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生熟悉的经典例子学习心理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例研究:运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学习心理描写

初一语文组

一、教学问题:

学生们一听写作文就头疼得厉害,光咬着笔杆写不出字来。他们的作文,思维狭窄,所以往往缺乏细腻的描写,干瘪得像一个隆冬深处的老妪,只能用皱巴巴的皮肤包起一架枯瘦的骨头。因此除了用大量的阅读来完成积累的过程之外,专项的技巧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本节课,就从“学习心理描写”开始。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

用ppt展示经典名著中的精彩心理描写,引导学生依据经典名著,学习细腻的心理描写方法。

三、第一次教学设计:

从名著中选择经典心理描写作为例子,总结心理描写的方法。

(一)ppt展示各片断,然后总结:

片断一:冯骥才《俗世奇人》杨巴伺候中堂大人喝茶一文。

内心独白有何作用?

片断二:视频“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后”片断,揣摩孙悟空的心理。

神态描写的作用?

片断三:老舍《骆驼祥子》“面对虎妞的要挟……”

环境描写的作用?你还知道哪些以景衬情的句子?

片断四:曹雪芹《红楼梦》“王熙凤初见黛玉”。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的作用?

(二)教学效果描述:

除了第二个视频片断“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后”,学生能够揣摩出孙悟空的心理之外,其他三个片断学生感觉茫然,发堕云里。紧接着让学生试着描写出“期中考试揭晓前”的心理活动。“咬笔杆”现象再一次出现,若干学生只能想出“老师要念名次了,我非常紧张,忐忑不安”几个字。可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落实到位。

四、第一次反思:经典名著,不一定为学生熟悉

问题出现在哪里?所出示的例子既经典,又是名著,为什么学生茫然?

(一)学科组讨论原因:

虽为经典,但并不为学生熟悉,中国中学生不熟悉中国四大名著并不足为奇,因为他们读书的时间已经被汹汹的应试教育无情的挤占了。因为不熟悉,所以不了解。

(二)学科组讨论改进方案:

不如改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教材,比如三毛的《胆小鬼》、鲁迅的《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风筝》、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都德的《最后一课》等。

五、第二次设计:运用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做例子,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主要是5张幻灯片:

NO1:A.《最后一课》: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只是刚刚学会写字!今后永远也学不到法语!法语就到此为止了!我现在是多么悔恨自己蹉跎光阴啊!悔恨自己从前逃课去掏鸟窝,去萨尔河溜冰!我的那些书,我的语法课本,我的神圣的历史书,刚才背在身上还觉得那么讨厌,那么沉重,现在却像老朋友一样,让我难舍难分。

B.《胆小鬼》:我的手轻轻摸过那张钞票,已经快黄昏了,它仍然用不掉,晚上长裤势必脱了换睡衣,睡衣没有口袋,那张钞票怎么藏?万一母亲洗衣服,摸出钱来,又怎么了得?书包里不能放,父亲等我们入睡了会去检查的。鞋里不能藏,早晨穿鞋母亲会在一旁看。抽屉不能藏,大弟会去翻。除了这些地方,一个小孩子是没有地方了,毕竟属于我们的角落太少了。

引导学生利用这两段文字探究“心理描写方法①”——用内心独白直接揭示心理,并细致分析作者的描写内容。

NO2: A. 《走一步,再走一步》: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B. 《阿长与山海经》: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按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通过分析加横线词语,得出“心理描写方法②”——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心理和“方法③”——关键词语精彩刻画心理。然后用NO3来巩固跟进:《胆小鬼》:对着那张静静躺着的红票子,我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两手握得紧紧的,眼光离不开它。当我再有知觉的时候,已经站在花园的桂花树下,摸摸口袋,那张票子随着出来了,在口袋里。没敢回房间去,没敢去买东西,没敢跟任何人讲话,悄悄地蹲在院子里玩泥巴。母亲喊吃中饭,勉勉强强上了桌。

NO4:《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窜了出来,发出亮亮的光。墙被照亮了,变得透明了,她仿佛看见了房间里的东西。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一只烧鹅突然从盘子里跳出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几只大面包也从桌上跳下来,一个个像士兵一样排着队向她走来。就在这时,火柴又熄灭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墙。

这是“心理描写方法④”——透过想象、联想揭示人物心理。

NO5:《岳阳楼记》: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是“心理描写方法⑤”——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

课堂检测:重新做课堂开头的题目——完成“期中考试揭晓前”心理活动的描写。

巡回浏览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许多学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独白、关键词、想象联想、动作神态等方法描摩心理。随手举一例:

试卷发了下来,鲜红的错叉铺在卷子上,那刺眼的分数,刺得我眼睛生疼,我一把抓起卷子,把它狠狠地揉成一团,重重地扔在墙角里,眼睛便止不住地往下流,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的脚在不停地跺着地板,地板发出“咚咚”的声响,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这样?一个个问号不停的向我的心头涌来……

上述文字是王晓娟写出来的,这是一个平日不怎么显山露水的小姑娘,40几分钟的训练,也能把心理活动描写得有模有样了。这样的优秀片断很不少,最宝贵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意识,写作思维被初步激活。

六、第二次反思:从教材中选择熟悉的心理描写片断作例子,经典才会发生效力。

(一)学科组讨论本节课成功原因:

例子为学生熟悉是关键。只有熟悉,才能举一反三。否则,例子无论怎样经典,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学科组进一步讨论注意事项:

即使是教材中的例子,也不要想当然的以为教材中的例子因为已经学习过,就一定被学生熟悉(就象第一次设计与反思时不能想当然的以为名著就一定被学生熟悉一样),因为学生也可能遗忘,为了更好的发挥例子的举一反三之一功,最后在授课之前,先让学生熟悉一下所需教材。

(三)学科组灵感激发:

既然是选择例子,为什么一定要考虑名著或者教材?例子为什么不能从学生的以往作文中来?那样不是更加的贴近学生的实际吗?并且,既能是对作者学生的表扬,又能是对读者学生的更大激励?这不是一石三鸟吗?

所以本科组另外一名教师接着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所有的例子,都从学生以往习作中来,果然效果更好。

七、课例研究总结:

此次关于“心理描写”的课例研究,关注了例子的功能,而利用例子教学,让学生得到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效果很好。但要注意所选择的例子,一定要为学生熟知,这样才能更好的突显例子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