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专科)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纲(精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纲(精选)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复习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带有作品研读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衔接,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复习要求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体裁类型,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部分。

各部分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内容的平衡,既有名著原文,又有阅读提示、扩展性阅读书目、参考书目。

并力争每一讲的角度、方法各有特点,而且尽可能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包括不同的研究观点。

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

同时,充分考虑到电大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还收录了必要的评论观点摘要。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并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树立文学的整体观。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本课程以王宁宁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选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为基本教材。

(二)IP课件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本星期共9节课,由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副教授陈婕主讲,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学生通过上的实时与非实时直观教学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收看并下载存储。

(三)上辅导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供学生学习参考。

1.利用BBS讨论板进行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2.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
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
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 《彷徨》
B. 《朝花夕拾》
C. 《呐喊》
D. 《故事新编》
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
A. 优柔
B. 刚愎
C. 大度
D. 胆怯
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
A. 《铸剑》
B. 《狂人日记》
C. 《阿Q正传》
D. 《在酒楼上》
4、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 新月派
B. 京派
C. 京味
D. 海派
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B. 《莫须有先生传》
C. 《河上柳》
D. 《桥》
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 鲁迅
B. 瞿秋白
C. 郭沬若。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专科选修)期末复习重点提示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专科选修)期末复习重点提示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专科选修)期末复习重点提示注:本课程教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李平、陈林群选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一、组卷原则考试所选篇目主要来自教材,适当也会增加少量已入选作家的其余作品。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种样式都会有所涉及。

二、试题类型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填写段落的篇名(每小题2 分,共20 分);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分析题(24 分)(解读篇目全部选自教材)。

选择、判断段落出处等类型重在作品阅读的考核;简答、分析则围绕某个特定的问题作综合分析或论述。

前者要求回答准确;后者要求观点明确,条理分明,语言通顺,并能联系作品作具体阐述。

三、考核形式考核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重点提示上编、散文部分一、了解中国现代散文的大致面貌,体会不同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主要成就,掌握每一篇所选作品的内容和特色;考核的范围和要求:《灯下漫谈》《乌篷船》《寄小读者·通讯十》《背影》上编、诗歌部分一、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变化和主要成就,能辨析不同诗歌的艺术特征和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

考核的范围和要求:《天狗》《老马》《再别康桥》《死水》《雨巷》《距离的组织》上编、戏剧部分一、了解中国现代戏剧的样式,掌握所选剧本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考核的范围和要求:《酒后》《雷雨》《日出》上编、小说部分一、了解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变化,掌握不同时期小说的风格特点,以及重点小说作家代表作品的主要成就。

考核的范围和要求:《狂人日记》《伤逝》《潘先生在难中》《沉沦》《山峡中》《上海的狐步舞》《梅雨之夕》《边城》《子夜》《家》《骆驼祥子》中编、诗歌部分一、了解这一时期诗歌的变化特点,掌握重点诗人代表作品的风格和成就。

考核的范围和要求:《纤夫》《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再别康桥》《乞丐》《赞美》《甘蔗林——青纱帐》第三部分重点作品研读周作人散文、艾芜小说、叶圣陶小说、沈从文小说,徐志摩诗歌、艾青诗歌、曹禺戏剧,对作品的情节梗概、形象刻划、艺术手法等重点把握。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1、什么就是鲁迅气氛?《在酒楼上》通过那些具体内容酿造了“鲁迅气氛”?鲁迅通过“吕纬甫”得形象展示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得何种思想情绪与状态?(1)鲁迅气氛指得就是鲁迅得精神气质在小说里得折射.就是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灵魂深处得现实之痛与未来之思,就是一种孤愤,索然,凄清与漂泊感,也就是一种求索得坚韧与不息。

(1)《在酒楼上》通过三个方面酿造了鲁迅气氛:其一就是通过吕纬甫与我得两种不同调子得叙述,展示了知识分子灵魂深处得反思,批判,求索,坚韧;其二就是环境得描写,包括小说开头关于s城得环境,废园中得景色,老梅,山茶花,等描写;其三就是鲁迅叙述吕纬甫得经历时特有得外冷内热风格,吕纬甫在无聊得迁坟,吃荞麦背后所包蕴得手足亲情,浓浓得人情味.2、《铸剑》中有哪两种叙述调子?《铸剑》通过那些具体情节表现了批判得主题?(1)鲁迅在这短文字叙述中始终采用了两种语调:悲壮与嘲讽此起彼伏,最后推向嘲讽得高峰。

昏庸得统治者,愚昧得百姓形成了更强烈得嘲讽效果。

(2)《铸剑》得这段文字包括了:辨头得闹剧,三头并葬得滑稽戏,“大出丧得狂欢”三个情节,三环相推把嘲讽与荒谬得主题推向极致。

用生命向一群愚蠢、无能得官吏复仇,复仇得行为也随之走向愚昧.这就是这段文字得寓意所在。

3、分析《纺纸记.楔子》及其它《菱荡》《桥,灯笼》、《莫须有先生传》等四个片段得语言特色。

(1)《纺纸记。

楔子》得语言犹如好戏连台,胡言乱语,白日说梦,信马由缰,一切语言皆成风行水上,起落无痕。

西方小说得现代手法,中国古典文学得笔调于一炉后得格调。

如:大凡做文章必须切题,文不对题,。

.。

只就是喜欢撒野罢了. (2)《菱荡》就是一篇没有故事而只有单纯意境构成得小说。

小说得语言及其精练,具有唐诗绝句得简练与洗练,表现了明显得受到中国诗词影响得特点,诗意盎然、淳朴恬静就是它得语言风格。

(3)《桥,灯笼》得语言具有古典,极端俭省得特点,充满诗意与跳跃得语言表达了人物得心象,这就是一种心绪得象征.如:琴子答,眼睛依然没有离开灯火,---—忽然她替史家庄唯一得一棵梅花开了一树花。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试说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试说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试说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考试说明罗兰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到达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

本学期是第一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展脉络,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精选有代表性的假设干名篇,组织学生阅读,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进行评折。

第一学期学习小说局部。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阅读所选作品。

由于篇幅所限,许多作品只是节选,有条件的学生应阅读所选作品的全部内容。

三、文字教材本课程以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为根本教材。

关于阅读:文学的阅读,必须有情感的投入。

在我们看来,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其本质就是“对话〞:打破时空界限,与作者〔其中有许多人是民族与世界的文学巨匠,思想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和撞击。

所谓“对话〞,包含两个要点,或者说两个过程。

首先是要“进入〞作品的世界,“设身处地〞的想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想,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感,同时把自己摆进去,“烧〞进去,不能“隔岸观火〞。

说得形象一点,就是要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哭同笑,产生感情的共振。

进去了,还要“跳出来〞,进行有距离的照顾,然后才会有平等的对话,交流,以至不同意见的撞击,从而到达更高层面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的默契。

阅读、欣赏者既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从作品中有所吸取,又不被俘虏,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这正是阅读的理想境界。

因此,我们提倡一种“主体性的阅读〞。

阅读本质上还是一种“感受〞,即是要通过阅读、欣赏,将外在的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内化为阅读者自己的主体感受,激发与培育起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最终要归结为阅读者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开发。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作业(专)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作业(专)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填空:1.情感 2.细读语言写法 3.多读多写 4.知识分子5.故事新编 6.冯文炳 7.时代性 8. 满族北京市民衰败二、人物所属作品:1.《正红旗下》2.《倾城之恋》3.《在酒楼上》4.《李有才板话》5.《边城》6.《铸剑》7.《倾城之恋》8.《子夜》9.《子夜》 10.《骆驼祥子》三、写梗概:(一)写出老舍《正红旗下》梗概:1899 年,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他就是这大清王朝残灯末庙屈辱历史的见证人老舍先生。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

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让他们百思不解、颜面扫地:八国联军炮轰京城,太后西逃,北京陷落,高官百姓们的尊严轰然倒地,官军和团民围攻东交民巷,旗兵们尽了职责,报国寺的老方丈也带着满腔的怨恨走进了熊熊烈火……面对这破碎的河山,残存的家园,经受了劫掠的老北京只能将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心。

(二)《呼兰河传》故事梗概:1.《呼兰河传》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

2.作品中儿童视角下的世界:有儿童眼睛里的后花园,“我跟祖父学诗”的镀铬反应与理解等等;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

同时又有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在叙述中时隐时现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形成鲜明对照。

四、阅读《铸剑》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博”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

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提示:①作品写了“铸剑开炉”“以头相博” ,而“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教学辅导辅导一·《故里三陈》》导读一、思考与理解(注意结合作品)1.《故里三陈》塑造了故乡三个姓陈的能人巧人形象,三篇写法各有不同。

其中《陈小手》一篇写男性产科医生陈小手的经历与命运。

小说开头就交待男性产科医生在当地绝无仅有,同时也是被人瞧不起的一个职业。

但陈小手不仅不以为然,而且敬业,手艺高超。

小说简单交待了陈小手的经历,也就是他的与众不同,却并未交待他为何要做产科医生。

后半部分详细描写给团长太太接生的经过,最后轻描淡写地安排了陈小手的结局:仅仅因为他出于职业需要接触了团长太太的身体,这样一个有个性有手艺而又敬业的能人,被团长一枪打死。

《陈小手》是汪曾祺的奇作。

团长的一声枪响,洞穿了汪曾祺刻意营构的平淡与和谐。

陈小手的一汪鲜血足够将流氓时代的丑恶真实地映现在广袤的天幕上。

但作者不敢为此投射人性之光。

他随手牵来冷峻的布幔,轻轻地将这一汪鲜血掩住,然后心平气和地这样结束全文:“团长觉得怪委屈。

”简直需要一种大痛苦大刻毒大觉悟,才能在加此暴烈的地方写出如此平和的奇文,它给读者的震憾是深长持久的。

这是汪曾祺文学创作中最为奇崛最为辉惶的一笔,尽管还有点遮遮掩掩躲躲闪闪,可总算是显出了一点想直面人生的姿态。

有人说他写男女之情是“发乎情,止乎礼”,我看他写到暴力与黑暗时,他是发乎恐惧,止乎斯文。

他对自己的恐惧感感到恐惧。

刚刚掀开一角,就闭目塞听,撒手而去,然后忙于洗手整衣,恢复士大夫的斯文风度。

凡是威胁到斯文风度的恐惧,他要么忘掉,要么化掉,即使忘不掉化不掉,也只能按下不表。

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呲牙咧嘴呼天抢地。

他给自己定位为小悲小欢的写手。

在文学作品中,制度暴力总是以人格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它不可抗拒的威力几与军事暴力相一致。

陈四常年深陷在平静卑琐的瓦匠生活中,只在每年一次的赛会上以出神入化的高跷表演体会到人生的辉煌。

然而那个体制中的头面人物乔三太爷一个巴掌就将他的辉煌打得粉碎,从此他永远告别了这种充满仪式感和艺术气息的表演,生命进入了漫长的黑暗和卑琐之中(《故里三陈·陈四》)。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说明:1、资料整理于2015年6月22日;2、资料适用于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学员期末考试;3、为方便学员考试试题已经排序。

1.“不要胡思乱想,老身有拐杖在此,前程远大,你得听我吩咐。

”此语出自()A.《放纸记·楔子》2.“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这话出自鲁迅的哪部小说?D.《伤逝》3.“她从最初已知道我,认识我,喜爱我。

在我不知道不承认世界上有个我的时候,她已爱了我了。

”此处的“她”是作者的什么人?C.母亲4.“妻问我何故归家这样的迟,我说遇到了朋友,在沙文利吃了些小点,因为等雨停止,所以坐得久了。

为了要证实我这谎话,夜饭吃得很少。

”这话出自哪部小说?D.《梅雨之夕》5.“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

”此语出自()D.《棋王》6.“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个单纯的人家。

”这段文字出自()。

D.沈从文的《边城》7.“作品的风格,就是人物的性格。

”说这句话的是()C.汪曾祺8.《边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也就是写茶峒小镇上船总的两上儿子同时爱上了一个姑娘。

B.翠翠9.《边城》在结尾处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这里,“这个人”是指谁呢?B.傩送10.《春之声》:“内燃机车拖着一长列闷罐子车向前奔驶。

”其中的“闷罐子车”象征了()D.中华民族11.《凤凰涅槃》收入在郭沫若的哪部诗歌集中?C.《女神》12.《故事新编》中的第一篇历史小说《不周天》后来改名为()C.《补天》13.《寄小读者》表达的创作主题是关于:D.母爱的伟大14.《距离的组织》运用了什么手法将看似毫无关联的景象组织到一首诗歌中?B.联想15.《雷雨》中的人物关系颇为复杂,请问和周萍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是谁?C.繁漪16.《李有才板话》的体裁是()A.中篇小说17.《梅雨之夕》典型运用的创作手法是:C.心理分析18.《梅雨之夕》中的“我”所遇到的女子是()A.苏州人19.梅雨之夕》中的“我”在梅雨天气里喜欢打伞的原因之一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现代小说名著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单元 的学习,重点阅读和掌握现代文 学史上,鲁迅、废名、茅盾、老 舍、沈从文、施蛰存、萧红、赵 树理、张爱玲、汪曾祺等小说家 不同风格的小说,《铸剑》 二、废名:纸坊记·楔子 三、茅盾:《子夜》 四、沈从文:《边城》 五、老舍:《骆驼祥子》 六、老舍:《正红旗下》 七、施蛰存:《梅雨之夕》 八、萧红:《呼兰河传》 九、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十、张爱玲:《倾城之恋》 十一、汪曾祺:《故里三陈》
[教学内容]
一、郭沫若:《天狗》 二、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三、闻一多诗二首:《发现》《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四、戴望舒诗二首 五、何其芳:《预言》 六、卞之琳诗二首 《尺八》《断章》 七、艾青诗三首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乞丐》 《黎明的通知》 八、冯至诗二首《十四行集》之十六、之二十六 九、穆旦诗三首 《赞美》《出发》《诗八首》
3.本课程以现代文学名著为研究 对象,以今天的眼光去观察和思 考,有一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 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可以根据当 地和本教学班的实际情况,采取 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
4.教学中,应根据《阅读提示》启发 学生的思考,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根 据《扩展性阅读书目》,引导学生, 扩展视野,尽可能扩展阅读范围。不 断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5.指导学生正确并熟练地使用各种 教学媒体,尤其是要指导学生利用 “电大在线”教学平台提出问题、参 与讨论、寻求学习辅导资料,努力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 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 系、结构,对课程内容有总体的把 握;
2.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平时的课 程学习与本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 鉴赏能力,可采取方法,如召开 作品讨论会,在讨论中发现学生 的问题、优点和长处。老师要善 于引导学生分析现代名著的思想 艺术。
十、俞平伯:《月下老人祠下》 十一、朱自清:《儿女》 十二、废名:《放猖》、《三竿两竿》 十三、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 十四、林语堂:《忆狗肉将军》 十五、何其芳:《独语》 十六、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十七、沈从文:《烛虚·五》 十八、张爱玲:《更衣记》
第三单元 现代诗歌名著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单元 的学习,重点掌握点阅读和掌握 现代文学史上不同风格的诗歌名 篇,提高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第二部分 教学构想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按中国现当代 文学发展的脉络;精选有代表性 作家若干名篇,分为现代小说、 现代散文、现代诗歌、现代戏剧 四个部分。
二、学时分配
现代小说名篇 ——18学时; 现代散文名篇 ——13学时; 现代诗歌名篇 ——13学时; 现代戏剧名篇 ——10学时。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1.通过多种教学媒体的讲解,使 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有比较 深刻的认识和较全面的掌握; 2.文字媒体的编写要求全面系统, 条理清晰、通俗易懂;音像媒体 的制作要做到形象、活泼,富有 说服力和感染力;网络媒体资源 的建设要有针对性。
3.要求学生采用个别化自主学习、协 作学习、集中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教师采用作品鉴赏式、讲练式、讨论 式等教学方式,发挥导学、助学、学 等作用。提倡学生参加适当的作品鉴 赏实践,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鉴赏 分析能力。 4.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 教学平台进行远程教学辅导,发布教 学信息。
第四单元 现代戏剧名著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单元 的学习,重点掌握现代文学发展 史上的重要的戏剧作品, 分析鉴 赏戏剧作品。
[教学内容]
一、丁西林:《酒后》 二、曹禺:《日出》选场 三、曹禺:《北京人》选场
中央电大播放网址: /sov/af439
第二单元 现代散文名著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单元 的学习,重点掌握重点阅读和掌 握现代文学史上不同风格的各家 散文,提高分析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胡适:《追悼志摩》 二、鲁迅:《野草》选读(三篇): 《死火》、《影的告别》、《腊叶》 三、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四、鲁迅《灯下漫笔》 五、鲁迅:《女吊》 六、周作人:《苦雨》: 七、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八、周作人:《金鱼》: 九、周作人:《鬼的生长》:
三、多种教学资源介绍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辅助教材。
主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它体现教 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 适合于成人自主学习并能较好地体现 远程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辅助教材包括学习指导书和参考 资料,作业练习、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期末复习考试指南等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拓 展和补充,具有形象、生动、直 观、简洁的特点。
四、教学要求的层面
“了解”即要求知道有关内容, 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 进行考核;
“掌握”即要求清楚地掌握有关 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 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 核;
“重点掌握”即要求非常清楚、 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 够熟练运用,一般以选择、作品 阅读和鉴赏、简答、论述题等题 型进行考核。
3.教学平台。 重庆电大教学平台: /StudentCour se.aspx?&CourseId=f84d8bca5430-47ad-9213-d7cbbf0d4925 电大巫山分校平台: http://222.180.84.3/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 (专科)
聂宗芹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是开放教 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 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达 到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 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