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课件第二章 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指的是什么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指的是什么
享有著作权的主体即著作权人,有分为两种,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著作权的主体就是创作著作的人。
在著作权主体中,作者属于第一著作权主体或原始著作权主体,作者对于自己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具有不可剥夺性。
例如:张某犯罪后被判刑,剥夺了政治权利,并进行了劳动改造,但其依然对其创作的作品具有著作权。
1、公民,公民创作出了一部作品,那么公民当然可以是著作权的主体。
另外一种则是作者通过合同,向他人转让部分著作权中财产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其被转让者具有该作品的部分著作权。
2、外国人创作的作品如果第一次是在中国发表的话,那么该外国人在中国享有著作权,即外国人也可以成为我国著作权主体。
3、由法人、非法人单位自行承担责任、主持、创作的作品,那么该法人、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即成为著作权主体。
4、国家也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具体情形很多,如已经去世的作家把作品赠送给国家的,国家接受的,国家此时成为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的客体,就是《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就是由著作权主体创作出来的作品,包括的范围较广,有文学领域的,有科学领域的,有艺术领域的等等,主要包括以这些形式创作出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作品:文字类的作品;口述类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等艺术类作品;美术、建筑类作品;摄影类的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的软件类作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类作品。
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几种
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包括哪些。
著作权

第一节著作权概述一、著作权的概念二、著作权的特征1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而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商标权的客体是商标。
2 著作权是自动产生无须国家的授权程序。
3 著作权在内容上同时具备财产权和人身权两种权利。
第二节著作权的客体一、作品的概念(独创性——独立完成没有抄袭别人,类似无所谓)(某种有形形式复制——能够固定在载体上)二、作品的构成要件(一)作品的积极要件,即必须具备的要件1 作品必须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
2 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
3 作品必须能够以有形的形式加以复制。
(二)作品的消极要件,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1 违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作品。
注意只能是违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才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不包括违反了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委规章在内。
例如专门或者主要是宣传色情和暴力的作品、煽动分裂国家等犯罪行为的作品等等,即为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而不受法律保护的作品。
2 属于下列由著作权法明确排除的作品。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官方正式译文。
这些文件就是要公开给大众,让大众自由利用的,所以不赋予其著作权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译文是指“官方正式译文”,而不是学者自己或者某个机构自己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的翻译,若是这些译文,则仍然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许可不得利用。
(2)时事新闻。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时事新闻本身,而不能是有关时事新闻的著作,也不能是有关某项时事新闻所进行的评论等。
所谓时事新闻是指纯事实性的陈述,不包含个人创作因素在内的报道。
对此,《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规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时事新闻——仅新闻本身,新闻评论则受保护)(3)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三、作品的具体类型(了解)四、作品的分类(一)原作品与演绎作品(演绎作品——依据原作品进行再创作)1 翻译作品。
第二讲 著作权法PPT课件

(七)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图形作品(graphic works),是指为施工、生 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 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 地图、示意图等作品。
模型作品(model works),是指为展示、试验 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
14
以著作权法保护计算机程序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该保护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有助 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有效保护;第二,在 保护方式上,由于著作权的取得比较方便、 简捷,所以计算机程序能迅速及时地获得 保护;第三,在诉讼中,权利人可根据著 作权法迅速有效地采取控制盗版的措施。 因此,将计算机程序作为文字作品保护,
13
(八)计算机软件 (computer software)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有关文档。 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 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 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 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 者符号化语句序列。计算机程序包括源程 序和目标程序。
2.长期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由集体 经过长期的、不间断模仿而完成的,
19
3.变异性。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由 群体不断模仿而实现的,因此其本身处
4.继承性。虽然民间文学艺术有不断变 化的特征,但同时又有一系列相对稳定 的因素,世世代代继承流传下来。
20
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集体性上看,它 与一般作品的“作者”概念显著不同; 从继承性上看,它又缺乏著作权法所规 定的“独创性”;从长期性上看,它又 有进入公有领域之嫌。所以,国际上一 般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称为“民间文学 表现形式”,以区别于普通作品。
15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第8款将计算机 软件作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一类作品, 但鉴于其特殊性,该法附则第58条又注 明其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目前 即2001年12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计算 机软件保护条例》。根据该条例,计算 机软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获得法 律保护:
第二章 著作权法

第四节邻接权
一、邻接权的概念和范围及一般性规定 二、出版者享有的邻接权 三、表演者享有的邻接权 四、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的邻接权 五、广播电台、电视台享有的邻接权
作品的种类
根 据 作 系 先 后 的 关 国 籍 的 上 托 是 础 否 否 是 基 联 造 创 人 委 创 造 为 是 还 否 是 行 成 品 者 关 性 在 据 作 于 他 品 的 职 务 完 成 一 人 形 式 领 域 基 作 者 的 品 的 完 是 现 容 存 根 是 据 根 作 据 作 创 造 品 表 内 人 作 品 的 为 根 多 根 据 作 品 据 作 根 据 根
邻接权的概念和范围
邻接权是指为保护表演者或演奏者、录音录像制作 者或广播组织在其公开使用作者作品、各类艺术表 演或向公众播送时事、信息及在声音或图像有关的 活动方面应得的利益而给予的权利,包括: 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 利;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 利; 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 的权利
著作权的主体
作者 自然人作者,包括公民作者和外国人作者 法人或其他组织
特定情况下著作权主体的确认
权 主 家 作 因 法 律 体 规 定 成 为 著 作 后 著 或 织 止 人 理 组 、 终 的 法 主 体 在 主 体 管 更 体 作 权 主 作 权 体 权 著 主 体 体 体 集 体 织 变 主 著 作 的 权 主 主 主 体 体 权 的 为 著 明 作 权 权 权 主 主 不 著 作 作 作 权 权 权 主 组 作 后 体 国 著 权 作 他 为 著 亡 作 份 品 的 著 著 著 作 作 的 的 的 著 著 死 人 其 作 其 然 者 身 作 品 品 品 的 的 自 体 作 托 作 作 作 品 品 委 职 务 视 影 辑 作 作 编 合 作 绎 演
第二章 著作权法

作品一般应具备的以下条件: 1、作品是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智力创造成果。 2、作品必须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加以表现。 3、作品必须是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作者独立构思、 独立创作完成的。 4、作品应具有可复制性。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2010修改为法 律 对作品出版、传播的监督管理; (2)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 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 官方正式译文; (3)时事新闻,即指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 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1、自然人作者,包括公民作者和外国人作者。 2、法人或其他组织作者。根据《著作权法》第11条的规定,由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总之,如无 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为作者。
著作权法
第一节 著作权的客体与主体
一、著作权、著作权法的概述
1、著作权,亦称版(Copyright), 是指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 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各项专有 权利。
2.版权、作者权、著作权 版权——英美法系的称呼,原意是书籍的复制权,来源于 安娜女王法令。 作者权——大陆法系国家的称呼。他们认为,在著作权中 人格权是首要的,财产权次之。 著作权——来源于日本,由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根据 英文copyright创造的。 著作权一词上世纪初从日本传入我国,1910年大清著作权 律首次采用。 1991年著作权法“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语”。 2001年著作权法“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
著作权法PPT课件

从平面到立体复制的问题 案例 圆谷制作株式会社诉 上海豫园商城国际购物 中心有限公司 侵害著作权纠纷案
28
❖ 机械表演权 案例卡拉OK经营行业版权收 费争议
❖ 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王蒙等六作家分别诉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
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
29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
❖ 实质条件 《伯尔尼公约》第2条(1)“文学艺术作品”一语,包括文学、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 名的权利;
20
❖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 品的权利;
❖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 曲、篡改的权利;
21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著作财产权是著作权人利用、传播其作品的权利, 从权能上可分为著作权人自己利用、传播其作 品的权利、许可他人利用、传播其作品的权利 以及转让权。从作品的使用方式上可分为: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一、 著作权的概念 (一)著作权的概念
广义著作权
邻接权(作品传播者权)
1
❖ 著作权与版权(copyright)的关系:同 义语。《著作权法》第六章附则,第56 条: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
(二)著作权与工业产权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
2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 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 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26
❖ 复制权:从维度上看,复制可以分为三 类:从平面到平面的复制、从平面到立 体的复制以及从立体到平面的复制。从 载体上看,最初的复制主要是将作品复 制在纸张等介质上,后来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人们又将作品复制在胶片、磁 带、录像带、磁性光盘和计算机内存中。
著作权的客体

第二节著作权的客体【学习目标】1、掌握作品概念和它具备的条件。
2、了解著作权法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预习】一、填空1、著作权的客体即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是指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2、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的智力成果。
3、作品所涉及的领域包括()领域。
4、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条件有()、()、()二、案例分析1、甲乙均是摄影师。
甲于某风景区拍摄风景照片一张。
乙从未看到过甲的照片,但乙在同一风景地游览时,碰巧在同一拍摄地点,以同样型号的照相机、同类型的胶卷,以同样的取景等拍摄了一张照片,几乎与甲的一样,一般人难以用肉眼辨别出其中存在的微小的差异。
请问乙的照片具有独创性吗?2、一名政治家进行了演讲,在场的近百名记者中只有一名记者用他独有的速记方法准确地记录下了演讲者所说的每一个字。
请问该记者的记录稿是否是他的作品?【课堂探究】1、张继刚和高金荣谁拥有《千手观音》版权?2、作品的特点和它所具备的条件?3、著名电影《五朵金花》的作品标题受著作权法保护吗?【质疑解惑】1、张继刚和高金荣谁拥有《千手观音》版权?2、达芬奇与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蒙娜丽莎中,后者的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整理升华】一、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二、著作权法客体著作权客体的条件:第一,作品产生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等的领域内。
第二,作品的内容须具有独创性,且须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作品必须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作品须能够被复制。
第五,作品的形式和种类须符合法律规定。
【巩固提高】1.名词解释(1)作品(2)文字作品(3)口述作品(4)音乐作品(5)戏剧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时事新闻2.单项选择题(1)著作权法保护的是()。
A.思想 B.思想的表达 C.创作行为 D.作者的人格(2)下列关于戏剧作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著作权法 PPT课件

“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 “产权”即所有权,包括财产权、人身权。 “知识产权”的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2
〖说明〗
• 发现权:是指发现人对自然现象、特性的
新发现或在理论上概括出新的原理或对自 然规律的新认识、得出新的定理所享有的 权利。 发现权制度是一种奖励制度。
• 发明权:是指发明人对其新创造的能够被
➢与债权的区别:知识产权为绝对权、
债权为相对权;
➢与物权的区别:1、权利标的不
同;2、独占性、专有性和排他性 上的区别;3、权利的实现途径不 同;4、期限不同;5、价值的规 定性不同。
10
11
第一章 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自己的文学、 艺术和科学创作作品依法享有的 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14
二、著作权的历史沿革:
1、财产权时期,不承认在知识产品上存在权 利。
2、印刷出版时期,保护印刷出版商的利益。 3、著作财产权时期,确立了作者的主体核心
地位。 4、著作人身权的出现,重视作者的人格利益。 5、著作权的新发展,这一时期知识产权法凸
显四大特点
15
四大特点:
➢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逐渐形成; ➢新的著作权权项和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
5
知识产品之无形相对于动产、不动产 之有形而言,具有不同的存在、利 用、处分形态:
➢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
交付的法律处分。
6
版权从公用领域向专有领域 逆转的三种情况:
➢实行登记制的国家,作品创作完
成后登记,发生逆转;
➢非本国国民创作的作品,在本国
26
“立新”文具店经理向当地法院起诉, 要求法院制止那两家印刷厂未经许 可擅自印制本店帐簿和表格的行为, 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 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 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 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同一计 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
文档,是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 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 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
共利益。-《著作权法》第四条
违禁作品
结合2007年中美知识产权纠纷谈谈我国著作权法是 否应该保护违禁作品?
伯尔尼公约
第十七条 如果本同盟任何成员国的主管当局认为有必
要对于任何作品或制品的发行、演出 、展出, 通过法律或条例行使许可、监督或禁止的权 力,本公约的条款绝不应妨碍本同盟各成员 国政府的这种权力。
➢ 音乐作品: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 不带词的作品
➢ 戏剧作品:话剧、歌剧、地方戏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 曲艺作品: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
表演的作品 ➢ 舞蹈作品: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
的作品 ➢ 杂技艺术作品: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
➢ (八)计算机软件
➢ 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和相关文档
➢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作品 ➢ 问题:
➢ 计算机软件可以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
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 摄制在一定物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 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 传播的作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 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 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 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 者结构的地图、示意图等作品
➢ 模型作品:为展示、试验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物 体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
表现的作品
➢ (四)美术、建筑作品
➢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 或者其他方式构成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 型艺术作品
➢ 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 意义的作品
➢ (五)摄影作品
➢ 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 形象的艺术作品
➢ (六)电影作品及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 作品
案例分析著作权链接\乌苏里船歌案.ppt
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 定。-《著作权法》第八条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的保护
本条例所称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是指 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2013年《计算机软件保
著作权法课件第二章 著作权的客体
第一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作品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概念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够以 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著作权法实
施条例》第2条
构成要件
独创性中的“独”的含义
情形一:从无到有的创造 情形二:以他人已有作品为基
础进行再创作,由此产生的 成果与原作品之间存在着可 以被客观识别的、并非太过 细微的差异。
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
采访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著作权法》第五条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2010年
删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
用户手册等。- 2013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第三条
“独创性”中的“创”的含义
1.不同于专利法中的“创造性” 2.并不意味具有高度文学和美学价值,但要求创
造性不能过于微不足道
二、作品的分类
➢ (一)文字作品
➢ 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的形式表现的作品。
➢ (二)口述作品
➢ 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 品。
➢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练习题
以下各项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有: A、万年历 B、元素周期表 C、三角函数表 D、通用会计账册表格 E、研究元素周期表的科普读物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概念
民间文学艺术是指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人民的传统艺 术表达,如民间传说、民间诗歌、民间音乐、民间舞 蹈、民间服饰、民间建筑和民间宗教仪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