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简史

合集下载

乳腺癌手术简史

乳腺癌手术简史

乳腺癌手术简史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与改进。

本文将为您介绍乳腺癌手术的简史。

一、早期手术方法乳腺癌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当时,外科医生使用一种被称为“哈尔斯蒂德手术”的方法,通过切除整个乳房以及腋窝淋巴结来治疗乳腺癌。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控制肿瘤的进展,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创伤。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手术方法逐渐演变为保留乳房的手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位名叫威廉·斯图尔特·霍尔斯提的外科医生提出了乳腺切除术并创立了全身麻醉。

此后,乳腺癌手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手术的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二、现代乳腺癌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手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和改进。

现代乳腺癌手术的目标是尽可能切除肿瘤同时保留乳房的形态和功能。

以下是目前常见的乳腺癌手术方法:1. 部分乳房切除术部分乳房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也被称为“保乳手术”。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切除肿瘤以及周围正常组织,同时保留正常乳房组织。

这种手术方法可提供良好的肿瘤控制效果,同时减少了对患者外貌的影响。

2. 全乳房切除术全乳房切除术是将整个乳房切除的手术方法,适用于乳房癌症较为严重的患者,或者对保留乳房没有特殊要求的患者。

虽然这种方法会导致完全的乳房损失,但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治愈率,并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3. 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通常会通过淋巴管扩散至腋窝淋巴结,因此淋巴结清扫术是乳腺癌手术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切除腋窝淋巴结以确定肿瘤是否在局部扩散。

如果淋巴结受到侵犯,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放疗或化疗。

4.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术对于某些具有高风险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术。

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方法,其目的是检测和切除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淋巴组织。

乳腺癌外科100年历程

乳腺癌外科100年历程
精品PPT
如来自米兰国立癌症研究院的临床试验,来自 美国乳腺与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组NSABP B-06计划,来自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 EOETC试验10801,均证实了保乳手术的可 行性,同时也肯定了术后放疗的必要性。 1995年早期乳腺癌试验协作组EBCTCG报道 了保乳手术加放疗和改良根治术两组疗效对比 的Meta分析结果:10年死亡率均为22.9%, 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9%和6.2%,两组无 统计学差异。
精品PPT
由于当时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还停留在单纯的 “局部根治”上,Halsted手术的疗效渐趋稳 定,加上麻醉和胸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 Halsted手术受到了“扩大”手术的冲击。 Margottini(1949年)和Urban(1951年)分别提出 了根治术合并胸膜外和胸膜内清扫内乳淋巴结 的乳腺癌扩大根治术。Andreassen和Dahllversen(1954年),提出了根治术合并切除锁骨 上淋巴结及内乳淋巴结的乳腺癌超根治术。
19世纪末Halsted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病理解 剖学研究认为,乳腺癌的发展规律先是肿瘤细 胞的局部浸润,后沿淋巴道转移,最后出现血 行播散,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乳腺癌是一种 局部疾病,若能将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完整切除, 就可能治愈。于是他在1882年创立了乳腺癌根 治术,即整块切除肿瘤在内的全部乳腺,包括 相当数量的乳腺皮肤和周围组织,以及胸大肌 和腋窝淋巴结,不久又将胸小肌包括在切除的 范围内,即Halsted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外科100年历程
精品PPT
乳腺癌外科100年历程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从Halsted“经 典”根治术到今天,已经有109年的历史,经 历了四个历程: 19世纪末的Halsted根治术; 20世纪50年代的扩大根治术; 20世纪60年代的改良根治术; 20世纪80年代的保乳手术; 21世纪初乳腺癌的治疗是综合治疗的样本。

乳腺癌治疗的变革和进展

乳腺癌治疗的变革和进展

(二)乳腺癌根治术和Halsted理论
• 临床获益:Halsted根治术让乳腺癌的5年生 存率从10%--20%提升至40-50%。 • 缺点:1 手术范围较大,对患者生理、心理 均有较大的打击;2 对乳腺癌的远处转移和 总体生存率的控制和预想的存在较大差距。
(二)乳腺癌根治术和Halsted理论
(五)保乳手术时期和Fisher理论
Fisher 首先提出
“乳腺癌是一种 全身性疾病”
Fisher理论
• • • • 乳腺癌早期阶段即属全身性疾病 不同的局部治疗方法对生存率无根本影响 治疗后局部复发属血源性播散在局部的表现 区域淋巴结对瘤细胞播散无屏障作用,具有反映 肿瘤生物学价值价值 • 血行播散是乳腺癌播散的重要途径且与淋巴结转 移无相关性,是治疗效果决定因素 • 肿瘤-宿主关系复杂,表现为肿瘤的多面性
(二)乳腺癌根治术和Halsted理论
• 特点: • 1 建立的完善科学的乳腺癌手术原则和手术规范。 • 2 包括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 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 • 3 手术范围:上至锁骨,下至腹直肌上段,外至 背阔肌前缘,内至胸骨旁或中线。 • 4 腋窝淋巴结的处理:清除三组淋巴结。 • 5 手术切口的选择:横行或纵行梭形切口,皮肤 切除范围一般据肿瘤约3cm。
• 1972年Veronesi等于对Ⅰ期乳腺癌患者施行1/4乳腺切除术、腋淋巴 结清扫、局部放疗; 1981年Greening等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加腋淋巴结 清扫加放疗;1983年Fisher等则仅行乳腺肿块切除、腋淋巴结清扫、局 部放疗。Fisher等为代表较激进的学者提出了部分乳腺切除手术的方 式,即保乳手术。 • 其理论依据及条件:1,乳腺癌即使在早期也可以通过血道播散,因而 一开始即为全身性疾病。2,手术切除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可以减轻肿瘤 的负荷,改善机体对肿瘤的反应,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但无限扩大手术 范围,除了并发症增加外,还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3,原发肿瘤的局部 处理方式不影响生存率。,5,区域淋巴结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无防御功 能,癌细胞可绕过淋巴结,或直接进入血道,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生存率的 指标,但不是决定性因素。6,在20世纪70年代,各种综合治疗逐渐进 入到乳腺癌的第一线治疗。7,NSABP B-06试验、INT Mllan 1试验、 NCI试验、EORTC试验、DBCG-82TM试验等大量前瞻性试验证明了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8,手术的规范行进一步提高,强调术中 无瘤原则,减少术中种植转移。

手术记录: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

手术记录: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

手术记录: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现乳腺肿块进行性增大,无痛性乳头溢液,并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于XXXX年XX月XX日入院。

入院后诊断为:乳腺癌,TNM 分期为T2N3M0。

手术方式:
患者于XXXX年XX月XX日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

麻醉方式:
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麻醉诱导阶段,使用丙泊酚、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注射,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术中维持麻醉状态,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并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

手术经过:
手术开始前,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外展90度。

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在乳房表面做切口,沿乳腺边缘切开皮肤,将乳腺组织与胸大肌筋膜分离。

在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以及腋窝处进行淋巴结清扫。

清扫完成后,对创面进行冲洗并电凝止血。

然后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并将整个乳腺组织和淋巴结标本送病理检查。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入住ICU病房,监测生命体征和麻醉苏醒状况。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在患者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并协助患者进行排痰和早期活动。

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定期进行乳腺X线摄影复查,以及时发现是否有复发或转移。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3.乳房动脉供应
3、乳房动脉供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乳房动脉供应
3.乳房动脉供应
自外向内
1、副乳动脉(或无) 2、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背阔肌)、旋肩胛动脉(岗下 窝,参与组成肩胛动脉网) 3、胸外侧动脉:(前锯肌、乳腺) 4、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胸大小肌)、肩峰支(三角肌、 肩关节) 5、胸最上动脉:锁骨下入胸廓处
6、前哨淋巴结活检代替腋窝清扫术
前哨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的第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假如它没有转移, 腋窝其他淋巴结理论上不会转移,就可以保留腋窝。
7、目前新兴的手术方式
1、乳房再造(重建)术(即时再造和延时再造,也叫 一期再造和二期再造) 2、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3、未来。。。精准医疗时代:精准放疗、基因检测、 精准化疗。。。
4、乳房淋巴回流
4、乳房淋巴回流
5
腋 窝 的 区 域 解 剖
5 腋窝的区域解剖
三、关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个人体会
1、切口的选择应尽量选择横梭形切口,术后可选择可吸收线皮下缝 合,减少瘢痕组织形成 2、重视清扫胸大、小肌间淋巴结 3、重视保护胸长、胸背神经及其伴行动静脉 4、清扫腋窝淋巴结时找到特殊的解剖标志,如胸大肌外缘、胸小肌 外缘、背阔肌缘,就更加容易准确的找到腋静脉,避免清扫过深 5、术后绷带加压包扎适度,重点内乳区及腋窝处的加压 6、术程无菌原则及无瘤原则 7、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适用于: 乳腺原位癌 乳房Paget’s病
5、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
20世纪70年代后,欧美开始流行保乳手术,Fisher称保乳手术是乳腺外科 治疗中的一次革命。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特性不断深入认识,乳腺癌保留乳 房手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目前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证明: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与根治术可以获得 相同的生存率。

乳腺癌治疗简史

乳腺癌治疗简史

乳腺癌治疗简史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治疗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为您介绍乳腺癌治疗的简史,展示医学界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手术切除阶段乳腺癌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医生们首次提出通过手术切除来治疗乳房肿瘤。

然而,早期的手术方法并不完善,手术后常常导致患者并发症与心理困扰。

到了19世纪,随着麻醉与消毒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手术治疗得到了显著发展。

当时,Radical Mastectomy(激进乳房切除术)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它包括切除肿瘤、乳腺组织、淋巴结和胸大肌。

虽然这种手术方法在控制肿瘤扩散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二、保乳手术时代的到来20世纪70年代,保乳手术的概念逐渐被提出。

在这个时期,医生们开始更加重视患者的整体情况与心理需求。

由于早期乳腺癌的发现,保乳手术成为了一种潮流。

这种手术方式不再全面切除乳房,而是尽量保留正常乳房组织,同时切除肿瘤和周围的局部淋巴结。

这种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身体上的负担。

三、辅助化疗和放疗的应用与此同时,辅助化疗和放疗的应用也大大推进了乳腺癌治疗的发展。

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或手术后通过药物治疗来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放疗则是利用高能射线来破坏肿瘤细胞,以防止其快速生长和扩散。

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研发和进步,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提升。

而放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放疗技术从传统的2D放疗逐渐发展为现代三维适形放疗和强调个体化的精准放疗,大大减少了放射治疗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提高了治疗效果。

四、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发展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出现使乳腺癌治疗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使医生们能够根据患者的基因表达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减少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手术记录:左乳癌改良根治切除术

手术记录:左乳癌改良根治切除术

手术记录:左乳癌改良根治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左乳癌术后诊断:左乳浸润性导管癌,T2N1M0手术方式:本例采用了左乳癌改良根治切除术。

该手术方式保留了胸大肌和胸小肌,同时切除了乳腺组织和腋窝淋巴结,以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的目的。

麻醉方式:本例手术采用了全身麻醉和区域阻滞麻醉的联合麻醉方式。

区域阻滞麻醉主要针对手术区域的神经进行阻滞,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

手术经过:1.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全身麻醉后,行区域阻滞麻醉。

3.手术开始,先进行乳腺组织的切除。

在乳腺表面做切口,将乳腺组织从胸大肌和胸小肌上分离,并切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和胸大肌表面的筋膜。

4.然后进行腋窝淋巴结的切除。

在腋窝表面做切口,将淋巴结、脂肪组织和相关淋巴管切除。

5.切除完成后,进行创面的冲洗和止血。

6.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要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

同时要注意观察引流情况,记录引流量。

2.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以减少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3.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如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4.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营养的摄入,保持身体健康。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5.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左乳癌改良根治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乳腺癌的手段,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例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已于术后接受了相关的辅助治疗和康复训练。

乳腺癌根治术及其新进展

乳腺癌根治术及其新进展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手术治疗。

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十九世纪初,霍尔斯特德乳腺癌根治术问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乳房扩大根治术又问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近年来,保乳手术快速发展。

在不同年代,外科治疗乳腺癌的不同术式,主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理解程度和各种治疗的进展情况。

霍尔斯特德乳腺癌根治术一百一十年前,西方医学家霍尔斯特德首倡了乳腺癌根治术,并认为乳腺癌原发病灶会经过淋巴管引流,扩散到具有“屏障功能”的区域淋巴结,再经此向全身扩散。

故他提出,这种术式的切除范围包括:患侧的全部乳腺组织、覆盖组织的表面皮肤、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和锁骨下的淋巴组织与脂肪组织。

同时,霍尔斯特德乳腺癌根治术在问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也在不断发展。

由此,使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过去的10%~20%提高到近来的40%~50%。

在较早的时期内,这种术式成为ⅰ期、ⅱ期、部分ⅲ期患者的首选手术术式和治疗手段。

为了进一步规范化,人们又对这种乳腺癌根治术规定了详细的适应症,充分发挥了它的疗效。

但是,有下述1项表现的患者,不适于进行霍尔斯特德乳腺癌根治术:炎性乳腺癌;皮肤橘皮样水肿范围超过乳房面积约1/2;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结节;肿瘤侵犯胸壁;患侧上肢水肿;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者;有远处转移,包括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另外,有下述2项或2项以上者,同样不适于首选霍尔斯特德乳腺癌根治术:肿瘤破损;橘皮样水肿范围不超过乳房面积的1/3;肿瘤与胸大肌固定;腋窝淋巴结最大径超过2.5cm;腋窝淋巴结相互融合,与深部组织粘连。

因此,由于霍尔斯特德乳腺癌根治术的上述种种局限性,现在采用者已大大减少,目前主要用于临床乳腺癌ⅲ期患者。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人们发现,乳房的淋巴液虽然大部分回流至同侧的腋窝淋巴结,但也有一部分淋巴液回流至内乳淋巴结,于是提出了在乳腺癌根治术的基础上,将内乳淋巴结和周围的脂肪淋巴组织也同时清除,这就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手术简史
女性乳腺一直是美丽、生育及女性气质的代名词。

执癌症治疗之牛耳的手术,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外形毁损。

两千余年来,乳腺外科领域的史实如同传说。

最近,阿曼的Lakhtakia教授在 Sultan Qaboos University Medical Journal 发表文章,就乳腺外科方面的研究历史进行了综述。

远古的观点和实践
由于乳腺位居易于触及的体表,因此对其文字记录及阐述可追溯至很早。

公元
前 3000 至 2500 年左右、也可能是 Imhotep(一位埃及的医师、建筑师)所著的艾德温·史密斯外科手术手稿(Edwin Smith Surgical Papyrus)中,就有乳腺癌的确切记录。

古希腊也有专事乳腺疾病的神祇。

医学文献中的癌(carcinoma,希腊文 karkinoma)、硬物(scirrhous,希腊
文 skirros)、恶癖(cacoethes,希腊文 kakoethes),均源自希腊文。

公元前 400 年的希波克拉底认为体液(血液、痰液、黄色胆汁、黑色胆汁)失衡是疾病的原因,他对进展期乳腺癌的典型描述就代表了对癌症病因的早期理论。

公元 1 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医师还沿袭希腊时期的传统:切除、烧灼,留下一个大切口,并仅仅去除局部的肿瘤,是同时代外科肿瘤治疗的原则。

公元 200 年,将乳腺癌归因于黑色胆汁在血液中蓄积的 Galen 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这些古代医生提出,停经与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实际这可能是将癌症与年龄联系起来了。

与前述理论相沿袭的是,Galen 让手术伤口自然流血并讨厌使用绷带,以去除黑色胆汁。

癌这个词语中的“crab”是用来形容由肿瘤中发散出来的扩张血管的。

中世纪:外科近乎停滞
公元 476 年至 1500 年,医学也难以摆脱宗教的纠缠。

早期的基督教信徒认为信仰胜于“野蛮”的手术。

穆斯林则通过详尽的翻译、将医学知识传给后代而复兴了希腊医学。

这一时期声誉卓著的阿拉伯医师Avicenna、Albucasis、Maimonides,组成了传播医学知识的三剑客。

这一时期所应用的腐蚀法、及腐蚀后使得不可切除的肿瘤达到可切除,与今天对较大乳腺癌进行化疗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时期还引入了独特器械以快速去除乳腺肿瘤。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繁荣和现代手术的创立
16 至 18 世纪,不仅仅是艺术的繁荣时期,也被证明是现代手术创立的黄金时期。

此时手术不再受此前桎梏的限制,并在 16 世纪人体解剖学繁荣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

18 世纪,用英格兰 Cooper 的名字而命名的乳腺 Cooper’s 韧带、以及法
国 Sapper 的名字而命名的 Sapper乳晕下淋巴管丛,开创了再探乳腺癌起源及扩散的新时代。

同时期的苏格兰现代外科之父 John Hunter 认为乳腺癌的病因是淋巴、而不是“黑色胆汁”。

这一时期内,浓缩的牛奶、创伤、个体类型、空气、感染等都曾被认为是致癌的原因。

与病因探索同步的,手术也探索了从单纯的乳房肿瘤切除、到包括胸肌切除在内的根治性切除。

想想在缺乏麻醉的年代,仅凭技术和速度进行如此的探索,的确让人敬佩!但想到手术是唯一有望达到奇闻轶事般治愈可能的手段,也是噩梦一般!许多保守一点的医生用绷带、或铅板以“杀死”肿瘤,成了乳腺手术中的奇闻。

19 世纪:手术的黄金年代
由于手术患者的预后较好、且较安全,因此手术治疗得以迅速发展。

消毒、灭菌及无菌手套的使用,是位居第一的里程碑事件。

全麻则使得外科医生彻底放松了,实际上患者也彻底轻松了!20 世纪发现血型后,也可以安全输血了。

上述背景下,癌症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则是 17 世纪 Hooke 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细胞、19 世纪 Müller 和Virchow 显微镜下观察相应的癌变细胞。

Müller 摒弃了癌症起源的体液学说,表明癌症由活细胞构成、且提出转移是由于这些细胞扩散所致。

阐明乳腺癌沿着淋巴管扩散至腋窝前哨淋巴结,形成了多种切除手术方案的基础。

独特扩散类型导致临床表现为对侧癌或橘皮状、以及 Paget 病,都需另行制定治疗方案。

19 世纪中叶则迎来了激进手术的时期。

全乳切除、含腋窝淋巴结清扫在内的根治性手术等,在今天看来可能有些残忍,但却提供了研究乳腺癌扩散的机会。

世纪之交之际,乳腺癌手术则到了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外科教授 William S. Halstead 之名命名的手术方案时代。

这种 1894 年首次报道的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强调完整切除肿物以防止扩散、切除胸大肌以防止复发:避免创口受病变组织或含癌细胞的淋巴管污染、分别切除时很容易漏过细碎的癌性组织。

这类肿瘤野内不能违反的准则,排除了术前活检证实是否有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扎实的临床诊断!另一项得以终止的做法是让创面暴露以形成肉芽组织,纱布的应用可以让创面在轻度感染的情况下得以愈合。

20 世纪:手术回归手术本身
最初观察到年轻女性的乳腺癌更具侵袭性,因此认为乳腺癌据有激素依赖性。

Beatson 于 1906 年开创了激素治疗的时代 - 这远早于 1967 年雌激素受体的发现、以及卵巢切除去势和肾上腺切除术。

这类相对激进的方法逐渐被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阻断剂及芳香化酶抑制剂所取代。

去除内乳淋巴结并将“根治”的范围扩展至锁骨上和纵膈淋巴结的做法,一段时间内还在进行。

不过,19 世纪末期及 20 世纪早期,“大专家做大切口(因此做大手术)”的说法逐渐消亡了,逐步到了“改良”根治的时代并保留胸大肌。

杀死癌细胞的医用放射学及新型的化疗也光辉渐弱,但药物去势或针对肿瘤突变受体的方案,促进了对癌症治疗策略的再思索。

这些均是随着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方面的新知识而兴起的,且还不足以独力抗衡手术。

乳腺 X线摄影以早期检出较小病灶,为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机遇。

呼吁再次回归局部手术的号召来自手术医生本身。

匹兹堡大学外科教授 Bernard Fisher 使得古代 Galen 认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观点得以回归。

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此提供了科学依据。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广泛破坏性手术的废除、新辅助治疗试验的建立及确定,是外科医生脑力劳动的产物!意大利的 Veronesi 及诸多同仁都支持局部手术辅以辅助治疗的方案。

手术回归到与其他治疗方案携手的地位。

20 世纪初以来,保乳手术及乳房重建手术、必要时联合前哨淋巴结清扫,已经占据了主体地位。

仅切除部分“前哨”淋巴结(有肿瘤扩散者)将降低因腋窝淋巴结清扫所致上臂淋巴水肿的程度,足以记入手术史的年度大事。

外科医生引领微创手术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法国医生 Verneuil 在 1887 年将正常乳腺组织自体移植入病变乳腺的美容修复术。

这打开了自体移植和合成物重建乳房外形这一革命性创新的闸门:肌肉、肌皮瓣、脂肪、网膜,均是可选之物。

Holmstrom 于 1979 年创立的横向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TRAM)法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已经在其演化过程中有了多项调整。

假体及合成物则将工业和商业也引入了该领域:凡士林、玻璃珠、橡胶、聚乙烯醇海绵、硅胶等,并且这个名单还在增加中!
自有医学记录以来,外科一统乳腺癌治疗天下的情况曾持续了数千年。

对于病灶根治性切除以期治愈的希望,总是被无麻醉所带来的生理及心理伤害而抵消。

尽管今日手术又貌似到了最低点附近,但手术仍是多方案背景下的主心骨。

除根治外,今天它还可以为乳腺癌幸存者在美容和治疗的平衡中提供帮助。

由乳腺癌手术史所得的教训
从乳腺癌手术的历史中,可以得出三个教训:
第一,钻研历史是为挖掘已经埋没的观点:Galen 认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观点,两千余年后的 Fisher 就与其相呼应。

第二,治疗手段的评估,为医学增加了财富(如手术中的无菌及麻醉)、并将把该手段视为治愈唯一选择或灵丹妙药的霸权地位降至最低(如化疗之于手术)。

第三,现代医学实践中,脚踏实地的去做才是得以继续下去的办法。

癌症的现代治疗中,手术通过自身调整并发挥互补作用,使其成为标准化、科学化、患者友好型技术,已经达到了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