划、完备的实施策略、扎实的过程执行等三方面构成的战略执行体系,以追求增长为发展目标,以锁定客户的核心业务为发展方向来制定战略规划,在营销、技术、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以ISO标准(ISO9001/ISO27001/ISO20000)为框架、以CMM/PCMM/CE/FDA为纵深的执行过程,保证公司的战略得到有效的制定和执行。
5.2卓越运营
东软通过多年的管理积淀,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以目标为导向的战略执行体系、追求卓越的商务流程、创造持续价值的客户管理体系、规模化、分布式的开发与交付体系、复用导向的知识资产管理、以及共赢合作伙伴联盟等持续提升的运营管理体系与流程,以不断满足需求和优化服务质量,从而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在公司范围内实现共性方法和技术的充分共享与复用,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合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东软建立公司级跨越组织单元的卓越中心机制,统一管理和使用专业化资源,分别设立共性方法和专项技术两类能力中心,并有选择地与合作伙伴共建专项技术能力中心,以加强与合作伙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公司各个业务单元可以充分使用能力中心的资源,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整体的技术能力。
5.3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
东软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拥有面向政府、电信、金融、能源、交通、制造业、钢铁、汽车、信息安全、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专业化的运营部门;在营销、技术、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支撑保障平台;面向全球市场建立10个区域中心、覆盖40多个城市的营销和服务网络。
东软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客户服务、保留、发展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法,形成了解决方案高效性策略的实施框架(NeuSA),建立了以行业领域专家为核心的梯队式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通过三者的有效融合,构建了东软独特的创造持续价值的客户管理体系。
目前,东软与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十余家有合作关系,行业解决方案几十种,行业领域专家几百名。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客户,持续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东软构建了清晰、可视、可持续改进的商务流程,东软的商务流程有198个实施步骤,涉及到公司所有的组织单位,覆盖所有的业务流程,东软倡导通过全体人员简单、务实的不断努力达到追求卓越的远大目标。
5.4共赢的合作伙伴联盟
战略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是东软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东软始终致力于创造和谐共赢的生态环境,通过联盟与合作东软能够快速、可靠地构建满足客户业务发展需要的解决方案,东软不仅在营销、技术、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与全球知名的20余家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与政府和行业协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3.社会责任
在东软,社会责任与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意味着:尊重、负责、诚信与法律遵从及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尊重
尊重员工个性,为他们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快乐工作而投资,并为他们的贡献给予合理回报。
负责
关注客户的需求与投资,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断追求公司经营结果的改进,为股东带来长期良好的回报。
诚信
诚信是东软事业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公司价值观的重要组织部分。
东软要以高标准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标准以及公司治理原则来要求公司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并得到社会的尊重,避免发展中的风险。
可持续发展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绿色发展,构建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追求企业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