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舞蹈病的治疗方法1

合集下载

中西医治疗小舞蹈病良方

中西医治疗小舞蹈病良方

中西医治疗小舞蹈病良方【概述】小舞蹈病又称Sydenham舞蹈病,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疾病,常为急性风湿病的一种表现。

临床特征为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

小舞蹈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颤证的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小舞蹈病与风湿病密切相关,它往往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

本病预后良好,尸检材料极少。

主要病理改变为基底节、大脑皮质、脑干、小脑等处散在动脉炎和神经细胞变性。

二、中医病因病机(一)肝肾阴亏肝主藏血,肾主藏精。

如摄生不慎,或疾病所伤,肝肾阴虚,精血俱耗,以致水不涵木,风阳内动,筋脉失养,颤动振掉,或拘急强直等证遂由此而作。

(二)气虚血少气血亏虚造成颤证,亦为临床所常见。

多因劳倦过度,饮食失节,或思虑内伤,心脾俱损。

以致气血不足,不能荣于四末,则成颤振之疾。

(三)痰热动风风火交盛,痰热互阻所致之颤证属实证,多因五志过极木火太盛,而克脾土,脾为四肢之本,四肢为脾之末,故见四肢颤动,如头摇动者,为木火上冲所致。

若风火盛而脾虚,则不能行津液,津液不行,痰湿停聚,故多夹痰,风痰邪热阻滞经络,但也多相兼为病者。

以上情况,可以单独发病,但也多相兼为病者。

【临床表现】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女多于男,在成年人中主要见于孕妇(妊娠舞蹈病)或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多为小舞蹈病的复发。

常为亚急性起病,也有因情绪激动而骤然发病者。

表现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和肌无力等。

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不易被发觉,表现为病儿比平时不安宁,容易激动,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退步,肢体动作笨拙,且不协调,书写字迹歪斜,手中所持物体经常失落和步态不稳等。

这时父母或老师常可误认病儿有神经质或由顽皮所致。

以后症状日益加重,过一定时日后出现舞蹈样动作;这是一种极快的、不规则的、跳动式和无意义的不自主运动。

舞蹈样动作的严重度和频度因人而异,常起于一肢,逐渐扩及一侧,再蔓延至对侧,上肢的舞蹈样动作常比下肢严重,若局限于一侧称偏身舞蹈症。

上肢各关节交替发生伸直、屈曲、扭转等动作;手指不停的屈伸与内收。

舞蹈病的治疗

舞蹈病的治疗

舞蹈病的治疗*导读:舞蹈病的治疗:1.西医治疗2.中医辨证治疗……一、西医如何治疗舞蹈病(1)首先要预防风湿病的发生,清除链球菌感染。

(2)舞蹈病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至舞蹈动作基本消失,方可下床逐渐增加活动。

同时注意避免强光、嘈杂等的刺激。

床垫及床围宜柔软,以免四肢因不自主运动而受伤。

饮食以富营养,易于消化吸收者为主,有吞咽困难者,可给予鼻饲。

(3)抗风湿治疗。

(4)使用镇静剂以减少不自主运动。

安定2.5~5mg,或苯巴比妥30mg,或氯丙嗪25~30mg,或利血平0.1~0.25mg,均为每日3次口服。

有严重躁动不安者可给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用10%水合氯醛和聚乙醛各10ml,加生理盐水40ml,做保留灌肠;或用氯丙嗪25mg肌肉注射。

上述镇静剂的剂量,应按儿童年龄及躁动程度酌情增减,以达到安静为宜。

(5)风湿病活动期舞蹈病的治疗。

此时需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二、中医如何治疗舞蹈病中医治疗舞蹈病多从风证辨证论治。

风性轻扬,善行而数变,主动,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

风之为病可分为外风和内风。

风邪壅阻经络,津液受伤,筋脉失于濡养而致动摇不定者为外风;肝肾不足,阴虚血少,筋脉失养,引动肝风而致动摇不定者为内风。

外风治宜祛邪通络,内风治宜滋阴补血。

(1)风壅经络主证:手足、躯干或周身动摇不定,或兼见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数。

治则:祛风通络,养血和营主药: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全虫。

有风热表证者,可去羌活、细辛、白芷、当归,加桑叶、薄荷、菊花以疏风清热;呕逆痰盛,苔白腻者,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

(2)肝肾阴虚主证:手足、躯干或周身动摇不定,伴头昏,耳鸣,目眩,或自汗,盗汗,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少,脉细数。

治则:滋补肝肾,养血熄风。

主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白芍、玄参、天冬、地黄、龙骨、牡蛎、菊花、天麻、钩藤、当归。

痰热较重者,加胆星、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热痰;心中烦热者,加栀子、黄芩以清热除烦;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远志、茯神以镇静安神。

风湿性舞蹈症个案护理

风湿性舞蹈症个案护理
症状改善:观察患者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 功能恢复: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否恢复 心理状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其情绪、认知等方面是否有所改善 药物反应: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评估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护理总结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 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护理经验总结
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 动和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年龄:10岁
患者病史
性别:女性
病程:2年
症状:四肢不自主运 动,面部表情异常, 言语不清,智力下降
治疗史:曾接受药物 治疗,效果不佳
家庭情况:父母均为 农民,家庭经济困难
护理方案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减轻心理压力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 引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提高自我效能感
心理状态改善:情 绪稳定,自信心增 强
社会适应能力提高 :能够参与社交活 动,融入社会
患者家属反馈
患者家属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 患者家属认为护理人员态度友好,服务周到 患者家属表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丰富,能够提供有效的护理建议 患者家属认为护理人员能够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评估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 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护理
药物副作用: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 整药物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康复训练护理
康复训练目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 康复训练频率: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进度,制定合适的训练频率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病情加重

农村治疗风湿的土方法

农村治疗风湿的土方法

农村治疗风湿的土方法
在农村,人们经常使用一些土方法来治疗风湿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方法:
1. 搓手法:将双手互搓,通过搓手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风湿病症状。

2. 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风湿痛。

3. 熏蒸法:将一些中草药如艾叶、桑叶等放入开水中,将热气蒸熏到患处,有助于缓解风湿病症状。

4. 中草药熬煮:将一些风湿草药(如羌活、秦艽等)煮水,喝下去或者局部敷贴,有助于缓解风湿痛。

5. 排毒疗法:使用一些具有排毒作用的中草药,如板蓝根、黄连等煮水喝下去,有助于清除体内湿气,减轻风湿病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土方法仅供参考,对于严重的风湿病患者,还是建议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

小舞蹈病 小舞蹈病怎样治疗

小舞蹈病 小舞蹈病怎样治疗

小舞蹈病小舞蹈病怎样治疗小舞蹈病又称风湿性舞蹈病,属于原因不明性的一种脑病。

常为急性风湿病的表现之一。

本病多见于5~15岁的儿童。

多系亚急性起病,也有因情绪激动而骤然发病。

表现为极快的不规则跳动和无意义的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和肌无力等,且常伴心理障碍。

现代医学除了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疗法。

 一、小舞蹈病怎样治疗 方法上,体针为主,头针亦有较好的疗效;在取穴上,多主张用督脉的穴位;在疗效上,病程在半年以内者,痊愈率较高,且远期疗效巩固。

除此之外,针灸对偏侧舞蹈病(又称半舞蹈病),也有较好的效果[2]。

该病多系脑基底节血管损害所致,舞蹈动作以上肢为重,额面与下肢较轻。

1体针(一)取穴主穴:大椎、风府、百会、水沟。

配穴:摇头挤眉加风池、太阳;努嘴弄舌配颊车、地仓;上肢配合谷、内关、郄门;下肢配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腹部配中脘。

(二)治法主穴为主,据症加配穴。

风府、大椎,应根据患者年龄严格掌握进针深度,风府穴不超过1.5寸,得气即可;大椎穴不超过2寸,宜使针感向上肢或四周传导,如经验不足者,亦只须针至得气。

百会、足三里施补法,其余穴位均以提插加捻转手法,施泻法,以针感向四周或远端传导为佳。

当症状控制之后,除主穴外,酌情取一个配穴。

大椎、风府一般不留针或留针10~15分钟,其它穴位留针60分钟,中间酌情行针1~2次。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2头针(一)取穴主穴:舞蹈震颤区。

配穴: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穴连线)、枕下旁线(枕部,枕外粗隆下方旁开1寸的垂线,自玉枕达天柱)。

(二)治法一般仅取主穴,如未见效,可改用配穴顶颞后斜线,如小脑平衡失调加枕下旁线。

舞蹈震颤控制区,用28号1.5寸针,与头皮呈30度角,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以150~200次/分速度捻转,连续捻转3分钟,休息10分钟,重复2次起针。

顶颞后斜线从上向下,以1.5寸针连刺3~5针。

枕下旁线,可用1.5寸针向下平刺1~1.2寸。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风湿病是一类以全身或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关节肿痛、僵硬、活动受限以及全身症状如疲乏、发热等。

中医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风湿病的不同类型和病程,中医医生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四物汤”、“逍遥散”和“祛风汤”等。

这些方剂主要通过活血化瘀、健脾祛湿、疏风除寒等作用,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中医认为风湿病与人体经络阻滞有关,通过针刺和刺激相关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解除疼痛和改善僵硬感。

常用的针灸疗法有温针、艾灸和电针疗法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许多患者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并恢复正常活动。

3.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关节和相关穴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疼痛。

根据风湿病不同的部位和症状,推拿按摩师会采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

推拿按摩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和疗效持久等特点,适合于长期治疗和康复期患者。

4.中医调理和饮食疗法: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中医还强调患者的整体调理和饮食习惯对治疗风湿病的重要性。

根据中医理论,风湿病多与湿气、风寒等有关,患者应避免寒湿环境,保持适宜的室温和干燥的环境。

饮食方面,应避免寒凉生冷和油腻食物,多吃温热和有助于活血化瘀的食物,例如姜、辣椒、大蒜和黑豆等。

5.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是一种特殊的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患者躺在药物熏蒸室内,由专业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配置中药,通过熏蒸和吸入药物气雾,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药熏蒸疗法具有直接作用、温热止痛和调节免疫力的优势,适用于一些症状严重或无法口服中药的患者。

总体来说,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多样且独具特色。

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和病程的风湿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风湿性舞蹈病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舞蹈病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舞蹈病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舞蹈病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助理医师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的相关知识,风湿性舞蹈病的治疗方法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声、光等环境因素的刺激,保护因不自主动作可能带来的意外损伤,进富含营养及易消化的饮食。

一、病因治疗:针对风湿可应用阿斯匹林口服,如疗效欠佳可加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当症状控制后可逐渐减量乃至停药。

如有发热、咽痛等症状时应加用青霉素。

二、对症治疗:可选用鲁米那(0.015~0.03g),安定(2.5~5mg)或硝基安定(5mg),2~3/日,口服。

近介绍氟哌啶醇(0.5~1mg),2/日或三氟拉嗪3~5mg/日均有明显效果。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生活中我们身边总会遇到一些风湿病的患者,风湿病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是我们常人无法想像的,风湿会让我们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有很多风湿病病人在治疗的道路上更是费劲心机,寻找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中医的神奇,中医治疗风湿病可以弥补一些西医的不足,同时对身体能有个彻底的调节,下面一起了解下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有哪些。

风湿病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这个疾病的治疗,目前还是比较困难的,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就对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以下是五种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1、推拿疗法推拿疗法即按摩疗法,是采用按摩法刺激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运动患者的肢体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

这种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的适应范围相对广泛,既可外用于肌肉、筋骨、关节之损伤和痹、痞、瘫、痉、痛、麻木诸证,又可内调脏腑、气血、阴阳之虚实,进而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病证。

2、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之熏洗疗法熏蒸洗浴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洗浴方剂,利用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浸泡,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祖国医学传统治疗方法。

3、中药水浴中药水浴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治疗的需要,这个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是选配一定的中药制成水煎液,趁热进行全身熏洗、沐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中药水浴疗法集药物疗法和水浴疗法于一体,通过本身的机械刺激作用和温热作用以及药物作用而发挥治疗效应。

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

4、针灸疗法针灸治疗风湿性疾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早在我国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针灸治痹的记载。

至《内经》成书年代,有关针灸治痹的具体方法,取穴处方及治疗原则均已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备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性舞蹈病的临床表现
风湿性舞蹈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助理医师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的相关知识,风湿性舞蹈病的临床表现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

本病多发生在5~15岁的儿童或少年,女性居多。

通常呈亚急性起病,早期常有不安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随着不自主运动的日趋明显而引起注意。

一、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一)底节症状:表现为突发、急促、不规则、无目的的舞蹈样不自主动作。

常起自一侧肢体,然后波及对侧,有肢症状多较下肢重,偶也可限于一侧,不时的出现手指屈伸,翻举旋臂、踢腿屈膝等动作。

面肌的不自主动作可见挤眉弄眼、张口吐舌等,犹如作鬼脸。

躯干部肌肉可出现突肤挺胸、脊背歪扭等动作。

倘影响吞咽、构音及呼吸肌时可致吞咽、构音障碍及呼吸不规则。

以上不自主动作在情绪激动时加剧、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严重者几乎整日不停,影响日常生活和无法行立坐卧。

(二)大脑皮层症状:情绪不稳、易激动,常影响睡眠和休息,严重者可有精神错乱和躁动等。

(三)小脑症状:肌张力明显降低,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动作苯拙,共济失调。

二、全身症状
多数患者在病前或有的在病程中有发热、咽痛、扁桃腺炎、关节疼痛等见风湿症状,心脏受累时可有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和杂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